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妾之女-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只是听着而已。左耳进右耳出的那种。
作为国公府的长孙,沈安大婚,温氏给他安排了东北角一处阔朗的院子,也有小门与街上相通。美中不足,与二房住的地方远了些。
已经到了深秋,早晚天气有些寒凉。徐宁一路走过去,茜红色绣金裙摆被晨露染湿了些。
二老爷并不与二太太住在一处,多数时候都是住在外边的书房里。徐宁对往事并不大了解,沈安与她感情再好,也不会将原先的家丑说给她。不过,对徐宁来说,倒是也方便了——她先还担心过自己去请安,会动不动就撞见公公的。
“太太。”徐宁进了二太太的屋子,二太太已经洗漱好了,正端着参茶喝。
见了徐宁,便放下了茶水,端正坐好,等徐宁屈膝行了礼去,才满脸笑容,“咱们娘两个,也没那么多的礼数。快坐下吧。”
又见徐宁一身茜红色锦罗裙,外边罩着金红色滚了雪白风毛领子的斗篷,牡丹髻上斜插一支卧凤钗,凤嘴儿处衔着一溜儿磨成了水珠儿形的红宝。略微动一动,红宝流苏便摇曳出一片珠光宝气。
当真是商户出身,哪怕顶了侯府千金的名儿,也还是有些铜臭之气掩饰不住的。
二太太心中不喜。
说也奇怪,亲事定下前,她对徐宁百般的满意,只觉得这姑娘,合该是老天给沈安准备的,色色都好。
可亲事定下后,看到儿子为了徐宁伏低做小的,尤其是婚后,儿子儿媳妇意洽情甜,那样沉默端方的儿子,竟然也开始露出情意款款的笑容来了,二太太反而越来越看不惯徐宁了。
这几年她也得了些教训,丈夫已经离心,女儿又远在外省,儿子便是如今唯一的依靠了。因此,虽然不喜欢徐宁了,二太太倒也还将这份儿不喜压在了心里,待徐宁还算和善。
与徐宁说了一会儿话,便拉着徐宁手慈爱道,“我听说,你这两日都出去巡视铺子了?”
定南侯夫人把京城里的两处铺面都给徐宁做了嫁妆,但嫁妆里的远不止这些。她心疼女儿,不但京城,就连周遭的几处产业也都一股脑给了徐宁。徐宁未出阁时候也是经常帮着定南侯夫人打理这些的,婚后也并没有改变。
听二太太问起,也回答得很自然。
“你日常要服侍安儿,还得操心这些,也是辛苦了你了。”二太太感叹,拍了拍徐宁的手,“不过咱们这样的人家,哪里有太太奶奶们亲自去打理这些的呢?你看老太太,大太太她们,私房也都不少,什么时候用她们自己抛头露面呢?叫人看着不像。不如你也找几个忠心的妥当人,自己又省心又省力的。说到底,咱们做女人的,相夫教子才是正途,你说是不是?”
这话,她早就暗示过了,奈何徐宁揣着明白装糊涂,口里应和几声,依旧我行我素的。
见徐宁这身鲜明的装扮,二太太知道她今儿一准儿又要出去,忍不住就把话说开了。
徐宁也不恼,笑眯眯地点头,“太太说的是。”
她才大婚,并不打算与二太太翻脸。不过,二太太显然不满意她这样敷衍的态度,嘴角往下垂了垂,就露出两道浅浅的法令纹,这叫她看上去既严厉又苍老。
双手拍了拍,外边走进两个面生的丫鬟来。
徐宁嘴角笑容也淡了下去。
两个丫鬟都一样的粉衣装束,梳着一样的发髻,佩着一样的钗环。低着头,羞人答答的模样。
“好孩子,你这样的辛苦,叫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二太太淡淡地说道,“这两个丫头是我一手调校出来的,心仔细,手上也麻利。这个嫣红……”
一个丫鬟往前走了一小步,听二太太的话,抬了头,露出一张白腻温柔的脸。
二太太继续说道,“手上针线最是细致。这个,叫绣红……”
另一个也上前抬头,看着也是好相貌。
“她最擅调弄汤水。我看她们都还恭谨,不如,你就带了回去,留着使唤吧。”
徐宁什么都没说,安安静静把人带走了。
她这样的柔顺,倒也叫二太太心气儿顺了点。她不乐意看到儿子一心扑在妻子身上。沈安是要走仕途大路的,眼中不能只有一个女人。
不过很快,二太太便知道自己错了。
沈安冷着脸,亲自把两个丫鬟送了回来。二太太气得身上都发抖了,不过短短的日子,徐宁就能将儿子抓到了手里,叫儿子替她出头忤逆自己,那往后时间长了,这家里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吗?
