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儿子,孟大媳妇想要抱走时,金墨就拦着了。
“你别怪她,她什么也没说,这是我的意思。咱家如今好过了,你跟前也有儿有女的,犯不着把她的孩子也抱去。若担心日后兄弟分家反目,家里那些都归你,我另挣一份给她便是。”
孟大媳妇错愕无语。
再看抱着儿子,不声不响的小表妹,这才生出悔意。
要说金墨也不是对妻子没了感情,只是既然她觉得守住家里的钱袋子比陪伴他更重要,那么他也可以选择对朝夕相伴的小翠生出感情。
妻子想把孩子抱走,无非是担心妾室威胁到自己和儿女的利益。只要他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为何不能妻妾一家亲?
孟大媳妇想吵,想闹,想不顾一切挠花小表妹的脸,都没了借口,所以她只能说一句,“你以后照顾好相公。”就孤身败退回村了。
孟金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一说话就脸红的孟拴柱,孟大媳妇也不是当年那个畏首畏脚,买一朵三五文钱的珠花都要算计半天的小媳妇了。
时光流逝,他们的日子在变,处事的方式方法也都在变。与其跟丈夫闹得两败俱伤,不如相互妥协。
丈夫替小妾和庶子女放弃了乡下的家产,她也要放弃丈夫曾有过的全心全意。
难过吗?
肯定的。
孟大媳妇也不知道如果重来一次,自己又会不会还是做出同样的选择。但她知道,如果公公注定要失去庄头之职,那么让小姑嫁出去,才是保障自己利益的最好办法。
小姑的权职交到婆婆手上,不一定以后就是她的。或许会给老两口留下,又或者会给小叔。但这么做,毕竟也能减轻她的负担。
但如果留在小姑手上,再把妹夫招进来,就绝对没有她的份。所以利益面前,就算与小姑再亲厚,她还是只能劝她退让的。
孟三妮到底哭着走了。
她好不容易说了门好亲,自是不愿意退的,况且她都十八了,再不嫁就是老姑娘了。从前仗着爹是庄头,家里又攒了些钱,还可挑三拣四,等人人知道她爹失势,还能怎么挑拣?
于是,孟家就这么轻飘飘先被分崩瓦解了一半,而等上溪村得知下溪村传回来的信儿,再没一个敢吱声的。
下溪村有肉吃,他们才有汤喝,若连他们都没肉吃了,他们还喝个屁啊?
去喝西北风么?
程七太爷再不敢吹牛,甚至悄悄命人套了几只山鸡野兔,命他孙儿,新村长程长春赶紧送去赔罪。
第270章长大
村里这些事,因怕惹宁四娘生气,故此一开始都瞒着她。等报上来的时候,夏珍珍已经和宁芳母女两个商议着,一并处置好了。
故此她听了,只淡淡吩咐了句,“传我的话,年底村里的分红,照往年减一半。”
孙女和儿媳还是心太善了,只是口头敲打算什么?就算动了个别人的利益,能让所有人都知道痛么?要打就打个狠的,让他们知道痛了,往后该怎么行事,心里也就有了分寸。
横竖这个家迟早是要交到媳妇手上的,不如由她出面来做坏人,让村民们记得她们母女的仁厚,倒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知道消息的上下溪村,出奇的平静。没人敢多吭半声,甚至连问都不敢问,反倒是对主家安排下来的差事,更加尽心尽力。
看着大家恭敬又小心翼翼的目光,宁芳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明明几年前,她们刚到村里时,那时更穷的乡亲们都还敢上门送个鸡蛋咸菜,路上遇到也能笑着问声安好。如今日子好过了,可家家户户看着她们却是头都不敢抬了。就为了几个钱,至于么?
“二姐姐,你在想什么?”
宁芳回过神来,只见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螃蟹正在她眼前晃啊晃,摇动间几滴水落在脸上,还带着淡淡泥腥。
“还不快拿开!”
