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莺妃后传之凤引江山-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柳听到太子的话连忙上前,抬手夹了一碗块鱼肉放在了李青慕的面前。
晴修仪饮尽一盏美酒后,拿起锦帕擦了擦嘴角,看着李青慕笑道,“皇后娘娘,太子与您真是亲近,都是叫您娘的。”
李青慕抬头对晴修仪柔柔一笑,没有回话,揽着太子的肩膀看知柳给鱼肉剔刺。
晴修仪见李青慕不接话,便回头对柳昭容笑了句,“本宫的二皇子,都是叫本宫母妃,听着到底是比叫娘少了三分亲近之意。”
皇室之中,皇子公主们皆是叫生母为母妃,叫皇后为母后。如太子一样直呼李青慕娘的,从未有过。
别说是皇室,便是朝外的世族大家也是少有。
娘字,虽然显得亲近,却沾了几分市井贫家之气。
柳昭容坐听了晴修仪的话后,轻抚着自己隆起的小腹笑道,“待本宫腹中的皇嗣诞下,本宫也要他让本宫娘,听着心里欢喜。”
妙夫人低眸一笑,持起酒盏轻饮,未参与到两人的话题里。
温夫人在安排宫宴的位置时,便将她自己的位置安排在了建宁帝的下手处,怕的就是太子看到她时会哭。
此时听着几位妃嫔说育儿经也不好插嘴,便持起酒盏敬建宁帝,笑道,“皇上,良辰美景,臣妾敬你一杯。”
建宁帝含笑将酒饮下,放下酒盏后回头看向李青慕。
李青慕正轻抚太子的后背,吃饱的太子张着红润的小嘴,轻轻的打了两个饱嗝。
伸手轻捏了太子白嫩的脸蛋两下,李青慕回头对知柳轻声道,“抱下去玩一会。”
知柳点头,招呼了平日里侍候着太子的嬷嬷和宫女过来将太子抱走了。
回头间见建宁帝正在看自己,李青慕笑了,问道,“皇上看臣妾做什么?”
“朕想邀皇后同饮一杯。”建宁帝持起酒盏,对李青慕笑道。
李青慕持起酒盏,同建宁帝的轻碰,“臣妾敬皇上。”
妙夫人看着帝后两人次酒饮尽,抬头笑道,“皇上与皇后娘娘同饮,倒是忘记我们了。臣妾不依,皇上皇后定要与所有的姐妹们同饮一杯才是。”
建宁帝和李青慕相视一笑,又举杯同所有的妃嫔同饮了一杯。
因太子困倦,未等宫宴结束李青慕便先退了席。
在偏殿中将太子哄睡后,李青慕沐浴后坐在凤榻上一边喝鱼汤,一面对知柳问道,“姚远叫你出去,可是说什么了?”
知柳点头,回道,“皇后娘娘,太子到温夫人的宫中去住,已是一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如夫人刚殁,温夫人便想将太子养到自己的膝下。而晴修仪和妙夫人,刚诞下了二皇子和三皇子。当时前朝百官上折子立后的呼声很高,所以……”
“所以太子怕温夫人,是妙夫人或是晴修仪动的手脚,是吗?”李青慕轻轻打了个酒嗝,抬眸看着知柳道,“只要太子不在了,她们的皇儿就有可能被封为太子,她们就是顺理成章的皇后,是吗?”
知柳低头不语,算是默认了。
“这样说来,温夫人反倒无辜了。”李青慕美眸之中泛起一丝朦胧,“可她们到底做什么了,太子会怕温夫人怕成那样模样?”
