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宫_阿琐-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又挑不出皇后的错来,至少淑妃看在眼里,宫里那些莺莺燕燕,果真无一人能与这位相比。
“淑妃,宫里的事向来都是你在掌管,长寿宫家宴的事,也委托你了。”珉儿没等皇帝答应,就对淑妃道,“不必太铺张,母后说,只想一家子人聚一聚。”
淑妃含笑答应下,心里想着小皇后一进门就把婆婆拿住了,可她们家这位婆婆简单又慈祥,换做谁都不难对付,难得的是,知道该这么去做的心思。
忽听皇帝冷声道:“大婚不值得庆祝,只是家宴,不必有任何说法。”
第014章 该如何立足
听得这句话,淑妃心头一紧,皇帝又来了,他这到底是怎么了?
在朝堂上可以威严如神,大半天不说一句话,逼得一班朝臣腿软的人,怎么上赶着在皇后面前做出这种明摆着小气的事,就怕皇后不明白自己讨厌她似的,天知道昨夜在上阳殿,他们之间说了什么。
但是珉儿已经知道了,她知道自己被讨厌着,皇帝都把话说得那么清楚了,可她不懂,难道皇帝以为自己很在乎这些?
“是。”珉儿又答应了,更和气地对淑妃说,“你就照皇上的意思办吧。”
她话音才落,项晔就径直走了,什么话也没再留下。
珉儿行礼,抬起头时看到皇帝的背影,那颀长俊逸的身姿,有着宽阔的肩膀,当年是他最先挑起战争,用了七年杀出一条入京的血路。三年来文功武治天下安定,他必将成为历史长河里最伟大英勇的君王之一。
这样的人,绝不至于和一个女人过不去。
但是从昨晚起,皇帝无时无刻不在向珉儿传递对她的厌恶,珉儿很认真地思考,该如何告诉皇帝,她知道了呢?
淑妃在一旁,见皇后若有所思,满心以为皇后是委屈,初次见面彼此都不熟悉,她端着自己的本分,彼此又客气了几句便散了。
那之后,珉儿又陪太后回到长寿宫,待太后要午歇她才退下。这会儿已是大正午,回上阳殿走过那没有树荫遮蔽的引桥,珉儿头顶有宫女撑伞,随行的人则暴晒在太阳底下,她意识到这一点,默默加快了步伐,而她的小小善意,被云嬷嬷全看在眼里。
回到上阳殿后,皇后只是安静地在后殿挑出水面的楼阁里坐着,那里三面环水轻纱缥缈,她华丽的裙幅铺在地上,越发衬得身子娇小瘦弱。珉儿伏在栏杆上,像是眺望远方,又像只是发呆,那优雅静默的姿态,让人不敢去打扰。
大半天后,云嬷嬷才端了一盘新鲜瓜果来,恭敬地说:“娘娘,长寿宫送来的瓜果,是太后赏赐的。”
珉儿看了一眼:“放下吧。”
云嬷嬷挑了一块香瓜,递给珉儿,心里惴惴的,可她不得不做皇帝交代的事,笑道:“娘娘是不是累了,早晨到这会儿,也没有歇着。”
珉儿不想吃瓜,但说:“若是皇上没有免去大婚的各项礼节,今天才会累。”
云嬷嬷有心试探道:“怪可惜的,但想来皇上,也是怕娘娘太辛苦。”
珉儿淡淡一笑:“不可惜,能这样安静地坐在这里,我很高兴。”
云嬷嬷觉得自己,没法儿从皇后嘴里套出什么,反正她照着原话去复命就是,正要收手作罢,但听皇后道:“没有繁文缛节,可以让我安静地想念我的祖母。”
“娘娘?”云嬷嬷愕然。
珉儿却淡淡地看着她,说道:“我虽是宰相之女,但离京多年且是庶出,宰相府对我而言与挂名无异,在京城算得是举目无亲,云嬷嬷,你说我这样的人,该如何在宫里立足?”
