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时间瞎耽误工夫,宁芳赶紧去找宁萱了。

    她当时不是没想过求皇上把宁萱一起放回家,只怕落下个贪心的念头,且怕宁萱的美貌在皇上跟前过了眼,所以没提。

    只没想到去时,却又额外得了个惊喜。

    英王府。

    听说宫中有人传唤,程峰顿时起身准备了。宁怀璧也悬着颗心呢,想跟着去宫门口等着,若真有什么事,也好赶紧商量着办。

    程岭一瞧,干脆也陪着去了。

    一路上陪着宁怀璧说说话,也省得他胡思乱想。

    谁知到了宫门前,程峰进去了好一时也不见出来。不说宁怀璧,程岭也有些着急了。正想使钱打听一二,谁知忽地听到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却在身后响起。

    “爹!”

    宁怀璧浑身一颤,不可置信的回过头来。

    就见一个身着交领青衣,满头秀发高高束起,戴着黑色逍遥布的女孩正眼含热泪的站在他身后。

    只那一眼,宁怀璧眼中就再容不得旁人了。

 第321章回家

    “爹——”

    犹如乳燕投林般,宁芳快跑几步,扑进她爹的怀里,“我以为,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在被宜华公主抓走的时候,宁芳真是这么绝望的想着。

    但幸好,老天爷对她没这么残忍。

    “瞧我,哭什么?应该高兴才对!爹你看,这是谁?”

    哭了一时,宣泄过最初的情绪之后,宁芳自己抹了眼泪,仰起还带着泪痕的笑脸,望向身后。

    可她身后的宁萱,宁萱已经哭得说不出半个字来了。

    比起宁芳,更早被送进宫的她曾经更加绝望,甚至都绝望到要去寻死的地步。

    可这一刻,重站在宫外,看着近在咫尺的亲人,明明都是一样的阳光,可她却生生觉得竟似换了一个人间。

    这一番悲喜交集,泪眼相逢,一直持续到宁怀璧带着一大家子连夜赶回桃县。

    夏珍珍抱着女儿,宁四娘搂着宁萱,婆媳两个皆哭成了泪人。最后是宁怀璧怕她们哭伤了身子,才把这婆媳二人劝开。

    然后收拾了情绪,才有空细问她们姐妹,是如何出的宫。

    宁怀璧因路上已经知晓,便代哭哑了嗓子的女儿把事情说了。

    前面还好,当听说后头是吴太妃恩典,让宁萱也跟着一起回来过节时,宁四娘皱眉犯起愁来,“这样恩典,可怎么还呢?别是又要麻烦到程府吧?”

    夏珍珍拉着女儿的手,是半刻也舍不得放开,此刻肿着眼睛插了一句,“芳儿不都帮她外孙子求到官儿了么?怎么还要还?”

    她倒不是小气人,只是老麻烦程家,实在不好意思。

    但宁四娘和宁怀璧却知,宁芳能给永宁长公主争来好处,那是意料之喜。但吴太妃一早便肯出手护着宁萱,肯定是别有所求。

    也许今日得了这些好处,吴太妃和永宁长公主不会再提之前的要求,但作为受益方,尤其是侄女儿还要靠人家关照,就不能装这个傻。

    可子女面前,宁怀璧不好解释太多,便只道,“我打算备一份礼,明儿送芳儿她们回去时,也去公主府道个谢,且看看再说。”

    宁四娘觉得很是。

    夏珍珍一看丈夫婆婆都是这么个意思,也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话了,并不多问,只说要去准备团年饭,才依依不舍的松开女儿的手,先去忙活了。

    宁芸宁茵原都要跟去帮忙,做几个姐姐们爱吃的小菜,可夏珍珍却把她们留下,“今儿用不着你们,好生陪你们姐姐说话就行。”

    这边宁萱宁芳也才有空把从宫中带来的点心拿出来分给弟妹,可谁有心思吃这些?

    连最小顺哥儿都说,“我不要吃宫里的东西,只要大姐姐二姐姐回家。皇上若是要人使,我把自己攒的银子给皇上买丫头,换姐姐们回来,行吗?”

