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丫鬟宅斗指南-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明俨见秦雨青有所软话,忙说:“对对,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之后,秦雨青一直笔直坐着,不再说话。郑明俨知道自己再说什么话也没用了,而他更不知道的是:雨青心碎了,已经心生离开之念。

    回到冰洲府邸,秦雨青二话不说,回到自己房间,郑明俨没办法,对她说:“雨青,我回全兵衙点卯,你好好休息。”

    第二天,郑明俨拿来一套军装给秦雨青,叫她换上。秦雨青纳闷:“装扮兵士,这是第三次死罪了!”

    “参谋大人令你这么做就照做。我在外面等你。”郑明俨诡异地笑着。

    于是秦雨青束发,换上军装,跟着郑明俨来到了军营。郑明俨带着秦雨青来到一处,只见有群兵士在自娱自乐地唱戏。

    秦雨青喜出望外地说:“是川剧《玉簪记》,这些小伙唱得真好:“两度长安空泪洒。无栖燕傍谁家。梦魂化蝶入桐花。飘蓬人在天涯。有话难题。骨肉相看两泪垂。困龙失水难归去。因此上远投栖”。

    秦雨青想到小时候娘亲教她唱的,就动情地接了几句:“心下猜疑。为甚堂前人语沸。忙来庭下探消息。为甚事动悲啼。相公。看你眸含星电。气吞霜剑。逐骄阳汗湿征衫。且依圣水洗干尘面。听池中雨声。听池中雨声。有日云泓雾卷。龙蟠虎变。且停骖。尽醉三更月。休瞻万里天。”

    看着秦雨青自冰都回来后,难得这么开心,郑明俨也眉欢眼笑,但唱了几段,郑明俨怕有人看出秦雨青的女儿身,便急忙带她离开了军营。在回府的马车上,秦雨青还唱着川剧《玉簪记》,丝毫不理会郑明俨。回到府邸,秦雨青只是淡淡地说了声“谢谢”便进自己屋去了。秦雨青是这样想的:历经张一旭一事,让我对郑大人已毫无爱意,既然无爱意,就少搭理,就得着手准备离开。

VIP卷 第三百六十八章 送别紫玉

    郑明俨丝毫不明白秦雨青想离开,还老想逗她展颜。被她冷落,心里不是滋味,但还是敲她的房门,假装乐坏了:“雨青,有一件乐事,我一定得告诉你。”

    秦雨青思忖到要离开他,就让他遗忘我吧。没理会他。

    郑明俨虽碰灰,却仍然讲述:“前天有一兖州来兵士,身上的一罐蜜饯被柳副将发现。柳副将以他偷吃为由,没收了。后来柳副将躲在一处自己吃,没了声音。大家去看,才知道他被蜜饯辣了喉咙,嘴被辣肿得像我们莞州的猪肉肠。你说柳副将不是自取其辱吗?”

    很有趣的故事,秦雨青听得流涎,但一想到要分手,只是淡淡地说:“郑大人似乎忘了,碧玉姑娘说的,一定要放过她的妹妹。郑大人,这次雨青舍命去冰都雪冤,因你而起,而我亏欠碧玉,因她此生的痛源于我。这么算下来,你就替我把欠碧玉的债还清了吧,放了她妹妹紫玉,让她好好活下去。”

    然后秦雨青催他离开。

    郑明俨见这般,悻悻然:“好的,紫玉的事我会处理好。”

    秦雨青泪阑干:郑大人,若无我,你就没烦恼。希望我消失后,你依然是郑大人,就当我从未出现过。

    郑明俨心中低迷。

    次日,郑明俨设计让紫玉出狱,并带着她乘坐马车离开冰洲。秦雨青为了表示对碧玉的谢意,一起去送紫玉。只是她只和紫玉言谢,对郑明俨不打理。

    “紫玉,其实舍不得你走。”秦雨青和紫玉牵手说。

    紫玉低着头:“我给带来的痛苦和烦恼太多了。”

    郑明俨插话:“紫玉,你已按我的指示,向张一旭传递假讯息,这已是将功折罪了,你不欠谁的,也不用还什么了。紫玉,有件事,我本不想说,但你迟早要知道,在我们离开冰都时,你姐姐碧玉执意不肯和我们一块走。我猜测她是去刺杀张一旭了,而目前我得知张一旭并未死,所以,你姐姐是九死一生了。”

    紫玉听到这伏在秦雨青身上哭:“碧玉姐姐怎么就这样狠心地抛下我了?让我在这世上没有一个亲人了。”

    秦雨青拍着她说:“紫玉,以后,秦姐姐就是你的亲姐姐,好吗?”

