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女难为-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侍候梁云笙的嬷嬷名徐字意,十多岁便入了宫做宫女,已经侍候过两代皇后。
半年宫变之时,梁云笙的乳娘孙氏被查出是匈奴探子,在宫变之前,一直为梁钰堂奔走报告消息,后因此才有了一系列的刺杀行为。
但是不知为何,至今关在天牢的云相虽然承认宫变一事是他和梁钰堂所设计而成,却始终不承认刺杀之事和他们有关。更奇怪的是,云相更说,宴凌这个人和他俩没有任何关系。
但此事追究了半年,仍是毫无头绪。
但帝姬是终究需要照顾的,没有孙氏,必须再找一个人。后来徐氏这个老人儿被派去照顾帝姬。
“嬷嬷,你说阿笙这身衣服好不好看?”梁云笙眨着眼睛,反复在铜镜前看看自己这身合不合适。
竖立在墙边的全身铜镜,倒影出小姑娘的玲珑身影,转着圈圈,眉眼弯弯,像个粉色的精灵坠入人间,好不可爱。
“帝姬平日最爱粉色了,奴婢给您挑的这身,您穿上真是好看极了,像个小仙女。”
梁云笙一听,撅起小嘴。“嬷嬷,你平日就爱给我挑粉色,我都穿烦了。我今日是要去给顷君哥哥送行的,给我换身好看些的。”
她要打扮得美美地去见顷君哥哥,每日都是粉的绿的,顷君哥哥想必一定是看烦了吧。
今日可是她第一次给他饯行呀,怎么样也要让好好注意自己,也是个漂亮丫头。那样他就会惦记着她,早些回来看她了。
边关是个什么东西呀,为什么顷君哥哥宁愿去那,也不愿意留在长安陪她呀。
那个时候的梁云笙,不足四岁,年幼的她什么都不大懂,总以为他一定是自己一人出了远门去玩了,抠门不肯带她去。
“帝姬您看着这身蓝色怎么样?”
嬷嬷挑了一套浅色衣裙。
淡淡的蓝上点缀着繁星点点,闪着微微银辉。
小帝姬又摇头。“太浅了。”
嬷嬷无奈,又挑了一套深蓝的。
色彩是浅蓝至深蓝逐次渐递,繁星大小不一,银河划过,北斗七星入目。
夜悬星河,繁星如幕。
小帝姬的眼睛都长在这身衣裙上了,像是从这身星空裙上看到夜空华景,移不开双目了。而她的眼睛亮亮的,就像夜空的繁星一样璀璨好看。
嬷嬷这才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满意了。
“哎呀,勉强可以。”梁云笙装作老成地摸了摸下巴,却是一脸半情愿半不情愿,表示本帝姬凑合了。
嬷嬷笑笑不说话,这孩子明明很喜欢嘛,还装作一副要喜不喜的样子。
“帝姬,这可是近日,司衣制处给帝姬做的新衣裳呢,还有好几身呢,都是皇后娘娘吩咐哦。”
“母妃……不对,我应该唤她母后了。”小姑娘的神色微微暗淡了下来。
是啊,以前她有两个娘。可如今,只剩下一个娘了。
那个娘,已经不要她了。
她想着想着,便是鼻子一酸。可她始终没有让眼泪盈眶,硬是让眼泪吞回了肚子。
“阿笙好不好看?”她擦擦鼻子,将酸味给努力揉没了,然后喜笑颜开地看着铜镜里的自己。
“帝姬穿这身,就像一只披了星星的蝴蝶般,衬着您这气色,好看地都快飞走啦!”
