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妇改嫁:农家俏产婆-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俺亲自送的四妹到了村口,那小厮就是跟在长孙老爷身边伺候的,俺见过好几回,绝对不会认错,再说了外人哪能知道四妹跟长孙老爷有……”

    估计她是想说有染,估摸实在不太好听,顿了顿换了个说法:“谁能知道四妹和长孙老爷好过,巴巴的上这来拐骗她来了。”

    要不怎么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呢!六郎娘能这样子分析,可见她也是个有些个心计的,只可惜全用在攀高枝上了。

    江秋意又叹了一口气,说:“婆婆,那我问你,当年长孙府纳翠竹的时候是个什么境况?”

    提起这个,六郎娘可就双眼放光了:“临安城那边是怎么操办的俺不知道,反正楚村那边,那动静闹的可大了!百花花的一百两聘礼用红托盘盛着进了翠竹家的大门,三天的流水宴席全是长孙府掏的钱,翠竹娘家只管收礼一个子都不用出!翠竹的那一身大红色的嫁衣啊,用的全是上等的丝绸啊!”

    “可同样是去当姨奶奶,翠竹那边大肆操办过,怎么到了四妹这就成了挨黑了偷偷摸摸的来接,别说嫁衣聘礼流水席什么的,婆婆您可连才乘龙快婿的面都没见着吧!”

    这话一出,六郎娘当场就愣了,这几日的她心底里也隐隐的觉得这事办的不妥当,可又说不上来是个什么不妥当。如今江秋意这么一说,她当场就慌了。

    “这,这,秋娘,你,你说这长孙府是个什么意思啊?对啊,同样是去当姨奶奶,咋四妹跟翠竹的规格差这么多?”

    “阿娘,俺就说了不能让四妹去,您偏偏就不信。如今可怎么好?长孙府不会真的骗了四妹去卖吧?”

    一直不敢插嘴的三姐这会子也急疯了,她一贯是最心疼她娘的,从不跟她娘顶一句嘴,如今着急起来竟也忍不住埋怨她娘了。埋怨完就开始埋怨自己:“都怪俺,都怪俺,俺当时就应该死活拦着的!四妹,四妹……”

    “好了好了,先别慌,长孙家那么有钱,不至于专门来骗了四妹去卖的。”江秋意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啊,幸好这一趟的六郎没回来,要是他回来看见自己没能履行对他的承诺,好好的给他守着这个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才好。

    脑子里一团乱麻的江秋意却还是分出精神来安抚已经快要崩溃的六郎娘跟三姐。她说:“你们也先别自己吓自己了,长孙扬特意派人来接四妹,可见多少还是有几分情义在的,但是我想四妹能当姨奶奶的希望不大,看长孙扬接人这规格,估计四妹进了府也只能当个通房丫头什么的,当不上正经主子的。”

    “通房丫头?”六郎娘当场就哭出声来了,连带着三姐也一个劲的说:“咱去把她接回来吧!四妹不能去当通房丫头……”

    这边娘俩抱头痛哭,六郎娘也连声的哀求江秋意:“秋娘,你想想办法,你想想办法!”

    “婆婆,如果我想按照四妹的心性,她既然瞧上长孙家的富贵了,哪怕是进府为奴为婢她也不会轻易死心的,她心里头一直想着麻雀变凤凰,即使咱家去接,她也不一定会回来!”

    江秋意说的这些不是没有道理,可好好的闺女怎么能给人当通房丫头呢?见六郎娘的脸色实在不好。

    “我和四妹素有嫌隙,如果我去她恐怕会以为我是去看她笑话的,要不婆婆您亲自走这一趟吧!县衙的马车还在外头,我去陶厂喊两个在那做工的小安山兄弟过来给您保驾护航,三姐和您一路去,去到了先上豆腐坊去找光辉,让光辉领着您去长孙府。”

    她做事一贯周到,六郎娘此刻六神无主的,听得这么一席话,当场没有别的心思,只一心想去长孙府接四妹回来。她这辈子给人当续弦死了都不能跟自家的男人合葬在一处就已经够惨的了,她绝对不能让四妹连自己都不如!

