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雪满庭[金榜]-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帝驾崩之时更添有献策之功。不仅阖府的仆妇们,便是霸陵侯裴湛对她也颇有些满意之色。如今见她因此时面色踌躇,徐氏得意之余,倒也诚意指教了她。
穆太妃当初在宫里便以琴曲著称,太宗武皇帝最爱的便是一日繁重公务之后,召她来弹奏一曲。据称她在入宫之前便曾受大家指点,一首岁丽安神曲弹奏的十分入神。
徐氏便将此事告知曲莲,并给她指了路子。穆太妃既然爱好琴曲,不如从此处下手。
曲莲听了,便想着去寻一把古琴,便着了回事处的管事前往贩卖古琴的商贩那里寻找。谁想着,这庐陵城内知晓穆太妃此好之人也不在少数,那管事跑遍了庐陵城内的琴商处,也未寻着一把名琴。
徐氏得知此事,却也无法,只能着曲莲去寻件富丽些的物件,便只能如此了。
曲莲回了点翠阁思索一番,心中便有了些计较。面上却只寻了一尊珊瑚宝石树,徐氏见那珊瑚宝石树倒也富贵喜人,便也应同了下来。今日便着了妥善的婆子,抬着去往了庐陵王府。
穆太妃寿诞,确然是庐陵城内的大事。徐氏等人的马车还未及王府所在的大街,便已经被前来道贺的马车阻了前路,只得跟着车流慢慢向前行进。不过四五里路的一条长街,直走了大半个时辰。待见着了王府大门,便有了管事模样的男人躬了身行至徐氏车前,对着今日随车护送的护卫教头翟向道,“不知侯府马车竟行了这条路,累得夫人在此处耽搁许久,真是奴才们的不是。”
徐氏自车内听他这般客气,便撩了帘子温声对他道,“……本想着左右不过四五里路,却不想被阻滞在此。还是太妃娘娘德高声重,才有这庐陵城万户来贺的声势。”
那管事听了脸上笑容更是恭敬,便让王府的护卫们开了路,裴府的马车便再无阻碍的进了王府那三间五架的门楼。进了大门,徐氏几人便下了车,影壁后早有翠幄青釉车在一边侯着,待三人上了车,便向着王府内院行去。
打头那车边跟着个穿着湖色杭绸褙子的管事媳妇,一边跟着车子前行,还恭声对车内的徐氏道,“夫人,咱们这便是先去福寿阁去给太妃娘娘问安吧。”徐氏自车内便客气应道,“正该如此。”
如此,一行三辆车便朝着王府内院正南的福寿阁行去。
直过了一炷香时间,车子才抵达福寿阁。见车帘被撩开,曲莲这才扶着丹青的手下了那青釉车。入眼便是一排的粉墙,正中大开着双扇的黑漆大门。两排穿着同样鹦哥绿褙子的丫鬟立在两侧,见客人抵达,便齐声问安。曲莲与裴玉华便跟在徐氏身后进了那大门。便见那门后又是一道影壁,影壁四角雕了百婴嬉戏图,正中便是福寿两个大字。绕过影壁,便是一条长长的青石甬道,连着一处回字形的抄手游廊。进了抄手游廊便又走了半盏茶功夫,这才进了一个足有十丈见方的大院子。
院子正中有一株年岁不小的高株海棠树,此时正值仲春,几十条长长的枝桠上结满了粉色的海棠花,一阵微风之后,便簌簌的落着粉白的花瓣。众人绕过那海棠树,便行至正殿门前,待走上那雕着牡丹雉鸡的青石台阶后,便听到一阵笑声自那殿内传来。
穆太妃出宫前,自宫中分位极高,仅在皇后与当时的许贵妃之下。武皇帝崩后,延德帝也曾颁旨在庐陵王府为其破制修建了这么一动桂殿兰宫。曲莲见着这座十分富丽的宫室,心中却想着。当初延德帝为着安抚庐陵王不得不讨好穆太妃,却没想着,他这才驾崩不足半年,这里却一片繁华圣鼎,这座宫殿主人的儿子也已向着那皇城金殿虎视眈眈。
见徐氏等人上了台阶,殿外早有管事的嬷嬷大声的通传。自殿内便迎出了一位着宫装的年轻妇人,见着徐氏便笑脸迎了过来。因笑道,“太妃听见您到了,迭声道快请进来呢。”
