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丫鬟宅斗指南-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吧,嘴里衔着一枝桂枝。飞翔的仙女应该是嫦娥,正在向人间撒花。

    郑明俨看完画后问雨青:“雨青,这幅画有满月,有嫦娥,是为中秋而作吧?可现在离中秋还很远,你画这个做什么?这个嫦娥手握的花又是什么,像大葱一样?”

    秦雨青解释:“郑大人,此画可作中秋之画,但它另有深意,你且听雨青给你好好分析吧。这个月宫呢,也叫“蟾宫”,里面的“雨青”衔着一根桂枝是说它折了一根桂枝,就是说“蟾宫折桂”。嫦娥手握的花不是大葱,是百合花,她向人间四方撒落百合花。“百合”与纵横捭阖中的“捭阖”二字谐音,所以嫦娥四处撒落百合花就是“纵横捭阖”之意。这幅画呢,是雨青特地为郑大人而作。”

    郑明俨放下画布,觉得不可思议:“雨青,这画又是月亮又是嫦娥,还有鲜花,你赠给姑娘才对,我一个上战场的男人要它做什么?”

    雨青继续解释:“郑大人,刚才雨青说了一番,你还没听出来吗?蟾宫折桂,纵横捭阖啊!”

    郑明俨看雨青好像有真的有深意,便再细想了一下:“蟾宫折桂,是说中了状元吧?可我郑明俨好不容易才考中进士,还怎么中状元呢?纵横捭阖,是指在外交,政治等领域能开能合,张弛有度的手段,

    就像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们游说各国君主,比如苏秦,张仪。但这些,和我郑明俨打战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寓意,”秦雨青说:“蟾宫折桂,是祝愿郑大人成为战场上的状元郎,无往不胜。纵横捭阖,是寓意郑大人在战场上谋略百出,像纵横家们一样。”

    “雨青,你这说法还真不错,”郑明俨又仔细看了看这幅画:“蟾宫折桂,纵横捭阖。”

    然后秦雨青将画布折叠好,交给郑明俨说:“画虽美,可我一直模仿不出米芾的烟霞之气,大义凛然。愿大人不嫌弃。”

    “怎么会嫌弃雨青的一片心意呢?”郑明俨对秦雨青的祝愿甚是感激,然后郑重地向她保证:“我郑明俨将这张“桂树百合图”揣在怀中上战场,奋勇杀敌,守卫疆土,保大明边陲平安。让雨青能够静心地作出更多的妙笔丹青。”

    秦雨青勉强一笑:“郑大人这番誓言雨青都听着了,记在心里,雨青只愿郑大人不要食言于一庶民。雨青先在此谢过郑大人的英勇誓言。”

    “雨青这句话很奇怪,沙场血战本就是我的任务,何来食言?”郑明俨笑着问她。而雨青心里却是惴惴不安,不想再说什么了。

    其实这幅“桂树百合图”是秦雨青的离别图。早在去年范文程一事时,秦雨青便已经萌生离开之意,只是为了让当时抑郁压抑的郑明俨重新振作,才一直犹豫到今天才收拾离开。

    秦雨青仔细想过了:因为努尔哈赤因郑明俨而死,已为她报了杀父之仇,因为自己的爱意一直没有回音,因为郑明俨曾经诬蔑自己与范文程有染,说自己嫌贫爱富,因为在离开之前自己已为郑明俨做了许多事:捐献大笔军费,赠送丹青。最重要的是:因为,郑明俨,已经不是自己的月亮。所以离开郑明俨是早该做的事。

    “郑大人,祝你沙场大捷,雨青,已经累得没有情意了。”雨青说着想着,连一封书信都没留下。

    四月二十六,天上是个残月,秦雨青骑马往北京方向走着,慢悠悠的。她觉得卸下了千斤重担,同时心里也空唠唠的,有何法子呢,所有情爱都被掏空了。忽然背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是郑明俨,他还是来追赶了,并且赶上了。

    郑明俨骑马火速赶上秦雨青,正值初夏,郑明俨也累得汗流浃背,开口就是一大串问题:“秦雨青,你离开是为什么?去哪里?怎么连一首道别诗词书信也没留下?”

