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是韩彦和父亲赶了回来,夜色已深,家里又不缺住处,父母也绝不会让人再出去寻客栈的。所以往上房来时,她就吩咐下去了。
    舒予见眼下她确实也不好再出府寻住处,而且谭夫人母女挽留殷切,遂也不再客套,施礼辞别谭夫人,与一脸兴奋的谭鑫挽臂一起回了梧桐院。
    婢女们早就已经将床铺重新铺好,换上崭新的床单被褥,都能闻得到淡淡的皂角的清香。
    待两人进了屋子,立刻有婢女提水捧衣,伺候两人梳洗。
    谭馨指着婢女捧过来的崭新整洁的衣物,笑道:“正好前两日刚做了夏衣,还没有上身呢!咱们俩身形差不多,我虽然比你矮了一些,但估摸和差不多能穿。
    “等明日铺子里开了门,咱们再去比量着买合适的!”
    舒予笑道:“不用那么费事。我一会儿将衣服换下洗了,夏衣单薄,天气又热,一夜就差不多能晾干了。”
    谭馨颇不赞同,笑道:“青春少艾的,就该穿戴得美美的,这么会替韩彦节省做什么?”
    舒予哭笑不得,她不过是觉得没必要浪费而已,哪里就和给韩彦省钱扯上关系了。
    谭馨却还不放过她,拉着她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啰啰嗦嗦,大意是不能为了韩彦而太过委屈自己之类的。
    若不是知道谭馨尚未定亲,她都要误以为这些是对方的经验之谈了,要不怎么说得这样头头是道、滔滔不绝呢!
    见舒予面露无奈,谭馨收住话头,瞋怪地瞪了她一眼,叮嘱道:“我说的你可别都不当回事,这世上成亲前千好万好地捧着,成亲后就变得面目可憎的人多了去了,你自己得多留个心眼。”
    虽然韩彦看起来不像是那样朝三暮四、忘恩薄情的人……
    不过,哪一个负心汉是一开始就能看出来的?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痴女子飞蛾扑火了!
    “好好好!我都记着呢!”舒予无奈笑道。
    有人这样关心自己,真好。
    有婢女过来说水放好了,谭馨遂也不再多言,和舒予挽臂进了浴室。
    等梳洗过后,换上干净整洁的中衣,又绞干了头发,两人这才爬上床,一里一外地躺好。
    康平县城建在山脚处,周围呈小小的盆地状貌,所以眼下虽然才四月中旬,然而天气已经有了些微热意,哪怕婢女们已经换上了薄被,还是被舒予和谭馨给蹬到了床尾。
    “山上肯定比这儿凉快吧?”谭馨一面拿着扇子摇得习习生风,一面侧身问舒予。
    不待舒予回答,又将扇子摇得更猛了些,皱眉抱怨道:“这两日可能落雨,天气闷热得很……”
    舒予笑道:“是凉快一些。这时节,晚上还要盖着盖被子呢!”
    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嘛!
