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侧妃客客气气的,“吩咐不敢当。只是有一事,我想求证。”
  顾玖心中了然,还是问道:“何事?”
  罗侧妃悄声问道:“王爷用四万五千两西南银掉包了官平银,此事是真的吧。”
  顾玖点点头,默认。
  罗侧妃急忙说道:“这么说,湖阳没说谎,王府的确还有一笔四万五千两的存银。”
  顾玖笑了笑,“这事我就不知道了。罗侧妃不如去问问王爷。”
  罗侧妃连连摇头,她哪有胆子去问宁王。
  “多谢大夫人实言相告。”
  说完,罗侧妃追上沈侧妃,急匆匆地离去。
  方嬷嬷悄声告诉顾玖,“王妃娘娘借口府中还债无钱,想要裁剪各院的用度。如今看来,沈侧妃和罗侧妃她们肯定不甘心被裁剪用度。”
  顾玖轻声说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富贵日子,当然没人乐意被裁剪用度。王妃此举,说不定会捅到马蜂窝。”
  欧阳芙叹了一声,一脸愁苦,“母妃要裁剪各院用度,首先肯定会拿各位庶出公子开刀。我们院子里,很快就惨了。”
  顾玖朝她看去,安慰道:“王妃只是说说,并没有真的要裁剪用度,二弟妹不用太过担心。”
  欧阳芙摇头,“大嫂不知,其实去年的时候,母妃就提过要裁剪用度,只是没找到机会。这回户部清理积欠,母妃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哦?
  原来裴氏早有这个想法,而不是临时起意。
  这样的话,裴氏很有可能会来真的,真的裁剪各院的用度。
  顾玖问道:“二弟妹知不知道,王妃打算从哪些方面裁剪用度?”
  想要节流,要么就是裁人,要么就是降薪,通常就是这两条途径。
  说起来,王府的开销真的很吓人,每月开销都是以万做单位。
  近千人的王府,光是月例银子,一个月就要开销上万两。
  加上吃喝玩乐,人情来往,一个月没有三四万两的开销,根本不够。
  要是遇上三节两寿,那更不得了,怕是十万两都花的完。
  还有宁王要养人,自然出手不能吝啬。
  这一笔笔算下来,难怪王府年年都要去户部打秋风,几年下来就欠了三十几万两。
  裴氏想要裁剪用度,也是理所当然。
  开销太大,再不节制,王府就要寅吃卯粮,就如湖阳郡主那般,天天为钱发愁。
  欧阳芙说道:“可能会裁剪人手,也有可能减少下人的月例银子。”
  顾玖说道:“光是减少下人的月例银子,一个月下来也省不了多少钱。解决钱的问题,还是要开源。”
  朝廷制度在这里,王府面积就是这么大。这么大的府邸,就得养那么多人,才能管理得过来。
  光是洒扫一项,那么大的面积,又不是上辈子各种吸尘器,各种自动化工具,这年头全靠人力一寸寸的清扫擦拭,想想那个工作量,得安排多少人才忙得过来。
  猛地裁剪下人的月例银子,用脚趾头都想得到,下人肯定满腹怨气,各种消极怠工。
  不能裁剪月例银子,那么就只能裁人。
  然而,裁了人,比如洒扫,就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做。清理不到位,地面上必然积灰。
  这就不够体面了。


第258章 一起死吧
  “谁都知道要开源,可是开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府一年的收入一点都不少,可是架不住花钱的地方多。”
  欧阳芙协理管家,王府一年的收入,她心里有数。
  百万两肯定没有,三五十万两,风调雨顺的时候肯定是有的。
  只是并非每年都是风调雨顺。
  田庄看天吃饭。
  铺子也会受到天灾影响。
  几条贸易线,也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最近几年王府的收益,总是入不敷出。
  一方面是天灾频繁,另外一方面则是王府人口增加,开销也随之增加。
  顾玖看着忧心忡忡的欧阳芙,说道:“船到桥头自然直。真要裁剪用度,也不会只裁剪你们院子里的用度,定然是全府上下,都要被裁剪用度。”
  欧阳芙苦笑一声,“大嫂说的对。你们东院人口多,若是要裁剪用度,不知道要闹出多少风波。”
  顾玖笑了笑,“不管会闹出多少风波,只要王妃下了命令,我必定依令行事。”
  欧阳芙尴尬了一下,以袖遮掩住脸上的尴尬之色,“大嫂说的是。如果母妃当真下定决心要裁剪用度,我们只能依令行事,别无他法。我还有事情要忙,就先告辞。”
  “二弟妹慢走。”
  青梅悄声说道:“夫人,二夫人说的那些话,奴婢听着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
  方嬷嬷板着脸,“二夫人想要怂恿夫人同王妃娘娘作对,这你都没听出来?”
