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燕怕了,大哭起来,“你放开我,你放开我!我不想死。”
  “这么怕死,为何又偏偏找死。要解决你,咱家有一百种办法。你有什么资格同咱家叫板。咱家找你合作,是给你脸面,你却不知好歹。你这样的女人,咱家见多了,下场都是一个死。”
  “我不想死,你放开我。我答应你,我和你合作,我不去京城。你放开我啊!”
  江燕泣不成声。
  陈大昌一把推开她。
  将养直接倒在地上,脖颈上留下一圈触目惊心的青紫痕迹。
  很显然,某一刻,陈大昌真的动了杀心。
  数年海外殖民生涯,陈大昌已经习惯了杀戮。
  不听话,那就去死吧。
  陈大昌冷声说道:“安分守己,休要自作聪明。会有人和你联络。周瑾一旦上岸,第一时间把消息送出来。咱家耐心有限,所以不要试图挑战咱家的底线。”
  说完,陈大昌甩袖离去。
  江燕跌倒在地上,嚎啕大哭。


第708章 朕不是昏君
  天灾,人祸,粮食,反贼……
  一连串的事情,弄得朝臣们个个着急上火,晕头转向。
  文德七年犯太岁啊!
  一开年,就没一件好事。
  全特么的要命的大事。
  任何一件,都有可能掀翻大周的国本,叫天下改名换姓。
  文德帝呕了一口血,谁都不肯见。一个人安静的坐在大殿内,一坐就是三四个时辰。
  有人造反!
  竟然有人造反!
  他自问是个很勤勉,也很节俭的皇帝。
  先帝临死,留给他一个烂摊子,无数大窟窿。
  这些年,他殚精竭虑,东挪西补,终于将这个烂摊子整顿一新,历年积欠的银钱也都逐渐补上。
  他已经做到了一个帝王能做的最完美程度,为什么还有人造反?
  为什么老天爷就不肯开眼,年年降下天灾人祸?
  难道真如反贼说的,他们父子得位不正,老天都看不过眼,降下天罚吗?
  “陛下,天黑了,歇息吧!”
  天已经黑了吗?
  文德帝回过神来,才发现天光已暗,烛火摇曳。
  他缓缓扭头,朝常恩看去,“朕是昏君吗?”
  “陛下饶命!”常恩跪在地上磕头请罪。
  “朕恕你无罪。朕就问你,朕是昏君吗?如实回答,否则朕杀了你。”
  常恩咽下一口唾沫,紧张地说道:“陛下当然不是昏君。陛下为君勤勉,去年户部终于小有结余,这是吉兆啊!”
  “既然是吉兆,为何还有人造反?”
  文德帝神情落寞,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近十年,年年天灾,朕怕百姓负担过重,怕小民失地破产,自登基起,不曾一次增加赋税,甚至还数次减赋。
  并且三令五申,地方官府征发徭役,不可严苛。甚至连着三年给地方官府一笔额外的银钱,用作徭役,就是怕小民为徭役而苦。
  朕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为何还是有人造反?就因为天灾吗?朕一直在想办法赈灾,为什么他们就不肯给朕一点点时间?为什么非要造反?
  朕绝非昏君,更不是暴君,也无失德之处。可是年年天灾,没有一年风调雨顺,如今还有人造反。难道真的是天罚?”
  常恩赶紧说道:“陛下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啊!那些反贼,狼子野心,绝不是因为没饭吃才去造反,只因为想造反才会造反。
  什么天罚,什么得位不正,那些泥腿子哪里知道这些。分明就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乱,浑水摸鱼,借机起事。只是现在还不清楚幕后主使的真实身份。”
  文德帝皱眉,“你说的有道理。那些话,绝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后面肯定有高人指点。你说,幕后之人会不会就在京城?会不会是有人不服朕得帝位,阴谋造反?”
  常恩一颗心怦怦乱跳,快要从喉咙处跳出来。
  这话太吓人了!
