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场的缘份。”

    青藤倒有些意外,接了镯子道了谢,转身走了。

    更远些地方,有三个小乞丐正等着她。

    这是她这几年私下救助过的几个孩子,看了很久,才挑出这么三个秉性良善又老实的,带着上路。没有家人是很可怜,但若是遇到一帮只会吸血的家人,才更可怕。

    所以青藤压根就没打算回老家去,而是想另寻个地方,落户生根。

    小乞丐问,“大姐,我们要去北方吗?那里会不会很冷?”

    青藤笑了,“不,大姐带你们去更好的地方。”

    虽然王嬷嬷最后送了她只镯子,但青藤也不会把所有的实话都告诉她。就象谁都不会知道,除去分给王嬷嬷和胡姑姑的,她还从宜华公主那里拿走了整整五千两的银子!

    只要不奢靡,这些钱足够她安度余生了。

    但这些钱,青藤拿得问心无愧。

    因为这里大部分都是被宜华公主胡乱糟蹋,她捡回来的钱。

    然后,青藤带着三个大大小小的弟弟妹妹,在离京三百里外,寻了个不大不小的繁华城镇留了下来。开起一家小小的铺子,低调本份的做起小生意来。

    反正她手上有钱,总委屈不到自己。

    而宜华公主要等到很久很久之后,才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了个穷光蛋。

    但此时,在谢云溪找上门来,要拿回属于兰家的东西时,她还是骄傲且挥霍的。

    径直把兰家当初送来的聘礼单子,摔到谢云溪面前,还说,“你要拿什么,尽管拿就是了,本宫可不稀罕那个穷酸家的东西!”

    谢云溪没有动怒,弯腰捡起这份聘礼单子,一样一样,把属于兰家的东西搬了出来。

    如果有对不上号,或者使用掉的,他也没有客气,直接从公主府的库房里,拿最好的代替。

    等把聘礼单子核对完毕,谢云溪才递给宜华公主一纸经官府盖印的和离书,算是彻底了结了他们二人的关系。

    只是走前,他摒退下人,告诉宜华公主。

    “我很后悔,在兰兄故意酗酒时,没有早些拦住他。也没有帮他想办法,早些离开你这个毒妇。”

    “直到兰兄故意死在你的剑下时,我才知道,他等这一天已经等很久了。”

    宜华公主瞪大双眼,“你都知道?原来你全部都知道!那你还冤枉我,跑去敲什么登闻鼓?”

    谢云溪看着她,眼神冰冷,“我知道你这种人一定死不悔改,所以我没打算跟你讲道理。我只想告诉你,只要我活着一日,你就永远也休想再恢复你的公主身份!”

    “你做梦!等父皇消了气,本宫恢复了公主身份,一定会把你碎尸万断!”

    谢云溪挑眉,笑得艳丽又酷烈,“那咱们不妨赌一赌,看是你把我碎尸万断,还是我治得你永世不得翻身!”

    宜华公主怒极,想动手打人,可谢云溪不躲不避,只是指着她扬起的手说,“如今你是民,我是官,你敢打我,就是以下犯上。你要不要打一巴掌试试?我保证不躲。”

    宜华公主想打极了,可偏偏对着他那张冰寒狠艳的脸,硬是不敢打下去。

    谢云溪睨着她冷笑,“既如此,本官便告辞了。只是请您记得,您已经不是公主了,一个民女还是不要再自称本宫了。省得犯了忌讳,又被人说三道四。”

    看他潇洒离开,宜华公主直气得头晕脑胀,忽地只觉身下一热,竟是又流出血来。

    她吓得赶紧命人唤太医,可宫女畏缩道,“如今,如今府里进宫的牌子都被收走了,要去哪里请太医?”

    宜华公主恨得咬牙,“蠢货!京城里的大夫都死绝了吗?快去请一个!”

    宫女连滚带爬的走了,宜华公主倒在床上,只把谢云溪骂了个千遍万遍。

    当然,还有谢云溪的师妹宁芳。

    宜华公主觉得,自己的不幸全都是宁芳造成的。

    要不是她抢走了自己的心上人,要不是她招来这么个师兄,哪有这么多事?

