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容闺-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这时,陆寻才将目光落在了晏池的身上。
四年过去了,现在的晏池比起当初那个十五岁的少年明显要成熟稳重了许多,倒是与陆寻印象中前世后来那些里的晏池有些相似。
他今天穿了一身月白的家常直裰,这浅淡的颜色衬着晏池这几年养白了些的肤色,以及他面上同样浅淡的神色,倒也算是相得益彰,看着就如一棵挺拔的青松一般,断不会让人因为他那略嫌普通的容貌就将他忽略了去。
自从春闱结束之后,晏池就从寒山书院回到了陆家,算起来现在已经在府里呆了快两个月的时间了。
眼瞅着春闱就快放榜了,不过从晏池的身上,陆寻倒是没有看出来半点紧张来。
有前世的记忆,陆寻自然知道晏池是考中了进士的,而且还考得极为不错,后来还在殿试上被隆佑帝点作了二甲头名的传胪。
虽然不是一甲,但这也是个相当傲人的名次了。
现在想想,晏池之所以会半点也不觉得紧张,大抵也是因为胸有成竹吧?
陆寻这般想着,又忍不住冲着晏池挤了挤眼睛。
晏池原本平静的眼里,于是又多了些淡淡的笑意。
而这时,长房陆弛的媳妇,也就是陆寻的二嫂,正与老太太说着待会儿去刘家的事。
“……孙媳原还想着打个金的长命锁,还是母亲说金的太沉了,文哥儿那般小的孩子戴了会觉得沉,都是孙媳考虑不周了……”
陈氏今年二十岁,是两年前嫁到陆家来的,如今还未有生养过。
子嗣,对于任何一个出嫁的女子来说都是绕不开的话题,陈氏进门两年肚子都没有什么动静,就算周氏因为早就抱了孙子而没有催促的意思,但陈氏自己总是不能不急的。
这次文哥儿满周岁,陈氏也是想着去刘家沾沾喜气,说不得就能有了身孕了呢?
当然了,这样的打算陈氏没有说出来。
老太太听了道:“弛哥儿媳妇,你也是从前没有经验,有你母亲在旁边提点着总是不会错的。”
说到这里,老太太有些遗憾,“原还想着今天是文哥儿抓周的好日子,我也可以去刘家热闹热闹,好好瞧瞧文哥儿,哪里能想得到身子骨不争气,为了不把病气过给了文哥儿,今儿我还是留在府里吧……”
老太太上了年纪,平时本就少有出府走动,这次原本还兴致勃勃的准备去刘家,哪里知道病得突然。
周氏闻言忙道:“母亲,您身子不舒坦,今儿就好好在府里歇着吧,改明儿让了滢姐儿将文哥儿抱回来看您,到时候也一样可以好好瞧瞧文哥儿。”
老太太于是倒是释然了,尤其是偏头就看到李慧娴身后的乳娘怀里抱着的陆家长孙浩哥儿,眼里便又有了笑意。
李慧娴进门的次年就生下了浩哥儿,如今浩哥儿已经将要满三岁了。
说话的功夫,大夫也已经到了。
老太太由着大夫诊了脉,也确实没有什么大碍,也就是燥热引起的咳嗽,如老太太所说的那般,服用川贝枇杷膏也就行了,用不着再另行用药。
听完大夫的诊断,众人才总算是放下心来。
等到将大夫送走,早膳也就备妥了。
用过早膳,老太太回屋歇着去了,女眷们则在周氏的带领之下一起往刘家去。
晏池身为男丁,倒是不好跟着一起去,出了福寿居便又要回书房继续看书,虽然春闱已经过了,但晏池却半点也没有要放松自己的意思。
再过不久放榜之后还有殿试,可不得好好准备一下吗?