    谭馨闻言很是艳羡:“那多好啊……每年夏季,我都觉得觉得自己能热化了。”
    舒予哑然失笑:“这还是在北地呢!若是在南边,你可怎么受得了哟。”
    “可见老天爷待我不薄,知道我天生怕热,特地让我投生在北地呢!”谭馨挑眉嬉笑道。
    舒予低声直笑,难为谭馨能想到这上头来,这话题跳转得实在有些快。
    两人熬了大半夜,又一直悬着心,早就都心神疲惫了,说着说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婢女进来吹熄了灯,放下珠帘,守在外头。
    夏季天亮得早,舒予又一向早起,哪怕是昨夜睡得晚了些,到了平日的点儿,生物钟却依旧自动叫醒了她。
    窗外蒙蒙的亮光透进帐子来,昏昏浮动。
    舒予睁开眼睛时,有一刹那的迷糊,揉了揉眼睛,待看清头顶花纹繁复的帐子时,蓦地想起来,自己昨夜是借宿在谭府。
    侧头看一旁仍旧酣睡的谭馨,舒予想了想,又躺好闭上了眼睛。
    谭馨是个懂规矩知礼仪的人,肯定不会睡过头错过给谭夫人请安的时辰的,既然如此,她还是接着躺一会儿,免得打扰对方安眠。
    然而眼睛是合上了,睡意却再无丁点儿,脑子里飞快地转着,想着昨夜刘县令等人连夜突审瓦剌贼人,也不知道结果如何。
    ……
    县衙公廨里,突审了一夜瓦剌贼人的刘县令等人个个形容疲惫,然而却都了无睡意,个个愁眉紧锁。
    小吏奉了茶点,悄悄地退了出去,不耽误大人们谈正事。
    审问了一夜、愤怒了一夜、焦虑了一夜……众人这会儿也顾不上文雅不文雅的了,直接掀了茶碗盖,大口大口地灌起茶来。
    然而点心却都没有人去碰。
    哪怕这会儿肚子都已经咕咕叫了,大家却一点胃口都没有,心里俱是沉甸甸地发堵。
    谁能够想得到,自以为已经成功拔出的瓦剌细作,此时竟然还安安稳稳地潜藏在康平县中,甚至依旧在向瓦剌通风报信!
    这简直就是个晴天霹雳!
    

第210章 可疑

  茶过一轮之后,刘县令放下茶盏,沉声道:“这件事情,必须立刻禀报到辽东军中,由镇国公定夺。”
    毕竟当初人是从辽东军中逃跑出来的,后又有黑甲卫队奉镇国公之命,一路追寻到康平县中,将人给捉了回去。
    现在知晓当初抓到的那个人不过是个替死鬼罢了,真正的从辽东军中逃走的瓦剌细作此时依旧潜藏在康平县中,他作为康平县的一县之长,当然得第一时间将这件事情报给镇国公知道。
    众人闻言,连连称“是”附和。
    谭教谕沉声分析道:“县尊大人所言甚是。
    “既然那瓦剌细作能够在黑甲卫队的搜捕之下,推了个替死鬼出来,从容脱身,并且依旧向瓦剌传递我方信息,可见其本事通天。
    “以康平县目前的守备状态来论,要找他出来,只怕不易。如果能够有镇国公派人支援,定叫那人插翅也难飞。”
    而且这样一来,即便是将来出了什么事情,上头也不会把罪责一并推在他们这些当地官吏的身上。
    只是这一点,只可意会,不能明言。
    “所言有理!”
    “所言甚是!”
    诸人纷纷附和。
    刘县令见大家并无异议,当即招了王良,吩咐道:“你现在立刻骑快马加鞭,赶赴辽东军中,将此事亲自禀报给镇国公知道。”
    王良现在任着康平县兵马都监一职,而且骑射武艺出众,更重要的是有个在辽东军中任参将的父亲,说得上话,绝对是此行的不二人选。
    ——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县令还真是“威武不能屈”,并没有因为畏忌王参将的权势,就将兵马都监的实权都转交给王良。
    王良虽然平时不大看得起刘县令的迂腐和装腔作势,更恼恨他牢牢地掌控着康平县的兵马调度之权,让他这个兵马都监形同虚设,然而大事当前,还是毫不犹豫地接下命令,当即便出门办事去了。
    待王良离开之后,刘县令扫视一圈,愁眉紧锁,问道:“不知对于依旧潜藏在康平县中的那瓦剌细作,各位有没有什么头绪?”
    众人相视一眼,包括谭教谕在内,俱是茫然地摇了摇头。
    说实话,昨夜审问那瓦剌贼人时,对方最后经不住刑罚拷打,吐露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与之前从辽东军中逃出的瓦剌自作接头,想法子将人给安全接回瓦剌,另外派人潜伏。
    大家震惊到现在都还没有回过神来呢。
    刘县令见状,摇头叹息,心中失望又恼恨。
    一屋子的人,平时个顶个地机灵不省心,明里暗里地牵制着他这个县尊大人,可是真的等到事到临头,怎么一个中用的都没有!
