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的心思其实很好猜,他是怕一把年纪说要选妃,会落个失德的名声,又想给自己弄些新鲜小老婆,所以才打起女官的主意。只要生了儿子一切好谈,不生儿子就继续做着糊涂女官。

    可皇上您这么不见兔子不撒鹰,有考虑过大臣们的感受吗?

    虽说母凭子贵,但也没个说,人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姑娘送来白给你睡了,回头生不出一男半女,就连个小老婆的名份也挣不上,大臣家的女儿就那么不值钱吗?

    还有,今天一个公主就敢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抢宁家的女儿,明天是不是就有皇子来抢张家的女儿,赵家的女儿?

    唇亡齿寒,这是打所有的臣子的脸啊!

    对于朝中的重臣们来说,想得就更多更深些。

    皇上一把年纪还想生小儿子,证明对现有的皇子皇孙们都是不大满意的。

    万一如今那些偷偷摸摸进宫的女官当中,真有福份能生下真龙天子,那岂非如今送女进宫的那些龌龊小官当中,日后会多出一个太后母家?

    简直是一步登天,孰可忍孰不可忍!

    而主幼臣强,是家族发展壮大的最好机会啊!

    就算皇上顾忌他们家族势大,不愿取重臣家的嫡女,但谁家没有几门草鞋亲?只要能扶植跟自家有关联的女子进宫,做未来的太后,这岂非也是给自家立下一道不败的屏障?

    但若是自家女子送不进去,也绝不能容许那些肮脏小人日后骑到他们头上!

    于是乎,朝堂之上,不管怀揣着什么心思,但众臣难得有志一心的统一了思想。目的就一个:

    要么正经选秀,要么不许碰女官!

    臣子们一齐心,战斗力还是很强的,甚至连前朝狸猫换太子的典故都搬了出来。

    如今一个公主都敢欺上瞒下的强抢臣女了,回头保不齐就有媚上之辈敢从民间弄几个美人送上来。到时什么阿猫阿狗都弄进了宫,谁还能保证天家血脉的纯净高贵?

    ……

    永泰帝简直快被他闺女气疯了!

    儿女都是债啊,宜华那死丫头干嘛非打着他的旗号弄个丫头进来?还根本就不报到他的跟前,显然不是送他的,弄得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就被群臣发难,如今可怎么摆平?

    好在永泰帝这三十多年的龙椅也不是白坐的,脸皮厚度绝对是练出来了。就算明明是自己干了那些见不得光的事,他还在那儿叹息。

    爱卿你们误会了,朕可从没有借口选女官来当小老婆,朕为皇室子嗣不旺忧心,是想为皇孙选妃。而后宫诸如宜华公主这些不懂事的,见朕不甚开怀,才自作主张弄了人到他跟前。如今事情既然闹成这样,那就不能再这么糊涂下去了。

    既然爱卿们都想选秀,那就选吧。不过不是为了朕,而是为了朕的皇孙们!朕可是不好女色的好皇上,都这么一把年纪了,再娶有什么意思?

    群臣一琢磨,赶紧山呼万岁,皇上英明!

    并且表示,皇孙的妃子可以选,但皇上您龙精虎猛,也是可以选几朵解语花相伴的呀。重点是把那几个可能已经“误睡”的女官身份改过来,至于往后要不要选,就另说了。

    永泰帝自然推辞,群臣再劝。

    最后皇上勉强答应,到时看看再说。

    于是君臣皆大欢喜。

    至于成功挑起事头的宁怀璧,皇上也没忘了他。

    “既然令爱已经入宫,便在宫中当个女官历练几年吧。她既年幼,正好学着些,待过几年,朕给她寻门好亲事,定替爱卿风风光光嫁出去!”

