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宫凤华-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现在,可怜的平王被软禁在寝宫里。服了软筋散,走不了几步便全身无力。身边时时有人看守,一日三餐倒是没少过。可平王性子倔,总不肯吃。也无人相劝,这样下去,也不知能撑几日。”
“这宫中,不知还要生出多少乱子。你也别去书院读书了,就安生待在我身边。我睁着眼睛一日,总能看顾你一日……”
一边说一边落泪。
安王略显胖的俊秀脸孔也溢满了彷徨惊恐,靠在端太妃的头边一起低声啜泣。
第742章 主谋(二)
惊惶难安的绝不止端太妃一人。
贤太妃静太妃也日日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淑太妃被赐死殉葬,丽太妃病逝。两位太妃之死,背后都有俞太后的影子。
接下来,是不是就该轮到她们了?
寒香宫里的梅太妃,自蜀王去了蜀地后,病症倒是有了起色。不过,她素来谨慎小心,病好了也很少出来走动。丽太妃死后,梅太妃索性也一同告病,关起门来过日子。
寒香宫里的药味,常年未断,梅太妃也习惯了略显苦涩的气味。
“太妃娘娘,”琴瑟迈着轻快的步子前来,满眼喜色:“蜀王殿下打发人送了信来。蜀王妃娘娘也令人一并送了衣物和吃食来。”
宫中当然不缺吃穿。不过,蜀王妃有这等孝敬婆婆的心意,总是令人高兴。
梅太妃目中陡然一亮,欢喜不已:“信在哪儿?快些呈上来。”
琴瑟笑着将信呈了过来。
梅太妃迫不及待地拆了信,一边看一边落泪。
蜀王每个月都会写信来。每次梅太妃看信,都是这等模样。琴瑟早已习惯了,先屏退所有宫女,然后安静地陪伴在一旁。
梅太妃哭了许久,情绪才慢慢平息。珍惜不已地将信折好,然后才道:“琴瑟,今日宫中可有什么异样动静?”
琴瑟低声应道:“启禀娘娘,奴婢听闻,平王殿下又在寝宫里叫嚷怒骂。太后娘娘知晓后,并未动怒,只命人严加看管。倒是皇上,派了身边的罗公公代为‘探望’。”
罗公公“探望”过后,平王嗓子便哑了,一个字也骂不出口了。
梅太妃听在耳中,心里阵阵发紧,后背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好一个心狠手辣的建安帝!
连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也不肯放过。
这是生生要将平王磨搓至死啊!
万幸蜀王已在藩地安顿下来。便是宫中闹翻了天,也牵连不到蜀王身上。想及此,梅太妃剧烈跳动的心又恢复平稳。低声道:“日后无事,便在寒香宫里待着。也别急着打探消息了。免得惹来事端。”
话音刚落,“事端”就找上门了。
门外响起宫女禀报的声音:“启禀太妃娘娘,静太妃娘娘打发人送了两盒燕窝来。”
梅太妃:“……”
建文帝一死,宫中的几位太妃都缩在自己的寝宫里过日子,彼此之间往来不多。静太妃自己还病着,偏又打发人送了东西来。一旦落入椒房殿的眼里,便是“闽王有意向蜀王示好”了。
蜀王已安然脱身,梅太妃也不愿被卷进泥沼中,思忖片刻吩咐道:“琴瑟,你去库房找些相当的礼物,给静太妃送去。并言明我病中不宜出寝宫。”
收了别人的礼自然要还礼。不过,这般当日就“还礼”,不无撇清之意。这亦是后宫惯例了。
……
椒房殿。
玉乔轻声禀报:“启禀太后娘娘,静太妃娘娘今日打发人给贤太妃梅太妃端太妃各送了两盒燕窝。三位太妃都收下了。唯有梅太妃,今日便让人送了还礼。”
俞太后眸光一闪,略一点头。
