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阙-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若是嫁到汉王府,面对着早晚会造反的韩辰,她又该何去何从?

    到那时,给舅舅与舅母带来的连累更大。

    她不能为了自己,置舅舅与舅母于不顾。

    重生以后,她第一次迷茫起来,恍恍惚惚地拿不定主意。

    到底是前进嫁给韩辰,以后随着他一起造反,还是后退过着现在的日子,与风家的人斗智斗勇?

    她宁愿韩辰还是以前的样子,待她冷冷淡淡的,想起她时才来看看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她不知该如何应对。

    想到这里,她将双肘支在桌上,双手交叠着撑起下巴,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

    ……

    与此同时的衍圣公府中,梅夫人屏退左右,直接开门见山:“阿福可知,蔡尚书遣了媒人来说媒?”

    周夫人知道,梅夫人所说的蔡尚书是指兵部尚书,蔡尚书长子蔡信之与孔嘉言年岁相当。她不禁笑了:“这是好事啊,听说蔡家的公子风度翩翩,饱读翰墨诗书,与嘉言很是相配。”

    听了周夫人的话,梅夫人脸上露出欲言又止之态,她低声道:“原本这件事情是该叫你们这些亲戚过来一起参详参详,只是蔡尚书那边似乎公务繁忙,只是过来定了个媒,说是要等到八月以后再行纳采。我想请你问问鲁氏,琦馥与王瀚下定的日子定在哪天,我怕会撞在一起。”

    周夫人瞬间明白过来,梅夫人这是在告诉她王真极有可能八月会出京。这么说来,陛下已经定了王真为蓟辽总督了吗?

    周夫人笑道:“我回去就问她,然后给你个准信。”

    梅夫人松了口气,又与她说起了文安然的亲事。

    “安学的婚事已经定了,就在六月初七,现在你家只剩下安然,不知你中意于哪家的姑娘?”梅夫人笑盈盈地替周夫人倒了杯茶。

    一提起文安然,周夫人的面色却古怪了起来。

    次子有意于风重华,她是知道的。而且,当初她也生出了将风重华留在家里的想法。

    可按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可能早就飘飞到九霄云外。

    她目光闪了闪,用笑容掩饰了无奈:“嫂子可是手里有什么好姑娘?说出来我听听,要是成了,回头我给嫂子准备一份的谢媒礼。”

    “要我说,陆家的姑娘青芜与谢家的姑娘玉淑都不错,就是不知道你喜欢哪个?”梅夫人看了一眼周夫人,端起青瓷茶盅来喝了一口。

    周夫人一回话,她就明白周夫人没有留下风重华的意思,既然不留,那就该早些地替文安然订亲,免得别人再说孩子们的闲话。

    现在京中都传开了,说周夫人想将风重华留在府里许配给次子……

    多半是与文府有仇的人在散布谣言。

    现在当务之急是替风重华与文安然各自定一门亲事!这也是她叫周夫人来的最大原因。

    领悟到了梅夫人的意思,周夫人陷入了沉思。

    回到家之后,她叫了文安然过来。

    文安然本来正在书房里用功苦读,听母亲相召,很快就来到上房院。

    周夫人看着长身玉立,笑如光风霁月的次子,脸色微霁:“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你可有信心吗?”

    听到母亲问这样的问题,文安然眉角微微上挑,满脸自信:“儿子自然有。”

    周夫人薄露笑意,微微颌首:“那就好,你出去读书吧。若是缺了什么,尽快与我说。”

    看到儿子脚步轻快的出去,她嘱咐余嬷嬷:“今天的事情,不要告诉安然。”

    余嬷嬷连声应是。

    明年就是大比之年,有什么事情,等考完了再说吧!

