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阙-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夫人苦笑道:“不敢当大皇子如此称呼。”

    听到周夫人这么说,大皇子满脸笑容,“圣旨已下,有何当不起的?再说,我与辰哥本就是兄弟。”他看了一眼风重华,目光闪动,语带双关地道,“以前,我并不知道有嫂子这个人,以后即是知道了,自然要当做亲戚来走动。正巧,我下月也要成亲了,嫂子与龚氏可以多多亲近。”

    风重华眼波微动,微微垂首,“多谢大皇子抬爱。”

    大皇子微微颌首,正待将路让开,却听到有人说了一句,“咦,我却是来晚了!”

    紧跟着声音出现的是器宇轩昂的二皇子。

    风重华就与周夫人回身,又冲着二皇子的方向行礼。

    眼见二皇子也来了,大皇子的脸色瞬间变得不自在,“二弟也是来给母后请安的?”

    “正是,紧赶慢赶的还是晚了大皇兄一步。”二皇子话中有话,而后笑着冲大皇子拱了拱手,两人目光甫一接触,便彼此错开。

    看到这一情景的风重华,不禁与周夫人交换了一下目光。

    看样子,宫中的情形远比她所猜想的还要复杂。

    两位皇子不仅私下在斗,当着众人的面,也没一个肯退让的。

    幸好这时大皇子说了一句:“哟,怎么辰哥与淳安也到了?”

    就见韩辰大踏步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一脸笑容的淳安郡主。

    风重华眸中波光流转,在韩辰面上略略一滞,便又轻轻垂下头去。

    见到面前的情景,韩辰微微一笑,向前踏了一步,正好介入大皇子与二皇子中间,却又将风重华掩于背后。

    “你们是已见过皇伯母还是未见?若是未见,陪我和淳安一起去见见可好?”

    “自然好。”大皇子朗声一笑,深深地看了看韩辰的身后。

    二皇子唇角轻挑,却没说什么。

    唇边自始至终挂着一抹微笑的淳安郡主,看了一眼韩辰,又看了看成犄角之势的两位皇子,唇角笑意更深。

    她向前走了两步,与风重华并肩,意味深长的道:“小表妹,秋意深寒,要仔细身体。”

    风重华心中惊讶,连忙道谢。

    见到风重华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淳安郡主不由轻笑。

    又隔了一会,几位小皇子到达。

    几人汇合后,就一起往坤宁宫走去。

    袁皇后并未在宫中,只有宫女与小黄门站在两旁,殿中摆好了几个桌椅,桌上有酒馔果菜。

    因皇后未到,殿中的气氛就有些轻松。

    几位皇子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聊天。

    风重华与周夫人不敢善动,就拘谨地站在宫女们安排好的位置上。

    一双眸子却偷偷地四下转动,打量着坤宁宫的众人。

    淳安郡主最是长袖善舞,面面俱到。一会与这个聊聊,一会与那个笑笑,看起来极为愉悦。

    大皇子与二皇子互不相让,各自摆足姿态。

    几个小皇子们围着大皇子与二皇子,却不敢与韩辰太过亲近。

    韩辰看起来百无聊赖的,随意地坐在椅子上,笑吟吟地看着殿中众人。

    接触到风重华的目光后,微微颌首,目光中透露出‘你请宽心’的意味。

    风重华面上一红,快速的垂下头。

    感觉到外甥女的异样,周夫人不禁轻握其手。

    殿外金磬轻响,有太监高呼,“皇后驾到————”

    殿中就安静了下来,众位依礼站好,静静地等待袁皇后的驾临。

    袁皇后身穿深青色纻丝翟衣,头戴九龙四凤冠,额间饰有描金云龙纹样的皂色罗抹额,眉间点缀珍珠一颗。看起来雍容华贵,气度高华。

    在她身后约五步之距,乃是汉王妃与长公主。

    与汉王妃与长公主并行的,则是言笑晏晏的宁妃。

    后面,则是鱼贯跟着一些品阶高些的妃嫔和贵人们。

    从风重华这里路过时,目光都是若有若无的往这里扫了一眼。

    宁妃眸中宁静无波,汉王妃笑容可掬,唯有长公主双眸清澈又似幽深,若喜若戚,目光在风重华身上留连许久才收回。

    而后,长公主冲着周夫人颌了颌下巴。

    袁皇后落座后,她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风重华的身上,

    “这位,可是明德县君?”