待玉乔退下后,俞太后又吩咐芷兰:“替哀家去一趟寒香宫,赏梅太妃二十盒燕窝,让她安心补身子。”
芷兰柔声应是。
俞太后掌控后宫,恩威并施。梅太妃最是安分守己,倒是静太妃,在病中还上蹿下跳……今日过后,定是要老实一阵子了。
后宫暗流涌动,不必细述。
鲁王和闽王私下来往愈发密切频繁。
鲁王府闽王府相隔不远,步行不过盏茶功夫。晚上相约一起用晚膳亦是常事。
这一晚,鲁王便邀了闽王前来。建文帝去世已有一年,守孝的规矩也松泛了不少。私下里喝些酒也无妨。
半壶酒过后,所有伺候的内侍俱退了出去。只余兄弟两人相对而坐。
鲁王定定地看着闽王,低声道:“平、平王哑了。”
建安帝堪称心狠手辣,虽未要平王性命,却令内侍送了哑药前去。这种哑药灌下去之后,先是说不清话,待到后来,便会彻底哑了。
闽王沉默不语,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从算计平王的那一刻起,平王的结局便已可预料。
鲁王目中闪过一丝后悔自责:“平王才、十一岁。”
“你别忘了,七弟八岁时便被人谋害。若不是六妹妹代他赴死,他哪里有今日的光景。”闽王缓缓说着,目中闪出丝丝寒光:“二哥,我们现在做这些,只是为了自保。”
鲁王哑然片刻,也默默喝了杯中酒。
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迅速滑入胃中。然后,如灼烧一般的火辣滋味蔓延开来。渐渐又化为苦涩。
是,他们为了自保,不得不算计建安帝。建安帝犯的错越多,于他们越有利。宁夏王也绝不会坐视平王被欺辱……
一切都在他们的算计和预料中。
然而,年少的平王何其无辜?
鲁王和闽王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移开。
又过片刻,闽王才打起精神,冲鲁王举杯:“不管如何,我们的计谋成功了,总是桩好事。二哥,我敬你一杯。”
鲁王定定心神,一同举杯。
两人喝酒都颇为克制,一壶酒后不再多饮,改而去了书房。密谈许久,闽王才告辞回府。
闽王走后,鲁王在书房坐了片刻,长叹一声,才回了寝室。
鲁王妃赵长卿迎上前,柔声道:“殿下一身酒气,我已为殿下备好了醒酒汤,殿下喝上一碗再沐浴。”
鲁王点点头,在赵长卿的温柔伺候下,喝了醒酒汤。
沐浴后,夫妻两人才有独处说话的机会。
“平王哑了。”赵长卿压低声音:“殿下可知晓此事?”
鲁王目光一暗,嗯了一声。
赵长卿心中已起疑,此时出言试探,见鲁王不愿多言,更是暗暗心惊不已。平王忽然在灵堂行凶,背后定有怂恿挑唆之人。奈何平王身边的人全被杖毙,也没查出个究竟来。
莫非,这个人就是鲁王?
兄弟说话,自然隐秘之极,不会传进别人耳中……
第743章 夫妻
赵长卿用力咬了咬下唇,面色悄然泛白。
夫妻数年,鲁王对赵长卿的小动作颇为熟稔。见赵长卿这般模样,有心痛惜:“别、别咬着自己了。”
赵长卿眼眶骤然一热,忽地扑进鲁王怀中,哽咽着低语:“殿下,你是不是背着我做了什么危险之事?”
“我不求别的,只盼着殿下平平安安。有朝一日,我们夫妻能带着霁哥儿蓉姐儿去鲁地。一切便足矣!”
“殿下,你千万别冒险去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我从嫁你的那一日起,便知道你与龙椅无缘。我也从未奢求过要做什么皇后,我只盼你平安无事……”
灼热的泪水浸入衣襟,很快濡湿了一片。
鲁王心中酸涩难当,将赵长卿紧紧搂住:“长卿,别哭。我……”
我真的没做什么危险之事!也没做什么不该做的事!