  “啊?”青梅很意外,“二夫人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顾玖笑了笑,“差不多吧。王妃要裁剪用度,二夫人肯定不愿意。她不想出头,于是来试探我的态度。”
  只可惜,顾玖不乐意配合欧阳芙。
  方嬷嬷担忧道:“如果王妃娘娘真要裁剪用度,东院上下好几十口人,夫人得早做打算才行。”
  顾玖点点头。
  她身边伺候的人,不多,大小丫鬟加上内侍,也就不到二十个。
  主要是刘诏身边的下人太多,好几十个。
  真要裁剪用度,那就裁剪刘诏身边的下人。
  反正他也用不着那么多人。
  顾玖走在花园里。
  有人迎面而来,躬身一拜,“小人拜见大夫人。”
  这声音熟悉。
  “抬起头来。”
  果然是之前在碧玺阁见过的,那位唱小曲的伶人。
  兰湘一身清清爽爽,一改之前在碧玺阁的烟视媚行。
  他偷偷的观察顾玖。
  大夫人有一双漂亮的手,真令人羡慕。
  顾玖问他,“不在房里待着,跑出来做什么?”
  兰湘低眉顺眼地说道:“王爷有召,小人不敢不从。”
  “王爷召你唱曲?”
  兰湘点头,“正是。”
  顾玖挑眉一笑,宁王倒是好兴致,这会还有心思听伶人唱曲。
  她随口问道:“你是南边来的?”
  “小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自懂事起,就跟着师傅在江南学唱曲。”
  哦!
  伶人很多都是自小被拐卖,卖入戏班子。
  像谭姨娘那种,自己跑出来唱曲,还被顾大人看中,纳为妾室,那是极少极少的。
  可以说,谭姨娘的运气是极好的。
  她刚出来唱曲,还没怎么经历社会的残酷,就被顾大人看中,纳进府中享受荣华富贵。她身上那股子傲气,因此也得以保留下来。
  顾玖说道:“既然王爷有召,你就赶紧过去。”
  “小人遵命。小人恭送夫人。”
  兰湘退到路边,埋头恭送顾玖离开。
  等人走远了,乐师狠狠瞪了眼兰湘,“若是敢乱来,必定打断你的腿。”
  兰湘低眉顺眼地笑了笑,“师兄何必如此紧张,湘有分寸,岂会乱来。”
  “最好如此!”
  ……
  树欲静风不止,更何况有人成心搅风搅雨。
  京城不太平啊!
  宁王用西南银换官平银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全京城。
  赵王府。
  赵王哈哈大笑,“宁王兄糊涂,竟然干出这等蠢事。等父皇责问,本王倒是要看看他如何应对。”
  谋士小声提醒,“王爷小心宁王藏有奸计。”
  “本王怕他作甚。他敢做,还怕本王说吗?他自己犯蠢,拿西南银掉包官平银,依着本王看,他是穷疯了。”
  赵王对宁王多有轻蔑。
  谋士还想提醒赵王慎重,赵王却一脸不耐烦,“不用同本王说那些有的没的。明儿早朝,本王只需看戏就好。”
  ……
  东宫。
  依旧是那间陋室。
  太子妃孙氏揉揉眉心,“本宫今日无心下棋,方少监还是把棋子收起来吧。”
  方少监笑了笑,“娘娘因何事烦恼?”
