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念娘归录-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儿,卫其宇突然觉得,余念娘看起来柔柔弱弱的,除了会占卜,她那种沉稳镇定的气魄也让人忽略不了。他不觉暗有些吃惊。
  “既然如此,不过,此事还要慢慢再看。”卫鸿山思量后道,接着笑着对卫老太太道:“如果她真有这种本事,我一定好吃好喝的供着她,到时候也可以直接认下她,让她一直住在将军府,她愿意的话,还可以替她找一门好亲事,招婿上门!”
  听了卫鸿山要替余念娘找婆家的话,卫其宇脑子里蹦出第一个反应就是:卫府不就是现成的吗?
  然后他被自己这念头吓了一大跳。
  大哥已经成亲,小弟又太小,那不就只剩下他自己了?
  卫其宇在脑子里仔细回想了一遍,觉得自己这一路对余念娘没有逾越,对她也的确没有那种意思这才放下心来。
  至于为什么刚才会出现那个念头,他把原因归结于最近思维太过活跃,脑子转得太快,自然念头就太多。
  可卫夫人看见自己儿子提到余念娘后脸上各种表变化后,心里是扑通扑通的跳,她轻轻的拉着卫其宇的手,小心的问:”你觉得余姑娘这人怎么样?“
  不知道卫夫人怎么突然这么问,不过卫其宇皱眉想了想,还是总结道:”开始和她交际不多,也不了解。不过,后来觉得她胆子大……“说这话的时候卫其宇脑子里浮现出在太原府寺庙后山上余念娘为了救两个下人和自己,冒着被地煞杀的危险和池郎宜讲条件的形。
  ”……还有些不屑,自大狂妄,又自作主张……“自己想一出是一出,完全不问别人的意见,天还没黑想要扎营就扎营。早晨所有人都起程,她自己还能慢慢悠的坐在那儿喝汤。
  ”……没想到真有姑娘喜欢占卜,也亏得她,每次雨来了我们都能稳稳躲过……直到后来三卦灵验,没想到还真被她算准了,厉害的……“
  ”好了,停停停停……“卫夫人打断卫其宇,照这说下去的趋势,后面只会是好话,卫夫人觉得口一起一伏,让她觉得缺氧。可再看卫其宇一脸平静的样子,卫夫人这才觉得是自己在胡思乱想。
  一旁的卫鸿山没好气的瞪了卫夫人一眼,怪她小提大作。
  有些事不提就永远不会发生,可只要揭开面上的那层纸,捅破了,往后发生的往往让人措手不及。
  卫夫人决定以后不在卫其宇面前提余念娘。
  卫老太太看着卫鸿山和卫夫人之间的眼神交流,了然于心,故装出一脸疲惫的样子:”你们都先回吧,我歇一会儿。“
  卫鸿山夫妇不敢继续打扰卫老太太,忙告退,卫其宇也跟着离开了南苑。
  等三人一走,卫老太太在榻上躺了下来,卫妈妈用毛毯替卫老太太盖好,又在屋中央燃着的香炉里倒了少许的宁神香,卫老太太这才缓缓闭上眼睛。
  玉笙阁
  余念娘本想在榻上眯一会儿,没想到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酉时,孙妈妈忙服伺着她梳妆。
  吉香院有下人过来请余念娘去用晚膳。
  来报信的人是吉香院里当差的,和吉星,百照都相熟,走的时候吉星送那人出的院子,百照进屋看着余念娘已经梳妆打扮好,立刻将手炉递上,笑着道:”姑娘拿上这个,天冷,一路过去手才能暖和。“然后又道:”今天色暗沉,姑娘可以带上伞,免得一会儿用完晚膳回来下雨,再回来拿伞耽搁。“
