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家?”
  “嗯,你家,去你家。”
  “你想去我家玩儿?”
  “嗯!”
  杜英睿摇头:“不行!”
  “就要!”太子耍赖,准备往地上躺。
  杜英睿吓得下子跳起来把他托住:“好太子,这不行。”
  “就行!”太子的眼泪下子就流出来了。
  这几天,他不高兴,便会大哭,杜英睿想起那时候的胡明世,多么坚强和聪慧,心悲痛,也常常跟着他流泪。
  想到太子这个样子,无论如何也不能继位了,今后的日子还不知道会怎么样,杜英睿没法不心软。
  “太子,现在时间太早,等天亮了,我去请示皇上,万岁答应了,咱们才能去。”
  “真的能去?”
  “嗯,真的能去。”
  太子高兴地咧嘴笑,踢掉靴子,便上了杜英睿的炕:“我要你陪我睡。”
  杜英睿见最多就个时辰便要起来,便由了他。
  两人并排躺着,杜英睿的思绪,又回到了在胡家庄的日子,他心里想,若是时光能够倒流,该多好啊。
  杜英睿以为自己睡不着,谁知,两人挤在个炕上,太子身上的体温传过来,让他心里特别的安稳,他竟然很快入了梦乡,醒来竟然都卯时正了,太子已经醒了,他反常态地坐在被窝里,身上披着件大毛氅衣,看到杜英睿睁眼,立刻嚷嚷道:“你家,你家。”
  “好好好,我这就去求皇上恩准,对了,我还得给卫国公府报个信,你知道,我住在外公府上,他老人家不许他们搬家。”
  “你快去,快去。”太子嚷嚷。
  “那,你要乖。”
  “好吧,我乖。”
  皇上终于度过大劫,清醒过来,但身体虚弱,还得静养,摄政王没法和他商量重立太子的事情。
  但朝臣却都听说了这个消息,他们也为太子伤心,也恨残害太子的凶手,再加上担忧皇上累夸了,都乖乖地全力处理朝事,没有像上次那样,本本地上奏折,逼皇上表态。
  摄政王听完杜英睿的请求,很不高兴:“胡闹!”
  “王爷,下官不知道太子还能这样无忧无虑玩多久,请你答应他吧。”
  摄政王的心针扎般的难受,他动员了全部的力量,也没发现哪个有嫌疑的,和孙太医走得近。
  庆父不除鲁难未已,可这个“庆父”,他却挖掘不出来。
  想起儿子跟着自己,吃尽了苦头,好容易熬出头,却还遭遇这样的劫难,摄政王的心也软了下来:“去吧,多派暗卫,尽量保密。”
  “是,下官定小心。”
  卫国公府的男人,都去忙公事,舅舅家的大表嫂,入冬前生了宝宝,舅妈正在准备百天宴,姨母护国公夫人这几天天天回娘家,帮弟妹忙乎。
  没想到她刚好在外院的二门前,下马车,听到东宫的人报告说太子要来,便大度地挥手:“有请太子,这还报告什么,他什么时候想来,就来吧。”
  卫国公府的人还没做好准备,太子就已经下了车辇,他在卫国公府四处乱跑,杜英睿个没拦住,太子进了内院。
  有嫂子和姐姐,丰娘完全被排斥在家务事外,她此刻正在接待威远侯夫人。
  丰娘期期艾艾的:“我把闺女惯坏了,难得夫人这样的高门不嫌弃——”
  威远侯夫人的心都激动地砰砰跳,努力了两个多月,眼看儿子的心愿就要达成了。
  就在这时,只听见外面传来声:“娘,太子来看你。”
  阵急促的脚步声,满脸憨笑的太子先跑进来,后面跟着杜英睿,两个伺候的下人最后进来,忙着给太子拍去身上的雪花,还帮着把大毛的氅衣脱了。
  丰娘和威远侯夫人急忙起立,给太子行礼,太子傻乎乎地笑着,学着丰娘和威远侯夫人的样子,对她俩做福礼,杜英睿急忙阻拦。
  丰娘眼圈红了,难过地说了句:“这孩子,以前多聪明。”
  威远侯夫人心也有些不忍。
  太子却不明所以,他要推开杜英睿。
  “太子,这是我母亲,你还记得吗?在胡家庄,我娘给你做好吃的,你这样行礼,嘴里还说‘谢谢’呢。”
  太子似乎有印象,他眨着眼努力回想。
  杜英睿在边提示:“你最爱吃我娘做的凉皮,荠菜鸡蛋饺子、南瓜盖被,哦,对了,那年也下大雪天,我娘和我妹妹给咱做酸菜鱼火锅。”
  太子似乎想起来了,副恍然模样,忽然拍手:“好吃,我要吃。”
  丰娘急忙道:“好好好,太子爷快坐,我这就去厨房做去。”
  “还有然妹妹,我去叫。”
  杜英睿把没拉住,太子氅衣也没穿,抬脚便蹿到院子里,四下里转着身子,对旁的房屋里叫:“然妹妹——,然妹妹——”
  杜英睿好容易才把太子拉回来,为他拂去头顶上的雪花:“太子爷,你以前都没有管我妹妹叫名字的,现在怎么反而叫上了?”