高贵优雅,一举一动宛若谪仙的神女般的皇后,云嬷嬷观察了大半天,才敢试着来接近,结果一下子就跳到这么现实的问题上,令人猝不及防,云嬷嬷呆了。
珉儿的眼睛却露出微笑:“嬷嬷,你看起来和我的母亲一般年纪,为什么要被称呼为嬷嬷?”
云嬷嬷忙应道:“奴婢在六局二十四司中,任尚宫局尚宫,不过是宫人们的敬称,自然当不得娘娘这般称呼奴婢。”
“那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贱名清雅。”
第015章 惹人喜爱的仙子
“云清雅。”珉儿轻轻念着这个名字,赞叹道,“多好的名字,念着好听,写着好看,意境更美。”
云嬷嬷卑怯地说:“奴婢不敢当。”
珉儿却笑:“往后宫里人怎么称呼你随他们,我就叫你清雅。你会不会觉得明明年长于我,我直呼你的名字不太尊重?”
“娘娘说哪里的话,奴婢怎敢和您谈论尊重。”清雅索性向皇后行了大礼,说道,“三年前奴婢在宫里,人人都直呼名讳,娘娘尊贵无比,愿意喊奴婢的名字,是奴婢的福气。”
珉儿问:“你是宫里的旧人?”
他们主仆这才相处第一天,彼此不了解也是有的,从昨晚到今天忙忙碌碌,总算这会儿才有机会说说话,清雅便将自己的来历都告诉了皇后。
她这个年纪能坐上尚宫位置的极少,十六岁进宫到如今二十年,三年前皇帝带着铁骑闯入禁宫时,她和周怀还都是清明阁的普通宫人。
项晔斩杀了建光帝后,手下的将士要把他们这些宫女太监一律处死,当时周怀护着清雅和其他几个小宫女,要拼死一搏,濒死的时刻,沈将军到了,将他们从屠刀下释出。
他们先是被命令清洗宣政殿和清明阁里的血迹,再后来见了皇帝,许是沈将军在皇帝面前说过什么,周怀变成了内侍总管,而清雅被任命为尚宫局尚宫。
前两年,清雅在清明阁侍奉皇帝,这一年被派来打理新建好的上阳殿,于是顺其自然地成为了皇后的女官,是眼下太后身边林嬷嬷之外,宫里品级最高的女官。
清雅说着说着,连带妃嫔的品级名分,何人住在何处,分别是什么来历,这三年来宫里发生过什么,能说的都告诉了皇后。
言谈之下,越发觉得皇后是极好相处的人,她的安静淡然,仅仅是优雅的气质,而非拒人千里之外的清高冷漠,皇后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毫不掩饰她久在乡下的孤陋寡闻,十分坦率。
清雅眼中,皇后虽是谪仙的神女般的品格,但也必定曾是个令人喜爱的仙女。
听了那么多的故事,珉儿心情极好:“谢谢你给我讲这些话,让我解去不少思念之苦,这些日子我恐怕时不时会像刚才那样,你不必担心,我只是在想念我的祖母。过些日子我的母亲去了元州,我便安心了。”
清雅忙道:“娘娘放心,奴婢已经为夫人安顿好了。”
可皇后却吩咐她:“黄昏时,清明阁若仍旧无旨意,我想你替我去一趟清明阁,问一问皇上,几时册封我的母亲。”
见清雅神情尴尬,珉儿淡然地说:“皇上虽然答应了,但这点小事,不敢与国家大事比肩。皇上日理万机,忘记了也是有的。”
其实清雅尴尬的,不是皇后要派她去催册封的旨意,而是皇后大大方方地给了她一个机会去见皇帝,她见了皇帝,就必须要说这里发生的一切,清雅不知道,皇后是故意的且不在乎,还是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
将来的日子还很长,她不可能永远夹在两个人的中间。
第016章 你要更聪明才行
