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妇改嫁:农家俏产婆-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说的哪儿的话!俺们感激还来不及呢!石屏县那么些大户那么些有钱人,也没有哪个有你这份菩萨心肠的,俺们会不会饿死他们才不会管呢!活菩萨啊!谢家村出了个活菩萨啊!”

    离江秋意最近的那位大姐眼瞅着就要给她跪下了,江秋意忙扶着她,不敢受她这么大的礼,一个劲的说没什么的。

    接着她又被老百姓围在中间亲亲热热的说了好大一会话,如今江秋意这三个字,注定要成为石屏老百姓长生牌位上供奉的最多的了!

    好容易才在人群中脱了身,江秋意就被司徒律津抓住了:“你,你……你可知道如今粮食有多贵吗?你,你哪来的银子买粮食开粥场?熬到下一季的粮食能吃上,那就得到秋天了!好几个月你怎么扛得下来?”

 第240章她怎么来了(三更)

    江秋意甩开了司徒律津情急这下的禁锢,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当场吐槽:“要不怎么说你这个县太爷当的不称职呢!石屏县的老百姓都种植些什么你都不清楚!还好意思说什么爱民如子,呸!”

    羞臊完他就接着好心好意的解释给他听:“每年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种几亩红薯的,现在还有点早可最多也就不过二十来天应该就可以挖了。今年下了好几场雨阳光又这么充沛,红薯肯定会丰收的,到时候家家户户就有粮下锅了。”

    顿了顿,她又说:“而且那些个大户囤积的全都是去年前年的旧粮,本来是打算趁机卖高价发一笔国难财的,我这边开了粥场,吃得就算是再差也勉强能填饱肚子,这样一来谁舍得花那个高价去买陈粮?”

    她分析起来头头是道:“而且夏天干燥粮食虽不容易发霉可也耐不住蚊虫多啊,到时候粮食生了蛀虫,你看那些奸商还能不能扛得住高价!届时粮价恢复正常这日子也就不会那么艰难了!只要家里头能揭得开锅谁愿意被施舍?”

    可就算如此,在一切如常之前,以她一家之力要扛下整个石屏县的口粮,也不是容易事!司徒律津还是忍不住的担忧,脸色凝重。

    江秋意眨了眨眼睛,说:“当然这里面也少不得要大人您鼎立相助的,您种的那几十亩水稻不也可以收割了吗?难不成我这倾家荡产出人出力的力挽狂澜,您不打算有所表示啊?”

    “那,那是自然,本官从未打算藏私,那些水稻收上来本来就是打算接济百姓的,如今你既然开了粥场,回头本官让不问全部给你送过去!”

    “大人啊,听说您严办了王员外一家,他捐出了所有家产免去了他跟他老娘的死罪,如今他的良田千倾归了朝廷,这收上来的粮食自然是充当了军粮,可是他的家产呢?您不会打算中饱私囊吧?”

    “怎么可能!王府查抄出来的所有金银细软,本官早就登记在册,只等着上缴国库了!”

    “别,上缴什么国库啊!事急从权,如今这石屏的老百姓都快吃不上饭了,您还墨守成规眼巴巴的上缴什么国库啊!直接拿出来赈灾啊!”

    王家几代人的家底累积在那,可不少啊!尤其是他们家粮仓里囤积的陈粮,怎么样够大伙顶上好几天的了!

    要不是有这些老底在,江秋意也不敢大包大揽的说要开粥场,她不过是将事情先斩后奏的做出去了,司徒律津没得选,只能跟着她滩这趟浑水!