    天子一语,宁二姑娘的归宿就此定下。

    依旧是妥妥的——女官。

 第300章为难

    回到英王府,宁怀璧也不知该向妻母报喜还是报忧。

    最初,在他和程岳定下此计时,就料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

    宜华公主再怎么骄纵任性,她也始终是皇室公主,而且还是永泰帝宠爱的小女儿。

    就象没有哪家父母愿意听到别人说自家孩子坏话,就算听到也会千方百计替自家儿女周全。在宁怀璧打算去告状的时候,就没想过会让宜华公主得到应有的惩罚。

    说句不怕自轻的话,他们宁家,还没有这个资格。

    所以宁怀璧从一开始,考虑的就是如何保全他的女儿。

    哪怕是陷进深宫里,也不要落得那样可悲的命运。

    好在,他博赢了。

    虽然,这代价着实有些大。

    看着吏部开给他的任命书,程岳摇头,“原本,工部尚书董大人亲自开口要了你的,许以正六品工部主事之位。”

    而皇上当时只笑着说了句,“就会算计朕的人。”

    这就是允了的。

    可如今宁怀璧拿到手的,却是一纸即将赶赴京郊桃县,任七品县令的公文。

    桃县,在京城以北,既是京城屏障,又是有名的产桃盛地。也不仅是桃,那里的梨,枣,杏,沙果都非常好。

    但也因为土地富饶,桃县的果园几乎全被京城的王公亲贵占据。每年为了果园用水,买卖果品,王公亲贵们时常争执,甚至互有斗殴。兼之欺凌百姓,鱼肉商贾之事,时有发生。

    这些情况白敏中早已告之宁怀璧,而程岳只告诉他一事,“上一任想在桃县当个好县令的那位,给送去守了城门,算来已近十年。”

    宁怀璧,唯有沉默。

    其实他又如何不知,若能进六部,才是升迁最快的途径?且他有在桐安县时兴修水利,种桑分塘的经验,去到工部必能一展所长。可如今去了个难管的刺儿地当县令,些许不慎就有可能丢官罢职。

    两相对比,简直没法比!

    但他,不悔。

    “芳儿往后在宫中,还求表舅加以照应。”

    今日逼着永泰帝当廷表了态,宁怀璧确信,女儿自此在宫中,应是没有要做皇上小老婆的危险了。危险的是她能不能安然在宫中渡过这几年,熬到皇上愿意放她出宫嫁人的时候。

    此时此刻,宁怀璧也觉汤颢相面,还是极准的。

    宁芳及笄前真是多灾多难,能不能平安活下去,真是难讲。所以宁怀璧是不介意舍下脸面,为女儿多求几个人的。

    程岳微叹,“其实,本不必如此。”

    宜华公主想要什么,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别的是绝无可能,但只要他肯赔上笑脸,去哄哄宜华公主,只怕事情就不用闹得这么大。

    但宁怀璧虽然不清楚个中原因,却是坚决反对程岳为了他们一家无底线的退让。

    “表舅艰难,比我们更甚。芳儿机灵,等她过了这磨难,必雨过天青!”

    宁怀璧不是逞强,而是认真分析了一夜,得出的结论。

    宜华公主自遇到宁家开始,就步步相逼,等白敏中出来说情了,就百般要把他的女儿掳去。虽未明言,但定是要从英王府讨要好处。

    要说一国公主,金枝玉叶,自出生起什么没有?她犯得着这样难为已经过继出去的嫡亲兄弟么?

    若有所图,所图必定非小。

    所以宁怀璧直觉,此事绝不能答应。

    再说回宁芳,初初见她被掳进宫中,宁怀璧确实是一心只考虑着如何把她救回来。但在得知宁怀瑜把宁萱也送进宫中之后,宁怀璧开始为难了。

    他要救女儿,那要不要救侄女?

    若救侄女,那宁怀瑜之前把宁萱送进宫中的举动,岂不就是个笑话?

    再说了,不管是宜华公主强掳宁芳进宫,还是皇上召宁萱这些女孩进宫,用的可是女官的头衔,他要把自家女孩弄出来,那旁人家的女孩怎么算?

    难道只有你宁怀璧知道心疼自家女孩,他们都是狼心狗肺?