    当下简单的收拾了个包裹就要走,江秋意却拦下了三姐,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三姐脸色沉重,看着她娘急匆匆的步伐越发的心疼了。

 第236章没一件顺心的(六更)

    出了自家的院门,就瞧见县太爷并着几个随从正在她家院子外头候着呢,六郎娘吓的,迈出门槛的那只脚又收了回去,一想,不对劲,又赶紧的出去给县太爷磕头请安。

    “老夫人快快请起,不用多礼,不用多礼。”

    江秋意在后头跟出来瞧见了,连忙扶起地上的六郎娘,没好气的怼了司徒律津一句:“不想让人多礼,倒是别穿着朝服满世界招摇啊!您这一身官府威武雄壮的,就差在脑门上刻几个字:‘尔等贱民快来拜我啊!’”

    这几句话一说完,六郎娘全身一哆嗦,江秋意也注意到自己情绪不对了,抽了抽嘴角,看了司徒律津一眼到底也没说什么,转身边走边说。

    “大人,马车暂时再借用几天,我婆婆要去一趟临安城,您要是有事和我商量呢就派个人上陶厂帮我招呼两个小安山的弟兄陪我婆婆走一趟。要不然我就自己去了,正好手里头还有几张订单要给陶厂送去呢。”

    江秋意和苗苗感情很好,对做陶又有自己的一套研究,但凡她往陶厂去,那都是一头扎进去不到天黑不会回转的。司徒律津深知这一点,连忙说:“要不让衙门里的人陪老夫人走一趟吧!”

    “别,您的那点个人手还是留着自己用吧!明天是征粮的头一天,五天征粮十万担,县衙的那点个人手您还是自求多福吧!”

    六郎娘坐进了马车里,三姐也紧跟着上了车,江秋意这才转过身来正对着司徒律津说:“赶紧的赶紧的,找个人上陶厂去招呼一声,跟他们说马车在村口等着,不问小哥,还要劳烦你将马车赶到村口去,我婆婆和三姐都不会驾车。”

    不问本能的就迈出去一条腿,却又生生止住了步子回头看了一眼,像是在询问自己到底能不能去。可他看的却不是司徒律津,而是他身边一身白衣的青年男子,那人眉眼微挑不置可否,不问却如获大赦般笑着答应了江秋意,跳上了马车。

    这片刻之间的电光火石落在江秋意眼里,她不动声色,心里头却有了计量。

    司徒律津叫了人去陶厂,六郎娘他们也走了,只剩下江秋意突然间失落的望着自家的院门,踢了一脚地上的小石子,嘟囔了句:“烦死了,没一件顺心的!六郎也不回来了……”

    司徒律津一滞,她那句细碎的抱怨,还有脸上老大不满的表情他一点儿也没错过,揉了揉眼睛生怕是自己看错了,一贯胸有成竹四稳八方的江秋意,竟也有这么烦躁不安的一面?

    可他不觉得厌恶反倒觉得她赌气的样子很有女儿家的娇态。

    深吸了一口气,江秋意已经平稳了心情,收拾起了情绪,笑眯眯的对司徒律津说:“大人屈尊降贵光临寒舍,请到里面喝口清茶吧!”

    她笑的如沐春风,其实是嫌弃司徒律津一行人在她家院门口杵着太扎眼,毕竟外头关于她的各种风言风语就够多的了,没必要再给自己添麻烦。

    江秋意注意到司徒律津本能的让身边的白衣青年先走,那青年不着痕迹的避开了,司徒律津走在他前头那个别扭劲啊!这一切都尽收眼底,她却还是装作没看见,不知道。

    进了屋就给客人冲茶,如今家里头茶叶已经不是什么多金贵稀罕物了,可想想人家什么好茶没喝过?自家的那点个一两银子一斤的茶叶,六郎娘天天宝贝的恨不得睡觉都抱在怀里头,进了人家的嘴,还不一定是那个味呢!

