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容闺-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47章
陆寻能想到的事,周氏和卫氏自然不可能想不到。
妯娌俩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不解。
若真是闵家旧事重提,这也有些说不过去,毕竟上次闵家就应该能从老太太和章氏的态度中看出来,对于晏池这个过继来的嗣子,无论是老太太还是章氏都是极为看重的。
那么……
这次又是为何?
倒是陆寻,听着屋里传来的隐约的嘈杂声,她倒是突然想起了前世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陆寻记不得前世闵家人有没有在端午时向老太太表露出结亲的意思,但从这一世的情况来看,大抵也是有的,不过同样被老太太和章氏婉拒了而已。
前世大概也是过年的这段时间,陆寻隐隐听说闵家那位表姐似乎出了什么事,后来更是差点轻生。
这件事后来还是老太太作了主压了下来,但即使是这样,闵家那位表姐过了两年,才及了笄就嫁到了外地去,一直到陆寻重生,似乎都再没听说过这位表姐的消息。
陆寻也是偶尔从卫氏那里听了这么只言片语的,她也曾向卫氏追问过,不过都被卫氏用她还小这个借口给搪塞回去了。
但现在细细想来,陆寻也是见过这位闵家表姐的,性情虽然温婉娴静,但也不是个随便遇到点什么事就会做出轻生之举的人,能让她如此,甚至在之后将她远嫁,这中间发生的事显然是与闵家表姐的名节有些关系的。
也唯有事关名节,才会如此。
会不会……
闵家人今天来的目的,就与这件事有关?
在陆寻想着这些的时候,陆政已经站在院子里重重咳了一声。
大概是听到了陆政的咳嗽声,屋里那嘈杂的声音顿时就弱了下来。
而这时,一直守在正房外的王嬷嬷,这才轻轻将厚重的门帘掀起了一点,朝着里面通报道:“老太太,大老爷大夫人,三老爷三夫人,并几位哥儿姐儿回来给您请安了……”
屋里静了静,然后才传来老太太略显疲乏的声音:“……让他们进来吧。”
王嬷嬷于是亲手打起了门帘。
陆政等人虽然心中惊疑,但也没有迟疑,就着打起的门帘鱼贯进到了福寿居的正房之中。
陆寻微低着头,不动声色的将屋里的情形打量了一番。
她没有看到那位闵家的表婶钱氏,只先前听到钱氏的声音,就知道她一定是哭过了,想来现在是进到里间收拾去了。
除了坐在上首的老太太,现在屋里就只有章氏了。
而章氏……
虽然她极力忍耐了,但陆寻也能看得出来,章氏现在的心情并不好,胸口时不时的还急剧的起伏一下,明显压抑得极为辛苦。
陆政等人将屋里的情形看得再清楚不过,但谁也没有就这样问出来,而是面色寻常的给老太太请了安。
老太太也没有解释,只简单地问了几句周氏卫氏回娘家的情形,“……亲家的身子可还好?”
周氏和卫氏同样简单的回答了。
之后,老太太便挥了挥手,“你们今天想来也累了,那就赶紧回院子休息吧,外面又下雪了,今儿的晚膳也不用过来用了,都在各自的院子里用吧,也免得这冰天雪地里的折腾。”
众人都应了“是”。
虽然老太太说了理由,但众人又哪里能看不出来,老太太是因为闵家人的到来才会如此。
毕竟,往年过年的时候,从年三十一直到上元节,一家人可都是在老太太这里用膳的。
不过,既然老太太不欲多说,众人自然也不好多问。
于是,一行人就这样又离开了福寿居。
陆寻心里存着好奇心,领着青时和青灵很快就回了梨香院。
才将钗环卸下,又换了身家常穿的衣裳,陆寻便召了院子里一个平时消息最为灵通的小丫鬟到跟前来。
“闵家的叔父和婶婶是何时来的?闵家表兄和表姐没有跟着一起来吗?”陆寻问。
那小丫鬟叫白果,平时最喜欢打探府里的小道消息了,因她素来知道分寸,嘴也严,陆寻倒也没怎么管过她。
有这么一个丫鬟在,有时候也确实省了她不少的事。
听陆寻问起这件事,白果都不用怎么思考,就开口道:“回姑娘,闵家老爷和太太是在您离府后不久就到的,奴婢听说呀,闵家太太进门的时候眼睛有些肿,像是早先就哭过的,便是闵家老爷的脸色也有些不好,闵家的少爷和姑娘倒是没有一起过来……”
果然。
陆寻微微点头。
若是正常情况下,闵家叔婶来看望老太太,是定会领着闵家的表哥和表姐的,但这次却是两人单独来的,而且还都心情不好,可不就是出了事么?