梁云笙听后直摇头。
她是人,又不是蝴蝶。
不过真的很好看呢。要不装两个大翅膀,变一次蝴蝶,给顷君哥哥看看。
不过哪有时间去做翅膀,还有算了吧。
她表示遗憾地叹气。
————
长安永乐街。
太师府。
小少年在府门前来回不停地走动,看面色十分踌躇不安,一会儿抬头四处望望,一会儿又低着头,看上去似乎是在等什么人。
府门前扫着枯黄落叶的老人,看了一眼少年一脸焦急的模样,却是露出一个了然的神色。
这里,府里出来个小童,说是小童,却看上去比小少年还要大一些。他看见少年的举动,觉得奇怪“公子,您的行李都收好了呀,为什么您看上去好像是很不安的样子?难道是什么忘记拿了?”
昭顷君登时一眼瞪了回去。“父亲还没有发发话赶本公子回边关,你这小子竟然连行李都给本公子打包好了?”
小童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不是公子吩咐小的收拾的吗?”
“太师大人说了,公子吩咐一定要好好收拾,很快就要回去了。”
昭顷君就知道,果然还是父亲干的,他明日才将行呢,竟然这么急着赶他走。
果然是亲生的爹。
“别在本公子面前晃悠了,快滚吧。”昭顷君对这个蠢兮兮的小童是没有好话讲的,父亲之前就想把他留给他随侍,但是他怎么可能听他的。
这么听他父亲的话,必定是事事都告密到父亲那里去。
“哦。”小童委屈地快步走了。
“公子,您自个儿在老奴面前晃悠很久啦。”扫地的老人提醒昭顷君。
老人眯着眼睛,直了直微驼的背,枯槁的手举着扫帚,一边清理落叶,一边似笑非笑地看着少年。
昭顷君看样子比较怕他的,尤其是看到老人那不明所以的笑,更是将脖子缩了缩,显得有些心虚。
“爷爷。”
老人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怎么,被老奴猜中了?”
昭顷君反驳。“没有。”他虽然如是说,却是非常不自在,甚至还有些脸红。
明显一副被看穿了心思。
李老头是府里的老管家,平时闲暇时,就喜欢打打扫扫,以打发时间。而他虽然一副上了年纪,却是十分精明。
这个小家伙的心思,终究还是年纪轻了些,藏都藏不住。怎么不被他这老头子给看个明白了去?
真的有些像他爹年轻的时候,胆子小小的,看起来一副好欺负的样子,但却不是个软捏的。
“顷君哥哥,阿笙带了花酿来看你呢!”
这时,一串咯咯的笑声传来。
小姑娘欢欢喜喜地朝他奔来,像只兔子一样迅速扎进还没回过神的少年怀里。
她的样子真的太可爱了,像只披了满辉星辰的精灵,快快乐乐,让他再一次心境无法宁静。
他好喜欢她快乐的样子。
就像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那个时候,他眉间有一颗血色桃花的花苞印记,也是这样笑得甜甜的。
虽然不知道那个印记为什么后来他再也看不到了,但是他却记得清清楚楚。
她长大定是个不凡的女子。
为了你的快乐,我定是不顾一切,会像叔父好好学本事,等我长大,替你父兄守护好大梁边境,绝对不允许让匈奴进犯长安。
我要为你换来盛世长安,天下太平!