    周夫人揉了揉眼角的皱纹,觉得有些疲惫。

    西跨院里,风重华在吩咐惜花在整理这些年来文安然送给她的东西:“全部整理归档,万勿遗失。”

    惜花将这话记在心中,一点也不敢怠慢。钥匙做了特别的记号挂在腰间,时刻不离身。

    风重华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做了决定,可她却知道这个时候,不管做任何决定,都不再有文安然的一席之地。

    &……&

    回到汉王府的韩辰立刻找到了方思义,斩钉截铁道:“我不想娶袁雪曼,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方思义一时间愣住了。

    他是知道韩辰不想娶袁雪曼的,可是没成想韩辰居然如此直接地说出来了,而且口气还这么肯定。

    他不由试探道:“是因为明德县君吗?”

    一提起风重华,韩辰的脸色不由自主变得冷峻了,“这件事情和她又有什么关系?现在的问题是我不能娶袁雪曼,倒不是因为我不喜欢雪曼。而是因为我不能娶……”

    汉王在前朝时就一直在驻守在辽东,虽然在永安帝夺天下后将西路军交出来了,可是军中依旧还有许多效忠于汉王的将军。

    而武定候的兄长在前朝时就是负责禁军,再加上现在府军前卫给了韩辰。

    如果他们两家结亲,只怕永安帝连睡觉都会觉得不安稳。

    可是永安帝为什么不直接拒绝袁皇后呢?

    韩辰猜测,永安帝可能已有了收拾汉王和袁皇后的心思。现在就只等他们两家结亲,然后再等着袁皇后一头扎进他早已布好的网中。

    等到袁皇后做出错事,正好可以连同汉王同时处理。

    到那个时候,不管是废后也好,杀汉王也罢,尽在永安帝掌握之中。

    对于一个帝王来讲,永安帝还年轻着呢,他绝不想现在就立太子,没见宫里刚刚出生的十五皇子有多得他喜爱吗?

    可是袁皇后却等不及了。

    大皇子现在只有二皇子一个对手,还好处理。如果等宫里的小皇子们一个个成长起来,都会是他的对手。

    听明白了韩辰的心思,方思义只觉得头痛,“如果世子不想娶袁雪曼,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不仅不能让宫里猜忌,还得给袁县主留下面子。”

    所以,我让鞑靼王子尽早递国书,要求娶袁雪曼为妻。信已传出快半年了,怎么北边还不见动静?

    想到这里,脑海里突然浮现出风重华所说的话,她说这步棋不好,对袁雪曼不公平。

    公平?袁皇后算计汉王府的时候,可曾想过公平二字?

    韩辰皱了皱眉头,觉得风重华有些妇人之仁了。

    袁雪曼是不错,他也挺喜欢她的为人。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能成为朋友,皇家的争斗历来是杀人不见血,伤人于无形中。袁雪曼是袁皇后的侄女,他们是天然的敌人,而不可能走到一个阵营中。

    所以,他可以毫无顾忌地捅袁雪曼一刀,也可以接受袁雪曼捅他一刀。

    但他绝不会将袁雪曼的心情喜好考虑在内。

    相信袁皇后在算计他时,也不会有丝毫怜悯之心。

    “我觉得这件事情还得从宁妃那里入手。”韩辰叹了口气,又想起风重华所说的公平二字,忍不住道,“做这些事情前,我想先见见雪曼。不论怎样,我毕竟与她从小长大。现在我如此算计她,心中实有不忍。”

    方思义却另有想法,“世子爷,如果您现在见袁县主,恐怕不仅会于事无补还会弄巧成拙。袁县主说到底是袁皇后那边的人,她如果知道了您的真实想法,会怎么办?在下虽不敢恶意揣度袁县主,可是不得不考虑到她的立场?如果她向袁皇后告发,只怕你们的婚事不仅不会做罢,反而还会提前。”

    “别人我信不过,可是雪曼不是这样的人!”

