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妇改嫁:农家俏产婆-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琦官一张小苹果似的的脸蛋,经过江秋意这一阵子的调养,已经不像以前一脸蜡黄了,现在红扑扑的,更加衬托的她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灵气满满。

    真心是个长相特别讨喜的孩子,想来还是她娘的基因强大,要是随了莫大牛的长相可就惨了!

    “噗嗤……”没忍住,两个大人都叫这小娃娃给逗乐了。

    谢三姐说:“这话倒不假,阿娘见琦官的第一眼就打心眼里喜欢上这孩子了,更是听说她打小没了娘,疼她就疼的更狠了。琦官这张小嘴也真是会哄人,没几天就叫阿娘哄的,愣是把俺这亲闺女又轰出来跟你一块睡了。”

    四妹走后,三姐又搬回去跟她娘睡了几天,可琦官来了几天,六郎娘就嫌弃三姐每天起早摸黑的,起床的动静大,惊的孩子都睡不踏实,干脆又叫她撵了出去跟江秋意睡一屋了。

    六郎娘有了琦官的陪伴,整个人精神头都好起来了,每天领着孩子在村子里,小山坡上到处玩,走动的勤了晚上睡觉也踏实,身上什么毛病也没有了。

    琦官最喜欢去后山的陶厂完,因为手头上资金有限,江秋意和楚苗苗合计着,将陶厂的地址选在了谢家村的后山,小山坡下的一大块空地,简单的搭了几座遮阳避雨的亭子,建了三间存放粗胚的仓库,其他的也就没敢再铺排。

    单独给广慈主持做的那套精美的茶具,已经精细的修缮过了,今日该是烧制的时候了,江秋意和琦官说好,待会吃过饭就带她一块去看陶厂的第一次烧陶。

    午饭的时候,六郎娘看着饭桌上固定放在琦官面前的几块小糕点,眉头皱了皱,往她碗里夹了两块油光滑亮的糖醋排骨,转过头来对江秋意说:“秋娘,这糕点琦官吃了好多天了,该吃腻了,要不你别叫她吃了。”

    江秋意伸手揉了揉琦官的头,微笑着说:“婆婆,这是药膳,她不能不吃的,且还得吃一阵子呢!琦官,这个糕点难吃不?”

    “不难吃,好吃的很,软软甜甜的,可比大夫开的那些黑乎乎的苦药好吃多了!”琦官抓起一块糕点就往嘴里放,当着六郎娘的面笑嘻嘻的说:“姥姥,这很好吃的,俺很喜欢吃的!”

    童言无忌又笑颜如花,可叫满屋子的大人都逗乐了,笑着笑着,六郎娘还是要问:“秋娘,这糕点是怎么做的?回头你教了俺,既然是每天都要吃的,你眼下又这么忙,往后俺给琦官做省得你顾不上。”

    “好呀,这是八珍糕,由八味药材研磨成粉末制作的。分别是芡实,茯苓,白术,莲子,薏米,白扁豆,党参,山药。做成糕点有益气健脾,祛湿的功效。尤其是对脾虚腹胀,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效果。”

    “方法也不难,这八味药材全都磨成粉末之后再过筛,筛出细粉,加入糯米粉,米粉,藕粉,加一点糖,温水和面,一旦要用温水,这样面团才有韧性和粘性,制作的糕点软糯,不易走样,盖上湿纱布醒发一小会,最后再捏成琦官喜欢的样子,上蒸笼蒸熟透了就可以了。”

    生怕六郎娘劳累,江秋意又说:“回头我叫东西都按比例搭配好了放在柜子里,做的时候直接用温水和面就行了,糖您来放,可不能放太多了,琦官的乳牙还没换完呢,不能吃那么多糖!”

    “秋姨姨,你好厉害,你咋懂这么多东西的?”

    哎,你这孩子!

 第169章谢光辉回转

    小孩子的问题你是不可能一笑而过直接忽视她的,因为她双手托腮,正拿一双滴溜溜的眼睛,满心期待的等着你给她答案,那一脸崇拜的样啊!

