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她离开?
凤瑶瞳孔一缩,心口一紧,浑身上下,顿时抑制不住的僵硬开来。
这颜墨白竟是要赶她走!竟是身为大旭朝臣,明之昭昭的为司徒凌燕说话。
思绪翻转震颤,凤瑶神色起伏不平,连带心底深处,也是波澜起伏,狂烈难平。
常日里,纵是这颜墨白嘚瑟嚣张,但在她面前也是阳奉阴违,并未真正撕破面子,但如今倒好,为了一个大盛的公主,竟不惜以下犯上,胆敢让她姑苏凤瑶离去。
瞬时,心底的冷意层层蔓延,往日对这颜墨白好不容易得来的改观也全数的轰然倒塌。
凤瑶极为冷冽的盯他,“摄政王是要赶本宫离开?为了这大盛大公主,摄政王你,竟是胆敢赶本宫离开?”
她这话说得极慢,一字一句,咬牙切齿。
奈何尾音刚落,颜墨白微微点头,答得温和,“大公主好不容易来访一次,我大旭,自是不该失了礼数。也望长公主体谅一番,保持皇家大气风范,莫要太过计较才是。再者,长公主此际也浑身湿透,还是先回去换身衣裙,莫要着凉才好。”
懒散温和的嗓音,隐约夹杂着几许幽远与复杂,纵是话语内容再怎么委婉,但变相要赶走凤瑶的意思,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住。
第167章 下船离去
一时,心底的复杂与翻腾感越发强烈。
这颜墨白虽是一直都喜与她对着干,奈何今日这次,却无形之中像在与她明之昭昭的宣战,甚至连委婉与虚假的恭敬之意都已全无,不得不说,这颜墨白啊,当真是想倾靠大盛了呢。
越想,凤瑶面色便也越发冷冽。
颜墨白朝她凝了片刻,随即便温润自然的垂了眸,不再看她。
凤瑶瞳孔一缩,目光顺势朝那司徒凌燕落去,则见她满面苍白,奈何那双深黑瞳孔内的冷冽与嘚瑟之意却是浑然不曾掩饰。
得,一对狗男女联合起来挤兑她,她姑苏凤瑶若当真在这里发脾气,自是中了这二人全套,反倒还落个不尊来使的名头偿。
只不过,今日所受的挤兑与耻辱,定也深深印刻在心,倘若这颜墨白与司徒凌燕敢在大旭兴风,她姑苏凤瑶,定心狠手辣,绝不留情。
思绪至此,凤瑶回神过来,开始强行平复心绪。
却也正这时,耳畔扬来一道低沉厚重的嗓音,“大盛大公主来访大旭,自该尊重。只不过,太过骄奢好事,脾性不善,若一味尊重,便是愚昧。微臣历来觉得,既是金枝玉叶,无论沙场点兵也好,亦或是深居宫中也罢,但道义二字不可废。再者,今日比武,本是拳脚无眼,胜负也是正常,而大公主你落水了,我大旭的长公主,自也落了水,谁也不欠谁。只不过,大公主落水,略有情绪倒也正常,但身为大旭的摄政王,自该明智而为,岂能一味偏向大盛公主,而当场让我大旭长公主下不得台?如此,微臣倒要问问,摄政王你,究竟是哪国之臣,你这心底,可是早已向着大盛了?”
低沉厚重的嗓音,略微夹杂着几许冷意与复杂。
与这许儒亦接触这么久了,倒也不曾听过他说出这等咄咄逼人的话来。
凤瑶眼角微挑,微微转眸朝身旁的许儒亦望来,则见瞳孔微缩,神色淡沉,目光明灭之中,竟是透出了半许极为难得的怒意。
这许儒亦,也算是京都出了名的好脾气之人,而今则为她打抱不平,目光带怒,不得不说,就凭这点,也是极为难得了。
思绪至此,凤瑶那落在许儒亦面上的目光,也稍稍柔和半许,却也正这时,一旁的颜墨白嗓音也极为难得的沉了下来,“本王此番顾及大公主,也是全我大旭脸面。再者,长公主此际浑身湿透,难道不该即刻回宫换衣?”