“这,就不得而知了。”知柳摇头,猛然又道,“对了,皇后娘娘,太子从温夫人那里回到清心殿后,皇上曾经下旨将晴修仪禁足两个月。”
李青慕点头,明白这真相要从谁那里去问了。
建宁帝痛爱太子,太子莫名其妙受了那样大的委屈他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做视不理。
将温热的鱼汤都喝下腹中后,李青慕捂着胃打了个嗝,睡意浓了。
石蕊从外面进来,对李青慕福身道,“皇后娘娘,太子闹着要同您睡。”
“那抱进来吧。”李青慕对石蕊轻笑道,“夜风凉,给他多穿些,莫要冻到。”
石蕊连连点头,转身出去了。
须臾,奶娘抱着裹了件披风的太子进来了。太子困倦的揉了揉眼睛,向李青慕伸出双手,“娘,抱。”
李青慕连忙接住,将太子抱到了怀里后,笑得柔柔的,“煜儿,你要和娘睡?”
太子点头,小手捧起李青慕还带着湿气的青丝,嗅了一下后道,“娘的头发香香的。”
钻到李青草的怀里乱蹭,又道,“娘的身上也香香的。”
李青慕低头闻了闻太子小手,笑道,“煜儿身上也香香的。”
问晴从小宫女手里接过太子的绣枕放到凤榻上,整理好后对李青慕道,“皇后娘娘,时间不早了,您和太子就寝吧。”
说着拿着团扇在凤榻里扇了几扇,将红绡帐放下了,“奴婢就守在外面,皇后娘娘有事就叫奴婢。”
李青慕轻嗯了声,满脸慈爱的看着太子,笑道,“煜儿,你是自己睡还是要娘哄着睡。”
“我要哄娘睡。”太子从李青慕的怀里坐起来,让李青慕躺下后童言童语道,“我哄娘睡,娘睡着了我再睡。”
李青慕点头,面向躺好后闭上了美眸,任太子的小手轻拍到自己的肩膀上,甜意从心底泛到了舌尖。
过了须臾,当太子的小手不再拍动时李青慕睁开眼,太子已经躺在她身侧睡着了。
打了个嗝,李青慕将薄薄的锦被盖在了太子的身上,握着太子一双胖呼呼的小手闭上了双眸。
每月十五,都是祖上传下来皇上与皇后合寝的日子。
当建宁帝来到关雎宫时,看到的便是李青慕同太子已经相拥而眠,嘴角皆带着甜甜的笑意。
他轻轻抱起李青慕往凤榻里面送了送,自己侧身躺上去,把李青慕抱到了怀里。
闻到酒气,李青慕朦胧中回头。看到建宁帝深邃的眼眸时,下意识的问了句,“你怎么过来了?”
建宁帝轻吻了下李青慕的樱唇,醉意甚浓的笑道,“今日本就是同皇后合寝的日子,朕怎么敢违背祖制。”
太子听到有人说话,从床榻上坐起身,他看着拥在一起的建宁帝和李青慕揉着眼睛问道,“父皇,娘,你们在做什么?”
………………………………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配
?建宁七年八月十九,巫奉天进宫,迈进了清心殿。
巫奉天与建宁帝已是一别三年未见,好友重逢,本是件让人愉悦的事,可两人却坐在清心殿的内殿中沉默默不语。
建宁帝知道三年前是巫奉天将李青慕带出大月,也知李青慕这次和亲回来,巫奉天骑着马一路紧随在后,同样,也知道了巫奉天心中所属为谁。
坐了良久,建宁帝对坐在他对面白衣袂袂,神色淡然,嘴角还带着一抹浅笑的巫奉天问了一句话,“什么时候的事?”
巫奉天嗓子略紧,看着建宁帝长叹一声,道,“很久,久到,我已经记不清是何时。”
建宁帝右拳紧握,轻捶身侧的桌几,心中对巫奉天升起愤怒,感激,愧疚等多种情绪。
巫奉天不只是他的臣子,更是他年少时唯一的好友。陪同他走过了他年少时最艰难的岁月,后来又助他取得了这天下。
他愤怒巫奉天会喜欢上一个他不应该喜欢的人。感激巫奉天没有在他同李青慕之间陷入危机时趁虚而入。愧疚巫奉天助他夺得天下,可他却连一个女人都给不起……
见建宁帝的眼中闪过种种复杂情绪,巫奉天笑道,“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问题,我调整好我自己就可以了。”略停顿,巫奉天挑眉道,“她不知道,一直不知道。”
建宁帝闻言抬头,诧异三年的时间巫奉天都没有说出口。
巫奉天习惯性的拿起手侧的折扇,看向内殿里的一只梅瓶沉默了须臾,“我要成亲了。”
建宁帝微愣,随即认真的问,“哪一家的小姐?品行如何?可下聘了?”