虽然他当时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想,却不知这一想,今后却是一生的守护。
“顷君哥哥,你是不是热呀,这脸都红了啦。”梁云笙看不懂他那奇奇怪怪的眼神,明明是红了脸,却像个傻瓜似地看着她。
她的顷君哥哥可不要傻呀,不然以后谁陪自己玩。
自从父皇(先帝)走后,皇子哥哥们总是神神秘秘的,少有时间陪她,就连哥哥当了太子后,也是忙得没有空陪她。而陪她半年的顷君哥哥,也要走了。
“没有,没有!”昭顷君尴尬地转过脸,将跳到他身上的小姑娘扒拉下来,这个丫头真是,每见他一次就像袋鼠一样地挂他身上。
现在她尚且年幼,不知男女有别。待她大了些,还是如此的话,那个梁容音怕是会把他砍死吧。
更何况,这丫头还有先帝那道圣旨呢,那道圣旨就是不许他们有想法接近笙儿。因此有心思的不敢打她的主意,而他敢打她的主意的话……
等等?他为什么要打她的主意?什么奇怪的想法。
那会儿他完全被自己想得懵透了,根本不知道自己脑子里想的什么东西。
“嘻嘻,都红成这样了,快随我向昭叔叔讨些冰块敷敷吧。”
小姑娘在前头领路,一路蹦蹦跳跳的,一身渐变蓝色星夜裙子,好看极了。而她的样子又像只会飞的蝴蝶,很快就“飞”得不见了。
他正了正心,跟随进去。
李老头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子,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继续打扫。
“入了秋,这叶子便落得快了些。这一会儿停留呀,便又落了几片。”
冒过墙头的树枝,都快掉得叶子都没了。却偏偏还有一棵树常青不败,叶子葱绿地很,独树一帜,在这金秋落叶之中,遥相对应,似乎在宣泄自己的特别,但却是因为如此,被其他树挤在了最中央。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章,女主正式长大。
第22章 饯行(下)
秋初的微风轻拂,吹到脸颊上,有些凉凉瑟意。
徐嬷嬷上了年纪,便自觉得这风吹得她这把骨头有些颤了。缩了缩脖子,搓了把手,对着老管家点了点头,便进去找小丫头去了。
她一进去,便看到那俩孩子追逐打闹不停,不由得莞尔一笑。
“顷君哥哥,你别跑啊,这冰块我朝昭叔叔讨了来,是给你敷脸用的,你看你脸红得像红鸡蛋似的,不敷一下会肿得很厉害的。”快四岁的梁云笙,吐字比半年前要清楚了些,少了一份奶气,跑得也比之前利索了。别说,这一追逐下来,她灵活地让昭顷君头疼不已。
这丫头,是长大了些,但是这个脑袋瓜子还是不大开窍。
不是说好给他送了花酿过来的吗?倒是给他喝呀,别举着一盘子冰追他行吗?这天气凉了,他还要冰敷,岂不害他?
想想他便打了个颤。
西山今日换了一身浅灰色便服,摸了摸下巴的胡渣子,见儿子被帝姬追得一脸无奈的样子,还时不时给帝姬加个油,完全不给儿子面子。
府里的下人们见此情形,纷纷偷笑不已。
昭顷君被追得急了,见前方有一棵大树,便飞身窜了上去,一树的黄叶顿时倾覆满身,他抖了抖树叶,坐在上头。
梁云笙追到树下,拍了拍身上的树叶,望了望树上的灰衣少年,小脸眉头一皱,便把冰盘子交给随侍的侍女,短腿一个劲地抱着树干朝上攀。
她攀了好几次都攀不上去,索性就坐在树下生闷气。生了一会儿气便捡了枯枝,跳着去打树上的昭顷君。
昭顷君坐在上头,看着打不着自己的小姑娘,直发笑。
“哼,你再不下来,花酿可归我一个人了。”
只见那小姑娘撅了小嘴巴,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瓶儿,拔了塞子。
登时,瓶里飘散出淡淡的桃花清香,伴随着微风入了少年的鼻子里。
只听得“咕噜”一声,少年懊恼着自己的肚子,怎么被这花酿给勾起了馋虫。
小姑娘在树下咯咯直笑。“顷君哥哥,你下不下来?这可是我笙儿专门为了给你送行特意带来的。”
一瓶花酿怎么可能把他骗得下来?昭顷君傲娇地甩了一把脸子。
第一次初见她的时候,就打了他,还夺了他的玉佩,被她那哥哥梁容音像防贼一样防着。他现在可聪明了,一瓶花酿就想收买她想欺负他的心,那是不可能的。
梁云笙摇晃了一下脑袋,这样是不行吗?她再想了一下,便合了巴掌“啪啪”几下,随侍的侍女便明了。
于是没过一会儿,一排侍女手捧着一个托盘,每个托盘上各种花酿,吃食点心,色相好看,香传十里。
太师府里的无论是主子,还有下人,见这么多吃食渐渐被吸引过来,甚至有些人还想偷偷地从侍女背后伸手去偷。
西山嗅着吃食的香气都快受不了了,发现还有人想伸手去偷,顿时清咳了几声,吓得那些人赶紧缩回了手去。
“丢人现眼,平日里本太师有少你们吃穿了吗?”说着,便打个哈哈走到了其中一个侍女托盘面前,抓起一块桂花酥塞进了嘴里。
众人无语,太师大人,能注意下您的吃相吗?