    一家人听得心中又酸又软,无法回答。

    还是宁芳摸摸小弟弟的头,尽力笑道,“不行呢,姐姐答应了皇上,要在那里做几年工的。顺哥儿别担心,几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说不定等你长到姐姐这么高,我们就回来了。”

    顺哥儿难过的低了头,倒是安哥儿顿时就扯着几人去门柱上划身高。然后踮着脚尖比着自己和宁芳的身高,坚定小脸道,“那可说好了,等我长到你这么高,你们就要回来了。弟弟你别灰心,以后我们每天多吃几碗饭,多喝几碗羊奶,很快就长高了,三舅公都说,我以后肯定能比他高的!”

    宁芳莞尔,顺着这话就换了话题。

    好在宁茵宁芸渐大,很知道配合,立即说起在英王府的趣事来。

    说来他们家也是什么都好,就是没孩子。好容易宁家肯把孩子交托给他家,一家子欢喜极了。天天过来看她们做功课玩游戏,就跟看待自家的亲子侄一样。

    尤其孟大夫人和谢二夫人,简直要把年纪较小的安哥儿和萍姐儿宠到天上去了。

    “……两位舅奶奶还相互打趣呢,二舅奶奶总说大舅奶奶偏心男孩,独爱安哥儿。大舅奶奶就说二舅奶奶成天就爱教个书啊画的,哪个小男孩儿坐得住?也就是萍妹妹老实,肯听她的话,才入了她的眼。”

    宁茵说完,宁芸就补充,“但两位舅奶奶感情是真好。略听得大舅奶奶咳嗽一声,二舅奶奶就说她不知保养,立逼着她去歇着看大夫。有时二舅奶奶心情不好,略抱怨几句,大舅奶奶就要劝她宽心。还私底下跟我们说,二舅奶奶从前在闺中也是娇小姐来着,嫁过来受了许多委屈,若有些脾气,还让我们别计较。可谁不知道,二位舅奶奶都是心地极好的呢?”

    宁四娘暗暗点头,她当然知道孩子们住在程府,不可能和自家一样自在。但她们若能学会体谅大人,并安慰陪伴大人,不也是一种成长的历练?否则过几年出了门子,谁还能惯着她们?

    谁知此时,半天没说话的萍姐儿忽地问了句,“可为什么没有三舅奶奶呢?三舅公一个人,好可怜。”

    要不是小丫头一脸发自内心,那样认真的疼惜和困惑,估计全家人都得笑出声来。

    可这样的问题,连精明干练了半辈子的宁四娘都实在没办法回答。

    最后宁芳出面,糊弄妹妹,“三舅公没遇到合适的呢。回头遇到了,自然就有三舅奶奶了。”

    宁萍还想追问,恰好夏珍珍进来说饭备好了,才算解了这个围。

    只是没想到,吃了饭宁萍还惦记着这件事情,因为衙门房舍窄小,她们姐妹只好睡一间屋,宁萍晚上就在被窝里问了,“那什么样的,才叫合适的?”

    宁芳敷衍着道,“他喜欢,自然就合适了。”

    “那三舅公喜欢什么样的?”

    我怎么知道?

    宁芳只好再次糊弄,“好了好了,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睡觉睡觉,要不明天起不来,二姐可就走了哦!”

    好吧,想想二姐又要去皇宫那样可怕的地方,宁萍安静了。

    不过想想却又自己的小被窝里,钻到宁芳这边,小手捂着嘴,悄悄问她,“二姐,我瞧三舅公挺喜欢你的,他屋子里还收着你小时候写的信呢。那我日后照你这样子给三舅公找个三舅奶奶,你看行不?”

    宁芳才感受到手足情深,却被这突出其来的一句雷到了。

    喂!

    小妹你才几岁,要不要操起媒婆的心啊?

    可萍小媒婆说完,便自顾自的点了点头,似乎觉得自己的主意很不错,嘿嘿笑了两声,乖乖闭上眼,睡觉觉了。

    所以宁芳也只能搂着小妹香香软软的小身子,一起睡觉觉了。

    哎!