  “你教的。”
  杜英睿苦笑:“我是那样叫的,可不是教你的。”
  “我要叫,我要叫。”
  “好好好,这是威远侯夫人,你再闹小心她笑话你。”
  太子大眼睛瞪着威远侯夫人。
  杜英睿急忙劝解,还对威远侯夫人道歉。
  威远侯夫人见事情实在没法谈下去,便对丰娘道:“杜夫人,你忙吧,我先回去了,咱们改日再聊。”
  “威远侯夫人,真不好意思,没想到太子会来,回头你可定要来呀。”丰娘没有多想,高高兴兴送了客人,便头扎进了厨房。
  太子闹着要去找燕然,杜英睿没办法,只得把妹妹叫出来。
  看到燕然,太子很高兴,也变得特别听话,杜英睿叫他坐下就坐下,让他安静就安静。
  太子安静的时候,坐姿非常端正优雅,他嘴角噙笑地看看杜英睿,偶尔看看燕然,就像三个好友在聊天,根本看不出傻样来。


第一百七十四章 聚餐
  杜英睿看见了,心里又是阵难过,若是他的好朋友没有遭遇那场祸事,该有多好,他恨自己没有能力,揪出那个暗害太子的人,致使好友再被人陷害。
  摄政王自从儿子说了去杜家,心里便特别担忧,儿子傻了,虽然不打人,但和亲近的人在起,还是挺闹的,总会做出些特别让人无奈的事儿,早朝罢了,他给皇上说了声,便急忙来到杜家。
  仆人把摄政王到来的消息报给了护国公夫人,她是个大大咧咧的人,非但没有让人把太子叫出来,反而到二门迎接了摄政王,请他到家里坐回儿。
  卫国公府的男人,现在都有官职,午饭多不回来,几个女人便各吃各的,丰娘做好了午饭,派人给嫂子和姐姐送了些,便准备和儿女太子起吃。
  饭桌刚刚摆好,门房匆匆传报:“摄政王来了。”
  丰娘带着儿女出门迎接,太子也乖乖地随后跟着,见了父亲,杜英睿刚要行跪拜礼,他也跟着撩衣袍,被杜英睿把拉住了。
  “免礼,免礼!”摄政王急忙阻拦,“我就是来看看,琛儿给大家添麻烦了。”
  丰娘急忙回答:“太子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小妇人求之不得。”
  护国公夫人豪爽地摆手:“大家都不要在这里唧唧歪歪了,王爷,里面请。”
  摄政王点点头,举步进屋,干人随后跟着。
  “王爷请坐,我这就重新上菜。”丰娘和摄政王可没有那么熟,她紧张得语无伦次。
  太子跑过来,拉着摄政王:“父王,起吃,好吃的。”
  他人傻了,力气还在,下手又不知轻重,摄政王被绑架般的坐在饭桌边上,他扭头给丰娘道:“这饭菜很香,你就不要再麻烦了。”
  护国公夫人很干脆地拉着妹妹,笑呵呵地对摄政王道:“我妹妹的厨艺可好了,别看是家常便饭,保准你吃得满意。”
  摄政王见事已至此,自己非闹着走,也不好看,干脆大方地笑着:“那我今天就有口福了。杜夫人不嫌弃在下打搅吧?”
