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双生锦-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锦书的这幅身子骨,哪里受过这种颠簸?勉强忍住心头的恶心,凝神倾听着外面的动静。时辰还早,这一片又是仓库,没什么人往来,她只听到一些零零碎碎的脚步声。
暗暗摸了摸怀中的迷心草,方锦书告诉自己:不能慌,一定要稳住。
估摸着过了两刻钟,车外的人声逐渐多了起来,骡车也不如刚开始那样颠簸。想必,是行驶到了大路上。
看来,拐子把女孩们都迷晕了之后,便放心大胆地走起了官道。外面不断传来人声马嘶,还能闻到道旁早饭摊子上传来的诱人香味。
就是现在!
方锦书悄然睁开一条眼缝,见守着她们的男子正眯着眼睛打着瞌睡。
他打心眼里觉得,这些不足十岁的小女娃会闹出什么事来,何况还都被迷晕了,便放松了警惕。昨日为了敲定新的买主忙到半夜,又起得实在太早,便抽空补起眠来。
方锦书偷偷戳了一下芳芳,拿出怀中那团迷心草放在她的手中。芳芳捧着草有点呆呆的,不明白她究竟想干什么。
“待会燃起来了,不要呼吸。”方锦书悄声嘱咐。
芳芳点了点头,她不理解方锦书的做法,但她会按照她的吩咐做。
之前在院子里,方锦书让她不要喝粥,果然粥里就有迷药。在芳芳心中,方锦书不但如画上的人一样美丽,还像老神仙一般能掐会算,对她说的话,越发言听计从。
两人都侧身躺着,在骡车和其他车辆交汇之时,外面的声音陡然变大。
借着这声音的掩护,方锦书将手中的火折子打燃,点燃了芳芳手中的迷心草。
紧接着,方锦书手脚麻利地爬了起来,将慢慢燃起来的迷心草,放到正在打瞌睡的男子跟前。只见一缕一缕的青色烟雾慢慢的从枯草团中冒了上来,被男子吸入口鼻。
方锦书屏着呼吸,拉着芳芳就朝车帘子处走去。
车厢狭窄,芳芳又紧张忐忑,不小心绊到了男子的脚。她吓了一大跳,忘记了方锦书不能呼吸的嘱咐,吸了好大一口气进去,头有些发晕。
好在男子吸入了足够的迷心草烟雾,一时半会不会醒来,连被绊了也毫无所觉。
方锦书将车帘子掀开一条缝,大大的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拉着芳芳就从车上跳了下来。
骡车本身并不高,但对于两个小女孩来说还是显得有些吃力。
芳芳头脑晕沉沉的跌了下来,在地上一摔,额角磕在了道路上的一个石头上。尖利的疼痛和新鲜空气,令她瞬间清醒了过来。
她毕竟是十岁的孩子,在家里又做惯了农活,这点痛算不得什么。一翻身,便手脚麻利地从地上站了起来。
方锦书却没她这么好运了。
她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这具身体的娇弱程度。方锦书原本就是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被拐来这几日,又没有好好的吃东西,身体早已虚弱不堪。
从昨夜到现在,加起来也不过吃了两个馒头。这一跳,摔倒在地便手脚乏力爬不起来。
方锦书往后看了一眼,那两辆骡车慢慢往前驶去,心头不由暗自庆幸。庆幸自己坐的是后一辆骡车,否则跳下来立即就会被发现,自己这点力气根本跑不动。
芳芳见她摔倒在地上,连忙走过来将她扶起。
这里果然是官道,四周往来的人、马车虽然多,但也没有人会停下来留意两个年纪不大,穿着粗布麻衣的女孩。
撑着她的手站稳了身子,方锦书借着初升的太阳辨明了京城的方向,往那边指了一指,道:“快走!”