    若有机会,她一定要报仇雪恨!

    被人恨毒了的宁芳,此时恰恰打了个喷嚏。

    可她却没有往坏处想,反倒顺势打趣起来,“看来这是有人念着我,想让我快些帮忙说定亲事了。”

    敏惠县主韩祺,头回干这种差使,很是不惯,宁芳一打趣,她自己的脸也有些微微红了。

    “我也是再没想到,会有这样缘份。如今只求王妃成全了。”

    宁芳道,“这我却不敢打包票,要答应也得我师兄点头才行。”

    韩祺忙道,“这个我们知道,只不论成与不成,都要谢谢王妃了。”

    等把人送走,宁芳即刻命人去给她师兄送信,等谢云溪来时,连同她家一起督办灾民儿童被拐案的王爷也回来了。

    大咧咧往正中一坐,表示王妃可以说了。

    宁芳瞧着有些好笑,却没空搭理她家似乎越来越爱作怪的王爷,只跟谢云溪说起敏惠县主的来意。

    这事说来也巧,前些天宁芳带着家人去温泉庄子,并视察赈灾情况时,谢润娘为了躲亲事,也临时加塞跟了来。

    后面宁芳独自先走了,但谢润浪却跟着宁四娘,在黑水庄很是住了几天。

    永宁长公主因不放心自家田庄,也去了。

    恰好她一个田庄跟英王府的黑水庄还离得颇近,于是谢润娘在不知情的时候,把便装出行的永宁长公主,当成某个普通的富家太太,还跟指出不少她家庄子上的弊端。

    永宁长公主并不生气,反倒对谢润浪的印象十分之好,后来打听到了这个女孩的底细,很是有意为她的独子韩袆求亲。

 第511章说亲

    韩祎虽然年纪略小些,但因是家中独子,所以永宁长公主愿意给儿子找个年纪大些,更懂事的儿媳妇。

    至于谢润娘庶出,以及没读过多少书,永宁长公主也是半点不介意。

    宁芳道,“人家说了,真正好姑娘,嫡庶哪有这么重要?且你家情况特殊,便是给个嫡出她也不会要。她相中润娘,一来是相中了你这个年轻有为的大舅兄,二来着实相中了润娘的朴实能干。所以这门亲事你若同意,她便即刻打发人来正经求亲。”

    此事来得突然,谢云溪也愣住了,一时拿不定主意。

    按说韩祎是他见过的,委实是个少年英雄,这门亲事应是不错。可这也太高攀了!

    他对自家妹子的定位,是嫁一个门风清白,略富庶些的中等官宦人家即可。可这要是嫁到韩家,往后就是正经的平阳侯夫人了。

    这,这对妹子来说,会不会挑战略高了些?

    可程岳听了半天,却是发了句话,“要说永宁长公主别的本事不显,但挑女婿媳妇的眼光,却是一流。”

    宁芳赶紧配合的问,“此话怎讲?我初初听到,都吓了一跳,觉得太高攀了呢!”

    就算明知自家王妃是替她师兄问的,但程岳还是不藏私的讲了下去。

    “平阳侯府看起来门第颇高,但这些年委实败落了。如今虽韩袆渐大,但要撑起门户,尚嫌单薄,且需时日。所以此时他家需要的,并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儿媳妇,而是一个务实能干的儿媳妇。”

    这么说宁芳就有些明白了,“若是正经的高门嫡女,也未必愿意嫁去他家。纵嫁了,必心高气傲,规矩颇多。以永宁长公主的脾气,也未必降服得住,反倒生事。倒不如娶个门户低些,性子柔顺的女孩,能全家一心一意往上奔,才是正经。”

    程岳瞟一眼谢云溪,如实道,“这也是你妹子赶上了,否则早几年晚几年,人家都未必会结这门亲。你如今的官位不高不低,名声不大不小。韩家结这门亲,既不用招人忌讳,又不必担心有些乱七八糟的亲戚找上门来,倒是最合适不过。且于你而言,也是份好助力。”

    宁芳也很赞同,“师兄,我看这亲事能成。你不妨回去想想,若是愿意,回头我就给人回话去。”

    谢云溪问,“师妹,你真觉得行么?我不信别人,就是信你!”