    司徒律津还是犹豫不决,按道理说他堂堂县太爷处理一批抄没的家产,也不是没有那个权力的,只是朝廷的规章制度摆在那可不是留看的,没事的时候还好,万一将来发生点什么,这可能就是敌人拿来攻击太子的由头了。

    毕竟如今太子殿下亲临石屏,这样的大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早晚是要被人知道的。而他这个同样复姓司徒的旁支,就再也走不脱太子党的嫌疑,但凡是他犯下的任何一点点过错,都会成为太子殿下致命的污点。

    正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太子殿下走了过来,询问了几句,面上不见几分为难,当场就下达了命令:“既然是为富不仁被查抄的家产,那金银没入国库,粮食拿出来送去粥场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他这么安排倒是没有任何毛病,即使将来他的政敌打算用这件事情来对付他,不到一千担的粮食够个什么罪?顶多被皇帝训斥几句罢了!根本无伤大雅。

    江秋意也没动王家那些金银的心思,给她她还嫌不干净呢!如今有了司徒律津的水稻,王家的屯粮,她该去粥场好生准备一番,明日就可以开始施粥了!

    刚刚悄悄的往后撤了撤想趁机开溜,眼尖的太子殿下就将她喊住了。

    “谢夫人请留步,本宫还有个不情之请,想请谢夫人帮忙出出主意。”

    江秋意一脑门的黑线,这位太子殿下不知道是不是跟她八字相克,她越是想躲,他就越是找事!

    太子殿下不耻下问:“此番押粮定是万分凶险,夫人可有良策?”

    其实太子殿下不一定是没有主意的,堂堂一国储君,千里迢迢的从南秦而来不就是为了护住这十万担粮食么!他怎么可能没有周全的准备?

    可是他还是忍不住要试探江秋意,看看她到底能有多聪明?

    江秋意对太子殿下的心思不可谓不清楚,可她看破不点破,只问了句顶顶要紧的:“前线当真拨不出人马回来押粮了?杨力大将军得有多爱国?肚子都吃不饱了还在前头埋头苦战呢?”

    “噗嗤……”

    太子殿下笑了出来,一双眼狡黠的看着江秋意,彼此心照不宣。

    太子说:“你夫君谢六郎……”

    然后他就不说了,江秋意的心被吊到了嗓子眼,几乎都快沉不住气了,可她还是压制住了,说了句:“六郎不是那种能让女人栓在裤腰带上的男人,我也不是那种想拴住他的女人,所以,大局为重!”

    说完她自己就跑了,也不管在太子面前这算不算失仪了。倒是太子,出神的望着江秋意离去的方向,不由自主的说了句:“要是个男人多好!”

    司徒律津走近,只听了一截,不由得回嘴:“哪儿像男人了?她性子虽然厉害了些,可明明还是个娇俏的小女儿家的。”

    司徒律津看江秋意,只看到她是个令人着迷的女人,而太子殿下看江秋意,却看到了她身上的才华,无关性别,是真心爱才。

    是以司徒律津这么一说,太子就嗅之以鼻了:“庸俗!”

    当然,被太子批评司徒律津是不敢当场反驳的,只不过自己心里不满的腹议了一句而已。

    他的腹议还没完,就听见骚乱的人群中有人柔柔弱弱的喊了他一句:“王爷……”

    整个石屏这么甜腻腻的喊他王爷的,只有齐芳!她怎么来了?

 第241章局势缓解(四更)

    齐芳从人群中走来,今日她荆钗布裙未施粉黛,可身上那股子无风自动的优雅气息却越发让她在熙熙冉冉的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她走上前来,柔柔的冲司徒律津福了福身子:“王爷,事情办得顺利吗?”

    她指征粮,却没有明说,只问事情办的顺不顺利,紧守着大秦女子不得干政的规矩,没有半分逾越。

    她向司徒律津行礼后便站直身子目不斜视,仿佛没有看到他身边还站着一位气宇轩昂的青年男子。

    “嗯,顺利,你怎么来了?”司徒律津拿捏不准齐芳到底是来干嘛的,可他也拿不准太子殿下是个什么意思,也就没有明言他的身份。

    “芳儿有些担心大人和秋姐姐,便过来看看。其实来也是白来,秋姐姐那么厉害,那里是芳儿这等无用女子比得上的。她刚刚在人群里,那眼泪说掉下来就掉下来,实在是太厉害了!”

    几句话,司徒律津听的直皱眉。太子殿下倒是像听进去了一样,若有所思。

    她这话里话外明着是在称赞江秋意,实则是生生的在捧杀她。

    一个能用眼泪化解暴动的女人,如何能不让人惊心?

