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寡妇改嫁:农家俏产婆-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常德接过了龟龄集,那是一个精致的紫陶小罐子,外头栩栩如生的雕着一尊长寿公,骑着一只诺大的神龟,怀里头抱着个又圆又大的寿桃,一切象征,皆是长寿的意思,倒也是真心的让人看了心悦神宜。
打开罐子,江秋意口中的龟龄集是大型的复合膏方,由二十八味本草熬制,每一味药材全都经过特殊的处理,能让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孟常德先是仔仔细细的闻了闻,然后又让身边的小药童拿来了小木勺,舀了一点点放在舌尖细细的品尝,而后转身,当场写出了药方。
“回禀陛下,臣已经将此药的配方写下,其中二十八味本草皆是与人体有益,以臣多年从医的经验,此药确实有延年益寿的功效,陛下可放心服用。”
江秋意吃了一惊,心道:哎呀妈呀好厉害啊!舌尖轻轻的尝了一口,竟能将这个药方写下来。二十八味本草,当真是说的一点儿也没错,看来这个孟常德,还真的是有几下真功夫的。
“好好好!如此甚好,那太医署就按照这配方替朕多多的制作这龟龄集吧!谢夫人不是说了吗,要久服才能延年益寿,你们多做些,不管多苦多臭朕都吃,天天吃!”
这皇上也是怕死怕的没谁了!
第425章孟常德(一更)
圣旨已下,按道理来说孟常德应该即刻领旨才对,谁知道他却跪下谢罪:“请陛下恕罪,制药之事只怕太医署无能为力。”
“什么意思?药方你不都品出来了吗?”
“回禀陛下,臣虽品出了药方,却不熟知整个配伍还有炮制过程,中药膏方里配方固然重要,可是这炮制过程却更加是重中之重。药材如何炮制,入药先后顺序如何皆会影响到最后的药效,是以膏方向来不易外泄,因为即使知道了药方,也非本家不能制作。”
听着这些对话,江秋意难免的嘴角上扬,有些得意,确实如此,即使孟常德知道配方也没有用,九十九道炮制工序,他差了哪一道,做出来的龟龄集都不会如她的药效那么好。
这龟龄集可是她的看家本领了,前世那位老中医一辈子最得意的药方就是龟龄集,那可是堪称国宝级别的药方了。工序繁杂,耗时需久,用药精细,这才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龟龄集。
孟常德只负责如实回禀,下面的事情怎么着他可不管,他不说话,江秋意也乖觉的不说话,还是等着皇帝大老爷自己拿主意吧。
沉吟了片刻,老皇上说:“既然如此,不如谢夫人入太医署传授龟龄集的炮制方式,如何?”
如何?
你丫的高高在上的问人家一句如何?还半点商量的语气都没有,你说说如何?皇帝了不起啊!不知道孕妇最大吗?公交车上都要给孕妇让座,进来老半天了你就这么让我一直跪着!跪的我腿都快断掉了,皇帝了不起啊!
心里头对这种不公平不人道的封建制度吐槽了一万遍泄愤,江秋意才低眉顺眼的回了一嘴:“陛下有命,民妇自然不敢不从,只是民妇入长安是因为有人命官司缠身,只怕一时半会的不能为陛下效命。”
我就不信你半点没收着风声,你家二儿子又又又绷不住冲你家大儿子下黑手了,你这个当老子的打算隔岸观火?好,那你就慢慢观吧,龟龄集吃完了这一罐谁也没空给你做,谁让我还要打官司呢!
一来就被江秋意那张神奇的药方模糊了重点的老皇上,总算是想起了自己个为什么召见这位将军夫人了。
其实他问药也不过是习惯性的随口一问,毕竟他最近只要听说是个人会用药的,都要问问人家有没有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保不齐还真的有呢?这不就被他问着了嘛!