    正这么想着,目光无意间扫过沉稳淡静地安坐不动的韩彦,刘县令顿时眼前一亮。
    “不知韩先生对此事有何高见?”刘县令直接问道。
    看韩彦默然静坐思索的模样,显然是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众人没有想到刘县令会直接询问韩彦的看法,而且还用了“韩先生”这样的敬称,包括谭教谕在内,顿时一个个地惊愕抬头,俱是朝韩彦看去。
    韩彦见状,倒也不推脱,抬头不答反问:“上次黑甲卫队瓦剌细作是怎么抓到的?”
    众人一愣,顿时回过神来,一脸的热切。
    “是娘娘庙的灵微道长占卜出来的!”有人高兴地失态击掌道,“韩先生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既然那真正的瓦剌细作依旧潜藏在康平县中,咱们再去找灵微道长占卜一卦不就得了!”
    韩彦愕然失语,回过神来之后,意味深长地看了那人一眼,有些怀疑这样的智商是怎么能够在衙门里混得开的。
    谭教谕与韩彦接触较多,了解颇深,见状细细一思索,立刻明白了韩彦的意思,当即惊呼出声。
    “韩先生的意思是,灵微道长占卜出了瓦剌细作所在,助黑甲卫队成功抓捕了贼人,然而实际上这个细作不过是被推出来的替罪羊而已!所以……”
    剩下的话谭教谕没有明说,但是在座的诸人瞬间都明白过来。
    眼下证明当初黑甲卫队在灵微道长的指示下抓捕的那个细作是个冒牌货,那么也就是说,占卜出这个结果的灵微微道长极为可疑!
    众人顿时眼前一亮,这就是祸水东引、灯下黑啊!
    韩彦见众人明白他的意思,便笑着点头道:“目前来说,灵微道长确实是最可疑的那一个。
    “而且,诸位大人想一想,黑甲卫队出现在康平县城是在新年前后,和灵微道长挂单娘娘庙的时间极为接近,这未免也太过于巧合了些。”
    要知道,黑甲卫队当初可是奉镇国公之命,一路追寻着从辽东军中逃走的瓦剌细作的踪迹,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康平县城的。
    而且上次去娘娘庙请灵微道长合八字、请婚期时,他总觉得对方身上透着一股子违和,当时还以为是对方人长得太过年轻美艳,一点都不像寻常的世外高人的样子。
    现在想想,或许那时就直觉此人不简单吧。
    “不过,这只是在下的一点猜想罢了,具体如何,还要仰赖各位大人商议定夺。”韩彦谦逊地说道。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屋子里的人有大半此时都已经认同韩彦的分析推测。
    至于那个别个另有想法的,也聪明地选择了沉默。
    这种时候,其实谁出头,谁就得担责。
    韩彦无官一身轻,自然想到什么都敢说,然而他们开口之前却得仔细地想清楚,自己的那点微末官身能否保得住。
    刘县令却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主要是他作为一县之长,要是也明哲保身不作为的话,万一到时候真的出了事情,第一个跑不掉的就是他。
    反过来,如果他抓住这次的机会,揪出了那个瓦剌细作,那可就是大功一件,将来的考评定然差不了。到时候他即便是不能调回京城,至少也能去个比康平县繁华富庶些的地方任职。
    刘县令权衡之后,立刻拍板定案:“立刻派人盯着娘娘庙,将灵微道长给看紧了!”
    众人连连领命称“是”。
    “县尊大人万万不可。”一众恭顺的附和声中,韩彦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第211章 身份

  众人俱是一愣。
    刘县令自觉官威受到了冒犯,微微不悦地蹙了蹙眉头,不解地问道:“有何不可?”