徐氏便朝那妇人点头笑道,“有劳赵侧妃。”
几人便朝那殿内行去,裴玉华跟在曲莲身后低声道,“那位便是庐陵王爷的侧妃,姓赵。我上次来王府时便听说,这位可是王府的得意人儿。”又说道,“庐陵王妃姓白,如今王府小世子便是她所出。”
几步过后,便入了正殿。
正殿之中,已有不少前来道贺的世家夫人,莺莺燕燕一片,瞧着倒十分的热闹。
便见殿中正位处端坐着一个四旬妇人,穿着件玫瑰紫的十样锦妆花通袖大袄,乌黑的头发梳了高髻,带着一整套的青金石鎏金头面,显得十分雍容。曲莲瞧着这位便应是武皇帝宠妃如今的穆太妃,见她如今虽已近五旬,面色却依旧红润白净,瞧着也就四十出头的样子。如今虽已年华不在,却依旧能看出年轻时应是十分漂亮。
她坐在上首,带着满脸的笑容,便是自眼底之中都透着喜庆。曲莲见她这般,不自觉便想起当年因翠宇台之变而被鸩死在宫中的张皇后,以及那位不久之前还在皇城中见过如今却也横死宫中的许太后。当年她们同在后宫之中时,或许想不到各人的命数竟会是这般。
在她下首右侧坐着一个穿着大红百蝶穿花遍地金褙子的端庄妇人,看着应该便是王妃白氏。而左侧第一位坐着的则是一个六七岁梳着妇人发式的年轻女子。曲莲不意眼光与她相撞,便见她目光冰冷,竟似带着些怨恨。曲莲心中一动,便明白了这是何人。听闻庐陵王将陈留郡主收为妾室,想必这个穿着茜红色妆花褙子的年轻女子,便是那位陈留郡主。
跟着徐氏上前向那位穆太妃请了安,曲莲便静立在徐氏身后,只半垂着头,也不四处张望。
便听上首那位太妃娘娘笑道,“上一次你来,却没领着你这媳妇儿来让我瞧瞧。如今舍得领出来了?快过来让我瞧瞧。”曲莲闻言,抬眼看了一眼徐氏,见她面色并无不虞,且还带着些笑意,又颔首道,“早该领着她来给太妃请安,只是那一回家中还未安顿,便留了她在家,还望娘娘见谅。”又看向曲莲道,“快去给娘娘问安。”
曲莲闻言便轻步上前,行至穆太妃身边问候。
此时殿中那些世家夫人们皆面露惊奇,自徐氏带着儿女抵达庐陵之后,坊间也传闻霸陵侯世子被指婚了一位灶下婢女。本来众人皆有些不信,谁知后来此事不知怎地愈演愈烈,前日花神宴上,那位陈留郡主竟还一脸懵懂好奇的亲自询问了前来赴宴的侯夫人。虽说立时便被王妃截住了话头,但众夫人们却已然瞧见侯夫人徐氏脸上青白交加的神色。这传闻,便有些落了实处。
今日众人前来,本想着徐氏恐怕此次便又只带着女儿赴宴,没想到竟是将这位世子夫人也带了出来。
此时众人目光便皆落在了这位立于太妃身侧,穿着一身大红色四喜纹缂丝褙子的年轻妇人身上。见她形容做派,却不似婢女出身,此时立于太妃身侧,笑语晏晏,十分坦荡自然。对于那坊间传闻,便又有些不信起来。
便在此时,却见那位陈留郡主自坐上站了起来,笑声道,“上一回未见着世子夫人,实是憾事。夫人自京城而来,这般瞧着,果然有着京城的气派。方才我瞧着众位夫人们给娘娘带来的寿礼皆是些古琴,未免有些单调。不知夫人给太妃以何物为贺,趁着此时热闹,我便也厚着脸皮求来瞧瞧,也长长见识。”
56、
她声调婉转上扬;面上一派天真好奇,仿若不谙世事。配上她娇美的长相,颇有些夺人心魄的昳丽。
曲莲微微侧身与她相视;只噙着丝笑意,却不言语。
众人此时皆打量起这二人,殿内渐渐安静下来,陈留郡主脸上的笑也有些挂不住了。看着站在穆太妃身侧的曲莲;一身正室才能上身的大红色通袖袄刺得她心口疼痛。她早就想看看这个能名正言顺立在裴邵竑身边,冠上他的姓氏成为他妻子的女人到底是何模样。
此时便见她端立在殿前,双手拢在袖中;只半侧着身与自己对视。脸上虽有笑意,眉宇间却是毫不掩饰的冷淡与矜持。
此时坐在一边的王妃倒是开了口,语气却淡淡的,“这是陈留郡主。”