建宁帝曾多次用公主吓唬巫奉天,却从未真的想过要将巫奉天赐婚给某一位公主为驸马的想法。
配不上。
不是巫奉天配不上公主们,是那些自小娇惯的公主们配不上巫奉天。
如今巫奉天突然要成亲,建宁帝心底的愤怒全被一种不知明的情绪所取代。
不甘,想阻止,却又无力。
“你认识,莫梅也认识。”巫奉天挑唇一笑,细长的双眸中尽是淡然,“过两日,我将她带进宫来见你们。”
建宁七年九月初三,李青慕在关雎宫内见到了巫奉天和一位旧人。
当衣着藕何色宫装,发髻上簪满珠翠的彩珠给李青慕行礼时,李青慕看着她盯看了好一会。
彩珠已不是那个在晋王府书房里侍候茶水的婢女,她被建宁帝认做了义妹,虽然没有公主的封号,身份却要比一些世家女尊贵许多。
巫奉天看到李青慕眼中露出迷茫,指着彩珠对李青慕温和的笑道,“莫梅,她你可还认识。”
屈着膝的彩珠同样一楞,看着眼前身着炎色绣了金凤罗裙的李青慕惊讶的问道,“你是哑奴?”
转眸间看到建宁帝坐在主位上淡然喝茶,彩珠忙低下头去,守规矩的道,“彩珠僭越。”
彩珠两字,开启了李青慕尘封的认识。
多年前,眼前的彩珠曾经与她同在晋王府的书房里当差。彩珠侍候茶水的,李青慕侍候笔墨。
那时李青慕装哑,年幼的彩珠总是絮絮说个不停。
曾说过,等在有朝一日她嫁人了,要同晋王将李青慕要过去,让李青慕当她通房的丫头,做一房姨娘。虽然是妾,却要比配一个小厮苦一辈子强。
李青慕展开笑颜,从宝座上起身缓缓走到彩珠面前,将彩珠扶起来后亲昵的问道,“快起来,同本宫不必这样多礼。彩珠,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彩珠抬起眼眸看了李青慕一眼,神色略拘禁的道,“回皇后娘娘的话,很好。”
见彩珠小心翼翼的不敢说话,李青慕回头看建宁帝,道,“彩珠都不敢同我说话了,你出去。”
转过身,对巫奉天一扬头,亦是道,“你也出去!”
建宁帝放下手中茶盏,站起身轻拍了拍巫奉天的肩膀,一同出了关雎殿。
彩珠目瞪口呆,看着李青慕弱弱的道了一句,“皇后娘娘,您让皇上出去……”
而且口气那般强硬,态度那般不好。
“他们不出去,我们没办法好好说会话。”拉着彩珠的手走进外殿的竹榻上坐下,李青慕吩咐了问晴知柳重新上茶盏。
彩珠挨着李青慕坐下后神色更为拘禁,直到问晴和知柳端着茶盏回来,她才木然的看着李青慕问道,“你,会说话?您,是公主……”
李青慕莞尔一笑,亲手将茶盏从问晴的手中接过来,递给了彩珠。
彩珠惶恐的将盏茶接过去,紧张的不知如何是好,额头上渗出一层细汗,全然没有了早年在王府时那份机灵劲儿。
李青慕从知柳手里接了茶,吃了一口后,旧话重提,“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回皇后娘娘的话,很好,非常好……”彩珠再次点头,纤细的手指捧着盏茶,指节微白。
建宁帝登基后,彩珠留在了原晋王府中,如半个主子一般。建宁帝曾经提过给她许一个好人家,她都拒绝了。
多年的等候,让她守得云开见月明。
她知道巫奉天娶她不是因为对她有情,可这样的结果她已经很满足。
因李青慕的皇后身份摆在那里,彩珠很是紧张。往往都是李青慕问一句,她答一句,李青慕不问,她便沉着头坐在那里,看着双手中捧着的茶盏不说话。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两人初见之下的喜悦消失殆尽,气氛随之变得死气沉沉。
趁着李青慕再次让问晴上茶盏的空当,彩珠起身告辞了。
李青慕点头,赏了两只羊脂玉玉镯后,命知柳带她出去。
彩珠出去后不久,巫奉天背着手走了进来,脸上的笑意甚浓。
看到李青慕一脸狐疑的盯着他看,他笑问道,“你这样看我做什么?”