    司徒律津听的心里头不舒服,可他也没有多心,见太子殿下似的有意要离去,便将齐芳拉到了一边:“芳儿小姐还是先回去吧,这会子外面乱,你秋姐姐也已经回去了,你要是想见她我让府里头的马车送你去谢家村吧!”

    “不用了,王爷您尽管去忙吧!不用管芳儿,秋姐姐现在怕也是不得闲呢!姑子庙的粥场大伙可都盼着呢!她肯定少不得要去亲自打点的,往后别说这石屏的十里八乡了,秋姐姐的仁义之名恐怕要万人传颂了!”

    齐芳的声音不大不小,语调欢快,几步之遥的太子殿下听见了,回头看了她一眼,她心头漏了一拍,面上却没有半分动容,不过是脸色又绯红了几分,格外的娇俏。

    姑子庙的粥场每天都排起长长的队伍,六郎娘带着琦官并着广慈主持安排的小姑子们一块在山门前施粥。

    江秋意看过县衙里治栗内使的人口登记本,石屏县大概有八千人口,去掉那些去当了兵的青壮,老弱妇孺不足五千。

    要维持这五千人个把月的口粮,凭借着手里头现有的粮食,江秋意不敢把粥饭熬的太过浓稠,只跟一般人家在家的时候吃的一样。

    至于干粮,还是玉米杂粮贴饼子,不过这是时节芥菜已经开花了,又老又硬,是不能吃了,便改用了其他一些能挖到的小野菜。

    乡下人实诚,他们拖家带口来吃粥时,总会带过来一些自己个能挖到的野菜啊,野蘑菇啊,还有河里面逮着的小鱼。

    但凡家里还能吃上一口的,绝不上粥场来添乱,不止没有争先恐后生怕吃不上的发生踩踏事件,还一个个的不敢多要,只求吃上一口不至于饿死就成。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四五天,有一星半点存粮的人家几乎就吃的差不多了,就连谢大郎这个最爱面子当里长的,都混在了吃粥的队伍里。

    江秋意一看时机成熟了,干脆将从自家的养鸡场拉了一大批鸡鸭过来,现场烹调。

    今天吃的是咸鸭粥,一人一大块玉米面发糕,明天吃的是滑鸡粥,一人一个发面馍馍。

    县太爷送过来的新米吃腻歪了没关系,咱开始吃石屏首富王家的屯粮,玉米,小麦,高粱,青稞,什么都有!

    人家开粥场都是一碗稀的可以数得清米粒的稀饭就将人打发了,她江秋意的粥场,每天变着法的出新鲜吃食,简直跟坐大桌吃宴席似的!

    这边庄稼人吃香喝辣的,那边石屏,临安城手里头攒了一大堆陈粮的商家巨富,大户人家都开始沉不住气了。

    手底下的人一波波的混到吃粥的队伍里打探消息,回来的时候全都一个个没出息的吃的肚饱肠肥的。

    说是姑子庙的大雄宝殿都被堆满了粮食,石屏县太爷的几十亩水稻收割上来的新米,首富王家的屯粮,估计整个石屏县吃到今年冬天都没关系!

    还有谢家的养殖场,一个月就能出五百只鸡五百只鸭,每一只都足足有四五斤重啊!这鸡鸭一上市还卖的特别便宜,就比那河里头的青鱼贵不了多少,等饥荒过去了谁家想吃口鸡肉了,上街上十几二十文钱就能买到!

    不错,谢家的小娘子在临安城的菜市肉档租了个档口,专门卖“切割鸡鸭”。一开始人们还一头雾水,什么叫“切割鸡鸭?”。后来人家东西一摆上来就彻底明白了!

    这有什么难懂的,不就是把鸡鸭宰杀好了之后,切割成一块一块来卖嘛!往常菜市上有乡下人家散养的鸡鸭卖,那都是活的整只的卖,买回去以后还要自己杀自己褪毛,别提多费事了!