    郑明俨也说:“紫玉,别太难过,你姐姐是我郑明俨的恩人,那我和雨青就是你的亲人了。”

    郑明俨这句话一来是想安慰紫玉,二来是想暗示秦雨青:我和你是一体的。

    秦雨青却瞪了他一眼。而紫玉听到郑明俨这么说,自己擦干眼泪,眼睛还是亮晶晶的泪珠,关心地问郑明俨:“郑大人,你审问紫玉当日,紫玉想咬舌自尽,是你用手掰开紫玉的嘴。紫玉看见你的手被紫玉咬得鲜血直流,现在好些了吗?让紫玉帮你看看吧。”

    郑明俨伸出手,不介意地说:“没事了,只留下两道疤痕。我一个大男人,这点伤痕不算什么。”

    “可是,郑大人的两道伤痕换回的是紫玉一条命。”紫玉意味深长地说。

    秦雨青安慰紫玉:“紫玉,你别担心,郑大人虽然脸皮厚,手皮更厚,这伤痕算不了什么。”

    郑明俨被秦雨青的故意气话弄得好气又好笑:雨青,你这是在开玩笑还是气我呢?

    下了马车后,郑明俨走在前边,紫玉和秦雨青在后面。只见紫玉亦步亦趋地跟着,看着郑明俨潇洒伟岸的背影,难得一笑。郑明俨问:“紫玉你是哪里人,以后打算做什么谋生?”

    “回郑大人,紫玉是泰州人,祖籍菀州。以后,打算做绣娘。这次救紫玉这个奸细出狱,危难郑大人了。”紫玉想趁此道别之际,多和郑明俨说说话。

    郑明俨说:“这个你不必放在心上,相比你姐姐碧玉救我一命,这点为难算不了什么。刚才你说做绣娘,不错。不过还得找个好人家。对了,紫玉,你毕竟在奸贼张一旭手下做过事,为防万一,紫玉这个名字就不好再用了。”

    “紫玉就请郑大人赠紫玉一名。”紫玉依旧凝望着郑明俨的容貌和身影,儒雅洒脱,笑意盈盈。

    “好啊”郑明俨很爽快:“紫玉贵姓?”

    “小姓吴。”紫玉说得娓娓动听,希望郑大人能够听出自己的弦外之音。想起自己在郑大人府上短暂的住过一阵,因为做奸细而时常偷窥郑大人的一举一动,偷听郑大人与秦姑娘的对话,而自己犯了大错却蒙郑大人不计前嫌地相救,所以郑大人的容貌、举止、声音和恩情已深埋在脑海深处挥之不去。

    紫玉就这样跟在郑明俨身后,娇小的她笑似一朵小蔷薇在幻想:月老啊,就算我与郑大人无缘无份,可以让我这样一辈子跟在他身后,就这样跟着,走着,永远不要停下来,好吗?

    冰雪聪明的秦雨青已经看透了紫玉的心思,因为她曾经恋着郑明俨时也是这样的表情和举动。可郑明俨还没明白紫玉对他的心意,他一句话打断了紫玉的畅想:“姓吴好,“心无旁骛”,称你“吴旁骛”,意思是对大燕心无旁骛,你喜欢吗?”

    郑明俨转身问紫玉,不,吴旁骛。吴旁骛一惊颤,羞涩破颜,秋水伊人:“吴旁骛,喜欢,恩人郑大人赠的名,无论什么,我都喜欢。”

    吴旁骛的楚楚神色让郑明俨明白了:少女怀春,自然动情,不能再留她了:“吴旁骛,以后打算去哪里?”