    宁芳假装没看到她家王爷翻的老大白眼,道,“我真觉得不错。对于女子来说,嫁人一盼丈夫人好上进,二盼婆家宽厚好相处。永宁长公主虽地位尊贵,但她的脾气,委实比许多寻常人家的婆婆都好太多。且韩家人丁稀少,唯一的姑姐已经嫁了出去,人也明白懂事。这样人口单纯,又不挑不拣的好人家,错过可就没有了。”

    谢云溪其实在程岳分析完时,便有了允意,可非要等宁芳说完才道,“那行,我听师妹的!你回头打发人去回话吧,就说我家同意了。”

    宁芳笑着应下,“既然来了,师兄留下吃顿饭再走吧。”

    “好。”

    “不必了。”

    两个声音同时响起,谢云溪睨了那个主人一眼,奚落,“怎么,堂堂王府连顿饭也招待不起?”

    程岳面无表情的起身送客,“案子的事今日又有些线索,我觉得谢大人还是去处理公务要紧。你若怕误了饭点,我让人给你送去衙门里就是,正好你也请请诸位共事的同僚。”

    谢云溪想耍无赖,“磨刀不误砍柴工,便是吃顿饭,也耽误不了多少时候。”

    可程岳道,“一寸光阴一寸金,眼看期限近了,还是抓紧办案吧。再说我也要去衙门,家中无人陪客,女眷也不便招呼。”

    谢云溪拂袖,嘀咕一句,“小气!”气鼓鼓的走了。

    然后程岳,他又坐了回去。

    宁芳奇道,“王爷不说要去衙门么?”

    程岳道,“哦,我刚想起来也没那么着急,不如陪王妃用个饭再去吧。”

    宁芳……

    不过无论如何,能说定一门不错的婚事,总是喜事。

    没几天,当两家说定,永宁长公主打发了官媒正式上门提亲。消息传来,很是让不少人跌破眼镜,但也有许多羡慕的。

    夏鸾儿私下就跟齐瑞华说,“真没想到,王妃还能帮谢家说上这样一门好亲。”

    齐瑞华道,“这也不光是看在王妃面上,若不是小谢大人争气。否则姑娘再好,人家堂堂侯府,也未必看得上。”

    夏鸾儿道,“那也总要有人引路才行,要不是王妃,谢家哪有机会跟着出去,又哪有机会结识长公主呢?”

    齐瑞华笑,“这倒也是。从小我就听我妹子说,你家王妃是个气运旺的,跟她沾上,准有好运。”

    夏鸾儿得意道,“这可不是吹的,真是确有其事。连我大伯爷做买卖都愿意带着王妃,哎,你说将来要不要把咱们大姐儿也送到京城,让王妃帮忙操操心?”

    齐瑞华失笑,“大姐儿才几岁?你想得未免也太多了。再说到时也不一定有这样运气,依我说,姑娘不仅要嫁得富贵,还是离家近些的好。我们一家子都在金陵,独把她一人丢京城,你舍得?”

    夏鸾儿道,“要是也做侯夫人,我就舍得。”

    齐瑞华听得笑了,不过人之常情,都会如她这般想。

    真正明理人家,才不会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嫁得好,也是娘家一大助力。

    只是当父兄的,也需努力啊!

    且不说旁人的羡慕妒忌,消息传到薛家,倒叫薛老娘幸灾乐祸。

    私下跟女儿嘀咕,“那杜家小子还想娶人家,可人家这会子却要嫁进侯门了,他这癞蛤蟆可是吃不到天鹅肉喽!这谢家丫头倒是交了狗屎运,一个庶出也能嫁进高门。啧啧,早知如此,当初就该让你也赖着英王妃,一起到庄子上去,说不定长公主就看上你了。真是的,你嫂子怎么也不提醒一声?”