  “宁王用西南银掉包官平银,本宫不信你会不知道。”
  方少监自己同自己对弈,一手执黑子,一手执白子。
  “宁王是在自污,娘娘无需在意。”
  太子妃孙氏冷笑一声,“宁王还需要自污吗?这些年他干过的荒唐事,可谓是罄竹难书。方少监,本宫希望你能正视此事,而不是随口敷衍。”
  方少监抬起头,看着对方,“娘娘到底在担心什么?”
  太子妃孙氏一字一句地说道:“宁王这人,看似莽撞,却不会无的放矢。他用西南银掉包官平银,而且丝毫不加隐瞒,闹到人尽皆知也没所谓。若说宁王此举,背后没有深意,本宫说什么都不相信。”
  方少监笑了笑,“不管宁王此举剑指何人,娘娘,我们的时间都不多了。仅有的时间和人力,不能再浪费在宁王身上。”
  太子妃孙氏蹙眉,“你想如何?”
  “上巳节快到了,太子殿下的身体也好得差不多了吧。依着咱家对陛下的了解,可能已经忍耐不住要动手了。娘娘可有下定决心?”
  “本宫早就下定了决心。”
  “为防万一,咱家必须再问一次。娘娘不会再改变主意吗?”
  太子妃孙氏一脸决绝,“本王妃绝不会改变主意。”
  方少监阴测测的问道:“即便事情不成,牵连太子殿下的性命,娘娘也不动摇吗?”
  太子妃孙氏迟疑了不到一秒钟,“本宫早已下定决心,岂会动摇。”
  “娘娘态度坚决就好。咱家拼着性命不要,也会助娘娘一臂之力。”
  “宁王那边?”
  方少监缓缓摇头,“不用去管宁王,我们的目的不是他,希望娘娘能分清楚主次。”
  太子妃孙氏深吸一口气,“本宫实在是不甘心看着宁王嚣张。”
  “如果事成,宁王嚣张不了多长时间。”
  太子妃孙氏暗暗点头,提醒自己切忌急躁。
  她悄声问道:“宫里都安排好了吗?”
  方少监笃定地说道:“娘娘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中。”
  太子妃孙氏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东宫数千人的前程和性命,全都寄托于方少监你一人。希望你不要负我。”
  方少监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咱家不敢负娘娘。事后娘娘一定会感激咱家。”
  太子妃孙氏起身离去。
  方少监手里捏着一枚黑子,他盯着棋盘,眼神变幻莫测。
  突然,他一把掀翻了棋盘,棋子滚轮在地,满屋子都是。
  他仰头,哈哈一笑。
  “野心勃勃,胆大包天,果真不知死字怎么写!奈何,咱家的命被人捏着,呵呵……”
  方少监低头,看着满地的棋子,眼中闪烁着疯狂之意。
  不如一起死吧!
  ……
  今日早朝,好比是菜市场。
  早朝刚开始,就有御史弹劾宁王不尊上谕,目无法纪。
  不是一个御史,而是十几个御史,火力全开,都将炮火对准了宁王。
  赵王也趁机跳出来,“启禀父皇,宁王兄用西南银掉包官平银,此事恐有内情。不如先听听宁王兄如何说。”
  赵王说完,还朝宁王使了个眼色。仿佛是在说:不用谢我,身为兄弟,这都是我该做的。
  宁王:呵呵!
  赵王包藏祸心,无非就是想看他的好戏。
  谁看谁的戏,可说不定。
  开耀帝今天的心情很不好。
  清理户部积欠,已经许多天。户部收回来的欠款,却还不足百万两。
  大殿内,有一个算一个,没几个屁股干净的。
  尤其是宁王,胆敢用西南银掉包官平银,公然戏耍朝廷命官,毫无体统,简直就是藐视上谕,实在是罪该万死。
  “宁王,给朕滚出来。用西南银掉包官平银,还敢指使王府侍卫同衙役当街殴打,你可知罪?”
