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宫凤华-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这一夜,对李家人来说,也是波涛惊涌的夜晚。
  李湘如于夜半时分自尽,消息尚未传出宫外。李家众人都在睡梦中。直至四更天,李湘如碧桃主仆的尸首被送到了李家。
  短短片刻,偌大的李府主仆百余口,全部被惊醒。
  李阁老一把年纪了,饱经世故,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会慌乱无主。李湘如轻生之事令人悲恸,也算不得致命的打击。
  李夫人在见到女儿尸首的刹那,便凄厉地尖叫一声,当众呕出一口鲜血,昏厥过去。
  方若梦身为儿媳,责无旁贷地照顾伤心过度昏厥不醒的婆婆。
  看着脸孔发青气息全无的李湘如,李默心如刀割,双目通红。
  李湘如的痴情,既可怜又可恨。
  她心里只有自己的夫婿,半点不惦记自己的亲娘兄长。宁夏王一死,她也没了撑下去的勇气,就这么死了。
  盛灏,真是李湘如生命中的劫数!


第804章 遗书
  湘蕙亲自来了李家,将李湘如临终前的遗书给了李默,自然也不会错漏了那封沾染了毒药的信。
  湘蕙有意说得含糊,令李家人都以为那封沾染了毒药的信是出自李湘如的授意。
  李阁老听在耳中,气得一张老脸都青了。之前对李湘如的痛惜,此时都化作了无尽的怒火。
  嫁给宁夏王后,李湘如没给李家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麻烦倒是一桩接着一桩。就连自尽也不肯消停,死后还弄了这么一出。唯恐帝后不记恨李家吗?
  李默面色也变了一变,看着那封尚未被打开的信:“湘蕙姑娘,你所说的可是真的?这份信真是出于舍妹之手?”
  湘蕙不疾不徐地应了回去:“信的封口处有毒,不能碰触,可以用剪刀剪去封口,请大夫验证,便知究竟。”
  “奴婢还得回宫,向皇上和皇后娘娘复命。就此告退了!”
  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去。
  李默下意识地想追上去问个究竟,李阁老沉着脸呵斥:“行了!湘蕙姑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什么都不必问了。”
  李默只得无奈地应下。
  李阁老重重呼出一口气,将心里的怒火呼出大半,低声叮嘱:“皇后娘娘特意将湘如主仆的尸首送还,这是给我们李家的体面。你不可心存怨怼!”
  “信封口有毒之事,也绝不可宣扬出去。”
  “皇后娘娘既命人将这封信送到李家,便有不再追究之意。这份恩德,我们都得记下。”
  李默憋屈地点点头。
  李阁老厉目一扫,眼中的光芒凛然如实质:“宁夏王死有余辜,湘如为亡夫殉情,也算求仁得仁。”
  “只是,湘如到底是出嫁女,不能葬在李家的坟地里。你告假三日,去择一处僻静之处,让湘如死后安身。也算全了你们的兄妹情意。”
  李默双目通红,哽咽着应了声是。
  ……
  五更天时,李默才回寝室。
  方若梦比李默稍迟一步回来,推开门,便见李默红着眼眶落泪。
  方若梦心头一阵酸涩,泪水也掉了下来。
  同窗时,李湘如一直瞧不上庶女出身的她,两人之间情谊平平。做了姑嫂后,也时有不快,来往不多。
  人死如灯灭。往日的恩怨,都已随李湘如之死化为乌有。余下的,是怜惜和痛楚。
  她尚且这般难过,更何况一直疼爱妹妹的李默?
  夫妻相对落泪感怀。
  “若梦,”李默沙哑着嗓子哽咽道:“妹妹这辈子活得太不值了。若早知有今日,当年,我一定拦着她,不让她靠近四皇子。”
  “是盛灏害了她。”
  “她嫁给盛灏之后,没过过一天的痛快日子。整日操心劳苦,被盛灏连累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来。现在,连命也没了……”
  方若梦忍着悲恸,低声安慰李默:“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益?”
  “这是妹妹的劫数,也是她的命。或许,她前辈子欠了盛灏的债,这辈子是还债来了。”
  李默眼珠都红了:“要欠债!也是盛灏欠我妹妹的!”