    官场行走,最忌标新立异。

    在还没有实力与全天下抗衡的情况下,有时候和光同尘,跟大隐隐于市其实是一个道理。

    宁怀璧冷静下来,再仔细分析,便觉得宁芳进宫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了。

    远的不说,他女儿连癸水还没来呢,这样的小丫头片子如何能侍奉皇上?便进了宫也就是个摆设。既是摆设,便在宫中呆上一些时候又有何妨?

    对于宁芳的聪明机智,宁怀璧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好在如今效果不错,先把女儿的名份定下,确认不用做皇上的小老婆了,剩下便只能缓缓图谋了。

    好在,虽然家人都十分心痛,可到底还是理解了他。

    夏珍珍仍肿着双眼,却说,“那我去给芳儿收拾些行李。”

    进宫时,她女儿可什么都没带。如果要在宫中当女官了,家人送些衣物首饰总不过分吧?

    宁四娘只嘱咐一句,“多装些散碎银子和小额银票。”

    另问儿子,“你再去问问三公子,能不能送两个丫头进去服侍?还有萱儿,她那里也没个人照应。”

    宁怀瑜也真是狠心,把亲生女儿送进宫给自己博功名,却什么都没给她带上。甚至在带着梅氏南湘儿赴任时,把宁萱这里的值钱细软,连随身丫鬟们都一并带走了。

    宁四娘此时已离了程府,带着家人搬到他家原先预备的小院子来住,待把东西清点完毕,心都寒了。

    除了留下春姨娘和两个粗使奴婢,他竟是连铜板都没留下一个。

    宁怀璧不欲谈他哥的烂事,只跟母亲商量,“我既接了任命,只怕这几天就得赶过去看看。听说那桃县颇不安宁,原先还想着在京城过了年,把那边收拾好了再接一家老小过去,如今只怕艰难了。”

    宁四娘心中明白,儿子要上任的地方本不是什么好差事,更何况他家现在算是得罪了永泰帝,又是他下的恩旨让宁怀璧奉母进京,宁四娘是肯定不能留在京城的,就算再遭罪,也得跟儿子赴任去。

    但她为人却是豁达,“无妨,娘从前又不是没吃过苦。那桃县再差,总也是京城脚下。只我想把几个孩子先留在程家,又无合适的人照料。”

    宁怀璧心中也觉叹气。

    他要是带了母亲赴任,妻子必须跟着。

    若大女儿宁芳在,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姐代母职,带着弟弟妹妹们在英王府住下,等家里收拾好了再过去。

    可如今她被掳进宫,家中最大的女孩宁芸偏又是庶出,且是隔房,名不正言不顺的,自然不能担起长姐之责。可若是一股脑的把孩子都带到桃县,确实有诸多不便之处。

    且程家寂寥,二位夫人见宁家几个孩子或活泼或文静,都极为喜欢。虽允大人搬出来了,但几个孩子却硬是全都留下。还张罗着过年的炮仗花灯,要给孩子们解闷。如今处得这样好,却要把人带走,只怕她们是要伤心的。

    若辛姨娘是个懂事的,让她带着孩子们留下也无妨,偏偏这是个祸根,绝对不能单独留下。春姨娘更是软懦无能,上不得台面,所以竟是十分为难。

    母子俩正在为难,英王府忽地打发人来了,是程岳身边服侍的小厮石青,却是带来个好消息。

    “宫中来人了!”

 第301章杀心

    听说宫中来人,宁家母子精神大振!

    知道定是宁芳送出消息来了,宁四娘急道,“让你媳妇先别顾着收拾东西,快带些银两过来!”

    不得不说,宁四娘顾虑得十分周全。

    等见到那传话的小太监,人家张口就是讨银子,“宁二姑娘欠了我们文鸳姑姑一百两银子,说拿这镯子作抵。还有府上宁书女,近来用了不少的笔墨香料,可皆是我们姑姑所出。”

    宁家人原先只想着宁芳能带个信儿出来就不错了,没想到还听到宁萱的消息,可是心花怒放。

    夏珍珍最为爽快,当即拍出二百两银票并两锭十两的纹银,“小公公,麻烦你再说说我家女儿侄女儿的事,这银子便全归你!”