    自打他到了康平县任职,除了韩彦,还真没有人敢这么直接当众反驳他的话,落他的面子。
    其他人即便是有所不满,最多也不过是阳奉阴违,私底下搞些小动作罢了,面子上还是很敬畏他这个一县之长的。
    而且一想到这么足智多谋、文才出众、武艺高强的人,竟然不愿意做自己的女婿,自己找了谭教谕做媒人,定了个乡野村姑为妻,他觉得惋惜的同时,难免有些不舒服。
    刘县令一向不是个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到了康平县任县令一家独大,被众人恭维追捧之后,就更少原先的谨小慎微了。
    是以尽管他极了压制了,然而那一瞬间情绪的变化还是被韩彦给看了正着。
    韩彦起身拱手,不卑不亢地沉声回道:“假若真如在下猜测的那样,灵微道长果真是自辽东军中逃出的瓦剌奸细的话,那么她能够一路顺利摆脱黑甲卫的追捕,还敢大张旗鼓地在娘娘庙里装神弄鬼、哗众取宠,甚至是以占卜为名,欺骗各位大人和黑甲卫队,顺利脱身,足可见其足智多谋。
    “对付这样的人,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对方的怀疑。打草惊蛇,乃是大忌。万望县尊大人三思。”
    韩彦说得合情入理,刘县令冷静下来一想,确是如此,便缓和了神色,抬手请坐道:“韩先生说的是。此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
    心里想到家里头那对有眼不识金镶玉,一心想要攀高枝的母女,更加堵心叹惋了。
    到底是读书人出身,刘县令虽然到康平县任职之后,日渐习惯了众人的阿谀奉承,可是心里对于韩彦这样有风骨、不媚上的人读书人还是很欣赏的。
    而且灵微道长可能存在重大嫌疑,最初也是韩彦提出来的。
    刘县令略一思索,当即将韩彦也挽留下来,和大家一起商议该如何应对此事。
    ……
    等到谭教谕和韩彦回到谭府,已经将近午时了。
    何从提前回府报了信儿,是以谭夫人一早就吩咐厨房整治了席面。
    总共就那么几口人,而且大家关系又亲近,吃饭时倒也没有特别避讳,干脆同桌而食。
    至于韩勇和王喜,在县衙后院的客房里歇过一晚之后,今日一早就启程回了獾子寨。
    吃过饭,韩彦和舒予道谢之后又请辞。
    谭教谕挽留道:“瓦剌贼人是你拦截抓住的,灵微道长之事也是你先察觉的。你不留下来继续盯着后续的进程吗?”
    韩彦笑着摇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有县尊大人在,何须在下多费心思?”
    他看得明白。刘县令这个人学问不深,但读书人的傲气却一点都不少;治政理事能力不怎么样,但县尊大人的官架子却摆得很足。
    这样自傲又自负的人,他要是留下来的话,难免会让对方生出他越俎代庖、自以为是的嫌恶来?
    谭教谕在刘县令手下供职两年余了,如何不清楚上司的品性?
    闻言立刻明白韩彦的顾忌,当即也不再多加挽留,笑着将人送出了谭府,并保证一有消息会立刻派人通知韩彦的。
    临别之际,韩彦避开其他人,与谭教谕低语道:“昨夜参与审问和尽早参与商议的人员,还请教谕大人多多留意。”
    如果他所料不错的话,那么以灵微道长的姿色和手段,要拉拢县衙中的官吏,从他们那里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不是什么难事。
    难不成她还能真的依靠占卜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信息不成?
    要知道,据昨夜那瓦剌人供述,潜藏在康平县中的瓦剌奸细,最近可是一直都有向瓦剌传递信息呢!
    谭教谕一愣,立刻明白过来,韩彦是要他提防着千万别出内鬼啊!
    当即面色郑重地应下来:“多谢提醒。我一定会仔细盯着的!”
    韩彦点点头,遂笑着与众人辞别而去。
    等出了城,走上人烟僻静的官道,舒予这才开口问道:“事情和灵微道长有关吗?”
