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师夫妇日常-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舒予挣了半天见没能挣脱,也不着急生气,继续微笑温声耐心地鼓励安慰:“我们小望之可是小小男子汉呢,怎么会害怕自己迈这一小步呢?再说了,还有我在这里守着呢,保准不让你跌倒。”
小望之才不信呢,见舒予坚持要丢开手去,干脆也不着急奔向原野了,一头直直地扎进她的怀里,小手紧紧地抓住她的衣襟,咯咯咯地笑个不停,眼底闪烁着“奸计得逞”的小得意。
舒予见状哭笑不得,伸手捏了捏他肉肉的脸颊,笑叹道:“你啊,真是人小鬼大,贼机灵!大了可怎么得了咯~”
小望之只管窝在舒予怀里咯咯笑,口水都流了出来。
对着这样软糯可爱的小孩子,谁还忍心去逼他?
更何况舒予一贯坚持“天性自然”的教育原则,前世做育儿师时,也都是根据前来就诊的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量身制定计划方案的。
小望之现在不过才十个月大,虽然看起来比一般的孩子悟性高进步快,身子也比先前壮实了许多,可她也不想采用强制的手段揠苗助长。
小孩子骨骼脆弱,逼迫他提前学会走路,反而不好。
“好了,你自己玩吧。”舒予将小望之开档棉裤外套着的小皮裤调整服帖了,将他放坐在草地上,笑着放开了手。
小望之虽然不敢自己站着走路,但是爬行还是没有问题的;非但没有问题,反而是他极喜欢的日常“行走”方式。
小望之欢喜地往前翻个身,趴在草地上,手脚并用,小屁股一拱以拱地往前爬,活像是一只在草丛间爬行的加大号的毛毛虫,看得舒予忍不住哈哈大笑。
小望之见舒予笑了,自己也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一大一小清脆愉快的笑声,远远地传进归家的人耳中。
韩彦从韩家归来,还未转过韩张两家之间的丛林,就听得熟悉的笑声悦耳清扬,连忙加快脚步,就见那已绽新绿的树林尽头,影影绰绰地露出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来——
两人趴在草地上,欢笑匍匐,尽情打滚儿,活像是两只机灵可爱的野兔,在山野间尽情嬉逐。
第27章 一步
韩彦不由地翘起嘴角,快步朝正在草地上玩耍的一大一小走去。
刚转出丛林,他正要开口招呼,就听得身后的张李氏紧张地教训:“他还小呢,这会儿天还凉着,你怎么能让他在草地上玩耍?再冻着了磕着了……”
说着话,人就飞快地越过韩彦,直冲草地上爬得正高兴的小望之跑过去。
韩彦一愣,旋即心里一暖,张大叔一家待他们甥舅俩,真是跟一家人没什么分别……至少,他们相处的,比看起来和气一团的韩家几口要真心融洽不少。
韩彦也加快了脚步朝前走去,就听得舒予笑着解释道:“娘你尽管放心,我另外给小望之穿了皮衣和皮裤的,草地上的石头也都清理干净了,不会冻着他,也不会磕着他。”
韩彦近前一看,果然,小望之上罩皮衣,开裆裤外也罩了皮裤,耐划又保暖,正适合在草地上玩;而不远处的一株山茶花的根部,正堆着一小堆大小不一的石头,显然是舒予刚刚拣过去的。
张李氏上前,将小望之抱在怀里,一面仔细地察看,一面教训舒予:“那也不成!二月天里,哪怕太阳再好,草地上都还凉着呢!
“再说了,小孩子爬来爬去的本来就容易出汗,他这棉衣棉裤外又罩了皮衣皮裤,暖和又不透气,不是更容易积汗着凉吗?
“还有你瞧瞧,这外头也没个遮挡的,这万一要是跌倒了滚落下去该怎么办?你怎么不带他在院子里玩?