又看了白果一眼,陆寻道:“还有什么事,你就一起说了吧。”
白果长得一副白净的模样,看着再是讨喜不过了,听陆寻这样一说,她“嘿嘿”笑了两声,跟着便又道:“姑娘,奴婢先前出去给交好的小姐妹送果子,倒是听说闵家老爷和太太似乎是有求于咱们府里老太太的,而且似乎还与闵家表小姐有关,别的奴婢就不知道了,后来二夫人先回了府去了福寿居,福寿居没多久就吵了起来……”
不过,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老太太将身边的丫鬟婆子都遣了出去,屋外还有王嬷嬷亲自领着人守着,白果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听着白果那似乎颇为遗憾的语气,陆寻忍不住拧着眉头瞪了她一眼,“你这丫头胆子倒是愈发的大了,从前也就罢了,你打探的也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消息,而且你嘴紧不会在府里乱传,我也就放任你了,但祖母那里你也敢胡乱掺和?”
白果年纪还小,听陆寻这样一训斥,顿时便面如土色,“姑娘,奴婢……”
就如陆寻所言,她一个小丫鬟也敢胡乱打听福寿居那边的事,知道她脾性的人自然知晓这是她的好奇心作祟,但不熟悉她的人呢?
只怕会以为这是听了陆寻的吩咐行事呢!
第148章 好奇
做孙女的,使了下面的人窥伺祖母院子里发生的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若是被老太太知道了,说不定还会引起什么误会。
陆寻重活一世,自然是想与这些她最亲近的人处好关系的,她可不希望在老太太心里留下这么一根刺。
见白果被吓成这样,陆寻面上表情微缓,估摸着白果这次是真的吸取了教训,以后断不敢再这样随意行事了,她才道:“以后当牢记‘谨言慎行’几个字,若是真的惹怒了祖母以及其他的长辈们,我可护不住你,听明白了吗?”
白果连连点头。
被陆寻这样一说,白果自然知道自己此番行事有多鲁莽,真要是被老太太那边的人揪住了,便是叫人将她乱棍打死,那也只能怨她自己。
见状,陆寻挥了挥手,“行了,你先下去吧。”
白果行了礼,连忙退了下去。
而就在陆寻在自个儿院子里询问白果的时候,福寿居里的一番争吵也有了最后的结果,章氏余怒未消的离开了福寿居,之后老太太的外甥闵怀及其妻钱氏面带愁苦的也出了福寿居,径直出了二门回了闵家去。
关于闵家的事,陆寻后来还是从卫氏那里听到的。
仍是在正月里,家家户户走动极为频繁,卫氏亦是如此。
初十这日,好不容易卫氏不出门了,陆寻用过早膳之后出了福寿居,没有回梨香院,而是跟着卫氏一起去了朝云院。
母女俩在房里坐下,卫氏斜睨了陆寻一眼,“你这丫头,这般巴巴地跟着我回院子,其实是想知道初二那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
陆寻见卫氏一语道破了自己的意图,倒也不否认,还笑嘻嘻地挽了卫氏的胳膊,“果然还是母亲最了解女儿了,母亲,您就与我好好说说嘛,我心里好奇……”
然后摇着卫氏的胳膊撒娇。
她这人就是有一颗好奇心,尤其这件事还是前世的她一直都没有能弄明白的。
卫氏向来就是个疼女儿的,被陆寻拽了胳膊这样一通撒娇,一颗心都快化了,又哪里还会对陆寻隐瞒?
不过,在开口之前,卫氏仍轻轻瞪了陆寻一眼,“你这丫头也不知道生的像谁,我与你父亲都不是那等喜欢打破了砂锅问到底的脾性,偏偏你是个心里有点什么疑问不弄明白连觉都睡不安稳的,不过,就算对闵家的事再怎么好奇,总也不能由着院子里的丫鬟往老太太身边窥伺,这传出去像什么话了?”
