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宫_阿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淑妃于群妃之首,施施然起身,端庄恭敬地道:“皇后娘娘,还请您到上阳殿升座,接受臣妾们的叩拜。”
珉儿含笑,落落大方:“就是特地来告知诸位,今日免了请安之礼,本宫要等候家母前来觐见,待之后闲暇,再与诸位相聚,闲话家常。”
妃嫔们面面相觑,珉儿则吩咐云嬷嬷:“去问一问,五夫人可进宫了?”
云嬷嬷扯着嘴角尴尬地笑着,回眸看一眼淑妃,这位三年来宫里最得宠也最尊贵的娘娘,正和她一样笑得尴尬,但淑妃到底是旧时跟随皇帝多年的女人,已欠身道:“请娘娘向夫人转达臣妾的问候,今日臣妾就先告退了。”
珉儿淡淡一笑,转身重新走上引桥,这一次她好好地数了脚下的步子,依旧是一千三百九十八步。
云嬷嬷见珉儿站在殿门前露出笑容,暗暗叹了一声,上前道:“娘娘,明日……”
珉儿面上是和气的笑容:“明日,就传召她们来吧。”
云嬷嬷垂首称是,再抬头,皇后已步入正殿,宫女太监站在她身后尚未跟进去,这高大宽阔的殿堂中,只有皇后一人,可并没有显得她娇小,也许是那耀眼明媚的凤袍,又或许是她自身卓尔不凡的气质,都在彰显着,她是这上阳殿的主人。
云嬷嬷一笑,跟了上去。
第008章 皇上过来了
此刻早朝已散,宣政殿后的清明阁中,周总管正在向皇帝叙述今早发生的一切,不论是皇后要见生母,还是免了六宫觐见,以及她在太后面前担下昨夜的责任,事无巨细都要告知皇帝。
“皇上,事情就是这样,现在宰相夫人正赶回家中,将皇后娘娘的生母请来。”周公公道。
“她的生母?”皇帝微微皱眉,他曾调查过珉儿的身世。
秋珉儿的生母白氏,原是秋老夫人身边的丫鬟,十九年前秋振宇一夜贪欢,让那丫鬟有了身孕,秋老夫人不愿家中风波四起,就瞒下了这件事,一直带着丫鬟和小孙女住在城郊别庄中。
不想十年前秋夫人赵氏发现了此事,因是足足瞒了九年,家里家外都有人嘲笑她无能,赵氏脸面上实在过不去,就冲到别庄兴师问罪闹得天翻地覆。
秋老夫人是秋振宇的继母,书香门第出身,性情温和,压不住赵氏身为郡主的骄傲,最后老夫人带着孙女回乡下祖宅,让赵氏把那个丫鬟留在了身边。
周公公则谨慎地提醒道:“皇后娘娘虽是庶出,但秋夫人收养了,名义上便算得是嫡女。可现在娘娘当着太后的面否认秋夫人的身份,非要见生母,这传出去……”
的确,项晔也以为,秋家会努力抹去这段往事,绝不会提起秋珉儿那卑微的生母,可这个人,竟然自己把生母迎进宫来。
说话时,门外有小太监探头探脑,周总管忙去听了几句,再禀告皇帝:“皇上,皇后娘娘的生母进宫了。”
项晔想了想,搁下了手中的笔,握起那把随身的玉骨扇,径直朝门外走去。
周公公半句话也不敢问,只管跟着便是,他心里更担忧着,皇上可是叮嘱过云嬷嬷,决不允许皇后在上阳殿见宫外任何人,上阳殿意义非凡,皇帝若因此大动肝火如何是好。
然而事情,和周公公想的不一样,当他跟着皇帝到达太液池边,只见皇后独自坐在飞檐高挑的凉亭中,仿佛是要在这里等她的母亲。
一乘肩舆缓缓而来,云嬷嬷早已等候在一旁,从肩舆上搀扶下一位瘦弱的妇人,便是皇后的生母白氏。
看得出来,是个吃了多年苦的人,瘦削的身体支撑着华丽的裙幅,这不知从谁身上借来的衣裳与她毫不相称,但即便憔悴虚弱,仍然有一张柔美素净的脸,可想十九年前的人,必然是美人。
那时候天下还太平,宰相当然有心情游戏春色。
初夏的骄阳下,白氏噤若寒蝉地跟着云嬷嬷前行,忽见凉亭里下来身穿凤袍华贵无双的人,白氏目色颤颤,这就是当今的皇后,她十年前一别再也没见过的女儿吗?
