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婕妤生存攻略-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沅很心疼她,说:“柔嘉,你我相处这么多年,你的为人我最了解,你绝不是这样的人。至于你的母亲,她应该是为你大哥的事情操心,太过担忧,以至于说出这些伤人的话,等这段日子过去,她想明白就好了。”
      公孙柔嘉苦笑道:“我母亲脾气固执,只怕她就算想通了也难以回转。”
      王沅说:“因着广陵王的死,陛下心情很不好,他本无意要这个皇叔性命,但……唉,若是广陵王不自杀,或许你大哥不会被处罚的这么重,现在只能让你大哥好好保重,日后趁着陛下大赦天下时想办法让他返回长安。你千万不要再去求陛下了,不但无用,还会连累你的。”
      公孙柔嘉点点头,道:“我都知道了。”
      转眼间就到了五月份,天气微微有些热,各色的花儿开着热闹。太子良娣董姬带着侍女进宫游玩,先来了椒房殿请安。

 第142章 


      这是王沅第二次见董良娣。太子行冠礼后, 她派人在长安附近的郡县为太子选家人子,一共选了五名,董良娣便是其中之一。王沅对她并无特别印象,只记得是个清丽的女子,现在再看,董良娣一身华服,头戴金钗,打扮的雍容华贵, 眉眼间是满满的志得意满。这个女子能在短短两三个月内由太子府内普通的姬妾一跃成为太子良娣,看来是颇得太子宠爱。
      董良娣低眉顺眼地给皇后行礼, 王沅让她坐下, 董良娣笑着说了几句恭维话, 然后让身边的侍女呈上白狐皮,道:“这是太子殿下亲自猎到,特地献给皇后娘娘。”
      王沅道一声谢, 然后让人收了下去。今日正好是鸣凤阁休沐的日子,徽君、徽鸾用过早膳后,过来王沅这边。徽鸾见有生人在,问道:“你是谁”
      董良娣知道椒房殿养着两位公主,一位是太子胞妹,另一位则是王皇后的亲生女儿, 眼前的这位年纪略大些, 应该就是东莱公主了。她起身相拜,“妾太子良娣董氏参见东莱公主, 参加永嘉公主。”
      “哟,原来是太子哥的姬妾呀。”徽鸾笑道。
      徽君看着董良娣,再想想父皇的嫔们,问王沅:“母后,男的都有姬妾吗,以后珣弟也会有姬妾吗?”
      王沅哭笑不得,想了想,道:“大部分男人都有姬妾,不过也有没有的,你外祖父就没有。”
      徽君若有所思点点头,然后对徽鸾说:“二姐,说不定你的未来夫婿也有姬妾呢。”
      父皇的姬妾中,徽君最喜欢公孙姨姨,而公孙姨姨跟母后又是最要好的,徽君并不觉得有姬妾不是好事,她没注意到徽鸾的神色,继续说:“五姐,那你以后有人陪着玩了。”
      徽鸾如今已经十岁了,她不同于徽君能够在生母膝下无忧长大。徽鸾多疑,在宫里耳闻目视,很多事情都知道一些,姬妾在她眼里本就不是什么好的,瞧着董氏娇娇俏俏的样子,她并不喜欢。她瞪了徽君一眼,道:“瞎说什么,那些姬妾给本宫提鞋都不配!”
      董良娣脸上一红,低下了头。徽鸾道:“傻徽君,我们是金枝玉叶的公主,父皇母后又疼爱我们,那些姬妾哪里能够同我们称姐道妹,连未来的帝婿也是要侍奉我们的,绝对不敢有二心。咱们的安阳姑祖母,那才过得是真正的公主应当过的日子。”
      “咳咳。”王沅咳嗽了两声,打断了正在侃侃而谈的徽鸾,忍住笑道:“这话儿在你们父皇面前可千万不要提及。”
      安阳公主生活太过放荡,李湛对她一直都看不太惯。
      徽鸾笑道:“母后,我知道的,不会在父皇面前说什么。”
      但她心里却有些不服气,她与太子哥同父同母,太子是男的就可以做储君,养姬妾,她哪点比太子差了?
