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重阙-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万没想到,他根本就没想过要放过长公主。
她为什么这么傻?
为什么会这么天真?
在帝王心中怎么可能会有亲情存在?
“不要去。”她低低地道。
长公主掰开她抓紧的手,双目柔柔地望着她,仿佛要将她的容颜永远印在脑海中。
然后伸开手,将风重华揽入怀中。
“我的女儿!”她喃喃自语,缓缓闭上眼,“不要恨,人的一生除了仇恨还有许多东西。”
这是她生的女儿,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
她怎舍得离开?
可若是她不离开,带给女儿的就是无休止的伤害。
她本已命运多舛,做尽了错事,不能让女儿也走了她的老路?
能与相爱的人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对于女人来讲,比什么都可贵!
她为风重华寻了韩辰这样的好夫婿,纵是立刻死去也甘愿了。
在她执意生下孩子时,她并未料到会发生这许多的事情,她以为她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只要她不认风重华,就不会有事,可她没有想到风慎居然是这样卑鄙的人。
当文氏三年前跪在她的面前,说风慎欲对风重华行不轨之事时,她除了震惊就只有自责。
可如今,她自身难保。
纵是想保护女儿也不能了。
幸好,女儿有了韩辰。
有了愿意保护她的韩辰……
这是她在京中呆的最后一日,明日,就会去玉真观。
这也是她唯一能与女儿光明正大呆在一起的时候,她只想好好地看看女儿,看最后一眼。
“重华!”再睁开眼时,眼中只有平静与宁和,“好好生活!辰儿向我保证过,会给你一个美好的未来。”
风重华珠泪滚滚,紧紧抱着这个刚刚与她相认却又要被迫分离的母亲。
“娘。”她几度哽咽,不能自已。
听到她唤了自己一声娘,长公主黯然潸泫,“好孩子。”然后再度用力搂紧。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一个太监尖利的声音,“上谕!今日无事,各位皇子嫔妃各自回宫,外命妇无要事即刻出宫。”随着太监的声音落地,原本就有些喧嚣的偏殿突然安静下来。
难道说,这么一会的工夫就查出来是谁干的了?
偏殿中的人面面相觑。
然而,殿外的太监们仿佛是等不下去的样子。一个挨一个的入了殿,满面笑容地将殿内的人往外请。
风重华心乱如麻,紧紧拉着长公主的手。
“去吧!”长公主掰开她的手,鬓间的金玉顶梅花步摇垂下来的珍珠闪动着氤氲的光芒,“如今你已经不再是风家女,而是未来的世子妃,这是你的福分,也是我的幸。然而,将来你无论身居何位,无论别人无论对你,都要记着我对你说的话。不要有恨!心中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要快乐啊……我的女儿……”
长公主含泪微笑。
然后勿勿转过头,似是不忍见风重华目中的晶莹,急促地离去。
“娘……”风重华咬唇低呼,却将泪水囚于眼眶中。
这是在宫里,不能落泪的宫里。
纵是有万千般委屈,她也得把泪水吞下,露出笑容。
风重华心中也明白,这也是她与长公主最后一次在宫中相见。
她也知道,将来无论是谁想要对她不利,哪怕长公主远在天边,也必定会第一个站出来。
这是母女连心,这是割不断的亲情。
“阿锳,”一直默默站在俩人身后的周夫人,抑制住了自己激动的心情,轻轻牵住了风重华的手,“莫哭,擦干泪。”
她也是个母亲,能看懂长公主。
风重华抬头,看着一脸哀恸却强自镇定的周夫人,“舅母,我该怎么办?”
看着一向坚强面不改色的风重华,周夫人沉吟了一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人应该向前看。”说了这话,她抬头看了看四周,“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家再讲吧。”
风重华垂头应了一声是。
有小黄门过来,领着她们往宫外走去。
沿着宫殿外宽阔的游廊慢慢向前走着,两人一路无话。
直到走到仪门处,她们被一个面生的小黄门拦下。
“请问可是周夫人与明德县君?”小黄门看起来异常恭敬,笑着介绍了自己,“奴婢姓葛,受汉王世子所托,请周夫人与明德县君在此等一等世子。”说着话,他指着一路护送他们的小黄门,“我们可以在此一同等候。”
这就是留下人证,用以避嫌的意思。
周夫人与风重华怔了怔,轻轻地点了点头。
既然他愿意守在这里,那再好不过。
也免得出什么差错。
过不一会,果然看到韩辰勿勿而来,见到风重华与周夫人等在这里,不由松了一口气。
他先赏了两位小黄门,又吩咐他们离去。
等到葛黄门等人走得远了,他才走到风重华身边,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眼,“你没用宫中的茶水吧?”
