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宫凤华-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夫人笑而不语。
  话糙理不糙。这个徐老夫人,虽出身市井说话粗鲁些,言语倒是犀利。
  这话一说,那些竖长耳朵的诰命夫人们,少不得要掂量权衡。一颗心也少不得要往谢皇后那边再靠一靠。
  所谓人心,便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汇聚而来。
  ……
  半个时辰后,有宫女前来相召。
  进殿觐见,也有诸多讲究,皆是按着品级诰命依次觐见。
  不过,一品的诰命有几个,二品的诰命有十几个,三品的诰命更多,总有二十多人。同样品级的诰命,也得分个先后。此时,谁先谁后,便能看出谁更得太皇太后青睐了。
  几个一品诰命夫人被召进殿后,二品诰命夫人里,徐氏排在了第一个。
  徐氏挺直胸膛,在众诰命隐含羡慕的目光中出了偏殿,进了正殿。
  久未在人前露面的李太皇太后,今日穿戴一新,满头白发被梳得格外整齐。一张满是皱纹的老脸,气色意外地好。
  俞太后坐在李太皇太后的下首左侧,紧接着是梅太妃端太妃。贤太妃静太妃自儿子被毒酒赐死后,皆重病不起,今日也未露面。
  谢明曦则坐在下首右侧。萧语晗坐在谢明曦身边。
  几位一品诰命,皆被赐座。
  徐氏正要行跪拜大礼,李太皇太后挤出四个字:“无需大礼。”
  这段时日,李太皇太后的病症愈见好转,已张口能说四五个字。
  俞太后目中闪过一丝冷笑。


第835章 勾心
  徐氏连连谢恩,改行了裣衽礼。
  李太皇太后又道:“赐座!”
  正殿颇为宽敞,足以容纳百人。今日有资格进宫觐见的,皆是三品以上的诰命,人人都能入座。不过,先入座的坐在第一排,后入座的,只能坐第二排或角落处了。
  徐氏喜滋滋地入了座。
  宫中的椅子就是不一样,也不知是什么名贵木料做出来的,宽大结实,还散发出隐隐的香气。
  徐氏将手放在椅把上,忍不住摸了摸。
  俞太后看徐氏那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模样,嘴角扯出一抹嘲讽的笑意:“紫檀木的椅子,莫非徐夫人从未见过?”
  此言一出,俞家女眷顾家女眷皆轻声笑了起来。
  徐氏耳后火辣辣的,恨不得剁了自己的手。
  萧夫人轻轻咳嗽一声,笑着为徐氏解围:“宫中皆是世间难寻的珍品,徐老夫人初次进慈宁宫,一时看晃了眼,也是难免。”
  陆老夫人也笑道:“是啊,我进了慈宁宫,也屡屡惊叹不已。”
  徐氏脸上热意稍去,略有些局促地飞速抬眼看了谢明曦一眼。
  谢明曦神色自若,无半分不愉之色。
  俞太后的娘家弟媳俞夫人故意笑道:“徐老夫人这般喜爱,不如请太皇太后开恩,赏一张紫檀木椅给徐老夫人。日后带回府去,每日品鉴如何?”
  话语中的鄙薄轻视之意,清晰可见。
  驸马顾清的亲娘顾夫人,也笑着附和:“俞夫人所言极是。想来,太皇太后娘娘绝不会吝啬。”
  临江王妃也闲闲笑道:“俞夫人顾夫人可别再说笑了。徐老夫人已经红了脸。你们再说下去,她怕是要羞得掩面而逃了。”
  众夫人又是一阵轻笑。
  皇后册封礼那一日,徐氏当众闹腾,令俞太后大失颜面。今日,徐氏终于尝到了众目睽睽众人所指是何等难堪的滋味。
  徐氏正要忍气起身赔礼告罪,谢明曦已微笑着张口说道:“俞夫人顾夫人言语风趣,临江王妃更是性情诙谐,喜欢说笑。祖母不必将这些嬉笑之言放在心上。”
  被一一点名的俞夫人顾夫人临江王妃笑容皆为之一顿。
  这位年轻的谢皇后,可不是好捏的软柿子。这段时日,宫中情势的微妙转变,没人比她们更清楚。
  只是,她们皆是俞太后的人,明知谢皇后不好惹,也得硬着头皮惹上一惹了!