      董良娣大气都不敢,唯恐惹怒了公主们。王沅让她自去太液池那边逛,董良娣告辞后慢慢退出来。
      董良娣出来后,心里还砰砰直跳,对侍女说道:“一直都听说东莱公主是宫里最得宠的公主,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只怕日后又是一个安阳大长公主。”这同胞的兄妹性子太不同了,太子殿下温和体贴,东莱公主却娇纵任性。
      侍女替自家主子不值,顺着她的话说:“可不是,您是正经的太子良娣,不是那些无名无份的姬妾,公主就算不称呼您一声嫂子,也该对您以礼相待。”两个公主只顾着跟皇后说话,根本视董良娣于无物。
      “罢了,这些话就不必说了,她是金枝玉叶,哪里上的看我,我只盼着能早日为殿下生下一儿半女我就知足了。”
      侍女笑道:“殿下这么疼爱您,等您生了小殿下,肯定会让您做太子妃的。”
      董良娣被她恭维着笑起来,“咳,你说的这些我从来没想过呢,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太液池波光粼粼,风景极美,周围有各色花圃,董良娣摘了一朵牡丹花簪在头上,侍女赞道:“良娣,这国色天香的牡丹花都快被您的美貌给比下去了!”
      董良娣对自己的容貌也很自得,她伸手扶了扶头上的花,笑道:“赶明儿让殿下在府里也一样儿弄上一片牡丹花圃。”
      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轻笑,两人忙回头,见来人穿着九嫔的宫装,忙蹲身行礼,“妾太子良娣董氏参加娘娘。”
      来人面色和蔼,温柔可亲,道:“不必多礼,快起来,本宫是程昭仪。刚才远远看见一位眼生的姑娘,却原来是太子家的人,不错,不错,果然是美貌动人,可怜可爱。”
      “昭仪娘娘您过奖了。”董良娣羞涩说道。
      程昭仪褪下手腕上的翠玉镯子,戴在她手上,笑道:“第一次见面,这是我作为长辈的见面礼。”
      董良娣收下来,心里越发觉得程昭仪温柔可亲。程昭仪带着她在太液池边逛了一圈,道:“这里四时之景不同,你若是有空可多来宫里游玩。”然后又问道:“可有喜信了吗”
      “还没有。”董良娣摇摇头。
      程昭仪关切地说:“那可得抓紧了,女人还有要有个儿子傍身才好的。”
      董良娣点点头,感激地说:“昭仪娘娘,您人真好。”
      “我一见你就觉得投缘,仗着比你多吃几年饭,提点下你,你不觉得唐突就好。”
      “那怎么会”董良娣急忙说,“我知道您是为我好。”
      程昭仪推荐了几个不错的御医给董良娣,董良娣暗暗记在心里,回去后就跟太子说了。
      太子道:“程昭仪秉性贤淑,二弟被她教的很好,你能与她交好到也不错。至于御医么,本宫明日请出来给你看看。”
      “多谢殿下!”董良娣顿时喜笑颜开,突然上午在椒房殿的事情来,便都跟太子说了,道:“陛下,您给余舍人赐歌姬的事情,若是被东莱公主知晓了,那可怎么办”
      太子摇头叹道:“母后早亡,冯氏与王氏竟没有好好教养徽鸾,好好一个姑娘家居然说出这种话来。男子三妻四妾,本天经地义的事情,她这副样子就是让父皇知道了,也是要训斥她的。”
      董良娣却不这么认为,女人谁不想夫婿只爱重自己一人,身边不会有其他的女人。东莱公主若是受了委屈,在陛下面前诉苦,那就不好了。她劝道:“殿下,您也每常说公主的脾气娇纵,她要是知道了,闹到陛下面前未免伤了你们兄妹情分。”
      太子根本就听不进去,余平自小陪着他长大,在他眼里比亲兄弟还亲,不过是赏赐件玩物罢了,并不是什么值得放在心上的大事。