见到风重华摇头,他的表情看起来才轻松起来。
“还好你没用,那茶水里放了柿蒂末。”
柿蒂末?
风重华心头一震,霍然抬起头。
站在她身边的周夫人更是大惊失色,连忙抓住风重华的手,“你真没用那茶水?”
“舅母放心好了,未入殿时我就得了淳安郡主的警告,后来用茶前又有个小宫女前来示警……”风重华就把那个小宫女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走吧,边走边说。”韩辰左右看了看,看到这里确非说话之地,便道,“你们离开大殿之后,宫中的太医便查了一下惠嫔的茶水。发现茶水和饮食并无异样,却在惠嫔所坐的椅子上发现了异常,原来那椅上的垫子竟是放了一层薄薄的麝香。若真只是麝香倒也无妨,可是惠嫔因心腹暴痛之疾,经常服用肉桂。麝香与肉桂一旦相溶,便有催生下胎之效。”
风重华是第一次听到宫闱之秘,心头狂跳,不由抬头往韩辰那里望去。却见到韩辰容色清淡,神态温和,仿佛方才所讲的事情不过是闲话家常罢了。
韩辰一边走一边娓娓而谈,锦袍轻扬,绥受飘飞,目光淡然。更显得他气质湿润,意态闲雅。
周夫人不禁暗暗点头,为风重华高兴。
“后来,我多留了一份心,暗中请太医检查了你的茶杯,却在杯中发现了柿蒂末。这个柿蒂末有清热润肺的功效,可是另一个功效却极少有人知道,那就是可至绝育。”韩辰说到这里,转过头看了风重华一眼,见到她并没有太过慌乱,心中微安。
风重华急忙将藏在袖中的那块特殊帕子取出,递到了韩辰面前,“多亏淳安郡主送了我这方帕子。”
韩辰接过来,轻轻一嗅,却没嗅出来柿蒂末的味道,倒闻到一股特殊的少女芳香,便随手揣到了自己袖中。
风重华本来还想要再说什么,见到韩辰的举动,不禁面上一红。
周夫人则是扭过脸去,只当什么都没看到。
“那倒奇怪了,今天到底是针对谁的?是针对我,还是惠嫔?”风重华略略平复了一下心情,“难道说,是两拨人在行事?”
见到风重华瞬间想明白了事情的关键,韩辰赞赏的一笑,“若是无人向你示警,我倒想不到这一层。不过既然有人示警,那我倒明白了。”
“我觉得,今天的事情应该不是袁皇后所做。那个向我示警的人,必定是希望我与袁皇后不死不休,所以才会事先警告我。而我猜想,示警的人必定是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事情,甚至极有可能她的打算就是一箭双雕。即除去了碍事的惠嫔,又把脏栽到袁皇后头,而且还让袁皇后变成了我的仇人……”风重华说到这里,却浑身一震,露出骇然的目光。
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韩辰诧异地看了看风重华,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却看到自家的马车就停在前面。
今天感冒了,睡了一天,这会才醒。不好意思,章节才上传
第212章再见叶宪
风重华如见鬼魅。
怎么可能?她怎么可能瞧见叶宪?
脑子简直不能思考。
此时,站在皇城外的赵义恭眼见韩辰从宫里往外走,连忙笑着往前走。
韩辰虽是汉王世子,车架却不能入皇城。
需要走到皇城外再登马车。
所以每次韩辰入宫,赵义恭等人都会等在皇城外。
韩辰看了看裹足不前,如遭雷击的风重华,微微皱了皱眉头。
风重华这是看到了谁?居然被吓成这个样子?
他环顾一周,什么人都没有看到。
除了那些来接自家主人出宫的仆役,然后就是守卫皇城的禁军,没有任何异常啊。
“怎么了?”韩辰不由发问。
风重华这才惊觉自己有些出神,忙补救道:“想起了长公主,觉得震惊罢了。”她就将今日长公主与她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面上的神情非常担忧,“如果真去了玉真观,那以后可怎么办?”