迷心草的烟雾有致人昏迷的效果,但远远不如将迷心草进行提纯加工过的迷心散。顶多能管一刻钟,那男子就会醒来,留给她的时间并不多。
她们必须在一刻钟之内,找到值得信赖的人求助,或者是躲起来。
由于前世的习惯,方锦书没有将希望寄托在寻找她的人身上,她早已习惯了什么事情都靠自己。如果碰巧获救了当然更好,更多的还是要靠自救。
两人夹杂在往来的人中朝着京城的方向走去,小小的身影并不显眼。
方锦书皱着眉头摸了摸脚踝,随着走动,脚踝处传来一阵一阵钻心的疼痛。可能是跳下马车时崴了脚,不过此时也顾不上这么多。
前方不远处,有一个支起来的路边摊。扎着白围裙的男子正手法利落地挑着面条,身形微丰的老板娘热情的招呼着往来的客人。
这是一个供往来客人歇歇脚,顺便吃早饭的摊子。
从这里到京城还有一段距离。早起赶路的人见了这热气腾腾的面条,闻着麻油激发出来的香味,便会觉得饥肠辘辘。
面摊的生意很好,几张桌子都坐得满满的。不断有人吃完会账离开,也有人坐下。
☆、第六章 惊叫
(每天早上八点,准时更新送到噢^_^求小天使们投出宝贵的推荐票,帮助舟舟上新书榜,十分感谢)
…………
在面摊周围,还停了几辆马车,拴了几匹马。应该是在摊子上吃早饭的客人,临时停在这里的。
芳芳扶着她慢慢走着,不断向这个面摊靠近。
“等一下。”方锦书停住了脚步。这个时候,两人离这个面摊已经很近,借着马车藏住了身形,方锦书仔细观察着眼前的一切。
芳芳听话的停下脚步将她扶好,脚踝处传来的疼痛让方锦书的大半个身子都靠在她的身上。好在她做惯了农活,身子有两把子力气。
过了盏茶功夫,方锦书收回眼光,看着跟前的两辆马车,指着右边一辆青布马车道:“我们上去。”
上去?芳芳吓了一跳。
方锦书肯定的点了点头,道:“要快。”根据她的观察,马车的主人就快吃完了面,要回到车上了。
来自她的命令,芳芳不再多想,扶着她就爬上了马车。
马车内比刚刚待过的骡车要宽敞许多,地上铺了一层粗麻垫子,车内还有一个固定住的矮几。座位上也有厚厚的垫子,用料不算好,却阵脚细密柔软舒适。
方锦书拉着芳芳在地上的粗麻垫子上坐了下来,用手抹去因为额头上疼痛而起的冷汗,轻声道:“不要怕,等他们回来了,我来跟他们说。”
事实证明,从昨夜起,她的每一个决定都无比正确。芳芳信服的点点头,反正自己什么都不懂。
马车外传来一名年轻男子的声音,有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母亲,您慢点。”
这个马车的主人要回来了!芳芳蓦地心头一紧,双手不安的搓了搓。
方锦书安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悄声道:“不会有事的。”
是的,她早已分辨清楚,这辆马车的主人是一名中年妇人,她还带着一个已成年的小伙子和一个姑娘。看他们的亲密程度,应该都是她的儿女。
在前世,她就很擅长识人,能通过面相来看一个人内心的善恶。有时候,甚至能看准一个人刚刚经历过什么事。这个本领近乎直觉,曾经让她避开过好几次危险。
这名妇人,面容愁苦,但看着自己儿女的眼神却慈爱善良,有着希冀的光芒在眼中闪动。
她的儿子背对着她坐着,头上戴了一块四方巾,穿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布直裰,这是典型的读书人打扮,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考得功名在身。
她的女儿看上去在二十岁左右,梳着少女的发辫着一件千草色衫子。眉眼中藏着忧郁之色,面上却微微笑着,想来是不愿让母亲更添忧愁。
这就是普通的一家子,母女两人身上都笼罩着阴云,显然是有什么事情困扰着他们。不知为何要上京,正好在这里被方锦书给碰上了。
方锦书想得很清楚,以她和芳芳两人的速度,无论如何也不及成年男子。当拐子发现她们丢了,一定会沿途返回寻找。这条官道上,并没有什么可供藏身之处,被找到只是早晚问题。
摆在她面前的,只剩下找人求助这一条路。而这辆马车,根据种种行迹判断,正好是要去往京城的方向,又是良善的人家。
时间有限,再没有比他们更好的选择。
车帘子被揭了开来,那名着千草色衫子的少女率先进了车厢。她刚从外面进来,还没能适应车内的昏暗,更没想过车内竟然还有旁人。
一时间,她并没有发现蜷缩在车内的方锦书和芳芳两人,转身便去扶母亲上车。
待两人都上车坐好,少年摸了摸黑马的头,道:“黑子,辛苦你了!到了京城你就可以好好歇着了。”说罢便坐上了车辕,扬鞭出发。
车内,少女扶着母亲坐好,眼角余光处却瞥到一个孩子。她一时以为自己眼花了,定睛一看,见车厢角落的地垫上,果然蜷缩着两个女孩,吓得她“啊!”地一声惊叫出来。
少女的母亲轻斥道:“不过是两个孩子,一惊一乍地做什么?”
