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妾之女-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凤离看出了她的不愿意,低声道,“不喜欢便不去。”
  “嗯。”
  初一看着凤离,张了张嘴,又闭上了,神色很是纠结。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凤离眯起了眼睛。
  初一纠结了一会儿,吞吞吐吐地,“那个,也没啥……就是我听九皇子说,洛吉王子好像有了个心上人。仿佛,是姐夫你家里的妹子。”
  凤离:“?”
  阿琇:“……”
  凤离的妹子?莫非是凤妍?洛吉是眼睛不好使了,还是脑子坏掉了?


第229章 人都死了
  阿琇的念头只在心里一闪,便又自己否定了。
  从凤离父亲的葬礼过后,凤妍便一直被关在王府中。老太妃不是霍老夫人,哪怕是并不喜欢凤妍抓尖抢上调三斡四的性子,却也不会放任不管。
  相反,她对凤妍极严。
  从前小李氏留给凤妍的那些乳娘丫鬟,都被拨离了凤妍身边,换上了太妃的人。凤妍锁住的院子里,光是粗使的婆子就足足十二个。说是做活的,其实就是看管人的,三班倒,时时刻刻盯着凤妍。
  这种情况下,洛吉别说对凤妍倾心了,就连一面,二人恐怕都不曾见过。
  不是凤妍,那能说一声是凤离妹妹的,就只剩了凤娇。
  可是凤娇,不是在铁梨山上清修吗?
  阿琇看向凤离。
  凤离也是眉尖微微蹙起,显然并不知道。
  “我回去后,会回禀祖父祖母。”
  凤离沉吟着。
  老太妃一直为了凤娇年纪轻轻就要心如枯井而感到焦虑。
  哪怕这是凤娇自己的意思,老太妃还是希望凤娇能够过些年再做决定。
  从心里讲,老太妃也还是愿意看到凤娇能够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伴在身边的。
  不过这个人若是洛吉,那就得另外说了。
  “你这话,是从何处听来?”
  初一眨巴眨巴眼睛,试图眨出自己姐姐的灵动来,奈何眼睛小了些,灵动就变成了狡黠。
  “洛吉自己还不好意思说哪,偷偷告诉九皇子的。九皇子又悄悄地告诉了我。哎姐夫姐姐,你们可别传出去啊。”
  阿琇默然。
  敢情这九皇子,还是个大嘴巴。
  “姐夫……”初一朝着凤离挤眉弄眼的,“其实洛吉人还不错的。”
  北戎皇子,心胸开阔,性情爽朗。
  来到大凤朝,名为和亲,实为质子。这种处境下没有怨天尤人,日日往宫学里认真习学,嘴里说的最多的,便是有朝一日回到北戎,能将从大凤学到的这些带回去造福北戎百姓。最大的爱好,是往京城大街上的酒楼食肆钻来钻去地吃东西,尤其爱好肉食……
  因他与凤容关系不错,和初一相处也就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
  无论初一还是凤容,对洛吉的印象还都是不错的。
  当然,若说这些都是表象,是洛吉包藏了别的心思在里边。那初一就得说一句,这么心机深沉的,或许他日还真能从大凤脱困而出杀回北戎,夺了北戎汗位也说不定。
  凤离与洛吉接触便少了很多。但他手下暗人也不是吃素的,上到王公贵族家里,下到普通官员身边,暗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洛吉身份特殊,无论皇帝,还是凤离自己,都不可能不去注意。相反,这位北戎皇子,那绝对算得上是暗人监视的重点。
  “这事情,有影儿么?”阿琇问初一。
  洛吉既然是顶着和亲的名头来的,皇帝总不会一直这样拖着他。哪怕只是为了两国暂时的不动兵戈,迟早有一天,皇帝也会为洛吉赐下婚事。
  如果说洛吉有朝一日真的跑到皇帝跟前表示,自己有了意中人,意中人是安王府的姑娘,那阿琇相信,皇帝十有八——九是会点头同意的。
  若这人选真是凤娇……
  阿琇沉思起来。
  凤娇,在她印象里是个沉静的女孩儿。不知道是不是姻缘不顺的缘故,上次送她一起去铁梨山的时候,阿琇觉得凤娇愈发地少言寡语了。偶尔看过去,还能看到她在发呆。
  洛吉怎么样,阿琇并不清楚。
  可她也同安王老太妃是同样的心意。十几二十岁的女子,正是一生中最好的年华。
  她还是希望凤娇能够有个好的结局的。
  “当然了,虽然不是直接听到洛吉说的,可九皇子也从来不是个口无遮拦的人哪。”
  那,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是洛吉知道凤容与初一交好,故意说给凤容听,然后再由凤容传给初一,再叫初一透露给凤离?
