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年风华之浮梦兰陵-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孝珩在广宁王府的书房里一个人喝的烂醉,他平日里很少喝酒喝醉,可是今天他看到千秋门外那些残破的尸体时,心里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
“殿下,现在冯子琮也除掉了,皇上应该开心一些才是,怎么自己在这里喝起闷酒来了?”刘桃枝站在高纬身边说道。
高纬不说话,高仁威现在处处被母后护着,只要他还在,就耽误不了会再出第二第三个冯子琮。
刘桃枝其实清楚高纬是在想什么,他心里何尝不是想让高仁威从这个世上消失,光是想起他那个样子,心里就不由发颤。可是他心里也打着一副自己的算盘,一来这两个人是亲兄弟,说话得掂量着,二来太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要是让她知道背后有人挑拨他们兄弟,冯子琮就是最好的例子。
“皇上莫不是在因为琅琊王的事情心烦?”他小心翼翼地问道。
高纬依旧不说话,这可让刘桃枝心里一下子没了底,皇上不说话,圣意难测,他也不敢再轻易开口。
良久,高纬终于说了一句:“刘桃枝,你们见了琅琊王有什么感觉?”
“皇上,要说起来,死在下官手上的人真的不是少数了,下官本来以为这辈子都不知道害怕是什么滋味,可是见了琅琊王,真是……”他皱着眉头,“千秋门外隔着老远,下官见了他,浑身都是不自在,就是见了皇上您也还没有怕成这样……”说着,还很是配合地擦了一下脑门。
第21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2)
听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他的手握成了拳状,好你个高仁威,现在他们怕你怕地都超过了我,就算是我坐在这个皇位上又有什么用?!可是眼下有没有什么办法,母后看管的严,就是衣食住行都事必躬亲,想要对仁威下手似乎还真是不容易。
半个月后,关于千秋门鼓动琅琊王造反的事情也查办地差不多了,所有人总算松了一口气。当日宜阳一战因为这件事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庆贺,高纬便借着庆贺的名义又封赏了几个美人,包括皇后身边那个他一直惦记的小侍女。因为这件事,皇后很是不高兴,倒不是因为惧怕后宫的争风吃醋,而是封赏一个侍婢做嫔妃,总觉得皇上有些故意给自己下不来台的意思。
觥筹交错,高纬端起一杯就:“仁威,前些日子的事情确实是你莽撞,不过我们既是亲兄弟,就没有道理一直记着这些不愉快的事,这一杯酒,就算是我们共同喝给母后的。”他的脸上又几分醉意。
长恭看着他这个样子,心里隐隐觉得不安,不由想起了当时九叔捉拿杨愔他们的时候敬酒的样子。
仁威端着酒,站起身来:“老兄不计前嫌,这杯酒,高仁威先敬了皇兄!”说着,一饮而尽。
胡氏看到他们兄弟这个样,才总算是稍微放下心来,唯有延宗和孝珩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因为天气的缘故,这庆功宴到下午就结束了,加上太后推说自己身子倦怠,皇上也没有继续喝的意思。
雨,越下越大。
太后回去回宫之后就早早睡了,叮嘱仁威早些歇息,仁威喝的醉呼呼,就答应了一句。
长恭回到府上的时候,就见子萱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问了好几遍她也就只是说没事。
小安给她父王使眼色,一副“娘亲有事瞒着你”的表情。
秋雨似乎格外地频繁,夜色中一道闪电劈下,将王府的一个角落映得闪亮闪亮的,白色的闪电映着朱墙碧瓦,别有一种凄凉。
邺城皇宫几个黑影闪过,扛着一个黑色的麻袋,在惊雷中显得格外突兀。
长恭见子萱躺在那里半天也不动一下,就知道她没有睡着,便贴上来伏在她的耳畔:“子萱,到底怎么了,这么不高兴?”