说着,嗓音越发一沉,“反倒是你许儒亦,日日在长公主面前殷勤,朝中正事不做,倒在长公主身边拍着马匹!本王与长公主之间的关系,岂能是你挑拨的?既是不知旁人用意,你便莫要站在一旁挑拨离间的说着瞎话。商贾啊,终归是商贾,你若想一跃而成位高权重的真正辅臣,倒也得有这本事才是。”
许儒亦眉头一蹙,语气也卷了几许复杂,“我不过是在就事论事罢了。摄政王向着大盛公主,反倒敢让我大旭长公主下船离开,这便是摄政王所谓的全了我大旭脸面?摄政王在大盛公主面前如此对我大旭长公主,连基本的君臣之礼都荒废,还何来其它看似在为长公主着想的考量?”
颜墨白眼角一挑,深眼望着许儒亦并未言话。
待得片刻,他才薄唇一勾,突然间阴沉而笑,“倘若,本王今日之为,的确是为全我大旭脸面呢?”
许儒亦瞳孔微缩,冷眼观他,一时倒被颜墨白的厚脸皮抵得说不出话来。
凤瑶满身清冷,心底的起伏也早已彻底的平息下来。
她目光再度朝颜墨白幽幽而来,森冷凉薄的道:“好一个全我大旭脸面。如此说来,摄政王公然赶本宫下船,倒也是一片苦心,难为你了。”
说着,眼风顺势朝那司徒凌燕也扫了几眼,再度阴沉而道:“冠冕堂皇之言,说多无益。是非曲直,本宫自然了然于心。还是那句,摄政王要抱得美人归,要护短,本宫自无意见,倘若,你胆敢在大旭里应外合的兴风,本宫,自不会轻易饶你。”
这话一落,不再多言,甚至也未再观那颜墨白的反应,便已干脆淡漠的转了身,踏步而离。
许儒亦与王能急忙跟上,脚步声略显急促,却也干练厚重。
一路往前,凤瑶脊背挺得笔直,满身清冷,待得刚要靠近不远处的木梯时,身后,则突然扬来一道幽沉平然的嗓音,“有些事,并非长公主想的那般简单。只是,长公主不信微臣也可,但这许儒亦,一心殷勤,有意蒙惑长公主,这种人,长公主自是不得不防。”
凤瑶眼角一挑,全当鄙夷的笑话听了,并未在意,更未回话,足下的步子也极是干脆的朝前方木梯踏去,而后威仪迅速的下到了一楼。
一楼,空空如也,无端清净。
凤瑶出了内室,便清冷无波的立在画舫的围栏旁。
王能满身冷气的吩咐船夫将画舫靠岸,待得画舫逐渐挪移,终于靠岸时,凤瑶才极是干脆的踏步登上了岸。
一时,湖风袭来,湿透的身子,也莫名的打了个寒颤。
凤瑶眉头微蹙,满眼森凉,待得径直朝不远处的马车行去时,不料正这时,许儒亦稍稍上前两步行在了她的身边,关切而道:“这东湖离皇宫还有些距离,此番长公主若回宫换衣,定耽搁时辰,容易着凉。这东湖岸边不远,便有微臣的一家酒庄,不若,长公主先去酒庄歇脚,微臣差人去为长公主迅速购来衣裙如何?”
凤瑶足下未停,满面清冷,短促而道:“不必。”
许儒亦嗓音略微夹杂了几许无奈,“不瞒长公主,今日长公主好不容易出宫,微臣,是想让长公主去见见家师与忠义候与镇国将军这两位阁老之臣。想来,长公主也该是知晓忠义候与镇国将军两位阁老之臣想要辞官之求,长公主一直压着他们的奏折,那二位阁臣,似是心有无奈,这两日,便也在收拾家当,准备,不告而别。”
这话入耳,瞬时,凤瑶停了步子。
许儒亦也随之停下,嗓音越发幽远,“微臣是想,长公主此际既是出宫了,抽些时间去看看阁老们,也是尚可。”
凤瑶并未言话,整个人静立当场,瞳孔,起伏幽远,沉寂不定。
她的确是收到过忠义候那两位阁老的辞官奏折,也的确是刻意将奏折压下了,并未处理,企图给阁老们一些时间再好生考虑,却是不料啊,今日若非这许儒亦提醒,她怕是永远都不知那两位阁老竟有不告而别之意,想来到时候待得她要主动找他们时,怕是定要扑空了吧。
思绪翻转,一时,心底也突然间复杂开来。
待得半晌后,凤瑶才强行按捺心绪,低沉而道:“你那酒庄,在何处?”