      哪知徽鸾虽然年纪小,但心眼一点都不少。她乳娘周氏给她说过,亲母后在时,为她与余家表兄定下亲事来。她在宫里也见过这个余平几次,呆头呆脑,还不会奉承她,想想就觉得可气。徽鸾眼珠子一转就想出一个主意来,她对王沅与李湛说,自太子哥出宫开府后,还从来没有去看过,现在想要去看看。两人自然很快就同意了,并派了一支侍卫给她。
      徽鸾带着侍卫雄赳赳的去了太子府,然后又派周乳娘代表她去余家探望两位舅母。漫地使钱,各处打听,很快就知道太子赐了两名歌姬给余平的事情来。周乳娘从余府带回来的消息更是惊人,其中一名歌姬还怀着孕,但是被余家送走了。
      这下子可把徽鸾给气坏了,她按捺不动,没在太子府发作起来。等回了宫,她在王沅面前诉苦,道:“母后,余平欺人太甚,我要解除婚事。”
      王沅养了徽鸾这几年,也有些感情在,若是徽鸾未来的夫婿不是姓余的,她一定会出面帮着她解除婚事,但现在关系道太子与余皇后,她根本不好在李湛面前说什么。
      她问道:“余平是你生母余皇后的娘家,徽鸾,你现在说解除婚事,是一时之气,还是认真考虑过的”
      徽鸾郑重地说:“母后,我是认真的。我是父皇母后爱重的女儿,凭什么要受这份委屈余平现在都敢闹出这样的事情来,等过几年成婚后,只怕已经是儿子女儿遍地走了。”
      王沅拍拍她的肩膀,道:“此事还须你父皇做主。”
      “那我现在求父皇去!”徽鸾急忙就要去。
      王沅拦住她,道:“他们男子想到确实跟我们女子不同,三妻四妾在他们眼里可能并不是大事,你父皇更大可能是让那余平将歌姬打发了,婚事不变。你若想解除婚事,不能拿这事跟你父皇说。”
      “求母后教我。”徽鸾拉着她的袖子说。
      王沅道:“你就说余平德行有亏,让陛下去查。”
      徽鸾疑惑了,“万一查出来没问题呢?”
      “没问题婚事就只能继续了,有问题陛下才会考虑解除婚事。”
      不过依着王沅的猜测,余家那样的人家,余平没有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小。

 第143章 


      徽鸾去找了李湛, 将事情全部都给他说了,愤恨道:“余平他年纪大不,不寻思着为国效力,整日与歌姬寻欢作乐,这像什么话。”
      果然不出王沅所料,李湛并不认为男人有几个歌姬算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但他是有嫔妃的人,自然知道女人大多爱拈酸吃醋, 即使是小小年纪的徽鸾,也已经知道了未来夫君姬妾成群不是好事。
      徽鸾毕竟是他的女儿, 大周的公主, 下降余家, 肯定不能同普通女子一般。余家尚主,就该向侍奉君王一样侍奉公主。
      李湛哄道:“朕替你好好惩罚那余平,让他以后都乖乖听你的话。”
      徽鸾跺脚, “父皇,余平他都有孩子了,女儿要被长安城的人笑死了!”
      “谁敢笑话你,朕就让执金吾把他们都抓起来给你赔罪。”李湛继续哄。
      徽鸾早已经不是三岁的小孩子,她一狠心,道:“女儿不要那余平, 父皇, 求您解除这桩婚事吧。”
      李湛摸摸女儿的头,放缓声音:“徽鸾, 你可知道你的婚事是你母后定下来的,她临去时,还惦记着你与余平的婚事。父皇替你好好教训余平一番,保证他以后老老实实的,再也不敢乱来。”
      徽鸾对生母早没什么印象了,她心中的母后只有冯氏与王氏二人,她能感受到这两位母后是用心在对待她,而生母,却给她留下个讨厌的未婚夫。她想起王沅说的话,拉着李湛的袖子撒娇,道:“父皇,长安城风传余平私德不修,您派人去查查他嘛。女儿绝不嫁品行卑劣的人,若是父皇强迫我嫁到余家,我就、我就……”她一下子卡住了。
      李湛心里觉得好笑,问道:“你怎么样?”