她略略有一些犹豫,转过身子窝在长恭怀里,还是不肯说话。
长恭吻她:“这是谁让你受了委屈不成,告诉夫君。”言罢,还很是疼惜地捏了一下她的小脸。
“长恭,你猜我今天看到谁了?”清秀的眉宇皱了起来,眼里带着几分不安。
长恭见她这幅样子,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子萱不是那种大惊小怪的人,这个样子让长恭觉得她下一句话可能就说出一个死人的名字……
“……谁啊?”他微微低首,看着她。
“宇文然。”她仰头,看着他。
长恭听了,心下也是奇怪:“宇文然?”她一个大周国的公主不好好呆在周国,跑到齐国来干什么?打探消息?要是周国要靠一个公主,还是一个三脚猫功夫的公主来打探消息,就真离着亡国不远了……
她看着长恭:“她身边还跟着一个人,虽然没有十成的把握,但是我也大体能确定,那个人就是高恪。”
“高恪?!”长恭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宇文然确实不会怎么样,可是高恪,他可曾是大齐国搜罗各种消息的第一高手啊!难不成那家伙投奔敌国去了?早知道那一日就不该救下他。
子萱继续说道:“虽然那家伙没有穿一身粉袍子,可是那身段眉眼我是看不错的,除了他,没别人。长恭,你说……”
“那厮行为不受约束了一些,但是投敌卖国的事情倒是不可能。”长恭揣测着。
又是一道惊雷劈下:“好了,不要想那么多了,快些睡吧,天塌下来,我给你顶着。”他笑笑,强做出一副淡定的样子,让她安心。
一直到早上,雨还是淅淅沥沥地下着,没有一丝停下的意思。
皇宫里的气氛也是格外地诡异,凄凄惨惨,跟这天气倒是格外相映。
等大臣们把要上奏的事情一件件说完了,才听到高纬开口:“昨天夜里琅琊王兴许是喝多了酒,身子不舒服病殁了。”
昭阳殿上听不到一点动静,延宗站在那里,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的心底有一丝疼痛正慢慢扩散,最后这种疼痛侵袭着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昨天是朕劝他多喝了两杯,朕有责任,况且他又是朕的亲弟弟,传朕的口谕下去,举国哀悼三天。”
所有的大臣跪下去,叩首,齐呼:“皇上节哀。”
等所有人都起来了,唯独延宗还跪在那里,孝珩知道他心里难受,可是现在不能引起皇上的猜忌,硬是把他从地上给拽起来。
早朝下了之后,才从零零碎碎的言语中得知琅琊王哪里是病死,今早一早皇上就下了命令把尸体定在了棺材里运到皇陵给埋了,太后哭得死去活来,现在也被皇上软禁在寝宫,不许出来。
长恭本来是想劝说一下延宗的,结果被孝珩拉住:“让他一个人待一会儿吧,长恭你随我到府上来一趟。”
长恭点头:“好。”
延宗骑着一匹快马,一路到了皇陵。
那些耸立在那里的石碑在雨水的冲刷下更显出几分惨然诡异的味道。
他找到那一方最新的土丘,手指轻轻覆上上面的字迹:“琅琊王高仁威”
……
千万种情绪一时间全部爆发,他跪在那里失声痛哭:“仁威!”
响彻整个空旷的坟场,没有什么回应,只有雨还在下着。
雨水混着眼泪打在他的脸上:“仁威,如果哥哥不曾与你结识,兴许你就不会遭到今天这番劫难,自始至终,你豁上性命维护哥哥,可是哥哥却始终不能毫无保留地保护你……”
往昔种种,此刻全部幻化成悲痛,如果那个时候在千秋门硬逼着仁威造反也好,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人走了,还要责怪仁威优柔寡断?