一个有封号的长公主,无声无息地去了玉真观做女冠。
尤其长公主的身份本就敏感,她曾是前朝废帝的妃子。
满朝文武会怎么想?
韩辰被风重华给骗到了,还以为她真是为这件事情而烦扰,笑着安慰她,“不必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长公主的封号还在,此事就有转寰的余地。”
永安帝为了安抚他,一时半会是不会拿长公主怎么办的。
只要人还活着,就万事好说。
“多谢世子。”风重华笑着福了一福,这样温和与顺从,倒让韩辰多看了她两眼。
“对了,我追上你们,倒是真有事。”韩辰朝着周夫人拱了拱手,“后日,是我外祖父生辰,想请夫人与……”他笑着看了一眼风重华“……阿锳一同前去。”
“帖子到下午,自会有人送去。”
解江是今年准备致仕,现在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
只有大朝会他才上朝。
平常的时候,就在府里含饴逗孙,不与外人交往。
今年的生辰,因是他致仕前在任上所过的最后一个生辰,所以就极为隆重。
邀请未来的亲家,是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这件事情由韩辰来说,却是特意抬举文府了。
“到时一定去!”周夫人笑吟吟地被韩辰双手虚扶着送上了马车。
然后韩辰伸出手,作势要扶风重华。
眼看韩辰伸出的手就放在自己面前,风重华不由双颊一红,一只手拎着裙摆,一手扶着韩辰的手,低头上了马车。
即将松开时,韩辰逗弄似的捏了捏手中的暖尖滑腻。
一股异样的感觉,顿时自手上流遍全身。
风重华双颊烧得通红,逃也似的钻入马车中。
直到上了马车,心口还是砰砰直跳。
韩辰就站在皇城门口,眼看着文府的车夫抖了抖缰绳。
等到马车启动,这才转过身往自己府上的马车走去。
“怎么赶车来了?”韩辰嫌弃的皱了皱眉,随手取过赵义恭手中的缰绳,踩了马蹬纵身一跃上了马背。
那马感觉到背上多了一人,便发出唏律律一声长嘶,而后前蹄人立而起。
韩辰便看到前方缓缓行驶的马车被掀起一道小缝,一双担忧的杏眼悄悄向这里望来。
四目对视之下,那双杏眼猛地缩了回去。
惹得韩辰嘴角不由自主勾起了一抹笑容。
“走。”韩辰双腿一夹马背,那马得了命令,便迈着小碎步,缓缓向前行去。
几个王府的下人手里牵着马,慢慢跟在韩辰的身后。
皇城一射之地内不许跑马,除了军国大事外,哪怕是皇子们与韩辰也不能疾行。
赵义恭一边跟着韩辰的马小跑,一边仰头道:“世子爷,您让属下去打听的事,都打听清楚了。”
“哦?”韩辰嘴里应着,目光却看向前方缓慢行驶的马车。
因是初秋,天气还不冷。
马车的车帘便垂了薄纱,透过这一层望去,只见里面影影幢幢的。
看不清谁是谁。
然而却有一个身影注定是属于他的。
那双杏眼,方才还曾偷偷看了他。
想到这里,韩辰就觉得喜悦溢于言表。
他又想起在大觉寺那偷偷的一吻,不由又勾了勾嘴角。
这里想着心事,以至于赵义恭说了什么,他几乎都没听到。
“……那杜长风表面看起来没有问题,可是仔细深究下却是问题极大。杜知敬的母亲高年产子,生下的儿子身体极为不好,所以就养得比较精细娇贵……后来听说在一岁时得了一场重病差点去世,杜母因为几个嬷嬷和丫鬟服侍不力,大发雷霆,将嬷嬷和丫鬟尽数赶走,然后自己天天守在儿子床前,不许别人插手……后来,杜长风的身体渐渐好了,可是杜母却因为劳心劳力而吐了血,没隔多久就去了……杜父眼见老妻亡故,心中悲痛不已,办完丧事后就一病不起……杜家一年送走两位老人……我问了许多老人,都是这样说的。”赵义恭说着说着摇了摇头。“看起来像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实际上问题却极大。”
“这些老人都只是听说,却没有一个人亲眼见过十三年前的事情。因为杜家是十三年前才搬过来的,算算年龄,也就是杜长风一岁的时候搬来。所有的这些话,都只是口口相传罢了。”
听到这里,韩辰蓦地转过头,瞧向了赵义恭。
“属下断定,这个杜知敬有可能不是真名。”赵义恭看了看左右,低声道,“属下已留了五个人,想办法埋伏在杜知敬周围,若是有法子就混到他家里做个护院和下人。想必再过些日子,就会有消息传来了。”
韩辰的眉头皱得紧紧的。
这么说,这个杜知敬果然有问题?