  徐氏赶紧就着台阶下来,起身陪笑道:“都是我眼皮子浅薄,让大家伙儿见笑了。”
  谢明曦笑道:“祖母出身市井,却深明大义,对待继子,如亲生儿子一般。将私房尽数拿出来,供父亲读书考科举。父亲有今时今日的光景,全仗祖母。”
  “子不教,父之过。我以为,这句话有些偏颇了。有个好母亲,也同样重要。”
  说完,谢明曦转头看向俞太后:“母后,儿媳这番话说得是也不是?”
  众人:“……”
  诛心了!
  这番话,太诛心了!
  俞太后膝下无子,却有七个庶子。如今因种种缘故,已死了五个。唯有盛鸿和年少的安王还在人世。
  安王对俞太后畏惧如虎,盛鸿这个天子,和俞太后关系也算不得融洽。
  俞太后这个嫡母做的,可谓失败之极。
  俞太后城府极深,明明已怒不可遏,面上竟是一脸笑意:“皇后所言,颇有道理。哀家相信,皇后日后定能做一个好母亲。”
  我倒要看看,你又能骄傲自得多久!
  待日后,你年老色衰之时,盛鸿如死去的建文帝那样左一个右一个地纳年轻貌美的宫妃,那些宫妃一个接一个地生出皇子,领到你这个皇后面前。哀家倒要看看,你要如何做一个好母亲!
  谢明曦显然听出了俞太后的话中之意,微笑着应道:“多谢母后盛赞。”
  谢明曦和俞太后对视一眼,心中各自冷笑一声。
  无形的对峙和张力,悄然无声地蔓延。
  众诰命夫人纷纷闭口不言。
  徐氏心跳得飞快,强忍住以手捂胸口的冲动,心里默默感慨。宫中争斗不见刀光剑影,却更是凶险。
  好在皇后娘娘未落下风,和俞太后平分秋色。
  萧语晗轻笑着张口打圆场:“还有众夫人未曾觐见,来人,去请林夫人。”
  ……
  李太皇太后病体虚弱,坐了一个时辰,额上便冒了冷汗。
  谢明曦一直密切留意李太皇太后的神色变化,见状低声道:“皇祖母病体犹虚,不宜久坐,更不宜耗费心力。孙媳这便伺候皇祖母回寝室歇下吧!”
  李太皇太后颇有些恋恋不舍。
  病了几年,每日被困在寝室里,和软禁无异。今日,她终于尝到了久违的高居上首俯瞰众人的滋味。
  这种滋味,实在美妙至极,令人飘飘然欲仙,令人深深沉醉其中。
  可惜,身体撑不住,再不回寝室就要失仪出丑了。
  李太皇太后点了点头,冲俞太后吩咐一声:“你在此便可。”
  俞太后心里又是一声冷哼,面上笑容如常:“母后喜欢谢氏陪伴,便由谢氏扶母后回寝宫。”
  谢明曦笑着应下,亲手搀扶起李太皇太后,转身之际,冲萧语晗使了个眼色。
  萧语晗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徐氏触怒俞太后,已成了俞太后的眼中钉。今日在宫中,定然不好过。她总要帮衬一二。
  ……
  李太皇太后回了寝室,躺到了床榻上。
  谢明曦没急着回正殿,在床榻边的椅子上坐下。
  慈宁宫里的老人,已被打发得差不多了,这几年里,俞太后将慈宁宫里的人彻底换了一遍。
  谢明曦进了慈宁宫后,并未大动干戈,只换了贴身伺候的几个宫女。
  也正因此,李太皇太后心里颇不踏实。总疑心俞太后随时会下毒手害自己。能张口说话之后,李太皇太后便数次表达出“清理慈宁宫”之意。
  谢明曦只做不知。
  鹬蚌相争,渔翁才能得利。
  谢明曦并未打算令李太皇太后重新得势。不然,她费尽心思,岂不替李太皇太后做了嫁衣?
  “谢氏,”李太皇太后断断续续地吐出几个字:“你想不想拿回凤印?”