不远处,项晔缓缓打开玉骨扇,手中轻摇,饶有趣味地看着这母女相认的场景,可这位踏过白骨、身染人血的帝王,会为眼前的天伦之情感动?
至少周公公认为,皇帝只不过是觉得新鲜罢了。
原以为母女相见,会抱头痛哭,可珉儿却端端正正站在那里,从容地看着云嬷嬷搀扶自己的母亲下跪行礼。
“夫人请起。”珉儿端着自己该有的尊贵,“我们到凉亭里坐下说话。”
皇后的表现,令云嬷嬷很意外,越来越觉得皇后不简单,在此之前,她还只当新皇后是个乡下野丫头,肯定不难对付。幸而不曾对旁人提起,如今收回那些看法还来得及。
直到坐入凉亭中,母女才双手紧握,珉儿眼中含泪,为母亲将那显然是仓促戴上的发簪扶正,可想了想,猜想这簪子不知是谁的东西,便拿了下来,拔下自己发髻上的金簪,小心翼翼为母亲佩戴上。
“珉儿……”白氏颤巍巍地喊着这个名字,十年来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名字,她的女儿,她的骨肉,白氏再也支撑不住,一时泪如雨下。
“娘,我现在是皇后了,虽然迟了十年,可我终于能保护你了。”豆大的泪珠从珉儿眼中落下,可她却是笑着说,“娘,再也不会有人欺负你,从今往后谁都不能欺负你。奶奶要我对你说,十年前虽然没能护着你,可她为你把珉儿养大了,娘你看,我现在多好?”
女儿的脸上,依稀可见幼时的模样,她果然长大成了亭亭玉立的美人儿。
十年来,每一次被宰相府里的人折磨欺负,白氏都咬牙坚持下来,她想着女儿长大成人后总有机会再见面,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更日夜祈求菩萨保佑老夫人长命百岁,哪怕多一天也好,有老夫人在,她的孩子就有依靠。
可她没敢想,老天爷给了这么大的恩惠,她的女儿竟然成为了新君的皇后。
十天前,府里传闻皇帝选了珉儿做皇后,接珉儿的队伍离开不久,她就被秋夫人叫去,警告她不要痴心妄想,更以值夜为由,让她在卧房外跪了一整夜。
其实秋夫人作为宰相的妻子,在外端得是贤惠大方,三位有名分的妾室也不是随便叫她折腾的,所以她有气就全冲着白氏来,就因为她没有名分,教训她,不过是教训一个奴才罢了。
白氏也想,女儿成了皇后,怎么可能让天下人知道她有个那么卑贱的母亲,可是现在女儿就在眼前,她才做皇后第一天,就要见自己,这样想着止不住哭成了泪人儿,声声地说着:“珉儿,是娘对不起你……”
秋珉儿是笑着落泪的,倾城国色叫人又敬又怜,她用丝帕为母亲擦去泪水,安抚道:“娘,往后就好了,苦日子都过去了。”
云嬷嬷见这样的情景,也不禁心酸,可余光瞥见远处有熟悉的身影,等她再仔细看,那里的人已经朝这里走来。
云嬷嬷紧张地说:“娘娘,皇上过来了。”
第009章 怕,当然怕
白氏听闻皇帝驾临,慌得直哆嗦,可是珉儿握住了她的手,微微含笑:“娘曾经也是奶奶身边的人,从前你是什么样的,不记得了吗?”