    可在人家这,她不仅给你杀好褪干净鸡毛鸭毛,你想买那一块人家都卖!明码标价,什么位置的肉卖什么价,童叟无欺,你想吃鲜嫩多肉的大腿肉呢就贵一点,你要是买那零碎的鸡脖子,鸡爪子这些没有什么肉的部位呢,就便宜点!

    而且人家还明说了,她这儿的鸡鸭啊,肉质没有一般人家家里头散养的那么结实,全是圈在笼子里养的,不下地,成天除了吃食就是让它睡觉,所以肉质非常的鲜嫩,公鸡下锅爆炒一下出锅小娃娃都能啃得动!

    附带着还免费教你怎么做,那菜谱全是饭店酒楼里没有的,什么宫保鸡丁啦,辣子鸡啦,盐焗鸡啦,咸水鸭,卤水鸭啊,五花八门的,还专门有饭馆为了学她这些菜谱,见天的上档口来买鸡买鸭!

    那边开着粥场,这边却还能在临安城铺排着再开一个档口,可见她手里头的财力物力绝对是够够的,要不然呢每天吃掉那么多粮食,愁都快愁死了,还开什么新店啊!

    临安城的长孙家是最先开始将存粮按照市价放出去的,开了这么一个头,其他手里头屯着粮食的商家纷纷放粮,废话,再不放难不成吞在库里头等着蚜虫吃完啊!

 第242章可以交差了(五更)

    放出来的粮食多了,粮价不止没有按照以往大秦每次征粮后的套路飙升,反而降了,连米店的伙计也不看人衣着招呼了,但凡一个进店的,哪怕你穿的跟乞丐似的,他都拿你当大爷伺候着!

    陈粮,成了有钱人手里头的烫手山芋,谁都想及早脱手。

    “大人这回可以交差了吧!”

    江秋意站在当初六郎买她的那个凉亭下,看着石屏县的粮食铺子纷纷挂牌售卖,不同于不久前的大门紧闭,或者一两家开了门的,也是粮价高过天。

    如今这些商家正比着谁比谁便宜,谁比谁先清仓呢!

    “嗯,我的人乔装打扮,从临安城的粮铺总算是凑够了剩下的三万担粮食。”

    倾整个石屏之力,征粮时也只征集了七万担,剩下的那些不打那些富商屯粮的主意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

    可手里头有屯粮的人家,和普通平头老百姓可不同,他们大部分有钱有势,逼急了联手捅到长安去,司徒律津的乌纱帽不保是一回事,剩下的三万担,就算是要把老百姓已经咽到肚子里的粮食掏出来,朝廷也会掏的。

    大秦宝贝着军队,供养贵族,不苛刻商人,只虐待庄稼人。

    撑了十日,刚刚出涡阳关军粮就被劫了,和上一次一模一样的手法,劫持了军粮之后连粮带车迅速在大秦地界上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连抢夺军粮的地点都胆大包天的选择在了相同地方——涡阳关城郊十里的红树林!

    殊不知这一次就不像上次一样神不知鬼不觉了,太子带了人在后面包抄,虽然早有准备可还是万分凶险。那伙人根本就没有打算将军粮带走,躲进了红树林深处的盆地里准备将军粮全数销毁。

    当时背后主使尚未露面,可这七万担军粮来之不易,太子当机立断将人抓了,偏偏那些人全都是硬骨头,被抓后大部分挥剑自吻,侥幸存活下来的活口,至今不肯松口。

    传回来的书信其中有一条提到了谢六郎,他确实在此趟回援押粮的队伍中,已经是百夫长了,他们本该和那几位士兵一样一早的回到石屏协助征粮的,中途被太子按下,一直在涡阳关外埋伏着伺机而动。

    江秋意忍了很久,那天在县衙和司徒律津一番密谈后,人本来都已经走出府衙大门了,还是忍不住拐了回去,问了句:“他,他好吗?”