    饶是小太监见过些世面,也吃了一惊。不过他既能被文鸳派出来送信,也不是笨人。知道这家人着急,便拣着好听的说了。

    “如今府上二位姑娘皆在文鸳姑姑处受训,我们文鸳姑姑虽严厉些,却是第一等明理之人,二位姑娘都挺好的。尤其宁书女因为字写得好,还给吴太嫔点去抄佛经了。”

    夏珍珍愣了愣,“是宁书女的字好?不是宁二姑娘?”

    她虽不懂,却常听丈夫私下里称赞大女儿的字在众兄弟姐妹之中,绝对第一。宁萱的字,只能称得上“工整秀丽”。

    可小太监很肯定的道,“就是先入宫的宁书女!太嫔娘娘年纪大了,眼睛有些花,平常经书看得吃力,姑姑见宁书女字写得好,便点去帮她抄经书了,太嫔娘娘极是满意。”

    宁怀璧赶紧回了一句,“蒙娘娘抬爱,那是宁书女的福气。”

    这话里的意思已经透出来了,他侄女还没被皇上宠幸,所以如今才能寻个陪伴太嫔的差使,这可实在是太好了!

    至于为什么选拔宁萱不选宁芳,重要吗?总之是自家女孩受益。

    可待要多问,那小太监却不肯讲了。

    如数收了银票,银子却只拿起一锭十两的银子,跟夏珍珍道,“谢奶奶打赏。只小的这话,顶多只值这锭银子。日后若有机会为奶奶效力,再得奶奶的赏吧。”

    他还要在宫中混下去的,宁家二位姑娘也在,才不会做那等贪心之事。

    等小太监走了,宁家人捧着宁芳那只七宝玲珑小银镯,悲喜交集。

    英王府来的石青,又告诉宁家一事,“今儿三公子进宫去了,说不得回来就能带回两位姐儿的消息。”

    宁家母子对视一眼,到底,还是麻烦到人家了。

    宫中,春锦殿。

    宁芳左手给人强塞了一方砚台,右手给人塞了一支笔,望着满地白纸,十分无奈。

    宜华公主冷笑着走到她的身前,“听说你姐姐就是个擅写字的,想必你也差不到哪里去。父皇让我静心读几天书,不如就由你替我抄几本《女则》《女训》,好让本宫日夜苦读了。”

    那天,在被群臣集体围攻之后,永泰帝回宫就把闺女叫来大骂了一顿。

    枉他一世英明,怎么就生出这么个不长脑子的女儿?

    你就是看那丫头不顺眼,想仗势欺人,欺负完了不就算了?欺负不完你随便扔在宫外哪个皇亲国戚家里,没事去抽顿鞭子也行,为什么把人带进宫里来?

    你以为你爹这皇宫是路边的菜园子,随便抓个阿猫阿狗都可以进来?何况人家也不是阿猫阿狗!

    有名有姓的正经人家,她爹还在给你爹当差呢,你就公然当着人家爹娘的面欺负人家崽崽。人家就是个泥人,也有三分土性。能眼睁睁看着自家闺女出事,不给你爹找事么?

    这也亏得你爹是一国天子,若没这层顾虑,说不得人家都得当场跟你拼命!

    是,宁家人已经很小心,很委婉了。

    一字不提公主的错处,可就算如此,但公主这个身份在带来尊荣高贵的同时,也同时绑定着四个字——

    仗势欺人。

    况且就算不问是非,永泰帝也知道自家闺女是个什么德性。而他能想得到,满朝文武能想象不到?只不过大家都给皇上留面子,装傻不去追问罢了。

    所以就算宁家只是很温柔的捅破这事,作为亲爹的永泰帝仍是不高兴的。

    但让他更加不高兴的是,宜华这一闹,他好好的小老婆也睡不成了,如今还得捏着鼻子去给孙子找孙媳妇。这大年下的,不给他找事么?