许儒亦瞳孔内当即漫出满许释然,缓道:“长公主,请随微臣来。”
这话一落,不再耽搁,当即转身在前领路。
凤瑶神色微动,目光朝许儒亦的脊背凝了片刻,而后才缓缓转身朝他跟去。
大抵是身上着实湿透寒凉,纵是迎面而来的仅是微微淡风,但也觉浑身凉薄,并不适应。凤瑶暗自压着满身的寒意,并未在面上表露半许,只是偶然间,目光再度无意识般的朝那湖边的画舫望去,则见那画舫正朝湖心而去,那满身湿透的颜墨白,竟不知何时已是单独立在那画舫一楼的栏杆处,似是正遥遥的望她。
距离有些远,是以,看不清颜墨白的面色。
只是这番场景落于心底,辗转之间,心底的凉薄与暗恼之意越发浓烈。
思绪,也逐渐的再度起伏沸腾,凤瑶强行按捺心绪,回眸过来,面色,清冷如常,威仪冷冽。
许儒亦所说的酒庄,的确离这东湖不远。
未行多久,便已抵达。
或许是被凤瑶一行人满身湿透的模样怔住,那守在酒庄的小厮与掌柜硬生生的呆滞了片刻,而后才回神过来,纷纷朝许儒亦围去,“主子,您今儿怎来了?”
讨好恭敬的嗓音,仍旧卷着几许未曾全数消却的诧异。
许儒亦并未回这话,仅是低沉而道:“速去绸缎庄拿套锦裙,两套锦袍过来,越快越好。”
说完,不再观掌柜与小厮们的反应,转眸朝凤瑶望来,“长公主,雅间请。”
这话一出,小厮掌柜惊得不轻,纷纷两腿一颤,蓦地跪了下来,奈何凤瑶仅是朝他们淡扫一眼,并未言话,待得小厮与掌柜跪下后,她便径直从他们面前经过,清冷凉薄的随着许儒亦入了雅间。
雅间内,摆设简单,但周遭的壁画,色泽为金,加之壁画大气磅礴,倒是透出了几许奢华之气。
想来也是,许家家大业大,从不缺钱,是以,许家旗下的产业,自也是磅礴大气,奢华贵气的。
“长公主稍等,微臣去端些热茶过来。”
待得凤瑶刚在圆桌旁坐定,许儒亦便恭敬出声。
凤瑶清冷的观他两眼,仍未言话。许儒亦朝她扫了一眼后,随即便缓缓转身出屋端茶。
整个过程,凤瑶皆满面清冷,神色阴沉,待得许儒亦亲自将热茶递至她手里时,她才神色微动,幽远低沉的道:“今日,多谢皇傅出手搭救。”
许儒亦微微一怔,随即默了片刻,心底略有了然,只道:“当时长公主坠湖,情况危急,微臣入湖救长公主也是应该,长公主不必言谢。只是,长公主昨日才饮酒受寒,今日又落了湖,不知此际,长公主身子可有哪里不适?”
凤瑶神色微动,语气越发幽远,“身子倒无不适。只不过,这几日又是饮酒又是坠湖,倒也是杂事繁多。像是所有的怀事,都集中在了这两日似的。”
“这两日发生之事,的确牵强怪异,却皆因大盛公主而起。”许儒亦缓缓出声,说着,神色也几不可察的深了半许,待犹豫片刻后,他目光缓缓落在凤瑶身上,低低而问:“这两日,大盛公主似在有意针对长公主,今日落水,也非得拉着长公主一道下水,就凭这点,便也断定那大盛公主不好惹。倘若,那大盛公主此行只为游山玩水,倒也无妨,但若是,那大盛公主此行别有目的,于我大旭与长公主而言,绝非善事。”
凤瑶眼角微挑。
这话,无需许儒亦提醒,她自己也是清楚。
那司徒凌燕的确是个不好相遇之人,加之来访大旭的目的不明,她的确不得不防。再加上,那司徒凌燕竟还搭上了颜墨白,这两人若要里应外合的做出些什么来,这大旭上下,自也要动荡一番才是。
只不过,如今奇就奇在,这大旭本已是大盛嘴边的肥肉,大盛前些日子不曾真正踏平大旭,想来才过这么短的时间,自也不会这么快就改变初衷,企图踏平大旭才是。
如此,既是大盛此际还无心彻底吞了大旭,只想让大旭报仇天价进贡,是以,那司徒凌燕此番突然而来,是为何意?究竟是为了替司徒夙来损她姑苏凤瑶,还是,为了这颜墨白?