  这弯子绕的未免太大了些吧?
  还是说,这是凤容刻意透露给初一,向安王府和凤离卖个人情?
  阿琇有些想不通。
  眼前一黑,被凤离伸手挡住了眼睛。
  “别多想了。”凤离见她一双桃花眼眨都不眨,呆愣愣的,轻声笑道,“我想,若是真的,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就暗人查探返回来的消息来看,抛开了身份来说,洛吉为人很是不错。
  凤娇嫁过人,就算是如今已经归家,在天下大多数人看来,这身份或许还不如死了丈夫寡居的女子。
  再者她是主动休夫,就更叫人诟病了。
  “祖母总想为她再择良人。其实,这有些为难的。”凤离放下手,对阿琇和初一说道,“门当户对的人家,多会嫌弃她再嫁之身。门户低的,未必是真心看重她本人。”
  凤离说出这番话,叫阿琇有些惊讶。
  当初他曾经问她,明知道广阳郡主的孙子是断袖,却还是看着凤娇嫁了过去,是不是太过凉薄。
  阿琇不知道该怎么说。
  从情而言,凤离的母亲小李氏是害死凤离母亲的祸首之一。哪怕有兄妹之名,可凤离对小李氏所出的三个孩子,并无手足之情,也是真的。
  凤离不愿插手凤娇的婚事,阿琇觉得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可若从本心去深思,凤娇后边的遭遇却又叫凤离多少有些内疚了。
  尤其是看到安王老太妃为了凤娇心焦,甚至生出几根银发的时候。
  将手覆在凤离手上,阿琇关切地看着凤离。
  他的父亲和小李氏都已经死了。
  或许,他也该是时候放下心结了。
  感觉到了阿琇的担忧,凤离对她安抚一笑,黑亮的眸中有着深不见底的情意。
  初一捂住了脸,哀叫,“姐夫,给我条活路吧!”
  这动不动就要秀一秀两情相悦,你们倒是情分越发好了,旁边的人谁受得了呢?
  凤离:“……”
  将这个碍眼的小舅子一起提了起来,凤离嘱咐了阿琇几句,“天凉了,你多注意些伤处。”
  阿琇点头,看着凤离揪着初一走了。
  却说凤离回到了王府后,先去见了老王爷和老太妃。
  “祖父不在?”
  翠竹轩里,只有老太妃一人。
  听凤离如此问了,老太妃便示意他坐下,叫了侍女端茶给他,说道,“陛下口谕,让他进宫去了。”
  说来也怪,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要什么样的解语花没有?
  偏生不知道这两年什么毛病,动不动就把老王爷宣进宫里去说话。
  尤其老王爷让爵后,皇帝更是恨不能但有余闲就让内侍来喊人。
  这要不是都一把年纪胡子花白了,老王妃说不定还要往歪处想一想的。
  “也不知道一天到晚哪里那么多的功夫说话,是奏折太少了?”老太妃抱怨。丈夫从前位高权重的,事务繁忙,夫妻俩共处的时光并不多。好不容易没了那些琐事,怎么还不得多见见呢?
  侍女恭敬地送了茶来,凤离接过后转手放到了几上。想起初一的话,斟酌了一番后,对老太妃说了。
  “你这话当真?”老太妃立刻警觉起来。
  “凤娇在铁梨庵清修,洛吉皇子是怎么看见她的?”