  一旁的玲珑和孙妈妈听着一愣,玲珑不由问余念娘:”姑娘今儿夜里会下雨?“
  余念娘看眼外面快要黑下来的天,沉沉的,冬里这样的天很正常,她摇头:”不。“
  玲珑放下心,立刻道:”那就不拿伞。“
  ”姑娘还是拿上吧。“百照劝道,又笑着解释:”青石先生说了,这几天气不好,夜里很容易下雨。姑娘们到主院用膳都是带着伞的。“
  余念娘三人俱是一愣。
  ”青石先生是谁?“孙妈妈问。
  百照立刻一脸与有荣焉的样子:”青石先生是咱们卫府的供奉,他可是地师,很厉害的。很多府里都没有供奉的,不是因为供奉请不起,而是不好找!“
  果无说感觉得吃点补脑的了,脑子晕乎乎的。

  ☆、第145章 见

  晚膳摆在西跨院,卫老太太的南苑。
  玉笙阁离南苑不远,进来的时候是卫其宇送的余念娘,她也没仔细看,此时慢慢朝南苑而去,余念娘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
  玉笙阁出来便是一条青石板路,越过一簇簇花草,便是一条长长的游廊,游廊的柱子上雕刻着精美的画纹。
  过了游廊便看见一个花园,绿叶红花之间一个凉亭,隔着远远就能瞧见亭顶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在太阳光照下必是金光闪闪。绿色的檐上雕着各种各样的精美花纹。
  凉亭后边有一个小湖,湖中央一个水槲,木槲有四个翘角,每个角上挂着一只风铃,风一起,湖面上就响起“叮叮叮”悦耳的声音。
  小湖的对面还有一片湘妃竹,隐约能看见林中有一个石桌,四个石凳,可供人喝茶歇息,或者下棋对弈。
  除了花园,凉亭,水槲,小湖,还有假山怪石。
  过了凉亭和花园,穿过拱形门,便看见卫老太太的南苑,此时天色渐暗,南苑里灯火通明,院子里丫头婆子有序的穿梭忙碌。
  晚饭摆在南苑的正堂。
  余念娘到的时候卫夫人,李氏,以及卫氏四姐妹都到了。
  卫老太太坐在上首,手里拈着佛珠,笑眯眯的看着小辈们说话。不知道是否没有歇息,卫夫人脸上神采依旧,眼底却难掩疲惫。
  也许是到了将军府什么也不管,李氏精神却很不错,一边顺着卫老太太说话,偶尔还要奉承卫夫人,左右逢源,处得十分顺畅。
  然后便是卫氏四姐妹。
  卫其玉依然是端庄秀丽的样子,上换了一件月白色的长袄,衬得她肌肤胜雪;卫其颜则换了一件草绿色的褙子,整个人显得青活泼;卫其雪和卫其还是下午那衣服,两人笑意盈盈的正和卫其玉两姐妹说着什么。
  余念娘规矩的给卫老太太行了礼,老太太笑呵可道:“来了。”让下人给余念娘搬了个凳子坐在她旁边。
  同时打量她,发现她脸色比到的时候好看许多,脸上露出放心的神色,和她道:“太原到京城路途遥远,路又不好走,吃不好睡不好,都没什么胃口,这几你就先吃些粥品,先养养胃,然后想吃什么就跟厨房说。”
  余念娘点头,她的确觉得这几肚子胀胀的,不太舒服。
  “多做些有营养的粥品,弄几个清淡的菜,体恢复了吃其它的东西才能消化。”卫老太太深有感触的道,然后又问余念娘:“你都喜欢吃什么啊?”