    说是信任袁雪曼,还不如说是他信任风重华的眼光。他轻轻咳了咳,目光落向书房外几株高舒垂荫的芭蕉树上,芭蕉叶亭亭如盖,阴满中庭。

    “可是!”方思义想要再说些什么,却被韩辰所阻止。

    “你去向武定候府下个帖子,就说我请袁县主一叙。”眼见方思义无奈地点头,他又补充,“这件事情,不要牵扯到百花井巷。”

    方思义一怔,不解地看向他。

    韩辰却没有看他,目光依旧落在窗外的芭蕉树上。

    风重华说得对!不管他是不是想娶她,她都不应该牵进这件事情中。这本来就是他的事情,本来就与她无关。

    他不能因为不想娶袁雪曼,就把她推出来直面世人。

    这对她不公平。

    既然想要娶她,就应该寻一个正正当当的理由,而不是为了拒绝袁皇后……

    他觉得,自己一直以来有些剑走偏锋了。

    既然他不想娶袁雪曼为什么不直接了当地说出来呢?在宫中还没有赐婚旨意的时候说出来,为什么非要等到事情无可挽回时再面对袁雪曼呢?如果袁雪曼也在算计他,那时他再出手对付袁雪曼也不迟。

    他不能在袁雪曼什么都没做的情况下,把她当做敌人那般的算计。纵是算计,也得堂堂正正的。

    他得把这件事情好好解决了。

    不能留下任何的遗憾。

    不管是对风重华,还是对袁雪曼。

    感觉都不想写了!!!从腊月二十八一直到今天,一个字都没有动,觉得都没有动力了。人家十万字就上架了,我都四十万字还不上架。你说我一天天的写,也没什么收入,怎么可能会有动力。再加上过完年人也懒了,更是没什么心劲了。

 第123章情逝

    这么多年来,这是韩辰第一次邀约袁雪曼。袁雪曼虽是吃惊,还是依约去了周王府。

    韩辰与淳安郡主情同兄妹,借她的地方见一见袁雪曼自然不在话下。

    韩辰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袁雪曼,见她今日穿一件大红色的掐牙背心,头上簪着一根赤金步摇。两条长眉若远山峦黛,丰容靓饰,骨子里露出一股英武飒爽之气。

    不由暗暗赞叹。

    “叫找我,有什么事?”袁雪曼偷眼看了看他,见到他正在打量自己,不由赧然。

    她知道姑母打算把自己许配给韩辰,而且这桩婚事也差不多得到了永安帝的许可。只要永安帝旨意一下,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嫁到汉王府,成为韩辰的妻子。

    一想到这件事情,她脸上的笑意就更深了。

    韩辰却觉得有些尴尬,不知从何才好。

    他清了清喉咙,轻声道:“你送我的墨兰,全都死了……”

    见他提起墨兰,袁雪曼嫣然一笑,“不过是几盆兰花罢了,死了有何可惜?你若是喜欢,我再送你几盆就是?”

    韩辰根本不喜欢养花,不仅不喜欢养花更不喜欢活物,要不然也不会把袁雪曼送他的波斯猫又转送给风重华了。这会听到袁雪曼又要送他花,连忙阻止,“其实,我并不喜欢养花。”

    袁雪曼的眉头挑了挑,心头升起一股不祥之兆。

    韩辰叹了口气,说起了辽东的局势,“自前岁起,鞑靼犯边日频……边城重镇频繁抗击鞑靼,以至于财匮力绌,民不聊生……我身为韩家子弟又是东路军的统帅,自有卫国戎边之责……”言下之意是在告诉袁雪曼,他拥有东路军,是一个令帝王忌惮的王室子弟。

    袁雪曼心中一震,目光情不自禁地往韩辰脸上瞅去。

    只见韩辰面容严肃,眼角眉梢都流露出一股难言的疏离和凛冽。

    她的心刹时慌如擂鼓。

    沉默了半晌,才意有所指地回答:“我知道。”

    韩辰倒了杯茶,亲手递到袁雪曼手中。轻声地叹息,有些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说了。

    袁雪曼默然接过,垂头不语。

    心头却如火燃烧。

    如果这会她还不知道韩辰请她来是什么意思,那么她就太笨了。

    韩辰不想娶她!

