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贤后-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中夺回皇后的生命。

    到了五月底的时候,长孙皇后大部份的时间都在昏迷之中,生命之火已经微不可闻,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李世民脾气变得暴躁无比,任何一点的不如意就会让他大发雷霆。

    原本见皇后病重至此,心事各异的妃嫔们被吓得大气也不敢吭一声。

    不管她们心里有什么想法,每日来探望皇后的时候,大家的脸上都布满哀戚,嘴上和脸上都绝不敢流露半丝兴灾乐祸之意。

    就连一向与皇后不怎么对付的阴德妃,都小心翼翼的收起了脾气和爪子,不敢说半个不利于皇后的字眼,整个皇宫都被一股浓烈的悲伤弥漫。

    六月十五,已经连续昏睡了八九日的长孙突然醒了过来,不仅醒了,她的精神还比以往好了不少,仿若突然间大病初愈了一般。

    围着她身边的晋阳,城阳和李治都大喜过望,齐齐冲到榻边呼唤母后,口中唤着,目中的眼泪不自觉的就流了出来。

    长孙看到她的这些儿女们,嘴边不自觉的浮出一抹笑意,下意识的想伸手抚抚他们的脑袋。

    可她想伸手的时候,才发现浑身软得像团棉花,连根手指都抬不起来,无奈之余,只能轻声开口安抚:“好了,都别哭了,母后无事。”

    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长乐公主,豫章公主这些大些的孩子们,见状心里不仅没有什么高兴之意,反而不知觉的布满了惶恐。

    他们都不是孩子了,自然知道长期卧榻之人,突然清醒不说,精神还比以往好一大截并不见得是好事,尤其是长孙这种连孙思邈孙神医已经宣布无药可医的人。

    她昏睡了这么久时间,昏睡期间连汤药都喂不进去,现突然醒来,并精神大好,这几乎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回光返照。

    他们都不敢吭声,心里仍隐隐有一丝期盼,期盼长孙是真的好起了。

    长孙安抚了几个小的儿女一句,紧接着目光就往外围的人望了过去。

    她发现在场的除了她的儿女之外,宫中的各妃嫔都在,不仅如此,他们的儿女们也都在,看到这一幕,长孙脸上刚浮出来的笑容,不自觉的就变成了苦涩。

    “娘娘,母后。”所以被她目光扫中的人,都上前轻唤了一声。

    “高明,你们的父皇呢,把他找过来,母后有些话想和他说。”长孙皇后没有理会这些人,她缓缓扫视了大家一眼,收回视线,目光最后停在太子李承乾身上。

    “父皇有些事,出去了,适才母后醒的时候,阿丑姑姑已经去找他了。”李承乾接口道。

    他瞧着长孙皇后的样子,一句话刚说话,目中不自觉的就蕴满了泪水。

    “高明,你是太子,不要动不动就流眼泪。”长孙见状又道了一句。

    “高明知道了,母后。”李承乾哽咽着应了一句。

    长孙皇后目光复杂的看了这个儿子一眼,又看了看站在他身后的太子妃苏氏,慢慢的垂下了视线。

    太子在外人眼里虽然千好万好,唯有她清楚,这孩子性子不够坚韧果敢。

    他的人生太顺了,从出生到现在,这孩子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挫折,又有自己和皇帝一力为他保驾护航,他才拥有了现在这样的声望和地位。

    但是人生太过顺利的人,一旦遇到挫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谁也说不清楚,尤其是这孩子本性远不如他的父皇坚韧果敢。

    这宫里的妃嫔没有一个是简单的,出众的皇子不少,一旦没有了自己这个母亲,太子他的位置,还能像现在这般稳当么?

    “观音婢。。。。。。”就在长孙皇后心里五味杂陈,心绪万千的时候,得知她醒来的李世民已匆匆赶了过来。

    “陛下。”长孙按下心事,将目光投到他身上。

    “观音婢,你。。。。。。”李世民走到榻边,伸手轻轻握住她瘦骨嶙峋的手。

    “陛下,让他们先出去,臣妾有几句话想单独和陛下说。”长孙皇后静静的看着他开口道。

    “你们都出去,让朕好好和皇后说说话。”李世民按下心事,转目对在场的所有人道了一句。

    皇帝发了话,不管大家心里在想些什么,都只能退到了殿外。

    待所有人都离去,李世民的目光再落到妻子那张已经瘦得脱型的脸上,略带着几分哽咽的开口:“观音婢。。。。。。”

    “陛下,臣妾怕是不能再陪伴你走下去了,你喜欢珪娘,就娶了她吧。”长孙的目光落在丈夫身上,半晌之后,口中缓缓吐出这么一句。

 第三百四十二章 情尽此生,来生不见(大结局)

    “观音婢,你在说什么?”李世民心头猛然一跳,一脸愕然的瞪着妻子。

    “陛下,你曾不只一次在梦中唤过她的名字。”长孙皇后略带挪揄的看了他一眼,脸上浮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李世民脸上的表情顿由愕然变成呆滞,他竟在梦中呼唤过杨珪娘的名字?面对妻子那挪揄中略带了然的目光,他心头忽然有种说不出的狼狈和尴尬。