  若谢明曦在此,定会抚掌赞成。
  可不就是盛灏欠了李湘如的吗?前后两辈子,两条命,都搭上了。
  方若梦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安慰李默,只得起身,搂住李默。
  李默靠在方若梦的身上,过了片刻,才强打起精神:“妹妹给我留了一封信,我现在来看。”
  至于那封沾了毒药的信,李阁老不准李默妄动,命人放进了李湘如的棺木中,将随着李湘如一起长埋地下。
  方若梦嗯了一声,识趣地起身避开。
  如果李默想让她一同看信,自会张口。既然未提,她还是避开为好。
  李默心乱如麻,头脑混沌,根本未想到这些,迅速拆了信。熟悉的清隽字迹一映入眼帘,强烈的酸楚又涌上心头。
  李默忍着悲恸,定睛看了过去。
  看了没几行,李默的面色就变了,握着信纸的手也剧烈地颤抖起来。
  ……
  大哥,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想来,我已经死了。
  我知道,你一定会为了我的死而难过,母亲父亲也都会为我伤心。我是个不孝的女儿,也不是个好妹妹,对不起。
  可是,我真得活不下去了。
  十一岁那年,我便对四皇子一见钟情。我曾无数次对自己立誓,我此生非他不嫁。凤旨赐婚的那一日,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
  现在想来,也是我短短一生劫数的开始。
  新婚时,他对我不冷不热。我被自己的一腔深情冲昏了头脑,根本看不出他对我的疏远淡漠。一厢情愿地以为他天生冷情冷性,总有一天,我会用柔情融化他这块坚冰。
  我迟迟没有身孕,忍着嫉恨为他纳了侧妃。谢云曦难产身亡,我将霆哥儿视为己出。他遭了难,被贬去守皇陵,我忧心如焚。战战兢兢地为他守着王府,一心等着他回来。
  可我没想到,等来的是他和鲁王闽王联手谋反的消息。
  我领着霆哥儿去见他最后一面,他让我好好活下去,将霆哥儿抚养长大。那一刻,我心如刀割,却还是应了他。
  谢明曦忽然说了几句奇怪的话,句句不离陆迟。他在听到陆迟的名字后,面色大变,再也无法维持镇定。
  我终于知道,这些年,他为何对我这般冷漠。
  我终于明白,他永远不可能爱我。哪怕快要死了,他心中惦记的也不是我。这些年,他喜欢的人一直都是陆迟。
  大哥,我的心好痛。
  我活不下去了。
  我要亲手了结我荒谬可笑的一生。到了地下,我要去见盛灏,亲口问一问他。为何要这般对我。这世上,最爱他的人是我,我愿为他做所有事。为何他偏偏不爱我……
  信的最后几句,写得十分凌乱。可见李湘如思绪也彻底混乱。
  李默赤红着双目,来来回回地看着最后那几行。看着触目惊心的陆迟两个字,心底深藏了许久的疑惑也在这一刻有了答案。
  怪不得陆迟会和盛灏彻底决裂!
  怪不得陆迟会毅然随蜀王去蜀地!
  原来如此!


第805章 出招
  背对着李默而立的方若梦,明锐地察觉出不对劲。
  一转头,就见李默满脸满目通红,仿佛一头即将发疯的困兽。
  “你这是怎么了?”方若梦心急之下,再也顾不得避嫌,快步上前扶住李默的胳膊:“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李默用力闭上双眼,什么也没说,只将信给了方若梦。
  方若梦满心疑惑地接过信,一看之下,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
  老天!
  这怎么会!
  盛灏对女色淡漠,不是什么秘密了。可任她想破了头,也绝料不到事情的真相会是如此……
  盛灏!陆迟!
  老天!
  方若梦脑海中也是一团乱麻,压根不知该说什么。
  过了许久,李默才沙哑着声音说道:“妹妹真是太傻了!”
  是啊!
  太傻了!
  为了这么一个男子轻生,实在太不值了!