    可这又关她什么事?她的婚事她又能做什么主?还不是任由长辈们摆布?

    韩辰不想娶了,可以找她。她不想嫁时,又去找谁?难道韩辰还真以为她在袁皇后面前有天大的面子吗?

    她攥着拳头,身体内的血液如同被炭火灼烧着,咕咚咕咚冒着愤怒的气泡。

    她抬起头,直直地望向韩辰,目光愤怒无比。

    韩辰坦然回望,眸光清澈。

    袁雪曼心头一酸,木然地垂下头,喝着杯中的茶。

    沉默中,她听到韩辰深深吸了口气,轻轻地说了声抱歉,而后道:“我觉得这件事情是需要先和你说一声,免得你……”

    “免得我心中难过是不是?”袁雪曼蓦地站起,用力瞪大了眼睛,“你以为我会像别人一样哭倒在你脚下哀求你不要离开是吗?就好像你府里那些被收养的女儿一样不舍得离开你是吗?韩辰,我敬重你,可是你却这样伤我的心!如果你不想娶我,几年前为什么不拒绝?为什么在别人都以为你铁定要娶我的情况下才说出口?我到底有哪里对不起你,以至于你这要这样害我?”

    她的声音越来越高,以至于最后嘶哑了起来。眼中有血丝充盈,表情愤然。

    心头隐隐作痛,眼泪刹涌满了眼眶。

    她用力抬起头,瞪大了眼睛,防止眼泪落下来。

    韩辰忍不住转过头去,有些话他不忍当着袁雪曼的面说出来。他不能告诉袁雪曼,这是两宫在博弈,这也是永安帝与汉王的较量。不论他愿意不愿意娶袁雪曼,他们最终的结果都是这样。

    他没办法说出口。

    “你没有对不起我,是我对不起你。”他望着袁雪曼,目带歉意。

    “对不起?说对不起有什么用?”袁雪曼连连摇头,满脸哀伤地看着这个爱了十几年的男人。

    从她记事起,她就知道自己要嫁给汉王世子,这是袁皇后一直在她耳边念叨的。

    所以,她努力地去爱韩辰,努力地去适应韩辰。

    韩辰喜欢排兵布阵,她就学看兵书。韩辰喜欢红色,她的衣柜里除了红色再没其他颜色。

    不论韩辰喜欢什么,她总是努力学习,想要跟上他的脚步。

    可是等了这么久。

    他却告诉自己,他不能娶——

    这是何其大的笑话啊!

    “都是我的错!”韩辰微微垂首。

    确实是他的错!如果在几年前他能像现在这样直面说出自己并不喜欢袁雪曼,也许不会给面前的人赞成这么大的伤害。

    可他不能!

    那时汉王自身难保,哪怕把西路军交出去了,永安帝依旧有除他之意。

    永安帝是怎么对周王的,汉王历历在目,他不想家人落得和周王妃与小世子同样的结局。

    所以面对袁皇后与袁雪曼,他命令韩辰虚以委蛇——

    用儿女私情迷惑两宫,从而保全汉王府。

    只要汉王府有娶袁雪曼之意,袁皇后就会在永安帝想下手时挡一挡!

    现在皇子们长大了,学会夺权了,他们渐渐吸引了永安帝的注意力。

    汉王府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十几年的蛰伏与忍耐,终于令永安帝消除了对汉王的戒心。可是一旦汉王府与武定候联姻,等待他们的,就是灭顶之灾!

    他看着坐在对面的少女,只觉得心如刀绞。

    风重华说得没错,这件事情确实对袁雪曼不公平。他应该早早就告诉袁雪曼,让袁雪曼知道,他就是一个想尽千方百计利用她的感情而达到自己目的伪君子。

    他不值得面前的人这么爱,他不配!