    千言万语,只凝聚成这一句。

    司徒律津点点头,说:“太子殿下给我私信中提及,六郎年纪虽小却勇猛过人,忠肝义胆,和同袍亲如手足很有大将之风。”

    得了这么一句话,江秋意高兴了好几天,特别的骄傲,比人们口耳相传,说她是观世音坐下仙童转世,专门来救苦救难的活菩萨都高兴。

    她唯一闹心的事六郎娘和三姐回转了,不出所料果然没能带回来谢四妹。

    她入了长孙府,成了长孙扬跟前最受宠的通房大丫头,即使名份上并不光彩,可那一日见娘家人的时候,排场摆的可气派了。穿金戴银不说,身边还有两个专门服侍她的小丫头,那规格比之翠竹半点不差。

    三姐和六郎娘说干了嗓子,她也不肯回来。说什么宁愿做有钱人家的丫头也不愿再回去乡下吃苦难受了。还说谢家苛待她,根本没拿她当一家人。

    三姐转述的比较委婉,江秋意却知道,以谢四妹的秉性,如今一朝得势,只怕说的不知道要怎么难听呢!

    可怜她还在洋洋自得,根本不知道长孙扬不过是图她一时新鲜而已,她那不知天高地厚自视甚高的性子,在那样的豪门深院里,还不知道要怎么得罪人呢!

    还有翠竹那边,四妹在光辉的婚宴上跟她夫君勾搭上了,这件事情在谢家村传出去风声是在四妹偷偷摸摸的跟着去了长孙府之后,应该翠竹回过来味了特意找人散播的。

    如今四妹的名声在这一片的可真是不好听,六郎娘日日以泪洗面,三姐好几次气不过就跟说闲话的人顶嘴,江秋意却一反常态,只拉了三姐关起自家院门,全当没听见了。

    她能怎么样?反驳吗?谣言并不是空穴来风啊!而且对于翠竹,江秋意心里头还是很过意不去的。

    她对谢家不设防,帮她怀孕的事情还没有眉目呢,她就热心求了长孙扬的书信让光辉带着去长孙府,要是没有那封手书,他们找上门去只怕也是会被长孙府的大管家轻看,才不会那么尽心尽力的帮他们出面打点。

    可一回头四妹就勾搭人家相公,还入了府当通房大丫头,她心里如何能不膈应?

    江秋意亲自拎了东西去给四爷爷四奶奶登门赔罪,四奶奶是个妇道人家,平素就是再喜欢六郎一家,那翠竹也是她亲外孙女不是,心里头还是难免生气的,倒不至于给江秋意难堪,不过是不像往常般待她热乎了。

    倒是四爷爷很通透,只说这件事也不能单单怪四妹,一个巴掌拍不响,那长孙扬看着道貌岸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年要不是翠竹娘贪图荣华富贵,翠竹又先被他占了身子,四爷爷是怎么都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的。

    江秋意好一番道歉,却仍旧没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倒是光辉媳妇回了家,在里屋听见了就出来帮江秋意说话。

    她得了江秋意那副方子,每日仔仔细细的调养着,已经许久不曾发病了,人也就不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怕见生人了。

    “奶奶,您别生气了,辉子也说这事不能怨人谢四妹,那长孙大老爷是个情场里的老手,他要是瞧上了谁啊那怎么都是要弄到手的。长孙府有好几房的姨太太,勾心斗角的肯定是免不了了,如今四妹进了府,她和俺姐好歹也算得上半个娘家人,她俩互相扶持着在长孙府也有个照应不是!”

    邵蝉儿是典型的三从四德下教养出来的女子,在她心里这件事情跟江秋意所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243章姨奶奶难产了(六更)

    江秋意觉得自家的小姑子勾引人翠竹的相公了,再怎么说都是他们家对不起四爷爷四奶奶和翠竹,哪怕这里面肯定还少不了长孙扬那混蛋的事!

    可邵蝉儿看这件事却不一样,翠竹一个人在长孙府常年累月的也没个人帮衬一把,如今四妹进了府,相比长孙扬其他的妻妾,她俩好歹算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彼此之间更能相互扶持。

    四奶奶听了这话脸色才稍微缓和点,其实她何尝不知道怪不着秋丫头,甚至四妹也不应该承担那么大的责任的,那长孙扬就不是个省心的!