陆寻一听,就知道那日白果的行事被卫氏知晓了。
卫氏的话还没说完,“那个叫白果的丫头,胆子也太大了些,若是再不知收敛,以后可不敢再留她在你身边了……”
说着话,卫氏都已经在考虑,是要拿了白果的卖身契将她打发得远远的呢,还是让她去做些无关紧要的粗活儿。
陆寻闻言连忙道:“母亲,白果那丫头也就是好奇心重了些,这一点像我,我上次就已经教训过她了,想来她以后是万万不敢乱来的,这次您就饶了她吧,若是她再犯,那女儿就什么都不管了,全由母亲您作主怎么样?”
白果的年纪小,行事难免有些不知轻重,陆寻也不希望因为这件事就让她被打发走。
卫氏原是不想将白果留在陆寻身边的,不过听了陆寻这样说,到底还是松口了,“既然寻姐儿你都这样说了,那这次暂且就算了吧……”
略过了白果的话题,卫氏这才与陆寻说起初二那日,闵氏夫妇的来意。
事实上,若是换了从前,卫氏是不会将这件事说与陆寻听的,毕竟闵家那事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万一陆寻知道了之后无意间说与了旁人听,一个不好就要造成不好的后果。
不过,这大半年来,陆寻的表现让卫氏对她多了许多的信心,再加上先前陆寻又是那样一通的撒娇,这才让卫氏松了口。
而闵家的事,也确实如陆寻先前所猜测的那样,事关闵华的名节。
闵家的子嗣不丰,老太太的胞弟闵立与其妻陶氏只得了闵怀这么一个儿子,而闵怀与钱氏倒是生了两子一女,分别是长子闵纪,次子闵业,以及小女儿闵华。
闵华比陆寻要年长一岁,再过几个月就要满十四了。
这般年纪的姑娘,都已经可以开始说亲了。
几个月前的端午,陶氏领着闵华到陆府来看望老太太,那时的陶氏其实就往老太太那里递了话,想将闵华嫁给才过继到陆家来的晏池。
当然了,老太太当时就婉拒了陶氏。
这件事被章氏知道之后,章氏还不满了许久。
陶氏也不是那等没脸没皮的人,知道无论是老太太还是章氏都没有这个意思,后来便也再没提过这件事,而是吩咐了儿媳钱氏仔细替闵华挑选人家。
闵家只得了这么一个姑娘,总是要挑个好人家的。
事实上,虽然闵家在京城只能算是再普通不过的人家,但因为与陆家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闵华想要嫁个好人家,其实还是很容易的。
是以,得知陆家无意亲上加亲,钱氏这个做母亲的虽然有些失望,但之后也能迅速看开。
这半年来,钱氏也一直都在操心着闵华的亲事。
就在年前,闵华的亲事眼看着就要有了着落,对方亦是诗书传礼的人家,那家的公子比闵华大三岁,自幼便生得聪慧,前几个月的秋闱也曾下场试手,虽然并未能得中举人,但若是再磨练三年,取得举人功名的可能性亦是非常大的。
以这样的年纪,其实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
再加上这位公子容貌品性都算得上出众,家里的家风亦极严,至少不会出现做婆婆的往死里搓磨儿媳这样的事。
总之,怎么看都堪称良配了。
钱氏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儿,从来也没有要拿女儿攀高枝的想法,因而在那家人主动遣了媒人上门提亲之后,打听了一番对方的情况,便也就准备要应下这桩亲事了。
第149章 原委
谁知,就在这关键的时候,闵华那里却出了事。
就在半个月前,闵华随着钱氏去甘霖寺上香。
说是上香,其实也是钱氏想要在应下这桩婚事之前,去寺里替闵华求支姻缘签,讨个好兆头罢了,京城以及附近香火最灵验的也就是甘霖寺了,因而自然不辞辛苦的往城外走了这么一遭。
在甘霖寺里,钱氏替闵华求到了一支上上签,在解签的僧人口中,这桩婚事若是成了,那就是真真的“天作之合”了。
钱氏自然是喜出望外的。
求完签,又在寺里用了一顿斋饭,钱氏便领着闵华准备回家。
谁知就在路上,却出了事。
那时已经是腊月中旬,京城正是最冷的时候,虽然钱氏挑了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出门,路上也没有什么积雪,但外面的寒风刮在脸上,仍让人觉得脸都有些生痛。
钱氏和闵华所乘的马车才走到半道上,却被一伙子流民给拦了下来。
那些流民其实都是城外庄子上的村民,今年的雪大,这些人家里的房屋因为不够牢固而被雪压垮了,又没有银子重修屋子,这才落了个无家可归的下场,平日里就靠着守着这条道向往来甘霖寺的女眷们讨些银子来维持生活。