    杨珪娘是他的弟媳,他杀了她的丈夫和儿子,结果又在心里肖想她,这。。。。。。

    “陛下不必觉得不好意思,情感一事,本就是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更何况杨珪娘本就是这世间难得一见的聪慧与豁达并存的奇女子。”

    “她这一生的悲剧可以说是由臣妾和咱们李家而起,臣妾对不住她,咱们李家也对不住她。”

    “陛下对她动了情,从某种意义上讲,亦算是一种偿还,臣妾这些年从不曾提过此事,就是怕提出来陛下尴尬。”

    “但现在臣妾已经不能再陪伴陛下了,若再不点明此事,对陛下,对她都有可能是一生的遗憾。”

    “臣妾打心眼里希望,在我离开之后,有个真正懂陛下,知陛下的人陪伴在你的身边,杨珪娘,臣妾相信她就是那个人。”

    “只是她的身份不同旁人,陛下想纳她,估计会遇到一些阻力,不仅是外在的阻挡,就连她自己,一时半会多半也过不了心里那道坎。”

    “为此,臣妾特意写了封信,待臣妾离去之后,陛下将这封信交给她,臣妾相信她看了之后,应该会同意入宫侍奉陛下的,信放在青岚那里,待臣妾死后,她会拿出来交给陛下。”长孙看了丈夫一眼,道。

    “观音婢,我。。。。。。”李世民只觉喉咙发堵,他静静的看着妻子,视线不自觉的模糊起来。

    他的结发妻子,自从嫁给他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忘了自己,她所有的一切思虑,都站在他的立场上,她为他所考虑的一切远比他自己考虑周到。

    这样的深情,让他汗颜,让他感动,让他觉得无以为报,同时,也让他心里有种莫明的失落。

    他在她身上从来不曾感受过吃醋这样的情绪,这些年,不管他后宫进多少人,也不管他宠幸谁,喜欢谁,她从来不会不高兴。

    她的心里似乎没有嫉妒这个词的存在,古往今来,大家对女子要求的贤之一字,在她身上无疑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可她这样的贤,这样的豁达通透却让李世民在感动之余,会情不自禁的去想,会不会是她对他根本就没有男女之情?

    不然,她为何能如此坦然的面对这一切?若换成是他,得知她对哪个男人有不一样的的情感,只怕会妒忌的发狂。

    当年玄武门,李元吉临死前的怪异的表现,曾让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释怀。

    哪怕他明知这事和妻子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心里仍然感觉很不痛快,在处置李元吉的几个儿子时,他心里没有半分迟疑。

    “观音婢,你,爱过朕吗?或者说你后悔过嫁给朕吗?”想起往事,想起妻子对他纳美的态度,透过朦胧的双眼,李世民忽然鬼使神差的问出了这么一句话。

    长孙皇后听得一怔,她爱他么?这一点应该是毋容置疑的,肯定爱啊。

    她六岁就和他订了亲,她三十六年的生命有三十年和眼前这个男人纠缠在一起,他几乎横贯了她不算漫长的一生。

    除了他,她也没有机会去接触和了解其它的男人,更别提,从小到大,不管在哪里,他都是那样的耀眼出众,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给过她多少感动和庇佑,她不爱他,爱谁?

    透过他这张已经染上岁月痕迹的脸,她的思绪不自觉的飞到了三十年前,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光景,再到第二次,第三次。。。。。。

    几乎是每见一次,她对眼前这个男子的印象和好感就加深一分,等到父亲和伯父相继去世,她们母子几人无依无靠,被人为难的时候,每次都是他认无反顾的挡在自己的面前。。。。。。

    想起当年的那些往事,长孙皇后的目中不自觉的流露出一抹痴然。

    她另一只绵软无力的手仿被灌入了某种神奇的力量,不自觉的扬了起来,轻轻抚上眼前这个已长满胡须,爬满泪痕的脸。

    “当然爱,二郎,我怎会不爱你,此生能嫁给你,观音婢,无怨无悔。”长孙痴痴的看着丈夫的脸,嘴里轻轻的吐出这么一句。

    李世民的情绪崩溃,他一把握住妻子的手,继而紧紧的将妻子拥进怀里,竭斯底里的痛哭起来。。。。。。

    宫殿外面的那些人,听着里面隐隐传来的,仿若野兽般压抑的哭声,无数人的眼眶不自觉的红了起来。

    长孙皇后被李世民紧紧搂在怀里,后背的衣衫被他的鼻涕眼泪染湿,她听着丈夫压抑而悲怆的痛哭,心里奇异的并没有多少悲伤,思绪继续远飘。

    她无疑是爱眼前这个男人的,不仅爱,还爱得深且沉,爱得自从嫁给他的那一刻起,她心里便没有了自己。

    嫁入李家的这些年,她无怨无悔的帮着他打理后宅,招揽才俊,帮着他安良纳美。

    只要是他喜欢的,高兴的,对他有益的,她都在不遗余力的去做,对于丈夫身边众美环绕,要说她心里没有半点不舒服是不可能的。

    只是,她太过了解丈夫的性情,又不喜欢为难自己,对于纳美这一块,她从一开始的自我说服,到了后来,逐渐就真的没有吃醋这种情绪了。

    她不会为丈夫后院的美人吃醋生气,可生活里除了爱情,还有许多其它的东西,从玄武门事变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就变得沉重起来。