二太太顿时就哭骂了起来。
哭自己的不容易,骂徐宁的不孝。
沈安先还劝了两句,后来便忍无可忍,如同之前质问二老爷一般,问二太太:“母亲儿女双全,锦衣玉食,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不好吗?莫非也要我与妹夫一样,带着妻子远离京城,您才开心?”
说完就拂袖而去,二太太哭声都哽在了喉咙里。
顾老太太听说这件事后,沉默了半晌。她实在是不明白了,一家人都甚是和睦,怎么二太太就非要寻出些事情来?敢情不是她抹着眼泪求自己去为沈安求娶徐宁的时候了?
老太太看得清清楚楚,大婚一个月,孙子孙媳妇之间情分正好,小夫妻俩一心一意地相守,说不定很快又会给沈家添下一代。难道不好?
非要做个恶婆婆,叫小两口离心,也不知道二太太到底能得了什么好处去!
想了想,叫了自己身边的丫鬟来,给徐宁送去了几样自己收了好多年的东西。
阿琇也觉得无语,偷偷问温氏,“二婶子这是要干嘛呀?每隔一段时候,咱们都觉得她能安生过日子了,就闹出一遭儿来。”
生怕人忘了她吗?
温氏大约能理解了二太太。妯娌四个,三个都得丈夫爱重。唯有她,好几年了丈夫都不迈进她的屋子,日常避不过去了,说起话来也冷冷淡淡。女儿呢,不在身边,儿子呢又娶了媳妇。娘家更别提了,因她当初和嫂子险些把阿珏坑到人家去做妾,婆家娘家走动都不多了。
“她也是一把年纪了,多少年的苦心算计都白费,到如今看来看去只剩了自己,换了谁,也会有些个不忿吧。”
第246章 拖一拖?
正如阿琇和温氏说的,二太太打了为儿子娶高门贵女,还要拿捏贵女的主意。换了个真温柔贤良的或许可以,但碰上了徐宁,二太太那点儿心机手段完全是白给。
而且沈安自己也并不糊涂,知道自己的母亲到底是什么性子。他本来也是执拗的人,不会不孝,但这孝,叶要分怎么孝,一味地顺承,那叫愚孝。
他想得明白,徐宁便少了许多的麻烦。大婚数月,二人感情非但没有变淡,反而越来越亲密。
初时二太太还想借徐宁没有身孕做做文章,没想到的是徐宁肚皮争气,正月里,就被诊出了两个月的身子——这一下,二太太如何不知,顾老太太先欢喜坏了。年前小儿媳妇霍昀怀上了,年后长孙媳妇也有了喜讯,这就是人丁兴旺的家哪。
霍昀有了身孕后,害喜实在是太严重。她从小就比旁人更柔弱些,若不是生在靖海侯府,一家子倾力为她调补身体,还不知道能不能顺利生下龙凤胎。
这一次,就算在京城里,有顾老太太和霍老夫人照看,也还是难熬得很。
没法子,霍昀只好将双胞胎送到了国公府顾老太太的身边去。
顾老太太精力也是有限,于是这带孩子的重任,便落到了阿琇身上。
龙凤胎中女孩儿名唤阿珝,按着国公府的排行,人人都叫她一声十姑娘。
十姑娘人不大,可挑剔的很。小丫头长得很像沈焱,与阿琇便也有几分相似。她喜欢美人儿,机灵的很,在顾老太太那里,吃饭穿衣,长得略微平淡点儿的小丫鬟都伺候不来。尤其是有阿琇在的时候,十姑娘吃饭要阿琇喂,穿衣也要张着手等阿琇来给套上。
偏顾老太太还告诉阿琇,“你妹妹喜欢你哪,你多劳动些吧。”
阿琇可怜兮兮地抱着圆滚滚的十姑娘,对温氏哭诉,“有了十姑娘,九姑娘就在祖母那里不吃香了。”
“胡说。”温氏安慰女儿,“你祖母最疼你了。”
“有了新人,我这旧人已经成了昨日黄花。”阿琇一手费劲地搂着小堂妹,一手抹了抹眼角,“那都是过去了。哎……你不许动啊!”