    袁雪曼却轻轻地笑了起来,笑声里带了无尽的酸痛,“其实我知道,你所说的这些全都是借口。你心中,有了别人是不是?”她笑着,却飞泪如雨,“在大觉寺我就看出来了,你看她的眼光与众人不同。不仅在大觉寺,她在守孝时,你更是把徐光和陶春借给她使用……”她的双手紧紧绞在一起,心中全是痛,“你是为了她,才拒了这门婚事是不是?”

    韩辰张了张嘴,半晌都没有说话。

    “这件事情与别人没有任何干系!是我一直没有想明白,也一直没有勇气和你说。我只是没有想到,事情最终走到了这么一步。在还没有走到最坏那一步之前,我必须把我真实的想法说出来。”韩辰在心中小小地鄙视了自己一番。

    他知道自己重重地伤害了袁雪曼。

    可是这件事情,根本就无法避免伤害。

    与其最终像飞蛾扑火般灭亡,还不如现在将事实讲出。

    哪怕袁雪曼转过头出卖他,他也认了。

    他只怪自己识人不清。

    “现在朝中的局势你也知道,你可以试着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想一想。”韩辰语气诚恳,眉宇间透着几分忧愁,把当前的朝局仔仔细细地分析了一番,“……陛下英明神武,又有天纵之才,怎能需要我这个当侄子的为他守边?而且朝中现在大将颇多,只有苦无用武之处的,没有缺将少帅的。早晚有一天,我手里的东路军也会交还到陛下手中。”韩辰的语气风轻云淡,即没有激动亦没有悲伤,可是听在袁雪曼的耳中,却令她浑身颤抖。

    “我想像父亲一样建立功勋,像他一样保家卫国,驱逐鞑靼。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处处被人称为汉王世子。可我不知道,我这个理想到底能不能实现。我听说你熟读史书传记,那么我想问问你可读过《容斋续笔,深沟高垒篇》?”

    袁雪曼蓦地站了起来,手指紧紧绞在一起。

    深沟高垒篇只讲了两个人,一个是韩信,一个是周亚夫。

    这两个人都是功高震主的大将军,却都没有好下场。

    他是在告诉自己,汉王府和武定候联姻后的结局吗?

    陛下与皇后真会这么做吗?

    她想说不会,想大声说一声不会,可是这句话涌到嘴边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

    袁雪曼抬头看向韩辰,目带哀伤。

    他的脸庞如同一块上好的美玉,透着莹润的光泽。他站立的姿势,宛如凌雪的青松,透着几分孤傲和高雅。双眉高远,如同青山隐隐。

    往事如同一幅幅图画,走马灯般在她脑海中浮现。

    幼年时的嬉戏,伤心时可以供她哭泣的肩头,御花园中为她摘过的牡丹……可是等到长大后,她仿佛就与他疏远了许多。哪怕别人都将他们视为一对,韩辰依旧克已守礼,再也不与她私下呆在一处。

    她早就该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

    哪怕是他因畏惧而娶了自己,早晚也会像今天一样告诉她,我并不爱你……

    可她心存幻想,以为只要耐心等待他们之间的感情就会像御花园中遇春而开的迎般慢慢绽放。

    可是没曾想到,这份感情却似凛冬的寒梅,还未开放就遇到了料峭的寒风。

    说句实话,不是不想写了,而是非常想写,因为我非常喜爱写作。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上架,没有上架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挺了这么久,真觉得灰心。说句大俗话,这年头没钱就没动力啊…………不是我俗,实在这就是事实。为什么没上架,可能是因为我的数据不好吧!到现在书架收才三万多,点击不到二十万。换其他人,他们在我这个字数时,书架收都已经将近四十万了,点击更上百万。朋友们,何以教我?救我?

 第124章一往

    如果她要败,就要败得有尊严!

