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双生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是个心眼实诚的妇人,没想过挟恩图报之事。救方锦书,只是出于一片慈母心肠,见不得这么小的孩子受苦罢了。
  在当地,权家也称得上是一个大户人家。她有个秀才爹,还有个乡试贡元的儿子。权大娘此刻虽然有些慌乱,但谈吐还不差。
  方锦书扯了扯司岚笙的袖子,指着权璐道:“母亲,这位是璐姐姐。”又指了指芳芳,道:“她叫芳芳,和我是一起的,我要她做我的贴身丫鬟。”
  爱女失而复得,这会她说什么司岚笙都会应下。
  “请权太太和姑娘到花厅一叙。”司岚笙吩咐。女儿的救命恩人,不论什么身份,她都该好好道谢一番。
  “不了不了。”权大娘这辈子都没有被称呼过权太太,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连忙拒绝。
  这座府邸处处精美雅致,空气中月桂飘香,绿荫婆娑。哪怕到了秋季,园子里的花仍然开得正盛。
  别说跟她说话的这名太太了,就是伺候着她的这些丫鬟仆妇,一举一动看起来都是这么赏心悦目。她们身上的衣料,比权家宗妇身上的还要好上几分。
  这一切,无不在昭告着对方和自己的差距。
  权大娘就好像一脚踏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迫不及待的想要退回自己熟悉的安全之地。
  她急中生智,道:“太太,小儿还在外面等候,实在是不敢多留。”
  司江媳妇是个能干的,在陪着她们进来时,就把事情都打听清楚了。这时附在司岚笙耳边轻声道:“是个乡试中了贡元的年轻后生。”
  司岚笙是大理寺少卿的嫡女,在墨香诗书中长大,对官场也不陌生。司江媳妇只这么略略提了一句,她便领会了意思。
  书儿的救命恩人这一家,眼下看起来虽然落魄了,但有一个贡元儿子,前途可期。在官场上,最重要的就是人脉,这样年轻有为的少年郎,既然遇上了,就不可轻轻放过。
  只不过,眼下没见着人,不知其品性。然而,值不值得在他身上投资,是老爷的事,她要做的就是把这一家人留下来。
  “请权太太放心,”司岚笙温和的笑道:“前院自然有人招呼令郎,等老爷回来了还可以考较下他的文章。你将小女亲自送回来,一定要留下来,好好用一顿饭才是。否则,倒是我的不是了。”
  为了儿子的学业,权大娘一番迟疑之下,终究还是应了。

  ☆、第十章 腊梅花茶

  司岚笙抚摸着方锦书的小脸,替她理了理头发。七日不见,女儿人是回来了,却穿得这样残破寒酸,还不知道吃过些什么苦头。
  但她幼承庭训,良好的礼仪教养已经刻进了她的骨子里。方才情绪激动之下,才那般难得的在人前失态,此时她再心疼女儿,也要先招呼客人。
  “烟霞,你带书儿先下去梳洗,换好衣服先去跟老夫人请安。”
  烟霞是她身边行事最为妥帖的丫鬟,安排她去,司岚笙才放心得下。好不容易才失而复得的女儿,她不愿意让方锦书再受到半点委屈。
  “母亲放心,”方锦书道:“女儿给祖母请了安就回房等着您。”
  方锦书性子娇柔,司岚笙还担心她不愿意离开自己身边。见她如此懂事,不禁又是一阵心疼。这孩子在外面,吃了多大的苦头!
  和母亲分开,方锦书拉着芳芳一道,往她和大姐所住的翠微院中而去。
  芳芳自从进了方府的门,就一直没有吭声,神情局促到了极致,生怕做错了什么变成个笑话。一路上紧张得很,差点就左脚拌右脚的摔倒。
  满院子这么多人,个个都像画里面走出来的一样。她虽然在心头知道,她和方锦书是两个世界的人,也没想到这个两个世界的差距竟然是如此之大。
  芳芳只好紧紧跟着方锦书,想着她答应过的肉包子,心头才安定一些。
  离开了母亲,方锦书迅速将在方府的记忆回想了一遍。随着一路前行,眼前的道路变得清晰而熟悉,那些熟悉的人也一一映入她的眼帘。
  翠微院,原本是司岚笙所住明玉院的后罩房。她和大姐年纪渐长,母亲便将后罩房重新修葺布置了一番,扩了一些花园的景致进来,供她们姐妹两人居住。
  到了这里,方锦书无须烟霞带路,也知道西厢房是她的房间。
  “见过四姑娘!”