    要不然方才谭教谕对韩彦说的那句“灵微道长之事也是你最先察觉的”了。
    韩彦并不瞒她,凝眉道:“这只是我的一点猜测。”
    不管怎么说,从灵微道长出现的时间和所做之事来看,她确实嫌疑最大。
    路上无其他人,韩彦遂将自己怀疑灵微道长就是从辽东军中逃出的瓦剌奸细,或者至少与之关系密切一事说了。
    “可是,那瓦剌细作不是从辽东军中逃出来的吗?”舒予不解,“灵微道长可个是女的。”
    “军中无女子”这是大周军中的铁律,即便是有官眷随行的,也是留在离军营稍近的城镇,并不能随意进入军队驻扎的营地。
    韩彦闻言深深地看了舒予一眼,道:“军中有女子又有何奇怪的?”
    多余的话却并没有说。
    舒予愕然,默然思索片刻,蓦地明白过来,韩彦说的军中女子,指的是营妓。
    如果灵微道长真的是瓦剌细作的话,那么凭借她的姿色、才情和装神棍糊弄人的本事,只怕在军中极为吃的开。
    这样的人,要打听什么消息,自然也非难事。
    这也不就难理解,为何镇国公会派出黑甲卫队穷追不舍,势要将人带回去惩治。
    舒予默然不语,神色不怎么好看。
    实在是历朝历代的营妓命运都不怎么好……
    韩彦知道舒予的闷闷不乐,遂调转话题,说起别的事情来,逗她开心。
    “县尊大人说了,我们这次截杀瓦剌军士有功,又生擒了其首领,挖出这惊天秘闻来,功劳显著,他会禀明镇国公给咱们嘉奖的!”韩彦笑道。
    原本刘县令还要上报朝廷,却被他“十分谦逊”地阻拦了下来。
    现在向元嘉帝生龙活虎的,看起来春秋鼎盛,赵贵妃又依旧独宠后宫、气焰无双,并未到表明身份的时候。
    “镇国公?”舒予一惊,勒马问道,“没有问题吗?”
    怕韩彦不明白,又解释一句:“我是说,此人可靠吗?万一他要是……”
    

第212章 到来

  韩彦知道舒予在担心什么,驱马上前,拉住她的手并辔缓行,笑着安慰道:“第一,镇国公即便是嘉奖咱们,也未必有工夫亲自接见。毕竟,在边地,阻击瓦剌人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并不稀奇。”
    他们这回要不是由那生擒的头领嘴里撬出了这个大秘密,估计刘县令最多口中夸奖他们几句,再奖赏些财物,并不会上报。
    “第二嘛,镇国公朱琨其人忠君爱国、刚正不阿,如果他知道实情的话,十有八九会护着小望之,而不是告密媚上。”韩彦笑道。
    对于元嘉帝专宠赵贵妃,任由她霍乱后宫、朝堂一事,以镇国公朱琨的性子来说,没有秉本直奏、直言劝谏,已经算是给元嘉帝这个君王留面子的了。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前世元嘉帝重伤弥留之际,朱琨大怒,要不是元嘉帝留有诏命,将赵贵妃的后路都安排好了,只怕他能立刻提刀去把人给砍了。
    舒予不知这些情由,不由地暗自担心,追问道:“你怎么敢确保他会如此?万一……”
    韩彦轻轻地紧了紧舒予的手,示意她不必担心,笑道:“你放心好了,就算是镇国公要亲自接见褒奖咱们,我肯定也不会带着小望之过去啊!”
    接受嘉奖却带着年幼的“儿子”过去,算是怎么回事?
    舒予一怔,旋即长舒一口气,笑道:“就是说嘛!我真是关心则乱……”
    韩彦温声笑道:“有你的关心,才是小望之的福气呢!”
    顿了顿,又笑得一脸温柔,低声细语道:“也是我的福气!”
    说着,轻轻地捏了捏包在掌心里的舒予的手。
    舒予只觉得脸颊一热,瞋怪地瞪了他一眼,用力地抽回手,一甩马鞭,任便疾奔出去,只余嗔声袅袅:“再不快一点,日落之前就赶不到家中了!”