陆寻倒是故意落到了后面,与晏池一起并排往福寿居外走,到了门口还似模似样地拍了拍晏池的肩:“三哥,你也不用伤心了,虽然你今天出了不门,但是我回来的时候一定会记得给你带糖吃的……”
话说完,就嘻嘻笑着跑开了。
晏池停在后面,到底没忍住轻轻摇了摇头。
陆刘两家隔得并不是太远,陆寻等人乘着马车,也没用多久的时间,马车就停在了刘府大门外。
第170章
因为乔氏要大办文哥儿的周岁,因而今天的刘府往来的人格外的多,陆家众女眷到得已经很早了,但还有不少人比她们来得更早,大门口的马车就停了不少,为了不挡着路,正有刘府的小厮引着各府的车夫将马车停到马厩里去。
这也不奇怪。
刘拙自从陆老太爷去世之后就任了内阁首辅,这一转眼就是六七年了,有这么一位内阁首辅在,刘家就是想要没落都不可能。
而且,刘拙虽然今年也有六十四岁了,但身子骨向来好,隆佑帝这几年又对他极为倚重,想来到刘拙致仕怎么也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
这样的情况下,刘拙的第一个嫡曾孙满周岁,自然多的是人往刘府凑,再加上乔氏又起了意要大办,今天来刘家的人可不就多了么?
不过,即使人多,陆家的车驾在众人之间也显得极为醒目。
远远地看到陆家的马车,一直在刘府门口的一位穿戴比起其他人要光鲜许多的嬷嬷就连忙小跑着迎了上去。
“亲家几位夫人到了,我家夫人从一早就念叨着亲家夫人呢……”
这位嬷嬷是乔氏跟前的心腹,因惯是能说会道的,这才领了乔氏的命,到门口来迎着一些重要的客人。
陆家是陆滢的娘家,且如今的陆家也正是兴盛的时候,自然就被划分到了那重要的客人之中了。
周氏闻言笑了笑。
乔氏待陆滢如何,周氏自然是再心知肚明不过的,因为陆滢的事,周氏与乔氏这几年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不睦了,只不过一直没有闹出来而已,乔氏会不会念叨着她,想想也就知道答案了。
不过,就算心里知道,但这面子情总是要顾的。
“难为亲家母今儿这么忙还挂念着我们了……”周氏道,然后话锋一转,问起了陆滢和文哥儿,“滢姐儿和文哥儿呢?”
那位嬷嬷连忙道:“亲家夫人里面请,咱们大少夫人正在院子里呢,文哥儿也刚刚睡醒了,要是见着夫人您,大少夫人和文哥儿也定会高兴不已的……”
一行人于是被引着往里走,不多时就来到了陆滢那里。
陆滢这时正看着丫鬟们给文哥儿换衣裳,今天是文哥儿满周岁的日子,一会儿还要在众多亲友的见证之下抓周,自然要给文哥儿穿得喜庆一些。
长得白白嫩嫩的小娃娃先是穿了一件大红绣了婴孩的肚兜,再穿了一件红色的小衫,看着就如同是从年画里走出来的娃娃一般,可别提有多可爱了。
换完衣裳,陆滢正要俯身将文哥儿抱起来,就见着那位嬷嬷领着周氏等人进了屋。
“母亲、二婶、三婶……”陆滢一一与众人打了招呼,面上因为见着娘家人而挂满了笑容,随后又有些疑惑,“母亲,上次不是说祖母今儿也要来的吗,怎么没见着祖母?”