看她嫌弃的惊叫起来,成功捉弄到人的安哥儿这才开怀大笑,“谁让你走神的?叫半天都不理人。三舅公刚带我们捉了好多螃蟹,晚上蒸螃蟹吃!”
“傻子!这么小的螃蟹蒸出来,哪里有肉?送去厨房,让她们起一锅油,炸着做零嘴吧。”
“那姐姐你去弄。”
“知道啦知道啦!”
说着话,姐弟二人往回走了,远远瞧着的程岳这才放下心来。
因祭祀完没了正经事,他也享受起悠然的田园生活。原本只是想清清静静钓两条鱼,谁知钓起一只小螃蟹。
安哥儿在旁边瞧见,顿时惊喜坏了。立即呼兄引弟的,钓竿渔网齐上阵,开始比赛捞起螃蟹。
程岳只让人看好别让他们落水,便由得他们去玩了。只是忽地瞟见宁芳呆坐在林间大石上,托着小脸似有心事,才给安哥儿提了个醒,去把他姐姐叫来。
这会子被安哥儿拖回来的宁芳,自然没工夫想心事,擦着脸,过来给他见礼,程岳扬着下巴,示意小姑娘坐下,“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宁芳在他对面的小马扎上坐下,挥手打发呼啸而过的弟弟们去给厨房送螃蟹,才叹了口气,“没什么。就是觉得人长大了,怪没意思的。”
看她目光远远落在湖边那几个毕恭毕敬的乡亲们身上,程岳心中了然,淡淡道了句,“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宁芳愣了一下,忽地就明白过来。
从前她们母女来到乡下时,下溪村的乡亲们所求的不过是三餐温饱,对她们虽然敬畏,但毕竟敬畏得有限。
但现在她们全家再来,却是手握他们盖房嫁娶,年底分红的主子,他们再看她们,岂能跟从前一样?
程岳看着她,“没有哪一任君王在登基之初,不想做个好皇帝,开疆扩土,名垂青史,可最后有些人却成了暴君、昏君、甚至亡国之君,难道都是他们自己的错吗?你兄长前些天读史时还做了这个功课,你不妨去跟他交流交流心得。”
不用交流,宁芳也明白了。
她虽也想做个好主子,善良宽厚仁慈大度,可事实上,这样的好主子也通常意味着懦弱无能,软弱可欺。
店大欺客,奴大欺主。宽严相济,才是上位者之道。
当别人有求于你更多时,意味着你已经承担得更多,这个时候,没必要为自己的严苛自责,更没必要去强求他人的亲近和善。
相比起从前只能提供三餐温饱的仁厚主子,宁芳相信,现在下溪村的乡亲们,肯定更喜欢能给他们带来富足生活的严苛宁家。
长长吐了一口气,程岳就见对面的小姑娘重又笑靥如花。
“三舅公,你晚上想吃蟹肉粥还是蟹肉包子?我让人去买好不好?”
连吃只鸡都讨厌吐骨头的程三公子,自然不屑于去吃安哥儿他们钓的小螃蟹。但又不好别人都有得吃,他反倒看着,所以宁芳才有此一说。
能惦记着吃,就证明她想通了。
看着眼前的小姑娘,程岳心中已然勾起一抹浅笑,却面无表情道,“上回不过吃个鸡腿饭,都被你唠叨了几日,再要你去剥一回蟹肉,更有得说了。罢了,想吃大螃蟹了就让人去买,我也不要你伺候。哼,你三舅公剥螃蟹的时候,你还不知生下来没有呢。”
对面的小姑娘顿时厚着脸皮顺杆爬了,“祖母说,贵人吃蟹都有蟹八件,吃完摆好又是一个囫囵个的。那回头三舅公帮我剥好不好?”
这回,连程岳也忍俊不禁了,“调皮!”
正想伸手去捏捏那个近在咫尺的小脸蛋,安哥儿又大呼小叫的,老远跑了回来,“二姐!二姐!”