车厢外驾车的少年听见了这声惊叫,停下手中鞭子,回身问道:“大姐,什么事?”
“没什么,黑郎你好好驾车。”妇人答了,便转过头看向这两个孩子。
两个女孩肩靠着肩坐着,一个头发枯黄、手脚粗大,一看就是贫苦人家的孩子。
而另外一个,虽然穿着单薄的粗布麻衣,但她的肤色气质,绝不是普通人家能养得出来的。
只见她,脸上的几道黑灰也掩不住肌肤的柔嫩光洁,一头黑亮的头发柔顺的贴在耳后,发上还沾着几根枯草。两条细而长的柳叶眉之下,是她漆黑如星的眼眸,眼神之中,有超越年纪的沉静。
“大娘,我是京里礼部侍郎的孙女。中秋那夜被拐子拐了,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求大娘救我。”从昨夜到现在,方锦书连水都没能喝上一口,嗓音有些沙哑。
说着,她泪盈于睫,眼睛湿漉漉的望着妇人。
这中年妇人本就是良善人,见生得玉雪可爱的方锦书如此可怜巴巴的求助,只觉得一颗心都要融化了。
伸手将她从地上拉到自己身边坐下,温言道:“好孩子,别怕,管我叫权大娘便是。”指了一下那名着千草色衫子的少女道:“她叫权璐,你们叫璐姐姐便是。”
权璐也醒过神来,不过是两个手无长物的小女孩,没有半点危险,实在是不值得自己刚才那般大惊小怪。
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显出几分爽朗来,倒将笼罩在她眉头的忧郁冲淡不少。伸手将芳芳也从地上拉起来,坐到了她的身边。
芳芳此时已经对方锦书佩服得五体投地,事情的发展跟之前她说的一模一样,这家人果然连问都没有多问,就接纳了她们二人。
“权大娘,璐姐姐。”
方锦书从善如流,甜甜的叫了两声。
权大娘笑着应了,问道:“乖囡囡,你多大啦?记得住在哪里吗?”
若是换了原版的方锦书来答,还真说不清楚位置。一个养在深闺的少女,就算出门也都有奴仆簇拥着,坐着马车来去,实在是没有关心过这些地理问题。
☆、第七章 权臣奸佞(求推荐票)
要不然,方锦书怎么能对南市那般好奇,以至于走丢了?实在是头一次游玩,被眼前的新鲜热闹吸引去了心神。
幸好这个已经换了芯子,方锦书仰着脸看着她,道:“权大娘,我家就住在京城的修文坊呢。沿着定鼎门大街往里一直走,右边第五个街口便是。”
就跟名字一样,修文坊里住着的全是朝中的文官,大多都是三品大员以上。
方锦书的祖父只是礼部侍郎,才正四品。能在这里拥有一座宅子,和朝中重臣做邻居,还是托了方家嫡支的福分。
报出了路线,方锦书在心头微微有些愣怔。
方家的住址,她早已烂熟于心。可惜在前世为了避嫌,她始终未能迈进去过一次。和他一别之后,再见已是君臣,两人连话都未曾好好说过几句。
可就是这般谨慎小心,和他的过去仍然在延平六年被有心人翻了出来,最终导致方家满门被灭的惨剧。
想到这里,她的心好似被人狠狠的揪了一把,疼痛不已。眉尖微微的蹙了起来,神色黯然。
她这番神色变化,都落在了权大娘的眼中,关切的问道:“怎么了?”