西山一路狂吃,一边吃一边瞪着大家,吃得不亦乐乎,满嘴都是,托着盘子们的侍女们一脸懵怔。
徐嬷嬷一脸无奈,吩咐人给他递上手帕擦下嘴边,这个吃相,谁还看得出来是个朝廷重臣应有的威严呢?完全就像三天没吃过饭。
“父亲!你你你……”昭顷君实在坐不住了,一下子从树上跳了下去,准备去阻止父亲,却被一块冰给呼到了脸上,登时愣住了。
梁云笙眨着大眼睛已经脸欣喜地看着他,手里还抓着一块冰,示意侍卫们把少年按住,她仔仔细细地给少年敷着冰块。
昭顷君无语。冰块敷到了脸上,冷得他直哆嗦。
“顷君哥哥,你冷吗?”小姑娘见他发抖,吓了她一跳。不是脸红了敷了冰块就不会红了啊,怎么他还发抖呢。
昭顷君冷得直点头,他实在快忍不住了,他这边被小姑娘弄得都快快发寒了,父亲却管都不管他。他眼睛红红地看着父亲一边朝自己扮鬼脸,一边大吃特吃,喉咙不自觉地咽了咽。
他是不是父亲捡来的?而且那些吃食都是笙儿给他明日出行准备的。
梁云笙挠挠头发,眨巴了一下眼睛,示意侍卫们将昭顷君放开。
一放开,昭顷君直接朝盘子们扑过去,满眼恼火。
这都被父亲吃了快一半了,他难道只能吃剩下的么?委屈的心绪上了头,更是恼了。
“顷君哥哥,你别急呀,更好吃的我还藏着呢。”梁云笙拉住了昭顷君朝西山伸过去的手,看他一副快跳脚的样子,神秘兮兮地朝他眨了眨眼睛。“跟我走,悄悄地走。”
“真的?”昭顷君狐疑。
“走了啦!”梁云笙拉了昭顷君跑,拉着他一路拽出了太师府。
徐嬷嬷见帝姬出了门,也默默跟了过去。
长安永乐桃花间。
永乐街有一个地方叫桃花间,是一处种满桃花的园子。
相传言,这处的桃花是由当年西晋朝时,才子潘岳(潘安)亲手种下的。这个地方的桃花四季更替却花开不败,前来观赏桃花的人们络绎不绝。
桃花间,如其名。还未踏入这清雅花园的门槛,已有一阵清香拂面,正是桃花香气。
长廊石桥,流水亭榭,桃花飞舞,照拂游子,与外金秋落黄对应成两番景。
这里只有桃花树,别无其他树木。而这里的桃花和世外的桃花也不一样。别的桃花树会开花结果落叶,而这里的不会,只开花长叶。
“真是奇景,没想到长安还有这等地方,九月却有桃花赏,似乎也比长安其他地方也要温暖些。”一游人连连称奇。
更有人在桃花树下向恋人表明心意。
有一人,折了一枝桃花,握着恋人的手,一脸爱慕地看着恋人,恋人低了头,足尖点了地,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脸颊羞得红透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两人一接一应,念着这首前人的诗句。两个人的脸都红透了,却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仿佛在他们眼里,眼中只有对方,其他的人与物,他们都看不见。
离两人不远处的一棵桃花树下,两个一大一小的孩子,一张锦毯上摆了一张满是各色吃食的案几。
然而,梁云笙却是食不知味,对面那对互相表达着心意的男女,她感觉很是碍眼。她丢了手里的鸡腿,一脸愤愤地哼了一声,两只眼睛狠狠地剜了那对男女一眼,扭头看了只顾着吃喝的昭顷君。
“顷君哥哥,我要和他们一样!”小云笙指了指对面。
“?”昭顷君握着一只香酥鸭掌,吃得正开心,被这一打断,不明所以,他用手巾擦了擦嘴边,抬头望着小姑娘指的方向。
“和他们一样?”昭顷君看了看,对面那对男女正交握着手额头碰额头,他一下子就傻了。
他看了一眼小姑娘,她一脸嫉妒的样子?这么小,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呢,那是成年人的事情,小孩子应该想别的事,吃好玩好就行,为什么要和大人一样?