思绪翻转,嘈杂起伏,凤瑶一时略微失神,并未言话。
许儒亦静静观她,瞳孔略显深邃,却也并未再多言。
不多时,酒庄内的小厮便已将衣袍全数带回,许儒亦专程为凤瑶留了一套锦裙后,随即便一言不发的与王能一道出了雅间换衣。
直至不远处的雅间屋门在外被合上,凤瑶这才稍稍回神过来,幽远沉寂的目光朝不远处的屋门扫了一眼,而后才视线迂回,落到了身旁座椅上放置的那套大紫衣裙上。
这套裙子,瞬时入目,便觉惊艳,上面并非如常的精致刺绣,反倒是一朵朵色泽不一的花,再加之色泽明亮,款式新颖,着实惊艳。
凤瑶瞳孔抑制不住的缩了缩,片刻之后,才按捺心神的拿过锦裙开始换衣。
待得一切完毕,她随意拆了头上的湿润的发鬓,任由头发全数披散,随即,才缓缓起身朝不远处的屋门而去。
待得打开屋门,许儒亦与王能已是换好衣袍,双双恭立在门外。
眼见她蓦地开门,瞬时,两人的目光纷纷朝她落来,一时,二人目光皆是一颤,瞳孔深处,也猝不及防的漫出了几许惊艳。
“长公主穿这身衣裙,倒是极为好看。”仅是片刻,许儒亦朝凤瑶微微而笑,缓然出声。
凤瑶抬眸扫他一眼,低沉淡道:“衣裙衬人罢了。说来,皇傅绸缎庄的衣裙,倒是着实入眼。”
许儒亦神色微微一动,“难得长公主喜欢。不若,改日微臣再为长公主送些衣裙入宫……”
凤瑶神色微微一沉,未待他将话言完,便已出声打断道:“如此倒是不必了。”
许儒亦下意识的噎了后话,静静观她。
凤瑶则兀自挪开目光,只道:“有劳皇傅为本宫准备辆马车,既是忠义候与镇国将军两位阁老要不辞而别,本宫,总得好生去看看才是。”
许儒亦稍稍敛神,眸底那抹隐约的复杂与失落也彻底被掩饰下去,待得片刻,他才恭敬而道:“方才微臣换好衣袍时,便已吩咐人去准备马车了,想必此际,马车已快到了。只是,长公主今日去探望忠义候与镇国将军二人,待得探望完毕,可否会去家师那里坐坐?”