    太多亲人的鲜血和指责让她寝食难安,成为皇后之后,太多的身不由已和方方面面的利益,让这份爱情也在逐渐褪色。

    她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斩断了所有的欲望,一尽一意只为去扮演好一个妻子和皇后的角色,这些年下来早已疲惫不堪。

    如今面对丈夫的这一声质问,她可以坦然的回答,这一生,她是爱他的,爱得忘我,爱得倾尽了一切。

    但这样的爱太过沉重,沉得她不再想、也不愿继续承受。

    “二郎,你别抱这么紧,臣妾,快要喘不过气来了。”因被抱得太紧,呼吸有些困难,长孙皇后从沉浸的心绪中醒过神来,轻轻挣扎了一下。

    “观音婢,对不住,我。。。。。。”李世民被妻子这么一挣扎,终从悲伤中缓过神来,连忙放开妻子,抬目看着她那苍白如纸、气息不匀的脸,一张老脸顿时红了起来。

    “无妨,陛下如此失态,皆因对臣妾情深义重,臣妾感铭五内,只是臣妾时间不多了,还有些话要交待,不得不……”长孙摇了摇头,一脸歉然的开口。

    “你说,我听。”李世民也顾不得去洗脸,他从旁边的桌上抓了块手巾,胡乱擦了擦脸,道。

    “古语有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妾因是妇人,不好干预政事,这些年从不过问陛下的政务,如今临终之际,却有几句遗言相赠。”

    “第一,是关于陛下身边几名臣子的,陛下刚随太上皇起事之初,玄龄就追随陛下左右,他为人小心谨慎,智谋无双,跟随陛下这些年来,奇谋秘计,皆所预闻,无一泄露,若非大故,愿陛下切务弃之。”

    “另一个就是玄成,玄成跟随陛下日子虽然不久,可他自投到陛下座前以来,忠心耿耿,直言敢谏,自贞观元年追随陛下以来,所谏言路,无一不对我大唐,对陛下有莫大益处,这等敢果直谏的大才,亦望陛下多多包容珍惜。”

    “至于药师等绝代良将,臣妾就不多说了,相信陛下心里自有分寸。”

    “第二,大嫂的几个女儿,已经成年的望陛下帮着给她们找个好人家,该给予的封号也尽快补给她们。”

    “第三,是关于臣妾家族的,臣妾的家族中人才并不多,对陛下,对大唐都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只因臣妾与陛下成了夫妻,这才让他们一个个身价百倍。。。。。。”

    “但自古以来,外戚权柄过盛,皆非美事,为了能善始善终,臣妾恳请陛下,在臣妾过世之后,莫要让臣妾的任何一个亲属担任朝廷要职”

    “第四,臣妾活着的时候,对家国皆无丝毫功绩,死后万勿厚葬,无需富贵棺椁,就土而葬即可,所须器物,用木、瓦制品,俭薄送终,如此,臣妾方可心安。”

    “以上几条乃臣妾最后的心愿,望陛下务必成全。”长孙皇后缓缓开口道。

    “观音婢,薄葬之事不必再提,你我夫妻,富贵与共,我为帝,你为后,我们要生生世世在一起,你,有没有话要交待几个孩子?”

    李世民听到这里,好不容易止住眼泪又一次滚了出来。

    “臣妾没有什么需要交待孩子们的,有陛下在,臣妾相信太子也好,其他的孩子也罢,他们都不会过的差。”

    听到丈夫这句话,长孙不自觉的瞌下眼睑,随后抬目看向窗外,透过窗户,看着外面漂亮的白云,半晌之后,才接了这么一句。

    她很累,很倦,但是,如果有得选择,她还不想这么早就死,她生了那么孩子,嫡长子也才十八岁,幼女才两岁,在这吃人皇宫里的,没有了母亲,谁也不知他们最后的命运。。。。。。

    但是,她没有得选择,就如,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她会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可她偏偏成了;就如,她不想生这么多的孩子,可皇帝想让她生,她就只能生。

    就如她临终的遗愿,不愿糜费,希望皇帝能薄葬她,为了她的家族能善始善终,希望皇帝不要过于恩宠她的家族,但瞧皇帝的模样,显然不会让她如愿,她也无可奈何。

    她这一生,在外人眼里,是至尊至贵的一生,是了无遗憾的一生。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一生,都是被命运推着前进的一行,是没有自我的一生。

    她比普通人唯一做的好一些的只不过是在被命运推行的路上,尽可能的让自己去适应,至于真正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从来都不在她的手上。

    罢了,既然没得选择,就这样吧,二郎,这一生,嫁给你,我无怨无悔,但,这样的情,一世即可,多世太沉,我许不起,也扛不住,若有来生,愿你我不复再见,

    长孙皇后垂下视线,慢的闭上了眼睛。
【更多精彩好书…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