  “儿臣知罪!”
  宁王干脆得很,干脆地跪在地上请罪。
  赵王志得意满,幸灾乐祸。
  其他皇子,也都差不多。乐意看见宁王落难。
  开耀帝是个暴脾气,直接走下龙椅,一脚踹在宁王的胸口,“混账玩意,谁给你的胆子,竟然戏耍朝廷命官,藐视上谕?朕怎么就生了你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
  宁王趁机倒在地上,捂着胸口叫痛,不起来了。
  开耀帝气的,又狠狠踹了几脚。他正要叫人将宁王拖下去打一顿再说,此时有人站出来。
  “启禀陛下,宁王用西南银掉包官平银,如此说来,宁王府至少还有四万五千两的存银。请陛下下旨,令宁王即刻交出这笔存银,尽快还清户部积欠。”
  说话的人是李侍中,他曾是睿真崔皇后安插在朝堂上的钉子。如今睿真崔皇后不在了,李侍中同崔家联手,力保太子。
  宁王自己作死,那就别怪他落井下石。
  开耀帝闻言,深觉有理。
  指着宁王,怒道:“逆子,赶紧将银子交出来,否则朕让你好看。”
  宁王心虚地说道:“启禀父皇,儿臣没钱了。”
  “四五万两的官平银,绝不可能凭空消失。宁王殿下,你莫要哄人。”李侍中死死地盯着宁王。
  宁王立马跳起来,指着李侍中的鼻子大骂,“谁告诉你本官有四五万两的官平银,你哪只眼睛看到了?没有证据的话,休要胡说。”
  李侍中被喷,抹了一把脸,默默地擦掉脸上的唾沫星子。心中对宁王极为厌恶。
  赵王痛心疾首,“宁王兄,你就不要执迷不悟啦。你用四万五千两的西南银掉包官平银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朝堂和京城。所有人都知道你府里还有四万五千两的官平银,你就赶紧拿出来吧。不要再触怒父皇。”
  赵王明着劝解宁王,实则是在落井下石。同李侍中一唱一和,既要逼着宁王交出银子,又要挑拨天子同宁王的父子之情。
  以天子暴躁的脾气,只需几个回合,宁王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宁王半点不虚,“谁告诉你们本王还存有四万五千两的官平银?本王明确告诉你们,这些都是污蔑。父皇明鉴,可知道儿臣手里的西南银从哪里来的?”
  开耀帝冷冷一笑,“从何处而来?”
  宁王先是嘿嘿一笑,“前段时间,儿臣偶然听说了一个赚钱的办法。官平银交出去,转手就能赚两成利润。
  儿臣心动,于是将四万五千两的官平银,全换了西南银。
  结果那个顾知礼,哼,不识好歹,竟然敢带衙役上王府堵门。改天本王见了他,定要叫他好看。”
  “你想让谁好看?”
  开耀帝一脚就将宁王踹翻在地上。
  然后指着他,质问:“说,西南银从何处换得?所谓两成利,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不说清楚,朕今日饶不了你。”
  宁王揉着胸口,“父皇好歹轻些,儿臣骨头都快断了。”
  开耀帝眼一瞪,宁王终于老实了。
  “启禀父皇,儿臣的西南银从少府铜丞换得,四万五千两官平银,换了六万七千五百两西南银。前脚顾大人抬走了西南银,后脚那四万五千两的官平银就给少府铜丞送了去。”
  所谓少府铜丞衙门,掌盐铁和铸钱。等于后世的人民银行,负责发行货币。
  而少府铜丞,就相当于后世的人民银行总行行长兼上市央企老总,权势非同一般。
  西南银矿铸造的西南银,按照规定,全部运送到少府,由少府铜丞安排将西南银重新提炼,铸造为官平银,或是铸造成宫廷所需银器。
  宁王当着文武百官爆料,说自己用官平银从少府铜丞手上换取西南银,就为了那所谓的两成利。
  百官哗然,议论纷纷。
  没想到京城还有这等好事,用官平银换西南银,就能获两成利。
  不少人暗暗顿足叹息,早知道有这等好事,说什么也要将家里存放的官平银全都换成西南银。
  两成利,可不少了。
  蚊子肉再小也是肉啊。
  在百官叹息之余,也有人脸色刷的变得惨白,冷汗津津。
  好狠毒的宁王,是要将少府一网打尽吗?