    “柳叶湖就是个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好地方,我一直向往。就去菀州。”吴旁骛的款款深情依旧。

    郑明俨赶紧说:“柳叶湖水育人,江南风光宜人。吴旁骛,这是你姐姐碧玉留给你的璎珞。记住,吴旁骛,你是为你和你姐姐两人而活的,所以一定要活得好好的。好了,已到路口,我就不送你了。一路走好。”

    吴旁骛没想到才说了几句动情的话,郑大人就与她道别,也只好说:“郑大人,吴旁骛愿有生之年再与您相遇,珍重!”未说完便是泪珠滚滚,虽不及秦雨青曾经梨花带雨,蝉露秋枝,却也声泪俱下,如泣如诉,而瘦小的她,因哭泣更显得娇小动人。

    郑明俨有些悲哀:吴姑娘,何必这样呢,只会更痛苦。

    郑明俨挥手道别,吴旁骛是两步一回头,涕泪如雨,热泪盈眶了,一小段路走了小半个时辰。

    郑明俨不禁想起永续三年,也就是三年前在北京送别秦雨青去兖州时,秦雨青也像吴旁骛一样走不动。秦雨青也想到三年前与郑明俨在北京道别时,自己是三步一回头地回望当时心中的郑大人,而现在这个吴旁骛却是两步一回头地回望,可见其对郑大人的情意浓厚,可怜的吴旁骛,可恨的郑明俨。

    郑明俨觉得不能如此了,便调转身往回走,只剩下秦雨青与吴旁骛挥手道别。而吴旁骛却一直看着郑明俨的背影两步一回头:月老啊,让我有生之年再见郑大人一次吧。

    直到看不见郑明俨的背影,吴旁骛才向秦雨青挥手,然后自个往前走。吴旁骛的心思,秦雨青全部看在眼里。

    回到马车上,秦雨青愤怒地说了一句:“郑大人,我不信你没看出吴旁骛对你的情意。你就不能有点仁慈之心,与她多说几句话,给她留点回忆吗?”

    郑明俨只是淡然地说:“我知道,但是雨青,长痛不如短痛。”然后,俩人不再说话。

    秦雨青想到自己对自己承诺的,在离开前,要让郑明俨振作起来。于是到了第二天,郑明俨回来后,大吃一惊:许久对他不理不睬的雨青梳好头发,擦上胭脂,穿上云彩衣裳,手捧一盒子,满面春风地去见郑明俨。秦雨青此番变化令郑明俨吃惊不已:“雨青,终于又看到你愉悦的笑了。”

    秦雨青将盒子打开给郑明俨一看:一套工夫茶茶具,和工夫茶。

    郑明俨不解地问:“雨青,你买工夫茶,是何意啊?”

    秦雨青微微一笑:“郑大人,雨青有意赠送郑大人这套工夫茶,带去全兵衙,一笑泯恩仇。”

    郑明俨迟疑了一下,明白了:“雨青,真是见多识广,且事事为我着想,该如何谢你呢?”

    “郑大人不必言谢。”秦雨青还是淡笑。

    郑明俨简短几句话后,便朝全兵衙走去。

    郑明俨在全兵衙摆了一套功夫茶宴,将以前对自己有不满的上级下级平级都给赞颂了一遍,收拢了所有兵部人员的心,除了莫贵将军总是爱理不理。

    刚刚散宴后,曾当盛找到郑明俨:“郑参谋,刚才您也太屈辱自己了。你和莫贵的过节起因是因为军见相左,按理应该相互致歉。而他职位低于你,更应该由他举茶杯向你致歉,可他倒好,就几句冷冷的话,几乎要顶撞你了。可你却一直讲细话、软话给他听。你看他那得意的样子,自以为了不得,我看他也没领你的情。郑大人,这口气,你受得了,我曾当盛受不了。”

    郑明俨叹口气告诫曾当盛:“虽然我郑明俨在战场上被称作郑蛮子,可出了战场就是官场,不能再蛮了。而且,怎么说莫贵也是一打仗能手,拉拢他总比与他为敌好。”

    喝了一壶工夫茶郑明俨回到府邸后,心绪似乎舒畅些:“我郑某往事已矣,待明日吧。不过苦了你性情直率的雨青,要如此通情达理的帮我解难。”

VIP卷 第三百六十九章 母亲去世,何其痛苦

    秦雨青见他没那样不高兴了,就笑谈:“今日郑大人不像英雄。难道是被我的忧郁传染了?要是这样,我有罪了。”

    郑明俨回复:“我表演了一场工夫茶宴,还挺不错。不过雨青,我问你,工夫茶是莞州和靖州的名茶,不便宜。而在这天寒地冻的冰洲,价格翻倍。你的月钱哪里够用?”