  “不挑。”余念娘微笑道。
  “那还好。年轻人饿得快,饿了就得吃。”卫老太太道,说完又想起大厨房不可能时时备着饭菜:“深更半夜的甜食吃多了也不好。”
  众人虽然都各自说着话,却是都暗暗注意着卫老太太和余念娘的。
  听到卫老太太的话,卫夫人接过话茬对余念娘道:“你们这个年龄正是长个子的时候,不喜欢吃甜食就吃其它的,如果没有温着饭菜,下碗面也成。”
  “对啊。”卫老太太突然想起来:“南苑好像有小厨房吧。”
  “当然有。”卫夫人笑着道:“南苑的小厨房开着的,老太太夜里若是饿了想吃什么让灶上做便成。”接着又商量卫老太太:“既然余姑娘子不好,不如把玉笙阁的小厨房也开了,这样,余姑娘若是夜里想吃什么让下人去做便是。至于开支,从公中出便是。”
  “嗯,这样也好。”卫老太太满意的点头。
  余念娘起向两人行礼:“谢老太太,谢夫人。”
  “不用客气,你这孩子真多礼。”卫夫人掩着帕子笑道。
  “余姑娘向来多礼。”一旁的李氏就酸溜溜的接了一句。
  余念娘一个外姓人,与卫府无亲无故,就会一点看天观象的小本事,没想到卫老太太和卫夫人如此抬举,想她两个女儿到京城几,也没见卫夫人这么客气过。
  心里不服气的何止李氏。
  卫其觉得余念娘简直走了狗屎运,到了将军府还能这么被礼遇。同时她又妒忌得不得了,余念娘倒霉她才能心中痛快呢。
  而卫其雪心中虽不舒服,但却没像卫其表现出来,她学着站在对面的卫其玉和卫其颜的样子垂眉不语,又悄悄拉了拉卫其的袖子,免得被众人看见丢了爹娘的脸面。
  好在这时卫其林夫妻过来了。
  卫其林的妻子余念娘下午的时候已经见过,二十来岁,梳着妇人头,长得眉清目秀,端正。
  而卫其林与卫其宇一般高,略瘦,不如卫其宇健壮,五官有几分相似,只是卫其宇看着更气宇轩昂,而卫其林偏于斯文儒雅。
  两人向了卫老太太问了安。
  卫老太太几都没看见这个大孙子,想问问他的近况,碍于屋子里人太多,只好简单了问了两句,什么时候回来的呀,最近忙吗等等。
  卫其林自是一一回答,说话间眼神扫过坐在对面的余念娘。
  其实他一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了余念娘,端端正正的坐在凳子上,腰背笔直,双手叠放于前,目不斜视,说话声音好像也轻轻柔柔。
  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样。
  没一会儿,卫其宇随卫鸿峰,还有卫鸿山也来了,后面跟着卫其士。
  人到齐了,于是开始摆饭。
  丫环们端着精致的蝶碗盘杯进进出出。
  卫鸿山亲自扶着卫老太太出了屋子,去了正堂。正堂门口同样挂着厚重的皮帘子,屋内又烧了碳盆,一点也不冷。
  卫鸿山等人解下披风给了下人,扶着老太太坐下,这才跟着一起落坐。
  这算家宴,摆了大圆桌,不分男女,同席而坐。
  菜色也很丰富。
  鹌子水晶脍,桂花鱼条,红烧黄鱼,冬笋玉兰片,红枣雪蛤汤,吉祥如意卷,酒酿清蒸鸭子,梅花豆腐,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虾仁等等,十八道菜,还有甜点。
  余念娘不太喜辣,夹了几筷子桂花鱼条,吃了一块如意卷,舀了几勺豆腐,又吃了一些其它的菜,差不多吃了一碗饭。
  卫其和卫其雪好像很喜欢吃清炖蟹粉狮子头,她只尝了尝。
  主子们吃饭,下人在后面布菜,饭间大家保持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余念娘吃饭的速度向来不慢,一个人她也不好放下筷子,便慢悠悠的吃着。
  没一会儿,卫其宇和卫其林就搁了筷子,余念娘紧跟着也搁下筷子。
  卫其宇和卫其林均惊讶的扫了她一眼。
  等所有人都用过膳,下人们忙着收拾正堂,卫鸿山等扶着卫老太太移步到花厅内喝茶。
  感谢喛的两个平安符,八大山人的平安,还有缥缈烟罗,蕾蕾的月票。
  歇了两三天,不知道打赏的投月票的朋友,有没有写漏的,如果真有的话,请见谅。果心里肯定是记得,感谢大家的。
  谢谢大家一直关注。
  对于后面的景这两天还在整理中,有些卡文。
  明天继续加油码字。快要过年了,大家都什么时候回家团年呀!!