“你……”李青慕歪着头,挑眉问道,“你怎么突然想到成亲了?”
“不突然。”巫奉天缓缓走到李青慕身侧,用右手轻敲了敲桌面。李青慕将左腕搭上去后,巫奉天将右手修长的三指按在其脉门上,“我是想了许久才做下的决定,再说,我已是而立之年,是应该成亲了。”
“就是觉得很突然。”李青慕看着巫奉天搭在自己左腕上的三指,微微出神。
须臾,巫奉天抬起右手三指,笑了,“你的身子已经好了。”
“我觉得彩珠……”李青慕抬头看欲言又止。
她觉得彩珠配不上巫奉天,虽然彩珠现在的身份不低,可她还是觉得配不上。
“彩珠很好,她虽不是世家小姐,可品行相较那些世家小姐要好上许多。”巫奉天淡淡的回道,脸上的微笑一直未减,“而且,娶皇上的义妹,总比娶皇上的亲妹妹强,那才是真正的折磨。”
李青慕闻言轻笑出声,含水的双眸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巫奉天细长的眼眸一动,将手背在身后笑道,“我走了。”
说罢转身出了关雎殿。
李青慕看着巫奉天的背景消失在殿门口,如花容颜上的笑容渐渐变淡。
她不傻,有些事并不是一定要别人说了她才会知道。
可让它永远埋藏下去,才是眼下最好的解决方式。
半盏茶的功夫,建宁帝踏着一束阳光从殿外走进来。
李青慕扬起嘴角,对建宁帝痴痴笑道,“完颜哲,你的妹妹们是不是都要哭了?”
“是要哭了。”建宁帝走到李青慕的身侧,将李青慕紧紧抱到怀里后笑道,“三公主和四公主只选了两位驸马,余下的一个位置都是给奉天留的。”
李青慕趴在建宁帝的胸前大笑,道,“完颜哲,你封了彩珠为公主吧,这样彩珠就能选三位驸马了……”
建宁帝扬眉,“奉天哪里得罪到你了?”