“……”
啰啰嗦嗦地数落个不停。
舒予本来还想解释一句,有皮衣皮裤阻挡,草地上就是有点凉意,也浸不进去的;而小望之里头的棉衣棉裤,出门之前她也特地换成了轻薄合适的了,不会暖和到出汗……
然而看着自家娘亲絮絮叨叨完全不打算停止的样子,想想还是算了吧。
舒予乖乖地笑着听训,一双黑白分明的杏眸里写满了无奈,还有对张李氏的“纵容”。
韩彦见了忍不住笑,上前解围道:“婶子就不要再怪舒予妹子了,她做事一向妥帖周全。而且我看小望之自己,也欢喜在地上玩耍得紧呢!”
像是在回应韩彦的话似的,小望之闻言立刻在张李氏的怀里扭来扭去,整个身子都往外挣,双臂直扑向草地,含含糊糊地急切道:“抖~抖~~~”
非要下去自己走。
舒予哈哈大笑,得意地挑眉,趁机为自己辩解道:“娘,你瞧,这可是他自己喜欢的呢!”
一副“您可千万别来怪我”着急撇清的模样!
张李氏瞧瞧这个,又看看那个,无奈笑成:“成!你们三个是一头的,我说不过你们!又何苦来做这‘坏人’?”
说罢,便将小望之放到了地上。
这番玩笑让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就在大家的欢笑声中,双脚落地的小望之,突然丢开了张李氏的手,咯咯咯地笑着冲向一旁的舒予。
舒予吓了一跳,慌忙伸手去接。
小望之见状笑道更加响亮了,小步子歪歪扭扭急急匆匆的,一头扎进舒予的怀里,把自己给乐得笑个不停。
“小望之真棒,都会自己走路啦!”舒予一脸惊喜,不枉费她这近一个月的耐心教导。
韩彦亦是惊喜不已。
看别人照顾孩子,和自己照顾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己照顾孩子时,小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会让人欣喜不已。
在前世,他从来都没有想到,小孩子会自己迈出一小步,会让他如此惊叹,心里满满的都是莫可名状的幸福感。
随后跟上来有些醉意熏熏的张猎户,见状也击掌大笑道:“小望之就是厉害,才十个月大,就会走路了呢!不愧是京城里出生的孩子!”
韩彦脸上的笑意微微一顿。
天子血脉,自然非同一般,哪怕幼时遭遇苦难坎坷,一旦给他一个合适的环境,他就会迅速成长起来……
这番内心感慨还没有完成,就听得一旁的舒予笑道:“什么叫京城里出生的孩子就是厉害?爹你难道忘了,李二哥家的大牛,九个多月就会走路了呢,比小望之整整早了一个月……”
韩彦哑然失笑。
如此看来,倒是他拘泥僵化了。
才这么一想,就又听得舒予接着说道:“不过大牛快三岁了才会说话的呢,这点倒是没法和咱们小望之比!”
小望之现在已经能够用表达自己的一些需求了,虽然尚且有些口齿不清,但是却能够让经常照顾他的舒予等人听得明白。
舒予说着,一副洋洋得意、与有荣焉的样子。
张李氏也连连点头,笑声附和。
韩彦感慨顿止,瞪大眼睛默然一刻,仰首哈哈大笑。
看来不止是他,小望之在张大叔一家人眼里,都是“非同一般”地优秀呢!
于是,一家人都蹲在草地上,围成一个圈儿,伸着双手,让他从这个人怀里奔向另一个人的怀中,以便熟练掌握刚刚开启的独立走路的技能。
然而小望之绕了两圈,就只肯在张李氏和舒予母女俩中间来回走动,对于韩彦,尤其是张猎户,要多嫌弃就有多嫌弃。
偶尔控制不住脚步歪到两人那里,也是伸手接个力,就立即蹬蹬蹬地以更快的速度躲开了。
被小望之嫌弃了的张猎户和韩彦一脸受伤。
张李氏便趁机劝诫丈夫:“谁让你喝那么多的酒?我看小望之是不喜欢闻酒味儿呢!”