一行人先是坐下来,待那位乔氏的心腹嬷嬷告退,丫鬟送上茶水点心退下之后,周氏才又道:“你祖母今儿早上起来有些咳嗽,留在府里歇着了,一直念叨着文哥儿呢,改明儿你有了空可要带着文哥儿回去让你祖母好好瞧瞧……”
陆滢自然是连连点头的。
说话的功夫,陆滢也看到了陈氏那略有些期待的神色,于是笑着抱起文哥儿,又亲手放到了陈氏的怀里。
“二嫂,你难得来一次,倒要累得你帮我抱孩子了……”陆滢道。
陈氏心里感激不已。
她也明白,陆滢只怕是看出她的心思了,这才会主动将文哥儿放到她怀里。
不过,陈氏到底是没有生养过的,以前也没有什么抱孩子的经验,乍一接住文哥儿,一时之间都不知道手脚要往哪儿放了,还是后来李慧娴在旁边指点了几句,这才总算是得了要领,抱着文哥儿一脸的稀罕。
陈氏和李慧娴逗孩子的时候,陆滢则与周氏几人闲谈起来。
屋里也没有外人,周氏便也没有遮掩,直接问起了乔氏想要将文哥儿抱到她身边养着的事,“……滢姐儿,你那婆婆自己是个拎不清的,你可别因为她是你婆婆就犯了糊涂……”
当初乔氏自己教不好刘安,所以刘家老夫人才会将刘安抱到自己院子里养着,只看看现在刘安与乔氏之间的疏远就该知道,若是文哥儿真的被乔氏抱到她那里养着了,将来指定不会与陆滢有多亲近。
听周氏这样一说,陆滢面上先是有些怒气,随后又平静下来,极为慎重地点了点头:“母亲,您放心,这件事我是绝对不会由着婆婆胡来的。”
到底还是有些怨气,陆滢又忍不住加了一句:“……说什么要将府里的中馈交到我手里,怕我忙起来顾不上文哥儿,才想着将文哥儿抱到她那里去!”
周氏与章氏卫氏对视了一眼。
自从刘拙入了内阁之后,乔氏在京城的夫人之中便渐渐的出挑起来,也正因为如此,乔氏是个什么样的脾性,京城里许多夫人都是知晓的。
刘家老夫人身子不好,所以乔氏自打进了门就掌了中馈,这向来是被乔氏当作是一件极为得意的事,没少明里暗里的在外炫耀来着。
如今乔氏也才将满了四十,要说她乐意将手里的中馈权交到陆滢的手里,只怕熟知她脾性的人都不会相信。
想来,不过就是想将文哥儿抱到身边去养着,这才拿了这么个借口出来。
周氏于是冷哼一声:“她自己把着中馈不放,难不成就以为旁人也跟她一样,将那点子内宅的权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成?”
乔氏的出身本就不高,从这些地方就能看出来她出身的不足了。
再对比一下陆家,虽然当初周氏妯娌三人嫁到陆家时,陆家也同样还不像后来那样鼎盛,但老太太挑儿媳的眼光极好,周氏三人进门之后就算有些小摩擦,但可从来没有像乔氏这般故意生事过,更没有将那点中馈权看得跟命根子一样。
如今,乔氏倒想拿了这中馈权来诱惑陆滢,试图说服陆滢同意将文哥儿抱到她身边养着,在周氏几人看来,实在是可笑之极。
第171章 挑拨
陆滢闻言道:“母亲,您放心吧,在这件事上我绝对不会犯糊涂的。”
她说这话自然是有底气的。
陆家本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陆政三兄弟在朝中更是都能看得出前景,反观刘家,除了刘拙这个内阁首辅之外,第二代大多平庸,没有什么能撑得起门户之人,便是这一代的刘安,等到他能撑得起刘家又还得过去多少年?
陆滢背后靠着陆家,嫁到刘家来又没有什么错处,乔氏就算再怎么糊涂,也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全不顾陆滢的意愿将文哥儿抱到她身边去养。
只要陆滢自己不点头,这件事就绝无可能!
见陆滢心里有底,周氏倒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了,这里毕竟还是在刘家,她提点几句倒是无妨,说得多了难保不会被传到乔氏那里去,周氏不怕乔氏,但再怎么说,乔氏也是陆滢的婆婆,陆滢还需要在乔氏的手底下过日子不是?