他突然想起风重华所说的话,难道杜知敬的弟弟真的是前朝皇子?
这个消息是什么人传给风重华的?
要不然,深闺之中的风重华怎么可能会知道杜长风有问题?
他觉得,有必要将风重华身边的人全部排查一遍。
不过这件事情,得安排得巧妙,他不想风重华因此与他心生芥蒂。
于是,他叫过赵义恭,附耳几句。
此时,被韩辰一路念叨的风重华却是满面笑容。
刚刚到家,衍圣公府的梅夫人、蓟辽总督府的王夫人、周府的鲁氏、李祭酒的儿媳房氏、谢御史府的夫人谢夫人、陆御史府的陆太太等人各领着儿女们来到文府道贺。
其实,圣旨下达之日,她们已来到一次。
只不过因为当时人太多,她们不过是略坐坐就走了。
今日特意领着女儿们来访,一是来庆贺,二是表示通家之好的意思。
纵是此时风重华心中再想着叶宪,她也得先将此事放下,笑着迎接她的朋友们。
夫人太太们都在上房院陪着周夫人说话。
她则是领着姑娘们去了后花园。
此时正是八月,金桂飘香的季节。
姑娘们的裙衫在轻风中婆娑飞舞,裙袂飞扬间发出‘珊珊’的响声来。
风重华看着几位好友,嘴角微翘:“多谢你们来看我。”
除了李沛白跟着大表哥文安学一道去了通州,周琦馥、陆青芜、孔氏姐嘉言与嘉善、王澜、谢玉淑都在。
这几位父母都是显贵,亦都是消息灵通之人。
知道风重华这些日子都遇到了什么事情。
虽然她们无力帮风重华,可是派丫鬟过来表达一下慰问之情,还是可以的。
“阿锳,你能有如此好结局,我们都是真心为你高兴。”周琦馥与风重华并排而坐,脸上露出笑容。
“是呀!”孔府长女孔嘉言缓缓点头。
自从知道避暑行宫的事情后,孔府姐妹不敢明着与风重华来往,却私下派丫鬟来问了好几次,知道风重华没事后,姐妹俩人才放宽了心。
陆青芜含笑看着风重华。
她是风重华的二表嫂,与文府的未来休戚相关。风重华嫁给汉王世子为妻,对陆府来说只会是好事。
有些话,她不必多说,只要人到,就是对风重华最好的恭贺。
而王澜与谢玉淑则是性子爽朗,先是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礼物,而后才揶揄风重华,“以后就要嫁做人妇了,可有什么感想不曾?”
风重华嗤地一笑,“说得好像你们就一辈子不嫁人似的?”