    干脆去灶房里提了壶早早熬好放凉了的茅根茶,苗苗特意打造的那套精致的茶具也没拿出来,直接用紫陶大碗,一人一碗的给他们满上,热络的招呼:“大人,还有这位公子尝尝看,茅根茶,清热去火,夏日里喝最是消暑了。”

    司徒律津面露难色,有心提点江秋意面前这位公子身份尊贵,不好拿这些个寻常之物出来招呼,可太子殿下却已经端起碗,豪气干云的干下去大半碗,唬的司徒律津也赶忙端起碗来咕噜了一大口。

    “敢问公子贵姓啊?”人家不打算表明身份是人家的事,可这么大个大活人杵在面前,又是头一回相见,要是不问上那么一两句,岂不是特别奇怪。

    江秋意想着人家最多报个假名假姓之类的,到时候她就将装傻进行到底,不多问,不多想就行了,哪知人家一张口就打了她个措手不及。

    “司徒律锦,大秦储君。”

    “咳咳……”

    江秋意本来端着大碗正准备往自己嘴里头灌上几口茅根茶解解渴,闻得此言双手抖了抖,接着规规矩矩的放下茶碗,恭恭敬敬的站了起来,老老实实的跪到了地上,结结实实的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

    “民妇谢江氏拜见太子殿下。”

    她声音清亮恭敬,面上更是一副惶恐敬畏的表情,可看不出半分她在心中已经吐槽了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东宫太子八百万遍!

    “免礼平身吧!”

    江秋意从这位史上最英明太子殿下的声音里听出了一丝捉弄人的欢欣雀跃,不禁感慨,传言是不能尽信的!谁说的这是位不苟言笑,喜怒不形于色的冷面冰山殿下的?

    司徒律津也是吃惊到恨不得将眼珠子抠出来看看是不是坏掉了,他认识的太子殿下可是打小就比同龄成熟,他的声音永远自带威严,从不曾有任何一丝情绪,怎么到了江秋意这,竟变得有一丝丝顽皮的意思?

    既然人家已经表明身份了,这屋里头肯定就没有自己坐的份了,可怜江秋意在自己家里头还得像个婢女似的杵在一旁添茶倒水,既然人家是太子,那就不好再用大碗请人家喝茅根茶了。

    去屋里头翻了六郎娘宝贝的不得了的茶叶,看了一眼还是没舍得动。这茶叶她刚买回来孝敬老人家的时候,六郎娘那心疼的跟割了她的肉似的,一个劲的说江秋意败家,咋能给她一个糟老婆子买这么金贵的东西呢!

 第237章逼死小老百姓(七更)

    可第二天出门散步的时候是抱着茶罐去了,逢人就打开叫人闻闻看看,顺道数落数落她儿媳妇的败家,不会过日子,说的时候却眼角眉梢全是笑。那几天六郎娘那个精神奕奕神采飞扬啊,江秋意觉得这茶叶买的真值得!

    放进去那罐茶叶,转手拿了晒干的荼薇花茶出来。如今盛夏日头猛,荼薇花开的很少了,这些个晒干好的花茶,还是江秋意春日里做好的。

    器皿自然是要用精心打造的那套比送进长孙府还要好的极品茶具,灶房里的小炉上慢火煨开的山泉水可比前头河里面的河水甘甜多了,用来泡荼薇花茶是再好不过的。

    沸腾的热水冲泡下去,已经干枯的花瓣重获新生,一片片舒展开来,虽没有了盛开时玫红的花色,可那琥珀色的花瓣在茶汤中旋转,花香味四溢,不管从味觉嗅觉还是视觉上,都带给人完美的享受。

    太子殿下抛弃刚才喝茅根茶的那种牛饮方式,动作优雅的端起茶杯,先是闻了闻花香气,再浅浅的抿了一口慢慢品尝。

    江秋意心中暗道:幸好没拿那罐茶叶出来!有时候就是这样,你把你家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可在别人眼里却不见得是多好的东西。反倒一些他们不常见的玩意更稀罕!