    江秋意顿了顿,故作深沉的说:“因为秋姨姨聪明啊,识字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书,就什么都懂了!等姨姨过几日得空了,就教琦官读书识字好不好?”

    “不好不好,俺要跟着大师傅学做陶,不要学写字!写字最无聊了!”琦官这个年纪,最是调皮捣蛋一天到晚没个停的时候,哪里肯乖乖坐下读书写字?

    就是她说她去学做陶,还不是泥巴糊了一手,东跑西跑的去抹那些比她大的孩子们一脸!但凡她去了,楚苗苗总是要哭笑不得一场的。

    江秋意笑了笑,决定先放过这小妮子了,她还小,不急,来日方长,眼下先让她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见六郎娘又偷偷往琦官碗里夹了块糖醋排骨,江秋意笑的有些无奈:“婆婆,琦官已经吃了七八块糖醋排骨了,虽然好吃,当毕竟是过油炸的,又是甜口的口味重,还是然她吃点青菜吧!也不能光吃肉,小孩子不挑食才能长高高啊!”

    六郎娘是真心疼爱琦官,一听江秋意这么一说,又赶忙夹了一筷子青菜放在琦官碗里,说:“对,你秋姨姨说的对,青菜也要吃,来来来,咱先把排骨吃了,糖醋排骨好好吃是不是?”

    唉……

    江秋意摇了摇头,也没再说什么,正吃着饭呢,外头就听见了一道有一阵子没听见的嗓音。

    “弟妹在吗?俺光辉啊,俺从临安城回来了,刚刚晌午才到家的,俺奶叫俺先上你这来给你说说临安城情况,怕你等这么长时间该等着急了!”

    江秋意喜笑颜开,立刻转身出去开门迎客。谢光辉这一走时日可不短,走的时候还是受了江秋意的嘱托去的,她可不就在家等消息的等的脖子都长了嘛!

    先将谢光辉引进了屋,倒上了一杯热茶,热情的给他添了副碗筷,谁知他却说赶路回来半道上吃过了,推脱着不肯动筷子。倒是一眼瞧见了个漂亮的小娃娃,唬了一跳:“俺才走几天,六郎的闺女都这么大了?”

    “俺不是六郎的闺女!俺是石屏街市上卖肉的莫屠户的闺女!”琦官是个伶牙俐齿的,不用旁人讲,自己当场就反驳了。

    一本正经的模样倒噎的光辉啥玩笑话也说出来了。六郎娘笑了笑,说:“琦官,不许没礼貌,这是你光辉大伯,来快给你光辉大伯问好。”

    “别别别,婶娘,俺还没娶亲呢,还是叫叔叔吧!大伯好显老啊!”

    “叔叔好!叔叔你要吃饭吗?这糖醋排骨好好吃,分你一块。”手里头捏了块沾满了糖稀的排骨就往谢光辉嘴巴里塞,他受宠若惊的赶紧张嘴去接,被摸了一嘴的糖稀却还是笑的乐呵呵的,一个劲的夸奖琦官。

    “好了好了,你光辉叔来找你秋姨姨有事呢!乖,咱好好吃饭来。”六郎娘将琦官抱在了怀里,笑眯眯的哄着,一口一口的喂她吃饭。

    吃下了那块排骨吐出了肉,谢光辉才道:“弟妹啊,你果然没看错,先头来咱家进货的那个商人,根本就不是什么酒楼老板,他就是个倒二把手的,他把咱家的小鱼干拉到临安城之后,你知道他转手卖给那些酒楼一斤卖多少钱吗?”

    谢光辉咽了咽口水,江秋意也咽了咽口水,就连正喂琦官吃饭的六郎娘都忍不住好奇问了句:“多少?”

    “五十文一斤!”

    “多少?”边上的三姐拍着桌子站了起来,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了一句。

    谢光辉重复:“五十文,五十文一斤。他从咱家进的十文钱一斤的麻辣小鱼仔,一转手到了石屏几家大酒楼,就卖五十文一斤。那几家酒楼挂上了菜牌,伙计殷勤介绍,客人下了单端上来一小碟子,就卖一两银子!”