  赵王大惊失色,不敢置信宁王竟然说出这番话。
  他脸色铁青,好啊,不愧是他的宁王兄。他说呢,简单的一件事情,却弄得那么复杂,而且众人皆知,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
  噗通!
  少府铜丞突然往地上一倒,昏了过去。
  开耀帝冷冷一笑,厉声说道,“泼水,弄醒。”
  有小黄门端来一盆冷水,狠狠地泼在少府铜丞的脸上。
  少府铜丞醒来,跪伏在地,大呼一声,“臣冤枉啊!”
  赵王面目狰狞,突然跳出来,指着宁王,“宁王兄,你自己犯事,却要牵扯不相干的人,你到底有何居心。”
  少府铜丞姓温,薛贵妃娘家远亲。
  赵王向来都是将少府铜丞当做自己的钱袋子。
  宁王想要干翻他的钱袋子,得先问问他同不同意。
  宁王眼一瞪,“七弟慎言。本王据实禀报,不敢有任何欺瞒,绝没有牵扯不相干的人。父皇,儿臣手里还有温大人的手书签章。”
  开耀帝面目狰狞,“呈上来。”
  陈监正陈大昌三步并作两步,从宁王手中取过手书,交与天子。
  “该死!该死!该死!”
  开耀帝连说三个该死。
  大殿内,文武百官,俱都变了颜色。这是要杀人的节奏啊!
  开耀帝怒火中天,“将温广仁下诏狱,彻查此事。凡是牵连其中之人,绝不姑息。”


第259章 走着瞧
  “父皇,此事乃宁王兄编造,请父皇……”
  砰!
  开耀帝直接抄起砚台,朝赵王砸去。
  赵王闷哼一声,他没有宁王躲避砚台砸头那般经验丰富,被砚台砸了个正着,额头眼看着就出了血。
  鲜血混着墨汁,黑黑红红,着实狼狈。
  开耀帝半点不心疼,指着赵王,怒斥:“禽兽否?”
  赵王脸色煞白,冷汗直冒,后背湿透,跪在地上爬不起来。
  “滚回王府好好反省,无朕旨意,不得出王府大门半步。否则朕要你好看。”
  开耀帝骂完了赵王后,甩袖离去。
  早朝草草结束。
  文武百官各种担忧,纷纷离开,赶紧想办法应对。
  以免这件大案牵连到自己头上。
  已经有人在议论,莫非今年犯太岁?
  从正月开始,就没消停过,接连出事。
  陈驸马腰斩弃市,太子中毒,如今又是少府铜丞贩银案,全都是要人命的大案。
  今年注定不太平,也注定了今年的春天满目鲜血。
  宁王来到赵王身边,“王弟,需要为兄扶你一把吗?”
  赵王满腔怒火,“王兄好计。”
  宁王哈哈大笑,显得十分张狂得意,“一般一般,没让你失望吧。”
  “王兄本事,弟甘拜下风。”
  赵王从地上爬起来,这会他已经冷静下来。
  宁王大笑说道:“没让你看到本王的笑话,真是过意不去。不如本王请你喝酒?哦,你被下令回府禁足,看来只能下次一起喝酒。”
  赵王脸上肌肉抽搐,拳头紧握。
  他压低声音说道:“未到最后,论胜负为时过早。别忘了,太子殿下还稳稳地坐在位置上。”
  宁王笑了起来,“你说对,现在论胜负太早。那我们就,走着瞧?”
  “走着瞧!”