第21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3)
他伸手从袖子里拿出仁威给他的东平军的军符:“仁威,哥哥不配让你这么信任。”抹了一把眼睛,正欲将那军符埋进土里——
“敢问这位是……?”身后响起一个声音,延宗向身后瞧了瞧,之间那人穿了一身所以斗笠,年纪与他相仿,身材魁梧。
“安德王高延宗。”他起身,语调里还是悲戚。
那人将目光转向他手里的军符:“王爷怎么会有东平王生前的东西?”
延宗看他认得那军符,便提高了警惕:“你是……?”
“我是东平军的首领。”那人也不避讳,“这个军符皇上手底下的人一直在找,没想到在王爷这里,见军符即见主子,王爷请受我一拜。”
说着,就跪下去,想延宗行礼。
延宗赶紧扶起他:“这军符本来也是仁威生前留给我的,我一个王爷留着也没有什么用,正好你是东平军的头领,就拿了去吧。”他把军符递给那人。
不成想那人却坚决不受:“王爷不知道东平军的规矩。东平王生前就定下的,只认军符不认人,今天这军符在谁的手上,谁就是东平王,我们就要跟着谁出生入死。”
延宗凄然:“可是你们真正的东平王已经死了,你们死守着这些规矩有什么用?”
那人不说话,良久:“王爷生前说过,只要大齐的江山还在,东平军就一直在,东平王就一直在。”他的眼眶有一些发红,“王爷的年纪不大,可是道义却清楚明白,当日易储的事情没成,手底下也不是没有兄弟劝过他废帝自立,可是王爷非要恪守太上皇留下的规矩,还把劝说他的人打了一顿。”
他看着延宗手上的军符继续说道:“王爷把军符留给你,自是对王爷百般信任。东平军虽然人数上同京畿军没法比,可是作战能力却要远远在他们之上,东平王生前就崇拜文宣皇帝时培养的‘百保鲜卑’,自己也想培养出一支这样的军队,这才有了一支东平军。”
百保鲜卑吗?那个让敌国闻风丧胆的军队,延宗当然知道,当时高洋活着的时候,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有一天长大后能够带着二叔的百保鲜卑攻打敌国。那时的愿望没有实现,如今他手里竟阴差阳错地有了这么一支东平军。
“皇上知道你们的存在,不会追杀你们?”他正色问道。
“皇上如果非要动用京畿禁卫来追杀我们无非是件两败俱伤的事情,我想,皇上,还没有这么不考虑后果。东平王之所以活到现在也是因为皇上一直以为东平军的军符在他手上,想要拿过来,后来却发现这东西根本不在王爷手上。”
听了这话,延宗心里更加难过,或许仁威手上留着这军符,还不至于落得今天这番下场。
“那我要怎么联系你们。”他的手紧紧握着那军符,此刻所有的痛苦似乎都凝聚成一股力量,冲击着他的脑袋。
“皇上登基后,我们也相对隐蔽一些,会有人定期往府上去见王爷,如果邺城有什么风吹草动,便时时会有人同王爷秘密联络,王爷有什么吩咐,只管告诉那人便是。”
“好!”延宗痛快地答应,“咱们,后会有期。”翻身上马,又看了一眼仁威的陵墓,便快马离去。
长恭同孝珩来到了府上,心里还一直记挂着延宗,他性子向来急躁,不知道仁威出了事他会做出什么来。
孝珩看出他不放心:“延宗不会有事,你不用担心。长恭,你和大将军这次回来……皇上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长恭摇头,他向来在观察皇上这件事上少跟筋:“都是大将军见的皇上,我回来之后除了早朝也就今天见了一次皇上。二哥,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件事?”
“兴许是我这一阵子想得太多了。”孝珩小声嘟囔了一句,细白的手指搭在眉骨处,眼睛里有一些不安,这一阵子皇上时不时向他提起斛律光的事情,仁威又出了这样的事情,他难免不多想。“这一阵子皇上经常同我说起大将军的事。”
长恭听了,也有一种不是很好的感觉:“会不会是因为皇后跟皇上闹了什么别扭……”
孝珩点点头:“也有可能,加上最近皇上那个什么乳娘老是给他送一些美人,唉!”