  “不嫌弃,不嫌弃。”
  护国公夫人拉着丰娘起就坐,还对摄政王道:“哎哟,好多年都没有桌吃过饭了,想起那个时候,可真好。”
  摄政王的情绪也被带入了回忆。
  太子拉着杜英睿,嘴里招呼着:“然妹妹,和我起陪爹爹吃饭吧,咱们好久都没有起吃饭了。”他的笑容里带着几分期待和殷切,令人实在不好拒绝。
  护国公夫人摆手:“麟棅,咱们是有些年头没有桌吃饭了,今天,也不讲究那么多,好不好?”
  摄政王激动地道:“好,好,那就不讲究。”
  太子高高兴兴地坐在父亲下首,杜英睿和他挨着,护国公夫人坐摄政王左边,燕然坐在姨母身侧,丰娘坐儿子和女儿间。
  护国公夫人低头在桌上看了看,哈哈地笑道:“你这是进了城,想乡下呢?”
  摄政王这才发现,除了桌子正,大盆诱人的鱼羹,盘烧鸡,四周全是胡家庄的农家饭菜:蒸菜疙瘩、韭菜春卷、荠菜鸡蛋饺子,煎饼、花生辣酱、葱油饼、凉皮,还有几个盘子里的他不认识。
  护国公夫人似乎知道摄政王好奇,她指着问丰娘:“这是什么?”
  “这叫洋芋擦擦,这个是锅盔牙子……”
  护国公夫人拿起个锅盔牙子,咬了口,惊讶地眼睛都大了圈:“哎哟,我以为什么呢,就是饼啊。”
  “不好吃吗?”丰娘紧张地看着姐姐。
  “好吃,好吃,我还真没吃过这样的饼,里面还夹着肉,肉炖得很烂,饼又香又酥。”她自己吃着,还用筷子夹了个放到摄政王前面的盘子里,“你尝尝,真的好。”
  后面伺候的仆人给摄政王和护国公夫人舀了碗酸菜鱼。
  摄政王咬了口锅盔牙子,美味令他眼睛眯:“哦,果然好吃。”
  他开动,太子便摆手发话:“都开吃。”
  他把酸菜鱼往父亲跟前推了下:“这个好吃。”
  还学着护国公夫人的样子,隔着桌子,给燕然夹了个荠菜鸡蛋饺子:“荠菜对人体很好的,吃了不得病。”
  完了坐下,给自己夹了个,乐呵呵地两口就吞下了肚子。
  杜英睿急忙劝他:“多咬几下,不要往下吞。”
  “嗯,我知道。”太子眼睛转向锅盔牙子,仆人急忙给他盘子里夹了个,他拿着咬了口,十分斯地咀嚼着,若不是腮帮子上沾着粒饼屑,根本就是个温有礼地大家公子。
  摄政王直默默地关注儿子,发现他在杜家,比在东宫安静好多,比在自己家里,更是从内心里散发出种快活,他的眼睛直跟弯月般,笑意挡不住地肆意流露,根本就没有丝毫的苦楚、压抑和憋屈。
  是的,看多了儿子脸苦相,他差点都觉得那是他天生的容貌。
  “爹爹,杜婶娘做的鱼,好吃得很。”太子不忘为父亲布菜,还把酸菜鱼的碗往他跟前又推了下,“趁热吃才好。”
  摄政王眼里发热,急忙低下头用勺子舀起口,小口喝下,酸、香、辣、鲜、烫,滋味美妙热气熏人,顿时满身的细胞似乎都从寒气里复活,连肚子都在急切地叫嚣,这道菜还真开胃。
  美味令摄政王心情好了许多,他又喝了口,看到护国公夫人关切地看着,忍不住给了个大大的赞扬:“的确好吃,比御厨的手艺好。”
  摄政王吃饭虽然十分雅,但速度却并不慢,他把每个都尝了边,吃完碗鱼,还添了半碗。
  “好不好吃?我妹妹是不是很会做菜?”