要不怎么说民间自然高手在呢,吃惯了太医署不温不火的正统药汤,老皇帝心里头对那些神奇的偏方那是痒痒的不得了啊!所以最近都不时兴给皇帝送美人了,时兴送偏方,最好是长生不老药!
沉吟了片刻,皇帝说:“这件事朕也略有耳闻,既是和大秦律法有关,朕也不能徇私舞弊,案件已经移交大理寺,不日就会开堂审理,大理寺卿素有铁面无私之名,一定会公正的审理此案的,夫人不比过于担忧。”
“民妇并不担忧,清者自清,救人和杀人,真相到底如何,就是石屏县的仵作都能分辨出来。不过碍于死者是妇人,仵作不便查验尸身,而石屏县唯一的稳婆又牵扯本案,所以也不能提供佐证,以证民妇清白。提及此事,民妇正想像陛下求一个恩赐,还望陛下能看在民妇献药有功的份上,恩准民妇所请。”
要是一般懂事的人呢,是绝对不会这么赤露露的邀功请赏的,江秋意的话说的很直白,就差直接跟皇帝说:你不能白拿我的药,不想给钱也行,那就拿别的什么来换吧!
果然,老皇帝的脸色不太好看了,连孟常德都开始替江秋意捏一把汗,可她却还是装作脸色都看不懂似的,自顾自的说了下去。
“民妇想求陛下恩准宫中专门接生皇子的稳婆随民妇出宫一趟,只怕是大理寺的仵作也是不方便给死者验尸。而外头的稳婆自然不如宫中专门替贵人们接生的稳婆医术高明,倘若她们来验尸,无论结果如何恐怕都不足令人信服,还是宫中的稳婆威信高。”
“再者陛下让民妇入太医署协助制药之事其实也不必那么麻烦,民妇可以将炮制方式教给宫中稳婆,这个中工序虽然繁复,可只要是为陛下尽忠的,就没有什么不会的。此后无需太医署医术高明的太医,宫中稳婆也能为陛下制药延年的。”
这一套套的说下去,说到了最后皇帝重新展露了笑颜,可孟常德那张脸却黑了。
龟龄集往后要是交给了宫中的稳婆去做,那还有他们太医署什么事?也就是说,往后陛下身轻体健了得赏的会是炮制龟龄集的稳婆们,可要是有个什么头疼脑热哪儿不舒服的,苦差事可又落到了太医署头上!
孟常德咬了咬牙,再看看江秋意平稳的跪在地上嘴角却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就知道她是故意的,她哪里是想要稳婆啊!
“启禀陛下,谢夫人一案民间闹的沸沸扬扬的,宫中若是指派一个连开方资格都没有的稳婆前去验尸恐怕不妥,老臣自愿前往大理寺协助调查本案,以期早日结案,谢夫人能入太医署为陛下炮制灵药。”
皇帝显然是没有想到孟常德这个向来明哲保身的人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强出头,谁不知道江秋意是安王的人,而背后主导这一切让她的人命官司闹的这样沸沸扬扬的,却是禹王。
这相当于是站在了安王一边,皇帝想起了,说起来,孟氏和安王到底还是姻亲,虽然太子妃死了也有十几年了,可到底孟氏还是嫁过一个嫡女入东宫的。而且他们还和梁王有瓜葛,孟常德就是梁王的亲舅舅。
朝廷里的人脉关系错综复杂,倒不是老皇帝记性不好,而是世家子弟众多,嫁过来娶过去的,时间长了谁的家里头没几个外姓人?