第836章 斗角
  谢明曦略一挑眉,冲李太皇太后笑了一笑:“母后正当盛年,将宫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换了是我,怕是不及母后。这凤印在母后手中,我心里亦欣慰踏实。”
  欣慰踏实个屁!
  这个奸诈阴险的小狐狸精!
  既以她为棋子,和俞太后博弈争斗。偏又不给什么具体实在的好处,又不肯替她“清理”慈宁宫,令她日夜忧心活在惊疑不安里。
  李太皇太后心中怒骂,却不敢露在脸上,唯恐开罪了眼前这个奸诈阴险的小狐狸精。
  李太皇太后一次只能说几个字,说不出什么长篇大论来。半晌,才慢慢道:“你是中宫皇后。”
  谢明曦微微一笑,色如春晓:“皇祖母说得没错。我是中宫皇后,后宫迟早都是我的。我今年才二十,正是韶华之龄。我熬得起,也等得起。”
  可她熬不起等不起啊!
  她今年已六十多岁了,又久病成疴。一旦再次犯病,说不好就要合眼归西。
  她的好日子所剩不多了。过一日少一日。所以,她强烈地迫不及待地想恢复昔日荣光,想将俞太后踩在脚下……
  李太皇太后再次试图说服谢明曦:“哀家帮你……”
  谢明曦忽地俯身。
  李太皇太后吓得立刻住了嘴。
  谢明曦抿唇一笑,轻柔仔细地为李太皇太后掖好被褥,柔声道:“皇祖母勿惊,孙媳为皇祖母掖好被褥。”
  “凤印之事,孙媳早有定计,无需皇祖母费心。”
  “皇祖母劳累半日,定然疲乏不堪,还是早些歇了吧!”
  李太皇太后无力擦拭额上渗出的冷汗,老老实实地闭目休息。
  李太皇太后嚣张跋扈了大半辈子,这几年被彻底翻身的俞太后磨搓成了活死人,只剩一口气。这几年的光阴,也将李太皇太后所有的骄傲跋扈都磨得干干净净。
  看着闭目假寐的李太皇太后,谢明曦扬起唇角,笑了一笑。
  后宫如今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她借着李太皇太后之势,又有萧语晗相助,和俞太后斗了个平手。
  只要稍有动静,这份平衡就会被打破。
  动手容易露出破绽,不出手,反而更令人难以应对。俞太后一直按兵未动,绝不是要忍气吞声,而是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
  宫宴进行了小半,谢明曦才又露了面。
  当着众人的面,俞太后的表面功夫做得极佳,张口便问李太皇太后的身体如何。
  谢明曦笑着应道:“皇祖母喝了药,又进了些清淡的小米粥,此时已睡下了。”
  俞太后欣然赞了谢明曦一通:“自你回京后,你皇祖母的身体一日好过一日。可见你一片至诚至孝之心。”
  谢明曦故作娇羞地笑了一笑:“母后总这般夸赞儿媳,儿媳委实受之有愧。儿媳代母后尽孝,也是应该的。”
  俞太后笑道:“你做得好,哀家该赏你什么才好?你想要什么,只管张口。”
  谢明曦抿唇笑答:“儿媳只盼着母后身体康健,寿元绵长。母后每日心情愉悦,便是对儿媳最好的奖赏了。”
  俞太后被哄得笑出了声:“你这张嘴,真是乖巧伶俐。哀家偶有些烦心事,只消听听你说话,便也满腹开怀了。”
  说着,又叹道:“哀家现在只盼着,阿萝的病症早日痊愈,早日进宫来。一家人,总该住在一起。你们两个都在宫中,阿萝孤零零地身在蜀地。哀家一想到,便心如刀割。”
  谢明曦也轻叹了一声:“儿媳心中也日日惦记着阿萝。待阿萝病好了,儿媳立刻命人接她进宫。令她常伴母后身侧。”
  众人:“……”
  瞧瞧,这才是演技精湛!
  不论私底下如何憎恶对方,如何勾心斗角。面上却是一团和气亲如母女!话里带着刺藏着刀,没事扎一扎彼此的心尖,这才是宫中做派!