说着,垂眸下来,继续而道:“这些日子,家师也一直不放心大旭之事,更也担忧长公主独自撑在朝堂,是以,自打家师精神稍稍恢复后,便也想一直面见长公主。”
刘太傅忧国忧民,满身忠骨,这点,凤瑶自是知晓。上次刚回宫时,便来探望过刘太傅,但却未能说上话,而今日既是已然出来,去探望探望也是自然。
思绪翻转,一时,心境竟无端的厚重了半许。
凤瑶并未立即言话,周遭气氛也无端沉寂。
却也正这时,酒庄门外竟突然有马车声由远及近,待得片刻,一辆马车径直停在大门外,随后,一道小心翼翼的嗓音也从门外扬来,“主子,马车已是备好。”
凤瑶神色微动,这才抬眸朝许儒亦望来,清冷而道:“刘太傅那里,本宫今日自然会去。待得探望完忠义候与镇国将军后,本宫便即刻过去。”
许儒亦满面温润平和,恭敬点头。
凤瑶淡扫他一眼,不再言话,仅是极为干脆的转身,径直朝不远处的屋门而去。
马车一路颠簸摇晃,冗长繁杂的车轮声不绝于耳。
凤瑶兀自静靠在马车内,思绪幽远,满面阴沉。
待马车抵达忠义候家时,凤瑶由王能的搀扶干脆下车,待入得忠义候府宅,则见府宅各处皆是清冷萧条,一些小厮婢女,也的确正忙碌的打包东西。
凤瑶一路被府内的小厮领着往前,大抵是浑身的冷冽之意不曾掩却半许,是以,满身清冷与威仪之下,倒也吓得这忠义候府的小厮们紧张畏惧,面色微白。
待被小厮一路领至忠义候府的书房时,才见忠义候正坐于书案后,整个人断断续续的咳嗽着,待见凤瑶入内,他微微抬眸,顿时一惊,而后急忙起身朝凤瑶行礼,或许是太过错愕与急促,一时间,竟咳嗽得越发厉害。
“侯爷不必太过拘礼。”凤瑶迅速上前站定在他的案桌前,低沉无波的出了声。
忠义候强行忍住咳嗽,断续而问:“长公主怎突然来了?”
凤瑶瞳孔微缩,并未立即言话。
忠义候凝她几眼,面色也略显复杂,随即将在场的侍从全数屏退,才低沉而问:“长公主此番突然过来,有话,便不妨直说。”
凤瑶满面清冷,神色起伏,却也不打算绕弯子,仅是低沉而道:“听说,忠义候这两日在打包家当,准备对本宫不告而别了?”
忠义候眼角稍稍一挑,但却并非太过诧异。
待默了片刻,他才低沉无奈的道:“微臣年老,已是无法尽心为朝堂效力了。再加上前些日子劳累大病一场,而今身子越发不济,便想着,自行携了家眷离开京都,免得让长公主因准奏微臣辞官之事而为难。”
他语气极是无奈,隐约之中,也透着几许掩饰不住的颓然。
凤瑶瞳孔紧紧锁他,“忠义候要告老还乡,凤瑶便是再怎么惜才,也只得准奏。只是,忠义候也是忠骨之人,而今见得这大旭风雨飘摇,幼帝根基不稳,朝中佞臣作祟,如此内忧外患的大旭,忠义候当真放心得下,就如此潇洒的告老还乡去?”
忠义候叹了口气,“微臣侍奉三朝君王,忠心耿耿。而今忠骨虽在,却已是精力不足。这朝堂上啊,也需不着微臣这等老骨头了。是以,微臣有自知之明,也的确是打算不告而别,自行离京归隐,但如今长公主既是发觉,甚至亲自来了,微臣心底有话,也想提醒提醒长公主。”
第168章 砸伤皇子
他面色略微幽远,那双浑浊的瞳孔内,也漫出了几许起伏与无奈。
说着,嗓音稍稍一沉,叹息而道:“如今的大旭,的确内忧外患。但朝廷之中,几位阁老虽位高权重,但却并无太多实权。先前幼帝能够顺利登基,这其中最大的几个缘由,其一是有国师权杖辅助,有国师的威名辅助;这其二,是因摄政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兴风作浪。微臣与镇国将军等人,皆是老臣,也愿一直为国效力,但如今却决定辞官归隐,也并非是忠骨之意并非说无就无,而是,有些事,不得控制,是以,只得在被逼无奈之下做出权衡之为罢了。也望长公主,莫要再对微臣辞官之事耿耿于怀,只望长公主,小心身边之人,防小人,防奸臣。也望长公主,小心提防边关之事,提防大盛与大楚。”
幽远低沉的话,无奈尽显,言语之中,似也话中有话,给人一种极是无奈而又压迫之感。
凤瑶神色微动,低沉而道:“侯爷的这番话,本宫自会记在心底。只是,而今本宫既然也是来了,便也想问问侯爷,你此番辞官归隐,甚至来不及等本宫批准便要不告而别,这其中之意,你究竟是因身子的确不适,欲要迫不及待的出京归隐,还是,别有缘由,被逼无奈之下才如此急促的想要离开京都?”