听闻王妃这般介绍,曲莲便做恍然状,脸上便露了笑意,朝着陈留郡主福身一礼。如今还在国丧之中,相比庐陵王爷再是不羁,也不至于在这种关头将她抬了侧妃的位分。如此一来,王妃提起她来,便依旧只提郡主封号。
陈留郡主看着她,只觉得那笑意里,满是嘲讽与轻视,脸上便越加的难看起来。
那赵侧妃见陈留郡主面色不好,便立时出来打了圆场。因笑道,“我倒是讨了便宜,方才已经瞧过了。是一尊三尺高的珊瑚宝石树,十分漂亮。太妃娘娘见了定也喜欢。”那穆太妃听了便笑道,“便是你会讨巧,让你去迎客,倒不忘了惦记人家送来的东西。”
赵侧妃便做委屈状,道,“哎呀老祖宗,这一上午的,我在那殿门外站着,脚都算了。还不能过过眼瘾那,再说了,您手里那么多宝贝,也不怪咱们惦记呀。别的不说,方才裴夫人带来的那尊珊瑚树我瞧着就十分喜欢,想着跟我那宝丽阁倒是十分相称。”
这番话下来,殿内众人皆笑了起来。尤其是穆太妃,竟笑得直颤。曲莲在一边听着,心中倒是感叹这竟是个厉害人儿。这一番话,不但提了自己的功劳、奉承了太妃,更是夸赞了侯府的寿礼,全了侯府的面子。最重要的便是解了方才尴尬的场面。
穆太妃这才看向曲莲,眯着眼瞧了瞧,便对此时坐在了身边的王妃道,“这世子夫人真是好相貌,年纪轻轻便这般气派,倒不似一般的年轻媳妇飞扬跳脱。”一边说着,又对徐氏笑道,“裴夫人好福气。”
听了穆太妃这番话,便见徐氏露了笑脸,那陈留郡主却白了脸。
穆太妃话中的警告之意,实在明显。便是几位世家夫人也忍不住瞧向她,面上也露了几分不屑。
穆太妃心知儿子此时依仗霸陵侯征战,便存心抬举曲莲。拉了曲莲的手,又自手腕上脱下一串鸽子蛋大小的碧玺手串,便戴在了曲莲的腕上道,“要说也奇怪,你这还是第一次来我这里,我竟瞧着你有些面善,可见你我有缘。我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串子倒是宫里的东西,如今我这把年纪,倒是不衬这鲜亮颜色,便给你了吧。”
曲莲心中一惊,面上却未显露,还未待开口,便见坐在一边的王妃脸色微变,便心知这碧玺串子恐怕有些来历。果然便听赵侧妃立时便道,“这老祖宗可真是偏心,这串子呀可是当年太宗皇帝赐下的。咱们可是觊觎了多少年都没敢开口呢。可见世子夫人真是招人喜欢。”一边说着,便携了曲莲的手,一边啧啧夸赞着,“果真如老祖宗说的,这串子颜色鲜亮,还是得世子夫人这般年轻貌美才能衬托的起。”
听着赵侧妃在一旁凑趣儿,曲莲只笑了笑,便道,“我见太妃娘娘也觉得十分和睦可亲,倒也有一物相赠。只是方才侧妃娘娘已然夸赞了那株珊瑚树,此时倒有些拿不出手。”一边说着,便回头看向立在裴玉华身边的丹青。
丹青见状,便抱着个沉香木的小匣子走了过来。曲莲便步下台阶,自她手里接了过来,又回至穆太妃身边道,“久闻太妃娘娘琴技冠绝大齐,曲莲本也想为娘娘寻一把好琴,却遍寻不遇。幸而寻了这本琴谱,只望娘娘不要嫌弃。”
穆太妃一听愣了愣,便让赵侧妃接过了那匣子。
众人此时倒也被吸引了目光,都瞧着那个其貌不扬的小匣子。
待赵侧妃打开了那匣子,将匣子内那本薄薄的琴谱取出来时,便听得穆太妃低呀一声,便自位子上站了起来。自赵侧妃手中接过那琴谱,竟忙不迭的翻了开来。直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才抬头看向曲莲,眼中便更添了几分亲切,语气中还带着些激动,“你如何寻到这本琴谱?你可知这是何谱?这是岁丽安神曲的后篇。当年我受恩师莫大家指点,学了这岁丽安神曲的前篇,还未及学习下篇,莫大家便离了京城远去云游。这么些年来,我遍寻这本琴谱始终不得。如今竟被你寻到了!”