    天子一怒,不说伏尸千里,但原先宁怀璧说好的差事便不给他了,反而扔给他一个烫手山芋。若没本事拿捏得住,他自有法子再慢慢出这口气。

    只是对于弄出这事的女儿,他也不能不罚。

    所以宜华公主不仅挨了她爹一顿臭骂,还被禁足不准出宫了。

    其实这样惩罚已经够轻的了,可丢了面子的宜华公主却委实咽不下这口气。在自个儿宫室里憋了几天,砸了无数瓷器花瓶,好容易憋到今天,才憋出个主意,顿时就把宁芳叫到跟前来了。

    “如今父皇留下了你,你也算是宫中女官,既担了职责,便要尽心任事。写吧!什么时候把这些写完,什么时候回去。”

    宜华公主阴恻恻的一笑,她特意让人不设书桌,铺了这满大殿的纸,就是要逼着宁芳跪着写字!

    而她特意挑中这间大殿,又命人收起地毯,就是要宁芳跪在冰凉冷硬的青砖地上写字。想来等她把这铺了满殿的几百张白纸写完,一双腿就要废了。

    但自己一没打她,二没骂她,不过是让她抄几本书,又何错之有?

    宜华公主算计得好好的,谁知宁芳却是叹一口气,把宫女硬塞给她的笔墨放下,“恕臣女无法从命。”

    宜华公主凤眼一眯,周身气势顿时凌厉之极,“你想抗命?我劝你还是识时务些好,本宫这会子可没拿你家的畜生来威胁你,你居然还敢违抗本宫命令,便是你爹再有本事,任他说破天去,也帮不得你!”

    宁芳却只淡淡屈膝行了一礼,“臣女知道,但臣女依旧无法从命。”

    宜华公主不怒反笑,只笑得极其冷冽,看向左右早已吓得面无人色的宫人。

    “你们可都听清楚了?这会子可不是我难为她,而是她不肯听从本宫的号令。这在宫中该是个怎样的处置,你们还不给本宫把她拖下去!”

    旁边宫女太监闻言上前,就要动手把宁芳拖下去,谁知一位掌事姑姑忽地记起一事,急道,“公主,不可!”

    宜华公主怒道,“有何不可?就算本宫被禁足了,难道连处置个奴才的权力都没有么?把她给我拖下去,打!打死了,自有本宫担着!”

    她是真的,动了杀心。

 第302章资格

    那姑姑还想劝告什么,可宫人已经把宁芳拖出大殿了。而好巧不巧,有人来了。

    “哟,皇妹这儿怎么这么热闹?”宫人一看来人,忙蹲下行礼。

    来的是四皇子,六皇子和七皇子,也是宫中仅存的三位成年皇子。

    和别的朝代皇子们相互辗轧,争夺大位不同,因为永泰帝是个太过强势的爹,已经斗死了那么多有野心的儿子,如今能活下来的皇子都是没什么野心,且兄弟关系比较和睦的。

    三位皇子都是位份较低的宫人所生,其中四皇子和七皇子还是同母兄弟,生母都是江才人。而六皇子因为生母早逝,小时候和七皇子一起被养母静嫔娘娘抚育长大,感情很是深厚。

    嗯,这也是永泰帝养子策略之一。公主无所谓,儿子们生来就跟生母隔开,抱给养母抚养,省得他们抱团。

    但这策略貌似不太成功。

    反而让一些有野心的皇子们除了生母,又多了养母这个助力,越发掐得要死要活。这些年死的皇子多,因此受到连累后宫嫔妃也不少。

    弄得如今能活下来的皇子少,后宫能高位的嫔妃也不多。还都是些娘家没什么助力,不争不抢的小透明。

    永泰帝如今纳个小老婆都只愿偷偷摸摸找些门第低的女孩,就是烦了那些战斗力太过强劲的高门贵女。

    但再不受宠的皇子,也是皇子。尤其几位皇子一起出现,就算是宜华公主,也得给这几位兄长面子。

    亲自到春锦殿的门前见礼,“几位皇兄请恕宜华招待不周,我在这儿正处置一个刁钻的奴才呢。不想扰了几位皇兄清静,回头必将赔罪。”

    皇上刚罚了她禁足,她肯定不能请人进来坐的,也不能出去,所以只能在殿门口说话了。

    几位皇子倒是并不见怪,只听着宜华公主这话,有人淡淡道,“臣不才,敢问唤一个书女为奴才,是谁教的公主规矩?”