    邵蝉儿这边正给江秋意添茶呢,她从家里来的急,早上在小作坊侍弄小鱼干,一身的鱼腥气也没来得及换衣裳,这会子邵蝉儿闻着了,忍不住就干呕起来,最近她胃口不好,也没吃啥,可就是控制不住的想吐。

    “咋了咋了?可是受凉了胃里头不舒服?”四奶奶连忙上前,邵蝉儿懂事乖巧,进了谢家的门是当真拿她老两口当自己的亲爷爷亲奶奶伺候的孝顺的,四奶奶别提有多心疼她了!

    就是四爷爷也忍不住问了一嗓子:“这是咋啦?这几日你就吃不下饭,莫不是打临安城回来的时候中暑了?辉子也真是!道上这么热,巴巴的送你回来干啥?俺跟你奶身体硬朗着呢,那用得着你伺候,他这不是折腾你嘛!”

    “爷爷,不怨辉子是俺自己要回来的,辉子那头如今正是最忙的时候,十天半个月的也不能来家一趟看看您二老,他一想起来您二老跟前也没个人照应心里头就慌的紧。”

    蝉儿干呕了一会便舒坦了,开始细细的解释:“俺回来了虽不顶什么大用,可好歹您二老想喝口热茶就不用自己烧了,辉子也能放心踏实的做事,他在秋姐姐这可不止拿了顶高顶高的工钱,每个月还有分红呢!”

    这一番话说的老人家眉开眼笑的:“怎就不顶用了,俺们蝉儿别提多好了!乖巧懂事,心地善良善解人意,走到哪儿人家都说辉子有福气,娶了个会疼人的媳妇!”

    这话倒不假,蝉儿对光辉可好了,真心实意,体贴入微,就算谢光辉是百尺钢也早就化成绕指柔了。

    这两口子如今蜜里调油的,尤其是蝉儿不犯病了以后,整个人神采奕奕的,成日里笑脸迎人,别提让人瞧了心里头多喜欢了。

    这么一想,江秋意眉心一动,试探着说:“蝉儿,要不我给你看看吧,干呕不是什么大毛病,不过还是看看好点,省得四爷爷四奶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成日里担心你。”

    老两口心思没有江秋意那么活泛,也就没多想,权当这丫头是想卖乖了,四奶奶噙住笑,白了江秋意一眼,算是将谢四妹的事彻底揭过去了。

    江秋意会意,给邵蝉儿把起脉来就更细心了,仿佛确认了几次,江秋意趴在邵蝉儿耳边问:“是不是小日子一直没来?”

    邵蝉儿点点头,她身子有毛病,小日子一直不准,不过仔细想想,好像还没有一次拖过这么长时间!上个月就没来啊!

    心里头隐约有个想法,狐疑的看着江秋意,见她笑的跟只偷腥的猫似的,不怀好意却又满心欢喜,邵蝉儿当场眼泪都快出来了。

    “恭喜四爷爷四奶奶,是喜脉,二老很快要抱重孙四代同堂了!”

    “真的?”

    “嗯!千真万确,一个月有余,应该是在临安城怀上的,四奶奶还是您老高明,送去临安城的是蝉儿一个人,接回来的可就是两个人了!要不怎么说姜是老的辣呢!”

    知道四奶奶不再怪罪,江秋意也就大胆的开起了玩笑来。

    四奶奶啐了她一口,直说她没大没小,不过也真是欢喜的不知所以了,一个劲的拉着蝉儿,嘱咐她往后家里头的活儿千万不要再下手了,想吃什么就跟她说,她去买,去做,一定要将他们老谢家的重孙养的肥肥胖胖的才好!

    邵蝉儿刚开始的激动兴奋过后,眼神开始冷下来,甚至有些慌张,最后借口送送江秋意,将她拉到了墙角仔仔细细的询问起来。

    “秋姐姐,俺的病会不会传给孩子?”