  这不对劲啊。
  凤娇的为人她最是明白了,说是清修,那绝不是打个幌子而已。
  据凤娇身边的人传回的信儿,这孩子每日里卯时未时戌时,一天三次按着点儿在庵里诵经祈福,比人家正经的出家人还要勤谨。
  无事的时候,便在赁下的院子里走动几圈,看看花草,甚至还会亲自动手做些素食。
  日子过得清静又清心。
  洛吉皇子是在哪里看到她的?
  还闹出个意中人的话来?
  凤离沉吟,“洛吉只说是安王府的女孩。会不会不是凤娇,是凤妍?”
  “不可能!”老太妃断然说道,“凤妍就没出过咱们王府。”
  洛吉确实往王府里来拜望过两次老王爷——那是因为洛吉的祖母,是出身大凤朝的郡主,算起来,洛吉身上有着大凤朝血脉。弯弯绕的亲戚,他也能喊老王爷一声舅外祖父。
  虽然这关系有些远了。
  不过上门归上门,洛吉也只在王府前殿处走动过。想见到凤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来人哪。”
  老太妃叫了一声。
  立刻有侍女上前。
  “你出去安排一下,天气冷了下来,给凤娇送些厚实的衣物铺盖过去。再叫刘妈妈来回来见我。”
  刘妈妈是凤娇身边的老人儿了,也跟着住在铁梨山上。凤娇的事情,问她准没错。
  “也好。”凤离安慰有些显出有些焦急的老太妃,“不过是道听途说的消息,也并不能就当真了。”
  老太妃想了想也是,叹了口气道,“凤娇这孩子不像她妹妹,是个叫人心疼的。她经历了前次,我总想着叫她往后顺遂些。”
  说到底,血脉亲情摆在那里。不是真的伤人心的小辈儿人,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冷漠呢?
  不过,这往铁梨山送东西的人倒是去了,叫刘妈妈回来却没了必要。
  老王爷回来,带了个消息。
  洛吉王子确实期期艾艾地跑到皇帝跟前说了自己对某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姑娘一见钟情,打听了一回,那位姑娘出自安王府。
  若是别人家的女孩儿,皇帝顺势也就赐了婚。
  不过安王府到底不同,皇帝对一直旗帜鲜明支持自己的这个堂兄弟,还是很看重的。叫了安王进宫去问了他的意思。
  安王一头雾水。
  他家里又不是只有一个姑娘,洛吉到底对谁一见钟情了?
  还能不能说清楚了?


第230章 四叔!
  洛吉入京城一年有余,给所有人的印象,都是个随遇而安的人。
  然而这次,或许是真的动了心,对自己的心上人,格外地热络了起来。
  虽然还不知道姑娘的名字,但洛吉已经打听到了,那位善良温柔的姑娘,就是出自啊哪位姑娘福。
  没多想,洛吉先告诉了凤容,后又颠颠儿地求见了皇帝,将心事说与了皇帝。
  目的只有一个,别叫皇帝忽然间热心起来,给自己赐个不喜欢的妻子来。
  北戎那边偶尔送信过来,便是询问他和亲的事宜。宫里的德贵妃也不时遣心腹闻询,这都叫洛吉心烦得很。
  虽然明知道自己来大凤朝,最重要的是要和亲。可,可这能娶个自己满意的,才更好不是?
  当然,皇帝对于洛吉王子的开诚布公,提出了格外的表扬。
  等洛吉王子走了,转头就把安老王爷宣进了宫里。
  老王爷也是一头的雾水。
  凤娇也好,凤妍也罢,一个关着一个清修。按说,这都不大可能被洛吉看到啊。
  “洛吉口口声声说,那位姑娘温柔善良。”皇帝觉得有趣。就温柔善良这四字评价,若京城有十万闺秀,能有八万都符合。“你回去好好想想。”
  老王爷想了一路,还是不能确定。
  这不能怪他。
  两个孙女,与他都不大亲近。甚至可以说,除了晨昏定省外,闲暇时候他都甚少会见到凤娇凤妍。
  见到的时候,碍于他的威严,凤娇凤妍两个都是老老实实地屏息凝神,也看不出什么来。
  不过要说起来,看上去温柔良善的,凤妍模样符合,凤娇性情符合。
  回到了家里,将皇帝的话说了,老王爷还在挠头。问老太妃,“这是说的哪个,你心里有个谱儿没有?”