    看她还越说越起劲,甚至埋怨起念葭,薛宝琴停下手中的针线,不悦道,“娘,你怎么又说这样讨人嫌的话?嫂子那时大着肚子都快生了,你让她成天往王妃跟前凑,哥哥知道,都要生气。再说人的命都是天注定的,就算我厚着脸皮跟着王妃去了,谁说就能遇到长公主了?那是润娘姐姐的运气,抢也抢不来的。”

    “杜家哥哥就算没看上我,却还是二哥的朋友,一起做生意赚钱的。你怎么就不巴望人家点好呢?要是杜家哥哥假装看上了我,把我娶回去,又不喜欢我,这日子你觉得我能过好?”

    “如今我才被嫂子,还有香茜姑姑说通,不钻牛角尖了。您还来招我,是要惹得我哭哭啼啼,上吊跳河您老才觉得高兴是不是?”

    薛老娘讪讪道,“我就是随口一说,倒招来你这些数落。算了算了,儿大不由娘,如今你嫂子说什么都是对的,我说什么都是错,我不说了!”

    她嘟囔着往外走,可一掀门帘却是正好看到杜子威满脸尴尬的站在那里。

    他因求亲一事,得罪了薛家,为了弥补关系,倒是走动得比从前更加亲热。今日因朋友送了一包茯苓霜,据说大补,特意送来给念葭补一补,谁知就听到这番话了。

    心中既羞愧,又感动。

    羞愧于自己闯下祸,感动于薛东琴的通情达理。再加上听到谢润娘订亲的消息,更加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好在薛东琴很快命人叫来薛东明,招呼着杜子威,留下礼物走了。

    可杜子威回了家,心里仍是过意不去。于是跑到杜夫人那里,翻箱倒柜的找女孩子能用的东西,想送给薛东琴赔个罪。

    杜夫人问明白缘由,一指头把儿子戳出屋去,“这就是挑三拣四的下场!从前我就看薛家那丫头不错,只你看不上人家,如今知道人家好了?要送礼自己想办法挣去,那个才算有诚意,不许算计老娘的东西!”

    把杜子威赶走,杜夫人反倒噗哧笑了。

    身边丫头看得奇怪,问她怎么回事。

    杜夫人道,“这傻小子,现在才开窍呢!等他去跟人赔罪吧,万一有缘份,说不定还能重拾一门好亲事。你赶紧收拾两份礼物,一份送去谢家,给人家道喜。另一份,另一份就拿那头老爷猎回来的獐子,送去英王府。”

    丫头道,“那獐子可就剩半头了,送去王府,合适么?”

    杜夫人笑,“王妃可能嫌弃别的,必定不会嫌弃这个。你再去老夫人身边走一趟,把那个最会炖獐子肉的赵婆子叫上,一道过去。回头少不了你的好处!”

    “那就谢太太疼我了。”丫头笑着应下,送礼去了。

    回头宁芳收了半头獐子肉及做法一份,当真十分欢喜,还赏两个厚厚红包出来。

    丫头和婆子领了赏,告辞回去。

    听说宁芳除了打赏下人,并没有回礼,杜夫人反倒松了口气。

    杜老夫人笑眯眯道,“你这事办得不错,往后就得这么时常走动着。人的情份啊,就是这么慢慢处出来的。如今都分家了,各自的人情各自走。愿意来我这老婆子这里的,我就唠叨几句,不乐意的,也随你们了。”

    杜夫人笑,“旁人我不管,横竖我是最爱听老祖宗指点,听着心里就敞亮!”