    回家,真好。

    至于做梦不小心梦到后世的自己居然穿着大红嫁衣,嫁给了三舅公,那就略惊悚了。

    好在宁芳就算在梦里也不忘迅速躲了起来,没让三舅公发现自己。只是看着三舅公一个人孤零零坐在那里喝交杯酒,宁芳又有点莫名心疼。

    看来,还是得给他找个三舅奶奶啊!

    最近长江流域大雨,好多地方水大得吓人,住在那一片的亲们没事就不要出门了。安全第一,家里蹲吧。看看打打游戏,多好,是不?

 第322章无用

    忠勤伯府。

    从宫中回来,直憋到深夜,奴仆们都已退下,新安郡主才跟丈夫抱怨起今日在皇宫中的事来。

    “……我本是一片好心,去帮她出头,结果惹得一身骚罢了,后头连个好脸都没得着,还怪我不出力似的。若真个有本事,她自己怎就接二连三的栽在那小丫头身上?”

    知道妻子说的是宜华公主,仪宾阮子尧道,“你知她是个没成算的,还凑上去帮什么忙?亏得今日没牵连到你,倒是永宁长公主素日里瞧着那样老实一个人,这一到要害时候,却是争着了天大好处。”

    看丈夫不但不帮着自己,还啧羡慕起平阳侯府,新安郡主心火更盛。

    “我是为什么凑上去帮忙?难道你以为我就生得贱,一把年纪还愿意去看个小字辈的脸色行事?”

    忠勤伯阮家跟蒋家那撞大运的忠勇伯府虽一字之差,却有大大不同。他家的爵位查是大梁朝开国之初,祖宗们用血汗打下来的。

    原本只是世袭五代,后在周王上位时,忠勤伯府却又幸运的嫁对了女儿。

    周王原配正妃便是忠勤伯府的姑奶奶,虽没能熬到做皇后就早逝了,但她却留下一个嫡长子,幸运的继承了大位。然后又留下了当今圣上,永泰帝。

    故此就算永泰帝跟阮家不甚亲近,但念着早逝祖母的情份上,对忠勤伯府也算是照应。

    只要阮家子弟自己不作死,忠勤伯府的这个爵位想要长长久久的传下去,倒也不是难事。

    当初,新安郡主家的爹娘也正是看好阮家的这份安稳妥贴,才把女儿嫁来,做了嫡次子媳妇。

    要说阮子尧也确实不错,年纪轻轻就凭自己的真本事考中了秀才,那时也算是京城纨绔中,不可多得的上进好青年了。

    但他为人不擅交际,也不够圆滑,很不适合当官,所以就算有这么好家族背景,也只是在鸿胪寺任一个小小主薄,基本算是闲差。

    但这也没关系,次子嘛,又不承袭爵位,家族也不求他多有出息。就算他只爱舞文弄墨,吟个诗作个画什么的,也就随他去了。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阮子尧和新安郡主优哉游哉的过了小二十年,阮家大哥忽地随老伯爷的过世,也病逝了。

    而兄长虽有成年儿子留下,却是庶子,唯一嫡子年方六岁,活不活得到成年还两说。于是忠勤伯府这个爵位就哐叽一下,如天降大饼,落到了阮子尧头上。

    惊喜之余,夫妻俩又有些发懵。

    自来悠闲惯了,这要顶门立户又哪里立得起来?但已经掉进碗里的肥肉,就算不为了自己,能不为了自家嫡亲儿孙争一争?

    难道真等儿孙们大了,再把爵位还给长房去?再看他们眼色过日子?

    自然是不甘心的。

    眼看丈夫不中用,于是新安郡主只得开始出门交际。讨好宜华公主也是看她在永泰帝面前颇为得宠的份上,谁承想今日就得了没脸?

    看妻子恼了,素来就没什么刚性的阮子尧顿时夫纲不振了,赔笑道,“我不过那么一说,你看你急得!”

    新安郡主心里火更旺了。

    若丈夫能把她吼一顿倒还好了,可这样软弱,从前做小两口她是挺满意的,可如今做一家之主,有什么用啊?