原本,这也算不得什么。
钱氏和闵华都是心软的,听这些人说了自己的经历之后,便也就生出了同情之心,拿出了身上带着的银子要分与这些人。
但是,人性贪婪。
这些流民虽然落了个无家可归的下场,但这些日子守在这条道上,倒也真的从过往的女眷那里得到了不少的银子,原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之举,在尝到甜头之后倒是叫他们都不想再回到从前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去了。
会往来于这条道上的女眷都是来求神拜佛的,心地比起其他人总是要软上那么几分,因而眼见这些人临近年关却无家可归,出手都算得上大方。
这一来二去的,倒是将这起子流民的胃口给养刁了。
若是钱氏和闵华也能这般出手大方,那也没什么事,可是,闵家本就算不得什么极为富裕的人家,钱氏和闵华这次出门带的银子也不多,而且大部分都在之前充作香油钱捐给了甘霖寺,身上本就只剩了一些散碎银子,就算她们将所有的银子都拿出来给这些流民,也着实不多。
被养刁的胃口,本就是极为填满的。
因而,那些流民见着这么些散碎银子,心里倒是滋生出了不满来。
他们没有看到钱氏和闵华的心善,反而觉得钱氏和闵华这是吝惜银子,再加上那些流民之间又有那么一两个煽风点火的,于是很容易就起了冲突。
那些流民倒也没胆子真的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来,但挤在钱氏和闵华乘坐的马车前推搡却是免不了的,甚至还将钱氏和闵华从马车上逼了下来。
钱氏和闵华本就只带了两个丫鬟一个车夫出门,又哪里能敌得过这些流民?
在这推搡间,闵华的衣袖都被那些流民给扯坏了,还叫那些流民看到了闵华的手臂。
女子的名节大于天,虽然只是被扯坏了一截衣袖,但对于正要议亲的闵华来说,这也着实是件天大的事了。
那伙流民见自己等人做得过火了,原本也有些发懵。
他们只是想讨银子,可不敢真的将这些官眷怎么样,真要出了什么事,官府只需要随意派些人过来,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了。
原本,见着地上那截衣袖,这些流民已经心生退意了。
却不想,人群之中有人在这时怪笑了一声,“哟,这位小姐的手都被我们给看了,说不得咱们这些人当中还能有人有这个福气,娶个千金小姐回去做媳妇呢……”
这话一出,那些流民的呼吸都加重了几分。
就算他们也清楚这不太可能,但又哪里能阻挡得了他们跟着这话去想象?
于是,一群人不仅没有退却,反而还隐隐有了继续朝着钱氏和闵华逼近的趋势。
钱氏见状大怒,一边护着闵华,一边大声呵斥这些流民。
眼瞅着危机将近,钱氏和闵华都快要绝望了。
也正在这时,众人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原来是另外有一列车队往这边行来。
比起钱氏和闵华,这另一列车队光是马车就有三辆,而且还带了不少的护卫,绝不是这些流民敢去招惹的。
那列车队明显也发现了钱氏和闵华这里的险状,在经过的时候便停了下来,在问明了钱氏和闵华需要帮助之后,更是毫不犹豫的就出手相帮,帮着将那伙流民给赶走了。
总算是得救了,钱氏心里既是喜又是忧的。
喜的是她们得救了,总算不至于落到那些起了歹心的流民手里。
忧的则是,闵华当时的狼狈模样,可是被那马车的主人,以及那么多人都看在了眼里。
原本,若是没有人经过,只要闵华没有真的受到什么伤害,钱氏总能将这件事给瞒下来,不至于让这件事影响到了闵华的婚事。
可现在……
闵华的样子落到了这么多人的眼里,难保今日之事不会经由这些人之口传出去,到时候,那桩好亲事还能成吗?
世人对女子本就严苛,失了名节的女子更是会背负着所有人的鄙夷,便是活下来那也是生不如死的。
闵华虽然不能说是失了清白,但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被那么多人看到了自己衣衫不整的模样,怎么说也是于名节有损了。
钱氏担心这些,却也知道,那救了她们的马车上的主人于她们母女有恩,她们总不能尚未偿还别人的恩情,反而还要求恩人替她们保密吧?
可没有这样的道理。
再则,看到当时那一幕的,加起来可是有至少二十人,这么多的人,想要完全保密又是何其难的事?