  赵王怒气冲冲离开。
  宁王眼中闪过讥讽之色。
  他又朝坐在角落,一早上没出过声的太子殿下走去。
  “太子哥哥,你还好吗?”
  太子抬头,额头上有细密的冷汗。
  “太子哥哥怎么出汗了?这天不热啊!”宁王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
  太子从席位上站起来,面色平静地说道:“父皇动怒,孤心颤之。”
  宁王似笑非笑,“少府铜丞贩银,同太子哥哥并无关系,太子哥哥何必紧张?正所谓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除非太子哥哥心里头有鬼。”
  太子殿下微微垂首,“宁王慎言,孤还有事,先走一步。”
  宁王没有纠缠,他目送太子殿下急匆匆离去,嘴角上翘。
  他志得意满走出大殿,没想到李侍中就站在屋檐下。
  听到动静,李侍中回头看着宁王,“下官见过王爷。”
  “免礼。李侍中不去忙政务,留在此处,莫非是特意等候本王?”宁王面容严肃。
  他可以嬉笑赵王,暗讽太子。
  但是他不敢对李侍中有丝毫轻视。
  就凭睿真崔皇后过世一年,李侍中依旧稳稳地坐在位置上,在朝中混得如鱼得水,可见此人本事了得。
  李侍中同宁王相隔一步的距离。
  两人俱都看着前方的宫门,看着鱼贯离开宫门的百官。
  李侍中用仅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问道:“王爷想要什么?”
  宁王嘲讽一笑,“本王说要亲手搅乱这一汪池水,李大人意欲如何?”
  李侍中面无表情,“如果王爷真想搅乱一汪池水,下官可以助王爷一臂之力。”
  宁王惊讶,却没有朝李侍中看一眼,他的目光依旧盯着远处的宫门。
  他说道:“李大人别开玩笑,本王不喜欢这样的玩笑。”
  李侍中笑了笑,“王爷是怕了吗?怕下官是太子殿下的间,会害了你。”
  “难道你不会害本王?”
  “下官从不害人。”
  宁王哈哈一笑,这话说给三岁小儿听听还差不多。
  没害过人?因他李侍中而死的人,不知凡几。
  当年睿真崔皇后还活着的时候,李侍中就是皇后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指谁杀谁。
  就连方少监都被李侍中硬生生压了一头。
  “过去所作所为,非下官所愿,还请王爷体谅。”
  “别!本王同李大人不熟,不存在体谅不体谅的。有什么目的,你请直说,本王洗耳恭听。”
  李侍中眯了眯眼睛,“王爷现在不信下官,但是下官相信,未来王爷一定会相信下官的诚意。告辞!”
  宁王皱眉,目送李侍中离去。
  这个李侍中,年纪轻轻,位居高位,突然跑来同他示好,到底几个意思?
  难道是太子授意?
  还是东宫又要憋坏招。
  宁王冷哼一声,管他刀光剑影,本王耸然不动,看他如何。
  ……
  太子殿下急匆匆地回到东宫博望园,先是灌了一大杯水。
  他惊慌无措,冷汗津津。
  咬咬牙,问身边内侍,“太子妃在何处?”
  “娘娘这会应该在寝殿。”
  太子殿下急忙赶往寝殿,并且将宫人全都轰了出去。
  太子妃孙氏见状,心中惊疑,“殿下怎么啦?难道出事了?”
  寝殿内,只有夫妻二人,所有宫人俱都被赶了出去。
  太子殿下上前一步,双手抓住太子妃孙氏的肩膀,“方少监人呢?将他交出来。”
  太子妃孙氏皱眉,一脸糊涂,“殿下在说什么?什么方少监?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休要欺瞒孤。真当孤什么都不知道吗?孤只是假装不知道而已。方少监人呢,赶紧叫他出来见孤。”
  瞧着太子殿下惊慌失措的样子,太子妃柔声问道:“殿下,你先告诉臣妾,到底出了什么事,以至于如此慌乱?”