    “估计半斤不到的样子,也就是说酒楼最少是卖二两银子一斤的,俺滴个乖乖,咱这累死累活的,一斤还摸不到五文钱的赚头,人那边啥也不要,就平白赚这么大的利!”

    那语气里尽是不忿,江秋意却耸了耸肩,她早就知道那人绝不会向谢掌柜一样,规规矩矩的按照他们签订的协议做生意的,毕竟这里和临安城往来不便,他虽是也签下了协议,可他不遵守,山高皇帝远的,几个乡下人又能拿他怎么样?

    真正让江秋意意外的是,她从来没有想过麻辣小鱼干在临安城的酒楼居然可以卖出这样的高价!不,简直是天价了!这里面估计少不了那几家酒楼互相竞争的功劳。

    “光辉,袁利后来怎么样了?按理说他中间倒这一把赚了这么大的差价,应该马不停蹄的赶回来再捞上一笔才对啊?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耽搁了他?”

    要不怎么说这六郎媳妇的小脑袋瓜肯定长的跟旁人不一样呢!三姐和六郎娘都还沉浸在麻辣小鱼干卖出去天价的震惊中,她就已经率先想到了那个号称自己是临安城一品居二掌柜的袁利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

    谢光辉喝了一口茶,尽量斟酌着委婉点讲:“也没出什么事,那袁利也不是什么正经人,发了这么一笔横财,当下就往赌场勾栏里钻,听说勾栏里有他好几个老相好的,俺看他不把钱败坏干净咯,是不会舍得出来的。”

    话里头说到了勾栏,谢三姐和六郎娘皆是脸上一红,一阵尴尬,六郎娘还忙捂了琦官的耳朵,饭也喂的差不多了,干脆抱着她上院子里玩去了。

    三姐说了声:“俺,俺先把碗收了。”就麻利的收拾了碗筷钻进了灶房里。

    江秋意后知后觉,一看人突然间撤的这么干净,才想起来光辉方才话里头提到了勾栏,不过就那么说了一嘴,人就都叫他吓跑了,那要是被六郎娘知道她其实非常有兴趣上青楼里转一圈的,还不得气懵过去啊?

 第170章品秋陶厂

    六郎娘和三姐都出去了,光辉一下子就变得拘束起来了,倒是江秋意,随性的坐在了一边,拉开了架势打算好好的跟他打听临安城的事情。

    谢光辉没有办法,只好她问什么他答什么,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却始终不敢抬起头来看江秋意一眼。

    有一阵子不见了,她似乎没有刚来的时候那么白了,天天家里家外的操持着,皮肤叫太阳晒成了健康的红润,不像刚开始见她的时候,白的病怏怏的。

    只是那一双眼睛,一如既往的带着朝气勃发的干劲十足,仿佛这小娘子身上就是有无穷无尽的精力似的,她脑海里有一副美好家园的画卷,现下正提着笔,一笔一划的描绘着。

    谢光辉有些走神,自己唬了一跳,又连忙收回了心神,江秋意正在问他:“这一趟的临安城尽给光辉哥添麻烦了,对了,你的聘礼置办的怎么样了?这一趟去可见着你姐姐吗?”

    其实置办聘礼也不一定要舟车劳顿的亲自去临安城,在石屏街市上找家经常往来临安城的商家,下了订单托人家进货的时候顺道个你将东西捎回来就是了,补贴两个脚皮钱,大把的商户愿意接这样的订单。

    这一趟去,其实是去瞧光辉的表姐翠竹的,估摸着是老两口怕她一个人在那豪门深院孤立无援,想去给她撑撑场面,走的时候四爷爷可是连棺材本都拿了出来,准备了一堆的东西叫四奶奶去到了上下多打点,别叫人小瞧了翠竹的娘家。

    提起自家的表姐,谢光辉就忍不住的犯愁:“俺姐还好,就是过门时间也不短了,这肚子老没动静,自己个心里头难免难受,再加上她又是去给人做小,大户人家的规矩本来就多,俺这趟去,递了名帖还足足等了七日才见着俺姐。”

    “你表姐今年不到二十吧?这么年轻生孩子的事情急什么?”