  徐氏也看得瞠目结舌。
  罢了,她这点心机手段,还是别逞能了。
  侥幸灭过俞太后一回威风还能安然活到今天,纯粹是因俞太后顾忌谢明曦之故,才没出手灭了她啊!
  ……
  傍晚时分,徐氏坐着马车回了谢府。
  下马车之际,徐氏双腿有些发软,差点一个踉跄摔倒。
  早就等在正门处的谢铭阙氏夫妻两个,俱被吓了一跳,立刻上前扶住双腿发软的徐氏:“娘,你没事吧!”
  徐氏定定心神,挤出一丝笑容:“没事没事。”
  “娘,这大冷的天,你怎么满头都是汗?”谢铭心疼亲娘,话语中满是担忧。
  阙氏接过话茬:“该不是今日受了寒气,冒的都是虚汗吧!厨房里早已备下了姜汤,儿媳这就伺候婆婆喝两碗。”
  徐氏一手攥着儿子的手,一手抓着儿媳的手,苦笑道:“我没受凉,这汗都是被吓出来的。”
  谢铭和阙氏:“……”
  两人懵了一脸。
  出什么事了?徐氏怎么会被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徐氏没再出声。直至回了院子坐在熟悉的椅子上,一碗热腾腾的姜汤入了口,徐氏才深深呼出一口气:“今儿个在宫中,我算是彻底明白了。以后,这宫中争斗的事,我还是少掺和为好。”
  “没那个能耐,就别去逞能。不然,只会给皇后娘娘添乱。”
  谢铭和阙氏面面相觑。
  自被封了二品的诰命后,徐氏春风得意,说话的声音都比往日响亮得多。一张口便是皇后娘娘太后娘娘如何如何。颇有些插手宫中争斗的意思。
  今日这是怎么了?
  进宫觐见回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徐氏也不肯再多说了,只反复叮嘱儿子儿媳行事低调,不得张扬。
  谢铭忍不住说了大实话:“我们平日很少出府,和外人往来也不多。想张扬也不可能。娘自己注意些才是。别总穿着诰命礼服在府里晃悠。府里有人来做客说话,娘也别总提皇后娘娘。”
  徐氏:“……”
  徐氏脸孔青了又白,白了又青。
  阙氏眼见着婆婆即将恼羞成怒,忙掐了谢铭一把。谢铭疼得龇牙咧嘴,总算没再说实话讨嫌。
  ……


第837章 暗涌(一)
  转眼间,便是上元节。
  一年的国丧还未过,京城自然没了上元节灯会。宫中也只设了宫宴。这一日,徐氏告病,未再进宫赴宴。
  谢明曦听闻徐氏的“病症”后,打发扶玉去了一趟谢府,赏了许多名贵的补品。
  扶玉回来之后,悄声禀报道:“老夫人精神好得很,一顿能吃一个大肘子,比奴婢的胃口还好哪!”
  谢明曦早知徐氏是在装病,闻言莞尔一笑:“这等话,在外面不可乱言。”
  扶玉笑着应了。
  正说着话,盛鸿熟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明曦,我回来了。”
  盛鸿亦在移清殿设下宫宴,文武百官皆赴宴。既无歌舞助兴,亦无丝竹之乐,宫宴早早结束。盛鸿也难得早早归来。
  按着后宫惯例,天子驾临,自有一套繁琐的礼仪。至少提前一个时辰送口信,即将被天子临幸的宫妃欢天喜地做好准备,盛装恭迎圣驾。
  自盛鸿登基后,这些后宫惯例早已被抛诸天边。
  福临宫是谢皇后的寝宫,也是天子寝宫。
  盛鸿白日忙于政事,再晚也要回福临宫。年轻的帝后,在人前各自威严端庄,在福临宫里,却和世间平凡普通的恩爱小夫妻一样。颇有些关起门来过自己日子的意味。
  谢明曦眼中漾起笑意,并未起身去开门相迎。
  盛鸿也未等谢明曦回应,伸手推门而入。快步走到谢明曦身边,俯头在她面颊边吻了一吻。
  从玉扶玉立刻垂头退了出去。从玉颇为细心地将门关好,和扶玉走出了数米远,才停下。
  “皇上对皇后娘娘真好。”从玉低声笑道:“要是阿萝公主能早日回京,就更好了。”
  扶玉却有些忧心,悄声说道:“也不知皇上以后会不会选妃入宫。”
  做蜀王的时候,盛鸿对谢明曦一心一意。可现在,盛鸿坐了龙椅,成了九五之尊。后宫岂能一直只有皇后一人?