  太子殿下厉声说道:“宁王告少府铜丞温广仁贩银。温广仁你知道吧。他明面上是赵王的人,实则是母后替孤安插在少府的钉子。
  这些年东宫一应开销,温爱卿没少费心。如今他被下了诏狱,万一,此事方少监最清楚,你赶紧将他叫出来。”
  太子妃孙氏脸色微变,“温广仁竟然是母后替殿下安排的人,此事臣妾怎么不知道。”
  太子殿下脸色铁青,“此事本就是秘密,岂能随意宣之于口。”
  太子妃孙氏咬牙切齿,“方少监误我。殿下,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臣妾这就带你去见方少监。”
  太子妃孙氏恼怒无比。
  昨晚上,她问方少监宁王一事要如何应对,方少监竟然轻描淡写地说无事。
  这个贱奴,果然是忘了自己的身份,竟然敢蒙骗她。
  温广仁这么重要的人物,这么长时间,方少监愣是一个字都没透露。
  太子妃领着太子殿下来到陋室。
  方少监见到太子殿下那一刻,分明一点都不意外。似乎早已经料到了今天。
  他起身,躬身一拜,“老奴叩见殿下。”
  “免礼!”
  太子殿下脸色苍白,看着身体很虚。
  “方少监,孤总算见到你了。宁王告少府铜丞温广仁贩银,温爱卿已经被下了诏狱,此事该如何是好?母后走之前,可有交代过你?”
  方少监哦了一声,显然早已经料到此事。
  他说道:“殿下请坐。温大人此时被下诏狱,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他会不会供出东宫。”
  “那他会吗?”太子殿下紧张地问道。
  方少监躬身说道:“殿下放心,温大人没有机会供出东宫。案子查到赵王头上,就再也查不下去。”
  太子妃孙氏厉声质问,“你怎么知道?你能保证吗?万一温广仁扛不住大刑,攀扯东宫,你能负责吗?”
  方少监面无表情地说道:“殿下,娘娘,请尽管放心。温大人没有机会攀扯东宫,最迟今晚,温大人差不多就该死了。”
  “怎么会?”太子殿下惊疑不定。
  太子妃孙氏眯起眼睛,狐疑地盯着方少监。
  方少监小声说道:“皇后娘娘离世之前,早有相应的安排。温广仁受娘娘恩惠,他知道该怎么做。”
  “事到如今,方少监,你还不肯说实话吗?母后是不是在诏狱安排了人?”太子妃孙氏质问道。
  方少监只说道:“具体的情况,咱家并不清楚。咱家只知道,娘娘早已经预料到温大人有可能成为东宫拖累,所以早早地做了安排。”
  听到这里,太子殿下明显松了一口气。
  “母后算无遗策。既然早有安排,那么孤无忧亦。”
  太子殿下如释重负,对方少监说道:“孤不能在此处久留。方少监有何需要,告诉太子妃即可。”
  “老奴恭送殿下。”
  太子殿下急匆匆离去。
  啪!
  太子妃孙氏将房门重重关上,“方少监,你还有多少事情瞒着本宫?”
  方少监淡漠一笑,“娘娘为何动怒?”
  “明知故问。”
  “咱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娘娘着想。试想一下,娘娘要是知道了温广仁的事情,岂能无动于衷。一旦娘娘有所行动,必定会被人察觉。今日早朝,宁王也就不用如此迂回。他完全可以利用娘娘同温大人之间的联系,就可以掀翻了东宫。”
  太子妃孙氏皱着眉头,并没有信方少监的话。
  方少监垂眸一笑,继续说道:“娘娘知不知道,为何宁王在朝堂上没有冒然攀扯东宫?
  因为他只是怀疑温广仁同东宫有关系,却找不到丝毫的证据。
  所以他只能先将温广仁还有赵王拉下马,寄希望于金吾卫,能用大刑让温广仁吐露出同东宫的联系。
  从宁王掉包银子开始,他的目的一直都是东宫,而非赵王。他已经急不可耐,想要逼着天子废掉太子殿下。”
  太子妃孙氏眉头不得舒展,“宁王有如此智谋?”
  方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