  “四姑娘回来了!”
  见到方锦书,院子里的丫鬟仆妇纷纷围了上来,见礼相迎。才听到四姑娘平安回府的消息,这会就见到了人,她们也高兴的紧。
  她性子娇弱,从不打骂责罚丫鬟,这样的小主子谁不喜欢?
  田妈妈一下子扑到她跟前,眼中含泪:“我的四姑娘,您可总算回来了!”她是方锦书的奶娘,从小将她奶大的情分不一般,疼爱之心丝毫不比司岚笙少。
  中秋那夜她吃坏了肚子,没有跟着一块出去。方锦书失踪之后,她不止一次的责怪自己,无论如何都该跟着去才是。有她不错眼的盯着,四姑娘怎么会丢?
  “田妈妈……”
  看见她,方锦书也忍不住眼角含泪,悲声叫道。
  “我的好姑娘,快给我来。”看着她这身狼狈,田妈妈心痛不已,拉着她就往屋子里走去。
  一边走一边唠叨:“就让老奴先伺候着姑娘沐浴,梳洗一番。我的姑娘唉,怎么就遭了这么大的罪。”
  听着她熟悉的叨叨声,方锦书心头温暖,笑着道:“好,我都听你的。”
  进了院子,她身边一下子簇拥了好多人,却将芳芳远远的隔到了外面。
  方锦书往左右一看,没见着她原来的那两个贴身丫鬟,便点了一个二等丫鬟春雨,吩咐道:“你带她下去好生洗漱了。往后,她就是我身边的大丫鬟。”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芳芳,眼中尽是羡慕嫉妒。
  这个乡野丫头是打哪里钻出来的?竟然得了四姑娘的青眼,一下子就成了一等丫鬟。
  她们这些家生子也都要从洒扫丫鬟做起,出众的才能被提拔为二等丫鬟。再熬上几年,得了大太太青眼,才能被提拔成一等丫鬟放在院里的大姑娘和四姑娘身边。
  司岚笙的爱女之心,可见一斑。
  这个命令,春雨应得有些不情不愿,面上也就显得敷衍。
  烟霞沉下脸来,道:“这是四姑娘的决定,太太已经允了。你们这般模样,一个个心气都高了,皮子痒了?”
  她是司岚笙跟前得脸的大丫鬟,被她这一训斥,众丫鬟便都缩着头好似鹌鹑一般,忙低头认了错。春雨也拉着芳芳下去洗漱换衣,安排住处。
  方锦书冷眼看着这一切,暗自摇头。
  看来,以前的方锦书性子实在是太绵软了一些。在自己的院子里,她的话甚至没有母亲身边的大丫鬟管用。
  前世的她,是定国公府上的嫡出大小姐。
  定国公追随先帝开国,以莫大的功劳换取了开国之后的这个“定国公”爵位。因此,曹家对家中儿女的教导以严格著称,就算是女孩也从小习武,长大后弓马娴熟。
  她作为嫡长女,对自己的要求尤为严格。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骑射,样样都排在家中晚辈的顶尖。箭术尤其高明,能开五斗弓射中百步外的目标。
  想到这里,方锦书微微叹了口气。若非她如此出色,怎么会被先帝赐婚给太子,用以巩固太子地位呢?
  如果可以重来,她真想好好享受闺中的日子,样样不争人前。也许,还能有和他厮守一生的机会。
  “姑娘,都准备好了,先沐浴吧。”田妈妈的话打断了她的沉思。
  方锦书闭了闭眼,算了,多想无益。既然已重活一世,还是着眼当下的好。前世的遗憾无法弥补,但今生还有事情等着她。
  浸入温度适中的热水之中,鼻端飘来她最喜欢的玉兰花香,她惬意的发出一声喟叹。回家的感觉,真好!