  方若梦无奈地叹了口气:“她爱的太过卑微,眼中只有自己的夫婿,将自己置于尘泥。忽然间,知道了这样的真相,哪里还能经受得住。”
  李默鼻间满是酸涩:“她从小就心气高,样样出挑拔尖,什么事都要争先。在书院读书时,总被谢明曦压了一头,因此对谢明曦一直耿耿于怀。”
  “被谢明曦揭破这一层秘密,她的悲愤痛苦要更甚一层。怪不得她临死前,还要谋划以毒药害谢明曦。”
  现在,不必别人说,李默自己已对此事深信不疑。
  方若梦沉默片刻,才低声叹道:“我说句你不爱听的。这件事,真怪不得谢妹妹。对不起妹妹的人是宁夏王,令妹妹没了生志的人也是宁夏王。你万万不能钻牛角尖。”
  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还得好好活下去。
  不管是冲着私人情意,还是冲着谢明曦此时的身份,李默皆不应对谢明曦心怀怨恨。否则,日后必然因此吃苦遭罪。
  李默深深呼出一口气:“放心,我不会意气用事。”
  李家是大族,在各地入仕为官之人,少说也有二十余个。依附着李家过活的族人,不下数百。
  他是李家未来的家主,有父母妻儿,哪里还有任性的资格。
  方若梦听出李默语气中的一丝不甘,蹙了蹙眉,却未再多言。
  ……
  直至天明,宁夏王妃自尽身亡的消息才传开。
  陆阁老听闻谢明曦将李湘如的尸首送还李家之事后,忍不住在心里赞了一声好。
  此事干净利索,做得漂亮至极。不损自己半分,又充分展露了帝后的宽厚,还堵住了李家人的嘴。
  从此以后,李家人只能处处称赞皇后娘娘仁厚,不能再非议半个字。李家人不吭声了,别人也就不好再借此事兴风作浪。
  陆阁老当然清楚谢明曦不是什么纯善心软之人。身为皇后,纯善心软绝不是什么优点。譬如萧语晗,被俞太后压制得动弹不得,白担了一个中宫皇后之名。
  现在看来,谢明曦比萧语晗厉害高明多了。
  当然,盛鸿也比建安帝强了不止一筹!
  两年多前,陆迟林微微夫妇坚持要去蜀地。他勉强放行,心里总有些不痛快。现在看来,这步棋却是走对了。
  他已经垂垂老矣,陆迟年少得志,陆家以后几十年的显赫荣华,都要落在陆迟的身上。
  新帝登基后,大多要平稳过渡几年,待彻底掌控朝堂,再慢慢换上自己的心腹之臣。陆迟的锦绣前程,指日可待。
  想及此,陆阁老又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赵阁老也和陆阁老有同样的庆幸。
  曾因儿子偷偷去蜀地做官而恼怒不已的陈侍郎,现在提起陈湛,也是满面笑意赞口不绝。私下已写了五封家书给儿子。
  这两年之内,陆续将儿孙子侄送往蜀地的官员勋贵们,也同样自得。
  新帝重情重义,对待追随自己去蜀地的心腹亲信岂能不重用?提前下注成功的感觉,委实美妙。
  ……
  朝会上,无人提起宁夏王妃自尽之事。
  李阁老告病几日,在府中静养。
  新帝准了李阁老的告病折子,赏了两个太医去李府不提。
  后宫中,表面平静,实则波涛暗涌。
  谢明曦和萧语晗一同去椒房殿请安,端坐在凤椅上的俞太后,沉着脸问起了李湘如自尽之事。
  宫中到处都是俞太后的耳目,昨夜发生的事,俞太后早已知道得一清二楚。此时偏生要问,显有刁难之意。
  谢明曦神色淡淡地将事情的原委道来:“……夜深露重,儿媳不忍因此事惊扰了母后,自作主张,命人将宁夏王妃的尸首送回了李家。”
  俞太后果然张口挑刺:“李氏嫁入盛家,便是盛家妇,岂能送还李家安葬?”