  “才听见阿离说了,正要遣人往铁梨山去一趟。”
  老太妃捏了捏眉心。
  不管谁凤娇还是凤妍,和亲北戎皇子……
  她摇了摇头。
  若真是凤娇,或许还好些。北戎民风豪放,对女子并不苛责。死了丈夫在嫁的,多得是。
  甚至,还有父死子继其妾室,兄死弟将嫂子侄子一同接受的。
  如今宫里的德贵妃,先就只是北戎北戎左贤王的堂妹。等到先北戎汗王死了,左贤王上位,连先汗王的妻妾一同接手,北戎公主依旧是北戎公主,只不过换了个父汗。
  或许,洛吉皇子不会在意凤娇曾经嫁人的过往?
  至于凤妍,老太妃根本想都没有想过。让侍女去将看着凤妍的两个婆子叫了来跟前回话,得知凤妍确实一直在王府中从未能够外出过,老太妃心中便更有了几分肯定。
  洛吉皇子口中所说,该是凤娇无疑了。
  “不管是谁,孩子尚在孝期之内。”
  老太妃手指敲着身边的桌子,缓缓说道。
  凤娇父亲死了不到一年。
  实在算不得和亲的好人选。
  “若圣意如此,怕也顾不得这些。”
  安老王爷叹道。
  近年来,大凤的边境并不太平。纵有良将强兵,但年年开战总归也是劳民伤财的。观皇帝言行,老王爷约莫能够揣度出几分来。皇帝,至少此时是并不想多引两国战乱的。与洛吉皇子的和亲,有朝一日总会进行下去。
  放洛吉在京中这一年多,未尝没有观察之意——洛吉王子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直率,还是心机深沉的韬光养晦,对皇帝来说既重要,也不重要。
  只要,洛吉是北戎的二皇子就足够了。身体里有着大凤的血脉,正妻再出自大凤……
  老王爷暗中揣度,若不是五公主心智有差,那皇帝不会介意叫洛吉皇子直接做了大凤的驸马。
  既无合适的公主,那么洛吉口口声声对安王府县主一见倾心,想来皇帝是不会拒绝了这门亲事的。
  凤离一直手捧茶盏,不发一言。处在他的位置,无论说什么,都不合适。
  安王府里老王爷老太妃头疼不已,阿琇却已经将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
  因为,就在十月初的时候,温老侯爷与沈焱一路快马加鞭,只带了几名护卫回到了京城。
  事先没有得到半点消息的阿琇正与贺长安约好了,一起往京城里最好的两家金楼去看从南边运来的最新式样的头面。才到了门口,就碰上了正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了长随的沈焱。
  叔侄两个经年未见,乍一看到,都先不免怔愣了一下。
  随即,阿琇反应了过来,狂喜涌上心头,“四叔!”
  太过激动,导致这一声四叔直接破了音儿。
  三年的时光,原本高居京城美人之首,出门被无数闺阁少女围追堵截的沈焱,似乎并没有被北境战场磨去丝毫风华。相反,又是数年的淬炼,让他身上更多出了一种成熟与沉静,就好比最锋利的长剑,内敛了,锋芒尽收,却丝毫不掩其气势。
  太要命了。
  阿琇对自家的美人四叔从来都是满身满心的崇拜,脚上用力一蹬台阶,已经朝着沈焱扑了过去。
  “你这丫头……”阿琇身手不比沈焱,却也是敏捷到了极点,这一下出乎意料,小炮弹似的。亏得沈焱,将人接住了,扶着站好,戴了皮护腕的大手揉了揉阿琇的脑袋,“三年了,怎么还是这样横冲直撞的?”