而这孟常德自孟妃死后谨小慎微到几乎让人察觉不到他的存在,尽心尽力的待在太医署效命,从不参与任何党争,倒是让人想不起来他的存在。
第426章容不下她(二更)
老皇帝的脸色不太好看,心里头对孟常德也没有什么好感了,意兴阑珊的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看在龟龄集的份上,只希望这药真的有效,能让他长命百岁才好!人活到他这把年纪,最害怕的莫过于能活着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少了。
离开皇宫的时候大理寺的人就在宫门口候着呢,江秋意看了一眼,只觉得真的是不准备让人喘一口气了,不过这样也好,早早的解决她还能早早的回家,算了算日子,她可不想把孩子生在长安这个是非之地。
大理寺的人上前一步,应该是敬畏着她男人还在前线搏命,对江秋意的态度倒也还算恭敬。
“谢夫人,请随在下到大理寺衙门一趟,石屏县呈上来的案子拖延多时,只等着夫人到了开堂文案,还请夫人配合。”
来人是个中年捕头,这个年纪来还在当捕快,恐怕出身也不高,要不然传讯骠骑将军夫人这样得罪人的苦差事,也不会落到他头上。
看得出他的为难,江秋意倒也没有什么,爽快的便答应下了:“行,我随你们走一趟。”
说罢就要走,谁知那捕头自己却犹豫了,面露难色。
“怎么?捕头不是说大理寺等着问案吗?怎么不走了?”
被江秋意一询问,那捕头拿眼神打量了一番她圆滚滚的肚皮,更加的为难了。
他为难,可多的是不觉得为难的人。身后一个小捕头模样的狗腿子蹦了出来,招呼了一声:“来人啊,给犯人上枷锁!”
说着便有两个官差,一人拿着铁链一人拿着枷锁就往江秋意这边来。江秋意的脸当场就黑了下来,大叫一声:“慢着!这是何意?”
“何意?当然是给犯人上枷锁镣铐啦!你以为大理寺拿人是用八抬大轿抬你回去,斟茶递水的伺候着你啊!”
上来呛声的小捕快出身不高,能在大理寺混个捕快当当还多亏了家里头的婆娘出自魏阀,倒也不是正儿八经的魏氏女子,不过是在魏阀里头当差,深得主子宠爱,因此高人一等罢了。
他出来刁难江秋意,还不是因为魏阀的嫡子魏照因谢六郎而死,这笔账自然是要算到江秋意头上的,再加上禹王府那边的风声可是恨不得将这个女人千刀万剐啊!他就在大理寺当差,没有理由不为他家主子出气的。
来之前特意去挑了大理寺最重的一幅枷锁,足足有八十斤重,没看官差拿着都费劲吗?上头的人也交代下来了,不用客气!可惜范捕头是个外强中干的,没有那个胆量,多半还是怕得罪骠骑将军吧!
听说骠骑将军可稀罕这个婆娘了,为了她,魏阀的贵女也瞧不上,大将军的掌上明珠也扫地出门。小捕头在心底里嘲笑谢六郎是狗屎糊了眼珠子了,那样天大的好事上哪儿找去?
不管是魏阀的贵女还是大将军府的千金,只要他娶了其中一位,从此就脱离平民身份平步青云了,哪里用得着拿命去博军功?有魏阀或者大将军府罩着,随随便便的封侯拜相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偏偏谢六郎是个不开眼的,不过要说他不开眼,倒也不至于,小捕快翻眼瞅了江秋意一眼,心头扑通扑通的跳的飞快。
这女人,这女人!
寻常女子有孕,不免的要圆润发胖,脸色也不会如同小女儿家那般娇艳红润,人也不会那么精神,多数是蓬头垢脸,身材肥胖,脸色蜡黄不堪入目的。
偏偏面前这女子,若不是那巨肚实在惊人,从她的衣着打扮,和纤细的四肢背影还真看不出来她是个孕妇,尤其那脸色,听说半个月的路程硬是在七天之内赶完了。
他们去等在城门口的时候可是看见了,她身边跟着的人那一个个的满脸疲惫,全都跟去了半条命似的,偏偏她一个大肚婆,看起来还精神抖擞,让人忍不住多看她几眼。
江秋意不知道这小捕快心里的小九九,也不知道他的来历,但是有一点她是非常肯定的,既然是跳出来刁难的她的,那么就肯定是禹王府的人了。
既然是敌人,那也就没有必要客气了。
她问:“敢问这位捕头,大理寺是传唤民妇回去协助调查呢还是已经给民妇定罪了将民妇当成了犯人看待?”