    秦雨青嫣然一笑:“我出家里原本就是做生意的。那我自己做些买卖鼓捣也很正常,不在话下。我已经累积了一笔不少的财产了,买工夫茶不在话下。”

    郑明俨不像预料中的那么开心,而是板起脸来了:“那么,你交税了吗?”

    秦雨青对郑明俨这话很反感:“我的买卖,还不到缴税额度。郑大人你靠俸禄过着,还要帮助他人对吗?”

    郑明俨悠闲第点头:“我觉得这样做很好啊。对了,我并没瞧不起从商。”

    秦雨青给郑明俨抛出去一个问题:“说地很好。郑大人,你知不知道你的那点俸禄,支撑不了咱府邸。”

    郑明俨不好怎么说:“我考虑过此事,但因为事情多就没在意。这个府邸都是你一人撑起来的?”

    秦雨青叹息连连:“郑大人,你经手的军饷可是难以计数的。自己却一清二白,就两套官袍,一套文官跑,一套武官袍。你就算不为自己想,也得为郑夫人和你自己的孩子想想啊。”

    郑明俨回复以坦荡的笑:“你是让我从饷银中揩油吗?我郑明俨素来痛恨贪墨,那我就要以身作则。而我的夫人很精明能干,在家可以自己谋生。”

    “郑夫人还要自己谋生?”秦雨青惊讶不已,差点流泪了:“郑夫人现在可是诰命夫人啊。”

    “雨青夸张了。”郑明俨摆摆手。

    “还不承认。郑大人年年经手几百万两军饷,还带领军民,硬是把一个荒废的冰洲建成一个繁华昌盛、外贸内贸并举之地,足见郑大人的商贸之才不亚于雨青,而自己却、、、、、、”

    秦雨青实在说不下去了:“郑大人,还是说说工夫茶宴怎么样吧。”

    郑明俨说到工夫茶就笑了:“几位大人都喝得中意,跟我要工夫茶,只有莫贵还是心怀不满。我呢,以茶代酒敬了他们每人一杯。”

    秦雨青伸出食指,舔了一下,瞬间多了些稚气:“这可以算是郑大人与其他官兵的解怨茶,可郑大人虽然舒畅了一些,却似乎并不因此而完全放下心中忧思。”

    郑明俨无奈一笑:“官场有许多人,不想与之来往,却不得不谈笑风生。不想施恩受惠,却又得相互恭维,太难了。李白诗中言,蜀道难。亦可用此比喻官场:官道难,难于上青天。”

    秦雨青细细倾听,然后说:“雨青明白郑大人心中烦闷。大人性情耿直,说一不二,言出必行,行出必果,此乃君子之性情,却不容于官道。郑大人可曾听闻“清官与循吏”一说?”

    郑明俨点点头:“曾有人倡导不当清官,而为循吏,雨青对此也有自己的见解?”

    秦雨青接着发表看法:“清官与循吏有同有异。同在于两者均有意于江山社稷、百姓福祉。异在于清官力求自身廉洁,出淤泥而不染。循吏却将自己置身于宦海,一边寻求为百姓谋福祉的方法,干实事,一边忍受官场倾轧,清除官场晦气,这样“干实事,保廉洁”,两者兼而有之,相辅相成。”

    郑明俨同意秦雨青的看法:“雨青说的对,战国时的庄子,懂一身帝王之道,却宁愿著书,也无意为官,辅佐君主。他虽不是官,却有清官之风。而李斯向庄子学了一身帝王之术后,穷其所能助秦王一统六国,虽后半生沉醉于权利,最终身陷囹圄,而他前半生也可算有循吏之范。”

    秦雨青点点头:“郑大人的比喻虽差强人意,但说中点子了。既然大人深谙“清官与循吏”一说,那么郑大人是愿意做一个两袖清风却碌碌无为的清官还是一个风尘仆仆、为国为民的循吏呢?”