十姑娘两岁多,走路已经很稳,动不动就喜欢来个鲤鱼打挺挣脱怀抱,自己满地跑。
阿琇一个不留神,就被这个力气大的小堂妹挣了出去。
九姑娘尖叫着追,十姑娘呱唧呱唧地在前边尖叫着跑。
两个丫头,把温氏的屋子几乎叫翻了天。
温氏靠在榻上,无奈地揉着额头。
三月底,阿琇就要大婚了,还是这么长不大的样子,可怎么好呢?
腊月的时候,阿琇及笄,一场及笄礼办得很是热闹。凤离也已经出了孝。安王老太妃按照从前与顾老太太的约定,郑重地请了冰媒来,与靖国公府商定了凤离和阿琇大婚的日子。
原本,安王府中,还有个待嫁的凤娇。
她是赐婚,与洛吉算是和亲。老太妃本想办了凤离和阿琇的婚事后,便将让凤娇出阁。
不过年前,北戎传来消息,北戎皇帝病重,想要召洛吉回去。大皇子将召令扣下,软禁了北戎皇帝皇后,自己篡了位。
有北戎皇帝身边心腹九死一生来到了大凤,将此事告知了洛吉。
洛吉哪里还能继续待得下去?
与皇帝请旨借兵,杀回北戎去了。临走前,也只来得及给凤娇留下了一封信两行字而已。
凤娇看着信上那两个力透纸背的“等我”两个字,眼里酸胀,有些泪意,却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来,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只是打那一天起,又开始了日日茹素,早晚诵经祈福。
老太妃心里就有些惴惴不安了。
她本不是个信鬼神的人,可上次凤娇休夫后,她也去庙里上了香求了签,得了个下下签,解了后说,凤娇这一生都不大顺遂的样子。
老太妃只当那庙里为了香火,胡说而已。可这么一看,怎么就那么巧呢?
要说洛吉对凤娇的心,真诚得不能更真了。老太妃原还想着,这下凤娇算是苦尽甘来了。
谁能想到又有这么一出?
她也是有经历的人了,当今陛下夺嫡登基的血雨腥风还在眼前。
倒在这条路上的人,老太妃数都数不过来。
最终坐到皇位上的人,那一路都是踏着无数的鲜血。
洛吉成功还好,他信上说了会回来风光迎娶凤娇。
可若输了……
想着平日里凤娇的表现,明显也是对洛吉动了真情的。
老太妃不愿意多想了。
眼下,她也只盼望着借凤离与阿琇大婚的喜气吧。
这些温氏也只是知道个皮毛,还是阿琇告诉她的。想着阿琇进门后就要挑起的担子,温氏再如何的冷静,也不能不忧心。
“娘?”好不容易捉到了十姑娘,将咯咯笑个不停的小姑娘领到了温氏榻前,阿琇有些纳闷。她娘怎么了?近来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
她哪里知道,离着她的婚期日近,她没什么心事,她娘却有些个恐惧症了呢?
温氏自己焦心,又不想孩子们看出来,能折腾的就只剩下了靖国公。
连着好几个晚上,她将已经睡熟了的丈夫叫醒,要么问他,是不是还要在阿琇的嫁妆上再加上两成。不添嫁妆里,只多给阿琇一些压箱底的银子——进了宗室,花销总是要更大些。要么,就犹豫着和靖国公商量,看是不是能找个什么由头,拖一拖这婚事。
靖国公背地里问初一,“你娘这是怎了?”