 第209章多事之时



    见到袁皇后唤自己,风重华急忙趋步向前,跪伏于地,“臣女风氏,见过,并诸位娘娘。”

    风重华礼节周全,仪态上挑不出半点错处。

    纵是有些不喜她的袁皇后,也不由自主点了点头。

    “起来吧,以后就是自家人了。”袁皇后和颜悦色,举止隽雅华贵,尽显一国之母的气派。

    她并不准备难为风重华。

    一来风重华不值得她难为,二来她得给长公主和汉王妃面子,三来她不能在这样的场合里出错。

    如今永安帝对她大不如从前,如果她难为永安帝选中的侄媳妇。

    只怕报应很快就会应到她的身上。

    所以,只让风重华跪着行了个礼,就让她起来了。

    坐在旁边的宁妃扬起精心描画的翠眉,目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袁皇后。

    袁皇后微微一笑,转身瞧向宁妃,“宁妃妹妹可有什么话要嘱咐的?”

    宁妃唇角缓缓绽开娇艳妩媚的笑意,“娘娘驾前,岂有妾置喙的地方?妾只是久闻明德县君雅名,想迫切一见罢了。今日一见,果然是个惹人爱怜的。这样的可心人儿入了皇家,也是皇家的福气,怪不得娘娘对县君青眼有加,一进殿就先唤了县君的名。这样的人儿,就是我见了也是疼爱不及呢。”宁妃说完了话,环顾四周,“怎不见县主?”

    袁雪曼被永安帝收用,此事人尽皆知。宁妃先夸了风重华,然后紧接着提起袁雪曼。

    就是在提醒袁皇后,风重华要嫁的人,是袁雪曼早先想嫁的。

    袁皇后颌首,笑意缓缓收起,“雪曼夜未整眠,此时正在梳妆,一会就来。”

    昨天夜里,永安帝夜宿坤宁宫。

    宁妃早就知道。

    此时听到夜未整眠四个字,一双烟笼翠眉不由微微蹙起。

    不动声色间,两宫已交锋数手。

    殿中的众人皆垂头不语。

    韩辰抬眼看了看高居宝座之上的袁皇后和宁妃,嘴角噙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身子缓缓向后靠去,眼波流转间,冲着风重华的方向看了一眼。

    风重华此时也在偷偷看他,四目相触间,似被陡然灼烫般,迅速转首回避,面有绯色。

    韩辰的嘴角不由高高翘起。

    此时,袁皇后吩咐看赏,而后笑道:“我是个喜欢热闹的,你们也不必拘束。该笑的笑,该闹的闹。”说着,她吩咐上茶,“即不是外人,今日便以茶代酒,大家饮了此杯,从此以后同心同德,和睦相处。”

    袁皇后当先举起了手中的薄胎青瓷茶杯。

    “勿食酒菜。”一个小宫女借着倒茶的机会,低声与风重华说话。

    这却与方才淳安郡的那句警告相同。

    一个让她注意身体,一个让她不要用食。

    难道说,今日的谢恩,另有玄机不曾?

    她正想看看这位出声示警的小宫女是谁,却见到小宫女已经飞快的向后退去,而后转身没入一行宫女之中。

    宫女们都是严格挑选出来的,个头一样,服饰一样,就连发间的装饰物也是相同。

    再加上脸上涂有厚厚的粉,等到这些小宫女们转了几圈后,很难分辩出刚才与她说话的到底是哪个。

    然而,风重华到底还是多留了几分心。

    认真的记下这位小宫女手的形状。

    厚厚的粉下看不清容貌,可是世上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双手。

    此时,眼见着举起茶杯的殿中众中,风重华却犯了难。

    这茶,到底喝还是不喝?