    “唉,谁说不是呢,可她就是急啊!俺姐说了,过一阵子要回娘家来省亲,瞧她的模样好像很急似的,她说回头禀报了她家老爷就出发,估计不久就要到咱谢家村来了!”

    有亲人归来,无论如何总是件喜事。江秋意含笑揶揄:“恐怕不止是回来省亲那么简单,估摸着是四爷爷四奶奶想喊她回来,押着你把婚事给办咯!省得你一天到晚的心思往外跑!”

    “你咋知道呢?俺爷就是这么打算的,俺这亲事是早就定好的,只等着下聘换礼选个良辰吉日,就可以抬新人进门了。”

    谢光辉说着这么高兴的事,脸却耷拉了下来:“俺的兄弟哥们全都在前线拼命,生死未卜,俺却在这儿欢天喜地的成亲,想想真是窝囊!”

    江秋意愣了一下,随即站了起来走到门边,凝望着院子里正跟琪官逗乐的六郎娘,一颗心还是不由自主的挂到了六郎身上,哪怕没有人提及,还是不由得就会想。

    他好不好?可能吃上饱饭?会不会受伤?若是生病了会不会有人照顾?他,会不会想我?

    晃了晃脑脑袋,似乎是想甩掉被谢光辉勾起了的愁思,她干脆口无遮拦的调侃了一句:“不窝囊,他们在前线拼命,你在大后方也可以拼命,等你成亲了,拼命的给谢家村开枝散叶,大秦人丁兴不兴旺就要靠你了!哈哈哈……”

    说完也不等谢光辉反应过来,自己就跑出去院子里逗琦官玩了。谢光辉唬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嘴巴张的大大的好久都合不上来。

    当真是个言谈无忌什么都敢说的女人啊!倒是他堂堂七尺男儿,反被羞的从六郎家走的似乎都是垂着脑袋出的门,死活不敢抬头看她。

    谢光辉走在回家的路上,脑袋里想的却是:他那未过门的新媳妇不知道是个怎么样的人?会不会和六郎媳妇有那么一丁点的像呢?倒不是说相貌,就是这性子,这性子会不会想她那样叫人见了就忍不住喜欢呢?

    这么想着,谢光辉的心里,倒也生出了丝丝期盼来。

    谢光辉走后,江秋意和琦官玩了一会,六郎娘有些乏了午休去了,江秋意带着琦官和三姐,到后山去烧陶厂的第一批陶具。

    陶厂现在只有楚苗苗和七八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刚开始倒是来了一大波,可这里面也没几个真正有耐心能坐的住的。

    还有些一开始家里头就打着叫孩子上这来混吃混工钱的,江秋意观察了几天,那些个不像话的,一人给了点小钱也就全都散了出去。

    留下来的这几个孩子,全都是心灵手巧勤奋好学的,楚苗苗也不藏私,成日里耐着性子一点点手把手的教他们,其中几个比较有天赋的,已经能帮着楚苗苗修粗胚了。

    今日是陶厂第一次烧陶,楚苗苗虔诚,非要拜过火神老爷才肯搭架子烧陶。江秋意来的时候是从家里带了祭品来的,只是一种信仰,如果能让楚苗苗安心,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江秋意拉着琦官跪在了最后头,楚苗苗领着她的八大弟子,简陋的桌案上摆着几样贡品,可她手握香烛的神情却异常庄重,对天叩首,楚苗苗跪在最前面祭拜。

    “火神老爷在上,弟子楚苗苗今日要在此地烧陶,求火神老爷保佑烧制顺利,所有陶具全部完完整整,品秋陶厂往后年年岁岁都会供奉火神老爷。”

    江秋意听见了楚苗苗的祈祷,隐约有“品秋陶厂”四字钻入耳朵,眉心一促,才想说楚苗苗大字不识几个,怎么能想到这么别有深意的名字?

    身后传来一道爽朗带着笑意的声音:“好歹在下也算是这陶厂的出资人之一了,首次烧陶这样重要的事情,怎么来个人知会在下一声都没有?秋老板,你失礼了哦!”