李青慕摇头,发髻上簪得玉簪划到了建宁帝的耳侧,触感冰凉。
建宁帝抬起手,将李青慕发髻上的珠花发簪步摇一一摘下,放到了一侧的雕花桌几上。
回手间又将李青慕耳朵上挂着的碎玉耳环摘了下去。
齐腰的青丝没了发簪的固定倾滑而下,在李青慕的身后划过一道柔合的弧度。
“他没得罪到我。”李青慕抬起纤细嫩白的手指,将挡在眼前的发丝别在了耳后,“他不是得罪到你了吗,以前你总用三公主和四公主吓他。”
“多久的事了,朕大度,不同他计较了。”建宁帝端起一侧的茶盏轻饮一口,须臾后,对李青慕浅笑,“巫家一直神秘,巫家人的婚事皇室一直很少插手……”
巫奉天不同意的情况下,他无法给巫奉天重新指一门亲事。
“是神秘。”李青慕点头,“有很多不能告人的秘密。”
“巫月的目的是把你送进宫来,这点很合我心。”建宁帝朗声一笑,“至于巫家族内的恩怨……巫家人永远不会伤害皇室中人,这点足矣。”
李青慕轻轻嗯了声,将头靠在了建宁帝的胸膛上,听着耳侧传来的强健心跳,深吸了一口气后,又缓缓的呼了出去。
建宁帝低头看李青慕白皙如玉的侧脸,笑道,“慕儿,是时候给煜儿添个妹妹了。”
李青慕抬头,建宁帝带着浅笑的薄唇正好落在了她的唇齿间。
睫毛微颤,李青慕缓缓的闭上双眸,双手环抵在建宁帝胸前,轻轻喘息。
就在建宁帝的手抚向李青慕的腰间时,李青慕突然大笑不止,推开建宁帝道,“煜儿回来了。”
建宁帝的脸色,因太子远远喊了一声‘娘’成功变黑了。
………………………………
第二百五十九章 追封
?巫奉天大婚的日子,订在了建宁七年十二月初六。
彩珠年幼时父母已经双亡,无亲可请。巫家情况特殊,一切都由巫奉天自己说了算。
所以两人需要准备的事项简单许多。
因彩珠挂着建宁帝义妹的名份,所以李青慕以皇嫂的身份帮着张罗了许多嫁奁。
建宁七年十一月初五,谢远行病重。
谢远行已年迈,这样大的年纪又在寒冷的冬日倒下,再好的御医也无法让她枯木逢春。
建宁七年十一月十五,谢远行病逝于谢大将军府。
谢氏一党在谢远行将兵符拱手让出时便已弱势许多,如今谢远行离世,让朝堂上曾经站得半壁江山的谢氏一党被其他几党压得死死的。
谢远行的棺椁下葬次日,建宁帝下旨,追封已逝的太子生母如夫人为皇后。
建宁帝圣旨一下,朝堂后宫皆将目光都落在了太子身上。
建宁帝如此举动,等于承认了太子的生母如夫人,等于承认了谢家是太子的母系亲人。
这在历代的太子身上,皆是没有的。
建宁七年十一月二十七,太子三岁生辰。
李青慕上一次给太子过生辰是在大顺皇宫内,那时太子还未满周岁。太子两岁她又不在太子身侧。因此,在建宁帝的授意下,太子的生辰办得很是隆重。
不仅后宫之中隆重,因太子名义上的生母刚刚被追封了后位,前朝百官也甚是看重。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皆是送了贺礼,暗中站了队伍。
太子生辰过后,接踵而来的便是巫奉天大喜的日子。
因巫家一向神秘,巫奉天在朝中挂的官职是闲职,身为国师的巫阳同朝中百官又不交好,所以并不张扬。
建宁帝同李青慕身份特殊,不好亲自到场,只下了赏赐。
巫奉天的婚事过后,离除夕也就越加近了。
后宫之事,自有温夫人,妙夫人,柳昭容几个人张罗着,李青慕根本不用插手。
建宁帝不忙时,李青慕和太子便成了清心殿中的长客。
太子跟着宫人在殿外玩,李青慕便窝在建宁帝的怀里看折子。
朝堂之上的事李青慕懂的很少,她都是拿建宁帝朱批过的折子看,有时想法同建宁帝朱批做下的决定不同,还会同建宁帝说上几句。
每当这时,建宁帝便会将朝堂之上的党派之争讲与李青慕听,慢慢的,李青慕对那个从来没有去过的金銮殿,从来没有见过的文武百官,在心里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
例如,如今的右丞相孟自宗,是少有的贤臣。
孟自宗是两朝员老,在始元七年被封为右丞相之职。那时他与左丞相安恺行是始元帝的左膀右臂。
后来始元帝驾崩,皇宫大乱平息后,孟自宗是第一个站出来拥护建宁帝为皇的。
提议废黜子贵母死这条提议,也是孟自宗在几个世家之中周旋的结果。
再例如,如今的镇远大将军吕薄云,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将才。
他能被封为大将军,有谢远行的刻意栽培,有建宁帝的有意提携,更多的是他有真本事。
李青慕因为上一世的事一直对吕薄云有偏见,所以在建宁帝夸吕薄云将才难得的时候,她嗤之以鼻。
看到李青慕这样,建宁帝一笑也就不再说话了。
毕竟当年提出让大顺公主随军而行激怒大顺的人便是吕薄云,在这事儿上,建宁帝自认也有错。
除去这一文一武两个肱骨之臣外,李青慕还得知巫奉天还是个难得的谋臣。
当建宁帝说出这个时,李青慕瞪大了水眸,不可思议的道,“巫奉天,他?谋臣?”