正如珉儿所料,不知是皇帝太忙忘记了,还是故意拖着不兑现,这日直到黄昏也没见旨意下达。拖一天,珉儿的娘就多一天为奴,就多一天是宰相府的人,但珉儿不希望再给赵氏任何可以伤害她母亲的机会。
如此,清雅不得不到清明阁来替皇后向皇帝询问,自然她本就该来,皇帝交代她,要看好皇后的。
三年来,皇帝在宫中大兴土木,将纪州王府的风貌融入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中,唯有这宣政殿和清明阁没有动,依旧是前朝的模样。皇帝的意思,是要时时警醒自己,记着赵氏皇族灭亡的教训,不可荒废朝政,不可骄奢淫逸,要做个励精图治的君王。
此刻,清雅跪在清明阁的殿中央,皇帝的桌案上堆满了奏折,可他人却不在那里坐着,清明阁东西两边排列着密密匝匝的书架,皇帝说何必置一处寝殿又置一处书房来回奔走,就把一切都塞进了这座殿阁里。
当年的清雅是个打扫端茶的普通宫女,在这清明阁里见证了两代君王的生死,且不说建光帝是个七岁的孩子,至少再上一代赵氏皇帝,只会在这清明阁里寻欢作乐。
就连清雅都能参悟,一个王朝的覆灭,不是因为敌人太强,而是自身太弱。
项晔不知从哪一排书架后面走了出来,手里拿了两三本书,扫了一眼地上的清雅:“起来吧。”
清雅不敢起身,俯首将皇后交代的话一字一句转述给皇帝听,怯怯地表示,皇后希望请皇帝此刻就下旨。
“是怕朕言而无信?”项晔背对着清雅,站在桌边把书放下,那书本落在桌面上的声响,着实惊颤着人心。
殿中静了片刻,项晔才问:“这一整天,她对你说了些什么?”
清雅原也决定,皇帝若是不问,她就尽量不开口,可果然还是逃不过的,只能连带着皇后对她母亲交代的那些关于秋老夫人的事,也一并都告诉了皇帝。
项晔依旧背着身子,谁也看不见他面上的神情。
实则听了清雅一番话,皇帝正在心中冷笑,这个看起来云淡风轻,端着几分清高甚至冷漠的女人,倒也很是接地气,那些照顾老人家的心思,必是多年积累下的,想来走出元州前的秋珉儿,绝不是现在这样。
昨夜面对自己的羞辱欺凌,她明明又怕又痛苦,可脸上连咬牙忍耐的神情都没有,还是那藏在袖子底下的手,才出卖了她。
“传朕的口谕,册封白氏为正一品诰命,封元州夫人。”皇帝答应了,转过身对清雅道,“正式的册文不是朕随手写下就能成,让她再等两天。”
清雅喜出望外,好歹是把这件差事做下了,一时脸上露出笑容,被皇帝看见,她又慌忙收敛起来。
项晔冷笑:“看起来,你很喜欢你的新主子?”
清雅慌忙俯首:“奴婢誓死效忠皇上。”
皇帝慢慢走向她,负手而立,俯视着地上的人:“她很聪明,看来已经明白你在朕与她之间的关系,把她想要传达的心意都通过你的嘴说明白了。”
清雅愕然地抬起头,怎么回事?
皇帝冷然道:“你要更聪明才行,别等有一天她对你挑明,那朕就留不得你了。”
“皇上……”
皇帝漠然转身,又往那一排排书架里走去,丢下一句:“太后有命,朕今夜依旧要摆驾上阳殿,回去做准备吧。”
当清雅退出正殿时,已经浑身发软,周怀在门外和她对视一眼,多年的老伙伴了,她苦涩地一笑,周怀就明白她的不容易。他们从屠刀下捡回一条命的代价,果然不轻。
此时门前有大臣走进来,正在交换对牌,周怀和清雅看见了,立刻迎上前,是见到救命恩人的喜悦,三年来依旧对沈将军充满感恩之情:“将军大人,您进宫了?”
沈哲见到他们,也是一笑:“皇上可得闲?”
周怀忙躬身引路:“将军请稍后,奴才这就去通报。”
他转身进了殿阁,清雅还留在外头,沈哲笑道:“你气色不大好,是不是这几日大婚的事累了?”