对于丈夫喜欢喝酒而且每喝必醉的习惯,哪怕是相伴多年,张李氏都依旧不喜欢,也从没有放弃过见缝插针地抓住一切机会,劝说他少喝一些。
张猎户一脸失落和不服,指着韩彦,为自己辩白道:“那贤侄也喝了呢,怎么没见小望之像嫌弃我似的嫌弃他?”
偶尔,小望之走累了,或者是害怕跌倒了,中途还会主动到韩彦那里歇息调整一下,再接着出发呢!
对他就一次都没有过……
“那哪能一样?”张李氏瞋他一眼,道,“人家是父子天性、血脉亲情!再说了,人家酒量虽然比你大,但是喝的哪里有你多?”
“那,那,那……”张猎户“那”了半天,到底理屈词穷,辩不出一句话来。
第28章 较劲
张李氏虽然不喜欢丈夫多饮酒逢喝必醉,但是为了庆祝小望之终于勇敢迈开了人生的第一步,晚饭时还是加了两个菜,烫了一壶酒。
大家心里高兴,就是张李氏和舒予母女两个都浅酌了一小杯。
至于张猎户,自然是又被韩彦给喝趴下了……
舒予看着醉倒在地犹自咕哝着要酒喝的老爹,无语又无奈。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
第二天早上,宿醉醒来头痛欲裂的张猎户,抬手在韩彦的肩头上拍了拍,面不改色地感叹一句:“你小子行啊,又把我给灌趴下了!”
完全没了第一次宿醉醒来的震惊和不服。
韩彦自然是笑着赔罪。
舒予却是毫不留情地戳穿:“哪里是韩大哥灌你,分明是你自己抱着酒壶不丢的。要不是韩大哥把酒壶哄了下来,你还指不定要喝成什么样儿呢!”
自己这个闺女打小就不会在自家人面前给自己面子,张猎户对此早就习惯了,闻言嘿嘿笑了笑,连忙拿别的话岔开。
“你想好了没有,给路生那闺女起个什么名字?”张猎户只当是看不见自家闺女满脸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转头拉着韩彦说话。
这话题转得有点生硬,但是却很奏效。
果然,舒予立刻住声看向韩彦,一脸的惊讶。
韩家和白家是姻亲,韩路生的闺女要起名字,想到的第一人选不应该是孩子的大舅白起吗?
韩彦摇摇头,笑道:“我还没有想好呢。这名字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当然得慎之又慎了。”
然而这其实不过是推脱之词罢了,韩彦之所以不愿意给韩路生的女儿起名字,完全是因为不想加入韩家两父子的较劲纷争当中。
按照韩勇的说法,不过是个丫头而已,哪里用得着郑重其事地请韩彦给起名字,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请白起起一个名字不就行了!
再说了,以韩白两家的关系,他们越过白起,直接请韩彦帮忙起名,情理上说不通,面子上更过不去。
然而韩路生却很坚持,当众举杯恳请韩彦给她闺女起个名字,打了韩勇一个措手不及。
韩勇当时就沉脸来。
在这种情形下,韩彦作为一个外人,当然只能先回避其锋芒了。
张猎户这一问本来就是为了摆脱女儿的说教,也不是真的要催促韩彦赶紧起个名字出来,听他这么说,便立即点头附和道:“你说的很对,起名字是件大事,是该慎重的。”
舒予本想问问韩家为什么没有找白起给孩子起名字,毕竟他是孩子的舅舅,然而又觉得这是别人家的家务事,便最终也没有多这个嘴。
恰好此时小望之睡醒了,哭哭啼啼地喊“娘”,舒予立即温柔应声,转身去西间里照顾他了。
张猎户对着自家闺女的背影长吐一口气,悄悄跟韩彦抱怨道:“我一辈子都有没怕过谁,偏偏对这个闺女头疼得很……
“一说到喝酒,简直比她娘还啰嗦……”
嘴上虽然抱怨着,脸上却带着纵容的笑。
韩彦见了只觉羡慕,便温声笑道:“那是张大叔爱女心切,不舍得对舒予妹子发脾气呢。”
恃宠而骄嘛!