这时,旁边传来文哥儿“咯咯”的笑声。
周氏偏头一看,便看到陈氏抱着文哥儿,空出一只手摇着一只搏浪鼓逗文哥儿,直将文哥儿逗得咧着嘴露出刚长出来没多久的小白牙,小模样看着别提有多招人喜欢了。
陈氏的心思,周氏当然不可能看不出来。
不过,陈氏还年轻,嫁进来也才两年,周氏又早就已经抱了孙子,因而陈氏一时半会儿的没有身孕,周氏也没想过要催。
当然了,再如何说,周氏也是认同“多子多福”这句话的,陈氏若是能早些怀了身孕替长房开枝散叶,周氏这个做婆婆的当然只有高兴的。
今天来刘家观礼的女眷不少,陆滢身为刘家少夫人,自然也是不得闲的,又与周氏等人说了会儿话,乔氏那里就来了人,道是来了几位与陆滢年岁相当的少夫人,让陆滢出去接待一下。
陆滢于是将文哥儿留在了院子里交由周氏等人看着,领着丫鬟站起身,临走之前看到一直立于卫氏身后的陆寻,想了想,笑着道:“三妹妹,今儿人多,我也招待不了你,不过今天也有一些与你差不多大的小姑娘会随着长辈们过来观礼,三妹妹若是嫌这里闷,倒是可以去花厅那边多走走,说不定还能遇到相熟的小姐妹……”
听陆滢这样说来,陆寻便也大致了解了乔氏今天到底有多高调了。
历来孩子抓周,都只会邀了极为亲近的亲朋来观礼,如今倒是连别人家十多岁的小姑娘都到了,可想而知乔氏都给多少人下了帖子了。
行事这般张扬……
还真是只能让人摇头的。
待陆滢离开之后,陆寻想了想,也没有继续呆下去,与卫氏打了个招呼,伸手招了一个刘家的小丫鬟领路,然后便领着青时和青灵往花厅那边去了。
不过,虽然去了花厅,但陆寻倒没有觉得她会遇到什么相熟的小姐妹。
说起来,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陆寻好像都没有交到什么年岁相当的手帕交,与她亲近的也就是陆家的姐妹,以及几个表姐妹罢了,反而是安喜县主、李慧淑这种人总是在她跟前晃,想想也真是有些无奈了。
现在想想,陆寻都要忍不住怀疑自己的性情是不是很不招同龄人的喜欢了。
这般东想西想的,没多久,陆寻便被刘家的小丫鬟引到了花厅里。
花厅里这时已经有了不少人,除了得了乔氏邀请的各府夫人之外,还有三三两两的与陆寻年岁差不多的小姑娘凑在一起说话,注意到陆寻到了,众人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到了陆寻的身上。
陆寻这几年倒也时常跟着卫氏出门,因而这才一露面,花厅里坐着的夫人小姐们大多倒也都认出了她。
不过……
视线在花厅里一扫,陆寻首先就看到了两个不在她预料之中的人。
安喜县主和李慧淑。
这两个人怎么也来了?
自从四年前李慧淑出于心中的嫉妒,故意放出关于闵华的流言之后,陆寻就极少有机会再见着李慧淑了,偶尔听卫氏提起过,是赵氏意识到自己往常对李慧淑太过放纵了,才叫李慧淑做出这等损人不利己的得罪人的事来,因而故意将李慧淑拘在了家中磨性子。
赵氏这样的举动能有多大的用处,陆寻自然是不知道的。
只是听说,被管教过之后,李慧淑的性情比之从前倒是有了些改变,整个人也温顺了许多。
而在这个过程中,赵氏在经过一番思量之后,也以最快的速度将李慧淑的亲事定了下来,并且在两年前将李慧淑嫁了出去。
而李慧淑嫁的人家,说起来与安喜县主的父亲,也就是安阳长公主的驸马李进还有关系,李慧淑的夫婿正是李进亲姐姐的儿子,有了这么一重关系,李慧淑还得唤李进一声“舅舅”。
陆寻觉得,李慧淑与安喜县主,大概正是这样才相熟起来的吧。
见了陆寻,无论是李慧淑还是安喜县主,都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
李慧淑与陆寻大抵是天生就不合拍,早在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就已经有了矛盾,后来因为李慧淑对晏池的心思,她更是将陆寻恨到了骨子里。
对此,陆寻其实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明明她是晏池的妹妹不是?