  有种暴风雨即将来临的预感。
  他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现今最要紧的是,就是派兵镇压反贼。至于反贼背后之人,迟早能查出来。其次,要想办法筹措粮草赈灾,不能让灾情扩大。还要准备足够的粮种。”
  文德帝连连点头,“的确要派兵镇压反贼,同时命金吾卫严查京城各处。各地粮食紧张,就种红薯。红薯产量高,即便干旱依旧能播种。只要能活命,天天吃红薯也没关系。熬过今年,等到明年,情况一定会好起来。一定!”
  常恩喜极而泣,“陛下终于振作起来!朝臣们知道了,一定会替陛下高兴。此乃大周幸事啊!”
  文德帝盯着常恩,眼中散发着刺目的光芒,“宣三省六部各位爱卿觐见,宣几位国公觐见!”
  “陛下,天色已暗……”
  “宣!”文德帝掷地有声,果断打断常恩的话。
  “诺!”
  常恩躬身领命,连夜宣各位大人进宫商议对策。
  ……
  次日一早,文德帝连下数道旨意。
  即日起,京城自戌时起戒严。
  粮食限价,谁敢哄抬粮价,或是关门惜售,着金吾卫严查!
  谁敢传播谣言,造谣生事,引起民众恐慌,无论是何身份,一律关进诏狱。金吾卫有机变处置之权,可先斩后奏。
  令三和快递,必须在半月内,将救灾粮红薯运往灾区。
  责令户部少府,派遣官员前往灾区,组织灾民补种。
  与此同时,数道旨意送到兵部,京大营。
  面前造反,整个国家机器全面运转起来。
  同时,金吾卫抽调了一部分精锐,率先前往反贼聚集地调查这场造反真相。
  ……
  三和快递京城总部,距离渭水码头大约三四里远,距离官道也只有区区数里。
  周围地势开阔,没有山林易燃物。
  选这个位置,无论是船运,还是陆运,都变得极为方便。
  快递站通往渭水码头,还有官道,都修建了宽敞平整的水泥路。
  办公楼后面,是一排排高大的仓库。
  仓库侧面,是数百辆整齐排列的马车,驴车,骡车,有专人维护看守。
  一大早,三和快递总部人进人出,人声鼎沸。
  一辆辆马车有序出发,拿着单据前往皇庄,京仓,各大粮铺,运回来一车车红薯,或是杂粮。
  登记员一车车称重登记,贴上单据后,全部运往渭水码头,装船南下。
  圣旨有令,半月内,要将这些粮食运往灾区。
  最快的办法就是水运。
  陆运是第二选择。
  渭水码头,不到一天的时间,三和快递就调来了上百艘货船。
  装满一艘,即刻开拔。
  其他货船,无论是私人,还是官府,统统靠边站。不得占用码头。
  运送灾粮是皇命,一切船只在皇命面前都要让步。
  不让步?
  那就看看,到底是脑袋硬茬,还是京营大头兵的刀子硬茬。
  每艘货船,运送灾粮的同时,还要负责运送几十名京营士兵南下。
  三和快递,每个人,都按照各自分配到的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每个人都熟悉自己的工作,做过不下千百回,闭着眼睛都不会出错。
  熟练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出错。
  可以保证工序完整,正确,不出现错漏,混乱。
  户部尚书赵大人,亲自带着人来到三和快递总部查看。
  每人只管自己的那一道工序,看似很忙很乱,效率反而很高。
  看着一车车粮食从快递站出发,运往渭水码头,装船开拔,户部尚书赵大人偷偷松了一口气。
  “照着这个速度,全程水运,估计不用半个月,粮食就能送到灾区。”
  “赵大人太乐观了!”白仲陪在赵大人身边,“据南边送来的消息,因为干旱,有部分河段断流。到了断流处,就必须该走陆路。”
  户部尚书赵大人紧皱眉头,“这如何是好?该走陆路,能保证半个月将灾粮送到灾区吗?”