“不行。”昭顷君坚决不同意。“男女授受不清,那样是不行的。”话音刚落,对面似乎也在注意他们这边。
“现在的小孩子可真的比我们这些大人聪明了,这么小就知道找媳妇了,不错。”两人连连称奇,笑了笑,相拥而去。
昭顷君:?????
低头,怀中的小丫头正笑吟吟地看着他,见他低头看自己,更是把手攀到了他的胳膊上。
少年惊得下巴都要掉了,手中的鸭掌吓得掉在了草上,趁她还抓得不是太紧,急急挣脱了,落荒而逃。
他一边跑,心里的鼓却一直没有停止敲击。心境今日又乱了,这都第几次了?
她是孩子,她懂什么?而他快是个半大孩子了,这种事他怎么可能完全不懂。
那个时候的昭顷君,根本就不知道,那是怎样的感觉。也觉得,她是孩子气觉得好玩,所以到后来,才有错误的开始和结局。
“顷君哥哥,你不要跑啊!笙儿还没问你,你为什么跑呢!”
小姑娘见他跑了,在后面穷追不舍。
她只觉得好玩,又要玩你追我赶的游戏吗?她喜欢哎。
“你别追我了!”
“不追你会跑啊。”
两个孩子相互追逐着,桃花树下一大一小的模样,直到多年后仍是如此,至始至终,从未有过任何更改。
日落西山斜阳近,金辉照得满园子也染上了一层金辉。天边斜阳如红火灼烧,渐渐至暮落青山。
玩了一天,小姑娘脸蛋都有些脏兮兮了。徐嬷嬷心疼地替她擦着一身尘土草汁,然后摇了摇头。“这叫圣上和皇后殿下看见您这样,该如何是好?”
“那就不让他们看见!”小姑娘手指竖在小嘴边,神秘兮兮地小声说。“嬷嬷,我们偷偷回宫,不让父皇母后看见。咱们走小路,上次那条。”
徐嬷嬷一脸无奈,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发,“好吧,走吧。”
“顷君哥哥……”梁云笙回头看了少年一眼,少年也在看她。见他一副沉默的样子,明明想说什么,却始终说不出口。
她觉得心里也很堵。
虽然她不知道。
这一别之后,她长留宫中,而他将远赴边关。下一次相见,是什么时候呢?
她突然觉得很想哭,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想哭。她撇了撇嘴巴,眼泪不知不觉盈了眶。
“记得早些回来看看笙儿,笙儿在宫里一个人害怕……”
他点点头。
“说好了。”
“说好了。”
小姑娘擦擦眼睛,忍着没有哭出声,转了身,小小身影笔直地像个大人。虽是稚子样貌,那一刻,徐嬷嬷从这个孩子的眼神里看见大人也许都难有的东西。
她哑然,这孩子究竟是见过什么,怎么会有这样的眼神?