但是看李慧淑那恨得咬牙切齿的模样,倒似将她当作是情敌来恨了,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情敌?
也亏的李慧淑想得出来了。
原还想去花厅里坐坐的,但现在看到了李慧淑和安喜县主这两个与自己不对盘的人,陆寻自然是打消了原先的念头,抬脚便又原路返回了。
而花厅里,李慧淑和安喜县主的目光,从头到尾都一直落在陆寻的身上。
尤其是李慧淑,她的眼里满是阴沉,就好似里面藏着一只凶兽,随时都会跳出来择人而嗜一般。
等到陆寻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李慧淑这才深吸了一口气,扭头看向同样脸色不怎么好看的安喜县主,微微勾了勾唇:“县主,说起来,程公子当初对陆家的三姑娘……”
第172章
李慧淑已经成了亲,按说她应当与那些同样成了亲的少夫人们坐到一处才是,但她偏偏就坐到了还未成亲的小姑娘们这里,旁人总也说不出什么旁的来。
再则……
花厅里别的贵女们也都有些不敢招惹安喜县主,李慧淑与安喜县主凑到一起,倒还真让其他人松了口气。
两人所在的位置有些偏,周围的其他人又刻意离得她们远了些,因而她们说起话来倒也不虞会被其他人听了去。
虽然李慧淑这话没有说得很直白,但安喜县主才听了个话头,就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程公子对陆家三姑娘如何?”
话中满是急切。
四年前的上元灯会上,安喜县主落了水,后来为程越所救。
自那之后,程越就被安喜县主放在了心上。
而程越救了安喜县主一事,当时在京城可也是为人们所热议了一段时间的,甚至后来李进这个驸马都主动登了程家的门,为的就是感谢程越救了安喜县主。
不过,程家与公主府的门第到底是相差得太多了,在李进登门,并且又送上诸多的谢礼之后,这件事便也算是了结了,而程家后来也安分了下来,半点没有要挟恩图报的意思。
这倒让原本因李进的举动而十分恼怒的安阳长公主勉强压下了怒火。
虽然程家后来没有再试图往公主府攀,但程越救了安喜县主,还得了驸马的登门感谢却是事实,这件事之后,原本那些因为程越是商贾出身而轻视于他的人,倒也收敛了许多。
至于安喜县主这里……
这般年纪的少女,心里若是装下了一个人,总是难以割舍的。
安喜县主自然知道安阳长公主对程家以及程越是个什么态度,因而就算将程越放在了心上,却也从来没有在安阳长公主面前流露过自己的心思,只想着往后若是有机会多去打听一些关于程越的事。
直到后来,李慧淑嫁给了安喜县主的表兄。
李慧淑向来是个善于观察的,而安喜县主又不是个很会隐藏自己心思的,能瞒着安阳长公主是因为安阳长公主压根儿就没往这方面想,两人接触了几次之后,李慧淑便极为敏锐的发现了安喜县主的心思。
再后来嘛……
一个日日念着心中的情郎,另一个则为了某种目的刻意逢迎,李慧淑和安喜县主自然也就交好了。
甚至,李慧淑为了讨好安喜县主,还没少以自己的名义邀了安喜县主出门,为的就是让安喜县主能够见一见程越,缓解心中的思念。
而程越也是个扒住了机会就不松手的,安喜县主这般几次三番的出现在他面前,他又哪里能不知道安喜县主的心思?
当初的程越之所以铤而走险设计安喜县主落水,又毫不犹豫的跳进冰水里去,为的可不就是这个么?
从前没有机会,现在机会自己寻上了门,程越又哪里会往外推?