清雅感激地说道:“奴婢一切都好,多谢将军大人关心。倒是奴婢听说,太后正在为您张罗婚事。”
沈哲轻轻一笑:“没有的事。”
皇帝很快就把沈哲叫了进去,清雅抬头看天色,忽而一个激灵,别了周怀道:“皇上今夜还来上阳殿,我要回去准备了,天知道今晚,哎……”
第017章 内心的强大和尊贵
清明阁中,沈哲正向皇帝屈膝行礼,见到表弟,项晔心情不坏,走到桌边将一卷折子丢给他,笑道:“盐商们就快撑不住了,他们都指望秋振宇能帮一把的,可那老狐狸没这么傻,他从来都图大利,他又不缺钱,怎么会贪他们一点孝敬。”
沈哲将奏折仔细看了几遍,神情温和地说:“他们一定没想到,皇上会足足和他们周旋两年。”
项晔冷冷道:“他们以为朕是个莽夫,只会喊打喊杀。也不怪,毕竟他们曾经的主子都是软柿子任人揉捏,如今不让他们在朕的身上撞出千疮百孔,怎么知道朕的厉害。”
沈哲将奏折卷好,重新放回桌上,他举止优雅气质安宁,根本不像是浴血沙场的将军,但行军作战不见得非要魁梧霸气的人才行,温和的人,同样可以拥有智谋和胆略。
也许沈哲的气质更适合做个文官,但兵权之重可以撼国,皇帝自然要交给最信任的臂膀。
沈哲父母早亡,两岁时就被送到纪州王府投奔姑母,太后将可怜的侄儿如亲生子一般养大。而纪州老王爷的原配夫人生的一双儿女也只留下一个女儿,且纪州老王爷英年早逝,没再多留其他儿女,十三岁就继承了王位,几乎没有兄弟姐妹的项晔,有沈哲在身边陪伴,年幼时才多了几分乐趣。
沈哲自打懂事起,就一直跟着项晔,连启蒙开智的师傅也是他的表哥,表兄弟之间二十多年的感情与信任,远胜过一些同胞手足。十年前项晔决定起兵挑战昏庸无道的皇权时,堪堪十五岁的少年,义无反顾地追随兄长一路杀到京城,七年战火带给他的成长,让他在这个年纪,拥有了很多年长之人也未必能有的气度。
“对了,你找朕有事?”皇帝这才想起来,是表弟主动来见他的。
“有件事,臣想求您帮个忙。”沈哲说明来意,“太后要为臣选妻,后日的家宴上,就要为臣选适龄的女子。皇上,臣还不想成家,您能不能为臣说几句话。”
项晔大笑:“你这一年一年地躲着,也不是个法子,若是哪天母后发了狠,怕是要直接把女人送去你的床上。”
沈哲即便的严肃的神情,也透着几分温和,无奈地说着:“表哥,我不是开玩笑的。”
项晔皱眉沉下脸,不悦地说:“为了皇后的事,母后正对朕颇多微词,那个女人倒是厉害,一进门先把老太太哄住了。眼下除了去上阳殿外,没法子让母后消气。何况当年是你跟着朕去打仗,才耽误了婚事,母后一直责怪朕的不是,你觉得朕有立场为你说话吗?”
沈哲想起了早晨在长寿宫门前见到的皇后,那美丽安宁的背影下,会是这样心机深重的人吗?但是他笑了,皇后是怎么样的人,和他有什么关系,那是皇帝的事。
“果然是秋振宇的女儿,一定把那老狐狸的狡猾都学了去。”皇帝有些不耐烦,昨夜说的话做的事,今天发生的一切,换做普通的女人早就该吓得魂飞魄散,连母女相见这样的事都被禁止,可那个人不仅不怕,也不伤心难过,那平静得仿佛超脱在尘世之外的气质,到底是真的,还是装的?