好在,那家的女眷亦是极为心善且体贴的,大致猜到了钱氏的心思,那位夫人当即便承诺,一定会严加约束下人,不会叫他们乱传今日所见。
第150章 为何
得了这样的承诺,虽然钱氏心中仍有焦虑,但总算也安心许多了。
她想着,闵家在京城压根儿就不起眼,救她们的那位夫人看着也不是多事之人,更与闵家无怨无仇的,既然都说了这样的话了,想来也不会特意来针对闵家以及闵华才是。
毕竟,闵华的闺誉有损,对那位夫人又有何好处呢?
是以,这半个月以来,钱氏倒也渐渐放下心来了。
听到这里,陆寻微微拧起眉头来,问卫氏道:“母亲,那位救了闵家婶婶和闵华表姐的夫人,到底是哪家的?”
卫氏闻言微微叹了一口气,“是李家的夫人。”
李家?
陆寻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大嫂李慧娴的娘家。
如果真是李慧娴娘家的这个李家,那这位李家夫人,也就该是李慧娴的母亲赵氏了?
她有些疑惑地看向卫氏,得了卫氏点头确定。
还真是李家?
可若救了钱氏和闵华的是李氏,那李氏应当更要约束了下人不将闵华这事张扬出来才是,毕竟,赵氏不可能不知道陆家与闵家的关系。
而且,闵华这件事,虽然说于名节略微有损,但有那么多人看着,她也确实没有吃什么亏,纵是传了出去,除了能让人说上一段时间,对赵氏又有什么好处?
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李慧娴在陆家的地位。
这样没有半点好处的事,想想也知道,赵氏应当不会做才对。
可是……
现在的情形是,闵怀与钱氏主动上门求助,明显是闵华这件事出现了纰漏。
那,赵氏这样做又图什么?
陆寻有些想不通。
她忍不住道,“母亲,既然是李家的夫人,她更应当对这件事守口如瓶才是,但看闵家叔婶的样子,明显是这件事被人传了出去,这对李家夫人又有什么好处?听说这位李家夫人也是疼女儿的,难道她就不担心有了这件事,会影响大嫂在咱们府里的……”
话没说完,但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了。
卫氏闻言倒是瞪了陆寻一眼,“你这丫头,怎么说话的,你大嫂如今正有着身孕呢,这件事与你大嫂也没有什么关系,纵是牵扯到了李家与闵家,难不成老太太和你大伯母还会迁怒到你大嫂身上去不成?”
陆寻当然不会这样想了。
不过,这世间的女子在婆家的地位本就与娘家息息相关,这样的事若是发生在别的府里,李慧娴说不得还真的就要在婆家吃挂落,陆寻也只是按着正常人的思维来猜测罢了,可不是真的认为老太太和周氏就会迁怒于李慧娴了。
她忙道:“母亲,我可没这样想,我只是觉得,李家夫人也不是没经过事的人,又怎么会做出这种明显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来?闵华表姐的名声不好,对她以及李家又有什么好处?”
而没有好处的事,李氏做来做什么?
总不能说,李氏就喜欢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吧?
陆寻可不相信。
李氏若真是这样一个人,这些年不知道该得罪了多少人了,又哪里还能安安稳稳的做她的李夫人这么多年?
对于陆寻的这个问题,其实卫氏也是有些疑惑的。
她轻轻摇了摇头,“李家夫人是为了什么,母亲现在也没有什么头绪,不过,这件事是真的传出来了,却是事实,如若不然,你闵家叔婶也不会这般急匆匆的上门了。”
原来,眼瞅着已经到了年关,就在钱氏渐渐将一颗心放回肚子里,正准备过了上元节就赶紧将闵华的亲事给定下来,这件事却突然有了意外。
年前的那几日本就是各家最为忙碌的时候,闵家自然也不例外。
虽然闵家人口不多,但上下需要打理的事也不少,因而钱氏那几日忙得压根儿没有时间出门,更没有闲暇去打听外面的事。
还是腊月二十九那日,突然有了一位向来与钱氏交好的夫人,带着一脸的犹豫找到了钱氏。
钱氏当时是有些惊讶的。
都已经到了腊月底,这个时候可不是什么走亲访友的好时机,这位夫人这时候来寻她,又是为了什么?