    “说说说,你除了说,还能做些什么?”

    本以为会象往常那样,把丈夫噎死在那里,谁知阮子尧当真有话要讲。

    “你别跟我斗气,我倒有件正事想跟你商量。”

    “你能有什么正事?”

    新安郡主犹自不信,谁知阮子尧却提起一个人来,“你可还记得庆平小公主?”

    新安郡主一惊,“你怎么提起她来?”

    庆平小公主,是已经过世的惠妃娘娘所出大皇子的嫡女。

    出生时,刚好京城久旱降下一场甘霖,缓解了灾情,是以永泰帝极为高兴,觉得这小孙女给王朝带来的好运,于是待她满月便赐下公主封号,是孙辈中第一尊贵及受宠之人。

    只可惜大皇子后来在与兄弟中的争斗中落败,被贬为庶人,未几便郁郁而逝,留下这个小女儿无人照应。

    掐指一算,她今年都该有二十了。

    阮子尧道,“今儿这情形你也看见了,皇上心里还是盼着一家和睦的。若此时有人出面,替庆平小公主求情,给她寻个婆家,你说在皇上心里,算不算立下一功?”

    新安郡主细细一想,还真有几分道理。

    大皇子当初虽然获罪被贬,但庆平公主的封号却没被褫夺,足见皇上对她还是有几分祖孙之情的。只是这些年也无人提及,只怕皇上也忘了还有这么个孙女了。

    瞧今儿皇上那意思,还是想做个仁慈的明君,起码是不想在史书上留下恶名的。

    从前那些皇子们作乱,该死的都死了,不死又留下儿女的,无非也就那么仨瓜两枣的,实在算不得事儿。

    如果自己去说成这件事,会不会在皇上心目中留下一个温和厚道的好印象?

    再说阮家跟后宫皇子可是半点瓜葛也无,便是要做亲,她家儿女早都各自婚嫁,孙儿辈的又太小,去说这话,真不怕人怀疑她是别有所图。

    “但若是我去提了这事,皇上问起该如何婚配来,又得怎么说?庆平公主这身份,高不得又低不得。寻常人家断断不能嫁。若是稍好些的人家,谁肯娶这样老姑娘?”

    阮子尧却是笑道,“我倒有个极好的人选,包管皇上同意!”

    他附在妻子耳边低低一说,新安郡主脸色大变,“这,这只怕不妥吧?”

    阮子尧道,“如何不行?早出了三服,况且如今又不同姓。”

    新安郡主到底也是天家血脉,思忖半晌,还是不肯同意,“可听太医说,若是这样生下来的孩子,不是聋子就是傻子,总之多半是有问题的。”

    阮子尧却意味深长的道,“横竖皇上不问,你就不说。皇上若问,你只这么略提一提,行不行那便是皇上的事了。”

    新安郡主再看丈夫一眼,背上忽地惊出一身冷汗,明白他那意思了。

    只怕那样,才是皇上真正希望的吧?否则英王府何以至今没有一子半女?

    再想想这些年皇上对英王府的种种,她只觉得从心底开始发寒。

    阮子尧道,“我虽是个没用的,小时却也听父祖说过,富贵险中求。别看咱们已经是这样人家,但若想长长久久保住这份富贵,就没有不冒险的。你若是怕,不去说也行,只回头别又羡慕平阳侯府的富贵。永宁长公主跟吴太妃母女两个,敢跟宁家那小丫头联手,拿宜华作筏子,在皇上面前博同情,你以为就不冒险吗?”

    想想永宁长公主替儿女博来的前程,新安郡主到底动心了,“只这事,我一人去似乎也不大好。你看,我把延寿公主邀上如何?她到底是大皇子的亲妹妹,庆平公主的亲姑姑。只那婚事,要怎么跟她开口呢?”

    阮子尧道,“不好说就不说呗!你只说想替庆平公主开脱,她自然愿意出力。回头若皇上问起来,你便再提起那事便是。”

    新安郡主点头,只心里忽地觉得,丈夫也不是她想象的那么懦弱无能。起码,这背后算计人的本事倒是厉害得紧。

    只她又开始担忧,丈夫这样厉害,若哪天在背后算计她可怎么办?