这个答案直到很多年后她才知道。
他目送她坐上马车,和一众宫人一道离去,马车的轮子,在青石上,似乎每行一步,都刻下一道年轮的痕迹。
他呆呆地看着,直到马车走远了,完全看不见为止。
这是第一次,他们在桃花树下的分别。
下一次,便是十年后。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女主正式长大。终于要写到我女主的倾世美颜了。激动
第23章 回朝
太元元年秋末。
当年叛逆犯案被抓的人尽数押赴刑场斩决,诛连九族,但主犯梁钰堂仍未捉到。为了抓捕此人,朝廷贴出九国通缉令,悬赏丰厚。最少可得良田百亩,最高可封侯拜相。
此通缉令一出,天下议论纷纷,但无论怎么抓,朝廷怎样努力,梁钰堂这个人,就像消失了一样,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里。这自然是把皇帝气得不行,发了很多次火。虽抓不到,但此通缉令十年之内始终未撤。
然后我们现在说一下太元帝治国的时候。
太元帝即位以来,文武并治,重学兼修。
对外,采取强硬手段,并逐渐开始扩张领土。
太元七年,高丽国对梁朝俯首称臣,自此之后,梁朝气势渐长,逐渐开始吞并他国。
太元十年,梁朝吞并楼兰,扶桑等周边小国,虽未一统天下,但已是九国之中最为强大的一国。
实力稍逊于梁国的有四个国,为齐高氏,燕慕容氏,西凉玉氏,匈奴兰氏。
这四国之间,匈奴的实力不是最强,但有不少和它结谛的夷族,便是其中最难缠的。
梁国开国不过百年未满,君主换代到太元帝这一任,已经是第七代了。从开国皇帝梁容开始,最大的愿望就是一统山河,天下太平。到太元这一任,已经有所眉目。只是其他几国,实力也是不可小瞧,要真正做到一统天下,还需要费更多时日。
然多年各国争夺,从未有过停歇。谁都想做天下之主,让其他八国臣服自己。然最终以梁朝变为九国最强而暂时结束。
梁朝尊为天子上国,受其他八国顶礼膜拜。各国开始走向和谈,互通姻亲,经商。
太业殿。
“陛下万岁万万岁!”
下首百官齐声。
太元帝抬手。“众卿起。”
一人上前道。“陛下,今日是孝昭将军回朝,这会儿正在殿外侯着呢。”
太元帝点头。
小太监清了清嗓子。“传孝昭大将军入殿面圣!”
百官纷纷回头。
只见一人徐徐入殿,银灰色的盔甲上风尘未拂。虽是年少,眉目神情却是历经了无数风霜。
他眉目秀俊,唇若涂脂,两道斜眉入鬓,细长眸眼似含情又似阅尽世间百态。行步轻而沉稳,一身盔甲添英色。虽面容有伤,却未有减其风华。
容貌俊俏,又一身战功,手握梁朝一半兵权,位居高位。这若是在长安城里招摇过市,不知多少女子得为此疯魔。
有的大臣开始在心里盘算着自家女儿有没有适龄的,自然而然地就朝西山那边看了一眼。
齐刷刷的眼神朝自己看过来,西山赶紧把官帽拉低些,把眼睛盖住,表示自己看不见。
“臣昭顷君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昭顷君半跪行礼。
太元帝对昭顷君表示很满意,连连点头示意他快起来。
“顷君不用多礼,快快起身。”
“谢陛下。”
昭顷君长年驻守边关,十二岁正式踏入战场,随叔父出征,立下战功无数,后封至大将军。
他其间回朝次数并不多,且每次都是接了旨便回了边境,连家一次都没有回去过。这次战歇之后,九国总算是和谈了。他也终于能有时间在家歇歇,不过能歇多久,谁也不知道。因为家国未安定,随时都有可能开赴边关。
太元帝明白,大梁的强盛,这个少年功不可没。他虽年少,却是比其他养尊处优的王侯皇子要有才能得多。
可以说,已经有功高震主之势。
“顷君啊,你长年在边关,这突然没了战事,会不会有些不习惯?”太元帝打了个哈哈,定目问道。
昭顷君想了想,答道:“定邦太平,家国安定,乃是臣之所责。若天下安定,永无战事,自是极好,无为习惯之说。”
太元帝沉思后点头,表示赞同。
下首百官默然。
天下安定,永无战事,这八个字应是多好的景象。只是众百官心里都有数,如今九国战事停歇,不过是暂时的表象而已。
谁又知道哪天又会打起来呢?