  ☆、第146章 我们姑娘……

  用完晚膳,卫鸿山扶着卫老太太去了花厅,众人紧跟其后。一个儿子高官厚禄,一个儿子仕途稳定,大儿媳妇贤淑持家,二儿媳妇虽有些欠稳重,但也没犯过什么大错。两个大孙子都有所成,小孙子活泼可,四个孙女均长得俏美丽。
  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卫老太太觉得自己这次决定回京实在太明智了。
  卫鸿山坐在卫老太太旁边,卫鸿峰坐在下首,旁边坐着卫其林和卫其宇,卫夫人坐在老太太下首,然后是李氏,卫其林妻子,卫氏姐妹,余念娘则坐在了最后。
  卫鸿山两兄弟关切的陪着卫老太太说话,卫夫人和李氏偶尔关怀备致的插上一句,两个孙子时不时说些笑话逗乐,一个孙媳妇和四个孙女在一旁陪着笑。
  卫老太太顿时觉得人生圆满了。
  母子俩许久不见,卫鸿山只挑了老太太感兴趣的话题,将卫老太太哄得脸上褶子印一层一层的,高兴得不得了,他才打住话题,最后才看向余念娘,以一个长辈的份问道:“住的可惯?”
  余念娘起行礼,很中肯的回道:“还行。”
  卫鸿山眉梢微挑。
  其他人则神色各异全部朝着余念娘看了过去。
  “这孩子就说实话。”卫老太太呵呵的笑,一点儿没觉得余念娘这么说有何不妥。
  卫鸿山眉头舒展开来,又道:“有什么不习惯的就告诉夫人,老太太年纪大了,你无事的时候可以过来陪着老太太说说话,既然你到了将军府,吃穿用度自然和她们一样……”
  卫鸿山眼神看向坐成一排的卫氏姐妹,明显“她们”就是指的卫其玉等人。
  “……缺什么只管提出来,把这里当成自己家……”
  卫鸿山是武将,上战场杀敌立功靠的是实力,不像言官,凭着一张嘴皮子就能在朝堂上立足。
  所以,他养成了少言寡语的子,在家也是一个俨父的模样。
  卫其玉几人何时见过他这样关心一个人,虽然如往常一样面无表,可对象是余念娘这么一个没有血丝关系,素不相识的人。
  卫其玉和卫其颜,连卫其林眼中都露出惊讶之色。卫其雪眼神复杂的看着余念娘,而卫其则是一脸冷漠的表,眼底还有一丝妒忌。
  余念娘平静的看着卫鸿山,道:“是。”又对卫夫人行礼:“谢夫人。”
  礼仪规矩倒是学得好,让人挑不出一点儿错。
  “不需要这么生分,老太太把你当成自己的亲孙女似的,你就把这儿也当成自己的家。”卫夫人笑盈盈的道。
  “是”。余念娘垂首道。
  “听说你祖父是大夫?”
  卫鸿山开始问话,卫夫人便打住话头,屋子里的人纷纷端起茶盅,实则全都竖起耳朵。
  “是的。”余念娘道:“祖父,喜行医。”
  “听闻你也懂药理?这算是祖孙,代代相传了吧!现在懂这些的姑娘可不多。”卫鸿山道。
  “不算。”余念娘道。
  不算什么?
  卫鸿山顿了顿,蹙起眉头看去。
  余念娘正认真的看着他,等着他问话。
  他心思转了转,看向余念娘,又道:“除了行医,不知道你平还喜欢什么?会些什么?”
  “书,卦!”余念娘很认真的答道。
  见一鸿山不是很明白的样子,余念娘微微侧脸看向后立着的孙妈妈:“孙妈妈。”
  孙妈妈立刻恭敬的上前应道:“是,姑娘。”接着跨出一步,走到前面。
  这时余念娘已经对着卫鸿山屈膝行礼,缓缓坐下。
  直到这会儿卫鸿山才发现,余念娘刚才和他说话的时候一直恭敬的站着,每次回话都是垂首行礼,不管站多久,她始终保持着一个姿势,她的礼仪规矩比卫其玉两姐妹学的还好,就算受过宫中教养嬷嬷指导的姑娘也不见得有她这样耐。
  不过是平常的商户就能教导的如此好?
  卫鸿山略有吃惊!