这俩位本来是想揶揄风重华,没想到反被风重华将了一军,只羞得涨红了脸。
又笑闹了一会,上房院的人来请几位姑娘回府。
于是几位姑娘就与风重华定好,等到后日解江大寿时再在解府相见。
刚刚送走几位姑娘,就见到门外又驶来两辆马车。
原来却是解江的儿媳,解府的解夫人领着嫡长孙女解舒亲自来送请帖。
周夫人急忙命人开了中门,将解夫人迎进府内。
又让风重华招待解府的两位姑娘。
解夫人是解江独子解时的妻子,韩辰的母亲汉王妃要唤她一声大嫂。
所以,她也是韩辰的亲舅母。
解夫人与解时共生有三个儿子,长子解桐,次子解守,三子解栺。
韩辰身边的方思义,就是解栺妻子方氏的族兄。
今日跟着解夫人同来的解舒乃是嫡长孙女,是解桐的女儿,由永安帝做主赐婚给了衍圣公府的孔闻贤。
而次孙女解悦,是解守的女儿,因为年龄小,解夫人就未带来。
解舒一见到风重华就行了晚辈礼。
“见过明德县君。”
风重华要嫁给解舒的表叔为妻,自然就成了她的表婶。
眼见着比自己年龄还大的解舒盈盈向自己下拜,风重华的脸不禁红了起来。
这几天婆婆住院,我快忙死了。家里一大摊子事,几乎都没空码字。而且人一疲惫就容易生病,前天开始高烧,昨天睡了整整20个小时。今天才好些……哎,真是婆婆一生病,苦的就是我。在此劝妹子们,遇到个好婆婆就嫁了吧。老公差点就差点,只要婆婆好就行。一个好婆婆顶得上十个好老公!真的,不骗你们。
第213章风明贞求见
解家乃是书香门第,解舒带来的礼物也较有书卷气,乃是一箱子用金缕所制的面签。
面签就是书签,装在楠木匣子里。
莫要小瞧这些面签,即可以当做书签,亦可以做为解府的敲门砖。
因为面签的背面均有解府的特殊记号,凭此面签就可以往解府拜见。
面签一共有五张,也就是说,解舒给了风重华五张拜帖,所有持着面签的人都可以受到解江的接见。
这份礼,是极其昂贵和用心了。
就凭解江这元老的身份,再加上解时现在又极受永安帝的信任,解府还会再有五六十年的运道。
这样的礼物,也就是因为风重华马上要嫁给韩辰为妻,解府才下了本钱往外送的。
否则的话,仅凭文谦六科拾遗的官职,是得不到这些东西的。
“原本早就该来拜访,只是……”解舒说话时含羞带怯,不胜娇羞。
她被永安帝指婚给衍圣公府的世子孔闻贤。
婚期就在明年。
这几年,她一直在家准备嫁妆。
风重华心中理解,笑挽其臂,“早来不算早,晚来不算晚,来得正好才是巧。”
一席话说得解舒笑了起来,觉得这位未来的表婶极有意思。
俩人在文府的院中随意走动,欣赏着秋日的风景。
解舒对文府的庭院格局很是赞赏,轻声感慨:“这才是江南庭院应有的风景,少了匠心,多了自然之气。果然是质本天然,浑然玉成!”
解舒自小在京城长大,从未去过江南,将来嫁人之后,也会去曲阜生活。
若无意外,只怕她今生也去不了江南,所以一到文府就喜欢上了文府的院落。
“若是喜欢,以后可以常来。大表哥与表嫂去了通州,二表哥专心攻读,极少进内宅。舅舅一去上值就只剩我与舅母在家中,实在是寂寞。”风重华邀请她常来坐坐。
听了风重华这句话,解舒不由得多看了她一眼。
人人都说风重华极得周夫人喜爱,视若亲女,原来果真不假。
就冲风重华能在不通知周夫人的情况下邀请她过府来玩,就知道风重华在文府的地位不低。
就像她,虽然是解府的嫡长孙女,可是上面有母亲,有婶婶们,母亲上面有祖母,而在祖母上面还有解江的夫人,解府的老祖宗。
她若是想请一个朋友过府玩,是需要禀告数次才可行的。
哪里像风重华这般,直接开口邀请。
想到此,解舒面上露出复杂之色来,欲言又止。她又看了风重华半晌,终是问道:“听说县君与孔氏姐妹感情极好?”风重华是她未来的表婶,依礼她是不能唤风重华的姓名,所以干脆以县君来称呼。
即不失礼,也显得与风重华亲厚。
风重华明眸微睐,转瞬间明白了解舒的意思。
“后日就是大学士大寿,嘉言与嘉善也会同去。”言下之意,就是会帮解舒与孔氏姐妹处好关系。
听了风重华的话,解舒双眸一亮,低声说了句谢谢。
她将要嫁入孔府为长媳,自然希望与孔氏姐妹处好关系。可她娘家的身份也不低,是不能先低头示好的。所以这两年,她与孔氏姐妹的关系也就是维持在表面上的和气。
再想进一步,却是有些困难。
毕竟,大家身份同样高贵,谁也不能先低头。
有了风重华在中间说和,那就不同了。
与小姑们处好关系,将来在她与婆婆略有矛盾时,不求小姑帮着她说话,只求不添乱就好。
又与解舒说了一会话,她送解舒往上房院走去。
解夫人与周夫人正坐在上房院说话。
见到风重华进来了,解夫人笑着望向了解舒。
见到孙女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解夫人面上的笑意更深了。
“来让舅母看看。”解夫人是韩辰的舅母,风重华唤她舅母也是应当的。
解夫人穿着诰命服饰,脸上扑了薄薄的粉,看起来神采焕发,精神奕奕。
风重华走到她身边时,她双手握住了风重华的手,转过头冲着周夫人笑,“都说周夫人家教甚好,依我看,这岂止是好,简直是一等一的好。我家的舒丫头也算得上知进退的,可是站在阿锳身边却是不够看。”这话里抬举的意思就很大了。
“再好又如何,还不是被别人家得了去?”此时的周夫人代入了母亲的角色,两眼微微有些湿润。
解夫人哈哈大笑,“瞧你这话说的,难道还能把我们阿锳留一辈子不成?就是你愿意,我们家世子还不愿意呢。”说了这话,她冲着风重华眨了眨眼,一副非常亲切的表情。
心中却是感慨不已。
公公一生勤勉,公正为国。纵是因为女儿嫁给汉王,成了汉王妃,与汉王府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可是没想到人到老年快致仕了,却又因为儿女亲家的事情,与宫中的宁妃扯上了关系。
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难道解江还不知道吗?