  谢明曦略一扬眉:“宁夏王犯了谋逆重罪,连葬进皇陵的资格都没有。皇上仁厚,命人择了一处极偏僻的墓地,葬了宁夏王。总不能让李湘如陪着一同做孤魂野鬼。”
  “再者,近来宫中屡屡传出死讯。此事虽怪不得母后,也会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儿媳索性代母后施恩于李家,就此堵住悠悠之口。”
  感情李湘如之死,也要被算到她这个太后身上!
  好一张颠倒黑白的利舌!
  俞太后皮笑肉不笑:“原来哀家还得感谢你思虑周全,替哀家全了仁厚的名声。”
  谢明曦从容一笑:“替母后分忧,是儿媳分内之事,岂敢当母后盛赞!”
  俞太后冷笑一声,目光掠过谢明曦的脸孔:“你肯为哀家分忧,哀家心中颇为欣慰。眼下,哀家就有一桩为难之事要交给你。”
  “你皇祖母在床榻上躺了几年,如今脾气愈发古怪,不让人近身伺候。你每日去慈宁宫,好好照顾陪伴你皇祖母,替皇上尽一尽孝心。”
  俞太后这一刁难,来得理直气壮理所当然。
  萧语晗心中一凛,连连冲谢明曦使眼色。
  此事可万万不能应。
  李太皇太后人不能动,口不能言,失禁是常有之事。整日陪伴在一旁,绝对是一桩苦差事。
  再者,就此被打发去了慈宁宫,日后想脱身可就不易了。哪里还有余暇争夺宫中之权?
  俞太后这一招,委实刁钻狠辣。


第806章 刁难
  谢明曦似未察觉到萧语晗连连使来的眼神,微笑着应道:“儿媳愿为母后分忧。”
  俞太后眉头略略扬起,目中露出赞许的笑意:“你这般贤良识大体,哀家心中甚慰。”
  谢明曦亲热地笑着应道:“母后这般盛赞,儿媳委实愧不敢当。母后仁厚宽和,行事公正,从无私心,才真正令人钦佩。儿媳能学到母后三分,也一生用不尽了。”
  俞太后呵呵一笑:“哀家老了,哪里及得上年轻人活络伶俐。几个儿媳中,便属你最聪慧最善解人意。”
  “哀家这般说,萧氏该不会吃醋吧!”
  最后一句打趣的话,却是冲着萧语晗来了。
  谢明曦很捧场地笑了起来,看向萧语晗的目光里略含几分促狭:“皇嫂最是疼我,岂会因些许小事吃味。”
  萧语晗:“……”
  在老谋深算的俞太后和狡诈多智的谢明曦面前,她果然还是太嫩了!
  至少,她就没这份谈笑间言语如刀的能耐!
  萧语晗挤出一丝笑容:“果然还是你了解我。我岂是那等小肚鸡肠之人。以后这宫中,我处处以弟妹马首是瞻便是。”
  这一句软刀子,来得恰到好处。
  谢明曦眼角余光扫到俞太后略略一暗的脸孔,心里哂然,面上笑意更深,半真半假地应道:“皇嫂一片盛情,我就却之不恭了。”
  谢明曦又看向俞太后,诚恳地说道:“儿媳还有一事。”
  “鲁王等人已经被赐死下葬,宁夏王妃昨夜在宫中自尽身亡。鲁王妃和闽王妃,委实不宜再留在宫中了。免得日后横生枝节再生波澜。”
  “请母后下凤旨,将鲁王妃闽王妃及几位皇孙皇孙女都送回鲁王府闽王府。”
  这是谢明曦来之前和萧语晗便商议好的事。谢明曦一张口,萧语晗也张口求情:“七弟妹言之有理。恳请母后应了七弟妹所请。”
  鲁王闽王已死,再将赵长卿母子尹潇潇母子留在宫中也无益处。
  正如谢明曦所言,万一她们两人效仿李湘如,再来个自尽轻生什么的,也是一桩麻烦。
  谢明曦今日乖乖应下伺候李太皇太后之事,张口恳求此事,俞太后自不会拒绝,很快点了点头:“好,哀家今日便下旨。”
  “鲁王闽王犯下大错,已被处死。罪不及妻儿,她们两个领着孩子依旧回王府住下。只是,不得轻易出府。”
  ……
  出了椒房殿后,萧语晗忍不住心里的气闷,低声道:“我要去你的福临宫里小坐片刻。”
  谢明曦心领神会,略一点头。
  进了福临宫,打发了所有伺候的宫女,萧语晗才出言嗔怪:“母后让你去慈宁宫伺疾,根本未存什么好心。以你的聪慧,不会看不出来,为何还要应下?”