明明,就是个乡下来的丫头。
沈哲不知皇帝正在翻涌着这些心思,只一脸为难地轻轻叹息:“姑姑看似好脾气,正是好脾气,才不忍忤逆她。”
皇帝反是露出坏笑,正是他们兄弟之间的亲昵,嗔道:“你就那么不喜欢女人?你知不知道母后担心的,不是你年纪渐长,她是在担心你别染上龙阳之好。”
“皇上!”沈哲连连摇头,温和的人,可不善于应对这样的玩笑。
“罢了,既然朕不为难你,也必然不让母后为难你。”项晔很宠爱他的表弟,世人眼中不啻是暴君的人,心底总有几处温柔要留给他珍惜的人。表弟二十五岁了,一直对成家没有念头,太后早已不耐烦,多年来都是他挡在前面,自然这一次,也是要帮他的。
他们正说着话,周怀一脸小心地进了门,询问皇帝:“皇上去上阳殿,是否用晚膳?淑妃娘娘也派人来问,皇上今晚在哪里用膳。”
皇帝的好心情顿时散了,冷冷地说:“哪儿也不去,留将军在清明阁用晚膳。”
沈哲忙道:“皇上,臣今晚与兵部尚书约了夜查御林军大营,这就要走了。”
项晔瞪了他一眼,正要生气,忽然有了主意,便道:“那朕和你们一同去。”
周怀在边上战战兢兢地问:“皇上,那上阳殿……”
上阳殿,自然是要等皇帝归来才去了,于是珉儿这边用过晚膳后,就香汤沐浴更换雪白的寝衣,早早地等候在床榻上,好随时预备接驾。
妃嫔接驾的规矩,是宫里固有的,大多数人都要如此遵循,少数几位得宠的可以自由一些,如淑妃的安乐宫里,就没有这样的规矩。既然如此,皇后更应该得到尊贵的待遇,可是清雅很明白地告诉珉儿,这是皇帝特别嘱咐的,皇后必须照规矩等候侍寝。
不过珉儿不在乎,听说了缘故也不在乎,没有因为自己被亏待而感到委屈,好像这世上除了元州秋老夫人和生母白氏外,就没有人能让她在乎了,当然也包括皇帝,和这宫里的一切。
因为不在乎,委屈便也不是委屈,亏待便也不是亏待,祖母打小就教导珉儿,金银珠宝和锦衣华服堆砌的光环是虚无的,一旦失去,就会黯然失色。只有内心的强大和尊贵,才会永远支撑着自己,这不需要别人给予,也就永远不会失去。
夜色漫漫,珉儿跪坐在床榻上快两个时辰了,这是她必须保持的姿势,好在皇帝驾临时,在床榻上向他行礼。她静静地坐着等候,不知在想什么有趣的事,那淡然的神情里有些许喜色,这让陪侍的宫女们很意外,她们的皇后娘娘,也太好脾气了。
终于,院子里有了动静,从引桥上一路而来的灯火,将门外照得通亮,皇帝风尘仆仆地从军营里来,宫人们紧张地跟在身后,周公公正惦记着是不是要传人准备热水,伺候皇帝香汤沐浴。
项晔却毫无顾忌地闯了进来,一眼就看到了跪伏在床榻上的女人,那柔弱的身躯透出的安宁气质,真是令人恼火。
“你……”项晔才走进几步,正要对珉儿说什么,门外忽然传来匆忙的脚步声,那拥有特权可畅行无阻的八百里加急,连上阳殿都能入,气喘吁吁的人跑到了殿门外,举着书信道,“皇上,羌水关八百里加急。”
项晔立时结果,在明亮的灯火下看了书信,也许本就因为来见皇后而心情不好,这一下更是怒气冲天,周公公眼看着皇帝额头上的青筋凸了起来。
“混账!”
皇帝大怒,命令周怀立刻宣召六部和内阁大臣进宫,气愤之间,把那封信摔在了地上,没再顾得上床榻上的女人,龙行虎步地冲了出去。
忽然而来的热闹,忽然又散去,珉儿静静地看着,她也看到了那封被皇帝仍在地上的信,她从床榻上起来走过去,小心地捡起来,小心地折叠好。
她只是好心做这些事,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可是去了的人突然闯了回来,用冰冷地声音质问:“你在看什么?”
第018章 便是君王又如何
皇帝几步就逼近了珉儿,朝她伸出手,珉儿下意识地把信递了上去,她能感受到眼前人的愤怒,可她什么也没看,只是把信捡起来折叠好,仅此而已。
项晔顺势将信展开似乎在确认信的内容,又立刻折起来,微微垂眸,口中冷幽幽地问:“朕昨夜对你说的话,还记得多少?”