是以,这两年来,安喜县主和程越经由李慧淑这个中间人,可是没少见面与通信。
若是将来安喜县主真的如愿以偿的嫁给了程越,李慧淑指定会被两人当作是媒人来答谢了。
知道安喜县主对程越有多上心,李慧淑想要挑拨起来,自然是再容易不过的。
“县主,早在与你相识之前,我就已经见过那位程公子了,还是后来认识了县主,这才知晓原来他就是救了县主的那位公子……”李慧淑慢条斯理地道。
安喜县主一听,自然也就顺着李慧淑的话问了下去:“……那,你第一次见着程公子是什么时候?”
李慧淑闻言微微勾了勾唇,“是在安墨斋的门口,那时程公子正与陆家的三姑娘说着话,看模样两人也绝不是初识,至于旁的,我可就不清楚了。”
安喜县主将程越看得有多重要,李慧淑当然是看在眼里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只需要这样似是而非的上眼药,就能叫安喜县主对陆寻恨到骨子里去了。
果然,才听完李慧淑的话,安喜县主就变了脸色。
她先前同样不喜陆寻,不过那是因为四年前上元灯会那次的相遇,以及安阳长公主与驸马李进就是因为晏池之事闹得不可开交,从而迁怒到了陆寻以及陆家人的身上去。
可现在……
陆寻竟然早于自己,就与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个人认识了,而且听李慧淑的意思,两人还关系匪浅?
这让安喜县主如何能忍?
“好一个陆家三姑娘!”安喜县主咬着牙道。
李慧淑于是又微微笑了笑。
将安喜县主这样的金枝玉叶当作自己手里的一把刀,对于李慧淑来说,亦是一件值得她得意的事。
好一会儿,安喜县主才将自己面上的怒色敛了下去。
不过,李慧淑可不认为安喜县主会咽下这口气。
她也没有再挑拨什么,过犹不及的道理,李慧淑还是知道的,她转而道:“县主,程公子也参加了今年的春闱,眼瞅着春闱马上就要放榜了,程公子这次定会有所收获,只要过了殿试被皇上点中了进士,那县主只怕就可以如愿了……”
说到后来,李慧淑还颇为暧昧地冲着安喜县主挤了挤眼睛。
刻意与安喜县主交好这两年,李慧淑早就将安喜县主的性情摸得再清楚不过了,不过是投其所好而已,她自然是驾轻就熟的。
果然,听李慧淑这样一说,安喜县主眼里闪过娇羞,面上也飞上两抹红霞,好半晌才压下心头的羞意嗔道:“表嫂,你又打趣我……”
话虽是如此说,但安喜县主这一刻心里可别提有多甜蜜了。
程越早在四年前的秋闱就中了举人,却没参加三年前的春闱,而是又磨砺了三年,这才于今年年初参加了春闱。
安喜县主就曾经将程越作的文章拿去给与李进交好的一位翰林看过,那位翰林对李进的文章称赞不已,道是虽然算不得有惊世之才,但中个二甲当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第173章 妒
三年一次的春闱,汇聚了整个大安朝历届的举人应考,但最终只不过取寥寥数百人而已,且三甲的同进士还占了大半。
因而,程越能得一句得中二甲不难的评价,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了。
事实上,为了让程越春闱及第更有把握,早在春闱之前,安喜县主就已经做了不少的的事。
当然了,让安喜县主为了程越而闹出什么科举舞弊来,她做不到也是不敢的,但用了驸马李进的名义去打听这一次春闱主考官对考生经史文章等的喜好,对安喜县主来却是不难。
别小看了这一点,提前打听到主考官的喜好,能早早的投其所好,这本就是占了优势的。
程越自身的才学不差,又有安喜县主在背后替她筹谋,中第的可能性总是比完全靠他自己要来得大。