原先这么蝎蝎螫螫的明明都是他啊。
初一摊手,“舍不得姐姐嫁出去嘛。”
靖国公小声告诉初一,“我也舍不得,要不就像你娘说的,拖一拖?”
不然,他装个病?
初一本来不大的眼睛都瞪圆了。
“姐姐又不去别处,就在京城里,坐车半个时辰都不用就回来了。”况且他未来姐夫对他姐姐那么好,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没看他姐姐还傻吃闷睡的每天乐乐呵呵么?
“爹爹啊,您可千万别拦着,没看姐姐盼嫁,盼得眼睛都红了吗?”
“就是个小没良心的。”靖国公为最偏爱的女儿下了个结论。
不管多么不愿意,日子还是飞逝而过,转眼间就到了凤离与阿琇大婚的日子。
第247章 迎亲的来了
安郡王苦恋靖国公府九姑娘,等待多年终成眷属,大婚的排场比之前叫京城人津津乐道了许久的贺长安大婚,更加隆重几分。
花妆这一天,靖国公府轰轰烈烈地晒出了阿琇的嫁妆。朱红色描金绘彩的嫁妆箱子满满当当地摆了两个大院子,装着四季衣裳各色料子的箱笼大开,由着人看。锦罗纱缎,映着日光洒出一片锦绣斑斓,更有各种水光溜滑的狐狸皮猞猁皮等,拿出一张来,足够寻常人家一两年的开销。
这还只是能够叫人看达到的,至于那些没有打开的箱笼,想来各种金银器皿珍宝玩物也是不少。更有箱笼的最后,是六块贴着喜字的瓦片,六方裹着红纸的土坯,代表着沈家给阿琇的嫁妆中,有六处宅子,六处庄子。
阿琇嫁入了宗室,温氏本来就着意要给她多多的陪嫁,好叫她底气更足些。最后这两个月,温氏更是一边担忧着,不想叫女儿出阁,一边一件一件的往嫁妆单子上添东西。阿琇之前看到过嫁妆单子,都吓了一跳——不说别的,单是这六处宅子,就实在是过于丰厚了!
六处!
以阿琇这十几年的经历,京城里的高门贵女,出阁的时候陪嫁的宅子和地是少不了的。可是,也没见过哪家竟然大手笔地六处宅子,六处庄子的啊。
“这么陪嫁姑娘,怕不是大半家私都要贴出去了?”靖国公府在京中多年,亲朋故交都不少。再加上阿琇是嫁入王府,来的人着实是不少。
就有那看着嫁妆眼热的少不了要酸上一两句。
“我听说沈家九个姑娘,前边八个出阁时候嫁妆也都很是丰厚的。但这么瞧着,怕是加起来都不如这位九姑娘的。”
“我冷眼时候,怕也没有这般的排场。”
阿琇坐在闺房里,一身鲜明的红色衫裙,粉黛轻匀,更显绝色。影影绰绰的,她也听见了几声外头的议论。
“别听那些个,不过是几个刚进京来没多久的外官命妇,能见识过什么呢。”说话的人,是贺长安。
因霍昀和徐宁都有了身孕,需要避开新婚的场合。贺长安却暂时没有这个烦恼,挽着发髻陪在阿琇身边。
她手指头敲着桌面,与阿琇小声笑道,“都是嫉妒。若她们知道,表哥送来的聘礼有多贵重,怕是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说完又咳声叹气,“好不容易趁着大婚时候出了回风头,这才多久,就被你压过去了。”
看看四下里无人,阿琇飞快地说道,“不然你休了表哥再嫁一次?”
眼见着贺长安两道英气的眉毛立了起来,阿琇连忙改口,“我的意思是你们再来一次大婚?”
“看在你好日子的份儿上,且饶了你!”贺长安一边说,一边觉得不忿,还是在阿琇雪白的腮边拧了一把,留下个红印。
“明儿进了王府,你说话仔细着些。都是王妃了哪,就是大人了,不是人人都会体谅你的。”看看一身红衣,可还是终究有些稚气的阿琇,贺长安捧着阿琇的脸上下打量,阿琇连忙噘嘴做笑脸。贺长安噗嗤一声笑了,“倒也难说,这张小脸真是招人喜欢。”
说着话,陪嫁的丫鬟小月儿也打扮得簇新鲜亮,双丫髻上各插了朵大红色的绒花,跑进来笑嘻嘻地通报,“姑爷催妆来啦,在前院呢!”