  白仲说道:“咱家正在紧急调运车马,在断流处集合。也通知了各地快递站,做好接货准备。同时各地收费站也会全力配合。能不能在半月内送到灾区,只能说尽力而为。”
  赵大人长出一口气,“当初成立三和快递是对的。换做朝廷运送这批粮食,没有一个月,决不可能到达灾区。而且途中消耗,也是个天文数字。”
  白仲笑了笑,好奇问道:“朝中怎会想到用红薯赈灾?竟然还打算在南边补种红薯。”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京仓的粮食不能动,别处也没粮。唯有红薯,存了许多。能救一命是一命。”
  “这些红薯,够吃吗?”
  “肯定不够吃!但,至少能解决燃眉之急。”
  这倒也是。
  红薯很多,可是灾民更多。
  去年红薯酿酒爆发,大量的红薯被用来酿酒。剩下的红薯,说起来很多,平均到每个灾民头上,其实很少。
  而南边,因为土地肥沃,加上饮食习惯,种红薯的人极少。更多的是种水稻,冬小麦。
  像江南一带,甚至用水田来种桑树,养蚕。
  直接把农田变成了经济作物田。
  也就难怪朝廷要从北边调运红薯,运送到南边灾区。
  灾区以前根本不种红薯啊!
  想吃红薯都没得吃。
  目送一艘又一艘的货船离开码头,赵大人悬着的心,踏实了一半。
  他对白仲说道:“本官许久未见诏夫人,她可好?”
  “夫人在别院养胎,快生了。除了脾气变得暴躁外,其他都好。”
  赵大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光靠红薯,只能解燃眉之急。而且红薯储备有限,去年红薯酿酒太狠了。北地七成的红薯都被拿去酿酒。剩下的这点红薯,那么多灾民,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吃完。还是需要调运大量粮食运送到灾区,彻底解决灾区缺粮的问题。”
  白仲正儿八经地说道:“赵大人忧国忧民,令人敬佩。只是赵大人同我说这些没用啊!我就是个管杂事的小人物,手头可没粮食。”
  赵大人看着白仲,“你手头是没粮,可是你家夫人手头一定有粮。”
  白仲很干脆,“我家夫人快生了,恕不见外客。”
  “粮食牵连着大周的命运,关系着百万灾民的性命。你家夫人如果只是普通的内宅妇人,本官绝不麻烦她。然而她不仅是皇子妻,更是四海商行的东家。她理应在这个时候承担起责任。”
  白仲龇牙,冲赵大人笑了笑,“大人同我说这些没用。我家夫人说了不见外客,我也爱莫能助。不如等我家夫人生了孩子后再说此事。”
  “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晚了!”
  “那咱家只能道一声抱歉!”
  赵大人气得脑门充血。


第709章 鬼门关
  湖阳郡主上晓筑,找顾玖说话。
  “大侄子媳妇,你快过来看看。你看他像不像小高僧?我第一眼看见他,就觉着他像,太像了!你说他会不会是小高僧的儿子。”
  噗!
  顾玖看着站在不远处,一身僧袍,长了一张同无望七分像的脸的小奶狗和尚,直接喷了!
  “姑母,你这是从哪里找来的?”
  湖阳一脸得意洋洋,“就是从大街上找来的。像吧。”
  顾玖点点头,“像是挺像,就是没有小高僧的高僧风范。”
  “这才刚当和尚,还没有半个月,没有高僧风范,情有可原。”
  顾玖嘴角抽抽。
  无望长了一张极具欺骗性的脸,只要不乱搞,人人都会当他是高僧。
  眼前的小奶狗和尚,空长了一张同无望相似的脸,却没有无望天生的欺骗性。
  谁是天下第一大骗子?
  无望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二。
  西凉王被无望哄得一愣一愣的,敢问世上有几人有做到。
  “啊,你你你你,你不是那个书生吗?你怎么成和尚啦?”