    若是不喝,想个什么理由?

    就在这时,她看到坐在旁边的淳安郡主飞快地掏出一块帕子,然后左袖挡面,右手执茶杯,将茶水倒入帕子上。

    动作娴熟至极。

    那帕子也不知是什么料子所制,转瞬间就吸饱了水。

    眼见风重华在看自己,淳安郡主得意地眨了眨眼睛。

    然后长袖一抖,一个帕子滚落到风重华面前。

    风重华便假借正冠整衫,弯下腰捡起了帕子。

    然后举起茶杯‘一饮而尽’。

    眼见众人饮尽杯中之水,袁皇后缓缓将茶杯放下,“今日难得一家人聚在一起,就是可惜两位弟弟未来。”说到这里,她唤大皇子,“以后你就要与龚氏成亲,成亲之后望戒焦戒躁,为皇家开枝散叶,绵延子孙。”而后,她又唤二皇子,将同样的话换了一个花样重复了一遍。

    然后她笑着与周夫人说话,“我听闻明德县君的礼仪是你请的嬷嬷在教?”

    周夫人忙站起回了一句是。

    袁皇后朝下一笑,“礼仪不错,可见你费心不少。然而皇家的规矩不可废!自今日起,派四个嬷嬷入驻你府上,教习明德县君礼仪。”

    教习嬷嬷是应该宗人府统一安排的,袁皇后虽是一国之母,却也不用管这等的小事。

    袁皇后怎么非得往风重华身边塞教习嬷嬷?难道是打着以后干涉内闱之事的目的?

    周夫人心中虽是疑惑,却上前谢恩。

    恰在这时,有个‘叮’的声音传来。

    众人不由将目光转过去,却见是惠嫔小指上的纯银护甲不小心磕到茶杯上。

    眼见众人的目光都往惠嫔那里望去,袁皇后的眸子不由阴沉下来,她略带警告意味的看了一眼惠嫔。

    惠嫔连忙起席离座,屈膝道:“非是卑妾枉薄,而是眼见皇家马上要添丁进口,心中欢喜,这才失仪。”说着话,惠嫔一双精心修饰的双眉微微蹙了起来。

    不知为什么,从进了殿她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方才小腹更是隐隐下坠。

    难道,是她怀孕了?

    她的月信每月都按时到,这月更是准时。

    可是为什么会有坠痛的感觉?

    想到这里,背脊上沁出涔涔的汗来。

    打定主意,等回到居处后就请平安脉。

    见到惠嫔解释的得体,袁皇后也不愿深究,笑着将风重华唤到近前,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然后再转头看了看长公主。

    “平时在家都做什么消遣?可读了什么书?书画刺绣可会?”

    风重华不卑不亢地一笑,答道:“平时在家就是随意看些书做些刺绣,书看的不多,也就是看些《女诫》与《四书》,知道圣人教诲即可。至于消遣吗?也就是时常在舅母屋里跟着舅母学习刺绣和规矩。”答的十分得体,即回答了袁皇后的问题,也暗中捧了周夫人。

    “倒是个有心人!”袁皇后抿嘴一笑。

    在宫中生活的,都是有七窃玲珑心的,听到风重华的话,哪会看不出她的意思。

    都是微微一笑。

    风重华大着胆子抬头看了看袁皇后,心中略有些感慨。

    此时的袁皇后与她几月前所见相比略有些憔悴,哪怕宫装华丽,也掩盖不住眼角那一道道细纹。

    宫中,果然不是凡人所能呆的。

    几十几百个女人争抢一个男人。

    为了能得到男人的恩宠,拼抢得头破血流。

    她突然想起前世韩辰的举动。

    如果韩辰成功了,她是不是也如同这些宫中的女人一般?