  而余念娘坐下,孙妈妈站出来向屋子里各主子行完礼后,这才开始道:“请将军见谅,我们姑娘五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导致嗓子出了问题,一直不能说话,前两年才开始有所好转,不过说话还是有些不利索……”
  这事,卫鸿山听卫老太太提起过,不是生病,而是中毒,不知道中了什么毒,连怎么中的毒都不知道。
  卫府人口好像也很简单,家里做着生意,余祖父是个大夫,而余父喜欢天道,就这样子的人家孩子却不明不白的中了毒,也不知道遭了谁的暗算。
  如果是生意场上的恩怨,那对方下手也太狠了,对一个五岁的孩子造下这种孽。除非是牵涉莫大的利益,可据卫老太太得知,付府以前也不过是小生意。
  卫鸿山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重新派人到伊州再好好查查付府。
  “……我们老太爷从前是名大夫,想必这个卫老太太应该知道。他乐善好施,救死扶伤,在伊州无人不知……姑娘受老太爷影响也喜欢去掏鼓那些草药,从小就看老太爷的医书和……”
  说到此,孙妈妈顿了顿:“和老爷的书,后来姑娘长大了,就识得一些草药,至于将军说的祖孙相传,也不算。姑娘只是喜欢掏鼓草药,却是不习惯替人看病的……”
  也就是只是识药,而不懂医!
  卫鸿山,卫鸿峰几人脸上没什么变化。
  倒是卫其低着头不屑的撇嘴。而卫其玉和卫其颜,卫其林不了解余念娘,听到这些自是有些惊讶。
  “……姑娘平喜欢看书,没事的时候偶尔也写写字……不喜欢琴棋书画……早晨起来的时候喜欢先围着院子走一圈,可是因为从小子弱,院子小了,姑娘会觉得头晕,所以,以后若是早晨姑娘起来散步若有打扰到老太太和夫人,请怒罪!”
  这是什么毛病,围着院子转还会头晕?
  说完,孙妈妈朝着几人行了一礼。
  “姑娘不是男子,不会舞刀弄枪,只是散步锻炼体,所以动静都很小的,老太太和夫人也不用担心。”
  “姑娘喜静……”
  “姑娘无事的时候喜欢待在院子里,很少出门……”
  “姑娘喜欢自然,清淡的香味,对浓郁的香气有些敏感……”
  “姑娘……”
  “姑娘……”
  “姑娘除了识得药,还会观天看象,卜卦推算……”
  “回将军,就这些了。”
  一屋子人看着孙妈妈的嘴一张一合,耳边嗡嗡的响,全是姑娘姑娘……
  将军不过是随口问了一句余姑娘平喜欢什么,这下人还真把余姑娘平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全都列举出来。
  这从小地方来的,果然与众不同!
  有下人低头抿嘴笑!果无说每章最后闲话这一段是不收费的。

  ☆、第147章 计较

  众人听着孙妈妈噼哩叭啦说了一大通,偏偏余念娘主仆的神色还十分认真,认真的让人连想呵斥下都找不到理由。
  不过,这最后一句:观天看象,卜卦推算,是什么意思?