阿琇一把推开了贺长安,“真的?”
跌坐在床上的贺长安:“……瞧你那点儿出息!”
阿琇扒着窗户,可惜除了说笑着往外涌去看催妆的女眷们,什么都没看见。
有些失望地回身来坐下,嘴上却不肯输给贺长安,“你当初听见表哥催妆的时候,
比我好不到哪里啊。”
“没法子,谁叫青时相貌堂堂,英姿勃发呢?”贺长安半点不以为意。她与霍青时感情很好,霍青时性子有些沉闷,日常夫妻相处,贺长安总是丝毫不加掩饰对霍青时的喜欢,甜言蜜语张嘴就来,百炼钢都能化作了绕指柔。
阿琇撇嘴,“我家阿离也很好啊。”
“萧萧肃肃,朗月入怀,说的就是他了。”
贺长安抬头看屋顶。
“你看什么?”阿琇凑过去跟着看,什么也没看见。
贺长安叹道,“看看屋顶有没有被你吹破。”
话音落下,被雌威大发的阿琇按在了床上。
“天哪,这是干嘛呢?”阿珏和阿珎携手走了进来,看见阿琇正甩了鞋子,提着裙摆要骑在贺长安身上。
被胡武养得圆圆润润的阿珏大步走了过去,把阿琇从贺长安身上撕了下来,恨铁不成钢地点着她的额头,“你还知道今儿是什么日子不?外头多少人呢,还没个正形儿。”
连慧怡长公主都来添妆了,这丫头怎么还是这个长不大的样儿?
“看你的头发,都乱了。”阿珎也过来,将阿琇按在妆台上,拿起篦子替她把头发抿整齐了,“想闹,也好歹等客人走了吧。”
她是姐妹中最年长的,这几年日子过得很是舒心,已经将年少时候的尖锐磨去了。在沈家一众女孩中,越来越像长姐了。
拍了拍阿琇的肩膀,“回头我们还得去外边招呼着客人,你和长安便留在这里用膳,不许再胡闹了。叫人看见,会笑话的。”
嘱咐了几句,叫了阿珏一起离开——没办法,霍昀和徐宁都有孕在身,按照规矩要避开喜房。今日的客人不少,宗室勋贵女眷们更多,几位回来的沈家姑奶奶只能也帮忙照应着。
她们走了,贺长安才对阿琇眨了眨眼睛,“你这位大姐姐,这几年越发稳重了。”
据说从前可不是这样的。
“经历了事情,自然也就变了。”想到从前阿珎处处与温氏这一脉争锋,阿琇也觉得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能叫一个人脱胎换骨地转变。
看到了阿珎,又不免想起阿瑶和阿珠。她们都离着太远,实在回不来,但添妆的东西都送了回来,特别是阿珠,整马车的嫁妆往家里送。阿琇嫁妆中的一箱子火狐狸皮子,就来自阿珠。
“我就只盼着,我们九个姐妹,还能有聚在一处的一天。”十妹妹还小,不算她。
想想小时候姐妹们在一起,吵吵闹闹的,谁与谁好,谁跟谁不和,可一旦到了有外人的时候,九个姐妹偏偏还能拧成一股绳子。那会儿,多好?怎么转眼间,就一个个都嫁了出去呢?