方锦书回过神来,掩饰的笑着揉了揉脚踝处,道:“之前逃跑的时候有些急,恐怕是崴着了脚。”
岂止是脚踝,早间被那婆子狠狠的在大腿上踢了一脚,伤处也在隐隐作痛。
“作孽的拐子!”权大娘骂了一句,捋起她的裤腿,瞧着白生生的肌肤上硬是肿了一个包,忙道:“璐璐,将那瓶药酒找出来。”
看着两个女孩的狼狈样子,牵动了权大娘的一颗慈母心。拿出水囊倒了茶水给她们喝,又找了两件外衣给两人披上。虽然并不合身,好在能抵御这初秋清晨的寒气。
茶水是刚刚才在面摊上重新灌满的,还温热着。沿着喉咙进入肚子里,方锦书觉得这是两辈子以来喝过味道最好的茶。
官道上人来人往,马车走得并不快。
方锦书刚刚松了一口气,就听见外面一阵喧嚣,一名男子凶神恶煞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有没有瞧着两个小女孩?那是我家的逃奴!瞧瞧,这是身契!”
方锦书没有想到,在银子面前,拐子连身家性命都不顾了。冒着会暴露的风险,回来这般大张旗鼓的寻人。
拐子也足够聪明,拿出了芳芳一人的身契来,便能让众人看了之后就都相信他的话,从而认为两人都是逃奴。
关键在于,芳芳确实是被她爹卖给拐子,说是逃奴也不假。
权璐刚刚从箱子里翻出药酒,就听见外面男子所说的话,手上的动作变得迟疑,看向方锦书的眼光,也充满了怀疑。
收留被拐走的孩子,和收容逃奴,这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在高芒的律法里,收容逃奴与逃奴同罪。
事态紧急,方锦书的心咚咚咚地跳个不停。
方锦书心头清楚,权大娘一家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观他们的神色,也正有着为难之事。
若是拐子不曾出现,顺道带她一道上京,还有可能让礼部侍郎府上欠下一个大人情,又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一旦有了被问罪的风险,他们还愿意吗?
毕竟她才八岁,中秋那一身衣服早都被拐子换走。此刻,没有任何凭据,能证明她刚刚说的都是真的,值得他们为此冒险。
芳芳就更加紧张,但她牢牢记住方锦书之前的吩咐,紧紧闭着嘴唇不说话。
为今之计,只有让权大娘一家都相信,她和芳芳都是被拐走的。不把芳芳摘出来,她也就不清白。
悄悄吸了口气,方锦书正要说话,外面的那个赶车的少年郎“吁”地一声,将马车缓缓停在了路边上。
方锦书心头突地一跳,难道,他要将自己交出去了?