    而不是像刚才一样,哭成一个泪人。

    想到这里,她挺直了脊梁,笑着道:“其实,你不必特意来告诉我。因为嫁不嫁你,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分别。自古以来,这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有自己能做主的道理?只不过是因为咱们身在皇家,所以才比别人多了一份无可奈何。”

    “你愿意娶谁,谁愿意嫁你,这其实是你自己的事情,对不对?你不必特意来通知我。你也不必害怕伤害到我,因为这些根本伤害不了我。”袁雪曼莞尔一笑,望着眼前这个她深爱的男人,心如刀绞。

    有的时候,谎言不具备任何说服力,特别面对韩辰这么聪明的人的时候。

    韩辰看着她,心中又苦又涩。

    “对不起!”声音那么的温和,却又那么的遥远和冰冷,“如果你不姓袁,如果我不姓韩,那该有多好。”

    韩辰苦笑。

    他的笑容,令袁雪曼有片刻的恍惚。她仿佛看到那个与她一起在御花园中追逐嬉戏,身后跟着几位皇子哀求他们跑的慢一些,等到皇子们追到时返身给皇子一拳,然后又笑着跑开的韩辰。

    她转过头,看向旁边的几株梧桐,树下不知何时开了几簇凤仙,红得如泼似溅。

    如同她心头之血,一滴滴溅落。

    “你没有对不起我!是这世道,是这人生……对不起我……”她浅浅而笑,语调却婉转低沉,好像有无尽的萧索和落寞。

    这样的语调,令韩辰心中生出几分不安来。

    他直直地看着袁雪曼,眼眸深邃,如同夜空中皎洁的弦月。

    在他的注视下,袁雪曼那双长而微卷的睫毛急促抖动,颤抖地转向一旁。

    韩辰仔细地回想刚才两人的对话。

    轻之又轻地叹了口气。

    “我会与陛下说的。”韩辰轻轻地道。

    袁雪曼的身子颤抖了一下,轻轻嗯了声。

    “如果以后但有驱使,定不负命。”他深深地凝视了袁雪曼片刻,而后一言不发地离开。

    袁雪曼望着他隽雅俊秀的背影,泪水缓缓模糊了双眼。

    我要你的道歉做什么?

    她缓缓蹲下身子,痛哭失声。

    已经走出院子的韩辰,停住了脚步。

    他抬头望去,空中还残留着炎夏的炙热,晚霞却已悄然铺满了半个天空。

    “对不起!”他喃喃自语,“我对不起了你,不能再对不起别人……”

    ……

    西跨院里,风重华正与周琦馥一起在说话,长公府刚刚送来一张请帖,邀请风重华过几日去长公主府。

    风重华给周琦馥亲手沏了一壶信阳毛尖,碧绿的毛尖在紫砂壶中冒着袅袅热气,渐渐浮起一层细细的绒毛。

    “听说长公主很少见外客,也不与各府交往,没想到她居然给你下了请帖。前些日子我听说徐飞霜往长公府递了帖子,结果连大门都没能进去……她还在四处说你的闲话,也不看看现在京里还有谁肯理她……”周琦馥喝了一口茶,微微皱了下眉。她不爱毛尖,只爱碧螺春。

    可是风重华却是爱煞了这种茶,称赞毛尖香气清远悠长,汤味鲜浓甘爽。

    看到周琦馥皱眉,风重华就笑了。

    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独爱的只有此茶。因为这毛尖茶,是文氏的心头好。文氏常常端着茶盅与她讲长公主的事情,说长公主自幼就喜爱喝信阳毛尖,有一年,信阳毛尖因为天气缘故贡品减少,长公主还发了脾气,前朝废帝费了好大一番工夫才安抚住了长公主。

    前世,她喝着这道茶,就仿佛感觉到文氏还在身边。冲着她恬淡轻笑,言笑晏晏。

    重生后,这种习惯就根深蒂固地扎在她的身上。

    “你就要成亲了,以后就不能再这样肆无忌惮地说别人笑话了。”风重华浅笑道。

    周琦馥与王瀚的婚期已定,就在今年九月份。

    一想到就要嫁人了,周琦馥只觉得一阵无法言语的酸楚充盈于心,声音沙哑起来:“本来说好要等我及笄以后再成亲,可是……”她长长轻叹,“成亲有什么好,以后就不能再随心所欲了。家里有婆婆有小姑,事事都要将她们放在前面……就像我娘,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请示祖母,活得好累啊……而且父亲去辽东也不带着我娘,说什么要让我娘在家中侍奉双亲……”