    郑明俨犹豫了一会:“张居正说,清官好当,循吏难为。不过,既然永续二年我自荐来到冰洲,就该信守诺言为冰洲边疆的安宁与繁盛恪尽职守。做到“清官与循吏并举”。”

    在秦雨青载笑载言的安慰下,郑明俨似乎振作了些。可秦雨青还是感觉得到郑明俨对官场的心力交瘁,疲惫不堪。槐树下,两人聊到很晚,已到戌时三刻,秦雨青拿出些吃的:“郑大人,吃点桂花糕,兰花糕,或许会甜甜地就寝。”郑明俨在槐树花香下,看着浅笑的秦雨青,吃着她给的糕点,真的很甜、很甜。

    可郑明俨的苦来了,收到家中妻子来信:母亲于九月六日病逝于莞州家中。

    郑明俨一个大男人哭得呼天抢地:“娘,儿对不住您,儿不孝。”秦雨青在一边也悲不自胜:失去父母的痛苦曾令她肝肠寸断。而郑明俨是几年前失去爹,现在又失去娘,还不能守在病榻前。这种痛苦肯定更甚。

    秦雨青只能劝慰:“郑大人,永续五年,令尊病逝,您上疏皇上,请求回家丁忧,而皇上以冰洲需要防守为由,强行不让您回乡。而今,令堂也因病逝世,难道皇上还要如此不近人情吗?”

    “我郑明俨已经担了一次不孝的罪名,不可再担一次。”郑明俨斩钉截铁地说。于是,请求回乡丁忧的奏章加急到了紫禁城:

    “启禀吾皇,崇焕昨晚得家乡来信,家母于本月初六病逝于莞州家中。臣锥心泣血、涕泪如雨。今以重孝之身,承书陛下,恳请陛下依大燕祖制准许崇焕返乡丁忧。若陛下认为三年时间过长,崇焕只求三月,以尽母子之情,为人子之孝道。臣郑明俨伏奏。”

    紫禁城内永续帝还是在削木头,准备做一个新书柜,文重显将郑明俨的请求丁忧奏折念给他听。

    永续帝听完后,一边销木,一边不关他事地问:“冰洲不是正在抵抗金军吗?郑明俨,冰洲大捷的功臣。据说前金军首领努尔哈赤就是因为败给他而死。”

    “是的,皇上。”文重显一边回应一边帮永续帝销木头。

    永续帝很天经地义地说:“现在努尔哈赤的儿子荒属朗对冰洲、锦州虎视眈眈,郑明俨身为冰洲参谋,怎能丢下边疆国土、民众不管?”

    “奴才明白皇上的意思,这就传旨内阁拟票,令郑明俨继续镇守冰洲。”文重显屁颠屁颠地走了。

    郑明俨收到了皇上的旨意:

    “圣旨到,说与冰洲参谋兼兵部右侍郎郑明俨知道:令堂病逝,朕深感哀痛,已派人代尔丁忧、吊唁。然冰洲军务繁重,尔不可一日不问。若冰洲遭攻破,京师危矣。国事、家事,孰轻孰重,尔当心中有数。”

    郑明俨接了圣旨,两厢为难,回到府邸后,秦雨青在一边说:“郑大人,若真想回家为令堂守孝,何不再上疏皇上,感化皇上,说明心中之苦,让人暂时代你之职。”

    郑明俨眼中泪光点点,忍住不流:“我正有此意,雨青,帮我磨墨。”

    “是。”秦雨青说着,心里却想:郑大人,雨青本已经打算很快离开你,可又遇上令堂逝世,看来雨青的离开要拖延一段时间了。

    郑明俨的再次请求丁忧奏折写好了:

    “仰惟吾皇圣览,永续五年,崇焕父亲病逝,因冰洲军务繁重,皇上未准允崇焕返乡丁忧,已担不孝之名。而今母亲病逝,崇焕泣血。陛下言边陲军务需人担当,崇焕不可脱身。然边疆有曾当盛、莫贵等大将防守,亦可代崇焕之职,崇焕返乡丁忧三月并无大碍。若陛下不准许,则守孝便害君臣之义,不守孝便害崇焕之孝道。然崇焕独非人子乎?位极人臣,反不修匹夫常节,何以对天下后世?”