在李青慕的印象中,巫奉天就是个大夫。再往深了说,是个长相好点,风度翩翩的大夫。
他整日里除了拿着一把折扇在手里轻扇,引得京中世家的少女们连连尖叫外,再没有别的本事了。
“你以为,我为晋王的时候,这所有的事都是我一个人筹谋的吗?”建宁帝啼笑皆非的道,“我得皇位,奉天居功甚大。我在晋王府扮痴装傻之时,奉天长年在外远游,皆是在为我办事。”
李青慕哑牙。
“你小看他了。”建宁帝叹道,“如果他真想入朝为官,可以官拜三品。”
“那他为什么不为官?”李青慕诧异,“他帮你夺得天下,难道只因与你是至交?”
“巫家人,你说得清?”建宁帝笑问,“巫阳与巫月同为兄妹,却非要置对方于死地,这不也说不清吗?”
自那一刻起,李青慕眼中唯一一个正常的巫家人,也不正常了。
谁会不图名不图利,帮别人夺了天下后甩一甩袖子如同没事人一般?
这也太仙风道骨,太道德高尚了。
除了孟丞相,吕薄云,巫奉天三个人外,刘安也是军中少有的将才,三公主的大驸马周世阳,熟研兵法。长公主的二驸马狄海,对大月现有的律例很见解。
他们,都是被建宁帝挂在心中有意提携之人。
建宁七年十二月十六,李青慕午后无事,在太子睡了后便又去了清心殿。
建宁帝正坐在书房里看折子,抬头见吕识引着李青慕来了,指了指自己的身侧,道,“过来。”
李青慕将滚了狐狸毛的月白色披风脱下来交给凝诗,自己提起裙摆走过去坐在了建宁帝的身侧。
建宁帝左手持折子,右手抓住李青慕两只冰凉的小手,直到捂暖合了才松开,“这样冷的天,我以为你不来了。”
“闲着也是闲着。”李青慕弯眸一笑,“不如来这里陪你看折子,也省着无趣。”
李青慕接过凝笑奉的茶盏刚饮了一口,建宁帝抬手递了一本折子给李青慕。
李青慕柳眉微挑,将茶盏放下手放到了一侧,接过折子细看。
随着美眸在折子上的字体上滑过,李青慕嘴角的笑容渐渐变淡,最后眼中挂了一丝怨气。
一扭身子,李青慕不再去看建宁帝,拿着手里的折子坐在那里生气。
吕识和凝诗凝笑一看李青慕板起了娇颜,忙躬着身子退出去了。
折子上,谢冬华提议为年幼的太子选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太子太保。
往朝的太子,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太子太保皆是由皇帝指派,从未有大臣参议过。
毕竟太子只是个应时的产物,最后为皇的可能性微其甚微。
现在不同了,现在朝中大臣将太子当成了真正的储君去看待。
建宁帝将李青慕手中的折子拿下放到一侧,轻声劝道,“太子再过几日便满三岁了,也是时候选老师了。我正想同你商量,朝中文武百官有能者甚多,……”
李青慕拍下建宁帝放到她肩膀上的手,眉心紧颦,不发一言。
“慕儿,”端起茶盏递到李青慕的唇边,轻声道,“现在不让朝臣们认清谁是储君,他们会去辅助别的皇子,那时煜儿所要面对的就更危险了。”
建宁帝追封如夫人为皇后,为的就是给太子在朝堂之上找到一支支持他的党羽。谢家是太子名义上生母的母家,此时又在风雨飘零之际,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李青慕抬眸甚是哀怨的看了建宁帝一眼,终于是举起手扶在建宁帝的手腕上,喝了一口温茶。
微苦的茶汁咽下后,李青慕把脸靠在了建宁帝的臂弯里,道,“他还那样小,请了老师后,每日白日便都要跟着老师们去习文习武,我不在他身边,我不放心。”
“所以,我会选一个武功高强的太子太保,再给煜儿选两名世家子弟的陪读。”拥住李青慕的肩膀,建宁帝劝道,“慕儿,你心疼煜儿我知道,可你若想让他成为一代君王,就不能过分溺爱。”
“完颜哲,”李青慕轻过头,看着建宁帝可怜惜惜的问,“煜儿一定要当帝王吗?他就不能当个安乐王爷自由自在的过一辈子?”