“母亲,方才忘记将水囊给你了。”少年郎的嗓音清朗干净,让方锦书的一颗心重新落回到了肚子里。
水囊明明就在车里,他这么说很明显只是为了突然停车找了个借口而已。
待马车停稳,少年郎掀开车帘子进来。初秋的晨光在他的身后洒入,为他的身形披上一层浅蓝色的光。因是逆光,方锦书看不清他的容貌神情。
他进来坐定之后,先是出言安抚权璐的情绪,道:“大姐别急,我来问问。”
权璐的那声惊叫,他都听在耳中,随后便仔细留意起车中的动静。车厢里几人说过的话,他听得一清二楚。
礼部除了掌天下礼乐、皇家祭祀、藩王属国朝觐等,更是管着全天下读书人的命运。只要是走科举一途的士子,从童生试开始,到最后的殿试,都由礼部管辖。
他这次上京,就是为了在明年的春闱上大显身手。如果,这个小女孩真是礼部侍郎的孙女,对他来说,冒多大的风险,他都愿意救。
当他坐定,方锦书终于看清了他的容颜。
他的肤色黝黑,瞳色深墨似炭,薄薄的嘴唇微微抿着。长眉入鬓,眉锋似剑,鼻梁如刀削一般笔挺。若是忽略他的肤色,这一张清俊英俊的侧脸,面部轮廓完美的无可挑剔。
如果不是如今洛阳城中认为皮肤白皙的男子才是美男,甚至还时兴敷粉簪花,他的容颜之美,令人惊艳!
但是,这五官,这轮廓!
若是他的神色再冷漠疏离一些,眼眸再幽深黑沉一些,不正是十七年后的那个刑部尚书权墨冼吗?
那个面黑口毒,在京中风评名声极差,招惹无数非议,却深得帝心的权臣奸佞!
那个一封密折,将方家推入绝望深渊的人!
方家的凄惨下场,负主要责任的人是延平帝,但权墨冼才是导火索。若是没有他的那封密折,后面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方锦书浑身一个激灵,狠狠地抖了一下。将头埋在了两膝之间,藏住她被怒火灼烧着的双眼。
突然之间见到这个罪魁祸首,这份怒意她怎么掩也掩饰不住,唯有先藏起来,再慢慢调整着自己的情绪。
看见她的反应,权大娘以为她是被吓得发抖,她本就心肠柔软,忙嘱咐了一句:“黑郎,你别吓着了孩子。”
权墨冼笑道:“母亲放心吧,我就问她几句话。”
☆、第八章 可真?(求推荐票)
“你说你是被拐的礼部侍郎孙女,那你应该进过宫。你可知道,皇宫最外面的一道大门,叫什么名字?”
权墨冼一开口,就是一个甄别的问题。
芳芳听得一头雾水,只听到方锦书答道:“叫端门。”她仍然埋着膝,声音听起来有些闷闷的。
权墨冼点点头,这么小的孩子,就算是说谎也编不出来跟生活太遥远的谎言。其实,在他进入车厢看清了方锦书的相貌之后,便觉得她所说不会有假。
但为了稳妥,他继续问下一个问题:“你父亲在何处任职,官居几品?”
第一个问题,如果说在京中生活的百姓都能知道的话,这个问题若不是官宦之家,根本答不上来。
方锦书平复了心情,缓缓抬头看着他,道:“家父方孰玉,六品翰林。”她的心中,情绪复杂难辨。
眼下想要逃走,却要借助这个前世仇人的手。虽然他此时什么也没有做过,也什么都不知道,但方锦书却难以释怀。
不知为何,权墨冼在眼前的这个小女孩的眼睛中,看到了丝丝敌意。这才第一次见面,这样的敌意从何而来?
他毕竟还不是十七年后的那个刑部尚书,转眼就将这份疑虑抛诸脑后。方锦书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他自动将这份敌意理解为她是在害怕。
听她回答了问题,权墨冼的心头松了一口气。
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定然是官宦之家不假。否则,不会将这官阶任职说得如此清楚。既然如此,哪怕她不是礼部侍郎的孙女,也值得一救。
他带着寡母长姐上京,前途不明,能结个善缘总是好的。
权墨冼放柔了声音道:“你放心,不到午时就能回家了。”说着就要出去。
“冼弟……”权璐迟疑的唤了他一声,还有一个小女孩的身份没有核实呢?