“那个叫陆令萱的?”长恭问道。
孝珩点点头。
“听说她的儿子穆提婆最近连连升官,爬得倒是很快。”长恭笑道,语气里带了几分讽刺,“二哥,你没有好好规劝一下皇上,他不是向来很是听你的话吗?”
孝珩笑着摇头:“那都是小时候,长恭,貂蝉的故事你又不是没有听说过,这一个美人有时候不知道要顶多少人有用,偏偏,皇上又好这一口。”
“对了,二哥,你手底下的人最近有没有打探到周国的消息?”长恭问道。
孝珩看着他:“没有啊,我的人向来在邺城大臣之间还有皇宫搜罗消息,这外面的事情,不一向是你们在外打仗的更灵通一些的吗?”
“昨天我回去,子萱跟我说她看见宇文然了。”
“你说什么?!”孝珩一下子从椅子上下来,站在长恭面前,“宇文然?”一时间觉得摸不着头脑,就算是周国真的想有什么动静,也不能派一个公主来啊。
长恭脸上的神色有一些为难:“这还不是关键,子萱还说她身边跟着的人好像是高恪。”
孝珩这一下子更不淡定了:“高恪?原来怀荣王府的那个?”
长恭点点头:“所以我这才想问问你皇上那边同周国是不是有了什么动静,不然宇文然哪里来的胆子,敢这样大摇大摆地走在大齐国。”
“这件事情我会让人好好去查一下。长恭,这件事你先不要声张,现在东平军的军符在延宗手上,我是想着让你……”
不等他说完,长恭就摆手打住了他要往下说的话。
第21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4)
“仁威既然将东平军交给了延宗,就自然有他的道理,二哥,东平军在我手上反倒比不上在延宗手上。我带兵打仗,行事都在明处,皇上处处都能瞧见,东平军交给我反倒是没有好处。”
孝珩听他说的有道理,便也不在强求。
长恭回王府的路上,雨是越下越大,刚刚过了西街,就见一白马男子出现在他的面前,蓑衣的下方露出一抹粉色的衣摆。
长恭停下马,远远看着他:“怪胎,子萱同我说看到了你,我还不相信,如今看来,倒真是你陪着那周国公主到邺城来了。”
马上的男子转过身,雨下得太急,以至于他那精致的眉眼都有一些模糊起来:“怎么,兰陵王爷,我陪着周国公主,你这是心里不舒坦了?”薄唇一弯,流露出一抹妖冶的神色。
“你在这里等我,可不是来同我说这些闲话的吧。”对于高恪每次的“调戏”,长恭反而有些习以为常了。
高恪笑笑,脸上收起那股不正经的神色:“周国要同齐国结交,你们费了大半天劲打下的宜阳算是白费功夫了。”
“周国说要结交就结交?哼。”长恭看着他轻笑。
高恪叹了一口气:“长恭,可惜这齐国不是你们说了算,皇上现在沉迷酒色,我们只是说了一下意向,他就高兴地恨不得手舞足蹈的份儿,你说这事情还能有什么差错?”他的脸上划过一丝凄惨的神色,又有一些怜悯地望着长恭。
雨水打在长恭紧握着马缰的手上,每一寸骨节握得都是发白,这就是他们拼死拼活打来的江山吗?
“如果你不生在高家,我或许真的会想办法带你逃离这个国,可是我知道这里是你的家,换做是我,也不会背叛自己的家。”高恪手里握着马缰,准备离开。
“怪胎!”长恭喊住他,“你现在算不算是大齐的敌人。”
高恪侧过脸:“王爷,怎么才算的上是一个国家的敌人呢?”