    秦雨青心如止水地回答他每一个问题:“我离开是因为找不到留在郑大人身边的理由。去哪里呢,回兖州安平吧。至于道别诗词书信,郑大人手中不是有很多雨青写的诗经楚辞吗?我还给郑大人留下了一千两银票,在大人书桌的右边抽屉最下层,算作雨青再次捐献的军费,请郑大人务必收好。”

    郑明俨忧心忡忡,心急如火:“既然你这么能干,捐献了一把把的军费,又这么爱国,何不留在辽东?继续为辽东军民干点实事?做个巾帼英雄?”

    “我回兖州安平一样可以为家乡百姓干实事。”秦雨青的回避理由很简单。

    “忆过往昔仰君为吾之太阴,这句诗是你写的,从六年前初遇,你一直说我是你的月亮,太阴之神。难道你忘了?这就是你留在我身边最重要的理由!”郑明俨说出了心底的话。

    而秦雨青没有丝毫感动,而是直言不讳:“郑大人,那是以前,可现在你不是了。月有阴晴阳缺,月相会变,你早已是晦月,弄得雨青喜怒悲欢,心累,真的累了。”

    “以前赶你回兖州你都不愿意,现在却如此绝情地离开?告诉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离开的?”郑明俨质问。

    “早就该离开了,只是以前我一直不知廉耻地强留在郑大人身边。”秦雨青今晚语调特别阴冷,弄得郑明俨都不寒而栗:“可你的句句诗词都说你恋着我。为何今日如此绝情?”

    “我的情意已经在六年中用光了,郑大人,所以谈不上对你绝情一词。你多次救我,而我将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年华都留在了你身边当了丫头,算得上还了你的债吗?”秦雨青字字斩钉截铁。

    郑明俨在夏天都觉得冷了:“雨青,我们之间没有债务,没有谁欠谁。你听着我写给你的诗“悔恋兰之不察兮,迷醉乎吾将醒。”

    秦雨青没有表情:“算了,郑大人,这句词留给你爱的人吧。雨青告辞,别忘了沙场永胜!”

    郑明俨没办法,抽出剑,来了一句狠话:“雨青,你有没有想过,若我今夜像战场上的郑蛮子一样拦住你,你觉得你走的掉吗?”

    秦雨青冷笑:“郑大人,人生不同于战场,既然雨青心意已决,假使郑大人强留住了雨青,又有何意义?”

    郑明俨见秦雨青如此决绝,只好收回剑,泣血道别:“罢了,强留的确无意。雨青,若无栖身之地,还是来找我郑明俨吧。”

    秦雨青头也不回地驾着马儿走了:“郑大人,雨青是真的再无眷恋了,不会再来找你了,请回吧。”

    留下郑明俨一人看着秦雨青远去的背影逐渐消失,再望着空中的残月而伤神。

VIP卷 第三百七十一章 郑明俨辞官返乡

    秦雨青走了,郑明俨落空了,拿着她送的画将自己埋入了永无止尽的国事军事:是对君王百姓的责任,也是对某人的承诺。

    “塘报,荒属朗从朝鲜退兵后,直逼冰洲。”

    外族在此进犯,郑明俨率领众将帅兵士打了一个胜仗,但伤亡也不少。

    远离郑明俨的秦雨青来到很快往鸭绿关方向,京城方向,再回兖州。她身飘飘,心飘飘。

    客栈里,秦雨青说:“小二,给被水。”“好的。”

    众人议论外族来袭冰洲,秦雨青奇怪:“兄台,外族来袭,锦州、冰洲离这里很近,怎么还不逃呢?”

    “干嘛逃呀?我们有郑大人吗?”“最新消息,外族在郑大人手下惨败。”“郑大人披挂上阵,挥荆斩棘。外族兵士都认得郑大人,被吓破胆,不敢靠近只敢对郑大人射箭,郑大人被插多少箭。”“希望郑大人不要有事。冰洲还得靠他啊。”

    倏地,秦雨青的想清楚该往何处了。

    她策马飞奔回冰洲。在药馆内买了药和纱布到冰洲城内。男装的秦雨青假冒郎中进入,看到郑明俨身上的箭像刺猬一样。

    秦雨青完全忘了许诺和矜持,泪眼婆娑,奔跑过去伏在郑明俨腿上:“郑大人,你伤得这么重,你怎么不好好保护自己呢?”