张猎户闻言如逢知己,连连点头。
这件事情又拖了两天,韩勇亲自提了礼物上门来询问他大孙女的名字起好了没有。
同来的还有韩路生,一脸神采奕奕,显然是在这场父子博弈中取得了胜利,正心情愉悦。
韩彦对此早就成竹于胸,这会儿见韩家父子俩已然分出了胜负高下,便将取得的名字一一写在纸上,分别作了解释,供他们父子俩选择。
“这是我根据大姑娘的生辰八字取的几个名字,韩大叔你们看看选哪一个好?”韩彦笑道,将写好的名字给韩家父子看。
韩家父子俩都认不得几个字,便根据韩彦的解释和字画的样子,认真地挑选起来。
“就选这个字吧。”片刻,韩勇指了其中的一个字,不甚确定地笑问道,“这个字是,是‘琪’字吧?”
韩彦笑着点点头,正待要开口细细解释,见一旁的韩路生不以为然地看了“琪”字一眼,然后转头似要重新挑选,便抿了抿唇,笑着拢袖不作声。
韩勇却容不得儿子为了安慰媳妇儿给她撑腰,接二连三地当着外人的面,下他这个当爹的面子,当即不悦地瞪了韩路生一眼,直接将纸张收了起来。
韩路生急得直瞪眼,刚要开口争辩,转念想起白英私下里跟他抱怨,说他当众跟他爹别苗头,不是给她们娘俩儿撑腰,是害她们娘俩儿被公婆厌弃呢,只得悻悻地住了口。
好在“琪”字虽然是他爹选的,但却是韩彦应他之邀起的名字,这么一想,韩路生心里也复又平静下来。
韩彦只当是没看见韩家父子俩的这番眉眼官司,见两人达成一致,便笑着上前恭贺祝福道:“琪者,美玉也亦有花草繁盛之意。祝愿令爱将来其美质雅洁,其康健平顺如芳菲郁郁。”
这种掉书袋的话,韩家父子听不懂,可他们原本也不是为了听懂而来的。
越是听不懂,不越是显得韩琪这名字起得好,非同一般嘛!
就跟“洗三礼”时,韩彦送的那幅字画一样,都是值得炫耀的资本。
待送走了韩家父子,韩彦嘴上不说,心里却觉得还是张大叔一家这样爽脆温厚的性子好相处。
舒予听得人离开,便牵着小望之从西间里出来,朝外头努努嘴,与韩彦玩笑道:“你‘抢’了白起这个当舅舅的差事,还赢得这么漂亮,小心他回头跟你急。”
韩彦对此付诸一笑。
白起的不服挑衅,在他看来不过是少年人未识时事艰险,是以血性张扬,自以为天地间没有谁能够让自己屈服,一腔孤勇罢了。
不值得赞扬,当然也不该批评。
势要上天揽月,欲图下海捉鳖,这样意气风发、裘马轻狂的少年恣意,其实是人这一生最难得的精彩华章,也是最令人羡慕神往的。
他曾经拥有过,而现在,那些年少轻狂早已经烟消云散,两世相隔……
第29章 效应
韩彦笑容微敛,弯腰伸手接过小望之,复又抬头对舒予笑道:“今日阳光晴好,桃柳争春,正适合踏青郊游。
“你要不要和小望之一起出去走走,也顺便去看看房子建得如何?也好给点意见。”
“学生哪里敢给先生提意见?”舒予眉梢一挑,故意抱臂作惧,歪头玩笑道,“妄议师长,我还怕先生打我板子呢!”
韩彦哈哈大笑。
笑罢,扶着下巴似模似样地认真思考一番,一本正经地点头评道:“嗯,‘妄议’二字,用得极妙。”
话锋一转,又复笑道:“不过现在让你‘妄议’的可不是师长,而是建房筑舍。”
说到这里,韩彦忍不住笑赞道:“说到建房住舍,你可是獾子寨当仁不让的第一人。
“你是不知道,如今大家每天聚在一块和泥建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回头我也要搭建土坯房来住’!