    江秋意回头,瞧见李贯宇摇着把薄扇走在前头,后面跟了两个伙计,抬着两米高一米宽左右的一块大牌匾,上头龙飞凤舞的四个烫金大字,正是:品秋陶厂。

    靠,品你妹啊!

 第171章烧制

    那牌匾立在了陶厂最显眼的地方,江秋意瞅着就跟块巨大无比的墓碑一样,怎么看怎么碍眼。忍不住抱怨了一句:“苗苗,咱陶厂的这个名字起的不好,回头叫那块牌子撤了,名字咱再想。”

    楚苗苗正按照上次江秋意告诉她的方法,结合她自己最近摸索出来的经验,正指挥着那帮小学徒搭造待会烧陶具用的台子,小学徒偶有做的不和她心意的地方,她干脆就撸起了袖管自己干,只应付的嗯了一声,完全没听进去江秋意说的什么。

    江秋意叹了一口气,决定不骚扰楚苗苗了,这平地堆烧的方法相对古老,陶具会不会在烧制过程中炸裂,很大一部分还是要看老天爷赏不赏脸,这时候人力已尽,再没有能插上手的地方,只是祈求上苍给口饭吃了。

    没有办法,当下她们手里头没有银子,想搭窑烧制恐怕还得等上一段时间,难怪楚苗苗那么紧张。

    台子终于搭好的时候,所有做好的陶具又都一件件的被规律的码到了台子上,上头铺了干草。台子的选料没敢用一根竹子,就生怕竹子在火里爆裂连带着弄碎了陶具。全都选用了实心耐烧火力稳定的中等树干。

    楚苗苗已经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检查了三遍,可她举着手里头的火把,却还是不敢去点燃那一堆耗费了她无数心血的泥胚子上头的干草,站在日头下,整个人汗流夹背,最后实在受不了了,转过头来将火把塞给了江秋意。

    “姐,俺,俺俺不敢,你点吧……”

    江秋意没有接过火把,而是顺着楚苗苗的手,将自己的手覆盖在了她的手背上,另一只手搭在她肩头,推着她又回到了台子边。

    “有什么不敢的?你不点火,它们就永远只是一堆塑了形状的泥,凤凰浴火才能重生,有什么?漫说你早就已经成功过一次了,害怕啥?大不了咱重头来过!姐陪着你!”

    两个女人将火把伸到台子上点燃那一堆干草的时候,两只手都不自觉的颤抖了一下,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毕竟江秋意手里头的其他投资短时间内是很难回拢资金的,甚至还要不断的砸银子进去,这陶厂是她最大的指望了。

    火苗在风势的作用下四处乱蹿,很快所有的陶具就都没淹没在了热浪翻滚的烈火中,所有人屏住呼吸,全神贯注的盯着那一堆烧的根本看不清里头情况的篝火,中间偶尔传来一两声炸裂的声音,都挑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

    只有琦官傻乎乎的拍手大笑:“炸了炸了,像爆竹一样!”吓的三姐忙去捂她的嘴,一个劲的告诉她不吉利的话不许说。

    江秋意笑了笑说:“不碍事,小孩子的话当不得真。”

    火苗熄灭的时候,楚苗苗是头一个冲上去查看的,只见她回头,傻傻的说了句:“姐,碎了三个,其他的,其他的,都成了!”

    紧接着她突然冲过来抱住了江秋意,开始大喊大叫:“成了,成了,真的成了!”

    要不是江秋意下盘扎的稳,估计都要被她直接扑倒在地上了。

    “好了好了,你可是大师傅,那么多小徒弟看着呢,淡定一点!还不快去捞出来上紫胶,回头热度下去了紫胶可就上不好了!”

    “哎!”