  哪怕盛鸿没有这份心,俞太后也绝不会放过现成的给谢明曦添堵的机会。
  从玉也一样隐忧,轻叹一声道:“谁知道日后会是什么样。”
  又打起精神笑道:“你也别胡思乱想了。总之,现在皇上和皇后娘娘是一条心。这已是世间难寻了。”
  这倒也是。
  做人不宜贪心。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扶玉很快将这一层忧虑抛之脑后,低声和从玉说起了谢府之行。
  从玉听得津津有味。
  往日在蜀地,谢明曦时常出府。她们两人也经常随主子东奔西走,何等自在惬意。如今主子做了中宫皇后,整日待在宫中。她们也没了出宫的机会,偶尔出宫一回,总要高兴许久。
  ……
  寝室里的帝后,也在说徐氏之事。
  “新年元日,母后略施手段,令祖母当众难堪。祖母胆子不大,被吓住了,上元节不敢进宫,便告了病。”
  谢明曦语气轻快,显然并未因徐氏的退缩恼怒。
  盛鸿挑眉一笑:“祖母这样,倒是更令人放心。”
  之前那一回闹腾,确实大快人心。不过,总不能次次都这样。俞太后的太后尊严容不得一再冒犯。
  俞太后想拿捏徐氏,多的是手段。到时候,便会牵连到谢明曦的身上。
  徐氏不谙宫中争斗的手段,老实地躲在府里,算得上睿智的自保之举。也给谢明曦免去了不少麻烦。
  谢明曦眸光微闪,淡淡笑道:“祖母此人,虽无大智慧,却知分寸懂进退。有些贪欲,也未过分。最难得的是,目光精准。下注之后,便能坚定心意,不左右摇摆,非常难得。”
  谢明曦对徐氏的评价颇高。
  盛鸿深以为然,顺带将岳父也夸了一嘴:“岳父这礼部尚书也做得有模有样。”
  谢钧是正经的探花出身,才学不必说,做官的本事也有几分。被提任了礼部尚书后,谢钧不敢张狂,做事颇为平稳。
  对盛鸿来说,岳父有这样的表现,已出乎他的预料和希冀了。
  谢明曦扯了扯唇角,一语道破亲爹谢钧的心思:“做了国丈,下一步便是想入阁了。他自是要竭力表现,讨女婿女儿的欢心。”
  盛鸿听得乐了:“你这么说自己的亲爹,有些刻薄了啊!”
  更刻薄的话她还没说呢!
  谢明曦哂然一笑:“去年你刚登基,父亲不便提起封爵之事。今年必然会提。你等着看吧!很快就要有人上奏折,奏请天子封赏梅家谢家了。”
  想了想,又改口笑道:“定是先从俞家开始。”
  ……
  夫妻之间的戏言,在隔日朝会上便上演了。
  礼部右侍郎上了奏折,奏请天子封赏母族。
  盛鸿生母是梅太妃,正经的母族却是俞家。
  只是,俞家这些年已风光至极,俞大人有承恩公的爵位,家中良田万顷家资无数,俞家子孙在朝中为官的比比皆是。
  礼部右侍郎的奏折,便是奏请天子封赏俞家。
  天子显然并无再封赏俞家之意,张口道:“俞家对大齐忠心耿耿,于国朝有功。不过,先帝待俞家亦十分宽厚。日后,朕会择俞家有出息的后辈为官。”
  “朕这么做,想来母后也会高兴。”
  没等俞顾一党出声谏言,天子又说道:“若有奏请封赏梅家谢家的奏折,诸爱卿也不必再多言了。”
  “梅家谢家里,若有出色的儿郎,朕自会选用。若子孙不肖,朕也不会姑息。”
  “朕会善待母族妻族。这是朕的家事,无需拿到朝堂上来议论。”
  听话听音。
  天子一张口,将梅家谢家都归为家事,显然对母族妻族颇为亲近。却又不肯大肆封赏,连应有的承恩公爵位也未提起。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谢钧也是一头雾水。
  他还指望着像俞大人那样,先被封承恩公,再兼任朝中重臣之位,让谢家风光数十载……以皇上对皇后的情意,这不是理所当然之事吗?