这两句话,卡在喉咙里,迟迟吐不出口。
赵长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顿时泪如雨下。
鲁王红着眼眶,过了许久,才沙哑着说道:“我不能、坐以待毙。长卿,我没有、坐龙椅的野心。我、只想平安。”
可是,建安帝摆明了不会容他们一直平安下去。
他不想做砧板上的鱼肉,不想妻离子散,只能铤而走险。
闽王也同样被逼无奈。
只是,此中的愤慨和无奈,便是对着自己的枕边人,亦无法出口。
闽王妃也一直被闽王瞒在鼓里。想来,闽王和他存了同样的心思。能瞒一时算一时。实在瞒不过了,也不能全部吐露实情。免得心爱的妻子整日担惊受怕。
……
昌平公主府。
顾清右腿伤势已痊愈,走路时确实有些跛。
往日翩翩如玉的美男子,如今成了跛子。便如明珠蒙尘,又如白玉有瑕。令人惋惜不已。
昌平公主每见一回,心中便揪痛一回。
好在顾清心态颇佳,并未因此落寞感怀。腿脚不便,他便辞去了往日的虚职,每日在府中练字作画抚琴下棋。
“清哥,天色这么晚了,别再看书了,免得伤了眼。”昌平公主性子颇有些霸道,一边说一边将顾清手中的书夺了过来。
顾清无奈一笑:“屋子里燃了这么多烛台,和白日一样亮堂,哪里会伤眼。”
昌平公主不悦地白了一眼过来:“总之,现在别看了。”
顾清好脾气地笑了一笑:“好好好,我听你的就是。”
昌平公主这才转嗔为笑,将书放好后,坐到顾清身边。顾清伸手,揽住昌平公主的肩头,夫妻偶偶私语。
“我今日听说一桩事。”顾清低声将平王莫名“哑了”之事道来:“……平王还年少,便是做了错事,也不至于这般严惩。”
昌平公主冷笑一声:“盛澈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我看他治国理政的能耐平平,打压起手足来倒是颇见功夫。”
言辞中,流露出浓浓的不满。
顾清听得心惊肉跳,压低声音道:“公主,以后这等话可别说了。尤其是当着皇上的面,更不可如此肆意。”
今非昔比。
盛澈已坐了龙椅,成了天子。俞太后便是能压着他一头,也只在宫中。朝堂之事,却已插不上手。
此消彼长。时间久了,占上风的一方,也会有微妙的变化。
昌平公主悻悻地哼了一声:“我又不是傻瓜,岂会当着他的面说这些。罢了,不说这些糟心事,我们早些歇下。”
反正盛澈再能耐,也不敢对她们母女不敬。其余诸人,她管不了也懒得管了。
……
数日后。
盛鸿和谢明曦才得知平王被毒哑之事。
盛鸿憋了一肚子无名火,黑着脸去了军营。当日,练武场里一片哀嚎声。
谢明曦倒是未受太多影响。
平王是宁夏王一母同胞的弟弟,前世宁夏王坐了龙椅,平王也跟着风光数年。这一世,宁夏王遭殃,平王也被波及。
宫中争斗也好,朝堂争斗也罢。从来都是血雨腥风,你算计我我算计你,被无辜牵连的人多的是。
更何况,平王也不算无辜。
别人挑唆又如何?平王又不是孩童了,十一岁的少年,总该学会省时度势权衡轻重。在灵堂里动手刺伤一朝皇后,这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真论无辜,也该是平王身边的内侍宫女。几十条人命,就这么没了。连为他们伤心感怀的人都没有。
顾山长也不乐意听宫中这些事:“整日斗来斗去,没个消停的时候。为何不能相安无事,各自好好过日子?”
谢明曦扯了扯嘴角,淡淡道:“人心贪婪,永无止境。在其位,很难维持一颗平常心。”
顾山长想起了俞太后,忍不住一声轻叹,不再多言。
就在此时,从玉满脸欢喜地前来送信:“启禀王妃娘娘,余管事打发人回来送信,说已经迎到了赵家少奶奶。不出一个时辰,便能到蜀王府了。”
谢明曦扬起嘴角,眉眼皆是笑意。
顾山长也将那一丝阴郁抛诸脑后,笑道:“等了这么久,总算盼到蓁蓁来了。”
可不是么?