    杜老夫人笑而不语。

    但心中却是感慨,这个儿媳妇没分家之前,就是个锯了嘴的葫芦,闷不吭声,凡事不掐尖不冒头,只管安享尊荣。这分家之后,反倒长进了。懂得入乡随俗,又能拉得下脸,眼看这日子就渐渐有了起色。

    可从前有些瞧着伶俐的,却是被杜老将军庇护惯了,还改不了眼高手低的臭毛病。既拉不下脸,也弯不下腰,将来的路只会越走越艰难,不撞几回墙,是改不了的。

    而此时寿宁侯府听说谢家高攀平阳侯府的消息,却是反应不一。

    昌乐公主是直撇嘴,“这样亲事,白给我也不要!亏她平阳侯府拉得下脸,竟肯娶一个庶出丫头做正妻。”

    秦孝恭看法却不太一样,“这亲事瞧着不起眼,于韩家来说,倒是当真实惠。莫小瞧了谢探花,他如今欠缺的的就是时间。再过上三十年,入阁拜相都有可能。到那时,还不知说谁高攀呢。”

    昌乐公主将信将疑,“他真有这么厉害?那咱家要不要也送个女孩过去交好?可惜这会子正妻名分定了,只好先做个贵妾了。不过看在你我的面上,必不敢薄待。”

    秦孝恭皱眉,“人家才说亲,你就想着送妾室。我看不是交好,竟是在结仇!快歇了这心思,好生打点份礼物才是真的。”

    不说他夫妻拌嘴,隔壁二房,骆姨娘也在抱怨。

    “人家后头说亲的,如今都成了。偏咱们儿子,就这样艰难。”

    秦孝弘也没办法,宁家已经委婉表示过了,宁芸年纪尚小,不想这么早考虑亲事。

    主要是程岳被昌乐公主恶心到了,不肯同意。

    而他们给秦缙又看了几门亲事,皆是高不成低不就。相比起来,骆姨娘还是中意宁芸。

    可人家家里不同意,秦孝弘能有什么办法?

    但也不知是不是老天眷顾,都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突然又峰回路转了。

 第512章巧遇

    自宁琅戴良两家离京赴任之后,宁家的担子,又一下子落到了宁芸的头上。

    或者说,是这个懂事的小姑娘,主动分担起了家计。

    时近年关,虽因今年的雪灾,影响到部分百姓的生计,但大半人还是愿意拿些余钱添置些年货的。尤其是吃的东西,更受欢迎。

    于是如今宁家现在两个小铺子,一个是宁芸姐妹做的糕点,一个是和庆平公主合作的卤肉,都生意极好。

    想着二叔宁怀璧请假回去奔丧,没了官职,也停了俸禄,宁芸便想着趁年底生意好,多接些生意贴补家用,好待来年更宽裕些。

    只她一个官家小姐,不好总去铺子上,但隔上十天半个月的,总要亲自到铺子里走走看看才放心。

    这日因又新琢磨了一个吉祥糕点,她觉着可以加进过年的礼盒里,便问过宁四娘,带着人去了铺子。

    谁知出门没一会儿,天却又开始下起了雪。

    车夫一时雪迷了眼睛没看清,赶着马车便不小心辗上了一条暗沟,车辙顿时断了一根不说,连坐在车里的宁芸,也一起滚了出来。

    索性有丫鬟婆子护着,她倒是没伤着。只是落地溅了一身的泥,狼狈不堪。

    不曾想,秦缙正好坐车路过,看有人遭了难,赶紧停下帮忙。

    看宁芸衣裳,不象是普通人家的姑娘,便提出要不要到他家换身衣裳。如果觉得不方便,他去帮人买一身也行。

    宁芸心里还惦记着要去铺子,若不换衣裳,这副模样是万万不敢见人的。更担心祖母因此受到惊吓,不许她出门,便同意了秦缙的请求。

    只别家里她是万万不肯去的,只请秦缙把她送到四喜斋就好。

    那是夏家的铺子,如今给了宁芳。

    店里为了招徕生意,经常做些时新衣裙挂在那里当摆设,宁芸过去拿一身现成的就行。

    秦缙挺守礼的,既不乱打听姑娘姓名,还特意从自家马车下来,让宁芸上去。

    又派了个小厮帮宁家车夫修车,然后自己便亲自在车外,护送着宁芸主仆,步行去了四喜斋。

    看他大雪地里走了两脚的泥,又冷又脏,却毫无怨言,原本不大想通报姓名的宁芸,在到了四喜斋时,便主动跟人家说了。又请教秦缙姓名,回头好打发人上门道谢。

    谁知这位青年公子听她自报家门,顿时脸都红了。

    原本挺大方得体的一个人,忸怩了半天,才怪不好意思的道,“我叫秦缙,出自寿宁侯府。唔,从前也曾听说过姑娘芳名。”