      徽鸾灵机一动,脱口而出,“我就出家去做道姑!”正好可以跟冯母后作伴。
      李湛笑出声来,“你还出家呢?出家人六根俱净,俗世亲情全部斩断,你舍得没华服美食,侍婢服侍吗?”
      话虽如此,他毕竟是心疼女儿的,向女儿保证去查清楚。张让去找了京兆尹,京兆尹管辖长安,很快把余平查了个底朝天。张让将京兆尹的折子呈给了李湛。
      李湛越看脸色越不好,最后将折子狠狠地拍在案上。张让小心翼翼侍奉着,生怕再次惹怒了陛下。最后李湛去了椒房殿,他将折子交给了王沅。
      王沅打开折子来开,很快就明白了李湛黑面的原因。无他,这余平实在胆子太大了。余平是余蕴秀大弟余嘉与秦氏之独子。余嘉死后,秦氏溺爱余平,将余平养的不知天高地厚,特别是冯家倒台后,李湛重新重用余武修、余寿等人,太子地位又稳固,余平更加放肆。长安城的秦楼楚馆就没有他没去过的,为着歌姬挥金如土,而且他不敬长辈,曾派奴仆去踢二叔余寿家的大门,此事闹到执金吾那里,但毕竟是余家家事,余寿不与侄子计较,最后执金吾看在太子的份上,就压下这件事来。
      京兆尹的折子上写了很多,没有特别大的事情,但类似这些事情不胜枚举。王沅想起余平之母秦氏来,其实目光短小,粗鄙无知,可见这些年只是一味的放纵儿子,没有好好教导他。
      李湛肯定不愿意女儿嫁给这么一个人,但是余蕴秀的临终前的托付,犹豫了下,问道:“余平是不成了,那余安怎么样?余安在年纪上与徽鸾倒还相配些。”
      这,难道徽鸾还真的必须要塞给余家吗?王沅简直哭笑不得,“陛下,余安已经定亲了。女子在这世间要比男子艰难得多,很多姑娘嫁错人,一辈子都毁了。陛下,徽鸾现在还小,您解除她与余家的婚事,再慢慢替她相看,找个好人家,就是徽鸾的生母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
      李湛次日下旨训斥余平,语气严厉,言余平德行不修,不配尚主,解除东莱公主与余平的婚事。圣旨一出,秦氏差点晕过去,余平是她的心肝,现在被皇帝这么训斥,天下人都知道了余平品行差,以后做官不用想了,甚至连娶个名门闺秀做媳妇都难如登天。
      秦氏去了余寿的府上哀求,“二弟,你是看着平儿长大的,求你去向陛下求情,平儿年纪小,又没了父亲,让陛下饶了平儿吧。”
      余寿很为难,“大嫂,非是我不肯去求陛下,只是陛下是天子,一言九鼎,哪里是那么容易改变主意的。”
      余平拉着他母亲,愤恨瞪了余寿一眼,道:“母亲,这种卑鄙小人,你就是求了他也没有用,哼!”
      公孙莲道:“余平,你如此目无尊长,也怨不得陛下处罚你。”
      余平双眼喷火,“当年我父亲与二叔一起负责修建杜陵,若不是我父亲把责任都给顶了,今日哪里有二叔你的风光!二叔,你这样对待我与我母亲,你亏不亏心?”