“你且瞧着吧,今年闲暇时,整个獾子寨估计都在‘大兴土木’呢!等到冬天,至少得有一小半的人,都从杉木房搬进了土坯房住了。”
舒予这些日子以来当然也听过类似的赞扬议论,如今又听韩彦提起,不由地感慨道:“这还真是名人效应啊。
“想当初我们家建造土坯房时,不知道引来多少议论质疑呢。
“哪怕是我爹娘出去说土坯房住着确实比杉木房舒适,别人也都不相信,只当是他们故意朝自家女儿脸上贴金呢!
“可是你瞧瞧,你一搭建土坯房,风向立刻就变了,大家都纷纷说起土坯房的好来,像是他们亲自住过似的。
“这还不都是因为大家敬仰你,便觉得你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值得效仿与夸赞的。”
舒予摇头叹气,一副感慨又无奈的模样。
韩彦虽然觉得“名人效应”这个词有点陌生,然而经舒予一解释,便立刻就明白,笑叹附和道:“东施效颦,楚王好细腰,人心向来如此……”
就是当今朝政,不也这样吗?
元嘉帝毫无底线地宠幸赵贵妃,甚至纵容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迫害皇嗣,钻营的朝臣们自然也一门心思地攀附逢迎,甚至有人上书请封赵贵妃晋升为皇贵妃。
虽然此事因为赵太后的极力反对没能成行,上书请封的谄臣也因为赵太后一力坚持,被寻了个错处,远远地打发去了穷乡僻壤任一个小小的县丞,然而由此可见赵贵妃的得宠与得势。
前世元嘉帝驾崩之后,赵贵妃成为各家争相拉拢的对象,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攀附赵贵妃的那些臣子能为自己所用。
那些人虽然多是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却个个占据要职,手握实权,对于江山帝位的争夺至关重要。
可惜啊,树倒猢狲散,失去了元嘉帝宠爱的赵贵妃,在曾经依附奉承她的那些人看来,不过是个可怜无依的妇人,很快就被那些利益熏心的朝臣们给抛弃了。
……
“韩大哥,韩大哥!”
清脆中略带疑惑的呼喊,将韩彦的思绪从往事中拉了出来。
韩彦凝神顺声看过去,就见舒予眉头轻蹙,仰面盯着他看,一只手还在他眼前晃来晃去的以引人注意。
韩彦歉然一笑,道:“方才走神了……你说什么?”
心里却暗暗责备自己,真是在獾子寨生活安逸得久了,身边又有张大叔一家三口这样善良宽厚的人在,越来越容易一头扎进自己的情绪里无暇他顾了,少了逃难时的那份警惕与戒备。
这样下去可不行。
韩彦瞬时挺直着了脊背,微笑的眉眼也凝肃了几分。
好在舒予似乎并未在意。
“你不是说要带我和小望之去郊游踏春看房子吗?还去不去了?”舒予抬头笑问道。
“去,当然要去!”韩彦爽然一笑,侧身伸手做请。
“不敢不敢。”舒予抿唇笑道,落后一步,躬身做请,“先生先请。”
韩彦哈哈而笑,眉宇间的那分凝肃,瞬间消解不少。
“走喽——”
韩彦见状也不再客气谦让,一把抱起小望之,昂首阔步迈出门去。
舒予随后跟上,边走便笑着说道:“要说咱们是去‘郊游’,我觉得还真不合适。我们家难道是在城里吗?”