  现在唱的到底是哪一出?
  之后的两次朝会,每每有人意图提起此事,皆被天子打断。
  天子圣意,已十分明显。
  盛鸿根本没打算给母族妻族封爵!


第838章 暗涌(二)
  徐氏的病很快就好了。
  正月二十这一日,徐氏进宫觐见谢皇后。
  福临宫是建文帝年少时住过的寝宫,盛鸿住进福临宫之前,这座宫殿曾被精心修缮过。如今成了帝后寝宫。
  俞太后一直住在椒房殿里,椒房殿亦是后宫最大的寝宫。福临宫小了不止一筹。因帝后皆居于此,也日渐有了凌驾众寝宫的气势。
  谢皇后在内室里见了徐氏。
  所谓亲近,不是看口中怎么说,于细节处才能窥出一斑。
  徐氏被领进内室后,一路忐忑不安的心很快落回原位。看来,谢明曦还是愿意提携娘家的。不然,她今日如何能进皇后内室?
  “祖母前些日子病了,我心中颇为挂念。”谢明曦含笑说道:“好在祖母身体痊愈,今日已能进宫,我心中颇为安慰。”
  徐氏脸皮也算老辣,低声笑道:“这里没外人,娘娘就别臊我了。我委实是被吓得不敢进宫了,唯恐给娘娘惹乱子。今日也是阿钧让我来的。”
  “阿钧这几日辗转难眠,着急上火。人都熬瘦了一圈。他让我进宫来问一问娘娘,皇上为何不肯给谢家封爵?是不是皇上对谢家有何不满?”
  徐氏说话坦白直接。
  谢明曦也不绕弯子了,淡淡说道:“皇上对谢家并无不满。只是,皇上想取缔封爵的惯例。”
  徐氏一惊,脱口而出道:“娘娘说的可是真的?”
  “俞家的爵位,是三十年前先帝所封。皇上身为人子,又顾虑着母后,不便削了俞家爵位。”
  谢明曦不疾不徐地说了下去:“不过,俞家的荣光,也到此为止了。”
  “俞大人年过七旬,时常告病。待俞大人闭眼,承恩公的爵位就会被收回。俞家会重新成为普通的官宦之家。至于日后如何,便如皇上所言,得看俞家子孙成不成器了。”
  “梅家和谢家,于国朝并无大功。只凭着梅太妃和我这个皇后,便享几十年荣华富贵,于朝中兢兢业业的朝臣而言,又是何等不公。”
  “祖母今日来,我便给祖母一个准话。”
  “封爵之事,不必再想了。”
  “谢家的富贵,只能靠谢家儿郎努力而来。”
  这一番话,对徐氏的冲击着实不小。徐氏瞠目结舌,嗓子似被什么堵住一般,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一刻,谢明曦熟悉亲切的面容,忽然变得遥远陌生。
  谢明曦唇畔依旧浅笑盈盈:“祖母也不必惊惶。皇上任人唯才,只能有本事肯努力,便有出头之日。父亲从四品的鸿胪寺卿,做到了如今的礼部尚书。或许,日后还有机会能更进一步。”
  “元舟堂弟在蜀地,元蔚课业出众,日后考科举入仕不是难事。五弟头脑也颇为聪慧,细心教导,不难成才。”
  “祖母坐等享福便可,无需忧虑。”
  徐氏总算反应过来,挤出一个笑容:“娘娘说的是。”
  ……
  徐氏在福临宫里待了半日,有幸和谢皇后一同用了午膳,然后才回府。
  徐氏回府之后,将谢明曦这番话原原本本地告诉谢钧。
  谢钧心里自然无比失望。可再失望,也无可奈何。谢家不是什么名门大族,也没什么得力的同族。谢钧能做到一部尚书,有大半都是女婿提携之功。
  盛鸿不肯为妻族封爵,他只能做个空头国丈。
  好在谢明曦暗示了“日后还有机会更进一步”。若日后能入阁,倒也极好……偌大的胡萝卜吊在鼻子前,谢钧心里的怨气退了大半。
  至于梅家,连进宫探询的底气都没有。
  梅太妃只是太妃,天子的嫡母是俞太后,俞家才是天子正经的外家!