  摄政王呵呵笑着:“非常好,护国公夫人,你可有口福了,有这样个好妹妹。”
  吃饱喝足,摄政王站了起来:“杜夫人,打扰了,你的手艺真好,难怪那几年,琛儿总在你家混饭吃。”
  大家都跟着站起来,丰娘听人夸她,特别高兴:“孩子喜欢就好,我也就这点能耐。”
  摄政王笑着道:“很好,很好,这能耐就很了不起了,哦,我还要上朝,这就告辞,今天打扰了。”
  “不客气,不客气。”
  送走摄政王大家都松口气,若不是刚才有姨母那样副熟不拘礼的样子,局面还不知道多尴尬呢。
  “姨母呀,你和摄政王很熟吗?”
  护国公夫人哈哈笑:“可不是,那时候每年都去玉兰苑狩猎,他们几个还不是跟我学的本事啊。”
  “皇家难道不给皇子请师父?”
  姨母很认真地给燕然说:“那时候皇子们的师父,都是梁稳邦请的,你以为,他会让皇子有真本事吗?”
  “先皇……?”果然是个昏君。
  摄政王走了,太子还赖着,他把杜家当成东宫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 接连受挫
  重立太子的风声传出去,但却因为时没有确定新太子人选,事情拖了下来。
  但关注太子的人明显少了,魏涛他们都不再三天两头的派人问杜英睿,什么时候开始经筵上课。
  太子似乎也知道自己的危险少了,有事没事就闹着要来卫国公府来,吃饱喝足,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他多数时候和杜英睿在校场练武。
  太子在校场上,机敏又有力,点也看不出憨傻。
  有时候,太子还想去逛街,他绷起脸不说话,看着和正常人也差不多,有时,偶尔会学着杜英睿那样问问价格,说话不多,也不会露馅。
  有回他还买回个木雕的猴子送给燕然,小猴子的长尾巴卷着树枝,只眼睁着,只眼眯着,特别有趣,燕然看就被逗笑了。
  太子高兴地拍着手,向燕然邀功,燕然时不知该怎么谢他,杜英睿急忙摘下自己的荷包递过去:“我妹妹做的,你看好不好?”
  太子有些不满意:“你都用旧了。”
  “新的,我妹妹前几天给的,我这才头天佩戴呢。”
  燕然皱眉,对哥哥摇头,杜英睿却不以为意:“只要他高兴,这个还舍不得呀。”
  燕然无语。
  哥哥也是个傻的,居然不知道这个,女孩子的东西能随便给人吗?
  可是他已经给哥哥了,便是哥哥的,哥哥爱给谁给谁,只要不是自己给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太子几乎每天都把那个荷包带在身上,有天穿了件和荷包颜色样的衣服,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荷包上绣的寒梅傲雪图,杜英睿本来要他用个元白底色的荷包,他却坚决不答应。
  杜英睿也是个棒槌,居然又给了他个荷包,太子问清楚是燕然做的,才咧嘴让人佩上,笑得口水都流下来了。
  京城里传开了杜家姑娘和傻太子有私情的闲话,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再加上杜英睿为了傻太子,甘愿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更让这股流言,增加了几分可信。
  就在这时,有媒婆穿梭于大长公主府和威远侯府,要把公主的女儿宁欣郡主和慕容博送做堆。
  威远侯夫人见宁欣郡主,便改了主意,这个女孩子,才是儿子的良配呢。
  宁欣郡主长得不如杜燕然细致,肤白眼大长圆脸,也是个难得的美人儿,更难得的,她这个长相,正是昊天审美的最佳容貌:美丽而且有福气。
  威远侯夫人亲自找宁欣郡主谈了次话,回到家,就把亲事定了下来,任凭慕容博在家打滚绝食地闹腾。
  “傻小子,你心里有她,她心里没你,就算是把她娶进家门,你辈子宠她哄她爱她,就算暖热了她的心,也总是觉得欠着她什么。
  年轻的时候,心热着,你还能忍,年纪大了,你不满足的时候,伤心落泪的日子多着呢,娘不能看着你受辈子罪。”
  “我受罪,我愿意,娶别的女人,我都不想活了,成不成亲的,还有意义吗?”