    宜华公主闻声却是一喜,整张脸犹如春花绽放,说不出的明媚娇俏,连声音也柔和动听起来,“三公子,你来啦?”

    一旁宁芳看着她春心萌动的模样,惊得差点掉了下巴,甚至忘了身处险境。

    程岳今日进宫,穿的是深绯色官袍,越发衬得眉目清雅,庄严风流,看得宜华公主目不转睛,甚至都忘了他问的问题。可她忘了,几位皇子却不能装不知道。

    四皇子因是长兄,瞟一眼还被宫人拉扯着的宁芳,皱眉道,“皇妹可是糊涂了么?宫中女官便是还未册封,也是有品级的,怎可等同寻常奴婢?”

    他说着话,还不动声色上前半步,恰恰挡住宜华公主看向程岳的视线,令她不得不回过神来。

    宜华公主却仍是愣愣的问,“皇兄方才说什么?这丫头进了宫,怎么就不是奴婢,难道我还说不得了?”

    她宫中的掌事姑姑心道不好,赶紧出来自请罪责,“是奴婢没有跟公主讲解清楚,但凡宫中女官,皆是臣属。便是在皇上面前,亦可自称臣女,而非奴婢。”

    宜华公主脸上讪讪,她如何不知宫中有此规矩?只是一时分神,忘了而已。可如今当着众人怎能承认?

    只怪那手下,“你这老奴也是的,怎不与我分说清楚?弄得我倒闹了个笑话,回去该领什么罚,你自己去繁英殿找掌事姑姑领罪吧!”

    繁英殿,除了教导宫女规矩,也掌着宫女及嫔妃刑罚。是以文鸳姑姑才在宫中有那等体面,一般人都得卖她个人情。

    掌事姑姑心中怄气,她前几日因宁萱之事,好容易才让一向铁面无私的文鸳欠了她一回人情,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机会让人家还上。

    可此时除了应一声好,还能如何?

    谁知宜华公主却又作死的道,“可这丫头方才不听我的号令,不过让她写几个字儿,她就各种推诿,难道我还罚不得她?”

    宁芳终于开口,“若臣女耳朵没出问题,记得方才公主是说,要臣女写满这一大殿的字,否则不许臣女回去。可繁英殿的文鸳姑姑又说,宫中女官管束严格,凡在后宫停留,必持令牌出入。公主命人唤臣女来时,只说是问话,文鸳姑姑便只给了我一个时辰的对牌。臣女若不能及时回去复命,必遭责罚。且臣女进宫才几日,还没学好宫中规矩,论理是没有资格听候宫中贵人差遣的。公主想要臣女来抄书并无不可,却得等臣女学会宫中规矩,有了侍奉贵人的资格再说。”

    宜华公主噎个半死,这宫中怎么还有这么多破规矩?

    倒是六皇子生性随和,上前打了个圆场,“皇妹年幼,恐怕还真没注意此事。别说宫中,便是朝中大臣家的小厮丫鬟哪个不是调教了三五年才允许出来侍奉?宁二姑娘,你说是也不是?”

    宁芳行礼道,“六皇子英明,正是如此。臣女不是不愿听从公主号令,只是没有学好规矩,心中惶恐,才不敢侍奉。”

    宜华公主眼见自己落了面子,恼羞成怒,“那你也不早说?”

    宁芳苦笑,“我才想解释来着,公主便令人将我拖出去打,还说打死为止。臣女吓得手脚冰凉,哪里还会讲话?”

    宜华公主见她揭出自己丑事,越发羞恼,“那你怎么现在又说得这么顺溜?足见刁钻油滑,这也当罚!”