  再者,梅家人谨小慎微惯了,官职提了一级便已十分庆幸。爵位什么的,没有就没有吧!日子总比过去好过多了。
  俞太后坐镇椒房殿,宫中大小消息,皆瞒不过她的耳目。
  听闻此事后,俞太后哂然冷笑。
  在俞太后看来,盛鸿这一出是为了对付俞家。
  什么永不封爵,都是屁话!
  谁人没有私心?身为天子,惠及母族妻族才是理所应当!盛鸿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圣人模样来,无非是想借机弹压俞家,进而压制她这个太后罢了!
  “太后娘娘,此事该怎么办?”俞太后的亲娘早已病逝,今日进宫的,是俞太后的娘家弟媳周氏。
  周氏年岁也不小了,今年四十多岁,保养再得当,额头眼角也有了皱纹。
  此时,周氏忧心忡忡,皱纹几乎能夹住苍蝇:“皇上连梅家谢家也不肯封赏,更未将我们俞家放在眼底了。”
  俞太后面色沉沉。
  周氏又低声叹了口气:“公公自年后就病倒在榻,太后娘娘赏了太医至府中。太医颇为尽心尽力,只是,公公到底年岁大了,怕是……”
  所有的隐忧,都含在了意犹未尽的话语中。
  俞大人活了七十岁,已是少见的高寿。现在一病不起,能熬多久委实不好说。看天子行事,俞大人一走,这承恩公的爵位怕是就要收回了。
  俞太后略略皱眉,旋即放缓声音:“放心吧!哀家不会袖手不理。”
  周氏松口气,忙笑道:“是是是,有太后娘娘在,皇上岂能薄待俞家。”
  俞太后心中轻哼一声,转而问道:“四叔近来可还安分?”
  俞太后口中的四叔叫俞光正,是俞大人的同族堂弟,也是死去俞淑妃的亲爹。俞淑妃之死,在俞家也掀起了一阵风浪。好在被及时地压了下去。
  俞光正也“大病”了一场,极少在人前露面。
  周氏委婉地应道:“还是老样子。”
  贪欲,是人的本性。
  当年俞太后流露出要同族堂妹进宫之意,俞光正立刻动了心思,主动将女儿送进了宫。待到俞淑妃生下皇子,俞光正便做起了嫡亲外孙为帝的美梦。
  这个美梦到底是实现了!
  可惜,美梦太过短暂,也太过残忍。没到三年,建安帝被兄弟联手杀了,往日势力最弱的蜀王,一跃坐上了龙椅。
  俞光正死了女儿,又死了嫡亲的外孙,美梦尽数破碎,也只能继续“养病”了。


第839章 暗涌(三)
  俞太后白日见了弟媳,提起了俞淑妃。待到夜晚,死去的堂妹又入了梦。
  “俞莲娘!”一双手死死地掐住她的脖子,眼前是狰狞泛青的扭曲脸孔:“你害死了我,为何还要害我的儿子。”
  “如果不是你故意推波助澜,令我儿去皇陵。阿澈怎么会落入藩王们的陷阱,怎么会被乱箭射死!”
  “你这个毒妇!这一切都是你害的!我饶不了你!我现在便将你带去地下,我们黄泉路上一起作伴……”
  滚!
  滚开!
  她呼吸急促困难,想怒喊却喊不出声音来。
  她伸出手,想推开那张越逼越近的脸孔。
  “太后娘娘!”熟悉的焦虑的女子声音在耳畔响起,也将她从噩梦中警醒:“太后娘娘是不是又做噩梦了?”
  俞太后霍然睁眼,满身满额的冷汗,目中犹有一丝惊惧,手颤抖不已。
  芷兰用帕子为俞太后擦拭冷汗,一边柔声安抚:“太后娘娘切勿惊慌。不过是场噩梦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