建宁帝笑了,捧起李青慕的脸,抵在她的额头上,“国师帮煜儿观过气,煜儿年纪虽小,帝王气势却已经显露出来。慕儿,他注定为皇,就算我现在废了他的储君之位,他将来还是要做帝王。与其让他如我一样去百般劳心,我宁愿把路给他铺好。”
李青慕将脸贴在建宁帝的胸膛上,双臂越环越紧,闭着眼眸长声叹气,“如果没有巫家,我们的日子会不会过得更简单些?”
“没有巫家……”建宁帝轻笑出声,“煜儿也要为皇。”
语气虽柔,话里却是帝王的决心。
李青慕的心高高的吊了起来。
以前太子的储君之位是挂名,对任何人都没有影响。如今,建宁帝一道追封皇后的圣旨和谢冬华一道折子,将太子明晃晃的推到了台前。
将头埋在建宁帝的怀里,李青慕白皙的眉头皱起了一个花生粒大的疙瘩。
………………………………
第二百六十章 三师
?过完除夕,太子的三位老师终于在建宁八年二月初六被定下。
建宁帝和李青慕最为中意的太子太师人选是右丞相孟自宗。
孟自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两朝为官对朝廷忠心不二,为官多年两袖清风,是少有的好官清官。
让他担当太子太师,让其教导太子天文地理治国之事,是再合适不过的。
太子太傅选了一个李青慕颇为耳生的人,名叫贺清。
贺清是建宁三年的武状元,习得一身好武艺,熟知兵法,曾被封为副官随大军压境大顺边境。
回朝后任职在刘安的麾下,颇受刘安重用。只是为人耿直,与同僚们相处不是很融洽。
建宁五年六公主选驸马时,承蒙六公主不弃其出身低,便选做了六公主的大驸马,也是唯一的一位驸马。
这次选太子太傅,建宁帝的目光多次在各位将军和总兵之间徘徊,最后拍下了贺清。
不为别的,只为贺清至今为止,都因其脾气秉性的原因而没有加入到任何一个世家的阵营。
太子身侧,需要一个这样品性耿直,官涯干净的人。
太子太保,选了总兵刘安。刘安早年是谢远行麾下猛将,谢远行卸甲归田后,刘安回京做了御林军首领。
后来建宁帝夺得天下之时,刘安守护皇城的七万御林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刘安这些年的政绩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刘安是真真正正的谢氏派系人选。
他当太子太保,定不会让太子有分毫差池。
东宫三师选定后,接下来要选的便是同太子陪读的官家子弟。
这些年幼时同太子一起长大的官家子弟,在太子登基后会成为太子的近臣。
所以建宁帝很是慎重,没有太早做下论断。
建宁八年二月二十,天刚蒙蒙亮李青慕便在问晴和知柳的服侍下起身。
梳洗用了早膳后,她命人石蕊将太子带到了自己的身前。
太子被石蕊领着进到内殿之中,看到李青慕正坐在矮榻上喝茶,行了个规矩的宫礼,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