那小捕头一滞,这一点倒真是让她问住了,大理寺卿是个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油条了,如今这安王的形势可谓是如日中天啊!禹王虽然在朝堂上不复往日风光了,可魏皇贵妃还稳坐宫中呢,还有魏阀,魏阀树大根深,其势力盘根错节,大理寺卿也不是轻易不敢得罪的。
他虽素有“铁面无私”之名,可说到底当官的有几个真正能做到铁面无私的?除非他不想混了,要不然该顾忌的还是得估计着,不能得罪的也不敢轻易开罪。
小捕快被问住了,范捕头当场回道:“案件真相如何尚未明了,夫人自然是大理寺请回去协助调查的,不是犯人。”
“既然不是犯人,那么大理寺也给相助官府查案的人上枷锁镣铐吗?”
“不不不,这自然不会……谢夫人,您先请,上马车吧!”
这边江秋意冷哼一声正准备上车呢,那边禹王府的车架就过来了。
“呔,何人犯上!禹王入宫觐见皇贵妃的车驾都敢拦,竟敢对皇家不敬!来人啊,拿下!”
江秋意目瞪口呆,马车边的随从已将她刀斧加身,硬是从大理寺的马车前押到了禹王的车驾前。
这是不准备讲道理了,大理寺来传唤她的马车就停在了宫门前,还是偏门,而禹王这样身份的人入宫从来都是走中门的,隔着八丈远呢,上哪儿能去碍着他的事儿?
再说就算是大理寺的马车真的挡了他禹王的道儿了,那也不关她事儿啊!又不是她赶的马车!直接的将她拿下了押到了禹王的马车前,说白了还不是没事找事,直接冲她来的!
禹王,容不下她!
第427章为难一个孕妇(三更)
江秋意叹了一口气,想想禹王本来形势一片大好的,就因为自己帮了安王一把,让安王在北秦做出了令人拍手称赞的政绩来,六郎又在前线立了不少大功给安王长脸,禹王被打压的处处不顺心,不找她算账还能找谁?
只是为难一个孕妇,也忒不要脸了些。
孟常德和范捕头看着江秋意被押到禹王车架前,一时反应不过来,反应过来之后范捕头本能的想上前一步,急急的想出去帮江秋意一把,却被孟常德拦住了,他做了一个摇头的姿势,这个时候冲上去撞在禹王的枪口上可落不着好。
禹王绝不敢杀江秋意的,顶多为难她一下,可传出去了也落不着好,平白了怀了他自己的名声。堂堂大秦皇子,作难一个丈夫还在前线打战的孕妇,禹王看来是昏了头了,要不然不会这么不爱惜自己的声誉的。
就是这样昏了头的禹王才可怕,他可能不敢杀江秋意,但是其他人就不好说的了。
江秋意被硬押着跪在了禹王的车驾前,她知道这个时候分辨是没有用的,冒犯皇室的罪名根本就是无须有,可人家就是仗着自己的身份硬要扣在你头上,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民妇知罪,请殿下念在民妇乃是一介粗鄙村妇无知无识的份上,大人有大量,宽恕民妇。”
她如今这情况可嘴硬不起来,江秋意很清楚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冒险去博清高,硬梗着脖子跟禹王抬杠到底,人家就是不想讲道理了,你一个人处于劣势,和人家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她主动认错,还没等马车里的禹王说话呢,安王就来了。
“二弟,谢夫人既然知错了,还请二弟念在她的夫君正在前线保家卫国的份上,宽恕一二。”
安王嘴上虽是和禹王求着情,可人已经走了过去,睨了那几名侍卫一眼,侍卫立即心怀畏惧的退开,他亲自伸手把人扶了起来,给了江秋意一个抱歉的眼神。
江秋意浅笑摇头,宽慰他无需自责。
禹王在马车里咬碎了牙齿,冷哼一声。
“大哥倒是来的及时,就算大哥不求情,本王也不会为难保家卫国的将士的家眷的,只是如今这大理寺制度越发的松懈了,谢夫人身为被告人,居然还派马车相迎,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看在安王殿下的面子上才对嫌疑人多番照拂呢。”
几句话,江秋意就从协助大理寺办案变成了被告人,又从被告人变成了嫌疑人。其实要真的较真起来,禹王说的也没有错,吴世瑞状告她蓄意谋杀了谢美玉,那她可不就是被告人,嫌疑人了么!