权墨冼读懂了大姐未说出口的话,笑了笑道:“不碍事。”
重要的是礼部侍郎家的孙女,至于另外一个么,是什么身份都不重要。他既然不打算将人交出去,那就两个都要藏起来。
权璐虽然是大姐,但权家当家做主的是唯一的男丁权墨冼。而且,她也极其信服弟弟的判断,当下便不再质疑。
马车重新启动,权璐小心地给方锦书揉着脚踝处的肿包。
因为疼痛,方锦书本就白皙的面颊更是苍白,双唇紧紧抿着不让自己痛呼出声。左右都是痛,何必做出那等楚楚可怜之状?
她脑中思绪翻飞,想想前世,又想想即将见到的家人。
换了个身份,但总算能踏入礼部侍郎府方家,正大光明的见到她今生的父亲——方孰玉,她的心情一点一点的恢复了平静。
马车外面,拐子还在呼喊着寻找逃奴,但他毕竟做贼心虚不敢久留,慢慢地声音也就淡了。
……
“大太太,大太太!”
一名老家人情绪激动的跑进内院,由于跑得实在太急,被院门磕碰了一下,险些摔倒在地。
看门的吴婆子一把将他扶起,低声道:“你小声些!明知道太太这几日心情不好,大呼小叫的做什么?”
老家人跺着脚,语无伦次道:“回来了呀!四姑娘,四姑娘!”
“你是说,四姑娘回来了?”吴婆子完全不敢相信,猜测着问道。
家中的四姑娘在中秋那夜于南市失了踪,到现在已经足足过去了七日。老爷连四姑娘的名声都不顾了,径直报了官,又发疯似的满城寻找。
那么个玉雪聪慧的四姑娘失踪了,莫说大太太每日以泪洗面,老太爷和老夫人情绪低落,整座方府都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
眼看这一天天的过去,找到四姑娘的希望也越发渺茫。
阖府上下,虽然还期望着奇迹出现,但大家心头都已经觉得,四姑娘应该是找不回来了。
这个时候,突然有了四姑娘的消息,这怎么不让人激动万分?
老家人喘了口气,大力的点了点头,“嗯!四姑娘回来了!是有人救了四姑娘,马车就停在侧门。我刚刚已经擅自做主,让马车往二门走。”
“你个老货!”吴婆子面上笑着,口中却骂道:“话都说不清楚,白白耽误这么多时间!你快去禀报老太爷,我这就去回禀大太太。”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她一路上念着佛,脚底生风的往正房走去。
方府的女主人,礼部侍郎嫡长子方孰玉之妻——司岚笙正躺在窗边的软榻之上,默默流着眼泪。幼女的失踪,令她追悔莫及。
不止是她,在中秋夜邀约外出赏月的,是方锦书的大姑母,方孰玉的大姐,嫁去了工部尚书郝家的方慕青。
知道了方锦书的失踪,方慕青自责得不能自己,短短几日,整个人就瘦了一圈。
司岚笙向来是个温婉的性子,爱女失踪,她连责怪迁怒的话都说不出来,将所有苦楚和伤心都埋在心里,暗自垂泪。
家中出了事,方孰玉连着告了几天假,满京城寻找着方锦书的踪迹。但翰林院的差事再清闲,也容不得再他再缺勤下去。
司岚笙将他赶去了翰林院,自己默默想着女儿的模样,越想越是伤心。
她隐约觉得,幼女已经回不来了,但日子还要照常过下去。身为方家的当家主母,管着家中百十号人的生活起居。再怎么伤心不想动弹,也容不得她继续这样下去了。
在她身边伺候着的,是她的贴身丫鬟云霞和烟霞。她情绪不佳,两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但此事连大老爷也束手无策,她们只是丫鬟,能有什么好法子?只好垂手静立,听候大太太的吩咐。
就在此时,“大太太,大喜!四姑娘回府了!”吴婆子进了门,利索的见了礼,口中报着喜讯。
按礼,她只是个看门的婆子,根本进不了正房的门。但这等大喜事,她也有她的盘算,正好在大太太面前露个脸。大太太待下一向宽仁,自己报了喜讯一定有重赏。
“什么?”司岚笙霍然坐起,眼角处挂着激动的泪水,不敢相信的问道:“你说的,可真?”