    这一夜,新安郡主可着实没睡安稳,可回了家的宁芳却是一夜好眠。

 第323章来接

    这日跟宁芳一样睡过头的,还有宁萱。

    就算换了新屋子,到底是回了家,知道自己安全了的姐妹俩,都不觉睡了个好觉。

    宁四娘心疼得不行,“两丫头在宫里不知怎样提心吊胆了这许久,好容易能睡个安生觉,都不要吵到她们,让她们多睡一会儿。”

    夏珍珍早轻手轻脚的把宁萍从屋里抱出来了,“我知道的,娘,昨晚就吩咐厨房给她们做了爱吃的鲜肉云吞和小煎包,也不知两丫头得睡到什么时候,您先喝粥吧。”

    宁四娘看着给她送来的红糯米粥道,“把这胭脂米,也给她们熬上一锅,我少吃两碗不要紧。孩子们难得回来一趟,下回还不知什么时候呢,也让我疼疼她们。”

    看宁怀璧也点了点头,夏珍珍才让厨房又洗了把胭脂米,给姐俩把粥熬上了。

    然后一家子都无比小心翼翼,生怕发出大点的声响。连一向调皮的安哥儿,都乖乖带着顺哥儿在屋里数数玩。

    只到底也没睡多久,差不多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有人来了。

    是太医院派人来给宁四娘诊治了,只没想到,程岳也跟着来了。

    昨日因宁芳出宫时已略有些晚,所以程峰进宫领旨谢恩的时候,就直接带她们小姐妹去了一趟太医院。

    本跟人约好今天送宁芳她们回宫时,宁四娘也跟着入京,再请人来程府诊治,谁知程岳竟是把人请到县衙来了。

    宁怀璧忙迎出去道扰,程岳先做了个介绍。

    “别看卢太医年轻,却是祖传的好脉息,尤其擅长内科,故此我今日特去把他请了来,省得表姐这样上了年纪的人,还要来来去去的折腾。”

    不过这位卢太医瞧着确实面嫩,虽已年近三十,但天生一张娃娃脸,瞧着不过十七八。因这面相吃亏,许多达官贵人不愿找他看病,也是程岳跟他祖上交好,知他家学渊源,才专程去把他给请了来。

    这卢太医得了重视,又见宁家极为殷勤周到,自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细细给宁四娘诊脉。

    只他们这番动静,到底吵醒了宁芳姐妹。

    程岳还想问怎么没见着小姐俩,就见宁芳打着哈欠,披着家常袄子便从里屋迷迷糊糊探出头来。

    “怎也没人叫我?这是几时了?”

    因屋小墙薄,怕吵着她睡觉,一应丫鬟婆子都不敢在她屋里呆。所以身边竟没个人守着,让她自己寻摸了出来。

    程岳一见便笑了,“看来是我扰人清梦了。”

    宁芳呆呆把视线挪过去,待看清后,惊叫一声,赶紧缩回了屋里。

    这蓬头垢面的样子,给人看去了!

    还是风华无双的程三舅公,这,这这也太毁形象了。

    程岳倒是毫不介意,等宁芳收拾整齐,红着小脸儿出来,他还说呢,“你小时候什么样儿我没见过?这会子倒装起来了。”

    宁芳很想说,她小时候每回出现在他面前,也是白白净净的小姑娘一只,哪有这样不洗脸不梳头就跑出来的?

    可是肚子却不争气咕咕叫了,程岳笑意更深,“快去吃饭吧,别伤了胃。”

    宁芳,宁芳只好先去填肚子了。

    那边宁萱也起来了,姐妹俩瞧见满桌子都是她们爱吃的早点,宁芳倒还罢了,宁萱捧着自己爱吃的鲜肉云吞,差点又哭起来。

    宁芳赶紧叫她打住,“好容易回来,不说高高兴兴的逗家里人开心,老掉眼泪弄得他们心里多不好想?你也喝碗粥吧,这是祖母特意给咱们留的呢,连弟妹都没得吃。”