只不过安王确实跟大理寺打过招呼,大理寺卿也确实顾忌安王想对江秋意照拂来着,可他禹王不也伸手了么!要不然大理寺卿能是这个摇摆不定的态度?
江秋意心头有些烦闷,只想着这案子快点结束,每次只要踏进长安城,她就恨不得赶快回家!这个地方跟她八字相克似的,一踏进这片土地就浑身不舒服。
“禹王殿下说的对,民妇确实不应该坐马车,想来是大理寺卿体恤民妇身怀有孕不忍多加责难,这才派了马车过来。不过既然禹王殿下刚正不阿的指点了出来,那民妇还是坐囚车吧!要是殿下不怪罪民妇刚才的不小心冒犯了,那民妇就自行上囚车前往大理寺协助调查了”
几句话,轻易的就将安王摘了出来,人家大理寺派马车是看在她大肚子的份上,而这个禹王不近人情的非要为难一个孕妇,传出去那名声恐怕不会好听的。
话被她说的滴水不漏,马车里的禹王脸色更加的难看了,又重重的冷哼了一声:“谢夫人好一张利嘴,这倒是引的本王好奇了,今日这大理寺恐怕热闹的很,本王还真得跟过去好好的瞧瞧热闹了。”
说着一挥手,禹王府的马车当场调转方向,连人带车,走的干脆利落,恨不得扬起一地的灰尘喷安王一脸。
江秋意失笑,这个禹王,估计是身后的势力太庞大了,做什么事情都得心应手,久而久之便目中无人了。
安王无奈,亲自把江秋意扶上了囚车,这个情况下,谁还敢不知死活的上去给她戴枷锁镣铐什么的?开玩笑,安王骑着高头大马就跟在囚车旁边呢!
一路赶往大理寺,江秋意到底还是忍不住问了几句关于平遥城的战事。
“你来长安的路上,你家六郎已经成功拿回十二座城池了,如今禁卫军和燕军全都龟缩在邺城不肯出来,要不是他们关押了大批邺城当地的老百姓,还有战俘,将人全都绑在城头上胁迫六郎,只怕谢六郎早就将邺城拿下了。”
“呸!燕士良也好意思号称当世名将?用无辜的老百姓和战俘的性命来威胁人?他也不怕后世人戳穿他的脊梁骨?”
江秋意恨的牙痒痒,不知道原来打战还可以这么不要脸的,把无辜的人推出来当人肉盾牌,六郎想收复邺城,就要踩在同胞同袍的尸体上!这样阴损的招数,也亏得他们能想出来!
“六郎攻势太猛,燕军在禁卫军的帮助下拿下的十三座城池原本就是梁王许诺给燕主的,如今在燕士良手底下全都被六郎抢了回来,燕主已经连下三道圣旨训斥燕士良了。邺城是他仅剩的救命稻草了,若是连邺城也失去了,只怕他以死谢罪也不足以平息燕主的雷霆之怒了。在这样的境地下他也顾不得世人的骂声了。”
“而且这个主意还是大燕的公主,就是梁王妃出的,也是她一手促成的,探子来报,燕士良起初是极力反对的,只是梁王妃一意孤行,况且她的办法也真的奏效了,谢六郎止步不前,燕士良连反对的理由都没有了。”
安王眉宇间的担忧全都皱成了一团,在他心中胜利固然重要,可百姓的性命也同样重要!这要是换了禹王掌权,只怕早就下令六郎不顾一切的攻城了,他才不管百姓和战俘的死活呢!