    穿着华丽的衣衫,化着精心修饰的妆容,等着那个不知何时才能来到的君王?

    一想到这里,风重华的心,就有些隐隐作痛。

    袁皇后就将目光落到她的身上,“好孩子,你与汉王妃还未见过几面吧?”袁皇后以手指汉王妃。

    风重华就顺着袁皇后的手指,冲着汉王妃方向行礼。

    她年纪虽小,但气度芳华,仪态端方。扭身行礼之际,腰折回风,纤柔婀娜。

    看得大皇子与二皇子齐齐挑了眉。

    汉王妃嘴角噙着笑,伸手拉住了风重华的手,笑着回答袁皇后的话,“也要感谢皇嫂,将这么好的媳妇赐给了我。说来我与阿锳颇为有缘……”说到这里,汉王妃慈祥地看着风重华,“阿锳出生时,我便守在她的身边。当时就在想,这样钟灵毓秀的孩子是一定要讨回家做媳妇。天可怜见,如今到底还是遂了我这份愿。”

    袁皇后面色不变,指上套的纯金护甲却深深掐入了手掌中。

    汉王妃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

    风重华不由抬头,却与汉王妃那颇有深意的双目对视。

    她心中咯噔一下,缓缓垂下头去。

    汉王府与袁皇后,竟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了吗?

    汉王妃淡淡一笑,“皇嫂,您方才赏了阿锳几个嬷嬷。不如我也讨个赏,您也顺道多赏我几个。您昨日赏的那六个宫娥颜色倒是不错,就是配我这个老太婆,倒显得我人老珠黄似的。”

    风重华不由抬头望向汉王妃。

    听到汉王妃这么说,袁皇后手心一空,套着纯金护甲的手指微微颤抖。

    这句话一出,倒在表面波平如镜的殿内投下一块巨石。

    座中嫔妃皆用打量的目光瞧着袁皇后与汉王妃。

    明里暗里的揣测不休。

    袁皇后神色不变,曼声道:“即是不喜,打发回宫便是。弟妹喜欢什么样的,可着劲在宫里挑选就是了。”

    汉王妃笑容一如方才,“就赏几个老成持重的嬷嬷就好,就如皇嫂赏给阿锳的我就觉得极好。”

    坐在旁边的宁妃微微勾唇,伸手扶了扶薄如蝉翼的云鬓。这是今年宫中才兴起的复古发髻,仿着汉魏的样子梳成,却又比汉魏时更加飘逸轻盈。

    袁皇后心急了。

    先是给韩辰送去美貌宫娥,而后又给风重华安排教习嬷嬷。

    等到他们夫妻圆房之后,教习嬷嬷便可以用不合规矩这四个字阻止风重华与韩辰见面。

    夫妻之间如果一年到头连面都见不到,还能有什么感情?

    韩辰血气方刚,自然会广纳美妾。

    到那时,汉王府还有宁日吗?

    在座的嫔妃显然有人想明白了此中的道理,不由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一阵柔弱无力的呻突然响起。

    众人的目光不由搜寻起来。

 第210章 若你是我该如何



    “哎呀!”

    一个十五六岁,位份极低的选侍惊呼一声站起。

    随着她的站起,以她的视线为中心,众人眼中均露出惊讶的神色。

    风重华定晴瞧去,只见方才失态的惠嫔此时面色苍白的倒在桌面上,一身浅青色轻容纱裙的下摆上,沾染着滴滴血迹。

    血迹如梅花般盛开在惠嫔的裙摆上,即妖异又夺人心魄。

    风重华越看越是心惊,不由垂下头去。

    袁皇后一惊,顿时焦灼,“快宣太医。”

    今日是周夫人与风重华谢恩的日子,怎么能出这样的差错?