    “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你家里头从没有其他亲人得过这个病,那你的病就不会传给孩子,不过是你奶奶去世对你的打击太大,导致了你七情失控,伤了心智。这段时间你吃我开方子效果很好,可见却是是情绪失控导致了你的病发,并不是娘胎里带出来的,自然就不会再带给孩子!”

    江秋意说的仔细,邵蝉儿的脸色太害怕,她非常清楚这些病的痛苦,先不管生下来一个有病的孩子会不会被光辉嫌弃,就是她自己,也绝对不想孩子将来再受自己受过的这份苦。

    说完却又忍不住问:“四奶奶和四爷爷还不知道你有病的事情吧?”

    邵蝉儿难为情的点点头:“俺没敢告诉二老,一来是怕他们知道了会嫌弃俺,二来是光辉也担心二老知道后日夜提心吊胆的害怕。”

    “如今你的病情虽是稳定下来了,可女子有孕本身就情绪波动大,我觉得等过了头三个月胎像稳定了,你还是寻个法子去临安城跟光辉在一块好些,在自家的男人身边你心神安定下,对孩子好对你自己也好,也避免了万一孕中发病吓坏老人家!”

    江秋意思虑周全,邵蝉儿也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可听完她又避免不了要担心害怕,紧紧的抓着江秋意的手,就像那时候抓着救命稻草一样。

    “姐姐,您一定要帮帮俺,按俺想给光辉生孩子,他对俺这么好,也不嫌弃俺有病,甚至还隐瞒他爷爷奶奶,俺一定要给他们老谢家续上这香火,哪怕豁出去命都成!”

    江秋意动容,宽慰她:“胡说什么!我可是千金一科的圣手!漫说整个大秦,你就是翻遍整个天下也决找不出另外一个比我医术更好的产婆了!你安心养胎,什么都别想,交给我,我一定会让你平平安安的生下孩子的!不要胡思乱想!”

    这边正宽慰着邵蝉儿,那边急匆匆的飞奔而来一匹骏马,进了村都没缓下速度,远远的看见江秋意就喊:“谢夫人救命!谢夫人救命!我们家姨奶奶难产了!”

    江秋意定睛,那不是跟在长孙扬身边的家丁吗?

 第244章临安长孙府(一更)

    听清楚了原委,江秋意一翻身便利落的上了马背,只说了句:“劳烦小哥去趟我家跟我婆婆说一声,我去长孙府给你们的五姨奶奶接生去了,记住,好好说话,切莫吓着我婆婆!”

    江秋意坐在马背上,英姿飒爽里颇有几分男子的刚硬,长孙家的家丁顿时心中一阵机灵,知道是自己刚才的语气不善得罪这位夫人了。

    可她仍旧翻身上马,二话不说就准备去救人。

    长孙家的家丁说是谢四妹嫉妒原本的通房丫头喜鹊儿怀有身孕,被老爷扶了当五姨奶奶,所以将姨奶奶推到了荷塘里,五姨奶奶呛了水,这会子早产加难产,眼看着就要大小都保不住了!

    胯下的马是好马,估计长孙府的家丁中途换过马了,江秋意一路飞驰,马儿还是跑的飞快。

    从石屏官道马不停蹄的赶到长孙府,江秋意到的时候正好是第二天的凌晨,她上前敲门时自己灰头土脸的,赶路赶的发髻凌乱,跟街上的叫花子没什么区别。

    偏偏心急如焚的等在大门口的大管家,一眼就将她认了出来,连通报都不用直接就将人领进了府。

    长孙府很大,石屏首富的王家跟这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江秋意却没有像四妹或者翠竹当年头一趟进长孙府似的,惊讶到下巴都合不上了,看哪拿都是新鲜惊叹。

    大管家赵忠四十出头,是长孙家的家生奴才,从小家丁到姨奶奶都得卖他三分面子的大管家,他花了四十年!是以看人的自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如今他看着谢家的小娘子,终于明白自家爷为何念念不忘的想把这小妇人搞到手了。

    她与众不同!单单那份从容淡定,不被富贵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