江秋意听完气的不行,简直了!还真是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
第428章嫁女与征夫(一更)
她心里清楚,战事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如今燕人能拿战俘和无辜百姓的性命威胁六郎停战,等他们缓过这口气来了,就会得寸进尺的要挟更多,到时候六郎的处境就更加的艰辛了。
一方面他不能不顾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和战俘的性命,另一方面,他肯定也无权答应燕人的无理要求。
江秋意只觉得心乱如麻,她自己这边怎么样都好说,哪怕好心被雷劈被吴世瑞栽赃陷害了,她也不担心害怕,因为她很清楚自己能将泼在她身上的脏水泼回去,不让那些故意害她的人讨得半分便宜。
可是六郎那边,她看不见摸不着,刀剑无眼,那才真的是要担心死了。想着想着,眼泪就掉出来了,嗓子里哽咽的难受。
囚车在长安城的主道上穿行,百姓们纷纷驻足指指点点,吴世瑞状告骠骑将军夫人故意杀人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人们今日瞧见了传说中将孕妇开膛破肚的真凶,如何能不震惊,如何能不畏惧。
“看看看,那就是谢将军的夫人呢!看模样那样面善怎么会杀人呢?还是她自家的侄女,同样有孕在身呢!”
“这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了吧!听说谢夫人和谢将军的二哥大哥家里总是处不好,妯娌之间很多龃龉,这里面事儿多着呢!”
“那也不至于要人命啊!开膛破肚啊,多深的仇恨啊!太可怕了……”
“是啊是啊,这谢将军怎么会看上这样心肠恶毒的女子?”
“……”
各种各样的污言秽语传进了江秋意的耳朵里,她虽然没有放下心上却还是觉得不舒服。
长安的人长期生活在大秦的政治中心,见了太多的争权夺利阴谋诡计,就连寻常的老百姓也不像北秦似的,民风淳朴心地善良。他们大多数想事情总是往最坏最可怕的方面去想,也能全怪他们,这里面肯定也少不了禹王府的造谣生事,开膛破肚这些事情,寻常老百姓怎么会知道?肯定是禹王府的人传出去的呗!
看来一贯最是看不起老百姓的禹王也学会利用舆论和民心了。
安王眉头紧皱,刚想替江秋意分辨些什么,她却微微摇了摇头,这种时候任何解释是苍白无力的,只会越描越黑。她原本蜷缩在囚车的一角,这个时候干脆扶着囚车手腕粗的柱子站了起来,看了一圈那些窃窃私语的百姓,遥想着远方的男人,心中委屈,薄唇微启。
兔丝附蓬麻,因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平遥。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白鸟飞,大小比双翔。人事多迁迕,与君永相望。(出自杜甫《新婚别》)
她生的娇小玲珑,如今困在那囚车内越发的衬托的她柔弱无助,那婉转缠绵却又带着哀怨期盼的歌声传来,众人听的如痴如醉,不由得陷入了她歌中的情景。
一位新婚的妻子亲自将自己丈夫送上了战场,从此天涯两地生死不明,女人在家中望穿秋水,心如刀割。却依然明白,爱情,家庭死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切的,即使要做出痛苦的牺牲,她依然义无反顾的支持丈夫参军,却同时也坚定了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不管世事如何变化,她的心,永远不会变。
囚车停在大理寺门前的时候,百姓们的窃窃私语已经停止,江秋意从囚车上下来的时候,人们看待她的眼神已经不自觉的带了同情和怜悯。
说到底,她不过是个男人上了前线的苦命女人,怀着孩子还扯进了人命官司里,百姓们唏嘘不已。
江秋意叹了一口气,彼时彼刻,她的脑海里闪过那首《新婚别》的时候,真的是控制不住自己,好像将那团乱麻似的情绪化成词,宣之于口之后,她的心才能稍微舒畅些。
至于百姓们的反应到算是意外收获了,从马车上下来的禹王脸色可不好看,不屑的丢了一句:“巧舌如簧,蛊惑人心!”然后便径直的走进了大理寺,身边自然跟着不少溜须拍马的小吏。
江秋意没有理他,就算她真的蛊惑人心好了,那也得有那个本事蛊惑得了啊!百姓们感同身受,不过是因为她与他们处于同一阶层,禹王怎么会明白,一个男人当了兵的女人心里头有多苦!