这话一落,凤瑶落在他面上的目光越发深沉撄。
忠义候眉头一蹙,皱纹密布的面上仍是挂满无奈。
待兀自沉默半晌后,他才长叹一声,“微臣,是因身子不适,欲想早些出京归隐罢了。这么多年了,一直呆在京都,不曾出去过,而待此际年老了,便想早些出去看看,走走,再择一处清幽僻世之地归隐。偿”
凤瑶瞳孔一缩,心底骤然一沉,思绪,也一层层的起伏摇曳,平息不得。
她并不信忠义候这话,只是,纵是满心的起伏与怀疑,但此时此际,目光静静的凝在忠义候那张无奈幽远的面上,她却也不打算再刨根问底。
这位阁老之臣,对大旭也算是仁至义尽,而今无论他如何要极快的脱离京,是厌倦了朝堂纷争也好,是受人胁迫也罢,既是他已然做出了选择,她姑苏凤瑶,自会如他所愿。
心思至此,满腹厚重。
待得半晌,凤瑶才全数压下了心底的不平,清冷的目光,也稍稍放缓了半许,只道:“忠义候既是决定如此,本宫,自也不会拦你。只是,您终归为大旭阁老之臣,即便告老而去,朝廷也该赏赐万金,让你辞官之后,无后顾之忧……”
忠义候眉头一蹙,未待凤瑶将这话言完,他忙道:“微臣未能对大旭出力,更还想不告而别,愧对大旭与长公主,赏赐之事,不敢居为,望长公主莫要对微臣赏赐什么,如此,微臣也可心安一些,不至于太过愧疚。”
凤瑶神色微动,嗓音也逐渐幽远,“忠义候不必如此。大旭的规矩如何,本宫自也会按照那规矩办事,你身为阁老之臣,辞官归隐自该赏赐万金,忠义候不必觉得不安与愧疚,这些都是你该得的罢了。”
说着,眼见忠义候眉头皱得越发厉害,凤瑶继续道:“即便不是你,而是对待其余辞官的老臣,本宫,也会按规矩赏赐。是以,忠义候不必觉得有何不妥。你此生能为大旭效力,对大旭忠心耿耿,自是大旭之福,而今要辞官归隐,好生过自己的日子,大旭,自也要对得起你才是。万金之事,本宫回宫便会即刻差人去办,最迟明日,便会差人将银票送至侯府。”
忠义候目光起伏,眉头皱得极为厉害,整个人满身似是都透着几许掩饰不住的无奈与不安。
眼见凤瑶坚持,他终归是叹了口气,随即强行按捺心绪一番,只道:“微臣,谢过长公主。”
凤瑶目光幽远,低沉而道:“不必言谢,都是忠义候该得的罢了。只是,侯爷辞官离去,你与本宫,许也再难相见,倘若,忠义候以后怀念京都了,本宫与京都,自也欢迎忠义候归来。”
说完,思绪嘈杂起伏,无心再多呆,话锋也跟着一转,只道:“这些日子,宫中政务繁忙,琐事极多,本宫许是无法亲自送侯爷出京了,是以,便先在这里,预祝侯爷一路顺风。”
忠义候混沌的瞳孔起伏不定,待得凤瑶这话一落,他眼睛竟莫名的湿润开来。
“长公主恩典,微臣愧疚难当。此生占据阁老之位,却庸碌一生,不曾为大旭真正的建功立业,而今得长公主如此厚待,微臣无以为报,仅也在此,望长公主与皇上以及我大旭上下安好。”
“多谢了。”凤瑶满目幽远的观他,低沉而道。
待得这话一落,不再多呆,仅是出声告辞一句,随即便开始转身朝不远处的屋门行去。
身后,忠义候未再言话,周遭气氛,也沉寂低迷,无声无息之中,竟无端透出几许厚重与悲凉。
凤瑶足下行得极稳,脊背挺得笔直,待刚刚踏步出得屋门,身后,则突然扬来忠义候略微嘶哑厚重的嗓音,“望长公主与皇上安好,也望长公主,护好己身,望长公主谨慎行事,谨慎而为,也望长公主,定要,定要提防摄政王。微臣归隐后,自当日日为长公主与皇上祈福,为我大旭祈福,保佑我大旭,风调雨顺,盛世太平。”