    郑明俨某个人回到身边了,自是欣喜,一激动,流血越猛,就趁下脸来:“军中不可哭丧脸。本参谋受点小伤而已。看莫将军伤得不能动弹,快去给莫将军止血!快去!”

    秦雨青去给莫贵疗伤,却听到莫贵嫉妒的话:“哼,郑明俨,以为这点小恩小惠就能收拢我?”秦雨青听到后没说什么,只是记在了心中。

    荒属朗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冰都,手下一众文武大臣也对这次战役议论纷纷。虽然气愤,但是不得不佩服郑明俨的军事才能。

    郑明俨的伤渐渐恢复,可以行动自如了,而秦雨青还是每天端盆水来给他拆洗伤口。

    这段时间郑明俨总是欣喜异常地看着秦雨青,而秦雨青却一直回避他的眼神,嘴里一直念着:“大夫说,要忌口,辛辣油腻不能沾。大夫说,伤口要每隔两天拆洗一次。大夫说,可以轻微活动筋骨,但不能剧烈运动。大夫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完全恢复没那么容易,不能心急,要保持心平气和,才容易恢复。大夫还说……”

    郑明俨抓住秦雨青的手,嬉笑地接过话:“大夫还说,要把秦雨青送的《桂树百合图》一直带在身上,大夫还说,一定要秦雨青亲自照顾才能痊愈。”

    秦雨青推开郑明俨的手,还是避开他的眼神:“郑大人今天怎么开玩笑了,不像平日那么严肃。”然后秦雨青打算把水盆端走。

    郑明俨起身抓住秦雨青,抱住她的脸,强迫她看着自己,认真地问:“为什么回来?”

    秦雨青一动不动地看着郑明俨:“在觉华岛,人家说,金军的箭像雨点般一样朝郑大人飞来。人们都祈求老天保佑郑大人平安。雨青也想,若是郑大人有什么三长两短,谁来扛住大明边陲的安定,雨青又去哪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市资易物?”

    秦雨青的话袅袅余音缠绕到郑明俨的心中:“你特意回来帮我疗伤,等伤好后,再次离开去念生意经?如果我的伤口永远不好,你就永远不走,是吗?”

    秦雨青想扭头走,郑明俨还是使劲抱着她的脸,直视她,让她正视这个问题,秦雨青一改往日的商人霸气,吴侬软语:“风凄凄,雨凄凄,残月之夜人空空是也。”不禁垂泪。

    郑明俨手软了,托着秦雨青的脸,摸去她的泪:“以后,夜夜是满月。”两人点头会意。

    休整完后,郑明俨在全兵衙例行会议上说道:“冰锦大捷,本抚已将各位的英勇功绩详细奏明内阁与朝廷。相信朝廷定会对各文武众臣重加犒赏!”“谢郑参谋!”

    朝廷的赏赐文书下达了:

    “冰锦大捷,驻守各官兵表现不凡,特与赏赐。莫贵、赵率教、曾当盛、尤世禄、刘应坤、纪用听封听赏……参谋郑明俨守卫冰洲不力,有负圣恩,不予赏赐,特此警示。”

    郑明俨心中不禁一阵悲凉,自己为了守卫冰洲、锦州而深思熟虑、苦思冥想,精心备战,战中重伤,累得精疲力竭,连母亲病逝都没回去守孝,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这都令他无法言表。

    曾当盛走过来,低声道:“郑大人,这是有异己之人故意为难你,切莫妄自菲薄。郑大人为边陲平定和兴旺所作的功勋,我等均有目共睹。”

    郑明俨无力地回答曾当盛:“谢祖将军慰藉之言,但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君子因江山社稷而忠君报国之心,岂能因奖惩而变?只是心中不快。”

    赵率教也过来:“郑大人可收起这番书生言论,依赵某之见,今日大人未得应有的赏赐并非皇上与内阁之意。”