    太子殿下一直在跟司徒律津闲话家常,完全忽略时间地点和人物!

    凑!江秋意给司徒律津添第三杯茶的时候忍不住翻眼珠子瞅他,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你特么的叙旧不能上衙门里叙去啊!巴巴的跑我家来鸠占鹊巢几个意思啊?

    司徒律津收到江秋意视线化成的刀子,耸了耸肩,表示他也很无奈,完全猜不透这位万民称颂的太子殿下到底几个意思。

    这边小心翼翼的眉来眼去,明眼人一看都是直接翻篇不会当场点破的,偏偏这位不走寻常路的太子殿下就当场戳破了。

    “你们俩这眉飞色舞的是在打什么暗号吗?说来给本宫听听,本宫也很感兴趣呢!”

    司徒律津当场就吓坏了,连忙从板凳上站起来,噗通一声给他们家太子跪了:“律津在殿下面前失仪了,律津惶恐。”

    说着就伸手扯了一把江秋意的衣袖,生生的将她拉着和自己并排跪着,江秋意手里还端着茶壶,那叫一个窝火啊,干脆站起来说:“太子殿下此行恐怕不只是来跟司徒大人闲话家常这么简单吧?您有什么话请直接明言。”

    其实她心里头的潜台词是:你特么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老娘那还一堆事呢没空跟你在这磨叽!当然,在这种皇权至上万恶封建制度下,借她十个狗胆,她也是不敢那么嚣张的。

    江秋意心里头烦躁的很,自打听说了那位巾帼女英雄长公主的光辉事迹,可当真是半点不想跟皇室沾边了,可偏偏现在她家里头就坐着两尊复姓司徒的大佛!

    这乡野人家的一介民妇,眉宇间竟有种不畏强权的英气,便是堂堂七尺男儿,在当今太子面前也不能如她这般淡然自若。至始至终,从她眼里太子都没看到半点对皇室的敬畏,即使有,那也是她故意装出来的。

    在她心头,东宫太子恐怕还不如这村里头的普通村民吧!

    太子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她赞不绝口了,当真是个奇女子。于是他说:“哦?那你觉得本宫此行应该是来干什么的呢?”

    这不是明摆着要考她了嘛!套路是老了点毫无创意,可也比他不按常理出牌强,于是江秋意老老实实的回答。

    “我想应该是来押粮的吧!石屏征粮十万担前线却腾出不出人手回来押运,也不见朝廷安排人过来运粮,这倒霉差事莫名其妙的就落到司徒大人头上,一个石屏县衙门才几个人,押运十万担军粮,这不是明摆着告诉那些意图不轨的人,来啊来啊,快来抢我们家粮食啊!至于您,应该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想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下黑手,人命关天的军粮居然会在大秦自己的国境里被劫,还消失的无影无踪。”

    上一波的军粮被劫的事情朝廷自以为捂的密不透风了,一个字都不会露出去,哪知道生意人自然有生意人的门路,尤其是那些个早就伸长了脖子等着前线打的越惨越好,想趁机发国难财的奸商,军粮被劫这么大的商机,怎么可能盖的住!

    一旦军粮被劫,朝廷破不得以就得向民间征收更多的粮食以充军用,虽然往常征兵过后都会征粮,可征收的数量不会像今年这么夸张,这要是按照朝廷规定的数量交上去,指不定连明年的种粮都留不住了。

    这也是为什么整个石屏县全都愁云惨淡的原因,大户人家的地都是一把手从朝廷手里头买断的,即使征粮他们上缴的数量也不用像寻常农户那么多,有的家里头做买卖的,缴了赋税交征粮的时候直接就免了。

    只有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他们种的是朝廷的地,即使是自己个垦荒开田的,只要没有从村里头直接买过来那张地契,那这地就永远是朝廷的,遇上战事上缴军粮是应当应份的。

    大秦的农耕制度并不十分完善,可抛开这一次这样大量征收军粮弄的民不聊生的不讲,太平年月这样的制度还是对庄稼人十分和善的。

    土地即使不是自己的,可朝廷并不追加其他多余的赋税,人们依靠着地里头的收成和老天爷的恩赐,填饱肚子还是不成问题的。只是战时要出人出粮。坏就坏在,今年征收的军粮数量实在太庞大了。

    而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归根究底还是大秦朝廷太穷了,拢共那么点军粮,半路被劫了,那么大个朝廷居然就再也拿不出替补的了,眼巴巴的要从最底层的老百姓身上抽血!