一边赵侧妃便惊讶道,“原来这便是岁丽琴谱吗?那可真是个宝贝了,这般看来,却拔了今日这头筹。”又笑道,“这裴少夫人一来,便了了太妃娘娘多年来的心愿。娘娘与少夫人果然是有缘人,如此看来,这手串子倒是送的十分值当。”
她这边话落,殿内便又笑了起来。众夫人便纷纷向穆太妃道喜,再瞧着曲莲的目光便有些不一般起来。这会儿,便又有人到了。却是宋将军夫人领着她的两个女儿走了进来。待三人拜见了穆太妃,彼此相熟的夫人们便又是一阵契阔。
这边正热闹着,便有了管事的媳妇进来传话,说是水榭戏台上已经准备好了,请穆太妃及各位夫人挪步。
穆太妃听了便对着众人笑道,“王爷知我素来爱听戏,这一次便寻了徽湘一带有名的颂春班,众位夫人便与我一起去听听吧。”
见穆太妃如此道,众人便纷纷应是。一行人,便朝着福寿宫外水榭行去。
曲莲垂首跟在徐氏身后与裴玉华并肩行在后面,只听裴玉华悄声问道,“嫂嫂从哪里弄来那谱子,我们竟不知道。”曲莲闻言只道,“你先别管这些,先给我说说这些夫人们都是什么人。”
曲莲手中这本岁丽琴谱确然与当年教授穆太妃琴曲的莫大家有着关系,当年她年幼之时,曾跟着一位琴师学艺,那位琴师便是莫大家唯一的入门弟子。这本岁丽琴谱当年可是让她吃了不小苦头。那时年幼,为了背这谱子,也曾辗转难安。
此时必然是不能告知裴玉华,曲莲便岔开了话头。
裴玉华闻言便捡着认识的,给曲莲一一道来。
“最后进来的那位是宋将军的夫人,她后面跟着的就是她的两个女儿,上一次花神宴她只带了那个年长一些的,后面那个年岁不大的听说是庶女。走在她旁边的是赵夫人,就是赵侧妃的母亲。身后跟着的是赵侧妃的妹妹。如今赵侧妃在王府里势头可正盛呢,庐陵王爷现在有三子两女,除了小世子和嫡长女,剩下的都是赵侧妃所出。”
两人正说着,便到了水榭,自有王府丫鬟为众人布了座椅。年长的夫人们坐了一处,年轻的小姐们便自坐在一起。曲莲捡了边角的桌子坐了下来,裴玉华便挨着她坐了。曲莲环顾了四周,却发觉方才那位赵侧妃不见了身影。再者,陈留郡主似乎也并未跟来水榭。
丫鬟们上了茶水点心,台上便敲起了锣鼓,自有班主上来请戏。众人自是请太妃来选,便又是一阵喧哗。喧闹之中,曲莲便见旁桌一个年轻的姑娘直盯着裴玉华,竟是有些不错目一般。
曲莲在这边思忖那位小姐到底有何用意,此时在陈留郡主的狄苍阁中,赵侧妃正蹙眉坐在宴息处,看着陈留郡主坐在一边暗生闷气。
“不是我说你,今日怎这般冒失?”赵侧妃端了面前茶盏,啜了一口便道,“你也知道如今王爷倚重霸陵侯,太妃与王妃便必定要抬举他的夫人和儿媳。我知你心中不喜那世子夫人,可如今已是这般形势,别说你此时讨不到好处,便是在殿上一时爽快了,又有何用?”