  威远侯夫人伤心地哭起来:“娘就你个儿子,你要是死了,娘也不活了,呜呜,还有你爹,娘死了,他也不活了,我们俩死了,你贺姨也不活了——”
  慕容博给败了。
  威远侯夫人过了几天,把准儿媳妇接到家来,宁欣郡主很爱慕容博,每天找了借口黏着他,威远侯夫人把长安长宁他们赶到外院,另外派了几个护院看着慕容博,不许他出二门。宁欣郡主有个大杀器,眼泪说来就来,大眼睛眨,对晶莹的眼泪就挂脸上了,再配合瘪着嘴委屈的模样,让人的心肠怎么也硬不起来。
  慕容博连战连败,打不过躲得过吧,偏偏宁欣郡主很会找,慕容博的躲避就没有成功过。
  有威远侯夫人,有这院子的仆人帮忙,慕容博能躲天上去吗?只要在家,哪有找不到的呢?
  慕容博惹不起,躲不过,还经受不住泪弹攻击,很快就败下阵来,两家定亲的消息迅速传开。
  丰娘闻听非常生气:“这算什么事啊,三请四请,弄堆的媒人想娶我女儿,这才几天,就和别的人家定亲了,连声招呼都不打。”
  燕然劝慰娘亲:“咱家不同意啊,娘你有答应过吗?没有吧?那慕容家另聘她人,也没错啊,人家总不能棵树上吊死,你生什么气?”
  “可是然儿,过了年你就及笄了,这京城里的好少年,都定下了,你又说表兄妹结亲容易生傻孩子,我们都依你……”
  “娘——”燕然非常委屈,“嫁不出去,我不嫁不行吗?我真看不上他们,委委屈屈嫁过去,每天以泪洗面,郁郁终生……”
  “好,好,别说了,娘不逼你,上天给我这么好的女儿,为何就没有个好女婿呢?”
  “娘,你进了京城,眼里都是豪门权贵,说不定,普通人家反而有好男孩呢。‘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慕容博其实也挺聪明的,他要是从小和哥哥那样长大,现在怎么还会是那个样子?肯定也能够独当面了。”
  丰娘不说话了,但却不像以前那样,把别人的请柬退回去,而是开始挑选些书香门第的人家走动。
  做京官的,哪个不是浑身上下都是由神经细胞做成的?丰娘的举动,立刻就让人扑捉到了异样的信息,给她下帖子的清贵人家多起来,还有媒人上门,给燕然提亲,多数是六部的尚书侍郎那样的人家。
  丰娘还真遇到好几个长相气质都不错的男孩子,有的是秀才,有的还不是,但他们在京城,都有些小名声。
  这些人家都信誓旦旦,自己的儿子下场定会考,到时候便向杜家下聘,丰娘不那么焦急了。
  就在这时,大理寺卿的内侄进入了丰娘的视线,他和杜英睿同岁,也和他样考出过小三元,考举人时,据说成绩也非常好,但考官却说他年纪太小,性子不定,进入官场就毁了,考官还把黄夫人的哥哥和侄子起叫到府上,语重心长地解释了通。
  南方比北方化氛围浓厚,每年春闱,南方学子都比北方考的人数多,而且,名次也靠前,杜英睿在南方省份,不见得能考出小三元来,他是秋闱第三名,春闱也才勉强入二榜,而南方考举人前三名的年轻人,春闱发挥正常,多数都是百名之内的。
  昊天朝才十三个省。
  大理寺卿黄夫人拿着侄子写的章给丰娘:“杜夫人,杜大人和令郎父子同登科,美名天下扬,我侄儿倾慕已久,可惜素不相识,不好叨扰。嘻嘻,这是我侄儿写的章,杜大人有空了,给掌掌眼,看看他应该在哪方面加强学习。”
  丰娘看不出好赖,只知道读起来言语通顺舒畅,她回家给了丈夫,杜仲德每看篇,拍下桌子,最后给老婆的结论是:“这是状元之才啊,即便运气不佳,那也必入榜。”
  “前三甲?”