  田妈妈端了一个粉彩杯过来,杯中茶汤清亮,正是上好的金陵雨花茶。香气清雅,滋味甘醇。这样好的茶叶,府里总共就得了那么几匣子,司岚笙心疼女儿,给两个女儿一人装了一两。
  平日里,是有要好的小姐妹来了,方锦书才拿出来招待客人。这时田妈妈心疼她刚刚遭了罪,便特意沏来。
  但这道茶,却不是方锦书的最爱。
  小小的抿了一口,方锦书笑道:“这么好的茶叶,还是留着待客吧!田妈妈,我记得母亲那里有上好的腊梅花,讨一些来泡茶喝。”
  上一世,她为了家族后为了儿子登上大位,步步惊心殚精竭虑。梅花,是她唯一剩下的喜好。

  ☆、第十一章 京中喜事(求推荐票)

  遭了一劫,四姑娘换了口味?
  田妈妈心头有些疑惑,但方锦书毕竟是她从小奶大的姑娘,这个时候她提出任何要求,她都不会拒绝。何况,只是喝茶这种小事。
  “夏荷,”田妈妈扬声吩咐:“四姑娘的话,去大太太院子里,讨一些腊梅花回来。”
  方锦书年纪小,以前两个贴身丫鬟在的时候,大半事情也都是田妈妈管着的。比起十来岁的丫头,司岚笙更信任这个她亲手挑出来的奶娘。
  方锦书闭上眼睛,将整个人浸泡入热水中。水轻轻荡漾着,隔绝了外界的声音,能让她更集中思绪。
  “田妈妈,”她冒出水面,问道:“怎么没见着云桃、云杏?”这两人,正是她以前的贴身丫鬟。
  田妈妈挖了一块香膏,在手心里捂热融化之后,才均匀的涂在方锦书的黑发上,慢慢揉搓着。这是司岚笙从娘家带来的护发方子,方锦书一头如同丝缎一般的黑发,正是有赖于从小的养护。
  她在拐子手头待了几日,连基本的温饱都不能保证。头发这都打了结,得耐着性子一点一点的解开。
  一边轻柔的解着头发,田妈妈一边在心头斟酌着言辞。这两个丫鬟,颇得方锦书的欢心,她怕惹得她不快。
  感受到她的迟疑,方锦书道:“田妈妈有话请直说,不必顾虑。”
  田妈妈一惊,四姑娘的心思,何时变得这样敏锐了?
  “姑娘,那老奴就直说了。”田妈妈道:“中秋那夜之后,大老爷报了官,回来就开始挨个审这院子里的人。”
  “在南市那会,原是她们紧紧跟着姑娘。但出了事,她们偏又说不清姑娘去向,便被大老爷交给了京兆府审讯。”
  田妈妈掬起水,为方锦书清洗着头发,道:“不过,也没审出什么来。”
  方锦书在心头冷哼一声,果然不出她所料。云桃、云杏两个本就住在一个屋里,这样互相遮掩着,也不知道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竟然能抗住审讯。
  泡了热水浴,方锦书只觉得自己一身都重新活了过来,连关节处都灵活了好多。在拐子手里这些天,别说沐浴了,连脸都没有好好洗过,这让一向爱洁的她十分不惯。
  田妈妈捧来衣物,伺候着给她穿上,用熏过玉兰香的烘笼烘干了头发。看来,原主还真是喜欢玉兰花香。
  “田妈妈,打发人去前院瞧瞧。父亲若是回来了,来跟我说一声。”田妈妈应了。
  听到她回府的,方锦晖和方梓泉都匆匆告了假,从学堂里赶回来。
  她失踪之后,方家大动干戈的寻人,学堂里的老师自然都是知道的。学堂规矩甚严,但请回来的西席也不是顽固不化的古板老头。
  方家作为学堂的出资人之一,这点人情面子还是要卖的。
  方梓泉满了十岁,已经单独辟了一个院子住着,除了请安不大来内宅。不过眼下情况特殊,又是嫡亲的兄妹,这些男女大妨可暂时抛到一边。
  两人来时,得知方锦书正在洗漱,便在廊下等了一会儿。
  这时见到方锦书从房间里出来,方锦晖一把将她抱住,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了下来。她是大姐,怎么就能把自己妹妹给弄丢了呢?