    袁皇后的脑子快速地转动起来。

    一刹那间,脑海中闪过宁妃、汉王妃、宫中诸妃的身影。

    得了袁皇后的令,太监与小黄门齐齐动了起来。

    先是将惠嫔小心翼翼地架出去了,而后将惠嫔方才所坐的地方清理干净。

    不过半盏茶工夫,方才惠嫔所坐的地方没留下半点痕迹。

    然而,惠嫔那苍白的脸,和那几朵盛开在她裙摆上的血样梅花,却强烈冲击着众人的视线。

    汉王妃拉着风重华的手回了自己座位,将一杯茶水塞到风重华手中。

    风重华垂下头捧着茶盏。

    脑子却在快速的考虑着事情。

    离得较远的周夫人看到风重华得了汉王妃的照顾,略略出了一口长气。

    韩辰垂头拨着茶盏,唇角露出若有若无的笑容。

    今日惠嫔在坤宁宫落胎,不管此事是人为还是无意。

    袁皇后都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这是第一波倒袁,若是以后袁雪曼在永安帝心中地位不稳,那么就会有接三连三的小动作出现。

    最终的结果就是袁皇后连连出错,无力掌管六宫。

    那时,宁妃等人将会以协理六宫的高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

    韩辰心中雪亮也似的。

    只怕宁妃与今日的事情脱不了干系。

    然而,只要事情不牵涉到他,不牵涉到风重华,他才懒得管这一档污脏事。

    这时,他感觉到有道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一抬头,就对上风重华略带关切的目光。

    他勾了勾唇角,露出一个俊朗迷人的微笑。

    风重华的脸,刹那间泛红。

    迅速垂了下去。

    这个韩辰,可恶极了!故意在这个节骨眼勾引她。

    风重华咬了咬唇,梳理起自己的思想。

    她并不熟悉宫中的人,然而她却记得韩辰向她描述过众人的性格。

    袁皇后宴请,惠嫔却落胎。

    紧接着,就会有人来查饮食和茶水。

    一旦查出任何问题,袁皇后都脱不了干系。

    现在帝后关系冷淡,永安帝极有可能会不愿意听袁皇后的辩解。

    那这件事情,谁受益最多呢?

    想到这里,风重华不禁环顾四周。

    却见到殿中的人表情各异,有惊讶、有担忧、有不解、有惊惶,所有人的表情都恰到好处的表达了自己对惠嫔的担忧之情,却没有一张兴灾乐祸的脸。

    风重华觉得,她上了一课。

    宫中的娘娘们,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啊。

    以后与这些人精打交道,千万要提出十二万分的精神。

    不一会,袁皇后派人唤来的太医进入殿中,开始检查惠嫔的吃食。

    趁着这个工夫,袁皇后转首与众人说话,“即是要查,想来一时半会也查不出什么,不如先去偏殿休息。”她虽是在笑,然而抬首扬眉之间,眸中的精光仿佛要啮人一般,犀利无比。

    目光缓缓在殿中众位嫔妃皇子的身上划过,冷凝如刀。

    难道这些人真以为她失了圣宠就可以随意骑在她的头上吗?难道这些人以为她现在的一切全是皇帝所赐?这些人真以为皇帝会废了她?