    韩彦爽然一笑,策马追了上去。
    茂密青翠的山林间,一时只余下马蹄嘚嘚,相互应和。
    ……
    待两人回到獾子寨,寨中人少不得围上来询问情况。
    韩彦捡能说的说了,不能说的一个字也没有透露。
    “县尊大人说了,大家此次截击瓦剌军士,于靖边有功,县中会予以嘉奖。”韩彦笑道。
    大家闻言都纷纷欢呼起来。
    他们不在乎奖赏的的钱多钱少,关键是一种荣誉啊!简直都可以写入“家史”,代代流传了。
    一时间,整个獾子寨都因为这件事情腾起来。
    那日没有跟去打猎的人,事后听起来回来的人讲述当时的事情,一个个都觉得十分惊险,心中很是羡慕。
    作为边地常年经受瓦剌侵扰的百姓,谁不想杀敌报仇呢?
    倒是韩彦和属于对此付之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专心教导那一大一小两班孩子去了。
    可是寨子里出了这样的英雄事迹,孩子们心里也不平静。
    除了那日央求着一同跟去的王平之外,其他人不敢问韩彦这冷面夫子当日的情形,又觉得王平估计是凑数,所知肯定不多,于是一到课下,就赶紧都围着舒予叽叽喳喳地问那日的情形。
    舒予倒是不厌其烦,将韩彦指挥若定、飞身擒下对方头领的英姿,以及大家互相配合,最终完美取胜的英雄事迹说得精彩绝伦、声情并茂。
    听得韩彦这个当事人都不好意思起来。
    然而孩子们却很是敬佩,看向韩彦的目光都是冒着星星的。
    下午的习武课上,没有一个孩子再偷懒,一招一式都摆得像模像样的。就是白亮这样专攻读书做学问的人,今日也收起了平日练功时的应付和懒散,全神贯注起来。
    至于王平这个班里唯一参与此事的小英雄,更是成了大家仰慕追随的大哥,走到哪儿都一堆小跟班艳羡追捧,搞得一向爱和白亮争高下的王平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
    ……
    三日后,县中的嘉奖就发放下来了。
    每人一匹上好的锦缎,外加加盖有官府印章的文书褒扬。
    至于韩彦,又与别人不同,除了这两样之外,另外多了一封银子。
    韩彦私下里清点一下,正好百两之数。
    康平县地僻偏远,县衙的库房估计也并不充盈,能够拿出这一百两银子来奖赏他,也不算少了。
    韩彦知晓刘县令这是特地奖励他最先察觉灵微道长可疑之事的,说了两句场面话,便收了起来。
    其他人却以为这是对韩彦领导指挥作战的奖赏,均觉得理所当然,并没有因此就生出不满攀比之心来。
    要知道,上次从那些瓦剌军士身上搜到了战利品,可远不止这个数呢!然而韩彦和属于一律不要,让他们大家自行分了。
    与嘉奖一同前来的,还有刘县令的诚恳邀请。
    刘力避开众人,恭敬地躬身做请道:“镇国公已经派遣黑甲卫队,和王都监一起回来了,目前正正式着手调查这件事情。县尊大人想请韩先生一同前去出谋划策,力求一击必中。”
    毕竟,如果灵微道长真的从辽东军中逃出的瓦剌奸细的话,那韩彦就是首功。而且从那日韩彦的表现来看,此人沉稳镇定、足智多谋,有其相助,定能让事情更加顺利。
    韩彦倒也不推辞,点头应下,当即简单地收拾了行装,与刘力一同前往康平县城。
    舒予目送两人远去,焦灼不安地在家中等待消息
    ……
    等韩彦和刘力一路赶到康平县衙时,刘县令等人已经在正厅里等着了,与刘县令一同坐在主位的,是一位面容冷肃的黑甲卫队头领
    韩彦一眼扫过去,就认出对方是那日在街头差点冲撞了舒予的黑甲卫队的头领。
    韩彦极为快速地扫了一眼在座的诸人,发现好几个当日一同议事的熟面孔都不见了,心里不禁“咯噔”一下,看向谭教谕。
    果然有人和灵微道长私下里交往过密吗?