    此时,几人都想到了谁是幕后黑手,郑明俨认为这些话不宜传出去:“两位将军为郑某指明目前局势,好意心领了。只是隔墙有耳。魏千岁为朝廷殚精竭虑,稍有差池,不必介怀。我等恪尽职守便是。”

    郑明俨沮丧的离开全兵衙,回到府邸。

    一向神清气爽的郑明俨今日言语稀少,唉声叹气,一点也不像刚打了胜战的人。

    秦雨青心知肚明:“郑大人,你已大胜敌军,人人皆知,何必烦恼。”

    郑明俨摆摆手:“不,雨青,无关此事。只是阉党当道,蒙蔽圣聪,令人心寒。”

    秦雨青听到这些也不开心:“是啊,虽说郑大人报国之举出于忠君爱民之心,而不是个人名利。可应得之赏未得,谁都会心灰意冷。”

    郑明俨不想再提此事:“雨青,注意口舌之灾。”

    “是,郑大人。”秦雨青见郑明俨进了书房,好像有什么打算。

    的确,郑明俨在书房内写了一份“自陈不职疏”:

    “臣冰洲参谋郑明俨伏奏圣上,臣任冰洲参谋兼兵部右侍郎一年有余,未有建树,自认不堪此职,固以此“自陈不职疏”上疏陛下,请赐罢免,乞恩返乡,此职留待能者。”

    这上疏写得太假了,郑明俨自己说没有建树,谁也不信啊。可这辞呈符合文重显的口味:郑明俨这个眼中钉肯自己拔出自己了!

    秦雨青解不开郑明俨的心结,只能陪他静静地坐在槐树下,等待皇上的回复。回复很快,如郑明俨所料:准奏。

    槐树下,郑明俨勉强笑了,握着秦雨青的手:“雨青,东莞经贸繁盛,你肯定喜欢,一起去吗?”

    “好。”秦雨青回复地简短悦耳。

    几日后,郑明俨交接完公务后,与几位将军交谈。曾当盛很是惋惜:“郑大人,你正当盛年,仕途似锦,只须忍耐时日,何故一气之下辞官?”

    郑明俨淡然回答:“曾将军此言差矣,郑某已无留意,何须忍耐。只望曾将军一如既往地守护边疆,保大明寸土不失。”

    曾当盛声音坚定:“此乃曾当盛之职,在所不辞。”

    赵率教上前提醒:“以郑大人之才,必有重新见用之日。届时,赵某很定前来恭贺。”

    郑明俨摆摆手:“明日之事,无从知晓,赵将军保重。”

    交代完后,郑明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祖将军、莫将军、赵将军、刘大人、纪大人,今日离发俸禄的日子还有二十日,可郑某身无分文,能否向各位大人借点银两,凑齐路费,回到莞州?”

    “啊?”众人张大口一时没反应过来。

    莫贵故意半惊讶半讽刺地大声讲:“郑大人做了一年冰洲参谋,兵部右侍郎,居然身无分文,还要借路费回家?”

    这话很快传开了。一时间来给郑明俨凑路费的将士把他围得水泄不通。

    “郑大人,我们曾受过您不少资助,今天借给您的路费就算报答您了。”

    “郑大人,像您这样清廉得官太少了,若大明的官吏有一半好,我们当兵得也不会过得这么辛苦。”

    “郑大人,您真是文官比海瑞,武官比戚继光。”

    “郑大人,我们等朝廷重新启用您。”

    后来连周边的百姓也来给郑明俨捐路费。郑明俨边逃出人群说:“大家自己家里都急着用钱,就别来凑热闹了。”

    好不容易,他逃出了人群。到外边,曾当盛借给他二十两,莫贵,赵率教,刘应坤、纪用分别借给他十两,曾当盛算算:“郑大人,路上应该够用了。”

    “来日,郑某定会一分不少地还给各位。”郑明俨很诚恳。

    赵率教摇摇头:“算了,郑大人,我们不会跑到广东东莞跟您讨债的。一路保重。”

    回到府邸,秦雨青已经遣散了老王和坠儿,等着郑明俨回来,直接问他:“郑大人,你借钱凑路费回家的事情已经传遍整个宁远了。你气死我了。我离开你时不是留给你一千两银票吗?”