    袁皇后轻蔑地笑了,仿若烈火中的彩风,神采精华。满殿的宫妃丽人,竟无人一人能压得住她的气度。

    被目光所视之处,所有的人都垂下头颅。

    一会,宫女与黄门们过来,领着殿中的人鱼贯出去,走向偏殿。

    趁着这个空,周夫人走到风重华身边。

    捏住了风重华的手。

    风重华感觉到舅母掌心那涔涔的湿意,忍不住回捏了一下,“没事的。”她与舅母耳语。

    宫内的争斗是牵扯不到她们身上的。

    她是永安帝钦赐的世子妃,今日的争斗没人敢牵扯到她头上。

    周夫人知道风重华的身世,就是担心会有人拿此做文章。

    宫中不比民间。

    郭老夫人那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伤不到风重华的,可是宫中的人不一样。

    只要她们动动心思,风重华就会伤筋动骨。

    不过片刻工夫,众人已步入偏殿。

    等到众人一入偏殿,殿前便一字排开,站满了人。

    风重华知道,这是监视之意。

    便与周夫人向后退了退,寻了一处偏僻的地方坐下。

    “这可真是……”周夫人叹了口气,将‘无妄之灾’四个字咽了回去。

    这是在宫里,哪怕身边无人,她也不敢随意说话。

    风重华安慰性的拍了拍周夫人的手,也不知说些什么。

    她前世痴长了几十年,却从未进过宫,对于宫中的事情更是一无所知。

    所倚仗的也不过是先于别人所知道的结局。

    舅甥俩人就这样相对无言地坐着,谁也不说话。

    汉王妃朝着长公主使了个眼色。

    接触到汉王妃的眼神,长公主微微颌首,朝着风重华的方向走来。

    “别担心,没事的。”长公主阻止了周夫人的下拜,笑着坐在了俩人身边,“重华今日第一次入宫,没想竟遇到这样的事情。我看你明日,是要去玉真观拜拜。”

    长公主眉眼精致,眼神灵动,一双眸子如同会说话似的。

    风重华看着这位亲生母亲,轻轻地点了下头。

    长公主虽没有养过她一日,在她身上所费的心思却不少。

    前一世,为能保住她的性命,自愿去玉真观出家。

    这一世,又是为了她,差点被永安帝赶到玉真观。

    这两世的恩情,厚重的令她无法偿还。

    她也相信,嫁给韩辰这件事,长公主绝对出力了。

    见到风重华看着自己,长公主柔柔地笑了。她慢慢地站起身,自身边的荷包内取出几块香饼,放入身边的熏炉中。而后坐了下来,换了一个极舒服的姿势。

    “殿中的事,想必一时半会不会结束。我们在此围炉焚香,长坐清谈,左右也是无趣。重华可愿听我讲一个故事?”

    风重华将目光投到长公主国色天香的脸上,良久后才敛下双睫。

    “长公主请讲!”

    长公主点了点头,而后将目光自风重华身上移开,看着殿中随着初秋的清风起伏的帷幕,目露沉深之色。

    “话说某国某朝,有一位国公,他手握重兵,生下的三个儿子更是神勇无比,为国朝镇守边陲,世代忠贞。这位国公不仅有三子,更有一个最宠爱的女儿。后来,女儿稍稍长大,褪去了活泼淘气,变得娴淑稳重,人人喜爱,却也因此被人惦记。”

    “国公三个儿子都远戌边陲,最忌功高震主,不得已之下就将小女儿送入宫中。小女儿原本不甘不愿,想与她喜欢的人逃走私奔。却又害怕年迈的父母受她的连累。于是,痛哭一场之后入了宫……”

    “入宫之后,皇帝对她宠爱备至,却也因此招来了众人的嫉恨。”

    “后妃们因为小女儿太受皇帝宠爱,即嫉恨她又羡慕她,于是就在皇后面前进谗言。说皇帝有废后之意,想用国公女儿取而代之。国公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他没有折翼于沙场,却倒在妇人的算计中。”

    “皇后联合外戚假传圣旨,骗远在益州的国公入京。国公被蒙冤入天牢,在牢中时受尽折磨。皇后又以“封疆大吏王公贵族非宣诏入朝者死”为由,判国公有谋反之心,欲诛其全族。”

    “皇帝原本不信国公会叛乱,可是国公家族的势力实在太大了,大到了需要让他忌惮的地步,所以他任由皇后胡闹。”

    “国公的儿子知道父亲被囚禁,几次联合上奏却没有半点功用,反而让皇帝看到了国公家族在朝堂中的影响力。”

    “终于,皇帝无法忍受自己被文武百官挟持,下令赐死国公。”

    “三个儿子得此消息,悲痛难忍,忍无可忍之下兵围皇城。”

    “皇帝与皇后此时才着了急,欲将小女儿推出平熄兵乱。小女儿知道自己必死,就在皇帝与皇后动手之前掌握了禁中势力。先杀了皇后,而后在三个儿子攻破皇城之时动手杀了皇帝……”

    “重华,你说这个小女儿是不是一个万恶不赦的恶人?”