好友重逢,总是令人喜悦。
谢明曦立刻打发人去给林微微送口信,林微微连佑哥儿也顾不上了,一路小跑着过来:“颜妹妹人呢?”
谢明曦笑道:“你先别急。颜妹妹已经在来的路上,约莫一个时辰便到。我特意叫你早些过来,一起等颜妹妹。”
林微微欣然笑道:“好,我们一起等她。”
……
一个时辰后,十余辆马车停在了蜀王府外。
蜀王府开了正门,蜀王妃谢明曦亲自立于门外,左侧顾山长右侧林微微,另有府中一众管事。
一个身段玲珑面容娇俏的女子下了马车。
女子灵活的大眼滴溜溜一转,面颊上露出深深的笑涡。淘气又讨喜:“哇!这么多人都来相迎,我人缘已经这么好了吗?”
还是俏皮又欠抽的语气!
还是熟悉的颜蓁蓁!
谢明曦和林微微对视一笑,一起上前,一左一右握住了颜蓁蓁的手,异口同声地应道:“没错!你的人缘就是这么好!”
第744章 相聚(一)
三个好友各自握着手,正好围成了一个圆。此时相视而笑,心中俱是暖意。
顾山长笑道:“有什么话待进去再说吧!”
众人笑着应是,以谢明曦为首,一起迈步进了蜀王府的内堂。各自分宾主坐下,上了热茶和点心。
颜蓁蓁路途跋涉辛苦,本已颇为疲倦,见了谢明曦等人,陡然又有了精神。喝了一杯热茶,吃了两块点心后,便眉飞色舞地说起了一路所见所闻。
“……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出远门。每日只看沿途景致,便已觉得处处新奇了。到了蜀地,更是满眼见山。”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话确实半点不假。”
谢明曦抿唇一笑:“待你安顿歇息一段时日,我和林姐姐陪你一起去蜀地最有名气的景致瞧瞧,保准令你眼界大开,满意而归。”
颜蓁蓁一脸雀跃:“好,一言为定。”
颜蓁蓁性子活泼,说话“耿直”,有她在的地方,总是格外热闹。
顾山长忍不住笑道:“多了蓁蓁,府中可真是热闹。对了,蓁蓁,你以后是想去贵平县,还是愿长住蜀王府?”
颜蓁蓁显然早已想过这个问题了,闻言咧嘴笑道:“当然要住蜀王府。赵奇若想我和女儿了,隔一月半月来蜀王府看我们便是。”
那份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口吻,又酸倒了众人。
林微微戏谑笑道:“你的卿姐儿呢?快些抱来让我们瞧瞧。”
赵奇离开京城之前,给宝贝女儿起另一个肉麻兮兮的名字,叫做思卿。听得众人牙酸不已。林微微委实叫不出口,便喊一声卿姐儿。
一提宝贝女儿,颜蓁蓁眉开眼笑:“卿姐儿乖得很,路上从不哭闹。在马车上便睡着了。也不知现在醒了没有。我这就打发人去将卿姐儿抱来。”
过了片刻,卿姐儿被丰腴的奶娘抱来了。
卿姐儿眉目清秀,白净可爱。圆圆的娃娃脸,颇有些肖似赵奇,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如葡萄一般,又大又亮。
众人各自抱了卿姐儿一回。卿姐儿人小胆子倒是不小,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瞧瞧那个。咧着小嘴咯咯直笑。
“卿姐儿真是讨人喜欢。”谢明曦越看越是喜欢,笑着说道:“我这就让人将阿萝带来,让她们见上一见。”
林微微立刻也道:“我也让佑哥儿过来。”
很快,内堂里便成了孩子们的天下。
佑哥儿和阿萝都已能走上几步,摇摇晃晃地如小鸭子一般,分外可爱。又都生得粉雕玉琢,让人爱进了心坎里。
“阿萝,快来见一见妹妹。”谢明曦抱着卿姐儿,一边冲阿萝招手。
阿萝摇摇晃晃走过来,看了一眼,然后忽地伸手打了卿姐儿一下。卿姐儿被打懵了,撇撇小嘴哭了起来。
众人:“……”
颜蓁蓁心疼不已,忙将卿姐儿抱过去哄:“卿姐儿不哭,阿萝姐姐是逗你玩呢!”