听她这般说道,穆念娇脸上闪过一丝冷笑,“你也不必在这里挤兑我。我也不是那愚笨的,现下形势如何我能不知晓?不过为了出口气而已,又何须用处?”
赵侧妃一听立时便站了起来,脸色也沉了下来,冷声道,“你若是这般不堪用,只想着自个儿痛快,当初又何必来寻我一处儿?”说罢,作势便要离开。
穆念娇见她要走,一时也有些悔意,便上前拦了她的去路,柔了声道,“好姐姐,却别生我的气,念娇年纪轻,确实压不住火气。以后再不这般,全听姐姐教导。”
她如今在王府中举步维艰,却只能与赵侧妃相谋,一同对付王妃。
见她软了下来,赵侧妃便停了脚步,低声道,“我知你年轻气盛,可你也得学着些。远处不说,便说那位世子夫人。只说她今日殿上之举,便颇有深意。”
穆念娇闻言却有些不解,只等着赵侧妃来解释。
赵侧妃见她懵懂,心中冷笑一声,面上却丝毫不显,只和声道,“你自个儿想想,当时你定是想着她们自京城仓促而来,如今在庐陵根基未稳,想是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寿礼。便想着让那世子夫人在殿上出个丑。”
说到这里,见穆念娇撇了脸,赵侧妃也不在意,继续道,“她若是个心思简单的,立时便拿了那琴谱出来,众人所见不过是她家竟也有这种宝贝,更有些人也会想着‘这位世子夫人真是气量狭隘,在殿上便于你置气争锋。’只是,她却没这么做。先是不言与你对视,不过一息之间,便是我那会子也觉得你莽撞冒失,更何况太妃与王妃,还有那些夫人们。这一下子,便将那尴尬推给了你。她又直到太妃赠了那手串,才将那琴谱拿出,这可真是个能沉得住气的人。”
穆念娇听着赵侧妃在那边啧啧称赞,心中更是不忿,却只得压住火气道,“姐姐别说这些了,我自是知道错处。先说说那事吧。”
赵侧妃闻言知她心中不耐,便不再提及曲莲,只说道,“你且遣了你那小丫鬟去吧,只将那婆媳二人带至后院便可,万不可生出旁的事端。”
57、
台上唱着的仍是那百听不厌的《游园惊梦》,这些世家夫人们不晓得听过多少遍;还是被那哀婉靡丽的唱词牵动着心情。待唱的凄切处;竟有人已经开始轻轻拭泪。这颂春班唱的果真不错;那反串的旦角瞧着竟活脱脱一个身段玲珑的美貌女子,一颦一笑间;一顿一叹处,让那些年轻小姐们也红了脸。
曲莲转眼瞧见裴玉华也听得的入神;不禁笑了笑。一错眼;便见旁桌那少女又看向了裴玉华。曲莲思忖片刻,便想起;方才裴玉华似也提起过这个女子,仿佛就是那赵侧妃的妹妹,瞧着与那赵侧妃也有几分相似之处。
这一幕唱完;便听到旁桌有明白的小姐们说道,“方才那扮着杜丽娘的可就是荀凤容?”