      余寿默然,当年的事情确实是大哥一力承担下来,但这些年来,他尽心尽力对待秦氏母子,对待余平比自己亲生的儿子还好。他不解释任由余平咒骂,公孙莲不想再听这些,扶着侍女,回了房。
      秦氏母子最后去找了太子,太子去向李湛求情,道:“余平年纪小,而且又是母后的侄子,求父皇您饶他一次吧。”李湛将余平身上的官职撸干净,太子的意思是希望能够恢复余平的官职。
      李湛看着太子,心里一阵失望,道:“余平一直都跟在你身边,他的品行你该了解,你就该早早跟朕说,免得耽误了你妹妹。朕还听说,你给余平赐了两个歌姬,其中还有一个歌姬怀有身孕。顼儿,徽鸾是你的亲妹妹,你该多为她考虑考虑啊。”
      太子分辨道:“父皇,歌姬是可以随手转送的物品,二妹堂堂公主,实在没有必要与歌姬置气。余平偶尔会犯些过错,儿臣训斥过他,他也向儿臣保证过一定悔改。徽鸾与余平的婚事是母后临终前定下来的,就这样解除未免不好,余平年纪小,等成家立业后就会好的。”
      “历来骄奢淫逸的外戚多得是,朕不介意养着这样一群人,给他们富贵,不给权势就可以。但现在关系到你妹妹的终身大事,余平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你妹妹。徽鸾自幼失母,没有享受过生母多少宠爱,你这个同胞兄长就更应当爱护她,怎么可以这么糊涂,在知晓了余平的人品后,还将徽鸾嫁给这种人!”
      太子见父皇的脸色很难看,忙请罪,“父皇恕罪,儿臣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李湛叹了口气道:“余家是你的外家,你信任他们本不算什么,但是也要看人可不可靠,若是将来你登基为帝,一味地任人唯亲,大周危矣!”
      这话已经很严重了,李顼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出声。李湛继续道:“余家再亲,那也比不过你的兄弟姐妹。你这个样子,朕百年后,怎么放心把你的兄弟姐妹交给你照顾?”
      太子近来的处事,李湛是越来越不满意,这样一个太子,日后能把大周传承下去吗?李湛想起其他的儿子来,瑞儿聪慧稳重,时常得到夫子的夸赞,瑜儿胆子有些小,瑛儿与恂儿太小,还看不出什么来。
      李顼很担心父皇对他失望,忙说道:“父皇,外祖父母过世,母后一直很自责,她临终前,嘱托我一定要照顾余家,儿臣只是不忍让母后失望。儿臣看到余平,就忍不住想起母后的音容笑貌来,儿臣感念母后的恩情,所以对待余家太过宽和,父皇您说的对,儿臣错了,请您责罚。”
      他提起余蕴秀来,李湛的心软了一下,余文汉其实罪不至死,但是迫于冯熙的步步紧逼,他只能处死了余文汉夫妻及陆氏满门。当年在廷尉狱时,余文汉对他照顾良多,后来也一直接济他,李湛想起余蕴秀,再想想余家在民间对他的恩情来,心中愧疚起来,他扶起李顼,“起来吧。”
      李顼松了口气,道:“谢父皇。”
      徽鸾与余家的婚事解除了,李湛没有训斥太子也在王沅的意料之中。李湛念旧,想起余皇后与余家曾经的好处,总要容忍太子几回。
      乳娘将李珣抱过来放在榻上,李珣穿着小肚兜,身子胖乎乎,像肥嫩的藕段。他在榻上翻身、打滚。王沅拿着拨浪鼓逗他玩,李珣咿咿呀呀地叫着。王沅忍不住亲了儿子的小脸一口,道:“珣儿,快快长大吧。”
      太子府传来了好消息,太子良娣董氏怀孕,李顼立刻就将这个好消息上报了给李湛。李湛大喜,跟王沅说起这件事来,满脸都是笑意,“看来朕是要有孙儿了。”
      多子多福,太子有后,对大周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王沅当然是恭喜他,然后赏赐了不少布帛给董氏。
      她与公孙柔嘉说起这件事来,道:“太子是个聪明人,懂得利用余皇后的事情在陛下面前讨好卖乖,现在又有了子嗣,陛下对他的不满估计也消散的差不多了。”

 第144章 


      公孙柔嘉边逗李珣玩, 边说:“沅儿,其实在徽鸾的婚事上,你能做的最好是不闻不问,因为余家与徽鸾、太子的关系,实在是比我们亲。我只是担心你吃力不讨好。”
      王沅道:“你说的我都明白,所以这事儿是由着徽鸾去跟陛下说的。”
      公孙柔嘉的眉头皱着紧紧的,“徽鸾还小,又是放在椒房殿由着你抚养长大, 余家人与太子那边,定然会疑心你唆使了她。”
      王沅摊手表示无奈, “我既做了这皇后, 肯定要接手徽鸾, 余家与太子怎么想我无法控制,我只需做我觉得应当做的。再说了,现在的天下之主是陛下, 还轮不到他太子与余家做主,咱们事事估计太子,这日子也太无趣了!”