  谢明曦明亮的眼眸直视萧语晗:“我不应下,母后如何肯放二皇嫂五皇嫂领着孩子出宫?”
  萧语晗瞬间哑然。
  “我先退让一步,才能换来母后退让。”
  谢明曦神色淡然,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母后想留下她们,多的是理由借口。如你所言,一个孝字,便能压得一众儿媳都抬不起头来。”
  “想让母后点头,必要有所牺牲才行。”
  萧语晗默然片刻,才苦笑道:“七弟妹,我现在才知道,过去这几年里,我被母后压制得不得动弹,不能全部怪母后。”
  “是我太过软弱愚钝了。”
  谢明曦握住萧语晗的手,轻声道:“皇嫂何必妄自菲薄。你不是软弱愚钝,你只是善良心软,又狠不下心肠算计别人罢了。”
  “你放心。我应下去慈宁宫,也只是一时之计。不出一个月,母后便会收回成命。”
  萧语晗一怔,抬眼看着谢明曦:“你又想出了什么鬼主意?”
  谢明曦目光微微闪动,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皇嫂等着看热闹看好戏便是。”
  萧语晗又是一怔,很快也笑了起来。
  现在想来,她是真的不适合做什么中宫皇后。
  换了谢明曦,却是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和俞太后来往争斗从未落过下风。谢明曦信心满满,她也不必再多虑多思了。
  ……
  一个时辰后,赵长卿和尹潇潇分别接到了凤旨。
  也就是要将她们都软禁在王府里了。
  这样的结果,已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不管如何,她们母子都得以保全性命,衣食无忧。至于其他,她们不敢也不该再奢求更多了。
  赵长卿头重脚轻,全身虚弱无力,一副大病将至的征兆。张口命身边人收拾衣物行李,两句话没说,咳嗽个不停。
  霁哥儿看着亲娘这般虚弱,心疼又难过,低声说道:“母妃,我去求七婶娘,赏一个太医随我们回府。”
  赵长卿笑得苦涩:“此事不可。我们能安然出宫,是你七婶娘张口求来的恩典,万万不可再得寸进尺。”
  “可是母妃病成这样……”
  “放心,我能撑得住。”赵长卿面色灰败,憔悴瘦弱,目光却异常坚定:“霁哥儿,蓉姐儿,母妃带你们回鲁王府。”
  蓉姐儿紧紧攥着亲娘的胳膊,小声哭了起来。
  霁哥儿年已七岁,已渐渐懂事。不肯再哭,反倒挺起胸膛:“母妃不用怕,以后凡事都由我来担着。”
  一副小小男子汉的模样,看得赵长卿又心酸又欣慰,心中默默念道。
  殿下,我不会像李湘如那般为夫殉情。
  我会坚强地活下去,将一双儿女养大成人。
  就在此时,尹潇潇领着霖哥儿霆哥儿来了。
  霖哥儿依偎在尹潇潇身侧,霆哥儿则依偎在另一侧,小手紧紧攀着尹潇潇的胳膊,一脸惊惶不安。
  赵长卿看一眼,也觉恻然,低声问尹潇潇:“你真打算将霆哥儿也带回闽王府?”