谢明曦难得汗颜一回,将阿萝拖至面前,瞪了阿萝一眼:“好好的,你怎么忽然动手打人?”
阿萝过了周岁后,说话愈发清晰。此时小脸上满是委屈:“娘,抱抱。”
谢明曦:“……”
感情阿萝是因亲娘抱着别的孩子醋意大发了。
谢明曦又好气又好笑,眼看着阿萝委屈地直掉眼泪,只得将阿萝抱进怀中:“好好好,娘先抱你。以后记着,万万不可打妹妹了。”
相较之下,佑哥儿就要文静多了。又慢又稳地走过来,探头看了卿姐儿一眼,竟冒出两个字:“不哭。”
颜蓁蓁乐不可支地笑了起来:“哟,我们的佑哥儿真是稳重又讨喜。以后,阿萝姐姐欺负妹妹的时候,你可得护着妹妹啊!”
这么一长串话,佑哥儿听得半懂不懂。不过,阿萝两个字倒是听进了耳中。又走到阿萝身边,说了一声:“阿萝,不哭。”
又逗乐了众人,内堂里一片欢声笑语。
……
自接到颜蓁蓁前来蜀地的消息后,谢明曦便命人打点好住处,每日都收拾得干干净净。颜蓁蓁当晚便在府中安顿住下。
隔了两日,赵奇风尘仆仆地来了蜀王府。
小夫妻分别数月,此时终于得以重逢,自有说不尽的缠绵。
赵奇进了屋子后,便将颜蓁蓁抱到床榻上。一个时辰后才稍稍消停,心满意足地搂着娇妻:“蓁蓁,你在蜀王府里一定住不惯。不如随我去贵平县吧!我已让人将内宅收拾好了……”
话没说完,颜蓁蓁明媚的大眼便瞪了过去:“之前你在信里怎么答应我的?想出尔反尔不成?”
赵奇摸了摸鼻子,无奈退让:“好好好,你想住蜀王府便暂且住下。不过,也不能住太久了。”
颜蓁蓁见赵奇退让,心中颇是欢喜,凑上前亲了赵奇一口:“放心吧!我最多住上一两年。林姐姐什么时候去南安县,我便什么时候去贵平县。”
然后,又低声笑道:“我已经想好了。以后我也随蜀王妃去书院做夫子。我苦读多年,一身才学,正愁无处可用呢!去做夫子,也能一展所长。”
“再者,每日作伴,也能增进同窗之谊。”
赵奇勉勉强强地应了下来。
女子嫁人后,整日被囿在内宅,确实憋闷。既是来了蜀地,公婆长辈们都不在眼前,颜蓁蓁想做什么都由她好了。
于是,每隔半个月便飞奔往蜀王府的,除了陆知县外,又多了一个赵知县。
……
时间一晃,便翻过一个年头。
年前,蜀郡下辖的威远县知县丁忧守父孝,知县一职出缺。过了年后,吏部选派的官员便前来上任。
盛鸿虽有彻底掌控蜀地的心思,也知此事急不得。此时手中可用之人并不多,这威远县的知县一职,也只得任由吏部选派官员来了。
按着惯例,官员可以携家眷一起赴任。
这位新任的威远知县,到了蜀地后没急着去赴任,先来了蜀王府觐见蜀王。
当盛鸿见到新任的威远知县时,口中一口清茶噗地吐了出来。
第745章 相聚(二)
咳咳咳咳!
难得想摆出一回藩王威风,震一震新任威远知县的蜀王殿下,被这一口清茶呛得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威远知县忙拱手赔罪:“都是下官之错,竟令殿下惊骇至此!”
蜀王殿下被呛了半天,才回过劲来。然后猛地起身蹿了过去,用力一巴掌拍了过去:“陈湛!怎么是你!你怎么来了?!”