秋老夫人出身书香门第,年轻时就因容貌和才学而芳名远播,是几十年前京城最负盛名的贵族千金。嫁入秋家后,因是继室且无所出,在大宅门里难免被排挤,可她优雅高贵地度过了几十年,任何风雨波折,都没能影响她。
白氏曾是老夫人身边最得力的侍女,比不得那些小门小户的丫头,而秋老夫人,更把她全部的人生都教给了珉儿。
“是,我记着呢。”白氏有了几分精神头,勇敢地站了起来。珉儿则取了手帕,将面上泪痕轻轻擦去,随后带着母亲出了凉亭。
皇帝已信步而来,手里带着那把昨夜用来脱下她寝衣的玉骨扇。
云嬷嬷唯恐自己被牵连,先一步道:“启禀皇上,娘娘因知皇上有旨,不得在上阳殿接见宫外之人,所以特在此与夫人相见。”
皇帝道了平身,云嬷嬷便搀扶皇后起来,她们才站定,便听项晔道:“你要让全天下人知道,朕的皇后是由一个卑贱的小妾所生?”
珉儿心头一颤,抬起双眸,煦煦阳光下,皇帝的面容比昨晚所见更清晰。
他很俊美,但是年龄和经历,在他的眼睛里留下了淡淡的沧桑。他看似震怒的目光,并没有深深刻在眸子里,像是只虚浮在表层的,用来遮挡更深的东西。
但这和珉儿无关,她冷静地看着皇帝:“律法规定,百姓不得在外提及朝政,不得非议皇室,轻则杖刑,重则发配边疆,皇上请放心。”
相对于皇后的从容,项晔感到他的出现显得毫无风度,仿佛就为了这点小事,特地跑来兴师问罪。而她这番话,分毫不错。
皇帝也不记得自己,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眉骨上的浓眉幽幽一震,冷然道:“今日之后,你的生母不可再进入宫闱。”
听得这话,白氏依依不舍地看向自己的女儿,这一别,就是一辈子了吗?果然她这样的人,是绝不会被皇室接受的,倘若再有人知道珉儿为什么会出生……
“多谢皇上。”
边上的云嬷嬷睁大了眼睛,皇后娘娘竟然在向皇上言谢?娘娘没听明白吗,皇上再也不让他们母女相见了呀。
“臣妾也不愿母亲再入宫闱,母亲生性柔弱,不敢仰望帝王之气,不入宫闱,可免去她为宫廷礼仪拘束的辛苦。”珉儿认真地对皇帝说道,“此外,臣妾还有一个请求,皇上眼下若不来,臣妾也正要往清明阁去。”
周公公在一旁,已是满头虚汗,皇后娘娘您能不能仔细看一眼皇上,他已经很生气了。
可是珉儿继续沉稳地说着:“纵然天下人不敢妄加议论,臣妾也不能令皇上蒙羞。臣妾恳请皇上降下恩旨,将家母脱离奴籍,以祖母养女的身份回乡侍奉祖母,并册封诰命。如此一来,臣妾的生母,就再也不是卑贱的婢女。”
皇帝负手在身后,玉骨扇在手掌心敲了两下,每一下都震得周公公和云嬷嬷腿软,他们都在想,这个皇后娘娘是不是年纪太小了不懂事?
可再认真想一想,这些话皇帝又该如何拒绝?难道违背人伦,不让皇后认亲娘?
如今阖宫上下都知道,皇后娘娘不嫌母贱,难道皇帝横插一脚,硬要逼着皇后承认自己的生母卑微?
“皇后果然至孝之人。”皇帝出声了,周公公和云嬷嬷都猛然抬起头看向帝王,那个人一脸严肃地说,“不如将你的母亲扶正,与赵氏平妻。”
珉儿欠身推辞:“母亲并不是家父的侍妾,只是府中奴婢,皇上开恩为母亲脱离奴籍后,她便是自由身。既不是家父的妻,也不是妾,只是臣妾的母亲。”
这算什么,让白氏和秋振宇合离了?不,连合离都算不上,那么他的皇后就单单是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生的,男人是宰相,而女人,马上要成为诰命夫人,但不是任何人的妻妾。
项晔心里说不上的烦躁,怒然看了身边的周怀,意思仿佛是,即便三天很仓促,派去宫外的嬷嬷太监,到底有没有好好教这个女人?
他再看皇后,珉儿一脸平和、神情淡然,而这近乎冷漠的样子,和昨晚如出一辙,昨晚项晔就不高兴,此刻更是……
“那就如你所愿。”可他,答应了。
周公公和云嬷嬷对视一眼,眼瞧着皇帝转身离去,周公公不得不跟着走了,珉儿屈膝行礼,直到皇帝走远,云嬷嬷才来搀扶她,搭上手的时候,忍不住问:“娘娘,您不怕皇上吗?”