  “大姐放心,妹妹这不是好端端的吗?快别伤心了,一会还要去给老夫人请安。”方梓泉虽然也激动,但他毕竟是少年男子,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劝了几句,方锦晖才松开妹妹,拭了拭泪,嘴角勉强扬起一个笑容来,点头道:“都是我不好。”
  在方锦书的记忆里,她和大姐的感情极好。
  因方锦晖是嫡出长姐,母亲对她的要求就严格得多,她也很是争气。而方锦书,因是幼女的原因,得到更多娇宠。在姐妹间有了什么事,也都是大姐为她出头。
  “大姐,和我一道去老夫人院子里请安吧。”方锦书拉着她的手,笑眯眯道。既然能重活一世,她会尽最大的努力,护得身边亲人的周全。
  三人结伴而行,朝着方老夫人所居住的慈安堂而去。
  方梓泉是个安静的少年,打头走在前面,嘴角含笑的听着姐妹二人在后面偶偶私语。
  姐妹二人诉着离情。方锦晖生怕让妹妹想起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便捡了最近在学堂里和京中发生的趣事,讲给她听。
  对于大姐的这份好意,方锦书自然是领情的,便顺着她的话接下去。
  “前儿饭点的时候,菊妹妹和佩妹妹两人又吵了起来。菊妹妹说她的午饭里少了一块糟鹅掌,说定是佩妹妹偷拿的。闹得不可开交,后来被各罚了抄心经五十遍。”
  在前世,她身边都是诡谲的阴谋,已经许久没见过这样的小女儿家打闹了。方锦书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在记忆中找到这两个人。
  方锦菊和方锦佩?
  方锦菊是二叔家的庶女,方锦佩是大堂叔家的嫡长女。方家都住在一起,没有分家,排行都在一起,也只分男女不分嫡庶。
  孙辈的女孩一共有六名:大姑娘方锦晖、二姑娘方锦菊、三姑娘方锦佩、四姑娘方锦书,底下还有两个,分别是大堂叔家的五姑娘——嫡次女方锦薇,和方孰玉膝下的庶女六姑娘方锦艺。
  而方锦菊和方锦佩两人,一样都是九岁的年纪,更兼嫡庶有别,就像天生的冤家对头一样,没事都要惹出事来。
  她们两人在学堂闹起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见妹妹笑了,方锦晖的心头也高兴起来。另起了一个话头,道:“在京中,却是有一件喜事。”
  方锦书想了想,她不记得庆隆元年初秋有怎样的喜事。或许,是十七年太遥远,她记不起来了。便问道:“有什么事,值得高兴?”
  方锦晖用扇子掩口,凑到她耳边道:“皇家的事,可不就是喜事?”
  “齐王府上的卫大小姐,落水都半个月了,太医干脆住在王府上,这你是知道的。”
  方锦书点点头,齐王正是日后的延平帝,也是她前世的嫡长子,但一向不得庆隆帝欢心。他府上的事情,自己怎么会不知道?
  何止知道,方锦书还清晰的记得,就在这个季节,齐王的嫡长女就是因为落水大病一场,夭折了。

  ☆、第十二章 哪里出了错?

  她是齐王得的头一个女孩,连自己也欢喜得很。诞生之日,赏了不少物件过去。就连她的闺名“亦馨”也是自己取的。
  明明出生在皇家,天生就是富贵命,但卫亦馨的命却不好。
  方锦书清晰的记得,就在庆隆元年,卫亦馨在王府花园里失足落水。救得也算及时,她听说后忙遣了太医前去。但无奈落水之后受了寒,一直高热不退,药石无灵。拖了大半个月,还是去了。
  为此,齐王妃很是伤心过一段时间。为了弥补,自己求庆隆帝追封卫亦馨为清宁郡主,以郡主之礼安葬入了太陵。
  所以,无论前世今生,方锦书都很清楚这件事。
  但此时,方锦晖特意提前来,又说明了是喜事。齐王长女夭折,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是喜事吧?