    宁芸一听,小脸顿时也红了。

    前些时两家议亲,她是听说过的。后来因为她家王爷姐夫不同意,亲事没成,宁芸也没什么特别感受。

    毕竟,她连秦缙人都没见过,虽听秋姨娘说是个进士,脾气好,长得也不错,没成挺可惜。但毕竟只是听说,没什么切身感受,自然谈不上什么感情。

    只此时再见到这位,算是被自己拒婚的人,偏还刚领了人家的情,宁芸实在是挺不好意思的,也不知怎么处理才好。

    倒是在四喜斋里照管生意的赵丰年很是机灵,虽然他现在总在铺子里,不大清楚家里的事情,但见此情形,出于礼节,也热情的邀请秦缙进店,给人家换了双干净的鞋袜。

    得他这一解围,宁芸脸上热意消退,人也灵醒起来。

    自己避进店里换衣裳,又让丫鬟赶紧在四喜斋选了几样细巧布料,又让人去隔壁自家糕点铺子,挑最好的包了一份糖果糕点,送给秦缙当谢礼。

    这礼物不重,秦缙也不好推辞,便收下了。

    于是,在秦孝弘和骆姨娘,为了儿子与宁芸的亲事不成烦恼之时,儿子穿着宁芸送的干净鞋子,提着宁芸送的糕点布料,回家来了。

    问起东西来历,秦缙带着几分羞涩,如实说了。

    还道,“只怕回头宁家还要送谢礼来,劳爹和姨娘先准备着了。”

    要说知子莫若父,看儿子这神情,秦孝弘就皱了眉,试探着问,“既然那姑娘受了惊吓,要不就准备些天麻给她当回礼吧,刚好秋天那会子,你王伯伯托人从大理捎了些来。”

    秦缙没看出老爹的不悦,只听得跟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喜滋滋道,“天麻本是定惊的良药,尤其是王伯伯从大理捎来的,品相想必更佳。”

    秦孝弘气得一个爆栗就磕上儿子脑门,“你个不孝子!那天麻是你王伯伯送我配药,治头痛病的。你倒大方,随随便便就拿去送小姑娘了。她那小小年纪,又不是撞了邪,用得着这么好的东西么?再说人家的礼还没来呢,你倒好,巴巴的准备起谢礼来。败家子也不是这么当的!”

    秦缙吃痛揉着脑门,“爹您真是的,舍不得就算了,干嘛故意套我的话?再说人家怎么没给谢礼了?这糕点布料不要钱的么?要不姨娘你来评评理!”

    骆姨娘才不评这些,只急着追问,“你见过那姑娘啦?长得怎样?性子如何?”

    秦缙给他娘问得招架不住,红着脸道,“我,我就见了一面,哪知道这些?反正瞧着是个挺不错的姑娘,这样大雪天还肯为了家里生计出来奔波,挺懂事的。”

    骆姨娘笑眯了眼,“那你喜欢人家么?”

    秦缙还在那儿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呢,秦孝弘冷不丁道,“喜欢又有什么用?人家又看上你!”

    骆姨娘不服气道,“怎么看不上了?只是……”

    她一个姨娘,到底不好说昌乐公主的罪过,只能道,“缙儿只是被连累了!”

    不过说完她也叹了口气,“算了,如今想这些有什么用?反正人家也不乐意。”

    秦缙却有些不服气,“既不是看不上我,兴许,兴许再努把力,就成了呢?”

    秦孝弘还想打击儿子,宁家的谢礼就上门了。

    宁四娘听说宁芸差点摔伤的消息,果然吓得不轻,给秦家送的谢礼也十分有诚意。

    秦缙还想得瑟一下,“看,我就说人家肯定会送礼……”

    没曾想,话还没说完,就被他老子又赏了个爆栗,“蠢货!人家送的越重,表示越不想欠你这份人情。还不快拿上天麻,再挑几样贵重药材,亲自送过去?”