韩彦深以为然,口中却道:“《尔雅》有云:‘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周礼》亦曾说:‘郊,距国百里为郊。’……”
抓住一切恰当的时机进行有效的教学,是韩彦一向的教学风格。
舒予习以为常,闻言笑道:“獾子山离着京城有数百近千里地,要这么算起来的话,说其为‘林’大约更合适一些。”
这番解释让韩彦哑然失笑,连连摇头。
“可不是这么算的。”说着,韩彦又细细地和舒予解释起何为“邑”,何为“国”来。
舒予当然不至于连这些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她不过是见方才韩彦眉宇间一闪而逝的凝重,故意插科打诨罢了。
如今见韩彦果然眉目舒展,一心一意地教起学来,舒予悄悄地吐口气,眉目也随之舒扬开来。
三人一路说说笑笑,很快便到了新建的住房处。
只见方厚的土坯墙已经砌了大半,不出三日大约就能上梁了。
正在干活的老少爷们儿见韩彦过来,都纷纷停下手里的活,笑着打招呼。
韩彦一脸真诚地团团谢过:“有劳各位叔伯兄弟了,为我的事辛劳这么多天。等到上梁那天,我请大家吃酒!”
男人之间的交情,往往是一杯酒建立起来的,如果不够,那就一杯再接一杯。
果然,大家一听韩彦这么“接地气”,顿时都起哄笑了起来。
有那胆子大的,笑着和韩彦提要求:“既然是韩先生请吃酒,那可不能随便一杯咱们自酿的水酒了事。怎么都得到秀水河子镇上的酒肆里打两坛回来才行!”
倒也不是真的要挑酒喝,只是想要借此表明双方关系融洽罢了。
真正关系铁的,谁会和对方客客气气的?
“好!”韩彦爽快应声。
见韩彦跟他们这样不见外,大家伙儿顿时更加热情高涨了,纷纷击掌叫好应和。
第30章 佳配
一时间整个工地上都是热烈的欢笑叫好声,听得舒予杏眼圆瞪,一脸惊讶又佩服地看向韩彦。
本是风雅文人,与獾子寨的乡土憨实完全不搭,却能在打定主意定居獾子寨之后,迅速就和大家打成一片,这份能耐还真是让人佩服。
众人欢闹过后,见舒予也跟了过来,便笑着打招呼。
舒予也叔伯兄长地笑着招呼了一遍。
有那心思活络的,见韩彦来工地都还带着舒予,而且两人关系融洽,哦,不,应该说是“一家三口”相亲相爱的,眼神难免在韩彦和舒予之间逡巡,笑意暧昧又羡慕。
山野人家虽然都淳朴爽直,并不像那些富贵人家似的讲究什么“男女大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之类的规矩,很多大姑娘小媳妇的也会跟着父兄丈夫一起出去打猎,露营烤肉说笑什么的也从来都不会回避拘束。
但是像韩彦父子与舒予这样相处融洽和谐的,倒还真是不多见。
尤其是韩彦如今还是獾子寨的风云人物,不论走到哪儿,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当然他们也明白这是因为韩彦父子俩如今住在张家的缘故,可也正是因为这,心里免不了羡慕,悄悄地想,如果当初韩彦父子俩是到自己家里投宿,那如今跟他们父子俩“亲如一家”的,不就是自家姊妹了?