嘶哑厚重的话语,到了后面,竟隐约染着几许幽远与哭腔。
凤瑶足下未停,也未回头,整个人淡定从容的依旧往前,奈何心底深处,早已是复杂沸腾,疑虑起伏。
摄政王。
这忠义候啊,终归还是说出了让她提防摄政王。
曾也记得,当时她在别宫病重时,初见那颜墨白,便从颜墨白口中闻说刘太傅与镇国将军双双出事,朝中就忠义候一人独自坐镇。
当时她也奇怪,堂堂的三名阁老,竟在突然间倒下两位,此事本是极为蹊跷,虽心有疑虑,但也因身子不适,鞭长莫及,无法处理,而待终于回京,则闻忠义候独自一人处理朝政累倒了,从此之后便不再上朝,是以,三位阁老,齐齐倒下,这事态,便无疑是诡异明显。
她琐事缠身,不曾差人查出太多证据,只是心有怀疑,也只是兀自压下忠义候二人的辞官奏折,欲图给他们时间好生考虑,却是不料,忠义候与镇国将军,竟有不告而别之意,甚至,还在这离别之际,这忠义候啊,未点名道姓的提出任何人,仅是独独让她提防摄政王。
如此,不用多想,便也知,当时三朝阁老齐齐倒下之事,定也与颜墨白脱不了干系。
思绪翻腾,面色与目光,便也越发的清冷开来。
待出得忠义候的府门,王能极是恭敬的将她扶上了马车,待在马车上坐定,凤瑶才瞳孔一缩,阴沉而道:“此番,不必去镇国将军府探望了。”
阴沉厚重的嗓音,威仪冷冽。
王能一怔,刚毅恭敬而问:“如此,长公主此际可是要属下驾车回宫?”
“不了,去刘太傅府邸。”凤瑶瞳孔微缩,低沉出声。
这话一落,王能在外恭敬而应,则是片刻,马车便缓缓颠簸摇曳,兀自往前。
待抵达刘太傅的府邸时,正午已过。
待得马车一停,凤瑶便缓缓朝前而挪,待得刚掀开车帘时,便见此际站在马车边伸手朝她扶来之人,并非王能,而是许儒亦。
凤瑶身形蓦地顿住,眼角一挑。
许儒亦则满身温润,墨发已是一丝不苟的高束,整个人清清淡淡,风华卓绝。
“今日家师听说长公主要来,甚是欣慰。此际已在府中备好了午膳,执意要等候长公主过来一起用膳。”许儒亦微微而笑,嗓音平和如风。
凤瑶神色微动,并未言话,仅是稍稍将手搭在他递来的手上,待被他略微小心的扶着下得马车后,才低沉而问:“你怎也在这里?”
许儒亦缓道:“今日许家商铺无需巡查,加之长公主今日要来家师这里,是以,微臣便过来提前通知家师了,顺便,再为他送些补身子的药材来。”
凤瑶神色微动,缓道:“这些日子刘太傅生病,倒是有劳皇傅关照与探望了。”
许儒亦笑得温和自然,“恩师如父,探望与照顾家师,自也是微臣分内之事。”
这话一落,嗓音稍稍一挑,话锋也微微一转,“家师正在府中大堂等候,长公主,且随微臣来。”
凤瑶微微朝他点头。
许儒亦扫她两眼,随即便略微干脆的转身在前带路。
一路过来,途中遇见的小厮婢女并不多,相较于忠义候府的凄凉与清冷,这太傅府更多的,则是透出了几许掩饰不住的清幽与平静。
待得入得太傅府的大堂时,那刘太傅果然正坐在堂内的圆桌旁,圆桌上,也摆满了正微微冒着热气的菜肴。
眼见凤瑶入内,刘太傅拄着拐杖站了起来,许儒亦忙上线几步将他扶住。
凤瑶瞳孔微缩,缓道:“刘太傅不必起身,快些坐好。”
这话一落,凤瑶已站定在刘太傅面前,目光近距离的观他,才见短短半越,这刘太傅已是消瘦之际,眉宇间的沟壑皱纹也是极深,整个人,竟是满身的虚弱与沧桑。
瞬时,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