  “嗯,章才气逼人,就不知道品行如何了。”
  “黄夫人说他侄儿极孝顺,为人也谦和,长相嘛,本来也不错的,就是咱然儿个子高,把她侄儿比得不高了。”
  “这算不得缺点。”杜仲德更喜欢读书人,以前,给燕然提亲的,都是丰娘和护国公夫人操心,这个黄敬国,他亲自打听了番,回来时,就差把人夸成朵花了。
  护国公夫人问丰娘:“这孩子家境如何?”
  丰娘道:“没问,然儿说了,只要真有能力,不差钱的,若是无能之辈,金山银山也会折腾空了。”
  “可也不能太差了。”
  杜仲德道:“家境般,听说是个县城里的小财主,有几间铺子,不算富贵,但也衣食无忧。”
  护国公夫人有些不满意,但她也不好替妹妹家拿主意,只是规劝丰娘,不要棵树上吊死。
  黄夫人却从丰娘的语气里听出动心的意思,有空没空的往杜家走趟。
  这天,太子造访,和胡夫人不期而遇,他皱着眉头盯了好会儿,忽然道:“你是个骗子。”
  黄夫人的脸下子就白了,急急地辩解道:“太子爷,这话可不能乱说,我怎么骗人了?
  “你自己知道。”
  “我侄子才情过人,十五岁考秀才,县试府试也院试都第,整个州府都知道的。”
  “他不是好人。”太子又强调了句。
  “好太子,我侄儿才到京城,你都不认识他,莫开玩笑。”黄夫人急得脸上都出汗了,在鼻尖上挤挤挨挨的,她急忙用帕子沾了沾。
  杜英睿也觉得太子胡闹,硬是把他拉走了。
  丰娘第二天和姐姐闲话,说起这事,还摇头叹息:“太子和然儿从小跟兄妹样,就是现在傻了,还关心着她,唯恐遇人不淑,非说那黄公子不是好人。”
  护国公夫人以前是地下工作的负责人,手里现在还有人脉,她忽然心动,回家便安排人着意打听了番。
  没想到这个黄敬国,还真有问题,他才十七岁,便已经有了个庶子,而且,那个妾室还是他叔祖母的侄孙女,寄住在黄家的。


第一百七十六章 又一个痴情种
  护国公夫人确定消息无误,气恨地过来,告诉了妹妹:“没想到这个黄敬国,居然是个人面兽心的家伙,人家女孩子没钱没势,他就这么欺负人。”
  事情明摆着,还没有娶妻,家长怎么可能让儿子先娶个妾呢?说不定是两人的事情捂不住了,没办法才生下庶子的。
  丰娘心里很难过:“然儿的命运怎么这样不好?遇到个慕容博,门第倒是高,却是个纨绔,黄敬国是个才子吧,却品行有亏。”
  “好啦,好事多磨,说不定还有好的等着她呢。”
  黄夫人也心有鬼,有几天不来杜家,却试探性地给这边送来大包干菇、干菜、松籽等山货做年礼,丰娘毫不客气地退了回去,黄夫人就再也没来过。
  马上就过年了,京城又下了好大场雪,房檐上的冰溜子冻得尺多长,太子在外面跑得心野了,在宫里待不住,这天又要出去,杜英睿怕他冻病了,又是劝又是哄,想把他留住,没想到赵弘琛发了好大的脾气,自己带了几个人,就往外面走。
  杜英睿没办法,急忙追了上去。
  太子看见他的时候,脸洋洋得意的表情。
  杜英睿却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两三个月,太子太有主见了,说干什么就干什么,经常还能想出办法说服自己,若是自己坚决不答应,他就发飙胡闹,直到自己让步。
  前两天,太子忽然要把殷奶娘母子三个打发走。
  经过太医诊治,殷奶娘和两个儿子的身体好多了,杜英睿还让人给殷奶娘镶了牙,娘三个感激太子,对太子的照料也十分精心。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要用糖瓜祭灶,外面卖芝麻糖的忽然多起来,太子在市场上看到了,买了好大包,分给大家,他自己也喜欢这个味道,吃得多了些。