  “走吧,和我一同进去。”
  沈焱大步迈上了台阶,身上墨色斗篷翻飞,露出了猩红色的内里。
  要了命了。
  就这身姿,这气度,走了三年一朝归来,京城里的姑娘们又要疯狂了。
  阿琇一边在心里头拼命用自己能想到所有词句来赞美沈焱,一边提着裙摆颠颠儿地跟了上去。
  走到了院子里,不忘让人去通知贺长安,今日的约定她不能去了。
  沈焱先不及去别处,直接走向了春晖堂。
  他少年离家,回来时间不长,便又奉旨去了北境。想来,这些年,母亲没少为了他忧心。
  才走过了二堂,早有得了消息的温氏三太太霍昀一起迎了出来。
  与两位嫂嫂行过礼后,沈焱对妻子颔首轻笑。
  一行人又回转,同往了春晖堂。
  顾老太太早就在春晖堂的厅中坐好了,见到小儿子进门,顿时大喜,“阿焱!”
  “母亲!”
  沈焱抢上一步,先跪拜了下去。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顾老太太喜得眼睛周围的纹路都多了两道,“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
  一面问着,一面就一叠声地叫侍女快快上热茶。
  “老侯爷与我接到的口谕,是万寿节前归京。与荣王殿下交接完毕后,我和老侯爷商量了一下,趁着不大寒冷,干脆骑马回来了。”
  这一路上,不能说是日夜兼程,起码也是快马加鞭了。
  “我父亲呢?可是回了侯府?”温氏忙问道。
  沈焱笑道,“进城后我们先去陛见复命了。蒙陛下体恤,许我先行回家来。我出宫的时候,侯爷还在宫中。”
  温氏听了,点了点头,多少有些担心。
  她父亲年纪一把的,回到了京城复命后还要留在宫里,陛下这是有多少的话要与她父亲说?
  “回头,你先带了阿琇往侯府去看看,别叫亲家回去后,清冷冷的连个人都没有。”顾老太太很是大度地吩咐了温氏。
  温氏起身应了,笑着说道,“还是母亲与我心有灵犀。”
  阿琇很是欢喜,与沈焱眨了眨眼睛,促狭地又看霍昀。
  小别胜新婚呀。
  双胞胎从回来后,就一直被顾老太太给“抢占”了,住在春晖堂里,霍昀这个亲娘倒是要退了一射之地。
  “阿焱刚回来,快回去歇歇,好好洗漱一回。晚上,咱们家宴,庆团圆!”顾老太太豪迈地一挥手,告诉霍昀,“把他带回去吧,晚上吃饭的时候再过来。”
  霍昀也站了起来,应声与沈焱出去了。
  夫妻二人小别月余,并肩走在游廊上,边走边窃窃私语。
  几个丫鬟远远地跟在后边,也不去好奇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
  一时走进了四房的院子,沈焱一看那布置就笑了,“这都是阿琇的手笔吧?”
  “果然是叔侄俩。”霍昀忽然拉起了沈焱的手,领着他走进了正屋。看得出,屋子里的布置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清雅精致,又有几样摆设能够看出沈焱的痕迹来。
  霍昀叫人预备热水,亲自为丈夫除去了斗篷轻甲外袍。
  一番沐浴后,沈焱神清气爽地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半点看不出长途跋涉的疲惫辛苦。
  霍昀亲自为丈夫顺发,轻声细语地说着自己带着孩子回京后的一切。
  提起一双儿女,沈焱笑道:“母亲很喜欢他们。”
  “是啊,都藏起了,连我都不愿意叫看呢。”
  顾老太太一反从前喜欢炫耀儿孙的做派,一对儿小孙孙小孙女,日日养在身边精心照顾,那架势,叫霍昀都有些心里发酸了。
  沈焱拍了拍妻子的手,“你生下他们的时候也遭了不小的罪,趁着两个小魔星不在身边,好生休息调养一番也好。”
  又问霍昀,“这段日子,岳父岳母如何?”
  提起霍老侯爷霍老夫人,霍昀叹了口气,“父亲母亲正闹心呢。”


第231章 左看右看的,总也不满意
  “怎么了?”沈焱有些惊讶。
  他的印象中,岳母岳母都是非常通达睿智的老人,心胸也甚是开阔。有什么事情,能叫他们闹心?