长恭无言以对。
“就因为我不想去侍奉一个懦弱无能的君主,就让我背上背叛国家的骂名,未免太无情一些了吧?”他回过头去,“你放心,至少高恪知道,这辈子,与你是做不成敌人了。”勾了勾唇角,给了马屁股一鞭子。
长恭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高恪那句话萦绕在耳边,是啊,他只是不想去侍奉一个懦弱无能的君主罢了。
他回到王府的时候,身上淋了个透彻,换下衣服来之后就一个人趴在窗户边上看着外面下雨,目光呆滞,整个人也没有一点精神。
子萱看他淋了雨,怕他着凉,就让漪莲熬了一碗姜汤给他,看他这个样子,便有心打趣他。
“长恭,你这是怎么了,这一副小女儿姿态,莫不是思春了?”她把姜汤放在桌子上,过来“调戏”长恭。
“子萱别调皮。”他眼睛依旧看着外面,眉头微微皱起来,好像真是有烦心事的样子。
子萱不依不饶,两只手放在长恭的脸上,开始“蹂躏”他的脸:“哎呦,我们长恭这是害羞了,快给我说说,这是看上哪家姑娘了?”
长恭无语,一把扯过她来抱在怀里,挑了挑眉毛:“子萱,你现在是越来越不老实了,得,我看是给惯坏了,得好好家教一番。”说着,就要把子萱扛到床上去……
子萱攀着他的颈撒娇:“知道错了,知道错了……长恭,不闹你了,先把姜汤喝了。”她坐起身来,把桌子上的姜汤端到她的面前。
长恭依旧把她抱在怀里,子萱知道这家伙又要撒娇,便拿着汤匙喂他喝。他喝着汤,也不老实,时不时还要亲子萱几下,子萱翻他白眼:“长恭,心里忧郁什么事呢?”说着,又把一勺姜汤喂进他的嘴里。
“我今天回来,碰到高恪了。”他含糊了一句。
子萱心里有数,看长恭不开心,便揶揄道:“怎么,路上被人劫色了?”
长恭咽下姜汤,咬了她耳垂一下:“爱妃,你现在怎么越来越不正经?”
子萱一手掰过他的脸,喂他喝下最后一勺姜汤:“既不是这样,夫君你干嘛愁眉不展的?”
“高恪跟我说周国想要同齐国交好,皇上似乎还很是高兴这件事情。”他把下巴垫在她的肩窝处,闭上眼睛,长长的睫羽投洒下一抹淡淡的光影。
“同周国交好啊。”她叹了一口气,从父王那个时候就一直跟周国争得你死我活,如今,大齐同他交战,也是每战必胜,那里有这样的道理呢?索性转了话题,“长恭,高恪这是真的投敌了?”
“算不上,他对国不国的没什么概念,当日九叔到处追杀他,就算是今天他真的投敌,也是情有可原。”此时长恭反倒是理解其他来。
子萱不说话,伸手搂住长恭:“这个家,真是叫人待得发累。”
……
仁威的事情之后,太后起初是每日醉酒,皇上开始的时候还劝说,后来索性不管,结果太后的行为日益过火,时不时传出一些宫闱里面的桃色段子来。
高纬自是觉得这种事情脸上挂不住,可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劝说自己的母亲,就同她奶娘陆令萱嘀咕,这陆令萱早就看着太后胡氏碍眼了,可是毕竟她跟皇上才是亲骨肉,也不敢多说话。
他拿自己的母后没有办法,像是宫廷之间这种不明朗的事情,往往都是捕风捉影,就是真有,哪里能让你真抓住把柄?偏偏,这种事情还就让高纬逮了个正着。
本来是因为天气变冷,他寻思着去看看自己的母后,嘱咐她多穿一些衣服之类的,结果宫人说太后正在念佛,他便没叫人通报,自己悄悄进去,母后的影子倒是没见着,就看见两个貌美的小尼姑在那里念经呢。
也不知道怎么就动了外脑筋,那两个小尼姑越看愈发觉得好看,脑子一混,就把人调戏了,这一调戏还不要紧,竟发现这两小尼姑竟是男儿身!