    风重华听得心驰神摇,轻叹不已。

    长公主却是不想等她回答,幽幽地道:“杀皇帝之前,那小女儿却发现自己已有了身孕。她一时间不知自己到底该怎么办,是生下这个孩子延续仇恨,还是将孩子扼死在腹中。就在这百般愁绪之中,小女儿以前的意中人前来寻她。求小女儿与他远走……”

    “可是……小女儿此时正天人交战之际,便没及时回复。那人就当小女儿回绝了他,一气之下远走他乡,从此以后再也不见踪影。”

    听到此处,风重华不禁动容。她眼前好像有一团迷雾,急待长公主替她拨开。

    狻猊熏炉的口中飘出几缕淡色轻烟,长公主垂下两弯远山翠眉,低低道:“那人远走,小女儿终是伤透了心。她决意生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后来,又怕孩子的身世害了孩子的性命,就想寻一个稳妥的人家收养孩子,叫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不要有仇恨……可是万没想到,这却是一切磨难的开始。”

    长公主回过头,冲着风重华浅浅一笑,她的笑容如此柔软,叫人心中也生出温暖的味道。

    “重华,如果你是她,会怎么做?”

    长公主的手轻轻放在风重华的头顶,双目如同两汪看不到底的寒潭。

    而后缓缓闭上双眼。

 第211章诧异



    眼看长公主的神色风重华哪里还不明白,长公主所说的就是自己的经历。

    而她口的孩子,正是风重华。

    “我不知道如果我是她会怎么做,但是我却知道,如果我是她,必定做的不如她好。”风重华容色凄凄,反手握住长公主的双手。

    在她的前世,长公主这个人几乎就没有出现过几回。

    文氏去世后,她在府中受尽风慎折磨,却没有一个人前来救她。

    那时的她有怨有恨亦有愤。

    为什么要让她受这样非人的折磨?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现在想来,多半是那时的风慎已知道了她的身世,知道这世上根本就不会有人来救她。

    所以才把当成畜生一般。

    听了风重华的话,长公主的泪水险些要涌出,连忙站了起来。望着殿外云卷云舒,那波澜如诡的白云,如同迷茫诡谲的人生。

    她用力地闭了闭眼,而后睁开。

    “不要恨!因为他们也是你的亲人!”长公主眸中含泪,却笑靥如花。

    迎着长公主的目光,风重华却皱起一双柳眉,杏眸微敛。

    长公主为什么说让她不要恨?

    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吗?韩辰用宣府兵力做交换娶了她,还会再有什么事情?

    想到此,一双眸子缓缓眯了起来,眼神幽深。

    她想起方才的话,长公主让她明日去玉真观拜拜。

    难道说?

    长公主难道还是逃不过去玉真观出家的宿命?

    思及此,她的身子猛地前倾,一把抓住了长公主放于裙侧的手,“不要!”她心中无限惶恐。

    如果长公主依旧要去玉真观出家,那么她重生一回又是所为何来?

    她救得了自己,为什么救不了长公主?

    她想起长公主给永安帝所写的信,就在那封信中,长公主坦承了自己的身世。

    “都怪我!”风重华惨然一笑,容色如雪。

    还以为永安帝回京这几日没有处置长公主就是准备放过的意思。

    可是万没想到,他根本就没想过要放过长公主。

    她为什么这么傻?

    为什么会这么天真?

    在帝王心中怎么可能会有亲情存在?

    “不要去。”她低低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