  霍昀叹了口气,扯过一块布巾,亲手为丈夫擦头发。
  “还不是因为菲儿那孩子。”
  霍菲与霍老侯爷夫妻前后脚回京。她给出的归宁缘由,是新婚丈夫张韬与她口角,甚至动手打了她。
  霍老侯爷夫妻两个并不相信这话。
  他们还想着,若是张韬也来京中接霍菲回去,一定要将事情问清楚。他们再清楚不过霍菲的性情,她动手打张韬还算是正常,被打,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谁料不几日后,张韬人没有追来,张家的信先到了。
  信是张韬父亲写给霍二夫人的。
  原本就是兄妹,没有什么不能说的话。
  张韬父亲在信中极为不满,虽然不知道小夫妻两个因何事吵了起来,然霍菲直接动手,将一只玉雕的小香炉扣在了张韬脑袋上,砸了老大老深的一个坑出来,也是实在过分。
  是女婿,更是自己的亲侄子,霍二夫人看了信后也是大吃一惊。
  忙将霍菲身边的人叫到了跟前一问才知道,霍菲把丈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眼瞅着就撅了过去,心下害怕,连陪嫁的人都没叫齐,只带着身边寥寥数人就踏上了回京的路。
  这一路上,又生怕张家人追来,走得是心惊胆战的。好不容易到了京城,霍菲严令众人不许说出实情,这才擦着眼泪回了侯府。
  “这……”饶是沈焱战场出来的,杀人无数,也不禁有些目瞪口呆。他见过霍菲一面,记忆中的那位内侄女,身形纤细,走起路来说好听了是弱柳扶风,说不好听点儿一摇三摆,完全没有大家闺秀的端庄做派。
  倒是看不出来,看似柔弱到了极点的一个小姑娘,竟然能做出这么凶悍的事情来。
  “倒是为了什么?”丈夫就是表弟,算得上青梅竹马。又是新婚燕尔,正该意洽情浓的时候,怎么就能下死手呢?
  忽又想起了,连忙问,“张家的那孩子没事儿吧?”
  霍昀摇了摇头,“没事,只是头上有伤,得好生将养一段时候了。说起来气人的就在这里,怎么问,霍菲也是不肯说出为什么。”
  她只比霍菲年长几岁,深知霍菲的为人。若真是理在她这边,早就嚷得人尽皆知了。
  哪里还会死死咬着不肯说话?
  “算了,不说这些了。你才回来,晚上母亲那里定要设宴。”霍昀将沈焱一头湿发擦了个七七八八,才将布巾转手交给了丫鬟,点了一下沈焱额头,“不许吃多了酒!”
  “得令!”沈焱在她手上一捻。夫妻间的小默契,尽在不言中了。
  定康侯府中,老侯爷也已经出宫回来了。得到了消息的靖国公匆忙告了假,过半晌的时候特意陪着温氏,带了一双儿女前往定康侯府。
  到的早了些,老侯爷被皇帝留下了,直到了申时,等得焦急的靖国公一家子才等到了老侯爷。
  “外公!”