第21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5)
至此,高纬对自己的母后算是真的动了肝火,下令将她软禁在后宫,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准见。
第二天早朝,因为大臣们对这件事也早有耳闻,猜测此时皇上的心情不是很好,谁也不敢往上启奏什么事。高纬本来是要退朝的。
就听见宫人上报:“皇上,周国公主求见。”
高纬一听是周国的来人,还是公主,即便心里有多大的不痛快,也赶紧叫人请上来。
宇文然一身女儿装扮,倒是清秀可人。
“拜见皇上。”她微微俯身,抬眼看着高纬。
“公主不必多礼,不必多礼。”高纬站起身来客气道。
站在一旁的斛律光看不下去了:“公主,自古朝堂上的往来都是天子大臣之间的事情,你一个女娃娃,站在这里,难道这就是你们周国的礼数?!”
宇文然听了,也不恼:“大将军说得是,可是皇兄不能自己来,派大臣来……”她笑笑,眸子里一派清雅明朗,“大臣又都是齐国的手下败将,哪有颜面来,却又不能辱没了皇上的尊贵,这才让我到这里来。”
“是啊是啊,大将军,你就不要计较这些了。”高纬在上面说道,语气里有几分嫌弃,转而面向宇文然,“不知公主这次前来,打算如何修好两国的关系?”
宇文然看着高纬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就想笑,皇兄还担心齐国的皇上会为难她,就上面坐着的这位,唉!
“哼!他们想修复关系就修复关系?皇上,我们军马强壮,周国想要与齐国交好,恐怕只有俯首称臣才可以!”斛律光怒视着宇文然。
宇文然同他对视:“大将军这是说的哪番话?你是大齐国器重的大臣,不去关心百姓安居乐业,这番穷兵黩武,不是要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不顾吗?两国修好,为的也是皇上的太平盛世,两国千秋万代的基业。”
“敢问公主,昔日周国挑起战事的时候,可想过百姓是否在水火之中?可曾想过两国千秋万代的基业?”斛律光身后的男子站出来,一双桃花眼冷冷清清,逼视这宇文然。
宇文然听了,神情明显恍惚起来,脸上不觉发热,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行了行了!”高纬这个时候倒是做起了好人,“你两个大男人,这样为难一个女流之辈,传出去,我大齐国的脸往哪里搁?”
宇文然抓住机会,脸上又恢复了方才的神色:“谢皇上。”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斛律光,便开口道:“皇上,皇兄特命我给皇上带来了许多宝贝,你看看。”她说着,让人把箱子抬上来,里面确实都是稀罕东西,可是她心里清楚,只是有这些高纬也是一个皇上,不会怎么更感兴趣的,“还有一些活物,不方便颠簸,改日送到皇上宫里去。”
高纬一听这话,立马来了精神:“公主这番心意,朕哪有不受的道理?两国修好,修好好说,都好说。”
看他一副没出息的样子,斛律光心里恼火,一甩袖子就出去了,弄得高纬很是下不来台。
“没想到齐国的将军火性这么大。”宇文然笑着,颇有火上浇油的味道,长恭在旁边瞪了她一眼,这才止住了她继续要说下去的话。
高纬更是觉得脸上挂不住,便不想再提这个话题。好在宇文然就此收住,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其实这次前来,皇兄还是有一件事要我同皇上说的。”她的脸上划过一丝犹豫的神色,仔细看,还有一些红晕。
“公主有什么话直说便是。”高纬让斛律光气得够呛,语气里还没有缓过劲来。
“宜阳一战,周国本来就是战败国,理应补偿齐国一些什么的。好在皇上大恩大德,不同我们计较,可是我们要是自己装作不知道,就是周国不懂事了。”她笑着说道。
高纬一听这话,心里立马舒坦了许多,这么说,周国不止带来了这些稀罕宝贝和美人,还有其他的,于是笑道:“哪里哪里,我们也是为了百姓谋福祉。”
“皇上圣明。”宇文然依旧是笑盈盈的样子,长恭心里觉得别扭,这宇文然什么时候也学会了这么一套让人讨厌的东西,“皇兄就是怕皇上觉得他心意不成,所以特意……让我来和亲。”
此话一出,朝堂上下一片寂静,死沉死沉的气氛,而后耳语起来。
“这周国的公主也真是不害臊啊,和亲哪有自己来的道理?”