    怪不得老百姓们要怨声载道,往日里没有什么,这个时候他们最容易想起那些大户人家,那些官老爷,一个个的锦衣玉食,可他们呢?家里头的老人孩子马上就要揭不开锅了!

    军粮,军粮咋不去找他们收去!凭啥一个劲的想逼死小老百姓?

 第238章不能善了(一更)

    这个时候再碰上个把不开眼的地方官员,就很容易发生了。估计这也是杨力大将军将十万担军粮这样的大头石屏的原因,其他地方就是征粮,也不会一次性征收这么大的量!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石屏县有一位复姓司徒的县令嘛!好歹扛着皇室的名头,乱起来可就不单单是了,那简直就是了!有这样的县太爷坐镇,老百姓心里头的顾忌也会多一些。

    仔细想想,有这么个县太爷不止没有沾到皇室的半点荣光,还竟是出些倒霉事!想到这,江秋意就忍不住不待见眼前两位司徒了。

    司徒们察觉到了,太子殿下率先开口,可他说的却是非常风马不相牛及的,他说:“大秦女子不得妄议朝政……”

    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是睨着眼睛讲的,脸上神色变幻莫测,语气中更是带着某种上位者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司徒律津出了一身冷汗,刚想张口相帮,就被太子殿下一个眼神制止。

    江秋意不畏不惧,神色淡淡,福了福身子说:“民妇只是在回答太子殿下的问题。”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我他妈的就是妄议了,那也是你先问的!

    她脸色倨傲,语气不卑不亢,福了福身子就站的笔直,直接与东宫太子殿下对视,就差在脑门上凿几个字:我就不爱跟你们皇室的人说话!

    太子失笑,收了那一身压迫人的威严,很难得平和的说:“谢夫人说的很有道理,那如今以你之见,明日征粮要如何才能顺利度过难关?”

    江秋意忍不住嘴角抽了抽,即使人家已经不耻下问了,可她还是没有要回答的意思,废话!万一又是个套呢?她说:“民妇愚钝,哪有什么见不见的,这么大的事儿,您应该问司徒大人才是啊,他才是石屏县的县太爷!”

    太子丰神俊朗的脸上礼贤下士的笑容有一丝僵硬,司徒律津忙扯了扯江秋意的衣袖,小小声说:“殿下问你你就答。”

    “我是收了殿下的咨询费了,还是拿了朝廷的俸禄了?欠你的啊?”当然还没有胆肥到说的人尽皆知,只是压低了嗓子小小的吐槽了一下司徒律津,把司徒律津气的又结巴了。

    这边的明枪暗箭太子殿下很明智的选择了无视,江秋意不肯回答他的问题,那他干脆就坐下了喝茶,慢悠悠的把杯子里的花茶喝光了,也不说话,就浅笑着看她,似乎是打算在这喝茶喝到天荒地老了。

    叹了一口气,和这些个连胎教都估计是争权夺势的人相比,自己显然还是太嫩了点!又给那尊大佛添了一杯茶,江秋意说:“如今十里八乡的也没剩下几个精壮汉子,全都是些老弱妇孺,闹起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百姓们寒了心。”