就见那宋小姐便点头应是,“前年我外祖寿宴,便请了这荀凤容来唱了一出,我瞧着就是他。”
“这荀凤容若是女子,不知如何倾城。便是男子,也定是长相俊俏得很。”听到这里,立在裴玉华身侧的红绣悄声说道。引得曲莲与裴玉华皆笑了起来。只听裴玉华道,“男子俊俏有什么好?男生女相,便少了男儿家的气概,我倒不喜欢这样的。”
红绣闻言便掩嘴偷笑,待见裴玉华白了她一眼,这才又肃容站立,只是眼中依旧带着些笑意。
这会儿,第二锣还未敲响。夫人们那一桌却出了些状况。一个年岁不大的小丫头上茶时,将桌上半盏冷茶碰翻,那半盏褐色的茶汤便全数洒在了徐氏的身上。这一下,一桌人都乱了起来,那小丫头立时便跪在了地上磕头求饶。
曲莲见状便起了身,与裴玉华一道行至徐氏身边。
徐氏一身衣裳此时被泼了茶水,处处皆是茶渍已污浊不堪,面色也有些不虞。只碍于此时是在王府,便闷着气让曲莲给她擦拭一番。首桌处见此处喧哗,便纷纷回了头以探究竟,见徐氏身上一片不堪,又见一个小丫头跪在地上,便都心中了然。王妃此时便离了座儿,面上满是歉意,连连对徐氏道歉,又遣了丫头领着徐氏去往内院换衣。
徐氏见那茶渍已然无法擦拭,便只得跟着那丫鬟前往内院,曲莲便跟在她身后服侍。
这会子,戏台上便又开了锣,爱听戏的便留在了水榭。一些年轻的小姐们不耐那咿呀的唱腔,便各自结了伴在王府的园子里游玩。曲莲只叮嘱了裴玉华几句,便跟着徐氏前往内院。
到了内院,丹青已自车上取了徐氏的衣裳,跟着个小丫头便也到了房中。曲莲待服侍徐氏换衣,徐氏却觉得有些疲累,便想先歇息片刻。曲莲便服侍她上了贵妃榻小睡片刻。只是在出了宴息处时,却见丹青面色有些异样。
曲莲便将丹青叫至身侧询问,丹青思忖了片刻便道,“大奶奶,我方才进这院子时,便瞧见一个小丫头在院外探头探脑。待我走过去想询问时,她一下子便溜远了。”曲莲想了想,心中有些不安。又因徐氏此时在房中,她也不能自己离去,便着丹青前去院子里将裴玉华主仆二人叫道此处。
丹青领命而去,曲莲这才回了宴息处。此时无事,便坐在桌旁静待。彼时又有王府的丫鬟来说了晚宴的时辰,便给曲莲上了茶便退了下去。
谁想着,直过了两柱香的时候,丹青竟还没有回来,曲莲便觉得有些不对。方要着王府的丫鬟前去寻找一番,恰此时徐氏偏醒了过来。她只得进了宴息处,服侍了徐氏起身,又为她穿衣梳了头。
徐氏些昏沉,便问了曲莲时辰。
曲莲只说距离开宴还有一个时辰,徐氏便安心下来,左右此时无事,便跟曲莲说起话来。曲莲心中惦记丹青,便只随口敷衍徐氏。
徐氏见她少有的魂不守舍,便问她,“可有什么事情?”
曲莲见她起疑,便稳了心神道,“倒没什么事,只是方才遣了丹青去询问开宴之事,恐是小丫头迷了路,有好一会还未回来。”
徐氏闻言便放了心,又道,“今日你也见了几位夫人,却是有件事。方才我想着等回了府再跟你商量,如今左右闲着便跟你说说,一会儿宴上便也瞧一瞧。”
曲莲见她说的郑重,自是点了头。
徐氏便道,“上一次来王府赴宴,那宋将军的夫人便问我咱们家玉华可定了亲事。又提了提,她家长子如今十五了,还未定亲。我当时含混着只说了玉华还未定亲,只是年纪还小,如今侯爷还未有这个打算。”
曲莲闻言便明白这位宋夫人恐怕是有心与裴家结亲,又想着那位宋将军乃是庐陵王的家臣,虽品阶不低,配霸陵侯府却有些单薄。又想着庐陵王毕竟不是裴湛实心效力的主子,便有些犹豫,问道,“夫人可曾询问侯爷的意思?”
徐氏闻言便点了点头道,“侯爷出征前,我倒是问了他的意思。他并未直接反对,却也没有答应。只说,玉华还小,此时又是征战的关头,这些事先放一放。”
曲莲便道,“既然侯爷如此说,夫人还是先放一放。毕竟在外征战,什么事情都不好说。侯爷恐怕也是担忧宋将军那里出了什么变故。”
徐氏闻言有些犹豫,便道,“我自是知道侯爷的心思,也明白他的顾虑。原本便也是这般打算的。只是这些日子,我也着人打听了一下那位宋公子,倒听说这位小公子虽年纪不大,却十分出挑。人品相貌在这庐陵城内也算是头一份,家里有适龄女孩的世家夫人们都惦记着呢。你也说侯爷他们在外征战世道不明,谁知道这一仗又会打多久。玉华如今也十三岁了,也正是议亲的年纪,若是这一仗耽搁两三年,她倒是便十五六了,这可如何是好。”
曲莲知晓这些公卿世家的女孩儿从议亲到出嫁,变得两三年功夫。裴玉华此时,确实是议亲最好的年纪。她又不能直言劝徐氏,只能问道,“夫人可是觉得这位宋公子堪配的大小姐?”