阿琇很是感慨了一回时光无情,丫鬟们摆上了席面后狠狠地吃了一大碗饭才扫去了伤感。
热闹了一整天,晚间客人散去。
温氏走进了阿琇的屋子。
烛光摇曳,凤冠霞帔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上头的金线在跳动的烛光中闪闪发亮,华丽,高贵。
“娘。”阿琇站起来。她已经换上了一身轻红色的家常衣裳,头发披散着,还带着水气。
“坐下吧,累了一天了。”
“我只在屋子里坐着了,哪里有娘累呢?”阿琇扶着温氏坐在软榻上。看着温氏保养很好,可依旧是多了浅浅纹路的眼角,蓦然间鼻头发酸,眼睛就湿润了。她半跪下去,把头埋在温氏的膝盖上,肩头抖了起来。
温氏只觉得膝头温热,知道这孩子是哭了。
“你这孩子……”原想拉了阿琇起来,温氏的手抬起起来,半路却放在了阿琇的头上。如阿琇小时候一般,温氏一下下地抚摸着女儿的长发,“大喜的日子,不要哭了。”
顿了一顿,温氏眼帘低垂,“阿琇……快起来吧。”
阿琇抽了抽鼻子,眼角处水光氤氲。“娘。”
还如小时候那样,声音里透出亲近,又似撒娇。
这是属于母女间才有的情意。
温氏替她将颊边的碎发别到而后,爱怜地,也还是我的女儿,都在京城里,想我了,想老太太了,就回来看看。你记得,咱们国公府,定康侯府,都是你的娘家。有我们在,不管你到了哪里,也不用怕。”
阿琇鼻音重重的,用力点头。
温氏看着她,眼中有怜爱,有不舍。她心中矛盾,无论说多少次的阿琇就是她的女儿,只是她一个人的女儿,可也终究抵不过事实。阿琇,的确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
“……阿琇,你……”
阿琇绕到了温氏身后,从后面抱住温氏,“娘,谢谢您。”
谢谢您在我亲娘舍弃了我的时候,把我养在了身边,不至于叫我在滴水成冰的冬日里冻死饿死。
也谢您多年倾心教导,到如今的精心筹谋。
温氏嘴角动了动,终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握住了阿琇的手。
次日天才亮,阿琇就被叫了起来,沐浴绞脸,梳妆打扮。
绞脸的,是个据说是京城里很有名儿的,手劲轻巧,绞得干净。阿琇几个姐姐出阁时候,都是她来给绞的脸。
阿琇疼得直掉眼泪,谁说不疼的!
几个沈家在京中的姑奶奶一边按着阿琇不叫她动弹,一边笑得直不起腰来。
好不容脸上干净了,梳好了头发上好了妆,换上了郡王妃规制的喜服,都快到了晌午。
三太太亲自端了一碗燕窝粥,小心翼翼地喂了阿琇吃,又给喂了个鸡蛋,别的一概都不给吃了。
这边还没来得及收拾利落,外边忽然鞭炮齐响。
迎亲的来了。
第248章 美色当前
漫天红霞中,凤离一袭朱红色郡王礼服,两条蟠龙蜿蜒而上,落在肩头。在斜阳的映照下,几乎就要腾空而起。
十二位迎亲使簇拥在他身后,俱是红衣,挺拔俊朗。年轻的面容上,都是掩饰不住的喜色。
阿琇被靖国公从闺房中背出——据说因争这个差事,靖国公和沈初一两个几乎父子反目。
靖国公说是从前的女儿都是他亲送出去,更显得对女儿的看重疼爱,也是让婆家那头儿不敢随意轻慢的意思。初一说那是因为他还小,背不动几位姐姐,现下不同了,他比阿琇还要高出一头,壮实得很,完全可以安全地把姐姐交到姐夫手上。
最后,父子争执以从不打孩子的靖国公一脚踹在了初一的臀上结束。
年少的靖国公世子沈定,不满十岁入北境随军守城,回京途中活捉叛将的传说至今仍在京中流传。其声名不下以貌美享誉京城的四叔沈焱。
如果不是容貌实在不够惊艳,那也是个掷果盈车的风流少年。
然而又有什么用呢?
初一伤感地对九皇子凤容哭道,“还说疼我哪,就是个一脚丫子的疼法。”
他与凤容关系不错,不管最初凤容抱着什么样的心态与靖国公府示好亲近,可这几年看下来,至少凤容在这段友情上还是很真诚的。
凤容从未见过沈家表哥这么伤心,然而人家父子间这点儿争执,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干巴巴地劝道,“不过是为了表姐更好看,表哥你就不要这样斤斤计较吧。若实在是想背着姐妹出门,你家里不是还有十姑娘?”