宁芳皱眉,“这也太没规矩了些,三舅公莫怪,我回去必要罚他。”又忍不住高声道,“你慢些,当心摔着!”
程岳心中暗暗摇头,小姑娘到底还是心软。他还没怎样呢,这就先把情求上了。
谁知安哥儿还是懂规矩的,那么样的大事,难为他一直憋着,直到近前,才觑着三舅公的眼神,低声道,“汤家又,又来提亲了!”
宁芳一愣,程岳的脸色却立即阴沉了下来。
不是已经退了么?怎么又来了?这合着耍人好玩么?
宁家的小院里,亲自带着儿子上门提亲并赔罪的汤老爷羞愧万分。
女婿严显回去的时候,他才知道老妻背着他干的好事。当下夫妻两个,又是一场大闹。
在汤老爷看来,若汤夫人实在不赞同这门亲事,可以明白的说出来,然后夫妻两个再商量着要怎么办。可这样问都不问他一声,就上女方家去退亲,是要闹哪样?
你不想结亲,可也别结仇啊!
眼下把事情闹成这样,就算夏家女儿真的不能生,也必须把人娶回来了。否则这若传扬开来,让汤家的名声往哪儿搁?
是让人笑话汤老爷糊涂,不问青红皂白就订亲好呢,还是说汤夫人跋扈,背着丈夫私下退亲好?
况且,这其中还夹着个汤姑奶奶,这事儿闹的,让池夫人的面子又往哪儿搁?日后不得成整个金陵城的笑柄?
正好此时,汤颢也出门游历回了家,听说母亲干的好事,简直无法理喻。
男人出门在外,信义二字值千金。
不管他爹给他订的婚事怎样,既然有过承诺,还送了玉环,那么这婚事就算有了一个凭证。
就算要解约,也该由他爹亲自出面,给人家一个正当的理由。可他娘背着他爹,就跑到人家府上说要退亲,这不仅是不给宁家面子,也是不给他爹面子。身为一个男子,汤颢此时毫无疑问,是坚决的站在他爹这边的。
他都不敢想象,如果他的妻子敢背着他做出这等事,他会不会一怒之下要休妻。
至于说什么夏家女子无生养之事,他倒恰好可以给他娘一个解释。
第271章走运
汤颢如实道,“我在桐安县,结识了那位娶了夏家女的魏秀才,恰好听说过一些他的家事。他的妻子是体弱些,却更因是岳丈岳母的嫡出幼女,故而才舍不得早嫁。后又因给外祖服丧,才拖到今年完婚。前几日我归家前,他还托人给我送了银子来,说是家中女眷害口,想太湖的小银鱼干吃,请我帮忙买些。可他家中只一个寡嫂,及两个尚未成年的小侄女,除了他妻子,还能有谁害口?”
汤夫人听着心虚,又扯,“那,那还有嫁到齐家的那位呢?可是好几年肚里都没动静!”
汤老爷听了更气,“此事我原没跟你说,只因是旁人私事,你也没问起,不大好说。倒是妹妹怕我误会,早跟我解释过了。那齐家规矩大,怕小媳妇进门不适应,故而先不让她生孩子。这也是妹妹跟顾家太太交好,顾家又和宁家交好,才知道缘由。至于那宁家二奶奶,我是亲眼见过的,她出身是不高,却是极通情达理的一个人。怎么听你女婿一说,就成了刁钻跋扈了?也不想想你叫你女婿上门办的那事,人家听了能不生气么?你嫌人家商户出身不好,可咱家不也做着买卖么?难道我们为着名声,如今连家里的生意铺子全都不要了?”
汤夫人只能扯,“那宁二奶奶只生了三个女儿,总是事实吧?”