  王依从回廊上跑下来,指着小奶狗和尚一脸震惊。
  王依长期来往于新民县,同租住在新民县的学子经常照面。难怪会认识小奶狗和尚。
  “阿弥陀佛,原来是女施主。小僧原本立志读书出仕,做个利国利民的官员,奈何连考十五次,都没能考上山河书院。想来,小僧没有读书的天分,生来同科举无缘。小僧心灰意冷之下,看破红尘,于是决定遁入空门,宣扬我佛慈悲!”
  噗!
  这张嘴还真能吹!
  顾玖忍着笑,想听听小奶狗和尚接下去怎么说。
  王依指着他,又指指湖阳郡主。
  “你怎么和郡主在一起?你不是和尚吗?”
  小奶哥和尚修炼不到家,表情瞬间龟裂。
  好在他反应及时,又露出温和的笑容,“阿弥陀佛!女施主有所不知,小僧是为郡主娘娘讲经念佛,渡郡主娘娘脱离苦海!”
  真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啊!
  顾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位和尚,同小高僧最相似的地方,就是一张嘴!”
  湖阳郡主兴奋不已,“很像是不是?尤其是说话的样子,本宫爱死了!”
  顾玖挥挥手,叫人将小奶狗和尚带下去,免得辣眼睛。
  她招呼湖阳喝茶,“姑母对小高僧真是一往情深!”
  湖阳郡主一脸深情地说道:“他毕竟是本宫真心爱过的人,是本宫心头的宝啊!”
  哈哈……
  真该让无望听听湖阳对他的深情表白。
  “只可惜本宫不曾替小高僧生下一男半女。如今看见小徐,就像是看见了无望的影子。你说小徐会不会是无望遗落在民间的儿子?”
  “这么大的儿子,怕是生不出来吧。”
  除非无望天赋异禀,十来岁就能生儿子。
  湖阳叹气,一脸失望,“本宫给他取了个法号,叫做无谓。”
  顾玖无语凝噎。
  真是爱得深沉。
  “姑母这是何必?”
  “你不懂!小高僧不能陪伴在本宫身边,本宫就找个像他的人常伴左右,以慰相思之苦。唯有如此,本宫才觉着这日子过得有意思。”
  “姑母府上的几位小奶狗,小狼狗都打发了吗?”
  “哪能随便打发。和尚我要,小狼狗我也要。”
  顾玖笑了起来。
  她就知道湖阳对无望的思念,只是停留在嘴上。
  一边说着爱,一边继续寻欢作乐。
  这才是湖阳。
  “姑母今日将无谓和尚带来,就是想让人知道他和无望长得有多像吗?”
  湖阳郡主哈哈一笑,“当然是想给你看个稀奇。你瞧瞧你,天天窝在这山上,太过无趣。陛下又没说不准你们回京城,干什么整日窝在这里。不如同我回京城得了。”
  顾玖笑着摇头,“多谢姑母一心替我着想。住在山上挺好的,清静。如今京城戒严,住在京城还真不如城外自在。”
  “这倒也是。京城戒严,寻欢作乐的人都少了。青楼楚馆也都没了生意。”
  “姑母不必替青楼楚馆操心。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哈哈……这话没说错。若非身份限制,我都想开一个青楼楚馆。这行赚钱啊!”
  顾玖无语望天,湖阳名副其实的奇葩。
  做什么不好,偏要涉及风俗行业。
  顾玖敷衍着笑了两声。
  哪里想到,这一笑,竟然动了胎气。
  腹部抽痛,带有规律。
  顾玖深呼吸一口气。
  妈呀,这是要生了吗?
  她知道怀双胎,一般会早产。
  只是没料到,会早了二十来天。
  “姑母自便,我得回房去了。阿晴,叫人准备齐全。”
  丫鬟阿晴闻言,心头一惊,“夫人这是要?”
  顾玖点点头。
  阿晴脸色发白,赶紧叫人过来,几个人一起扶着顾玖回房。
  湖阳郡主瞧着这个情况,也紧张起来,“怎么啦,怎么啦?不会是要生了吧。大侄子媳妇,你真的要生了吗?这可如何是好?”