  初一与老侯爷情分最深,不但从小跟着老侯爷习学兵法武艺,偷跑去北境的时候,更是被老侯爷拘在身边,同吃同住,一刻不许他离开。
  欣喜地迎着才在大门前下马的老侯爷跑了过去。
  连阿琇也忍不住兴奋,直接跑下了台阶。
  老侯爷将扑进了怀里的初一撕了出去,“我这一路骑马回来,身上都是尘土。”
  阿琇抹了抹眼睛,“见了外公,谁还在意那些呢。”
  “几年没见,阿琇这嘴巴越发会说甜言蜜语了。”阿琇也是老侯爷看着长大的,活泼的性子很是叫老侯爷喜欢。
  阿琇连忙放下了擦眼睛的帕子,眼角有些微红,“哪里是甜言蜜语呢,都是出自内心的呀。要不是我爹我娘不许,我也想去北境看外公的呢。”
  温氏笑着上前,“父亲。”
  老侯爷比离京时候苍老了些,但一身儒将风度不减。
  对着走到自己跟前站定的女儿女婿点了点头,“先进去吧。”
  靖国公夫妻连忙让开了路,阿琇和初一一边一个,拥着老侯爷进了府中。
  因沈焱也已经归家,老侯爷只留了女儿一家说了一会儿话,便叫他们回去。
  “那我们明日再过来。”这次回来,老侯爷鬓发之间,也露出了几缕银丝。温氏看在眼中,自是忧心。
  “也好。”老侯爷摆了摆手,“早些回去吧。阿焱也回来了,这些年一家子能聚到一起也是不易。”
  他如此说,是通情达理。可温氏心中,却又难过了起来。
  国公府那边,好歹三房人头儿,凑在一起十几口子不止。侯府,却只有她父亲孤零零的一个。
  手上一紧,却是被丈夫握住了手。
  靖国公说道:“待明日,再让阿琬与孩子过来住上几日。”
  老侯爷哈哈一笑,甚是爽朗,“那自然好。快走吧!”
  温氏点头,这才和丈夫带了儿女回了国公府。
  晚间,顾老太太果然在春晖堂里开了家宴。四个儿子难得凑在了一起,顾老太太心里欢喜得很。只不过,想到了沈焱才得回来,这一场团圆饭并未吃得太晚,便叫众人散了。
  皇帝给了老侯爷和沈焱几日假。
  次日,阿珎等人都携着丈夫孩子一同到了国公府,又是热闹了大半日。
  所有人都是欢欢喜喜的,就连素来内敛安静的沈安,都在吃饭的时候多喝了两杯酒。初一趁着人不备,也把自己杯子里的水换成了酒,等到靖国公发觉的时候,这熊孩子已经喝得有些晕乎了。
  靖国公看着喝得一张方正大红脸的儿子,无奈极了。
  “初一!”
  初一抬头就嘿嘿笑。
  沈焱觉得有趣,劝道,“安哥儿初一都不是小孩子了,过个一两年,顶门立户的就得看他们两个了。喝杯酒算什么呢。”
  “你也太惯着他了。”靖国公摇头,让人将明显喝多了的儿子送回去睡觉。
  倒是沈安,平日里就是个白面书生,没想到喝起酒来,脸上丝毫不会变色。一杯接一杯的敬酒,反而有酒越喝,脸越白的趋势。
  善饮的人都说,这样的人酒量相当的大。
  沈安如今已经有二十来岁了,连从前的小伙伴霍青时,都已经得了赐婚,他的姻缘却也还不知道在哪里。
  这段日子,顾老太太也没少为了沈安的亲事发愁。
  平心而论,若是想要结成一门简单的亲事,顾老太太也并不会为难。虽然是二房出身,可靖国公四个兄弟,并没有分家。沈安又是这一辈儿里举长的男丁,正经叫一声靖国公府的大爷,也是正常。
  且他年纪轻轻,已经是中了春试的。哪怕是二榜最后一名,可比起那些胡子花白了连个秀才都没考中的,已经是极好的了。
  且沈安温柔体贴,说话从来都是慢声细语的,人也生得很是不错,锦衣玉带的,也很有几分翩翩佳公子的样子。
  也不是没有人来明里暗里问过顾老太太,只是顾老太太尚未觉得有何不妥之处,二太太先就挑剔了起来。
  门第稍微低些的,她嫌寒酸。门第高些的,她又怕姑娘会被教养得跋扈了,沈安往后会被压了一头。
  左看右看的,总也不满意。
  沈安到底是她的儿子,顾老太太隔了一层。与阿瑶嫁出去还不一样,沈安是要娶了人家姑娘进门的。有二太太那样个吹毛求疵的婆婆在……顾老太太冷眼相看了两个十分不错的姑娘,一个礼部左侍郎的嫡长女,从小没了母亲,她父亲也没有再娶,这姑娘十岁出头就开始掌中馈,磨炼得很是不错。如今,也才十七岁。
  另一个,也不是外人,七姑娘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