“我看周国皇帝是怕糊涂了。”
“就是就是。”
……
高纬听了这话,也是好久没有回过神来,脑袋有一些蒙,宇文邕这是被打傻了吗,还有这个公主,本来来到周国当使者就够掉价的了,如今还要把自己推出去?
“皇上,公主前来和亲是好事啊。”大殿上终于响起一个明朗的声音,众人看着孝珩,他依旧是往日里的笑意,笑意之下,无人可测。
“好事……好事……”高纬应和着,眼神里想孝珩询问主意。
宇文然脸上的神色有了一些变化,高孝珩,这个人向来不好揣测,以前见过面,来的时候叔叔还特意说起过这个人。
他看着宇文然,客气地行了一个礼:“就是不知道,公主打算何时与皇上成亲。”
宇文然支吾,她和亲没错,可是皇兄打得算盘可不是让她跟皇上成亲的,再说高纬皮囊不错,出息差的忒远,她也看不上。况且,嫁给高纬不就等于是周国真的向齐国俯首称臣了吗?她心里可是盘算着划拉一个王爷大臣回去,给周国做女婿呢:“王爷真会说笑,皇后母仪天下,我嫁过来,皇上总不至于让我……做小吧?”
高纬脸上也为难,怎么说着说着就越来越是不堪呢,他看着孝珩,一副“你自己看着打圆场”的样子。
“是我糊涂了,忘了这回事,公主不要见怪。”孝珩说着赔礼道歉的话,脸上却不见一丝慌乱。
第214章 玉颜巧笑待倾国(1)
“只是这样,不能嫁皇上,嫁给王爷本就是委屈了公主,更是没有做小的道理了。”他神色正经道,“只是现在没有成家的王爷实在是少,我们齐国的男儿德行不好,早早就讨了媳妇,这回可真是为难了。”
宇文然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让孝珩堵得说不出一个字来。搞得现在好像是她急着嫁出去一番,而且堂堂一国公主在这齐国似乎还不是个抢手货……
“广宁王这话说的……公主,只要你说好了这大齐的男儿任你挑选,你去了,哪有做小的道理!”高纬打着圆场,“就是我祖父那会儿,娶了茹茹公主,祖母都是要让位的,更何况是周国的公主呢。”
孝珩看他那一副忙不迭讨好的样子,真是想上去抽他两巴掌。
宇文然脸上这才稍微好看了一些:“既是这样,我也要同皇兄商量定夺,到时候还希望皇上成全。”
“成全,成全!”高纬乐呵呵的样子,似乎把他母后那档子烦心事也都忘了。
初冬的风里夹杂着些许寒肃,一出昭阳殿的门,宇文然就打了个冷颤,长恭从她后面出来,脸色极其难看。
“高长恭。”她叫住他,“好歹也是旧识,你至于这么忽视我吗?”
长恭侧脸:“我们算哪门子旧识,哦,算起来,我们顶多算是敌人。”他的脸上映出一弯玩世不恭的笑容,“别忘了,你周国多少男儿的性命可是全都死在我手上。”说完,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他心里正生闷气,周国就是派了一个公主来,恨不得他在战场上所有的功绩都给抹杀了。
宇文然追上去,无奈,长恭步子大,她只能以小跑的速度跟着:“我告诉你,高长恭,你最好对我好一些,不然我就去跟皇上说本姑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