可汤老爷听了反气得笑了,“原还嫌人家不能生,这会子有得生,你又嫌弃全是女儿。可若是能替家里挣来御赐的女儿,生再多老子也欢喜!再说若真不能生,纳妾你不会么?如今小宁大人的两个儿子都是妾室所出,足见那夏氏的肚量,人家有害得宁家无后么?”
汤夫人噎得无话可说,被父子两个同时厌弃,关键是宝贝儿子气得都不肯理她了,汤夫人这才悔不当初。
只好哭哭啼啼,说自己是一片好心,只是误听谣言,担心子嗣云云,这会子汤家要再去提亲,她也不拦着了,反倒表示会重重的送上一份聘礼,好让宁家有面子。
可汤家父子却没这么乐观。
人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就由得你这样一时说娶,一时说不娶的?尤其是见过宁四娘的汤老爷,觉得这位亲家,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但不管是为了赔礼道歉,还是为了儿子的终生幸福,汤老爷还是得带着儿子亲自来走这一趟。
只是当他们赶到金陵时,却听说长房下了乡。而池夫人听说嫂子干的好事,直气得差点跟哥哥翻了脸。死活不肯跟他们同来,只说等宁四娘回家,她再单独上门赔罪,方显诚意。
于是,汤家父子只好又一路追到下溪村来,好在总算见了人。可不出所料,宁四娘还没表态,但夏珍珍已经态度坚决的拒绝了。
“上回我们扣着玉环不给,是怕落到不明身份的人手里,回头府上再找我们讨要,惹来麻烦。这会子你们既来了,这玉环我们物归原主,此事就此作罢!汤老爷也不要怪我们气性大,我也是为娘的,不怕跟您说句掏心挖肺的话。我女儿还没嫁过去呢,就惹得婆婆这样不喜,就算她此刻同意,心中难免有疙瘩。回头我女儿嫁了,让婆媳如何相处?”
汤老爷十分尴尬。
宁家的怒火他是想得到的,可他特意把儿子带来,也是想让宁家看看他一表人才的儿子,说不定会被打动,博一个好结局。
只没想到,未来的丈母娘虽重女婿,但更重视婆媳关系。
说来也对,日子虽是小两口的,但又怎么撇得开公婆?尤其自家还是独子。
汤老爷想了半天,只能苦笑着看向宁四娘,“太太是个明白人,多的话我也不好多说。这事怎么说都是我们汤家对不起宁家,还望能给我们一个改过的机会。不如您先想想,再给我们答复好么?”
夏珍珍想说不用了,可宁四娘却吩咐人带汤家父子下去休息了。
因夏明启常来做生意,早在村里另盖了一个小院,用来待客也不失礼。
等人走了,夏珍珍忍不住问,“娘,莫非您还想同意?”
宁四娘叹了口气,她确有此意。
汤夫人虽然糊涂,但汤颢确实是门不错的良配。
家境好,人品好,不糊涂,不愚孝。遇事有主张,且愿意担当,这样小伙子若是错过,谁敢担保就能遇到更好的?
若说婆媳不好相处,可哪家的婆婆又是好相处的?
相比之下,汤家只有一个独生子,其余不过几个嫁出去的庶女及庶女婿,没有正经小叔子大伯子,几个姑嫂关系其实单纯很多。
听完婆婆的分析,夏珍珍也犹豫了。
她方才是在气头上,所以觉得这门婚事无论如何也不能成,可仔细想来,婆婆说的也有道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只要女儿不是去嫁那种父母双亡,兄弟死绝的孤家寡人,总会遇到几个糟心的亲戚。相对来说,汤家算是人际关系比较单纯的,就是婆婆略有些闹心。
可一二十年后,公婆老去,总是小夫妻两口子过日子。这样一想,汤家太太喜不喜欢,也没什么要紧的,况且这家公公看起来又明理懂事。
可真要答应么?别说夏珍珍,就是宁四娘也有些不甘心。
主要是之前闹的,太特么憋屈了!