这样的情形,韩彦前世疏狂风流时见得多了,是以轻轻一笑,四两拨千斤地打消了众人的疑虑。
“要说这土坯房,还是舒予妹子的首创,所以我今天特意请她来瞧一瞧,看看可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韩彦坦然笑道,“住房倒还好说,毕竟有张大叔家的房子做参样,总不会错的。
“可是学堂却是第一次搭建,咱们总得好好规划规划,看怎么样盖最利于孩子们将来日常的读书写字。”
与其任由他人胡思乱想地猜测,倒不如走到人前,主动将事情摊开了说,断了他们的念想。
果然,韩彦这几句话一说,众人那些旖旎的遐思猜想顿时都烟消云散了,纷纷诚心诚意地向舒予请教起建学堂的事情来。
舒予面上笑容未改,在心底却悄悄地给了韩彦一个赞。
指点议论这样的事情,舒予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但是她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又兼受过“打虎女英雄”的闲言碎语的锤炼,当然不会为此而心中不安郁郁。
然而韩彦能当众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当然是更好了。
毕竟,谁都不愿意自己跟流言蜚语沾上边,成为他人指点议论的对象。
如今见众人诚心请教,舒予也不吝藏私,笑着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学堂不同于住房,既要结实耐久,又要尽量做到冬暖夏凉,让孩子们在里头待得舒服,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室内光线充足明亮。不然一天里大半时间都昏暗不明的,孩子们怎么在里头读书写字?”舒予笑道,“就是再多的油灯,都不如天光明亮自然舒适。”
众人连连点头赞同。
山野人家的孩子都是苦出来的,出点汗受点冻什么的,对于娃儿们来说并算不上什么,但是獾子寨地僻穷乏,他们可没有那么多的灯油供娃儿们照明读书。
而且就算是有足够的灯油供给他们,可是对着油灯读书写字,费神又熏眼的,长时间下去难免会伤了眼睛。
别到时候书没有读成,倒赔了一双猎户最需要的锐利的眼睛,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见众人认可了自己的观点,舒予便将心里大致的规划说了:“所以我觉得墙壁上的窗户尽量要宽阔,好让天光透射进来。”
顿了顿,又笑道:“当然也不能太过,四面都掏出大窗来。不然,到时候不仅光线够亮了,就是冬天里的寒风也往里头灌得更猛了。”
众人纷纷笑着点头。
李二更是咧嘴直笑:“到时候娃儿们冻得直哆嗦,哪里还有心思、还有手劲儿去写字?”
边说还自己哆哆嗦嗦地抬手演示,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舒予也抿唇直笑,道:“所以在下根脚之前,就得先布置好房屋的走向朝向、高矮长宽,确定好窗子的布局,看看怎么样既能保证光照,又能减少寒风窜进屋里。”
众人见舒予说得有条有理的,都暗自惊叹。
李二嘴快,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张家妹子你真是厉害!我看就是咱们獾子寨最有经验的泥瓦匠都比不上你有见识呢!”
说着,还对着舒予高高地竖起了大拇指。
“李二哥过奖啦!”舒予谦逊推辞,顿了顿,又嘻嘻笑道,“不过,你说这么说也不算错。”
骄傲自得的小模样,看得大家一愣,不明白舒予怎么前一句还在谦虚,后一句就开始自夸了。
韩彦也不明白舒予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然而却凭借近三个月相处的经验,直觉舒予是在故意和大家开玩笑呢,便望着她笑而不语,静待结果。
果然,舒予在一众惊愕的笑容中,爽然笑道:“咱们獾子寨从落成起,祖祖辈辈住的都是自建的杉木房,也就是去年开春我家才第一个搭建了土坯房的,如今这是第二家,所以咱们寨子里又哪里有泥瓦匠?
“李二哥这夸赞,我可不是受得起嘛!”
众人一愣,等明白过来舒予话里的打趣之后,都哄然大笑起来。
李二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也嘿嘿地笑了,却还不忘再补救一句:“是我先前说错。应该是秀水河子镇上最好的泥瓦匠,都比不上张家妹子你呢!”
这回总没有出错了吧。
秀水河子镇上的房子可都是砖石砌墙、青瓦盖顶的,没有泥瓦匠那可是盖不成的!
“那我可就真不敢当了!”舒予脆声笑道,爽朗大方。
这番对答,引得大家又是一阵好笑。
心里却都在暗自感慨,张家那个憨直傻愣的呆虎妞,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机灵啊,性子也越来越爽朗活泼,招人喜欢了。
有那心思机敏的,都暗自衡量起来,觉得这样能干聪慧又落落大方的姑娘,真是难得的佳配。
第31章 分歧
舒予见众人再看向她时,非但没有了以前的戏谑轻慢,反倒是多了一份惊讶和赞叹,暗自长吁一口气,笑容愈发地灿烂干净了。
既然人总是要融入群体而且难免被别人议论的,那为什么不努力摆脱那些轻慢嘲谑的指指点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