  方锦书心如电转,当下便点点头,道:“自然知道。”先听听大姐姐怎么说。
  方锦晖道:“就在昨日,她醒过来了!不但如此,还跟着齐王和齐王妃进了宫,得了一个端成郡主的封号。”
  “听说,她醒过来之后说了一些狂语。后来进宫的时候,又极聪慧伶俐,一点都看不出大病一场的痕迹。比以往更讨得帝后欢心,皇上心疼她受了难,当场赐了封号。”
  方锦书心头一震!
  什么?卫亦馨非但没死,还成了端成郡主?
  端成这个封号,在她前世里,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庆隆帝册封郡主,都是“清”字。比如说齐王妃膝下的嫡次女,卫亦馨的妹妹,就是清辉郡主。
  这到底的哪里出了错?
  难道,因为自己的到来,所有的一切都变了吗?
  方锦书的脸色有些发白。
  如果当真如此,那自己就不再知道历史的轨迹,许多事情,也就无法再提前防范。
  “妹妹怎么了?”方锦晖担心的看着她。
  方锦书回过神来笑了一笑,掩饰道:“没什么,只是有些饿了。皇家的事情,大姐姐是在灵姐姐那里知道的么?”
  灵姐姐,是指礼部吴尚书家的嫡孙女吴菀灵,年方十岁。在学堂里,一向和大姐姐交好。她的祖父正是方穆的顶头上司,三品大员,又管着礼部,知道一些隐秘的消息不足为奇。
  方锦晖担心的看着她,自责道:“都是我不好,应该给你带一些糕点来垫一下肚子。”明明知道妹妹才从拐子手里面逃出来,自己这个大姐做得真是失职。
  饿了只是个临时找的借口,虽然她此时真的有些饿,但方锦书更关心发生在卫亦馨身上的事。
  当下笑道:“到了祖母那里,还担心没得吃么?大姐姐,你快告诉我,卫大小姐说了些什么狂语,妹妹我实在是好奇的紧。”
  为了打听消息,让她一个活了大半辈子,连孙子孙女都有好几个的人,来扮作一个八岁的女孩朝大姐撒娇,也真真是难为了她。
  她的请求,方锦晖怎会不应?
  只见她压低了声音,道:“听灵妹妹说,那卫家大小姐刚醒来那会,好似失心疯一般打骂丫鬟。还说什么,她是当朝太后,说她们都要谋害她这些疯言疯语。”
  “幸而她是齐王爷的女儿,要是普通人家,还不得被治个不敬之罪?”
  闻言,方锦书越发震惊,心头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昨日,不就是她刚刚在方锦书身上活过来的日子吗?怎么,连卫亦馨也活过来了,而且是同一个时间,也自称太后。
  直觉告诉她,这不可能是巧合。
  幸好方才的震惊已经过去,方锦书掩饰住了心头的惊诧,应道:“大姐姐说的是,这样的话,我们也不可说给别人了。”
  毕竟是皇家秘事,少说为妙。
  方锦晖点点头,笑道:“我正要嘱咐你呢,你倒嘱咐起我来了。可见,妹妹确是长大了。”在以往,方锦书可没有这般小心谨慎,闯过几次祸,都是她跟在后面收拾烂摊子。
  方锦书在心头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尽快找机会去一趟齐王府上。
  这件事如此诡秘,她在心头隐隐有了一个惊人的猜测。不过,这个猜测要她亲眼看看卫亦馨才能证实。
  在说话间,便到了慈安堂。
  方老夫人得了信,已经候着了。她心头有些迫不及待,但她的辈分摆在这里,没有亲自去见一个孙辈的道理。便耐着性子,等方锦书来请安。
  “孙女不孝,令祖母担心了。”方锦书规规矩矩的跪在锦垫之上,磕了一个头。
  方老夫人是个极慈和的老妇人,连忙让身边的玛瑙将方锦书扶了起来,拉到自己身边坐下,爱怜的看着她道:“可把你给盼回来了!”