☆、第九章 喜极而泣(求推荐票)
“真!”吴婆子连连点头,道:“四姑娘被人救了,马车已经快到二门了!”
司岚笙的眼中迸发出光芒,惊喜非常,从榻上一跃而下。身手,是前所未有的敏捷。
云霞手脚麻利,连忙拿起绣花鞋给她穿上,道:“大太太慢着些,四姑娘既然回来了,很快就能见着。”
“赏!”活力重新注入了司岚笙的身体,她吩咐道。
烟霞知她心意,拿出一个绣着喜鹊的荷包赏给了吴婆子。吴婆子看着荷包上面绣的那个喜鹊,欢天喜地的道了谢下去。
司岚笙常用来赏下人的荷包,有三种花色。喜鹊这个绣样,是最重的赏赐。
四姑娘回来的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地传遍了整座侍郎府。所到之处,人人笑意盈盈,阴霾尽去。
司岚笙打发了腿脚利落的小厮,前去翰林院和礼部,分别给方孰玉和老太爷方穆报讯。还有老夫人那里,也遣了另外一个贴身丫鬟红霞前往报喜。
自己则在烟霞和云霞的搀扶下,急急的朝着二门上奔去。
三人刚刚从抄手游廊里转出来,就看见方锦书迎面而来。在她的旁边,跟着一个面目陌生的中年妇人和少女,另外还有一个局促不安的小女孩站在三人后面。
在她们前面带着路的,是司岚笙手下得用的管事媳妇,司江家的。
他们两口子都是司岚笙的陪房,得赐了主家姓氏的家生子。司江在前院赶车,管着马房;司江媳妇在后宅中管着方府的采买,都是要紧的差事。
四姑娘回府这么大的事,惊动了阖府上下,听到消息的司江媳妇忙迎了出去,将人接进来。
方锦书抬眼一看,一名面色憔悴却情绪激动的温婉妇人,正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在她的眼中,蓄满了晶莹的泪珠,看着方锦书喜极而泣。
“母亲!”
虽然换了芯子,但这具身体却实打实的是司岚笙的女儿。在看到母亲的一瞬间,方锦书过往的那些记忆,那些和母亲相处的美好时光,一下子涌入她的脑海。
奇妙的血缘,令方锦书在看到母亲的一瞬间落下泪来,小小的身子飞奔着,朝着母亲扑了过去。
“书儿,我的书儿……”
司岚笙将她紧紧抱在怀中,失而复得的喜悦,令她泣不成声。看着母女二人抱头痛哭,众人也都纷纷抹泪。
这真是上天保佑,四姑娘平平安安的回来了。
哭完一趟,司江媳妇才轻声上前劝道:“大太太,四姑娘既然回来了,有话可以慢慢说。眼下,救了姑娘的恩人还等着呢。”
云霞掏出丝帕仔细替司岚笙抹去眼泪,重新抿了鬓发,司岚笙的情绪才慢慢平静下来。
她站起身,手里牵着方锦书,朝着那名陌生的中年妇人走去。
“让您见笑了。”司岚笙两手交叠在腹部,微微屈膝行了一个福礼,道:“多谢贵人援手,才让小女重归家门。敢问贵姓,家住何处?”
权大娘自从进了方府,就有些谨小慎微。她只是个乡野里穷酸秀才的女儿,见识有限。不过,瞧着这排场也知道方锦书没有骗她,这样清贵的宅邸,确实是朝廷高官才住得起。
见司岚笙施礼,她慌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想要搀扶,却又怕冒犯了这名衣着华贵的夫人,到最后只好往右侧连着走了几步,远远的避开这个礼。
她急急道:“这位太太快快请起,怎么当得起您的礼?不敢当一个贵字,夫家姓权,家住唐州泌阳县卢丘镇,此番上京是为了投亲而来。”
这辈子,她还没和这么高贵的人说过话,把家底和盘托出后,又道:“只是碰巧救了她,顺手的事情,真不值当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