    是的,青壮大部分都上了前线,地里头割麦子,八十岁的老妪五六岁的小娃娃全都出动了,可见真的是没几个劳动力了。当真闹起来从附近几个县抽调人手过来一,也就没什么事了。

    可只要有有,就难免要流血要死人。这消息要是传到了前线那些豁出去命抵御外敌的士兵耳朵里,军队的哗变可就不是大秦能承担得起的了。

    要征粮,还要百姓们心甘情愿的把嘴里头的粮食抠出来双手奉上献给朝廷,这才是为难的地方。

    这个小娘子看的很通透,太子不打算接话,只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明日征粮,大人不妨将打过仗的老一辈们先请几位到衙门里头喝喝茶,听听他们的光荣事迹,表达表达朝廷的安抚,征粮开始的时候再放他们回到人群中去。”

    四爷爷小时候他们那一代人适逢上一任大秦国君软弱无能,面对北魏的入侵通常都是赔钱赔粮赔女人,多少好人家的姑娘被朝廷征集了如牛羊般送到北魏去,从此生死不知,终身不得回归故里。

    后来如今的大秦国君登基开始延续老秦人一贯的铁血路线,敌人来了硬着头皮打!实在打不过该赔偿再赔偿!这一做法得到举国上下的赞同,是以那个时候但凡能上战场打战的,都是莫大的荣耀。

    在他们心底里,他们为老秦的女人们出气了报仇了!

    即使已经商议了不少应对的方式,可第二天在县衙门口看到老百姓们扛着粮食来上缴的时候,江秋意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那边的大姐身边领着三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大的看起来六七岁的模样,怀里头还抱着个个月大的奶娃娃,一只手牵着比她小好几岁的妹妹,看着她娘瘦弱的身板拉着板车,将地里头收回来的麦子全部都交给了出去,换回来少的可怜的铜板,捧着铜板忍不住跌坐在一边嚎嚎大哭起来。

    来交粮的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少有的几个青壮年瞧着那边的老人这边的大娘拉不动板车了,纷纷丢下自家的板车过去帮忙。

    炎炎烈日下,绝望悲伤弥漫,红了眼圈的人们开始抬头望天,这世道是只给有钱人活的吗?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就该没有活路了是不是?

    “妈的!交他娘的屁啊!粮食全进了朝廷的口袋,俺们吃什么?老人和孩子就等着饿死吧!要完人又要粮,朝廷还给不给老百姓活路了!”

    人群中不知道谁炸了这么一嗓子,原本搬抬粮食的人们开始停手,一个个的面面相觑,渐渐的,悲伤开始转换为悲愤,一种同仇敌忾的紧张气氛四下蔓延。

    江秋意心头一跳,再瞅瞅那些被这种莫名的紧张气氛弄的不自觉握紧手中兵器的官差,只觉得今日恐怕还是不能善了了。

 第239章怎么扛的下来?(二更)

    “弯刀犯境,杀我父母,烧我村庄。”

    “悍马飞踏,掳我牛羊,辱我姐妹。”

    “大秦,大秦,大秦,雄狮啊,你为何不觉醒?”

    江秋意薄唇微启,她唱的是从四奶奶那学来的民谣,四爷爷那一辈的人口耳相传,烂熟于心的,如今虽然已经渐渐被人遗忘,可人群中那些曾经听着这首歌熬过艰难岁月的老人们,骨子里的铁血却在这一瞬间被唤醒了!

    “弯刀下的头颅血,一去不归的女儿泪,血染的大秦,雄狮啊,你终于觉醒!”

    “强弩来袭胸膛顶,弯刀砍下肩头担,赳赳老秦,一寸不让!”

    潺潺涌动的人群中渐渐的也响起歌声,老人们忆起了曾经的峥嵘岁月,歌声中带着永不磨灭的铮铮铁骨。

    一直唱到最是激昂的:“赳赳老秦,慷慨赴死!”江秋意已经泪流满面。

    她走到人群中,牵起了那位嚎嚎大哭的大姐,将她粗糙的双手捂在手里头,泣不成声,可她说的每一个字,却全都烙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底里。

    “我叫江秋意,谢家村谢六郎新过门的妻子。我们家六郎今年才十三岁,半大的少年郎,征兵的名额本来不用落在他头上了,可是他说他阿爹谢木匠在魏人的弯刀下丢了一条胳膊,回来以后命都没有保住。”

    “六郎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就是豁出去命了他也要给他爹报这个仇!砍下一个魏人的头颅算他报仇了,砍下两个他就赚了!很傻是不是?”