不过,很快,钱氏就知道答案了。
原来,早在前两日,这位夫人就隐隐听到有流言说闵华在外出上香的时候被流民所扰。
那流言倒也没有说得太细,但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的,直指闵华的名节有损。
这位夫人最初听到这样的传言,也只以为是有人故意想要坏闵华的名声,但一连几日这传言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散了,反而还愈发的传得有鼻子有眼的,眼瞅着闵家附近不少人家都听说了,这位夫人这才来寻了钱氏。
她与钱氏交好,又见钱氏以及闵家似乎还被蒙在鼓里,这才会想着要提醒一声。
若没有这样的事,那钱氏也该早早的发声,以免真的污了闵华的名声,毕竟闵华现在可正议着亲呢。
若这事是真的……
总也要叫钱氏有个准备才是。
钱氏一听这话,当时就懵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原本以为已经过去的事,竟然在事隔半个月之后又被人掀了出来,而且她竟然还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有了这样的传言,别管真假,对于闵华的名声也是极大的打击。
更别提,这件事还是真的发生过的,让钱氏连否认的底气也没有。
送走了那位好心的夫人,钱氏就细思起这件事来。
当时在场的,除了那些胆大妄为的流民,就只有闵家人以及李家人了。
回到闵家之后,钱氏就将当日跟着她和闵华一起出门的丫鬟和车夫好生敲打了一番,那丫鬟和车夫的卖身契都在钱氏手里,又都是嘴紧而且知道轻重的人,怎么也不可能会将这件事传出去才是。
那么……
这流言的源头,除了李家人那里,钱氏是再想不出别的可能了。
总不能是那些流民吧?
那些流民惹了这样的事,只怕是躲都来不及,又哪里还敢主动来招惹?
可是钱氏心里同样有些疑惑,那李家夫人明明都已经许下承诺了,又为何会出尔反尔呢?
第151章 苦了
就算这件事不是从李家夫人嘴里传出来的,但哪怕是那些李家的下人传出来的,这岂不是也说明,李家夫人当日许下的承诺压根儿就只是逗着钱氏和闵华玩儿的,其实压根儿就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总之,不管怎么想,钱氏都想不通。
因为这流言之事,钱氏心中怒极,若不是被陶氏以及闵怀劝着,只怕当时就要冲到李家去向李家夫人讨个公道了。
后面的两日,就算是大过年的天气严寒,也没能压得住那流言的愈演愈烈。
至少,闵家附近的人家,都隐隐听到了这流言,就算钱氏没出门,也能感觉到有人朝着闵家指指点点。
就算钱氏再怎么想藏着掖着,但都闹出了这样大的动静,原本正与闵家议亲的方家,又哪里能半点风声都听不到?
方家倒没有因为这件事就上门来说些什么,但钱氏想着,又有哪家人会不在意这种事?
只怕,与方家的这桩婚事,是结不下去了。
因为这件事,哪怕是大过年的,闵家上下都没有任何的喜色。
尤其是闵华这个当事人,先是因为即将定亲而羞涩不已,又经历这样的打击,她本就是个温婉的性子,天天在家里以泪洗面。
看这样的情形,若是方家真的寻了借口辞了这桩婚事,只怕闵华都能走上轻生这条路。
作为母亲,钱氏又哪里能不心疼?
所以,大年初二这日,估摸着陆府几位夫人都要回娘家,正是与老太太说话的好时机,闵怀和钱氏这才会来陆府寻了老太太。
听到这里,陆寻都还是有些不解。
想来闵华也是遇到过这件事的,若非如此,也就不会有闵华的轻生以及后来的远嫁了。
可是……
闵怀和钱氏来寻老太太又是为何?
难不成,是想叫三哥娶了闵华表姐?
可是,上次老太太和章氏的态度就足够让他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如今闵华出了这样的事,老太太自是会对闵华心生怜惜,但章氏呢,章氏又如何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叫闵华与晏池沾上关系?
章氏对晏池的期望,任是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
陆寻于是疑惑地道:“母亲,那表叔表婶这次是什么意思?”
卫氏自然是明白陆寻心里的疑惑的,因而微微叹了一口气,“说起来,你表叔表婶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闵华和钱氏,确实是想求助于老太太和章氏的。
闵华出了这样的事,就算方家现在还没有婉拒这桩婚事,但想来这婚事也不太可能继续下去了,到时候闵华岂不是更会被人扣上失了清白这样的名声?
但凡是女子,有了这样的名声,将来又哪里还能嫁到好人家?
钱氏心中亦是悲愤不已,明明闵华还是个清清白白的好姑娘,为什么就要背负上这样的将来?
她来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