      见公孙柔嘉还是愁眉不展,她劝道:“别想那么多了,太子必然是会对我与珣儿有所防备,除非珣儿以后骄奢淫逸, 故意让陛下厌恶, 然后我们母子两对着太子卑躬屈膝,估计太子才能放下心来, 何必呢?陛下春秋鼎盛,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公孙柔嘉脸色一变,道:“你的意思是想同太子去争?”
      王沅摇摇头,道:“我的为人你还不清楚,那些害人的阴谋诡计我也使不出来,再说陛下还在呢,谁又敢轻举妄动?我们好好教养珣儿,若是珣儿品行能力都不差,甚至比太子好,陛下自然看得到;若是珣儿本就是个不成材的,硬扶着他也没用。”当然她这个做母亲,肯定是不会给他拖后腿的。
      公孙柔嘉想了想,道:“只可惜珣儿太小了。”
      王沅叹气,这就是她所不能控制的了,“是啊,只盼着陛下能够长命百岁吧。”
      ……
      董良娣怀孕,李顼愈加宠爱于她,各种赏赐如流水一般不停地往她的院子里送,董良娣挑挑拣拣了一些自己喜欢的。贴身侍女恭维地说:“太子殿下对良娣可真好,这满府里再没人能比得过良娣了。”
      董良娣套了一只翡翠玉镯,正抬着手臂迎光而看,听到侍女这话,眼神暗了暗,“殿下昨日住在谁的房里?”
      侍女的声音陡然低下来,“回良娣的话,殿下昨日去了李姬的屋子里。”
      “哼,不要脸的狐媚子,趁着我怀孕,借机勾引太子!”董良娣恨恨地说,她兴致全无,把镯子随手扔在了榻上。
      侍女心惊胆战,劝她不要动气,以免伤了腹中的孩子。董良娣笑了,摸摸肚子,道:“他是我往后的荣宠,我怎么会伤了他?你过来,我有话同你说。”
      董良娣低声在侍女耳边说了几句话,侍女脸色煞白,点点头。次日,董良娣就喊肚子疼,请了御医也无济于事。在董氏的暗示下,李顼求助于方士,方士算过一卦后,道:“太子府中有人与董夫人相冲,此人应该位于董夫人正北方向。”
      正北方向住的正好就是李姬,太子虽然不舍得李姬,但是很显然董氏肚子里的孩子现在最重要,于是将李姬打发长安城郊外的庄子里。经此一事,太子府里的姬妾们都学乖了,不敢再碍着董良娣的眼,董良娣志得意满。
      她进宫去见了程昭仪。茝若殿的宫女们将她请到大厅坐着,道:“良娣您先坐着喝点茶,奴婢们这就去禀告昭仪娘娘。”
      董良娣问道:“昭仪可是有事情?”
      宫女回道:“昭仪的两位兄长找到了,经过陛下与皇后的准许,两位舅爷特地进宫与昭仪相聚。”
      董良娣笑道:“这可真是大喜的事情,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我看我还是先走,改日再来探望昭仪娘娘。”
      这位肚子里可能坏的是太子的长子,身子金贵,宫女哪里敢让她就这么走了,忙道:“不打紧的,您先坐坐,待奴婢去回昭仪。”
      董良娣点点头,宫女匆忙去禀告了程昭仪。
      程昭仪在茝若殿书房见两位兄长,程勇、程敢兄弟俩穿一身锦衣,再看看雍容华贵的妹妹,恍然在梦中。兄妹三人叙过话后,程勇大大咧咧地说道:“妹子,我外孙呢?”
      程昭仪微不可查的皱了下眉头,道:“瑞儿在文思阁读书,陛下对皇子们的课业看的紧,轻易不让告假。”
      程敢不满道:“亲舅舅来了,也不让过来看看吗?”