珉儿应道:“臣妾都记得。”
“记得就好。”项晔的目光那么冰冷无情,每一个眼神都仿佛是对珉儿的厌恶,堂堂男子堂堂天子,如此看待一个女人,甚至那个女人并没有做错什么,英明冷静的人表现出这样强烈的抵触情绪,反而有些不寻常了。
皇帝转身而去,上阳殿又静了下来,珉儿回身坐到床榻上,一如方才等候皇帝驾临的姿态。
安静下来,总会思考些什么,珉儿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讨厌她。
照太后的话来说,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父亲,还因为那位已经被供奉在太庙里的敬安皇后,只是太后觉得,不该由她来讲述那段往事。
也许所有人都认为秋珉儿该为此感到悲伤和胆怯,毕竟无论什么原因,她都是无辜的。
珉儿过去的人生里,琴棋书画之外,便是每日侍奉祖母,盼着自己长大成人后,能有办法救母亲脱离赵氏的虐待。
可突然之间,她成为了皇后,不能再侍奉祖母左右,但轻而易举就把母亲带出了宰相府,给了她自由安定的生活,她的人生,一下子没有了目标和期待。
祖母说,让珉儿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好好地活下去就好,于是眼下的她,正思考着未来的日子该如何度过,哪里有心思去在乎一个才出现在人生里两天,根本互相都不了解,她也不在乎的男人的态度。
即便是君王,又如何呢。
寝殿外,清雅送了皇帝归来,门前的小宫女问她:“云嬷嬷,我们还要继续等皇上来吗?”
“都退下吧,皇上今晚不来了,明日六宫的娘娘们要来觐见皇后娘娘,你们要打起精神,不要给娘娘丢脸。”清雅吩咐了这几句,便将大部分宫女遣散,再独自到寝殿时,便见珉儿还跪坐在床榻上,仿佛是安静地等候着皇帝再次驾临。
“娘娘,您睡吧,皇上今夜不来了。”清雅跪伏在床榻旁,温和地说,“皇上吩咐奴婢,请您独自安寝。”
珉儿点头,连松口气的释然,或是等不到的失望都没有,那么云淡风轻的,仿佛只是结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她对清雅微微一笑,就顺势躺了下去。
“娘娘……”清雅虽然开了口,可不知该说什么好。
“你也早些睡吧。”珉儿温和地笑着,安心自在地闭上了眼睛。她累了,之前几天的疲倦还没有完全散去,也不知道将来还会有什么变故,能踏踏实实睡一晚,她就不能辜负。
上阳殿的灯火渐渐熄灭,夜明珠仿佛又沉入了太液池底,那最璀璨的光芒好像总是不会维持太长的时间,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皇帝震怒后曾命周怀宣召六部和内阁大臣觐见,但是他在折回来之前,就改主意了。
等他拿着信再次离去,这一走就不是去宣政殿,正是清雅没敢对皇后娘娘说的,皇帝他又去安乐宫了。
不知道羌水关发生了什么大事,可皇帝的震怒在瞬间就收住了,他或许有更长远的谋算,只是谁也不知道他再次折回来时,到底有没有打算离去。
翌日一早,太后知道六宫今日要正式觐见皇后,一早就派人来说,请珉儿不必过去请安。于是上阳殿的人打起十二分精神,正殿内外被打扫得一尘不染,那巍峨的龙凤宝座,比平日更加金光灿灿。
清雅带着尚服局的宫人,仔仔细细地为皇后梳头装扮,因婚礼仓促,皇后的衣衫都是尚服局连夜赶工所制,今日这身礼服亦如是,宫女们很担心她们估算的尺寸能不能合皇后的身量,待侍奉皇后穿戴整齐,见这仿佛量身定做般的衣衫,连她们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功夫好,还是娘娘的身段好。