太元帝将目光放逐于百官的神情上,看见他们有所忧色的面容,心里叹了一口气。
这些年领土扩张,抵御外夷,虽使国家已至九国之首,但其间已经损将折员不知多少了。是该,好好歇歇了。
“父皇,儿臣以为,既然昭大将军已经还朝,现下又没什么事做,不如现下给他安排个差事,在长安这段时日也好解解闲。”太子梁容音道,说完便退于一侧,捋了捋冠服上的皱褶,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昭顷君。
相间十年,身为太子的他,逐渐深熟朝政,但他向来只听政,少言。而他发言的时候,下面百官通常都会猜测一番。
太子亲自出言为人请差,换是谁都喜悦的,毕竟能得太子青睐,日后官路便是平步青云,有几个人能有这般待运?想来昭大将军应是高兴才是,只是那一脸不悦却是极其明显,令百官不得其解。
昭顷君自小和梁容音不对盘,梁容音自是知道昭顷君这些年随昭老将军出征,难得有空闲时间歇歇,不过他这样不就有时间缠着笙儿了不是吗?那怎么可以呢。所以还有找点事情给他做,让他没得空闲。
昭顷君狠狠瞪了梁容音一眼,这个家伙这么多年还真是一点未变。
“顷君以为如何?”太元帝自是想问问昭顷君是怎么想的。
见其眉间稍有惫倦,又一身未收拾干净的衣甲,赶着时辰来觐见,恐有误了时辰失了礼数,还真的是和十几年前一样。
那个时候他胆小怕事,却是该尽的礼数尽得一无错处,他便知道这孩子日后便是大造之材。果不其然,他年纪轻轻,已经是守卫大梁的大将军了。
昭顷君微颔首。“臣全凭陛下安排。”
太元帝想了便道。“之前管理长安治安的巡使犯罪入了太司狱,职位空闲了下来。这个清闲的差事就暂由你接下来吧,等新巡使选定后,孤再给你安排更合适的差事。”
“谢陛下。”昭顷君承下差事谢恩。
下朝后,昭顷君头痛地按着额头,迈着沉重步伐出了殿门,感觉日后便是会伤神了。
京兆巡使,这个职位也真是太清闲了!清闲得他年纪轻轻怕是要早生华发了。
“咳咳。”这时有官员笑吟吟地凑上来,“下官家小女今年已年方十八。十八十八,正好是一枝花。嘿嘿嘿,孝昭将军,抽个时间,来府上坐坐,咱们同僚唠唠嗑,顺便安排你俩见一面?”
婆娘说,若是有了中意的女婿人选,想尽办法拐了回去,不然便要被人捷足先登了。
昭顷君正了正神,虽面上镇定心里却是平静不了。他刚一回朝,这就有人开始给他找对象了?
“杨大人,我这还没打算……?你别……别拉我啊。”昭顷君还没好好拒绝,杨大人拉着他的袖子扯着走,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絮絮叨叨地介绍着自家女儿。
“孝昭将军,你放心,我家小女不仅长得好,性格也温柔恭顺。还有,我也知道将军你呢喜爱美食,她呢,正好还有一手好厨艺。只要你想吃的,她都能做。满不满意?要不要见上一面?”
昭顷君心里回了一句,我想吃熊心豹子胆。
这老头倒是打听得听清楚啊,连他馋嘴的事都知道。可惜就是不太聪明,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他介绍女儿,这叫人怎么想。
但他明白这是太业殿外,不好直接拒绝。但被这老头拉扯着,他却是有些尴尬,甚至有些烦了。
再者其他官员见着情形已经朝这边看了。
昭顷君拱手。“杨大人不如这样吧,几日后顷君过府叨扰。顷君刚从边关回了长安,还未好好安顿。再者陛下给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