  让玛瑙拿过一盘桃酥,道:“书丫头饿了吧,快吃点垫垫肚子。”方老夫人喜欢吃一些酥脆的爽口点心,屋子里常备着都是。
  方锦书也确是饿了,道了谢便用丝帕包着手,拈起一块,小口小口的吃起来。
  老人家最爱的就是牙口好的孙辈,见她吃得高兴,也心满意足的笑起来。
  就在此时,门外面传来一个略微有些尖利的声音,“哟,我道是谁,是四丫头回来了?”
  小丫鬟掀了门帘,进来一个颧骨高耸的妇人。头上戴着赤金头面,手上还有一个二两重的金镯子,浑身上下金光灿灿。
  “见过二太太。”屋子里的丫鬟仆妇纷纷见礼。
  她,正是方孰玉的庶弟,方孰丰的妻子白语萍,是太常寺丞的庶女。她说话刻薄又喜好黄白金银,不得方孰丰的喜欢。
  在她膝下,只养了一个八岁的嫡子方梓南。连长子都是庶出的,叫方梓益,已经十岁了。还有个庶女,就是常常和方锦佩掐架的二姑娘方锦菊。
  方家这样的书香门第,一向嫡庶分明。但在方孰丰这里,却先有了庶长子长女。方老太爷狠狠的罚了他一番,白氏才有了现在的嫡子。
  方锦晖带着弟弟妹妹也跟她见礼,“见过二婶。”
  白氏皮笑肉不笑的看了方锦书一眼,对着方老夫人道:“四丫头回来了就好。我有个主意,给母亲好好说道说道。”
  “眼看着小子丫头们都大了,晖丫头都开始相看婆家。不如让四丫头去三圣庵住上个一年半载,为老夫人祈福。”
  此言一出,方锦晖对她怒目而对。

  ☆、第十三章 交锋(求推荐票)

  这个二婶,实在是管得太宽了些!
  方锦晖面上带着笑,眼睛却狠狠的剜了白氏一眼。也就是方老夫人脾性好,换了别家,一个庶子媳妇,哪里敢在这里大放厥词?
  甚至,还将手伸到嫡支长房里面来了。
  妹妹才刚刚回来,惊魂甫定连凳子都没坐热,她就来挑事,要送妹妹去什么三圣庵!那是什么地方?全是犯了错的官眷,被罚去的地方。
  妹妹有什么错?她是被人拐走,明明受害的是她!
  白氏打着什么主意,方锦晖一眼就看穿了。她膝下并没有要说亲的女儿,就算方锦书名声受损也连累不到她那里,方梓南又年纪幼小,等到他要说亲的时候,这件事早就过去了。
  方锦晖不信,白氏有那么好心,会替庶女方锦菊考虑。所以,她无非就是想借此事,打压长房的风头罢了。
  依她爱财的性子,说不定还想着要从母亲手中分权,得几样合适的差事,揩揩油水。
  母亲虽然不在这里,但方锦晖也不会让白氏讨得什么好处。莫说方锦书要不要去庵堂这样的大事,白氏根本就不该在她的面前,提什么亲事!
  “二婶,”方锦晖上前一步,将方锦书护在身后,道:“原来您在也是这么跟菊妹妹说话的,怪不得她跟我说什么榜下捉婿。”
  在高芒,通常在女子及笄后嫁入。有头有脸的人家,一般在子女过了十岁,就开始相看人家。提前定下了,办过及笄礼就成亲。
  大多数女子,都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成亲,十七岁的也有。要是拖到十八岁,那就是老姑娘了。
  所以,别看她们现在都还小,个个都有了自己的打算。再过两年就是大比之年,方锦菊确实说过这话。男女大妨,也阻断不了淑女之思。
  然而,在心头想是一回事,谁要是敢明目张胆的说出来,那就会被冠以不知检点的名声。严重点的,会影响今后的说亲事。
  不过,本来是姐妹之间的私房话,但是为了护着自己嫡亲的妹妹,方锦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白氏脸皮再厚,眼下也臊得通红。方锦晖这么说,岂不是明晃晃的在指责她教坏庶女吗?方锦菊的名声要是坏了,她这个嫡母又能好到哪里去?