  “闭嘴,别吵!”
  顾玖轻声呵斥湖阳。
  湖阳立马捂住嘴巴,含糊说道:“我不吵。你怎么说我怎么做。”
  “今日不便招待姑母,姑母请回吧。”
  “你要生孩子,我哪能回去。我得守着你啊。”
  顾玖没什么力气,懒得搭理湖阳。
  使了个眼色,下人直接伸手拦住湖阳,不准她跟着进屋门。
  湖阳急得团团转,“偏偏今天生孩子,真是赶巧了。”
  她叫住身边的丫鬟,“刘诏人呢?赶紧叫他回来。”
  “郡主娘娘放心,已经派人去请大殿下。”
  “那就好,那就好!”
  顾玖这回发动,来得很猛!
  原本还打算洗个澡再进产房。
  哪里想到,根本没给她洗澡的时间。
  察觉到情况不对,顾玖当机立断,进了产房。
  稳婆早就预备好,两个月前就被请到晓筑住着,由顾玖亲自培训。
  主要是培训卫生常识。
  身边的几个大丫头,也都受过培训。这个时候,每个人有条不紊,各司其职。
  气氛看似紧张,大家手头上都没停着。
  刘诏急匆匆从山脚下赶回来,守在产房门口,像个暴躁的困兽。
  这是顾玖第三回生孩子,却是他最紧张,最害怕的一回。
  都说怀双胎的女人,生孩子等于是两只脚都踏进了鬼门关。
  他心里头怕啊!
  怕顾玖有个万一。
  “胡太医到了吗?”
  “殿下稍安勿躁。已经派人去请胡太医,估计已经在路上。”
  胡太医是妇科圣手。有胡太医坐镇,刘诏才能安心。
  他阴沉着脸,“派人去催。”
  “属下遵命!”
  产房内,传来顾玖压抑的呼痛声。
  刘诏一拳头砸在墙壁上,咬着牙,却不肯发出一点点声音。就怕他这里嚷嚷,会让顾玖分心,增加生孩子的危险。
  御哥儿和衡哥儿不知从哪里跑出来。
  听见娘亲呼痛,衡哥儿直接哇哇大哭起来,“娘亲不痛,我给娘亲呼呼!”
  御哥儿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强忍着,没哭出来。
  “爹爹,娘亲不会有事吧。”
  “当然不会有事。带弟弟下去,会影响到娘亲生宝宝。”
  御哥儿抹掉眼泪,牵着衡哥儿的手,将人哄住,出了院门。
  这一胎,顾玖生得很快,却极为凶险。
  一进产房,刚躺下没一会,孩子一只脚就先出来了。
  吓得顾玖,差一点崩溃。
  她这是要拼顺产啊。
  脚先出来,一个不小心,孩子就会骨折。
  顾玖一边忍着痛,一边和稳婆商量,将孩子的脚放回去,正位。
  过程有多痛苦,有多凶险,唯有顾玖最清楚。
  她都不敢叫,怕把有限的力气给叫完了。
  实在受不了,也只是压抑着闷哼几声。
  凶险的生产过程,直接造成了顾玖大出血。
  她咬着一片百年老参,“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把孩子弄出来啊。非要等我流血而死才知道动吗?”
  她怒吼,却又极为虚弱。
  真的是拼了老命。
  丫鬟阿晴端来汤药,顾玖一口灌下。
  从一开始知道自己怀了双胎,她就在做准备,应付各种突发情况。
  没有剖腹产,也不会有人给她做剖腹产,她只能靠自己。
  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的方向努力。
  平时做的准备,还有平日对丫鬟们的培训没有白费。
  这个时候,全都派上了用场。
  各种汤药灌入嘴里,吊着一口气。
  “哇……”
  一声啼哭,第一个孩子终于出生了。
  “恭喜夫人,是个千金。”
  顾玖虚弱的怒吼,“别废话,赶紧第二个孩子。”
  本夫人都快血流成河,赶紧生啊!