    风重华闻言轻笑,拉过了周琦馥的手:“可你仔细想想,你祖母待你娘好不好?你父亲待你娘好不好?辽东苦寒之地,你父亲是生怕你娘不适应。你只看到了他们夫妻别离,可曾细想过你父亲的心思没有?他若是带你娘过去,染了病怎么办?你家在南,辽东在东北,光是一个冷字就会让人受不了。男人还好些,女人可是不好熬啊。”

    周琦馥垂着眸子,眉眼渐渐染上了温润:“你就是说得再好听,我也不想这么早成亲,成亲以后朋友们就见得少了。”她的声音低低的,却坚定无比。

    “你就是成亲了,也还是留在京城啊。咱们依旧可以时常见面,何必难过?”风重华笑拍她手。

    自那一日她暗示过周琦馥后,周琦馥就与鲁氏提了提这事。鲁氏想了想后,就将婚后留在京城这件事郑重地提出来了。王家那边考虑了一下,很快就同意。

    留京有什么意思?王夫人会与她同住,仔细想想更加不自在。周琦馥噘着嘴不说话,脸上萧索无比。

    周琦馥见过王瀚的面,对于这个未来的夫婿也极满意,就是心里有那么一股小小的别扭让她不愿低头。京中这么大,她都还没有转过,那么多的美味小吃都未一一品尝过。一旦嫁了人,就再也不能像这样趁着日光正好偷个懒聊个天,坐在罗汉床上与好朋友一聊一下午了。

    嫁人有什么好啊?

    周琦馥长叹一口气,望着高几上粉白娇嫩如同积了三尺粉雪的吊钟海棠发呆。

    许嬷嬷打帘进来时,看到这样的情景,悄悄地退了出去。

    等到周琦馥走后,风重华让悯月与惜花替她打散了发髻,躺了下来。

    歪在床头听许嬷嬷说话。

    “今日一大早,二老爷就去顺天府去寻户曹……户曹却坚称他开得与柳氏的婚书是真实有效的,不仅如此,户曹还把官府的存档给二老爷看了,说当初定的就是存档上所写的,若是二老爷觉得他写错了,尽可以去前堂告他,他问心无愧……还说看瞎了眼,居然认了二老爷这样的人当朋友,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敢怀疑他,幸好有存档,也有衙役们做证,他这才洗了清白……然后户曹的衙役和书吏纷纷作证,说户档上面的画押和落款都是真的……二老爷当时没说话,后来出顺天府的时候被门槛给绊了一下……”许嬷嬷心情有些激动,声音听起来就比较大,不仅在内室听得清清楚,连站在外室的几个丫鬟也能听到,“从顺天府出来后,二老爷脸上的神情就看着不对……他与长随打马去了宋氏居住的街上,抓着好几个人询问,可是人人都称不认识宋氏也未见过……二老爷不信邪,就往城西而去,可是刚到城西就被好几个人给认了出来……问他是不是柳家的女婿……二老爷发了狂,说他不是……然后就去了宜水阁,喝了好大一会闷酒……后来柳氏派人寻二老爷让他回家……二老爷把人骂了一通……柳氏就亲自去了……柳氏当着宜水阁众人的面说她没银子付宜水阁的账,如果以后二老爷再在宜水阁出现,她就打烂宜水阁的匾额……然后就……揪着二老爷的胡子回了家……”

    风重华眼底溢满笑意。

    觉得柳氏真是个妙人,让她嫁给风慎果真是最好的选择。

    许嬷嬷继续道:“等回府后,柳氏带着二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