      程昭仪道:“大哥、二哥,你们以后能看到瑞儿的机会不少,不必急在这一时。”
      程勇摸摸头,憨笑道:“行,行。”
      程昭仪叮嘱道:“大哥、二哥,陛下如今看在瑞儿的份上,让你们担任太仆属官,家马丞,你们二人须谨慎处事,不可辜负陛下的信任。”
      外甥是堂堂中山王,舅舅去做一个管理皇家牲畜的微末小吏,程敢有些不满,道:“妹子,我们好歹是中山王的亲舅舅,去做家马丞太伤外甥面子了吧,我怎么听闻余家与王家,都封了列侯,我们兄弟俩虽然不指望能封个侯,但也不能就给个这么小的官就打发了吧。”
      程勇拉住弟弟,道:“二弟,咱们兄弟在岭南那边吃了那么多苦头,如今这样已经很好了。”
      程昭仪面容冷淡下来,道:“是妹子没用,如果两位兄长嫌官小,那我这就去跟陛下说,辞了这官吧。”
      程勇、程敢慌了,忙说:“妹子,我们不是这个意思。”程昭仪不为所动,程氏兄弟俩生怕到手的官职没了,一个劲道歉。程昭仪眼看着差不多了,这才勉强收回刚才的话。
      绿蕊在门外说:“昭仪娘娘,董良娣过来探望您了。”
      程昭仪起身道:“我这儿有事,兄长们请回吧,好好当差,别给瑞儿丢脸。”程氏兄弟只能告辞而去。
      程昭仪心里也是一肚子火气,这么些年这两人都没有长进,看来以后瑞儿还指望不上他们两人。
      绿蕊扶着她去了大殿,程昭仪脸上露出笑容,笑吟吟的对董良娣说:“你今日起色看着极好!”
      董良娣笑道:“害喜的日子已经过完了,我现在是身心舒泰。”
      “那就好,”程昭仪道,“孕妇最重要是心里舒服,不能多思多虑,这样对小孩子才好,我看你这肚子与我怀着瑞儿时差不多,应该是个大胖小子罢!”
      “借昭仪娘娘的吉言,我也希望是个儿子呢,太子殿下也天天念叨着生个儿子以后教他读书骑马。”董良娣喜滋滋地说。
      董良娣使了个眼色给程昭仪,程昭仪意会,让殿里的人都出去,并让绿蕊守着门,笑道:“你想说什么,现在就可以说了。”
      董良娣道:“此次我是特地过来向昭仪你道谢的。”她从怀里取出一支宝簪,“这是用龟兹国进贡的宝石制作而成,我一见着就觉得正合适你。”
      程昭仪微微笑着用手挡住,道:“无功不受禄,这宝簪太过贵重,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董良娣把太子府的事情说了,笑道:“多谢昭仪教我,我才将李姬那贱人驱逐出太子府,不然若是她趁我怀孕不能侍奉太子这段时间也怀上孩子,我在太子府就没如今自在与风光了,所以这宝簪昭仪你一定要收下来。”
      程昭仪道:“你聪慧伶俐哪里需要我教什么!你肚子里的孩子就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怎么样,现在太子府已经没有人再敢与你争风了吧”
      董良娣得意地说:“她们倒是敢!”
      两人相识一眼,都大笑起来。
      程昭仪突然叹了口气,道:“我听说了一件事,陛下还是皇后仿佛要选太子妃的,咳,也许是我听错了。”
      董良娣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她摸着肚子,喃喃地问:“是哪一家的姑娘”
      程昭仪忙说:“可能是我听错了,想来是不会的,只要你能一举得男,生下皇长孙来,太子妃的位置肯定是你的囊中之物。”
      皇长孙、太子妃,那就是未来的皇后,太子的母亲,董良娣想想就觉得是很好的事情。
      两人转而说起孩子的事情来,程昭仪笑道:“俗话说,皇帝疼长子,百姓痛幺儿。咱们陛下倒是相反了,我听人说,陛下宠爱东海王,竟让他骑在脖子上玩。”她摇了摇头,满脸都是不赞同。
      “这真是太不成体统了,陛下是天子,怎么可以让小儿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