“那能一样么?”沈初一抽抽搭搭的,“十妹妹我也疼爱的,可那是堂妹。到时候就该是四叔和三弟弟父子相残了。”
凤容:“……”
他实在是有点不能理解打一巴掌踹一脚的父子相残。
“恕我直言,表哥你这只是单纯地挨揍,哪里谈得上相残呢?”
初一更伤心了,只好在靖国公背着姐姐送出门的时候,亦步亦趋地走在了靖国公后边,用手虚虚地扶着,很坚定地捍卫着自己送亲舅子的地位。
阿琇趴在靖国公的背上,眼前只有一片大红,耳边尽是笑声。她第一次发现,父亲的后背那样的宽厚,那样可靠。
她感觉到靖国公的脚步停了下来,听见外面凤离清朗的声音响起,却听不清他说了什么。感到了自己被人横抱了下来,鼻端嗅到那股清冷的青草香气,知道那是凤离,便往他的怀里缩了缩,伸出手臂抱住了他的脖子。
凤离抱着阿琇,看着对面面露不舍的靖国公,眼眶都红了,彼此搀扶着的顾老太太和温氏,还有那个抹着眼泪的小舅子初一,目光深邃诚挚,“祖母,岳父岳母请放心,今生凤离绝不会辜负阿琇。”
看到顾老太太和温氏带着和煦的目光朝自己点头,凤离略一颔首,抱了自己的妻子转身,稳稳地走了一段路,将她送到了花轿之上。看着阿琇娇小一团坐在那里,便捏了捏她的手,低声道:“琇儿,我们回家。”
在小小的一方天地里,阿琇紧张极了。听到凤离的声音,心里略微轻松了些,点了点头。
凤离轻笑,放下了轿帘,自己翻身上了马,抬起手。
迎亲的队伍缓缓回程。
靖国公站在门前,看着初一擦了擦鼻子飞身上马,与沈安一起并肩,带了人追着花队而去——这兄弟二人,是作为送亲的人,要先往王府的。
没他这个亲爹什么事儿。
狠狠地一跺脚,转身跑回了府里,催着温氏赶紧换衣裳。京中习俗,女方的亲眷们等一会儿可是要作为新亲戚,去王府的!
阿琇完全不知道外面这些,她坐在轿子里颠颠儿地被抬到了王府。
踢轿门迈火盆,被凤离手上的红绸牵着一路拜天地送入洞房,整个过程都晕头转向的。
直到眼前一亮,周遭响起欢笑声,才懵懵地抬起了头,凤离那张清雅俊秀的脸,便映入了眼帘。
“阿离哥哥……”阿琇轻咬了一下嘴唇,等听到“新娘子真是国色天香”“郎才女貌”的话,才突然响起,这是自己大婚了,该装一装羞涩的,连忙就抿着嘴低下了头。
她平常不爱涂脂抹粉,一张天然的素面,已经有些颠倒众生的节奏。今日大婚,粉黛轻匀绛唇点,那一句“国色天香”果然并不夸张。
凤离身居高位,敢来闹他洞房的人并不多,安老太妃等了多年,终于把孙媳妇盼进门了,哪里舍得人闹阿琇呢?与慧怡长公主坐镇,拦在前头,也只有好热闹的年轻人来,看了看凤离掀起新娘红盖头一刹那的惊艳,等着人喝过了交杯酒,吃过了子孙饺,又说笑了几句也就散去了。
凤离也要出去敬酒招呼一下,便只有凤娇陪在了阿琇身边。
阿琇和这个比自己还大两岁的小姑子婚前就很是熟了。凤娇见众人一出去,原本在端端正正坐在喜床上装羞人答答的阿琇立刻就抬起了头,眼珠子乱转,显然在找什么。
“大嫂在找什么?”凤娇含笑问道。
阿琇捂着肚子,可怜兮兮的,“我饿了。”
只在午膳前吃了一碗燕窝粥,这一套折腾下来,天都黑了,肚子里空空如也,腿脚松软全身无力的,回头也不好洞房啊。
她倒是在袖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