    “用作殉国士兵的抚恤金了,他们家中的老弱妇孺和年幼男丁需要照顾。而军费有些吃不开。”郑明俨解释得有理。

    秦雨青无话反驳:“早该料到会是这样。可是郑大人,你知道,其实你不用去向同僚借钱,我还有……”

    “雨青,我已经欠了你一千六百两了,”郑明俨打断她的话:“不好意思再向你开口了。”

    顿了顿,郑明俨又说:“这回全冰洲都知道这件事。我罢了官,又把脸都丢光了。”

    “可能全国都会传开。”秦雨青开玩笑,又认真地告诉他:“可是郑大人,别顾那点面子,你已经赢得了人心,军心、民心,他们的心都被你占尽了。还奢望什么面子呢?”两人都笑了。

    离开冰洲的时候,秦雨青坐上马车,郑明俨在外面向来送行的军民告别:“大家别送了,快回去吧。”

    “郑大人,你为什么要辞官呢?”

    “你辞官了,谁来管冰洲呢?”

    终于告别了热情的军民……

    马车动了,踏上归乡之路,郑明俨喜忧参半。喜的是可以回到六年未见的家乡了,忧的是大业未成,怄气离职,实乃无奈之举。特别是经过北京城时,看着渐远的北京,郑明俨忧虑更甚。

    秦雨青不想看到郑明俨这么难受:“郑大人从冰洲到北京一直不苟言笑,让秦雨青好不自在。秦雨青唱首歌给郑大人听,解解闷吧。”

VIP卷 第三百七十二章 江南邂逅奇女子

    郑明俨对京城头也不回:“雨青想唱就唱吧。”

    秦雨青唱了《落花缤纷》。声音细腻、动听。只可惜郑明俨皱着眉头问:“雨青,你唱的是兖剧吗?好听,可我一字不懂。”

    秦雨青唉一声说:“不如郑大人回赠一曲吧。”

    郑明俨也来劲了:“我小时候会唱《宝钏词》,我从小听到大的。”接下来郑明俨扯着磨砂了的、受刑了的喉咙的吼了一段《宝钏词》。

    秦雨青觉得忍着不笑比忍着不哭还难受,终于捱到郑明俨尝够询问成绩时,她才委婉嘲笑:“郑大人,雨青真不该讨要你回赠一曲。恕我直言,郑大人声音洪钟,但歌喉不敢恭维。”

    郑明俨自己一俄忍不住笑:“在家乡,谁敢惹我,就得听我唱歌。”

    秦雨青趁此笑料:“郑大人唱给我听,是因为我惹了你吗?这般难听,却不藏拙,蛮子。”

    郑明俨为了挽回在女人面前丢掉的面子,就朗诵了一首诗。

    秦雨青当然知道这首诗:“郑大人靠举人后一时兴奋些的。不过,大人三十多了才中进士对吗?我猜测郑大人年幼时不善学习,以致而立之后才参加殿试。”

    郑明俨佯装叹息:“垂髫之年时嫉妒好玩,时常被父亲的鞭子抽与被先生的尺子敲。定是脑子被打得不好使,才会被你这小女子戏弄。”

    马车往南,秦雨青和郑明俨开心话语不断,烦闷全消散。

    不觉到徽州了。郑明俨准备继续往南走:“过了徽州,渡过长江,再过了菀州,就到莞州了。”

    秦雨青不想走直道,非要弯道去江州棉阳:“郑大人欠了我一笔钱记得吗?如果郑大人答应我去江州,就免你三百两。划算吧?”