  她偷偷瞅了一眼方老夫人,瞧着她果然面色不愉,心头连连失悔。自己这么着急做什么,只说错了一句话,就被长房这个平日里温和的晖丫头给抓住了痛脚。
  白氏干笑道:“晖丫头定是听岔了,我怎么会在菊丫头面前说这个话?”
  “哦?”方锦晖挑了挑眉,淡淡应道:“可方才,二婶说的话我们都听得清楚明白。”言下之意,你刚才说我的亲事说得这样大咧咧,想必在自己院子里也都是说惯了的。
  被方锦晖这样步步紧逼,白氏也顾不得再提送方锦书去三圣庵的事情了,忙跟方老夫人施礼告退,道:“母亲,儿媳突然记起南哥儿的药还没熬好,这就先回去看着。”
  “大姑娘,”白氏看着方锦晖笑得一脸虚假,也不叫晖丫头了,道:“菊姐儿那事,你再好好想想,是不是听岔了?”
  见她服软,方锦晖也就松了口,道:“二婶说得是,我果然是听岔了。”毕竟都住在一个屋檐下,白氏又是长辈,不好得罪的太狠。
  白氏松了一口气,笑道:“那就好,我先去盯着南哥儿喝药了。”
  方老夫人脾性虽好,其实心头也不喜这个白氏。教训道:“既然南哥儿病还没好,你这个做母亲的到处跑做什么?”
  方梓南在白氏肚子里时,白氏成天跟方孰丰置气,怀相就不好。生出来后,更是三天两头都在害病,身子弱得很。
  偏偏白氏还是个不安分的,不好好守在自己唯一一个嫡子,方家有什么事,她都爱往上面凑。
  在晚辈面前挨了训,白氏也没脸的很,大恨自己找的这个理由实在太差,灰溜溜的下去了。
  方锦书将这一场交锋看在眼底,心头温暖。
  这种被人护着的感觉,实在是太过美好。她自然不怕这白氏,但有大姐姐替自己出头,自己就安安心心做个小妹妹吧。
  在前世,她是定国公府曹家的长女,从出生之日起,就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着的责任。一向是她护着家族,护着弟弟妹妹,后来又护着子女。
  直到死,也没有享受过这等关怀宠溺。这样想着,她的眼圈就有些红了。
  方老夫人本就是个心软的,一看她的样子,连忙哄道:“你二婶胡说的,千万别往心里去。我们这么好的丫头,绝对不去那劳什子庵堂!”
  她虽然这样说,方锦书却知道她是个耳根子软,容易被人左右的。
  今儿说不去,若是又有人说上几句,指不定就会改了主意。在方锦书原来的记忆中,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不过,她也有她自己的打算。便顺着方老夫人的话应了,道:“我就知道祖母疼我。”
  祖孙几人说了会话,方老夫人又问了几句方梓泉的功课,田妈妈就见到有翠微院里的小丫头在门口探了一下脑袋。
  田妈妈悄悄退下去问了话,回来在方锦书的耳边道:“大老爷回来了,正在书房见那位后生。”
  凭心而论,方锦书压根不想再见到权墨冼这个人。哪怕这个时候,他什么也没有做过,还是他将她救下,她也不想见。
  但在她心头,见到父亲的心情尤其迫切,便顾不得那么多了。
  “祖母,父亲回来了,孙女想去给他请安。”
  还不到午时,方孰玉在这个时候回来,只会是因为方锦书回府之事。
  方老夫人摸了摸方锦书的头,笑道:“你父亲担心坏了,书丫头是该去。晖丫头、泉哥儿,你们既然跟学堂告了假,就都好好松快一日。”
  “我让厨房整治一桌书丫头爱吃的菜出来,午饭就在我这里摆。”
  祖母的一番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