    宁萱这才快快收了眼泪,吃了云吞,又拿红糯米粥喂给年纪较小的萍姐儿几个分吃,宁芳就不管她了。

    只管把最爱的小煎包,一口气足足吃了两笼,才心满意足的停下筷子,略尝了两口粥,便往宁茵手上一塞,说吃不下了,叫她和宁茵去分,然后摸着鼓鼓的小肚子,去看她的狗了。

    怕宜华公主找上门来,桃县又略为偏僻,所以宁怀璧搬过来时,特意带了通宝。

    那日受了惊吓,又跟小主人分离,通宝着实蔫巴了好些天。

    直到昨天宁芳回家,嗅到小主人味道的它可是激动坏了。可昨天才回来时,又哭又笑的宁芳实在没力气陪它,通宝只能老老实实的在院子里守了一夜。

    就算今天前主人程岳带了它小时最爱吃的零食过来看它,它都有些提不起精神。直到宁芳出现,它才一下子兴奋起来,竖起两只前爪就冲她扑过来。

    等宁芳伸手抱着它,给它挠下巴挠肚皮了,通宝幸福得尾巴乱摇,浑身都要冒起泡泡来了。眯着眼在她怀里呜呜蹭着,那样开心的表情,连程岳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好好一只獒犬,给你养得这样爱娇,这还能打猎看家么?”

    “怎么不能?”跟宁芳一同瞪过来的,还有通宝的狗眼。

    都说物似主人形,程岳总算是见个正着了。

    唇边不觉笑意更深,才手痒的想捏捏那主人的小脸,辛姨娘不识趣的牵着顺哥儿过来打岔了。

    “好容易姐儿回来,顺哥儿一早就想着要来看姐姐呢,只怕打扰到你休息。”

    宁芳看着她,神色颇有些冷淡,无事献殷勤,她又想干嘛?

    程岳更是不发一言,转身就走。

    他倒不是怕了她,而是怕自己发火,吓着小孩子。

    可辛姨娘本就是奔着他来的,怎肯放人?

    忙把人堵在屋檐下,急急道,“顺哥儿也不敢说,只这孩子在家里,天天想着几个哥哥姐姐……”

    宁芳沉着脸,已经明白她那意思了。

    这是想带孩子住进英王府去吧?

    辛姨娘也是真没办法了,自从她把紫烟送走,宁怀璧看她,真如玻璃人一般。从前还肯招呼几句,如今连招呼也不打,便是要看顺哥儿,也是把儿子叫到自己屋里去。

    且下人们对她也失了恭敬之心,十分敷衍,辛姨娘只觉得在这个家里实在难捱,心想不如蹭着儿子一同跟到英王府去,好歹吃住条件都比桃县要好些,所以这会子才跑出来厚颜相求。

    趁她还未说出更不堪的话,宁芳打断道,“那咱们如今不是都回来了么?顺哥儿,到二姐儿这里来。”

    顺哥儿虽是年幼,却也懵懂的觉得辛姨娘牵他过来,似乎做的不是好事,否则三舅公和二姐姐的脸色为什么这么难看?

    才要甩开辛姨娘的手,去姐姐那里,辛姨娘却攥紧了不放,继续堵着程岳道,“孩子年纪小不敢说,可待会儿哥哥姐姐们一走,他必是要哭的……”

    “我才不哭!”

    顺哥儿忍无可忍,自己开口了,“哥哥姐姐们不在家,那都是有正经事。我年纪最小,自然要留在家里!老爱哭的小孩是长不成男子汉的,我才不会哭!”

    辛姨娘给噎得无语,此时夏珍珍已听到动静,赶出来恨声道,“舅舅舅母虽然喜欢这几个孩子,却更是明理之人。眼看要过年了,便送孩子们回来团圆。顺哥儿想跟兄姐们亲近,不在自家,往外头跑什么跑?姨娘最近是病糊涂了吧?来人,送姨娘回屋,顺哥儿到我这儿来!”