珉儿道:“怕,当然怕。”
云嬷嬷心里哭道:您这算哪门子的怕,三年了,宫里美人如云,就没见过您这样的。
第010章 王婕妤
也有宫女将白氏搀扶起,她泪光盈盈地看着自己的女儿,母女这一别,不知几时才能相见,没想到皇帝那么绝,更没想到,珉儿竟然答应了。
“娘,你去了奶奶身边,我就安心了。奶奶的身体还很好,今年才刚见了几根白发,只是这些年特别爱吃甜食,你别光由着她。奶奶一坐下看书写字,就不爱动了,你时常带她去散散步,记得带上两块肉骨头,村头的大黄狗见了骨头就不会围着你们转了。冬天下雪的时候……”
“珉儿。”白氏打断了女儿的话,含泪道,“把老夫人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是,我放心。至于娘,你还那么年轻,还有大把的年华,我就不为你担心了,只是奶奶……”珉儿眼底浮起浅浅泪光,她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见到祖母,可依旧是笑着说,“娘回去后,一定替我告诉奶奶,珉儿在这里很好,绝不会给她丢脸,我永远是她最骄傲的孙女。”
边上云嬷嬷把一切话都听下了,她正寻思着之后要不要悉数禀告给皇帝听。
“云嬷嬷。”珉儿忽然喊她。
“是,娘娘有什么吩咐?”云嬷嬷恍然回过神。
珉儿和气地说:“我想为母亲在宫外安排一处暂时的住处,待皇上下旨之后,就雇人和马车将母亲送去元州秋家的祖宅。这件事你替我去安排,需要花费的银两,从我的体己里拿。”
云嬷嬷忙答应下,又热心地问了皇后是否有特别的要求,之后母女俩在凉亭里又说了会儿话,不等她提醒时辰不宜太久,皇后就主动命宫人将母亲送出去。
所有的事,皇后看似任性,可又无处挑她的毛病,所以连皇帝也被说服了不是吗?皇后对母亲称呼“你”而不是“您”,可见她很明白自己的地位有多尊贵,却不会像那轻狂之人,恨不得全写在脸上。
随着白氏的轿子缓缓离去,发生在太液池边的事也迅速传遍后宫,妃嫔们没能到上阳殿向皇后请安,这会子都聚在淑妃的安乐宫中,听得这样的事,女人们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淑妃不胜其烦,道一声:“妹妹们都散了吧,我一会儿还要去长寿宫伺候太后用午膳。”
妃嫔们不敢再叨扰淑妃,纷纷起身告辞,可淑妃又将王婕妤喊下,关切地问:“泓儿上书房有些日子了,他还习惯吗?”
婕妤王氏是大皇子项泓的生母,本是纪州王府厨房里的丫头。十年前项晔起兵,太后怕儿子行军吃不好,就把厨房里身体结实的王氏指派随军,要她天天给王爷做饭。
不想两年后,王氏突然被送了回去,项晔说她有了自己的骨肉,请母亲代为照顾。
后来王氏为项晔诞下长子,大皇子如今已七岁,而淑妃是三年前到京城时才第一次有了身孕,二皇子项沣,还是个两岁的小娃娃。
众人的目光落在王氏身上,她战战兢兢地说:“一切都好,只是泓儿还淘气得很,收不住心,臣妾没念过书不识字,没法儿教他。”
淑妃温柔地说:“过些日子就好了,将来沣儿长大了,还要靠哥哥教导。”一面说着,命人将一套文房四宝送于王婕妤,这才让众人散了。
妃嫔们出了安乐宫,见王婕妤如获至宝似的捧着那文房四宝,都没让给宫女拿,仿佛怕轻慢了淑妃的好意。
做主子这么多年,还是一副奴才相,那些出身远远优于王氏,却无法在皇帝面前得脸的妃嫔们,心里越发瞧不起。有人故意上前来撞了她一下,便见那砚台从王氏手里飞了出去,摔得四分五裂。