陈湛被拍得肩膀发麻,一边告饶一边陪笑:“下官身体娇弱,禁不住殿下这般力道。还请殿下怜惜一二。”
盛鸿忍不住笑着又踹了陈湛一脚:“去你的!别在老子面前油嘴滑舌!快些老实交待,你怎么会来蜀地做知县?”
陈湛被这一脚踹中了伤处,疼得龇牙咧嘴:“疼疼疼!殿下,你就可怜可怜我吧!别踹我了。我临出京城之前,刚被亲爹老子亲自揍了一顿。一边赶路一边养伤,到现在还没怎么养好。你可不能再踹了!”
陈湛也是个爱耍嘴皮子爱耍贱的损友。
盛鸿骤见同窗好友,真是既惊又喜。也不计较他耍嘴皮了,笑着一把拉住他:“罢了,刚才是我出手太重。我向你陪个不是。快些过来坐下,和我好好说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湛笑嘻嘻地应了,坐到椅子上时,还是吸了口凉气。
看来,萧侍郎是真得下了狠手。
盛鸿失笑不已,好奇地竖长耳朵聆听。
“……其实,当日你邀我同来蜀地,我就心动了。奈何我爹不允,我也只得歇了这份心思。进吏部做了一个书令。”
“之后,有关蜀地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我知晓陆迟和赵奇俱做了知县,颇为向往。于是,便一直密切留意蜀地是否有官缺。”
“正巧,年前那位威远知县报了丁忧,我便私下活动,去谋了这个实缺。待吏部下了公文,我便前来赴任了。”
盛鸿笑着问道:“你爹就是吏部侍郎,在他眼皮底下,你如何搞的鬼?”
陈湛笑得十分狡诈:“我爹身为侍郎,每日都十分忙碌。区区一个蜀地知县的任令,根本惊动不到他。”
“我谋实缺的时候,又耍了个心眼,故意将话说得含糊其辞。别人俱以为我爹有意让我来蜀地。只是,这等事只能心领神会不能直言,因此,也没人去我爹面前多这个嘴。”
“待吏部公文下来时,我爹才知晓。当即气得七窍生烟,回来便狠狠用了一回家法。”
正如陈湛所料。
吏部公文已下,众人皆已知晓。陈侍郎再不情愿,也不能徇情枉法,将儿子硬留在京城。只得愤愤地让陈湛离京。
这一顿打,也是免不了的。只是,陈湛也没料到亲爹下手这般狠辣。他一路上都躺在马车里养伤,这都快一个月了,走路时还不太利索。
“你来之前,怎么也不写封信来?”盛鸿笑问。
陈湛一脸自得:“我就是要突如其来,给殿下一个意外惊喜。”
说完后,陈湛又冲盛鸿咧嘴一笑:“殿下,我这可是来投奔你了。以后,你可得偏着威远县一点。”
盛鸿笑骂一句:“等你做出些政绩了,再来和本王谈这些也不迟。”
盛鸿口中说得不客气,心里却是感动又温暖。
不管在何时何地,第一要紧的从来不是钱粮,而是人。最好是满腹才学自带出身的能干之人……
能顺利拐到陆迟赵奇,已令盛鸿心满意足。叶景知忠心能干,萧宇凡沉稳踏实,还有一心为他当差做事的谢元舟梅禛等人。
陈湛这一来,更是意外之喜。
盛鸿越想越是高兴,情难自禁地再次用力拍了陈湛一巴掌:“你好好做威远知县!做满一任后,本王便给你加薪升职!”
一个高兴之下,加薪升职四个字都冒出来了。
好在这四个字也不算难懂。
陈湛听着既觉新鲜又觉有趣,立刻厚颜要求:“思荨和小宝也随我同来了蜀地。威远县不知情形如何,我先去上任当差。四旬和小宝便留在蜀王府,请蜀王妃照顾一二了。”
心情颇佳的蜀王殿下毫不犹豫地应下,唯恐陈湛不放心,又笑着说道:“说起来,秦思荨也和我同窗三年。我对她比对你还要熟悉。不用你说,我也会好生照料她。你就放心吧!”
陈湛:“……”
为什么盛鸿这么一说,他心里就有点不踏实?