  卫其林,卫其玉,卫其颜同时看向卫鸿山,可惜卫鸿山似乎已经不想问了,转移了话题和卫老太太说了起来。
  半刻钟后,卫鸿山,卫鸿峰两兄弟,还有卫其宇两兄弟起去了书房。
  男人的主场历来在外面。
  卫鸿山几人陪着卫老太太这么一会儿,她已经觉得知足了,笑着让几人忙自己的。
  几人一走,屋内顿时全部剩下女眷,卫其士本来也想跟着一起去,卫鸿峰怕他在书房捣乱,将他留在了花厅。
  卫其士不高兴。
  卫老太太就疼的拉了他的手:“你爹爹和大伯他们有事商量,你就不要去凑闹了。”
  “大哥和二哥不也去了吗?”卫其士不服气的道。
  “你大哥和二哥多大了,你才多大?”卫老太太笑着道,觉得卫其士敢与卫其林和卫其宇攀比,这是好事,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才会知道更努力,于是便鼓励他:“等你长到你二哥那么大了,你也可以去。”
  然后又关心问了他一些吃住习惯吗等之类的问题。
  卫其士一板一眼的回答。
  屋内全是女眷,而且他觉得自己已经十二岁,不能再像以往一样腻在卫老太太边,那是小姑娘才会做的事。女人聊的话题他也不感兴趣,在屋内待了会儿,便借口要回去休息要离开。
  李氏一听,忙令小厮好生伺候着,又叮嘱:“打好灯笼,夜里路不好走,小心一些。”又怕卫其士是借口休息其实去玩,便又道:“早些歇息,别去打扰你爹爹和大伯他们。”
  “知道了。”卫其士不甘不怨的应下然后就带着下人走了。
  李氏站在门口瞧着卫其士出了南苑朝着七彩居的方向去这才放下心来。
  卫其士在太原的时候一直和李氏住在内院,这次到京城才被单独分了院子。
  卫其宇十二岁的时候已经会箭了。
  卫夫人觉得李氏将卫其士保护得太好。
  于是,笑着道:“弟妹做事可真细心。安哥儿都已经十二岁了,你还事事心。”
  安哥儿是卫其士的名。
  李氏面上有些不自在起来,快速瞥了眼面色如常的卫老太太,她觉得卫夫人就是故意笑话自己,说安哥儿教得不好。
  将心里不痛快绪压下,李氏也笑着道:“大嫂笑话了,这孩子有时候该拘着的时候就得拘着些。再说安哥儿还小,不像其林和其宇。你看其林都成亲了,其宇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
  卫夫人面色微僵。
  李氏就像没看到似的,继续道:“……如果我们家安哥儿有其宇这么大,我也不用心了,只需替他寻门亲事,往后的子让他自己过。其实大嫂的话说得很对,孩子的事有时候真得让孩子们自己决定。”
  一语双关,本来没什么意思,听到最后一句都会让人浮想联翩!
  花厅里有人悄悄看向余念娘。
  卫夫人心里气得不得了。
  晚上回到屋子后就向卫鸿山抱怨:“……我不过是夸她做事细致,把安哥儿护得太好,没想到她就拿其宇的事来挤兑我,偏偏花厅里还坐着那么一位……几十年的妯娌我怎么没想到她是这样小心眼的人,也是了,虽然我们当了几十年妯娌,可没怎么在一起相处过,也不知道二弟是怎么放心她的……”
  卫鸿山虽然也觉得李氏话欠妥,不过也没觉得是多大的事。
  “弟妹口直心快,也许就嘴上说说,你看二弟在太原任职这么多年一直顺顺畅畅,可见她还是个知道轻重的。妯娌之间你也别计较太多。”
  “什么是我计较太多?”卫夫人瞪大眼睛:“是她先拿其宇说事。”然后又有些委屈的道:“再说了,我看在二弟的面子上也没跟她计较,你是知道我的,其它的什么都无所谓,就是其宇的婚事我一定要找个如意的……”
  “好了好了,知道了。”卫鸿山忙应道,他怕自己再不吱个声,卫夫人会一直唠唠叨叨的说下去,今儿夜里就别想睡了。
  既然已经提了,就得说清楚。
  卫夫人朝卫鸿山那边挪了挪,将卫鸿山扒过来面对自己,一脸严肃的道:“老太太把她带到京城来,这事你是同意的。现在你就给我个准话,你们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谁啊?”卫鸿山装傻,接着一脸疲惫的打个吹欠:“有事明天再说,困了。”
  “你别跟我装傻,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就是玉笙阁里的那个,你们不会是真要其宇娶她吧?”卫夫人紧着脸道。
  卫鸿山叹口气,还没眉目的事怎么说得清楚。
  他只好道:“我儿子我不会害他的。把她接到京城来是另有安排的。这事得慢慢看,急不来的。再说了,就是真答应这门婚事,那也得看你儿子答应不答应啊?你之前也不是没跟他提过,那么几门好亲事,人家姑娘都长得水灵灵的,份也不低,你说他瞧上了吗?所以啊,他眼界儿那么高怎么可能瞧上她吗?”
  听到这话,卫夫人心头一下明亮许多,也安稳许多。依卫其宇那挑剔劲儿,的确不太容易瞧上余念娘这种份低微,又没什么礼教的姑娘。
  礼教嘛,依今看,也不算太差。不过,总感觉少点什么!