  她的双手死死的抓着两边床架,她已经拼命了!
  一定要顺利!
  一定不要有事!
  脑袋昏沉,目光迷乱。
  浑身一轻,顾玖彻底昏了过去。


第710章 龙凤胎(三更)
  双眸艰难地睁开一条缝。
  从未有过的沉重感,让她动一下,都觉着半条命没了。
  头微微扭动。
  外面天光大亮,这里是她的卧房。
  她只昏迷了几个时辰吗?
  砰!
  脚凳被踢翻。
  丫鬟小雨猛地站起来,冲出卧房,大声喊道:“夫人醒了,夫人醒了!”
  紧接着又一阵风地冲回卧房,“夫人,你可算醒了!奴婢都快吓死了。你出了好多好多血,胡太医说要是再不醒来,恐怕就真的醒不来了。呜呜……”
  一群人涌进卧房。
  顾玖看见了刘诏,湖阳,看见了顾玫,顾珊,胡氏,裴芸……很多很多熟悉的面孔。
  “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终于可以睡一个踏实觉。”
  刘诏握住她的手,柔声说道:“孩子们都很好,你别担心。先让胡太医给你检查身体。”
  顾玖微微点头。
  她有太多的疑问。
  而她的身体却极度虚弱,眼皮也很沉重,无力说话。
  胡太医探手诊脉,“能醒来就好。慢慢调养,一年半载总能养好!”
  顾玖扯着嘴角,露出一个干涩的笑容。
  “我差一点就死了吗?”
  “不许胡说!”
  刘诏胡子拉渣,双眼布满血丝,眼睛周围一圈黑黑的,脸色昏暗,不知道有多少天没好好休息打理自己。
  顾玖虚弱一笑,她只是随口开个玩笑,瞧把刘诏吓的,手都在发抖。
  胡太医诊脉完毕,叮嘱顾玖,“好好休养,按时服药。半个月内都别急着下床。”
  顾玖点点头,“多谢胡太医!”
  “夫人客气!这都是下官该做的。”
  胡太医起身,去外面开药。
  其他人见顾玖虚弱地连话说不出来,也不敢打扰她。
  叮嘱她好好休养,别担心孩子,别担心外面,就都出去了。
  人一走,卧房就空了下来。
  刘诏紧握着她的手,双目通红。
  顾玖冲他笑了笑,“去睡吧!多久没闭眼了?”
  “我不累!你睡吧。我看你很累。”
  顾玖笑了笑,“那你陪我睡,一个人太冷清。”
  “好!”
  “孩子?”
  “老三是闺女,老四是小子。”
  原来是龙凤胎。
  顾玖嘴角上翘。
  喝了药之后,合上双眼就睡了过去。
  这一觉,她睡得很沉。
  久久不愿意醒来。
  刘诏担心不已,担心顾玖是昏迷不醒,有个三长两短。
  极度暴躁之下,差点将屋子给砸了。
  胡太医拿人头保证,顾玖只是睡觉,不是昏迷,他才肯罢休。
  宫里派人来宣胡太医进宫,给后宫娘娘们诊脉。
  刘诏直接将宫里来人给赶了出去。
  “滚!我家夫人没好之前,胡太医哪里都不去。”
  宫里派人来看望顾玖,刘诏照旧将人赶了出去。
  “东西留下,人可以滚了!我家夫人不许任何人打扰。”
  刘诏暴躁的样子传到宫里,引来非议。
  他毫不在乎。
  直到顾玖从睡梦中醒来,他才露出笑脸。
  “你可算醒了!”
  说完,往床头一趴,就睡了过去。
  “他这是多久没睡了?”
  “启禀夫人,殿下得有四五天没睡觉。”
  他以为自己是铁人吗?