那个宁朗的新婚夫人,就是文氏。
文氏养了风重华十年,风重华视之亲母。
有了这层关系,以后东川府那边但凡有点要求,风重华肯定不会拒绝。
而且韩辰又看重风重华,只怕将来的事情会不少。
所以,这也是解江想及早退下来的最大原因。
解时现在还未入阁,话语权并不重。纵是宁妃借着风重华提什么无礼的要求,解时也办不到。
等再过几年,皇帝立了太子,万事初定。
解时也就从夺嫡的事情中解脱出来了。
想到这里,解夫人将风重华抱到怀里,“以后常过府来玩,即是亲戚,就要常常走动起来。”
说了这话,解夫人放开风重华,开口告辞。
周夫人与风重华直将她们祖孙二人送到大门内,看着她们坐上了马车,这才回转。
回到上房院,风重华被解夫人的大手笔震惊了一下。
礼单上不仅有金石玉器,还有书画古玩。而且府里的人个个都没落下,就连风家的庶女风明怡都得了三四件礼物。
“到底是钟鸣鼎食之家,想的就是周到。”周夫人赞了一句。
就在这时,有下人在院子里张望探头,看到风重华身边的许嬷嬷等人,眼睛一亮,拿手指了指外面。
许嬷嬷与那下人说了两句话,就皱紧了眉头。
不一会,文谦早早下值回府,与周夫人说了几句话,就领着周夫人与文安然还有风重华去给祖宗上香。
将今日袁皇后与各宫妃子赏给周夫人和风重华的礼物给文家各位祖宗供了上去。
一番仪式之后,众人才回到上房院。
拜完祖宗之后,风重华说要回去换衣裳。
文谦与周夫人知道她今日累了上天,上午进宫结果却出了惠嫔小产的事情,下午又见了一拨又一拨来庆贺的人,确实也该休息一下。
就催她尽快回去休息。
在路上,许嬷嬷贴着风重华的耳朵道,“是风明贞来了。”许嬷嬷很不高兴。
哪有刚刚被休就跑到亲戚家窜门的道理?你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
更何况,今日还是风重华的好日子。
真是好生晦气。
“风明贞?是她一个人还是都来了?”风重华也皱起了眉。她倒不是为了晦气不晦气,而是因为她实在不想再见郭老夫人。
许嬷嬷一脸不悦,“还有风明薇和靖安候郑孝轨。”自从风重华破家而出那一日,许嬷嬷就不再称呼风家的女儿为姑娘,而是直呼其名。
既然风明贞与风明薇来了,她也不好拒而不见。
更何况,若是她此时不见风明贞,不免会给人一个轻狂的印象。
这样想着,她回到东跨院,由悯月等人服侍着换上了家常的裙裳。
今日因是要进宫,穿得比较繁琐,再加上回来之后就有客盈门,周夫人与她干脆穿着入宫的衣裳迎接客人。
后来,因要去拜祭祖宗,自然穿得越隆重越好。
所以直到现在,她还是早上出门时的装扮。
几个人又是卸妆又是换裙,又是重新打乱发髻梳发,一番忙乱下来,也过了大半个时辰。
等到能去见风明贞了,已到了快晚膳的时间。
出门时,风重华叫上了风明怡。
一见到风明怡,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