  尹潇潇无奈一笑:“昨夜,我为他张口求情,七弟妹倒是允了,却不肯照拂霆哥儿。没爹没娘的孩子,留在宫中,哪里还有活路。”
  “我也只得领着霆哥儿一起回府了。”
  赵长卿心里默默嘀咕。
  自顾都快不暇了,还要替别人养孩子,你也太滥好心了。


第807章 舆论
  赵长卿虽未明说,不赞成却已流露在眼底。
  尹潇潇也未再多解释。
  人和人性情脾气皆不同。赵长卿为人圆滑周全,精于算计,却也少了份热血和善良,根本无法理解她的做法。
  而她,行事无愧于自己便可,无需向每个人解释。
  “我此来,是和你商议一起回府。”尹潇潇扯开话题:“鲁王府和闽王府相距颇近,我们不如一起出宫,一起回府。”
  赵长卿也是满心惶惶,多一个人相伴,心里也踏实些,闻言点点头应了。
  尹潇潇又低声道:“临行前,我们一起去椒房殿谢恩,再去东宫和福临宫谢恩。”
  赵长卿又点点头。
  两人领着四个孩子,一起去椒房殿。
  俞太后并未见他们,只命芷兰传了口谕:“回府后,安心待在府里,精心教养孩子。不得随意出府走动。”
  赵长卿尹潇潇早已知道等待自己的是被软禁王府的命运,闻言有些黯然,却未流露在脸上,一起在殿外跪下磕首谢恩。
  再去东宫,和萧语晗道别。
  萧语晗和尹潇潇四目对视,心中俱流淌过浓烈的苦涩,满心满眼的苍凉。
  昔日的闺阁密友,不知为何竟走到了今日这一步。
  赵长卿撑着说了两句场面话:“多谢皇嫂为我们母子求情,我们才得以出宫。”
  萧语晗定定心神,轻声道:“此事是七弟妹之功,要谢你们也该谢她才是。”顿了顿,又低声道:“造化弄人,他们兄弟相残,闹到今天这等地步。我们妯娌之间,从无恩怨隔阂。我也从不怨恨你们。”
  “日后若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你们打发人进宫送信,我一定竭尽全力,绝不袖手。”
  赵长卿满心感激,连连道谢。
  尹潇潇骤然红了眼圈。
  她很清楚,萧语晗这番话是说给她听的。
  可她如何能不怪闽王,如何能不自责?
  如果不是闽王谋逆刺杀建安帝,建安帝不会死,大齐朝不会改天换日。
  新帝已经登基,谢明曦如今才是中宫皇后。萧语晗身为前皇后,住在宫中,身份何等尴尬?
  待过几年,盛鸿夫妻在宫中都站稳了脚跟,只怕萧语晗的日子就更难熬了。
  千言万语,此时都无法说出口。
  尹潇潇红着眼眶,低声道:“皇嫂多珍重!”
  萧语晗将头扭到一旁,泪水滑出眼角。
  ……
  赵长卿和尹潇潇最后去了福临宫。
  谢明曦早料到她们会来,见了面,没等她们两人张口,便说道:“我们之间,谢来谢去见外的话也不必在说了。”
  “你们两个也别怨恨盛鸿。他亦不愿手足相残,奈何鲁王闽王犯的是谋杀天子的重罪,断无活路。他能做的,是尽早了结此事,保全你们母子性命。”
  “出宫后,你们安心住在王府里,衣食用度要比往日降上两等。不过,总能保你们衣食无忧。”
  “二嫂要教养一双儿女,五嫂除了霖哥儿之外,还要教养霆哥儿。我打发两个太医,随你们一同回府,日后有太医精心照料孩子的身体,你们也能宽心。”
  赵长卿感激涕零:“多谢七弟妹。”
  打发太医去王府,才是最实惠的赏赐。
  有太医照料,孩子们多一层保障。更重要的是,谢明曦以此举动昭告众人,帝后对鲁王府闽王府的回护之心。
  至此,赵长卿心底最后一丝怨怼也悄然散去。
  平心而论,彼此立场互换,她根本做不到这一步。
  尹潇潇并未言谢。她和谢明曦之间,无需说半句客套话。她直接张口讨要霆哥儿的用度:“霆哥儿随我回闽王府,以后衣食用度可不能少了他那一份。”
  谢明曦哑然失笑:“放心吧!绝不会忘!”
  尹潇潇这才放了心,嘀咕道:“反正,有什么无法解决之事,我就命人送信进宫。你不管可不行。”
  一副就此以后母子都要赖上谢明曦的架势!