“回头,叫他去我那儿坐坐吧。”得知婆媳俩的纠结,程三公子默默想了一会儿,发话了。
其实,他更能明白宁四娘的担心。
不管是何种理由的退婚,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总是会影响到名声的。
况且,这还是因为“夏家女不好生养”的流言,引发的退婚,如果传出去,总会有捕风捉影的人,把污水泼到小姑娘头上。
到时不仅是宁芳,就连宁茵宁萍的婚事都会受到影响。
而最好的解决办法,无疑是结亲。和汤家迅速定下婚事,才是对流言最大的反击。
所以就算程三公子生平最不爱管闲事的一个人,为着那个他挺喜欢的小姑娘,还是决定管这一把了。
汤家那小子,算他走运!
第272章考核
对于程三公子的决定,宁四娘无疑是感激的。
怎么说,她们婆媳都是女流之辈,就算想反悔,有些话也不太好说。可是有程岳出面就不一样了,如果一个男性长辈能够表示对汤颢的认同,她们再认下这门亲事,就会顺理成章许多。
所以当程岳提出,让宁芳也来看一眼,自己也拿个主意时,宁四娘也是赞成的。反正如今事情孩子们都知道了,便让宁绍棠宁茵几个兄弟姐妹都去给宁芳打掩护,做成手足相亲,然后“无意间”遇到汤颢的模样。
接到差使的兄弟姐妹们纷纷忙活开了。
宁绍棠绞尽脑汁想了几个刁钻古怪的问题,打算考较一下这个比他还老的“妹夫”。
安哥儿简单,只要“姐夫”能比他在更短的时间里,拼出最复杂的那艘船模,就是好的,否则就是笨蛋。
宁茵和宁芸觉得这些兄弟太不走心了,她们决定联手做一道点心,如果能尝出所有的原料,才能算他过关。
至于年纪还小的宁萍和顺哥儿,还不太懂事,只眨巴着大眼睛等着瞧那个未来的姐夫,参加哥哥姐姐们的“考试”便罢。
倒是辛姨娘听说此事,悄悄嘱咐了顺哥儿几句话,让他务必记着要说。
等顺哥儿乖巧应了,她才暗自冷笑。
原本,她是不想到乡下来的,可全家出动的宁四娘,是绝不可能放一个妾室单独在家,于是,辛姨娘只好跟着来了。
然后,她万万没想到,夏珍珍居然把个穷村子经营得如此之好。
如今,整个下溪村除了养牲口的地方,看不到一户草棚,最穷的人家都盖起了整整齐齐的泥胚房,更有一多半,住的是砖瓦房。
前院养着鸡鸭,后院喂着猪羊,汉子娃儿们的衣裳鞋子朴素整洁,妇人们的头上都戴起了钗环珠花。
辛姨娘不是个爱下乡的,但并不表示她不知道穷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在来的路上,她们也曾经过些村庄,却再没一个,象下溪村般干净整齐,透着股欣欣向荣的味道。
仓廪实而知礼节。
这,都是银钱才能堆出来的底气。
辛姨娘妒忌得眼珠子都快红了,想着自己那个说不出口的小庄子,还有刚送出去的一大笔钱财,她只觉得,眼前这些都该是她的才对。
她甚至开始后悔,当初出事后,就不该把夏珍珍逼来这个乡下,应该让她在家庙,或是哪里念一辈子经书!