    原来宁茵她们回来,竟是不走的么?辛姨娘原以为宁芳姐妹待会儿回宫,他们也是要跟回英王府的,原来竟是要留下乡下过年。

    不过想想也对,再怎么房舍窄小,哪有一家人分两处过年的道理?是她自己想差了。

    可夏珍珍这样当着人面,劈头盖脸的教训她,也实在是太不留情面了!

    辛姨娘心中忿恨,故作柔弱的挤出两汪眼泪,“全怪妾身糊涂,住在这样窄小的家宅里,竟连家里的事也是半点也不晓得,倒惹得奶奶生气了。”

    她嘴上虽自责,但话里话外都在怪夏珍珍把消息瞒得死死的,才弄得她什么都不知道。

    宁芳听着生气,想替娘亲出头,忽地半天没出过一声的程岳开口了。

    “这样糊涂东西,还放出来作甚?今儿家中还有外人呢,给人瞧见象什么样子?二郎呢,我找他说去!”

    他的声音不重,但神色却严厉之极。

    想捏的没捏到,却还要听这讨厌女人啰嗦。就算要吓到小孩子,他也顾不得了!

    小孩子感知最是敏锐,顺哥儿都知道怕了,不管不顾的甩开辛姨娘,跑过去抓着夏珍珍的裙摆。

    辛姨娘素来只要扮起柔弱,在男人面前,几乎就没有失手的,除了木头人一般的宁怀璧,却没想到今日竟踢到更加冰冷的铁板一块。心中的挫败,竟胜过夏珍珍对她的训斥!

    她甚至开始怀疑原本最为自信的美貌,难道是她生了儿子姿色消减,怎么如今的男人见了她,半分怜香惜玉之情都没有了?

    然后,被遣送回屋的她,甚至都没留意到屋门外咣啷上了一把大锁。除了留一个婆子在屋外侍侯,过年之前,宁家大概是没人想再见到她了。

    等卢太医医治过后,一家人用过午饭,宁芳宁萱姐妹重又换上了宫中青衣,扎上逍遥巾,要跟着程岳,还有卢太医一起返京回宫了。

    皇上只给了两天假,她们就不能逾矩。

    桃县离京城还有小半日的路程,得赶在宫门落锁前回去,这会子就必须走了。

    尤其今日天色不好,早上已经下过场雪了。程岳今天特意过来跑一趟,除了送大夫,也是瞧着天色不好,怕她们出入不便,把王府的马车带来接她们的。

 第324章面子

    除了宁怀璧,姐妹俩没让家里人送她们。只是夏珍珍执意跟着她们上了车,一边抓着一个女孩的手,就是不肯松。

    倒是宁四娘更能理解夏珍珍的心情,若不是她身子不好,这会子坐在车上送她们姐妹回宫,就得多她一个了。

    所以也不叫人去劝,只跟宁怀璧交待,“天冷,路上雪大,别急着赶回来,在京城住两日也无妨,家里有我呢!”

    他跟去京城,得抓药,还得去平阳侯府拜会送礼。方才天儿又开始下起小雪,宁四娘可不愿儿子媳妇因赶着回来,太过辛苦。

    可留下这一屋子老小,宁怀璧又如何能安心?

    但又不好跟母亲争执,只带着妻女走了。

    本来一家子都好好的,忍住了没哭,还笑着挥手作别,只安哥儿忽地想起,跑进院子,把通宝牵了出来。

    狗通人性,眼看着宁芳走了,急得便往前直冲,安哥儿那小身板怎拉得住?好容易上来几个家丁把它拉住。

    通宝不叫也不闹了,眼角却淌下晶莹的泪来。它扭头看着宁四娘,眼神里是那样可怜巴巴的哀求。

    看得全家人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宁四娘实在不忍心的转过身去,“松手吧,让它去送送也好。”

    家丁刚一松手,通宝顿时跟离弦的箭般,嗷嗷叫着就追了出去。

    只是没过多久,它又自己跑回来了。

    是宁芳叫它回来的。

    “我不在家,你得替我尽孝,保护好家里的祖母,还有弟弟妹妹们,行吗?”

    通宝难过的舔了舔她的脸,却还是乖乖跳下车,又跑回去了。

    然后尽职尽责的在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