    楚苗苗应了一声忙去招呼她的小徒弟们帮忙,江秋意也没有闲着,撸起袖管就干了起来。李贯宇一个眼神,他的两个伙计也过去搭把手。原本荒凉的山野空地里,一群人劲头十足的干着活,就连那最小的小学徒,也没有偷懒耍滑的意思。

    所谓的上紫胶,也是江秋意想出来的法子,山里头有一种叫紫胶的树,流出来的树脂全都是暗紫色的。

    裹在棍子上往刚刚烧好的陶具上抹,既能给原本朴实无华的土陶具增添一抹韵味十足的艳丽色彩与光泽,又能防止陶具各个粘合处不渗漏。李贯宇只想到一句话:生存与自然而师法自然。

    不管是麻辣小鱼干,魔芋豆腐还是这做陶的每一道工序,江秋意似乎比任何人都懂得与大自然相处,她会的这些个东西,一开始听起来稀奇古怪旁门左道的,可当真用到了生活中,却又受用无比。

    “李贯宇,你有空在那傻站着还不过来搭把手,一群女人和小孩在这干活,你一个大老爷们站那么远的看着也不嫌臊的慌!”

    江秋意实在是被看毛了,不得不出声打断李贯宇那两道赤果果的注目礼。

    李贯宇倒坦荡,不想帮忙还真就没有一点想帮忙的意思,被江秋意嘲笑了还照样没脸没皮的说:“在下不是派了两个伙计帮忙了嘛?我是他们少东家,他们干的活自然是算到我头上的,而且,在下真的是怕烫啊!”

    废话,那些个土锅子土碗什么的可都刚刚经历过一场烈火的淬炼啊!就是要趁着那股热度融化了紫胶才能均匀的抹上去,能不烫吗?

    虽然江秋意事先缝制好了厚厚的棉手套人手一只的戴着,可看他们一个个汗流浃背的样子,就是不烫手也是热的够受的了,李贯宇一向是最怕热的,按他自己的话说,头可断血可流,热起来就不行……

    江秋意翻了个大大的白眼给他,果然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有时候觉得他真性情不造假吧,有时候又觉得他纯粹就是不要脸而已。尤其是他伸手去摸立在那的那块牌子上头“品秋”二字的时候,就忒不要脸了!

    她开始觉得拉李贯宇入伙的事情简直就是给自己埋雷的自杀行为,总有一天她非叫李贯宇这颗雷害的粉身碎骨不可,可她没有办法啊,谁叫她手里头钱不够呢?没有李贯宇的那三百两,这陶厂还真是开不起来。

    心里头暗暗想着:实在不行等陶厂上了轨道了,她就撒手不管算了,少和李贯宇照面,寡妇门前是非多,改嫁的寡妇再加上独守空闺,那是非就更多了!

    何况李贯宇那个心思都刻在脑门上了!真是不省心!

 第172章送陶

    陶厂烧制出来的第一批陶具,风干了三天之后,江秋意亲自送上了姑子庙,六郎娘本来也打算跟着一起来的,都牵着琦官的手跟江秋意走到村口了,可又掉头拐了回去,只说了一句:“你去瞧瞧,她要是真的改了,就叫她接回来吧。”

    六郎娘心情复杂,她分不清她倒是怕去了见到谢四妹死性不改然后伤心绝望,还是怕去到了见到自己幡然悔悟的亲闺女,又怪忍不住责怪自己太狠心将她送去了姑子庙。

    其实谢四妹却姑子庙也没几天,估计金刚经都还念不全,况且广慈师傅那又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狼窝,谢四妹哪里会受什么委屈了?左右不过无聊一点,吃不上荤腥呗。

    江秋意给广慈主持送去那套精心打造的茶具之后,看得出来,尽管她已经是得道高僧了却还忍不住眼前一亮。

    那紫色的茶杯小巧精致,握在手里竟触手生温,一点儿也不比大户人家金贵的白瓷茶具差,反倒是多了份古朴典雅的灵性,不是那徒有外表的白瓷比得上的。

    广慈师傅点点头:“从物件可见造物者之心,明珠蒙尘得你竭尽全力为之洗尽尘埃,是她之大幸,亦是江施主有福。”

    得道高僧说话,总是喜欢天上地下的让人晕头转向,广慈师傅那些话,到了江秋意这里就自动翻译成了:“哇草,姑娘你好眼力,慧眼识人,楚苗苗也是真有两把刷子的,你俩搭伙干生意,肯定天下无敌!”

    自动翻译之后,江秋意笑的一脸喝了蜜似的对广慈师傅说:“主持您过奖了,往后陶厂是吃香的喝辣的还是吃糠咽菜,全都要仰仗主持大人您了!”