陈湛有些纠结地看了容貌俊美的盛鸿一眼,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殿下还是离思荨远一点吧!”
盛鸿:“……”
……
“秦姐姐,真没想到,你竟然也来了!”
颜蓁蓁最是激动,一把抱住秦思荨。
温柔斯文的秦思荨,抿唇轻笑,轻轻搂住颜蓁蓁:“我也没料到,我们这么快就能重逢相聚。”
去年送别颜蓁蓁的时候,她心中满是不舍和艳羡。没曾想,只隔了三四个月,两人便在蜀地重新相聚了。
林微微也欢喜不已:“秦妹妹来得正好。这些时日,我们正商议着要再设一座书院,正愁人手不足呢!”
颜蓁蓁和秦思荨最是交好,林微微和秦思荨是好友,谢明曦和秦思荨的关系也颇为和睦。事实上,昔日同窗里,聪慧温柔好脾气的秦思荨,一直都是人缘最好的那一个。
“秦姐姐,欢迎你来蜀地。”
谢明曦含笑上前,握住秦思荨的手:“以后,你就在蜀王府里安心住下。衣食用度都不必操心。”
秦思荨轻笑不已:“住在蜀王府,已是多有打扰。衣食用度,哪里好意思再令你费心。我此次前来,也带了许多衣物金银前来。”
陈湛前来蜀地做官,为官一任就是五年。秦思荨来之前,将能带的金银细软尽数带来了。
谢明曦莞尔一笑:“你们愿来蜀地,已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这些琐事,何须再操心。我们也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日后,男子们有他们的事忙碌,我们亦有自己的事要做。”
自己的事!
秦思荨默默地品味这几个字,目中漾开笑意。
没错!
我愿随夫婿来蜀地,也是因为,在这里,有我想做能做之事!
第746章 生辰
陈湛离京去蜀地赴任做官,算不得什么大事。
只是,引发出的一连串波动后续,谁也意料不到。
陈湛谋实差去蜀地,是自己的主意。将亲爹气了个半死。可在别人眼中看来,便成了陈侍郎“深思熟虑城府颇深为陈家谋求后路”之举措。
京城暗流涌动,宫中争斗不息。年轻力盛各有势力的藩王们被留在京城,建安帝龙椅不稳犹不自知洋洋自得。
心思活络的官宦勋贵们,眼看着京城大乱将起,俱都暗暗动起了心思。
不说给自家谋条后路,哪怕是为了安全考虑,也该挑一两个精明能干的儿孙离开京城了。说句不好听的,哪怕京城出了变故殃及众人,自家也有子孙能逃过一劫不是?
偏隅一地易守难攻的蜀地,顿时成了众人眼里的香饽饽。
一时间,暗中去找陈侍郎的人多了起来。
关系平平的,想着法子送礼。私交好一些的,便张口直言。如果蜀地官职出缺,可得打声招呼,别被人抢走。
若是陈侍郎言辞推脱,少不得要被人揶揄几句。诸如“令郎谋实缺去了蜀地可见蜀地是个好地方”“我想让幼子也去蜀地谋个官职还请陈侍郎帮着打点”之类。
陈侍郎:“……”
便连建安帝,也在小朝会后,半开玩笑地询问陈侍郎:“朕听闻陈侍郎的长子亦在年初去了蜀地做知县?真没想到,蜀王去了蜀地之后,蜀地便成了令人向往之地。”
对着小心眼的建安帝,陈侍郎只得陪笑道:“皇上见笑了。这个孽障,自己谋的官缺。臣一时疏忽不察,知道时已经迟了。”
建安帝呵呵一笑:“陈侍郎真会说笑。”
陈侍郎憋了一肚子闷气无处可诉。一连写了三封家书怒骂坑爹的逆子!
……
被骂得狗血淋头的陈湛,此时在威远县忙得焦头烂额,压根顾不上回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此话真是半点不假。满期雄心壮志的陈湛上任为知县后,便开始了劳心劳力忙得脚不沾地的生活。
初来乍到,要摸清任上所有情形。上一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