    郑明俨见秦雨青对棉阳如此感兴趣,便答应了:“好吧,去游览赏景,不要逗留太久便可。”

    到了棉阳,秦雨青欢天喜地地喊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棉阳,郑大人,你看虽然已是白露时节,但棉阳依然美景挠人。”

    “都九月底了,哪来的烟花三月?别手舞足蹈了,免得别人以为你是疯子。”郑明俨戏说秦雨青。

    秦雨青才不管:“郑大人说话真是煞风景。”然后继续念着她的棉阳美景诗词。

    郑明俨想着:就这样玩棉阳,还了雨青三百两,还欠她一千三百两,确实划算。雨青,你待我真不是一般的好。

    棉阳街市上吆喝声不断,吃穿用度,应有尽有,秦雨青兴奋地边走边跳:“郑大人,你看你一首建成的冰洲城和棉阳一样热闹。我还曾听冰洲的人们说,冰洲是北方的江南呢。”

    “雨青,小声点。我们只是来走走,别招惹是非。”郑明俨有点担心安全问题。

    可郑明俨的俊雅和秦雨青的姿容早引来众人的目光,听到“郑大人”和“冰洲城”几字,众人中有的取笑了:“真好意思,居然冒充神仙下凡的郑明俨大人。”

    “郑大人是冰洲大捷和冰锦大捷的功臣。你一个书生模样,怎么会是郑大人?”

    秦雨青不高兴了:“郑大人虽然是文臣,但骑马、射箭、上战场,样样出彩!”

    众人哈哈大笑,看来是不信。郑明俨也不介意,想拉着秦雨青走,不想招惹是非。可是人群中走出一大概五十岁左右的男人见到郑明俨之后喜出望外:“郑大人,我是去年刚退役的水军领兵洪三直,你还记得我吗?郑大人曾和属下等人一起下水操练。”

    说完向郑明俨下跪:“属下洪三直参见郑大人。”

    郑明俨记得这个洪三直,是水军好手,只是年纪大了,因经常下水,全身酸痛,不得不退役。郑明俨扶他起来:“洪三直,快起来,我郑某人已经辞官,不必行此大礼。”

    洪三直起身:“郑大人,干得好好的,你为啥辞官呢?我参军多年,难得见到你这样的好官。”

    然后洪三直跟众人说:“诸位,这位就是冰洲参谋郑明俨,还不快行礼。”

    众人见到洪三直下跪了,也都跟着下跪:“庶民参见郑大人。”

    “小的刚才有眼无珠,请郑大人见谅。”

    “郑大人,您是冰洲边疆的顶梁柱啊,可为何要辞官返乡呢?”

    郑明俨想收起这场面:“大家快请起,我已不为官,真的不必行此大礼。”

    “郑大人,我们大燕朝就缺您这样有才,有德,有能的好官。您返朝为官吧。”“郑大人,您返朝为官吧。”

    久经沙场的郑明俨从没见过这阵势,只得先应承着:“我郑某何德何能,受各位如此爱戴。快快请起。我答应你们便是。”

    然后郑明俨急着向洪三直告别:“洪三直,共同作战几年,难得在棉阳相见。就此一别,各自保重。”

    然后,郑明俨拉着秦雨青赶紧跑了。一直跑到棉阳的名胜神居山脚下,才休息一会。郑明俨好好的数落了秦雨青一番:“就你闹腾的,果然差点惹事了。”

    秦雨青却不理会,双手托腮,看着远方,口中念念有词:“想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棉阳百姓也知道功勋卓著的郑明俨大人和冰洲,锦州。看来,郑大人不仅是雨青的月亮,也是天下百姓的一轮明月。”

    “你在听我讲话吗?雨青?”郑明俨的话喊不动正在思索的秦雨青。

    而郑明俨来到棉阳的消息传得很快。两人坐下喝杯茶,见一姑娘秋风化雨般轻盈微步而来,笑看郑明俨,足有一炷香的时间,秦雨青终于忍不住问:“请问这位姑娘是否要找人?”