    谭教谕微不可查地点点头,又轻轻地摇了摇头。
    饶是韩彦自诩了解谭教谕,此时也不免莫名其妙。
    不过看谭教谕面色平静,便目前知事情进展顺利,一时无忧,韩彦遂放下心来,拱手与众人见礼。
    想想也是,毕竟稍有不慎,就是通敌叛国,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第213章 分歧

  “见过诸位大人。”韩彦拱手道。
    刘县令抬手让他起身,转头向一旁的黑甲卫队头领介绍道:“这位就是三味书屋的韩先生,当日是他带领獾子寨的山民截击了前来接应瓦剌奸细的队伍,并且生擒了他们的头领。
    “下官这才能通过拷问得知,那狡猾的细作当日推了个替罪羊出来,如今依旧潜藏在康平县中,继续向瓦剌传递我方消息。
    “而且事后第一个提出灵微道长存在重大嫌疑的人,也是韩先生。”
    刘县令虽然想要借此立功,好在将来调任个好职位,但是读书人的傲气,让他也做不出夺人功绩的那等事来。
    黑甲卫队头领闻言眼神一动,上下打量韩彦一番,虽未起身,但语气友好地招呼道:“韩先生,好久不见。”
    眼前这个年轻人他见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大街上,凭借一身极俊的轻功,抢在他们撞上一个年轻姑娘之前,将人给救到了街边上——虽然他不出手,他们也不会伤着那个吓傻了的姑娘的。
    第二次是在清水巷口,帮他们擒获了狡猾的瓦剌奸细——当然,现在证明,那人不过是个受命顶包的替罪羊而已。
    第三次见,就是现在。
    前两次他都没有在意,毕竟这世上功夫不错的人多了去了。
    然而这一次,他却不得不正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如果前两次此人成事凭借的是武人的直觉和厉害的功夫的话,那么这一次,能够指挥出身乡野的山民,全歼瓦剌精英小队,还生擒了对方的小头领,甚至挖掘出这么大的秘密且直指怀疑对象,那可就不仅仅是依仗功夫了。
    功夫、兵法、计谋,缺一不可。
    此子不容小觑啊!
    黑甲卫队头领得出这个结论。
    韩彦立刻拱手应道:“见过大人。”
    黑甲卫队头领摆摆手,示意韩彦不必多礼。
    韩彦遂走到下首的一个空位上,安然坐下,专心听刘县令向黑甲卫队首领说明情况。
    “经过下官私下里调查发现,那灵微道长即便不是从辽东军中逃走的瓦剌奸细,只怕也居心叵测。”刘县令沉声道,“娘娘庙的道姑们自来就有个别不干不净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这是没有放到台面上说罢了。
    “可是自打那灵微道长挂单娘娘庙之后,事情就愈演愈烈,不少本来贞洁自守的道姑,也都加入暗娼的行当中来,甚至于她们的目标也开始重点转向城中的权要。”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道姑们做暗娼,多是图钱为利,那自然要挑选有权有财的恩客。
    灵微道长要鼓动她们专盯着城中的权要下手,是极为容易的,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挑唆,只要把合适的人引到她们面前就行。
    刘县令说罢,极为沉痛地哀叹道:“是下官的失职,竟然让她将手伸到了县衙中来……”
    这简直就是打他这个长官的脸!
    他们要宣泄,找什么人不好,偏偏去碰那些道姑!这还真是为了寻欢作乐找刺激,把脑袋都别到裤腰带上了!
    “好在下官经过严格的盘查,发现他们只是为了寻一时之欢、银货两讫而已,并没有透露出什么重要的信息。”刘县令承认了错误,又连忙解释道,希望上头能够从轻发落。
    幸好这回有韩彦的鼎力相助,及时发现问题补救,否则真的等将来酿成大错,他就是再求爹告娘地辩解求助可就为时已晚了!
    这么一想,刘县令不由地朝韩彦望去,目含感激。
    韩彦谦逊地颔首,心中恍然大悟。
    原来方才他进门时,看见屋里少了好几个人,看问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