  殷奶娘大概是怕吃糖多了对牙不好,阻拦了下,太子刚开始很不高兴,殷奶娘见他不知悔改,也就坚持了下,没想到太子大发脾气,非要赶殷奶娘走,喜兵和喜卒听说了,急忙跑来求情,结果娘三个起被撵出去了。
  杜英睿本来想把他们送到自己家暂住几天,等太子气消了,再把人接回来,谁知殷奶娘娘三个心灰意冷,非走不可,杜英睿只能尽自己最大可能,给了百两银子。
  殷奶娘之前,太子还陆续赶走了好几个,没有个不令杜英睿惋惜。
  杜英睿当时给太子找玩伴时,也用了心思,打算在这些人,挑选优秀的留作将来之用,太子万被罢黜,身边没人,怎么活呢?宫里派来的太监,毕竟有不方便的地方。
  太子赶走的几个,全都是认字的,性格也厚道忠诚,为人机警,乃是杜英睿重点培养的对象。
  这些人就是因为真心爱护太子,才会看他犯错时,劝诫几句,太子不耐烦了,撒泼耍赖地把人撵走。
  杜英睿觉得,太子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了,他现在勉强还容得下自己唠叨,若是哪天,要把他赶走呢?
  可是分明自己最唠叨,太子却从来没有表现过任何的不耐,难道,他的内心,还是有分寸的?想到这里,杜英睿又有些欣慰。
  忠勤伯府和威远侯府起派媒人向燕然提亲,丰娘明显更看好威远侯府,忠勤伯那边的媒人看出来之后,便不再登门,现在,听说燕然依然没有定亲,忠勤伯那边的媒人又次上门。
  护国公夫人已经派人调查过戚为雄,这个男孩子倒是没什么问题,立得端行得正,武艺好,采也不错,是家里男孩最小个,虽然略有些骄纵,但却有个好处,很听话,很少和哥哥姐姐顶嘴,是个脾气比较好,有耐心的人。
  戚为雄相貌也很好,没有慕容博五官那样精致,却高大健壮,有股无非忽视的男子汉气,据说,京城里给他提说的高门贵女也挺多,但他还是希望能和燕然定亲。
  戚为雄给忠勤伯夫人说:“杜家姑娘不定亲,我就等着她。”
  也算是个痴情种。
  丰娘以前不答应,只因为戚家兄弟姊妹太多了,这妯娌之间相处好的不多,多数明争暗斗家宅不宁的,她不想女儿辈子勾心斗角地过日子。
  可现在,能找到的好男孩,也就剩这个了。
  燕然回到京城,转眼就快年了,她不喜欢和那些贵女交往,闲暇时光便特别多,娘亲便教她女红绣花,燕然从六岁开始,便跟着娘亲学习,期间虽然多有间断,现在虽然算不得好,也不是差的。
  燕然不喜欢娘亲那种排得满满的绣法,自己前世的素描基础,又跟着父亲和哥哥学了点画画,琢磨出如何根据光影在底布上留空儿,花儿绣得简单,反而看得更生动。
  她给姨母绣的帕子,拿出去就让人看了,姨母人又豪爽,朋友多,便有人借去做范本,在外面传了个多月才拿回来,据说这无脚的帕子走了十多家。
  丰娘有些不好意思:“姐姐,然儿的绣技般的很,就是花样奇特,拿给别人,恐怕有人笑话。”
  护国公夫人点也不这样认为,她呵呵笑着道:“谁敢笑话,我便要质问声,难不成那么多人瞧,眼睛都是瞎的?”
  “话也不能这样说。”
  “好啦好啦,我知道,哪有十全十美的?谁家闺女有我外甥女这份巧思?”
  ‘年关将至,忠勤伯夫人要主持馈,无暇分身,戚芸娘便成了弟弟婚事的特使,她借口跟燕然学绣花,三天两头的往杜家跑。
  戚芸娘和**的婚事并没成,**和摄政王的内侄女荣倩倩定亲。
  荣倩倩不是现在的摄政王妃侄女,而是摄政王前妻荣氏哥哥的女儿。
  梁炳辉怀疑荣太贵妃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