所以,在听说宁芳可能有段好姻缘,她是无论如何也不希望能成事的。只盼着那位汤公子莫要太蠢,能听得懂她的“好意”。
得知闻名京城的程三公子要请他们父子过去做客,汤老爷是明白宁家心意的,所以他就算平素是个不大注重打扮的大老爷们,也亲自盯着儿子好生收拾了一番,才带着他去了上溪村的程府。
因少来居住,所以上溪村的程府并不奢华,但为了这次会面,程家还是用了心的,该有的体面分毫不少。
要说汤老爷也是见过世面之人,但当看到客厅墙上随随便便挂着的几挂字画皆是古董真迹,甚至还有一对御赐的金盘,他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给儿子递了个眼色。
用心,意味着重视。
如今看来,不仅是宁家长房,连英王府都对宁家这个二姐儿是非常上心的。那么接下来,他肯定也会更加挑剔。
以为宁四娘允了他们与程岳相见就是允了婚事?只怕还未必。
谁知一向稳重的儿子此时看着才名远播,翩翩如玉的程三公子,却是微微出神,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
汤老爷心里又急又气,这孩子是怎么了?重重清咳了两声,才总算让汤颢回过神来。
而此时,冷着脸被人打量的程岳已经把话题直接抛给了这个毛脚女婿。
“听说汤公子中举后不愿继续科举,而是要精研术数,那可有具体打算?就不怕玩物丧志?”
汤老爷听着心头发毛,这话问得着实厉害,儿子能答好么?
却见收敛心神的汤颢倒是又恢复了平日里处变不惊的老成模样,“以器物为戏弄则丧其志。愚不才,却是打算日后能著书立说的。便穷尽一生,只此一书,亦无憾也。”
汤老爷微惊。
他当然知道儿子的志向,可这种话搁家里说说也就罢了,怎能拿到这里来说?会不会让人觉得狂妄无知?
程岳淡然道,“口气不小。那倒说说,你打算怎么写你的书?如今又做了些什么?”
估计人家也是了解过他的,拿一般客套话便敷衍不过去了。汤颢定定神,开口了。
“余自幼长于太湖,年年见乡邻为水患困扰。曾立下志向,要为朝廷献上本书,能替乡邻治理水患。及至稍长,便随父亲游走山川,探访各种水文地理,至今已有十余年。共走了江南大小山丘四十七座,探访村庄九十一个,查访大小溪流湖泊八十三处。哦,加上上下溪村的玉带溪,如今已是八十四,绘制的山川水文图已有三百零六张……”
别说程三公子,就连汤老爷都听得目瞪口呆。
他知道这个儿子喜欢研究数术,也知道他自七岁开始,每年都会抽空外出两趟,走走附近的山川河流。小时候是缠着自己带他出门,长大了便是自己出门,但汤老爷万万没想到,他这个儿子居然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就默默做了这么多的事,积攒了这么多的资料。
若说从前汤老爷支持儿子发展他的兴趣爱好,只是不想埋没他的天份,况且自家又有这个条件,就随他折腾了。可事到如今,汤老爷却觉得,就算他儿子要倾家荡产做成这事,他也要支持了。
这样的书一旦写成,必将名垂千古,青史永存!
程岳默默看着眼着这个年轻人,细细讲着他经过的路,看过的山川水流,然后不得不承认,宁四娘确实是给孙女找到了一个良配。
或许汤颢的外貌不是特别的俊朗明秀,或许他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完成他心中的大志向,但此刻,这个年轻人眼中散发的光彩不是假的。
这真的是一个有理想,并肯为之脚踏实地付出努力的年轻人。
而他也知道,这个年轻人最终会青史留名。
虽然,他只写成了半本书。
虽然,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的名字要到过世后的很多很多年,才会被人记住。
但他那未完成的半本书,却在他死后的很多年里,帮助那个岌岌可危的朝廷,数次挽救了江南的收成,让百姓得以苟且安生。
所以这一刻的程岳,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他想试着改变这个年轻人的命运,看他能不能写成这本书,有一个更好的终局。
而不是娶了一个不着调的夫人,并因她死于一场莫名其妙的争斗。
于是,在汤颢真诚的诉说完他的理想与抱负后,程岳端着茶,淡淡开了口,“到园子里去逛逛吧,我跟你父亲有话说。今儿我还叫了几个亲戚家的孩子过来,你去叫他们回来吃饭。”
汤老爷松了口气,程家在这里的亲戚,除了宁家还有谁?