“妹妹,你可小心啊。”昭仪林氏手中的团扇半遮粉面,刻薄地说,“别叫人以为你不识字不念书,就故意糟蹋淑妃娘娘的好心。”
王婕妤着急去捡碎了的砚台,林昭仪便故意踩她的裙子,她脚下一绊整个人跌了下去,惹得周遭一阵哄笑,待见安乐宫的掌事尔珍出来瞧光景,这才都散了去。
尔珍上前问怎么回事,只见王婕妤捧着碎了的砚台,眼泪滴滴答答就往下落。当年被送回来的厨房丫头,也是这么在彼时的沈太妃面前落眼泪,直叫太妃看得心软。
此刻上阳殿中,珉儿正换衣裳,身为皇后每时每刻都要仪态端庄,每日晨起午膳晚膳后都会换不同的衣裳,才能保证任何时候遇见任何人,都不失尊贵。
自然这是很累人的事,云嬷嬷本以为年轻的皇后会不耐烦,可大半天下来,珉儿的耐心与温和,已经让上阳殿里的宫女们,都在背后夸赞皇后好性情。
云嬷嬷正要吩咐宫人传膳时,长寿宫来了人,说是太后请皇后过去一同用膳。
第011章 聪明的人
长寿宫中,已摆下丰盛的午膳,太后本意是为了昨晚的事,想让皇帝与皇后一起吃顿饭说说话。
结果皇后到了,清明阁那儿却只有周怀低眉垂首地赶来,说皇帝忙,来不了。
“罢了,你们记得伺候他好好吃口饭。”太后轻轻一叹,挽了珉儿的手说,“入京三年来,我十天里也有七八天是见不到皇上的,总说国事初定不能懈怠,终日不知疲倦地忙。”
珉儿清澈的眼眸微微含笑,不嫌谄媚也绝不敷衍,那是任何人见了都会喜欢的笑容,说的话更是:“往后有臣妾陪着母后用膳说话,只要母后不嫌臣妾聒噪烦人就好。”
虽然早晨的事多少有些尴尬,可皇后是孝敬她的生母,不合理但合情,反是太后听说皇帝下令不许皇后生母再进宫,加上昨夜的事,总觉得儿子太委屈人家。
前朝的事再如何复杂,也不该牵扯一个无辜的女人,儿子对皇后的态度,太后有些看不惯。
侍奉太后落座,珉儿净了手,拿起玉箸瓷碟亲自为太后布菜,她没有问过林嬷嬷太后爱吃什么,也没问太后,可是挑来的几件菜品摆在太后面前,那么巧都是太后爱吃的。
太后是心里藏不住事的人,便问:“你来之前,是不是问过她们我爱吃什么?这几样都是我平日里喜欢的。”
珉儿放下碗筷,福身道:“回母后的话,臣妾只是挑了祖母爱吃的几样食物,没有事先询问您的喜好,是臣妾的疏忽。”
太后并不介意:“你倒是实诚,我听说老夫人和我一般年纪?”
珉儿道:“是,祖母是继室,嫁入秋家时,和家父一般年纪,比您要虚长几岁。”
太后慢悠悠吃着碗里的食物,示意皇后也坐下用膳,有一搭没一搭地问起皇后过去的生活。
珉儿落落大方,说的话亲切易懂,言谈之间不必费脑子去想人家说了什么,简简单单就为太后勾勒出元州村庄里的风光,直叫太后一餐饭吃得尽兴,比平日里胃口都好。
太后叹道:“你这孩子倒也不认生,咱们这才第一次见面,就亲切地好像认识许多年了。”
珉儿真诚地对太后道:“请母后恕罪,臣妾伴随祖母十八年,如今突然分别,心中挂念不下,见到母后身形气质都与祖母相似,不知不觉地就把那份心思放在您身上了。”
太后感慨道:“听说宰相府的人接了你后,当天就离开了元州,虽然你早晚要出嫁,可老夫人一定没想到会这么突然,现下她一定也在挂念你。不如过些年,把老夫人接回京城,你们相见也容易。”
婆媳俩气氛极好地谈着这些家常事,林嬷嬷悄无声息地退了出来,果然周公公还在门外没走,林嬷嬷嗔道:“皇上既然忙,你怎么不去伺候。”
周怀尴尬地笑着:“嬷嬷,您知道的……”
“我知道什么?”