上阳殿外,引桥的这一头,妃嫔们已渐渐聚拢,初夏早晨的太阳已经很让人不耐烦,过去三年的酷暑寒冬,太后都会免去妃嫔的晨昏定省,不知这位娘娘,有没有这份体恤之心。
一乘肩舆缓缓而来,妃嫔们恭恭敬敬地上前行礼:“淑妃娘娘万福金安。”
淑妃扶着宫人的手走下肩舆,精致的妆容遮盖了她的疲倦,皇帝连着两天在她那里,她膝下还要照顾两岁的小皇子,又要安排明日在长寿宫里的家宴,早已是分身无暇。
更让她心里不踏实的是,皇帝前天晚上特别的粗暴,可昨晚又冷着一张脸,半句话也不说,自己费了半天功夫,结果只能冷冷地睡去。
明晃晃的太阳照在太液池上,粼粼波光炫目耀眼,让人情不自禁地眯起双眼才能看清上阳殿的所在。这会儿妃嫔们都到齐了,她们要一起走上引桥,她们曾亲眼看着这神秘瑰丽的殿阁从太液池上屹立而起,却没有一个人踏上过这座岛屿。
突然来了个秋珉儿,就成为了这里的女主人。
后宫中,依照前朝旧制稍作改动,自皇后以下,妃嫔共分为就九阶,淑妃虽是曾经的六宫之首,但她的品阶之上,还有贵妃一位空置着。
再下昭仪、修容、婕妤、美人等等,不论是从纪州王府来的,还是这三年里得了名分的,皇帝的女人不算少,这后宫一直都很热闹。
第019章 淑妃
论资排辈,如今这宫里,二十九岁的淑妃是最早到皇帝身边的女人,她在十五岁那年作为媵妾随表姐敬安皇后嫁到王府,四年后表姐不幸去世,她就被给予了侧妃的名分,代替表姐掌管家中事务。因表姐临终前求项晔善待自己的表妹,比起其他女人,皇帝对淑妃自然是另眼看待的。
然而表姐去世后不久,项晔就发动了战争与朝廷和群雄对抗,七年里聚少离多担惊受怕,还弄来个厨房丫头为他生下长子,但最终项晔大业达成,他做了皇帝,淑妃也成了尊贵无比的女人。
只是,皇帝不仅没打算把之位给她,连贵妃之位都吝啬,若非淑妃一入京就怀上了孩子,必然会遭那些比她年轻的女人们的嗤笑。
三年来,儿子平安长大,太后对她信赖有加,淑妃明白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替代表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想着若是没有,永远这样下去也挺好的,可惜,秋珉儿出现了。
此刻,众人拥簇淑妃往引桥上走,妃嫔们衣香鬓影、裙袂飘飘,上阳殿建成以来,总算是见到了这样繁华的景象。
林昭仪摇着团扇笑悠悠地巴结:“皇上与皇后大婚,却连着两晚在安乐宫中度过,皇上对娘娘真是情深意重。
淑妃侧过身冷幽幽看她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不悦,林昭仪这才觉得自己说错话了,尴尬地笑一笑,忽然听见后头有笑声,是那些美人才人们正为能踏上这座岛屿而兴奋,她没好气地呵斥:“还有没有规矩?”
一眼瞥见王婕妤在那里,林昭仪就心生厌恶:“王婕妤也是的,你就不知管管年轻的妹妹们?让她们学得和你一样粗鄙不懂规矩。”
众人立时都噤声不语,王婕妤更是一脸莫名楚楚可怜,好像随时都会掉眼泪,可她的柔弱总是刺激着林昭仪的神经,惹得林昭仪要出言斥骂,身旁的孙修容上前拦道:“姐姐,少说几句。”
这两位,身后都是为皇帝七年大战建立功勋的家族,比王婕妤晚两年进门,到如今论出身,淑妃若不是有敬安皇后撑腰,林昭仪和孙修容才是真正的高门千金。
可她们与皇帝的感情不过尔尔,项晔不过是碍于君臣之间的关系,对她们比较客气而已,在这宫里无论地位和恩宠,都是不上不下,不会被人看轻,也绝不值得骄傲。
最让她们不服气的是,这卑微的终日泪光盈盈的厨房丫头,竟然为皇帝生了长子。
淑妃一言不发,径直走向上阳殿的正门,她曾在清明阁看过上阳殿的图纸,心中对这座宫殿有一个模糊的想象,今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