    “是的。敢问这位先生可是郑明俨大人?”姑娘问郑明俨,完全没理会秦雨青。

    “在下正是,姑娘贵姓,有何事?”郑明俨被民众追得累了,随口答道。

    “小姓董,名酉姝,不曾有事寻郑大人。只是郑大人声名在外,听说来到棉阳,小女便慕名而来,一展郑大人的风采。”董酉姝笑意盎然。

    郑明俨似乎没有心思与这个小女子交谈:“都是些民间传言,不可信。姑娘家还是去学些诗词,古筝什么的,独自一人外出,家人岂不担心。”

    而秦雨青却被董酉姝所震撼:若以花喻美人,世间任何花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我曾经对郑大人含娇细语,而这个董酉姝却是真的吴侬软语,让人酥软到骨子里了。只是她眼中有一丝闺怨,看似十六左右,怎么会有怨妇之气?真不该。这样奇美的女子应该入宫为妃才对。

    郑明俨想着下一步去哪,实在没心思细看绝代佳丽董酉姝。可郑明俨在董酉姝眼中却是了不得:这世上竟有如此貌美的男子,英姿伟岸又俊秀儒雅,人家还说他有才有德、战功赫赫,文武双全,只是被奸佞诬蔑而罢官返乡,真是可惜。

    郑明俨见董酉姝看着自己笑意浓浓,却不语,便问:“董姑娘,你还有什么事吗?”

    董酉姝听到郑明俨终于又跟她说话,笑了,但秦雨青一看便知:媚笑。只听董酉姝问郑明俨:“酉姝听闻郑大人曾为福建邵武县知县,为何后来去了冰洲,还成了两次大捷的功臣呢?酉姝对此甚是感兴趣,不知郑大人能否解开酉姝心中的疑惑呢?”

    其实像这些事情,董酉姝既然听了许多传闻,应该知道,只是她想找话题与郑明俨多说些话。郑明俨出于礼节,只好谦虚一笑,回答她:“功臣不敢当。在下为福建邵武知县时,脸皮厚,自认为是军事人才,常向退伍老兵请教边疆形势和各种御敌之策,还练习骑马射箭,从此深谙不少兵法和战术。后来朝廷有意派人镇守鸭绿关,我就独自一人骑马去关外考察地形,回朝后向朝廷自荐镇守鸭绿关。后来有幸蒙熊廷弼大人和孙承宗尚书的赏识,才得朝廷提拔。一切只是天赐的福气罢了。根本不是董姑娘所说的功臣。”这些事情都是曾经向秦雨青说过的,但两次的语气明显不一,对秦雨青说的时候,是在回味人生,而对这个董酉姝说,确是在背书。

    秦雨青告诉董酉姝:“董姑娘别听郑大人自谦的话。郑大人在冰洲一炮轰晕了金军首领莫敏奇缪,又不知多少次击败他们的新首领荒属朗。郑大人还在冰洲发展贸易、种植、引进人口,修筑城墙,使得冰洲成为冰洲的江南城。郑大人就是我们大燕的大功臣,前比徐达,后比张居正。一点不假。”

    郑明俨蒙住秦雨青的嘴,说:“董姑娘,这是我的丫头雨青,别听她胡说。”

    “不,她没有胡说。”董酉姝低眉垂眼看着郑明俨,弄得他很不自在。秦雨青却看出这个董酉姝在诱笑,没想到这十几岁的小姑娘会这样笑。

    董酉姝幽幽笑着:“郑大人当初认为自己有军事之才,便向老兵讨教,然后独自一人出鸭绿关考察,又勇敢地向朝廷自荐。后来在军务中说一不二,雷厉风行,最终证明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得到上级和朝廷的赏识。却也遭到政见不一之人的迫害。不过,你的勇敢随心得到多少人的称颂,您知道吗?包括酉姝。”刚才还笑的董酉姝有些不快了。

    郑明俨问她:“董姑娘似乎有些不悦,难道有心事?”

    “自己不能左右自己的婚事,要嫁给一个从未见过也不喜欢的男人。而心中中意的那个人,即使近在只咫,也不能成就姻缘。”董酉姝愁眉不展:“若酉姝能像郑大人一样遵从自己的心意而活,冰洲减寿半生。”

    “董姑娘快别这么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向来如此。或许你见到夫君之后,就会中意于他。”

    董酉姝苦笑,咽干了泪水,半晌没说话。之后羞答答地看着郑明俨:“酉姝不该与郑大人说家中之事,刚才失态了,请郑大人见谅。”

    然后她又笑眼迷离说:“酉姝早就听家中教书先生和乡里乡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