“这……”周怀抿了抿嘴,上前轻声道,“奴才要看了这里的光景,好回去告诉皇上呐。”
林嬷嬷朝门里看了眼,婆媳俩正笑得高兴,她抖了抖臂弯上的披帛,对周怀道:“你就去告诉皇上,太后娘娘对这儿媳妇,满意得很。皇后娘娘,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第012章 小气的事
但林嬷嬷立刻正经了脸色,轻声道:“什么满意的话,绝顶聪明的话,你都别提了,只把你眼前看到的,太后和娘娘说说笑笑这点事儿告诉皇上就好。咱们擅自下定论,万一和主子心里想的不一样怎么办?你也知道,皇上那边……”
周怀连连点头,感激地说:“还是嬷嬷心里明白。”
他们都知道,皇帝不喜欢皇后,也许不单单因为她是秋相大人的女儿,怕是任何女人占了这个位置,他都不会喜欢。
两人悄悄往殿内看,皇后正搀扶太后起来,像是要坐到一边喝茶,太后眉开眼笑,看起来特别得高兴。
林嬷嬷从姑娘时就跟着太后了,她一直就是这么个简单的人,纪州沈员外家的娇小姐如今竟然成了太后,幸好皇帝是厉害的人物,不然这后宫,她可对付不了。
儿媳妇过世那年,太后哭得比亲家母还伤心,皇后进宫前一晚她还在念叨,盼着新儿媳妇也能有好性情,此刻也算是如愿了。
嬷嬷正要再叮嘱周怀几句,忽然见门前站着高大的男人,她忙拽过周怀一并迎上去,笑道:“皇上怎么来了,可用过午膳了?”
项晔对林嬷嬷还有几分尊敬,应道:“才撂下手里的事,过来瞧瞧。”更伸手拦下他们道,“朕自己进去就好。”
林嬷嬷和周公公惴惴不安,而林嬷嬷一回头,似乎在门外瞥见安乐宫尔珍的身影。
屋子里,皇帝突然而来,叫太后越发喜笑颜开,乐呵呵地说:“用过午膳了吗?虽然不合规矩,桌上现成的都还热着呢,让珉儿伺候你吃两口吧,别折腾他们又换新的来,怪浪费的。”
“是。”不等皇帝答应,珉儿已经应下了。
她没正眼看皇帝,径自稳稳走向膳桌,摆下干净的碗筷,这些事本该是底下的人做,门前林嬷嬷和周公公立刻就上前来要搭把手,珉儿温和地说:“我来就好了。”
项晔走到桌边,面无表情地坐下,珉儿递给他一碗汤,可皇帝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此刻门前又有人出现,淑妃已经换了雪青色烟纱宫装,贵气且优雅,面上是温婉的笑容,进门便说:“皇上,臣妾把您要的汤送来了。”
尔珍就跟在淑妃身边,摆下一盅汤,外头尝膳太监立刻进来验毒,而淑妃施施然去向太后行过礼,这才到了珉儿的面前。
珉儿手里还端着一碗半凉的冬瓜云腿汤,她默默地放下,见淑妃向她行礼,云淡风轻地应了一声,知道这里接下去没她的事了,便朝皇帝微微欠身,安静地回去了太后身边。
膳桌旁,淑妃熟稔地为皇帝布菜盛汤,嘘寒问暖好不亲昵,平日里淑妃也是如此,可偏偏今日这场景,叫太后很看不惯。
太后皱了眉,看看珉儿,又看看那边两个人,明知道儿子是故意的,便伸手挽过珉儿,笑道:“今日高兴吃多了,陪我到树荫底下走走。”
珉儿本是一脸淡然,听见这话感受到太后的好意,眼眉一弯便是那招人疼爱的笑容。她搀扶太后往外头去,路过膳桌时太后只道了声出去走走,再没理会这边帝妃二人。
初夏时节,阳光明媚,便是树荫底下也热烘烘的,太后怯热,瞅着明晃晃的太阳叹道:“纪州的夏天,就和这儿的春天似的,来了三年了,我也不习惯,元州那里是什么样的?”