显然,这是儿子通过了考核。
这会子叫他去见亲戚,也就是认亲的意思了。
等汤颢去到花园里的时候,牢记着辛姨娘吩咐的顺哥儿,头一个笑着,扑了上来。
第273章拒娶
“你是要娶我二姐姐么?”
不管笑着迎上来的小孩儿,也就是顺哥儿这么问是为的什么,没有一个大人会冷脸拒绝。
汤颢略有些尴尬,就算他也知程岳允了这门婚事,就八九能成,但要这么承认,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
所以他只能说,“在下确有求娶之意。”
然后,他就看着这个三头身的小家伙,拿着一只半寸来长的玉鞋坠子快速蹲下,在地上沾了些泥土,然后啪地一下,重重摁在他的鞋面上,留下一只小小的鞋印。
汤颢微怔。
而周围一圈等着考较未来姐夫的哥哥姐姐们,也都怔住了。
江南风俗,新婚夫妻成亲后,次日谁若起得早,便可以穿着鞋子悄悄踩对方鞋子一脚,以示以后可以当家作主,管住对方。
这是新婚夫妇的小情趣,尤其洞房次日,一般都会彼此谦让。管他谁踩谁,或是假装忘了,都可以一笑置之。但若是有些性急的人家在还没成亲时就这么做了,哪怕是顺哥儿这样小小年纪,也无疑是一种挑衅。
这还没成亲,就想拿捏对方了么?
偏偏那不懂事的小家伙还喜笑颜开,自以为干了件了不得的好事。
“二姐姐,二姐姐你快来,把这个玉坠儿挂上,以后他就不能欺负你了!二姐夫你也不要怕,我二姐姐很厉害的。她又会写大字,还会管账,哥哥姐姐们的术数都是她在教,家里连祖母、爹爹和母亲都要听她的话,你以后也要好好听她的话……”
“顺哥儿!”宁绍棠实在是听不下去,忽地厉声喝止了他。
他不知道小弟弟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或许他只是单纯的想夸赞自家姐姐有多好,但这样的话,无疑会让别人很尴尬。
且,产生不好的联想。
一个姑娘家,能干到让长辈都听话的地步,那还能叫能干吗?
这不是家人娇宠太过,就是女孩秉性跋扈,不管哪一样,都不是讨人喜欢的品性。
当然,顺哥儿年纪还小,他不懂事,所以这事往小里说,只是个玩笑,他不是有心的。可要是往大里说,这岂不也是小中见大,更加能看出这女孩的真面目么?
所以宁绍棠必须出声,喝止弟弟了。
顺哥儿明显给吓坏了,茫然站在那里,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他明明是按着辛姨娘教的,多说姐姐的好话,让姐夫知道二姐姐的好处,让他以后不要欺负二姐姐。这怎么,竟是错了?
看他一副泫然欲涕的模样,宁绍棠也不知该怎么接话了,气氛有着微妙的尴尬。
此时只听轻轻一声叹息,宁芳从隐身的花丛后走了出来。
虽是相女婿,女孩子家也是要矜持些的,所以宁芳并没有一开始就出来,而是躲在后头相看。
看到汤家这小子全须全尾的从程岳那里出来,旁边跟着的几个丫鬟,都抿嘴笑着偷偷跟她说恭喜,然后把她推得更近些,好看得更加清楚,宁芳就知程岳的意思了。
她家三舅公不是凡人,能入得了他的眼,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汤颢虽算不得玉树临风,却也是一表人才,做夫婿足够了。但顺哥儿来上这么一回,事情就有些微妙了。
宁芳先拉回弟弟,然后跟人道了个歉,“小弟年幼,失礼了。大哥哥,不如你陪汤公子在园子里逛逛吧。”
她往旁边递了个眼色,正无言以对的宁绍棠也回过神来,忙忙上前,“正是,正是。”
才想招呼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