    紫禁城内,永续帝同样在割木头,雕刻玩偶,一边听着文重显念奏折。听完后,永续帝把小刀一扔:“这个郑明俨,朕都与他说了,国事、家事孰轻孰重,还派人亲自为他母亲吊唁。他这口气分明在威胁朕。令内阁拟旨:若郑明俨执意返乡为母丁忧,朕就让他为整个郑氏丁忧。”

    “奴才这就去内阁。”文重显美滋滋地走出皇宫,一向与郑明俨不和的他心想:依郑明俨的臭脾气,接到皇上这样的狠话,肯定会闹事,到时就是他的死期了。

    郑明俨再次接到永续帝的圣旨:

    “皇上口谕,所谓忠孝,忠字当先,孝字在后。郑明俨当先行忠,再尽孝。若郑明俨执意返乡为母丁忧,朕就让他为整个郑氏一族丁忧!”

    郑明俨无言无泪,许久,才悲戚地说:“郑明俨接旨。”

    秦雨青扶他起身:“郑大人,侍君如侍虎。为了郑氏一族,还是忍痛吧。”

    “爹,娘,明俨不孝。不配为人子!”郑明俨声音震天。

    秦雨青首次将郑明俨搂入怀中安慰他:“郑大人,哭吧,为令堂哭一场,算是不得已的在外丁忧。”

    郑明俨涕泪交加:“五年前我离开莞州来北京时,与家人告别。娘牵着我的衣襟哭得像个孩子,她说:“明俨,你要早点回来啊,娘年纪大了,不盼着你高官厚禄,只望你承欢膝下。别让娘等太久,娘舍不得你啊。”想到那时我就心痛,娘,你怎么就不能再多等明俨几年呢?让明俨担上了这个不孝的罪名。”

    秦雨青摸着郑明俨的头,希望以此减少他的痛苦。郑明俨还在说:“很多次,我恨自己生在南方,如果像曾当盛一样生在冰洲,就可像他一样随时将娘亲带在身边,做个大孝子。”

    “郑大人,已经发生的事,无法改变,雨青想,若令堂看到你如此悲伤摸样,肯定心疼不已。你何不振作起来,做出一番业绩,当作为令堂尽孝?”秦雨青轻轻劝慰郑明俨。

    毫无办法的郑明俨只好在府邸内做了个灵台,给母亲办丧事,朝着南方自己的家乡,给母亲磕头。

    秦雨青在旁边悲哀地看着他:郑大人,如果我是皇上,也不会让你回去,因为冰洲需要你,大燕需要你。可是雨青不再需要你了。等你恢复心境,便是雨青离开之日。

VIP卷 第三百七十章 我早就想要离开你了

    郑明俨的摸了摸失去亲人的眼泪继续效忠皇上。冬天,巡视冰洲,大、小冰河。

    在屯田问题上,郑明俨和朝廷派来的官员产生了分歧,因那些官员只顾自己利益不顾百姓生计,这是郑明俨完全不能接受的。

    因为郑明俨的坚持和诉说道理,最终按他的计划进行屯田。

    弹指一挥间又过年了,郑明俨得到塘报:“郑参谋,荒属朗率大兵征讨朝韩。”之后,又收到荒属朗与大燕议和的来信。

    后来朝韩对大燕反戈,投降了荒属朗来进军大燕,这让郑明俨怒不可和:“小小一个蜀国竟敢做出这等事?忘了我大燕曾给他们的种种好处了吗?”

    搞定朝鲜的事后,郑明俨时常回来用餐了。这些天有些异样,问:“链子,怎么经常连续几天不见雨青用晚餐,而且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弄什么名堂呢。”

    链子详细说了一遍:“郑大人,秦姐姐经常女扮男装出去地跑买卖。她受辱还不错。回到府邸后,就去鼓捣些字画,然后去去街市卖字画。只可惜这兵荒马乱的日子,谁还有心买字画呢?”