    儿子看上了人家姑娘,当老子的虽然嘴上骂,但该使力,还是得使点力。

    秦缙一听这话,连脑门也顾不上揉了,赶紧拿了天麻,跟他爹一起上门回礼了。

    宁四娘上了年纪的人,一瞧这架式便明白秦家父子的来意了。

    可人家才帮了孙女,又绝口不谈婚事,只对宁芸表示慰问,这让宁四娘怎么办?

    只能客客气气跟人家闲话家常,末了又把家中唯一的成年男丁齐瑞华叫来,陪秦家父子用了个饭。

    秦孝弘见了,顿时叫儿子跟齐瑞华保持好联系。找人家姑娘不方便,不过找人家亲戚交好总没事吧?

    何况齐瑞华上回落榜,正是要用功苦读的时候,要说秦孝弘别的本事没有,但这些年为了教养儿子成材,他是下了大力气琢磨科举试业的,理论知识那是特别的丰富。

    齐瑞华跟他聊了聊,还真是有挺大收获。

    况且寿宁侯府底蕴在那儿,秦缙如今又在弘文馆谋了个小小官职,齐瑞华想看个什么珍稀古籍,找他可不要太方便哦。

    且如今,根本不是他要借,而是人家热情的要主动借他,弄得齐瑞华颇有些哭笑不得。只好到宁四娘跟前去说清。

    宁四娘也颇有些犯难,不过她为人正直,大事分得极清。

    “既人家一番好意,你且顾着学业要紧。只当多结交一个朋友,也没什么不好。”

    看宁四娘略有松动之意,齐瑞华想想,还是决定帮人说几句好话。

    “老夫人不要怪我多事。我是觉得,这秦家的亲事,倒也可行。”

    “当然,王爷顾虑得也有道理,毕竟寿宁府,家业繁杂。秦缙既是二房,又是庶出,日后难免有些纷争。”

    “不过就我跟秦家父子接触的情况看,他们并不是毫无打算之人。听秦缙透出那意思,他们二房一直有自己的产业,也没想过跟大房争。只秦家二爷和侯爷毕竟是亲兄弟,暂时不好分家而已。但顶多也就这一代了,他们日后,是必分出去无疑的。”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人家如今肯这样用心,亦算难得。就算回头家里再给三妹妹寻个门户简单的人家,可要有这份心意,却是不易。”

    宁四娘深觉有理。

    其实她纠结也就纠结在这儿了。

    如果撇开寿宁侯府和昌乐公主,单论秦缙而言,真是个很不错的对象,且秦家二房的日子也不难过。

    就算正经婆婆不大爱庶子,但关键人家是独子啊!哪个婆婆也不敢太难为这样的庶子媳妇,也就谈不上在媳妇跟前摆婆婆的谱,况且还有正经公公护着。

    秦孝弘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怎么可能不上心?

    所以宁芸要是嫁去,除了应付长房有些讨厌,但关起门来过日子,却是极好不过的。

    等到再过二十年,秦孝弘兄弟老去,估计家也要分了。算来宁芸那时正当中年,享受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要说人年轻时,谁不吃点苦呢?

    就算嫁了别家,年轻的小媳妇子总是难做的。此时丈夫的一点真心,就格外重要了。

    好比夏珍珍,若不是当年有宁怀璧护着,宁四娘说句心里话,是真瞧不上这样儿媳妇。

    可儿子喜欢,当爹娘的就得多些顾忌。

    如今秦家真心求娶,姿态放得极低,若是宁家肯允,他家必定珍惜。若回头说门别的亲事,还真未必有这份心意。

    可程岳身份贵重,他的意见也很要紧。所以宁四娘决定亲自去英王府走一趟,找宁芳再说说这事。

 第513章冷热

    对宁芸和秦缙的婚事,宁芳的意见很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