  吩咐下人,将刘诏扶到书房歇息。
  又吩咐下人打来热水,擦拭全身。
  这回醒来,她的精神明显好了很多。说话的声音都大了些。
  将全身收拾干净后,她吩咐下人将胡太医请来。
  “下官见过夫人!”
  “胡太医请坐。身体不便,有失礼之处,请见谅!”
  顾玖靠在枕头上,半躺着。
  “夫人身体虚弱,下官都明白。”
  顾玖轻咳一声,“上次醒来就没问,我到底昏迷了多少天?”
  胡太医意外,他以为顾玖已经清楚这些事情。没想到她竟然能忍着,直到现在才问。
  “回禀夫人,您一共昏迷了三天。”
  “出了很多血?”
  “是!幸亏夫人提早做了准备,药材充足,下官才能将夫人从鬼门关抢救回来。”
  “胡太医不愧是妇科圣手。我的命是你救的,请受我一拜!”
  “夫人使不得!”
  胡太医紧张不安,赶紧起身推辞。
  顾玖喘了一口气,自嘲道:“现在连弯个腰都困难。”
  胡太医松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夫人这回元气大伤,一定要好好休养,不肯逞强。”
  “今天是几号?”
  “回禀夫人,今天是十五。”
  “已经十五了吗?这么说,我之前睡了整整一天一夜。”
  “正是!夫人睡得极沉,大皇子殿下以为您又陷入了昏迷,十分担心。宫里数次派人过来看望,都被大殿下赶走了。”
  顾玖闻言,笑了起来,“他最近脾气不太好,胡太医肯定受了不少委屈,我替他道歉。”
  “夫人千万别这么说。殿下担心夫人的安危,下官都能理解。”
  顾玖含笑点点头,斟酌了一番,问出一个要紧的问题,“我将来还能生养吗?”
  胡太医微微垂首,面色迟疑。
  见状,顾玖已经明白一切。
  “想来是不能的!大出血,昏迷三天,身体已经到了极限,能活下来已经是幸事。不过也没什么,有四个孩子,我已经满足了!”
  胡太医郑重说道:“请夫人保重身体。夫人这次元气大伤,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恐怕养不好。下官建议夫人,在身体大好之前,最好禁房事!”
  “我明白,多谢提醒!我会好好保重身体。”
  她的身体,因为早产,先天不良。后天补好了,一次难产,又被打回了原形。
  甚至比过去还要虚弱。
  了解了基本的情况后,顾玖打发了胡太医。
  她靠在枕头上歇息。
  说了一会话,就觉着累。
  方嬷嬷守在床边。
  “谢天谢地,夫人总算好起来。这几天,御哥儿和衡哥儿都哭了好几回,怕打扰夫人歇息,都不敢露面。”
  顾玖说道:“去把孩子叫来吧。几天没看见他们,怪想念的。两个小的也带过来。生下来还没见过,也不知长得好不好!”
  方嬷嬷抹着眼泪,连声答应。
  不一会,御哥儿和衡哥儿一起来到卧房。
  后面还跟着两位奶娘,一人手中抱着一个孩子。
  “娘亲!”
  衡哥儿见到顾玖,直接扑到床头,哇哇大哭起来。
  御哥儿则默默垂泪。
  顾玖摸摸衡哥儿的脸颊,替他擦拭眼泪,又摸摸御哥儿的头。
  “别哭了,娘亲没事。”
  “儿子以为再也见不到娘亲了!”
  御哥儿突然放声大哭。压抑了多日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出来。哭得比衡哥儿还要厉害。
  顾玖牵起御哥儿的手,将他带到身边,用力搂着他。
  “没事了,没事了!娘亲会好起来,很快就能下床。”
  御哥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衡哥儿倒是懂事,“哥哥不哭。”
  说完,还用衣袖给御哥儿擦拭眼泪。
  御哥儿有些含羞,很不好意思。扭过头,别扭地说道:“你把我眼睛都擦痛了。叫你带手绢,你就是不听。你看看你的衣袖有多脏。”
  衡哥儿盯着自己的衣袖看了看,“不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