  不过,有卫鸿山的话,她心里也放心许多。
  而东跨院主院那边,李氏也正和卫鸿峰说着花厅的事。
  “……谁的儿子谁心疼!要不是看在她是大嫂的份上,我可不会这么算了!”
  “……不过就是自己两个儿子大了,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安哥儿也会有长大的一天。”
  接着又笑道:“幸亏安哥儿还小,不然老太爷这门亲事落在谁上还不一定呢!现在好了,让她儿子去娶。”
  “……别瞧着是个小姑娘好糊弄,可精明着呢!看老太太喜欢其宇的,她怎么会愿意带余念娘到京城来呢?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你说娘和大哥是怎么打算的?”
  这事卫鸿峰不想告诉李氏,他裹着被子蒙着脑袋装睡。
  自个儿唠叨一阵,卫鸿峰一句话也没回,再一看,那人已经完全睡着了。
  李氏自觉无趣,盖好被子也干脆睡觉。
  而被两边议论的余念娘一点也没被晚上的事影响,回到玉笙阁,梳漱后她就直接上了,这样才能保证翌起来的时候精神奕奕!
  果无说提早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149章 既然你喜欢

  从西跨院出来,经过长长的游廊,穿过夹道,顺着扶廊,沿着花园,然后便看见主院。
  这处宅子为何许多人喜欢,原因便在于里面无论哪处院子,走到哪里都是环境幽静,风景秀丽,花香逸人,处处景致优美。
  而朝霞院是一处两层的阁楼。
  高而古香古色的木楼,坐西朝东,黄绿相间的琉璃屋屋檐,在光折下,闪着莹莹碎光。
  精巧大气的轮廊,精美的红漆栋柱壁画,再配上周围雕廊水榭,亭台楼阁,站在阁楼的二层还能看清下面一条小河顺流而下,穿过水槲,绕过阁楼,融入湖水中。
  自然和谐,又不失典雅。
  正因为朝霞院旁边有个水槲,所以,冬天总要冷些,屋子里下人们烧了两个碳盆,暖哄哄的,像天一样。
  余念娘跟着卫其颜上了二楼,木质的阁楼踩在上面清脆的“蹬蹬蹬”声响。
  如果说余念娘的屋子是简约大气,那么卫其颜的屋子便精细富贵。
  进屋就能有看见紫檀木做成的地板,且是深紫色的紫檀木,相比颜色差异明显的一个白色曲线花架接着映入上眼睑,花架上放着一盆百白合的花,浅黄色的花蕊羞藏在花瓣里面。
  卧室里一张双人大的黄花梨木拔步,罩着官绿色的帐曼,屋子中间桃木做的桌子上摆着一个青花瓷的茶壶,配着四个同样色彩的茶杯,茶壶眼里冒着气,飘着好闻的茶香,里面是下人刚泡好的普洱。
  柜子上则放着大荷式粉彩牡丹纹瓷瓶。屋子里面立着一道玉兰鹦鹉镏金立屏,将里面隔出一间里屋,里屋中间摆放着的累丝镶红石熏炉正燃着熏香,味道淡淡的,香香的,十分好闻。
  而房间内还有一个黄花梨木的柜子,一个梳妆台,梳妆台上放着全是京城有名的胭脂铺里的上好的胭脂,一个掐丝珐琅的桃盒,一个红底黑面珐琅葵花盒,还有一个绿地粉彩开光菊石青的大盒子。
  卫其颜进屋后径直坐到梳妆台边,贴丫环小蝉立刻上前帮她把头上的几支金钗取了下来,当着余念娘的面,她又让小蝉散了头发,重新挽了个簪。
  卫其颜对着铜镜照了照,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向屋子里的余念娘解释:“我这人懒,越是简单的发式越喜欢,每次进宫都要打扮半天,梳这种复杂的发式,头皮绷得紧紧的,拉扯得生疼。”
  卫其玉已经招呼着余念娘在桌边坐了下来。
  这时,小蝉打开几个首饰盒,里面琳琅满目的首饰应有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