安王走上前去与江秋意并排进入了大理寺,有他在,大理寺的人哪怕再想讨好禹王都不敢轻易为难江秋意。
大理寺的公堂上,二郎媳妇正跪在那哭诉江秋意的恶行,连好几年前被江秋意拿蛇六谷吓唬的事情都说成了是江秋意蛇蝎心肠,故意的想毒死她这个当二嫂的。
吴世瑞回头瞪了江秋意一眼,也是一副“你死定了”的表情。
实际上吴世瑞刚开始受到谢美玉死讯的时候差点没高兴的蹦起来,这感情好,他早就看谢美玉那个丑八怪不顺眼了,如今死了正好,死了他才好名正言顺的将他的心肝宝贝娶回去啊!
可他的心肝宝贝却一句话点醒了他,人是死在谢江府的,谢江府那么有钱,怎么也不能便宜了他们吧?多少都能捞点油水回来!
吴世瑞一想,对啊!江秋意那么有钱,谢美玉死在了她家里,她怎么不得赔几万两银子给自己?这样一来他下半辈子可就不愁没有钱花了!
谁知道他找到谢江府,江秋意躲起来不见他,说什么劳累过度昏迷不醒了,乖乖,难不成还想借口这个倒打一耙讹他一笔不成?吴世瑞以给谢美玉入殓的理由跟谢江府的管家小栓提过一嘴赔偿的事情,谁知道他竟然拿扫把把他一个堂堂秀才扫地出门了!
这下彻底惹恼了吴世瑞,他想也没想就拉着老丈母娘上衙门去告江秋意蓄谋杀人了!
第429章是多少银子(二更)
当时吴世瑞也没有想到事情会闹的这么大,县太爷亲自将他引入了后堂,一番详谈下来,吴世瑞心里头就更加有底气了!挑衅似的瞪了江秋意一眼,回过头去立马换了衣服掐媚的嘴脸一个劲的冲禹王磕头赔笑,那模样,可笑的让人恨不得戳瞎眼不去看他,跟深怕谁不知道他是禹王一伙的似的。
禹王冷着脸,看着跪在堂中的吴世瑞,根本不认识他是谁,只知道那是本案的原告,可看他那一脸的小人模样,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就一个劲的给自己磕头巴结,当真是脑子里缺根弦,像恨不得告诉所有人,这事是禹王府在背后捣鬼似的。
心里头火冒三丈,这种不开眼的东西就算是这次能借着他把江秋意那个贱女人给做了,也断断不能留他!冷哼了一声,禹王别过脸去跟大理寺卿说话。
“赵大人,本王今日原本是想进宫看望母妃的,但是母妃对谢夫人一贯是很关注的。谢夫人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本王若是不前来了解一二,只怕母妃到时候问起来没有办法交差,是以今日冒昧前来旁听大人办案,还希望大人不要介意。”
大理寺卿端坐在公堂上,听闻禹王如此说,忙连声道:“殿下大驾光临大理寺蓬荜生辉,何来介意一说,殿下客气了。”
那家伙,禹王分明就是话里有话,皇贵妃关注谢夫人?那还不是因为上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