徐氏闻言有些犹疑道,“方才听戏时,我瞧着那位赵夫人一直在与宋夫人说话,言语间便一直夸赞她家的姑娘。还把那赵小姐领到面前,给宋夫人行了礼。我便想着,恐怕这位赵夫人也有此心。”
曲莲闻言心头一动,便想起那位在她们旁桌,一直盯着裴玉华的,可不就是那位赵二小姐。想到一去不反的丹青,她心头隐隐有些担忧。却又不敢在面上显露出来,只低声道,“夫人倒不必如此焦急。想那宋将军是庐陵王爷身边的得力能臣,如今又领着一半的大军。赵侧妃娘家若是能与宋将军联姻,她在王爷身边的地位自然更是稳固,她便是有利可图。我们府里却没有这样的急切。不管如何,侯爷既然这般发话,心中必定是有主意的,夫人还是勿要擅自做了主张,一切等侯爷回来再说。”
徐氏闻言便叹了口气,“谁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曲莲便劝道,“前日邸报传来,说是一切顺利。不若夫人待下次邸报送来时,给侯爷捎封信,便询问一下此事。”
徐氏闻言只能点头应是。
两人正说着,那边便有丫鬟挑了帘子。两人回头看去,便见裴玉华走了进来。
曲莲见她到了,心中总算是一轻,又见丹青跟在她身后,面色便有些发沉。此时却未发作,只上前携了裴玉华的手道,“我遣了丹青去寻你,怎这般时候才到。”
裴玉华闻言有些惊讶道,“嫂嫂一直在等我吗?”话音落下她脸上便有些歉意,又道,“方才那出戏散了场,便又上了一出,我不爱听,便跟宋家姐姐去园子里走了走。却遇上些事情,便耽搁了。”
徐氏闻言便插嘴问道,“出了什么事?”
裴玉华见母亲问话,便道,“我正跟宋姐姐逛着院子,谁想着园子里窜出一条小狗,扑在了宋姐姐的裙子上。宋姐姐今日穿了月白的挑线裙子,被那狗儿一扑,裙子上便有了印子。她便让我在路边的亭子里等着,自个儿带着丫鬟去换裙子。我坐在亭子里久等她不到,便遣了红绣去瞧瞧。谁想着,那亭子里十分暖和又熏着花香,我竟睡了过去。”说到此时,裴玉华脸上露出一丝赧然,又道,“还是丹青寻到了我,将我唤醒。我这才知,自己竟睡了小半个时辰。”
曲莲闻言心中一动,只回头看了丹青一眼,之间她垂着头立在帘子边上,却似没有听到一般。
待到了晚宴时分,三人行至厅堂,却觉得有些异样。
众夫人虽端坐在桌边,脸上也带着笑容,只是各自神情瞧着却有些不太一样。徐氏不明所以,便只在桌上与几位夫人说笑了几句。
曲莲却坐在一边,垂头听着一边的两个年轻小姐低声交谈。却只知道似乎赵家小姐有些不妥,再听便也听不出什么端详。曲莲环顾一番,此时宴上确然不见了赵侧妃的身影,便是那位赵夫人与赵二小姐也不在了。
待到回府之后,又过了几日,才有消息流露了出来。
却是那日王府寿宴之际,赵二小姐逛着园子,不知怎地竟跌下了水。恰好那时水边无一个丫鬟仆妇,而将那赵二小姐救起来的人,竟是那个不久前还在水榭戏台上唱戏的荀凤容。赵二小姐虽侥幸逃脱一劫,却因被个戏子碰了身子,此时正在家中寻死觅活。
曲莲在徐氏那里听了这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