    “我不知道什么朝廷不朝廷的,这些时日里我想的最多的全都是六郎走到哪儿了?六郎好不好?六郎每天能不能吃饱饭?六郎受伤生病了有没有人照顾他?”

    “朝廷要征粮,我满心欢喜,因为我知道终于有一一件事情是我可以为我男人做的了!我们家只有三亩地,按照人头算我至少还要再买三百斤粮食才够交朝廷的征粮,我买了,即使朝廷给的补贴还不够我买五十斤粮食的,可我还是足足买够了三百斤,很傻是不是?”

    “其实六郎不傻,他只是孝顺,我也不傻,我只是一心想着这些粮食多少我家六郎能吃上一口,那么他就不会饿着肚子去挡魏人的弯刀,他就不会因为没吃饱没力气而受伤,或者丢了性命。”

    她泣不成声,拉着那位大姐的手,哭的全身发抖:“大姐你说是不是这个理。我们交的粮食咱家男人肯定能吃上的是不是?然后他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回来了,对不对?咱不会再守寡,咱的孩子不会没有爹了对不对?”

    她没有劝,甚至没有半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意思,她只是哭着将自己心中最卑微的念想展现在人前,只一瞬间,在场的女子全都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江秋意的话,戳中了她们心中的软肋,要是这些粮食能换上了前线的男人们一个平安,那家里头就是喝清水啃树皮,怎么样也是愿意的!

    渐渐的人群开始以她为中心靠拢,人们开始出声安慰这个哭的不能自已的柔弱女子,江秋意的事迹在十里八乡还是很出名的,大伙都知道她是个二婚头的改嫁寡妇,原本就守过一次寡,好容易嫁了谢六郎没过几天安生日子六郎就从军了。

    见过谢六郎的人都知道,那不过是个瘦弱的半大小子,上了战场去面对那彪悍凶残的魏人,叫他的小娘子如何能不日夜提心吊胆,如何能不担惊受怕?

    淳朴善良的庄稼人没有其他什么好安慰的,左右不过是宽慰她不要太过担心了,男人们肯定能吃上粮,也肯定能平安回家的。

    一场眼瞅着就要发生的暴动,就那样消弭在一个女人的眼泪里了。太子站在不远处看着,眼睛里有一道精光闪过。

    上缴了粮食之后换回来微薄的银钱,人们已经打算回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可江秋意却站在县衙门口当众宣布了一件事。

    “大伙先别慌走,我知道这军粮交完之后大伙手里头顶多就剩下些明年播种用的种粮了,这些种粮是千万不能动的。”她说的这个,谁又不知道呢,但是当真到了迫不得以的时候难不成还能看着家里人活活饿死啊!

    “我和广慈主持商议了在姑子庙开始粥场,大伙家里头实在揭不开锅的,可以上那吃口饭,如今粮食紧张,实在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招呼大家,但是我保证,只要我江秋意手里头还有一分钱,就绝对不会饿着咱的老人和孩子!”

    老百姓们面面相窥,她这话说的是不拘哪一村哪一庄的人都能去姑子庙咯?十里八乡的,整个石屏县啊!那得是多少人,就算她谢家如今在集市上有档口,家里头又有陶厂,鸡舍和小作坊,可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你说的可是真的?不是你们谢家村的人也能去吃不?”

    有人将大伙心底里的疑问都问了出来,江秋意微笑。

    “再不是我们谢家村的不也是咱一个石屏县的人么!不拘着哪个村子的,只要家里头揭不开锅了,尽管过来,粥场会一直开到大伙家里头能揭开锅,我会努力维持到那个时候的,只是吃的不好大伙可别嫌弃!”

    “这说的哪儿的话!俺们感激还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