    江秋意给姑子庙做了全套足足够百十口人用的锅碗瓢盆,砸进去大把的银子,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借着如今姑子庙络绎不绝的香客替自家陶厂打响招牌。

    你想想看,最不食人间烟火烟火的姑子庙都用了品秋陶厂的陶具,那些个虔诚的香客,又有什么理由不跟着用呢?更何况他们的这些东西,做的可比市面上那些用不到三五个月就出现裂纹的土陶具精美多了。

    经过上次姑子庙前现祥云一事,现在姑子庙可畏是在声名远扬,庙里头的小徒弟还说现在每天香客多的,菩萨不知道要长多少双耳朵才听得过来每个人的祈祷。

    广慈主持对此心中有数,她也欣赏江秋意在她面前敢于实话实说的态度,大多数人敬畏她得道高僧的身份,在她面前从来都是一副虔诚仁善的模样,说着是来求她点化的,可偏偏那嘴里头却是半句实话也不肯说的。

    这个江秋意却是不同,上回将她的小姑子送过来清修,对她实话实说全盘托出了事情的经过,眼底只有恨铁不成钢的惋惜,却没有半分对她那小姑子的落井下石。

    她这陶厂收容了八姓庄那些个最是调皮捣蛋的半大小子,在她那当学徒,美其名曰当学徒,不过是不想那些孩子总有一日免不了要为了一口活命的粮食,被卖给大户人家当奴才罢了。

    倒不是大义无私到不想赚钱,她只是想只自己赚钱的同时也拉上旁人一把而已。这心肠,在这世道有多难得?广慈主持自己心中清楚。微微笑了笑,对侍奉在身边的小姑子吩咐道:

    “即日起庙里头接待香客用斋饭的时候,全部换上江施主送过来的陶具吧!若是有香客问起,就说这是谢家村品秋陶厂制作的,贫尼用着也倍觉清心,这紫陶很有佛缘。”

    广慈师傅短短的几句吩咐之后,小姑子领命退下,江秋意几乎笑的见牙不见眼:“原是想借着主持的地方打打招牌,不曾想主持对我这么好,连名称都帮我想出来了,紫陶?我很喜欢,谢谢主持大人赐名!”

    “哦?这么一说,江施主还没给你这些陶具命名?倒是贫尼唐突了。”

    “哪里哪里,不过是些日常器皿,我原本是连陶厂的名字都想直接挂块牌子,上头写‘谢家村陶厂’就行了的,又哪里还会去给陶具命名?乡下妇人,哪有那些个文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澹台本无物,何处惹尘埃。”

    广慈主持笑看江秋意,然后说:“能作出这样一首佛畿的,怎么会没有文采,江施主过谦了。”

    江秋意嘴角抽了抽,笑的有些干,看来以后不能太爱现了,现多了容易露陷啊!又被广慈主持留着辩了一会佛法,辩到终于快词穷编不下去的时候,广慈主持总算是放人了。

    从广慈主持那出来之后,江秋意就直接去了谢四妹的清修的住所,才一进门,居然听见了一道熟悉的嗓音,仔细一听,可不是消停了许久的二郎媳妇么!

    她来干嘛?

    不知道先头二郎媳妇是和谢四妹说了什么,竟引得她一个劲的哀求:“二嫂,俺知道这个家里头就二嫂最是菩萨心肠了,您一定要帮帮俺,俺是再也不要在这个破庙里头待了,天天敲木鱼念经,吃的还一点个油水都没有,俺都快疯!”

    江秋意也不打算偷听墙角,不管二郎媳妇打的什么主意,反正都不会是好主意,能少叫她和谢四妹接触一会就是一会,她也不敲门,直接推了门就进去,把屋里头正说着话的二郎媳妇和谢四妹吓了个半死。

    “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怕,二嫂这是干什么缺德事了?大白天的吓成这个样子?这可是佛门清修之地,要真有鬼啊,那也是住在人心里头的恶鬼!”

    江秋意进门就将谢四妹拉到了身后,也不管她脸上厌恶自己的神色有多明显,直接就隔开了她和二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