    “原来雨青还在做生意。”郑明俨了解了:“她的字画可以卖给我啊。”

    链子差点喷出了饭:“秦姐姐说,郑大人很穷,买不起她的字画。”

    老黄在一旁,不高兴了:“链子,就不懂说好话?哦,郑大人,秦姑娘已经帮您付了我们的月钱。”

    链子和老黄的话都让郑明俨羞涩不已,自己府邸的开销都要让自己的恋人赚回来,唉。

    吃完饭,男装的秦雨青驾着马车回来了,车上还有一些货物。只听雨青笑似银铃,高兴地有如穰穰满家:“今天除了老货物,那些御寒衣物和珠玉、翠石之外,还发现了人参,鹿茸,枸杞等药材,从北边租车,加急运到山海关一带,好几天,累坏我了。不过换个地一转手就利润几成啊,若是能够运到江南去,那就成了富商了。对了,还有从江南运来的上中下等布料在觉华岛大批进购,运到松山和锦州,女人们可喜欢了,几乎是抢购,因为我薄利多销。货物太多,所以我租了几辆马车。对了,在前屯看到一些瓷器,青瓷、黑瓷、白瓷、彩绘瓷。我一看就知道是从从景德镇运来的,也有上中下三等,价格不一,只是运不动,又怕被马车颠簸坏了,所以没有进购。要不,又是一番收益。对了,今天还有点剩下的货物,王叔,链子,咱们分了吧。”

    郑明俨从未见过霁风朗月、秀雅端庄、文质彬彬的雨青如此喋喋不休,将她拉到一边,心疼又责备:“雨青,你这样栉风沐雨,不辞辛劳,东奔西跑,到底是为什么?你要用多少钱啊?”

    秦雨青简单地付之一笑:“郑大人,雨青说过多少次了,来自商贾之家,经商是爱好。哦,郑大人,这个给你。”

    秦雨青递给郑明俨一包碎银,同时向他下跪行臣民大礼:“民女秦雨青向辽东巡抚郑明俨捐献一百两碎银作军费。”

    秦雨青这么一来,让郑明俨很尴尬:“雨青快起身,我知道你做点小生意,赚点小钱比种田种树强,但你一姑娘束发扮成男人,一出去就是好几天,也不容易,又怕出事,还是把这些碎银自己留着用吧。”

    秦雨青谈笑淡定:“早知道郑大人会这么说,请郑大人看看雨青的收入吧。”

    来到秦雨青的房间,秦雨青打开抽屉:“这几张银票共六百两,是我这一年辛苦赚的,也是我所有的资本。所以郑大人不用担心雨青,雨青不会让自己吃亏的,也不会委屈自己。”

    郑明俨没想到秦雨青居然有这么多存款,惊得合不拢嘴:“雨青,这么多钱,要好好保管。”

    秦雨青破颜微笑:“那是自然,以后我还会向郑大人的军队捐献军费的,所以这一百两碎银就捐给你了。”

    郑明俨部队确实需要钱,就说:“我只得厚颜说谢谢了。”

    本来都很开心,可郑明俨又来了一句严肃的话:“雨青,你有无按律纳税?”

    秦雨青听罢气不打一处来:“郑大人,我是生意良民。男女授受不亲,请您出去。”

    郑明俨被推出去了,秦雨青坐下,双手托腮:郑大人,雨青知道你清廉得过着穷苦日子,出了两件官袍是新的,其他衣裳都旧得难看。赠你一百两,去做几件吧。赠钱给你,是雨青离开你之前能为你做的最有用的事。记得曾经你还给雨青做过新年衣裳,可雨青已经无意于你了、、、、、、

    说道军事了,郑明俨烦人呢个手下已经发现外族当中的部队里是有等级的,有的要冒死,而有的则在后面等着吃白饭。

    于是郑明俨就相处了反间计,让自己队伍中一些步兵起兵去破坏外族内部的军队关系。

    这一招在后来证明是很有用的。

    不过,对于秦雨青。

    郑明俨回到府邸找到秦雨青,吞吞吐吐,半天才红着脸说:“我欠了你六百两银子,算了一下,靠俸禄还不起,能不能等我致仕后回到莞州与我夫人一起做菀馨料卖了钱,再一点一点还?”

    秦雨青对郑明俨这还钱的话是不信了:“郑大人,我正在画画,钱的事,以后再说吧。你看雨青画的画好看吗?”

    郑明俨拿起画布一看:一轮明月,月亮上有月宫,月宫旁边有一颗桂树开满了桂花,有一只青蛙,大概就是月亮上的“雨青”吧,嘴里衔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