安喜县主想着等到程越中了进士之后的事,面上又是一阵的娇羞,却没有注意到,在她身旁的李慧淑眼里那满满的嫉恨与不甘。
李慧淑自然是嫉妒安喜县主的。
但她嫉妒的却不是安喜县主的出身,而是安喜县主可以这般谋划自己的婚事。
安阳长公主是个疼女儿的,而且生于皇室,自幼便受尽了宠爱,安阳长公主对于旁人的眼光其实是一点也不在意的。
这一点,只看当初对李衡的处置,以及程越救了安喜县主之后她的反应,就多少可以看出来了。
也正因为如此,安喜县主才可以这般为了自己的婚事而煞费苦心。
安喜县主身份尊贵,若是按正常情况来看,她将来的夫婿出身绝对不会差了,至少不会是像程越这样商贾出身的人。
不过……
若是程越中了进士又入朝为官,那凭借着安阳长公主的疼爱,安喜县主就有一定的把握,只要她耐着性子磨,安阳长公主总是会松这个口的。
而这,恰好就是李慧淑最为嫉妒与不甘的。
每次只要看到安喜县主对未来的期待,李慧淑就觉得自己的心里似乎有一把火在烧一般。
当初她心仪于晏池,想尽了法子也不过是想见上晏池一面罢了,但就是这样小小的要求,她的母亲赵氏也从来没有应允过,甚至还直言让她死了这条心,她绝不可能嫁到陆家去。
后来,赵氏更是因为她放出了关于闵华的流言之后,将她彻底禁足,然后早早替她定了亲,又将她嫁了出去。
从知道自己的亲事定下来了的那一天,李慧淑的心里就从来没有少了恨。
她一直在想,为何她的母亲,就不能像安阳长公主那般疼爱女儿,想尽了一切法子只为让女儿如愿呢?
毕竟,她与晏池之间,其实也并没有拦着什么绝对无法跨过的坎儿,不是吗?
心里有着这样的想法,看到安喜县主这般甜蜜与羞涩,李慧淑又如何能不妒?
好一会儿,等到安喜县主总算是将心里的娇羞压下来,李慧淑才又道:“县主,程公子对县主自然是一往情深的,不过这也架不住有的人故意往程公子的跟前凑不是?”
安喜县主顿时拧起眉头来。
她又想起了先前见过的陆寻。
安喜县主身来自诩是金枝玉叶,是那天空中的凤凰,更因生得一副好容貌而自得不已,但就这几次见着陆家三姑娘的情形来看,那位陆家三姑娘的容貌可是半点不输于她,尤其是那陆家三姑娘的进退之间总有一种普通闺阁女子所没有的气度,让人很容易就在人群之中注意到她。
那么……
程越,会不会也是如此?
只这样一想,就足够安喜县主怒火中烧了。
沉迷与情爱之中的少女,本就极容易因情而情绪失控,更别提安喜县主的身边还有李慧淑这么一个随时准备着挑拨离间的人存在了。
即使都没有看到过陆寻往程越的身边凑,但安喜县主这时候便已经将陆寻当作是自己的情敌了。
好半晌,她才冷哼一声:“我与程郎早就互许了终身,又岂是一个陆家三姑娘所能插足的?她若是老老实实的也就罢了,不然……”
话虽如此说,但安喜县主眼里的冷意却是半点也没有退。
李慧淑将这一点看在眼里,双唇又往后牵了牵。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就是看陆寻如此不顺眼,大概是因为她们第一次见面就闹得那样不愉快,也有可能是因为,她就是单纯的嫉妒她,嫉妒她能够一直呆在能够轻易见着晏池的地方吧。
哪怕……
陆寻是晏池的堂妹。
晏池。
李慧淑想起这个被她深藏于心的名字,心底便又是一阵钝痛,甚至连面容都跟着有些扭曲起来。
就算已经过去了几年,但让她如何能忘?
……
陆寻离开花厅时,原还有些担心李慧淑和安喜县主会闹出什么事来。
倒不是她就怕了安喜县主与李慧淑了,她怎么说都是陆家的小姐,也没有做错什么,就算以安喜县主的身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可能做出什么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