  谢明曦哭笑不得,点点头应下。
  ……
  当日晚上,赵长卿尹潇潇一起出宫回府。
  消息传开,众臣不由得在私下感叹。
  帝后行事,颇见仁厚气度。
  比起小心眼爱记仇气量狭窄的建安帝,新帝委实强了不止一筹。谢明曦这些时日的表现,亦远胜过当年的萧皇后,足可见大齐皇后的气度。
  待到隔日,谢明曦进慈宁宫为李太皇太后伺疾之事传出来,宫中内外对谢明曦更是一片赞扬。
  大齐以孝治道,哪怕是做个样子,这样子也做得极为漂亮了。
  也不知是谁传出了谢皇后的一番话,更令众人动容。
  “皇祖母病重数年,母后因宫务烦心操劳,无暇分身伺疾,心中一直耿耿于怀。今日我能代母后前来为皇祖母伺疾,为母后分忧,为皇祖母尽孝,便是再辛苦,我亦心甘情愿。”
  “从今日起,我愿一直为皇祖母伺疾。皇祖母的病症一日不好,我一日不会接手宫务,亦不会执掌凤印。”
  好一个孝顺的谢皇后!
  好一个不重权势品性高洁的谢皇后!
  短短几日,谢皇后的贤名沸沸扬扬,传遍宫中内外。
  相较之下,大权独揽的俞太后,便有些令人诟病了。
  孙媳伺候祖母,当然是应该的。身为儿媳,只顾着揽着凤印和宫务,对婆婆的病症不甚过问,打发自己的儿媳为自己代劳,未免有些过分了。
  清正刚直的林御史立刻上奏折,参了太后一本。
  大朝会上,文武百官皆在朝堂上,林御史略显愤慨激昂的声音,在金銮殿里回响:“……太后娘娘所作所为,对李太皇太后娘娘称不上一个孝字,对皇后娘娘称不上一个慈字。臣本不该言太后娘娘之过。只是,臣既为御史,绝不能因敬畏太后娘娘权势畏缩退后。”
  “今日,臣上奏折弹劾太后娘娘。”
  “臣知道皇上对太后娘娘一片孝心,子不言母子过。”
  “俗语有云,修身治家平天下。皇上身为天子,家事亦是国事。皇上若因孝道二字,对太后娘娘的所有行径皆默许纵容,才是天家之不幸,亦是国之不幸。”


第808章 权谋(一)
  林御史这一番话,如石破天惊,震得众臣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紧接着,萧尚书出列启奏:“臣恳请皇上早日行皇后娘娘的册封礼,如此,中宫归位,执掌凤印,方能拨乱反正。”
  此言一出,众臣更是震惊不已。
  萧尚书是萧语晗的亲爹!
  萧语晗做了三年的憋屈皇后,有别的臣子曾上过奏折,奏请太后娘娘交还凤印之类。萧尚书却一直闭口不言。
  谁能想到,新帝登基没几天,萧尚书倒是第一个挺身而出,为谢皇后奏请行册封礼。
  这……
  向帝后投诚之意太明显了吧!
  萧尚书话音刚落,年迈的俞掌院便站了出来:“萧尚书此言,臣以为不太妥当。先帝下葬不久,萧皇后历经丧夫之痛,现在又要让出中宫皇后之位,岂不是在萧皇后的伤口上撒盐?”
  “皇上对寡嫂,难道毫无敬重怜悯之心?”
  众臣:“……”
  萧尚书奏请为谢皇后行皇后册封礼,跳出来阻拦的竟是俞太后的亲爹。
  今天大朝会唱的这出大戏,委实太精彩了!
  紧接着,驸马顾清的亲爹顾大人也出马了,义正言辞冠冕堂皇地反驳萧尚书,支持俞掌院。
  另有数名官员,纷纷出言附和俞掌院和顾大人。
  已升迁做了礼部尚书的谢钧谢大人,说话自有分量:“兄终弟及,此事历朝罕见。如今皇上已登基,谢皇后的中宫皇后之位,理当正名。否则,拖延时日久了,岂不损了萧皇后的清名?”
  “说句不中听的,便是在普通百姓家,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