    宁芳道,“蝼蚊尚且偷生。惊吓过后见有贵人相询,臣女自然想着解释明白,奋力挣一条活路。只如今看来,倒是臣女错了。”

    她一面说着,一面还落下几滴泪来,“臣女在宫外得罪公主在先,如今虽蒙皇上天恩,不计前嫌,还授予宫中女官之职,可与公主夙怨难消,只怕日后在宫中艰难。倒是恳请公主赐臣女三尺白绫,给臣女一个全尸,送回府去,便谢过公主仁慈了。”

    宜华公主就是再蠢,也听出宁芳话里的深意了。

    “好你个死丫头,竟是想把你的性命栽在本宫身上不成?日后你若自己寻死,还要污本宫清名么?”

    三位皇子听得齐齐在心中叹息。

    这话你自己心中知道即可,何必非说出口呢?既说出了口,日后这丫头若有三长两短,谁不会疑心到你身上?

    这什么脑子!

 第303章不可

    就算几位皇子再嫌弃宜华公主,到底是自家妹子。

    依旧是最淳厚年长的四皇子站出来道,“宜华你要人抄书,多少宫中女官找不得,为何偏要找这丫头?行啦,宁二姑娘,你的令牌时间短,快些回去复命吧,省得误了时辰不好交差。皇妹你也回去歇歇,这会子皇兄们还有事,改日再来看你。”

    宜华公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皇兄放跑了宁芳,然后脚步一转,他就这么领着头,走了!

    看着那个风姿翩翩,远去的绯红身影,宜华公主心中又气又苦,回宫就想找人出气。谁知掌事姑姑却是眼见不对,赶紧去繁英殿领罚了。

    宜华公主无计可施,只好打骂身边的宫女太监,又砸了几件珍贵玩器泄火。

    有那晓事的心中摇头,要说一位公主得宠能有几年?如今仗着皇上宠爱,不把满宫的好东西当回事,回头等她出宫嫁了人才知道日子艰难呢!

    而这边,躲回繁英殿的宁芳暗暗松了口气。

    横竖她跟宜华公主的仇是结下了,也不在乎多得罪一点。所以今日才当着几位皇子的面,索性把话说开,就是要让以后宜华公主对她出手时,多一层顾忌。

    只让宁芳更加担心的是,宜华公主居然会对程岳生出那样的心思!

    就算先太子一脉过继到了程家,可但也是骨肉至亲啊。怎么可能在一起?这要在乡下,活该是要被浸猪笼的。

    况且,她若喜欢三舅公,又为什么要针对自己?

    宁芳自认跟三舅公关系还算不错,宜华公主要是有啥想法,不是应该讨好宁芳这样的小辈替她说好话吗?

    大概公主都是些神奇的物种,她们的想法不能以常理来推断。

    理解不了的宁芳索性不去乱猜了,只是,连她这个初次见面的人,都能看出宜华公主对程岳的觊觎之心,这皇宫里的人精难道就看不出来?

    她这样赤裸裸的不加遮掩,就不怕人家说三道四?还是说,皇家的人真以为改个姓氏,就能泯灭程岳一家身体里的皇族血脉?

    看今日那几位皇子的模样,不象这么弱智的吧?

    几位皇子当然不弱智。

    事实上,他们也觉得宜华公主那点小心思,简直是丢人现眼极了!

    大家也是明哲保身,且与她又不是亲兄妹,没人愿意出头骂醒她罢了。

    但身为长兄,四皇子觉得自己还是有几分责任的。

    所以在与几位皇弟离开宜华公主处,去永泰帝那里汇报了几家愿意与皇孙结亲的世家名门之后,便把话题引向这个不省心的妹子。

    “一晃时间过得真快,如今连儿臣的孩儿都要成亲了。想想我家老九小时候有一回跟他宜华小姑姑抢果子吃,被我训斥了几句还哭鼻子,真是恍若隔日。”

    在场的都不傻。六皇子一听兄长这话,就明白他的心思了,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