珉儿应道:“元州四季分明,和京城差不多。”
太后道:“还是纪州好……”可她立时笑了,拍拍珉儿的手道,“这是我们婆媳俩说的话,别叫旁人听去,自然是京城好,在纪州如何能做皇帝呢。”
“珉儿啊。”太后已经很习惯这样喊着儿媳妇的名字,可脸上少了几分笑容,无奈地说,“皇帝他做了很小气的事,想来他自己还不觉得,你是聪明的孩子,别和他计较。”
珉儿垂首不语。
太后道:“皇帝是重情重义的人,他早晚会知道你的好,耐心等一等。”
珉儿颔首:“臣妾记下了。”
太后问:“敬安皇后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珉儿应道:“臣妾十年前离京后,就不知天下事,纪州那么远,母后和皇上过去的事,臣妾都不知道。”
太后轻轻一叹:“到底该不该,由我来告诉你?”
而这一边,皇帝早撂下了筷子,他浑身是不耐烦的气息,在殿门前来回踱步。
“既然皇上这么不高兴,往后别再让臣妾做这种事,不知方才太后怎么想,更不知皇后娘娘怎么想,一定以为臣妾是故意的。”
淑妃突然丢下碗筷,毫不客气地对皇帝道:“皇上,臣妾告退了。”
第013章 大婚不值得庆祝
雪青色的纱裙随着步履轻扬,淑妃就快三十了,平日里若是穿紫色,也是靛紫或紫红等庄重贵气的色彩,相比之下,她这个年纪和地位穿戴雪青色,显然多了几分浮气。嫩嫩的色彩与她的气质不相符,但是她知道在这里,会遇见那十八岁的皇后。
“你生的什么气?”项晔拦下了淑妃,“既是朕叫你这么做,谁敢疑你?便是母后跟前,朕也会替你解释。”
“皇上。”淑妃却冷冷一笑,眼中水雾朦胧,“表姐去世后,臣妾一直都无法替代她的位置,臣妾认命了。可皇上也不该拉上臣妾,来做把另一个人驱逐出这位置的事。”
项晔果然被触怒:“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那深邃的眼眸里,酝酿着不知会如何爆发的愤怒,多年来,淑妃一直小心翼翼不敢踩的底线,此刻竟被自己毫不顾忌地践踏了,她当然害怕,她是仗着情意在使性子,而不是对帝王之怒无所畏惧。
“可是……皇上应对天下事,应对那些狡猾的大臣,有的是手腕有的是办法,怎么现在却做这种孩子气的事?”淑妃避开了方才话语里的忌讳,就事论事道,“您到底想让皇后娘娘看什么?”
说这话时,宫门前进来了美丽的人,初初大婚的新娘,一身大红的裙袍,那盛开的牡丹在裙底朵朵绽放,肩头是翩翩飞舞的雪白花瓣,让贵重的红色多了几分轻盈。
珉儿款款走来,看见皇帝和淑妃在门前,她神情淡淡的。
淑妃不自觉地拢了拢臂弯上的披帛,自己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衫来?
“娘娘。”待皇后到了跟前,淑妃端着礼仪,让在一侧,向珉儿福了福身子。
“早晨匆匆一见,未及多说几句话。”珉儿微微颔首,问道,“你就是安乐宫淑妃,皇次子的母亲?”
淑妃忙道:“是,臣妾还没能好好向您请安,娘娘却把臣妾记住了。”
珉儿微微一笑,没说什么,转而看向皇帝,又是一脸淡然:“母后命臣妾来看一看,不知皇上是否已摆驾清明阁,皇上在,则命臣妾向皇上请示,母后想在长寿宫再摆一次宴席,为了庆祝臣妾与皇上的大婚。”
皇帝目色深沉,别过脸道:“母后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珉儿道:“回皇上,是母后的意思。”
两人一来一回,平淡冷静,淑妃在边上看着,心里只觉得稀奇。这个皇后很奇怪,从早晨发生的一切看来,她好像和这个皇宫格格不入,此刻面对皇帝,连一分笑容也没有,这宫里哪一个女人,不希望皇帝能多看自己一眼?
但是,又挑不出皇后的错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