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双生锦-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菀晴自己总想着,假设是她碰到了这样的事,临到成亲前,新郎还不知道能不能及时赶回的情况,心里一定是委屈极了。
  哪怕表面上再怎么从容大度,顾全大局,心头却是极需要安慰的。
  她来方家,正是担心着方锦书的情绪,才特意来了这么一趟。
  哪知道,正主偏偏一点事儿都没有?
  她跟方锦书打小一块长大,对她的性格再了解不过。方锦书这般镇定自若,并非在她面前强撑,是发自内心的不介意。
  芳芷托着干果糕点上来,方锦书拈起一块茯苓糕慢慢吃了,又喝了一口茶才道:“这些虚礼,有什么可在意的?”
  在前世,迎娶她的礼节可谓隆重至极,她的陪嫁可谓世间少有。
  吉时吉日,一样不缺。所有的好意头,都做到了极致。
  但那又怎么着?
  她的一生,就幸福了吗?
  就算不提这样的特例,洛阳城里每一年成亲的人少了吗?事实证明,日子过得好不好,跟礼仪是否隆重、是否合规矩,并没有必然联系。
  “怎会是虚礼。”吴菀晴不赞同道:“这关系着你成亲后的日子。”
  “权家尽力了,我不会受到委屈,这就够了。”方锦书笑道。
  她嫁的并非公卿世家,无法给予她那样的隆重与尊荣。
  但是,权家上下对这次亲事的看重,没有任何人能挑出不好来。权家根基浅薄,能拿出来的东西不多,但能拿出来的,就都拿出来了。
  这一点,满京城的人都知道。
  “书姐姐嫁入权家,是他们的福气。”吴菀晴笑道:“他们怎么可能不看重书姐姐?”
  既然方锦书能做到处之泰然,她当然不会说一些话来给她添堵。
  吴菀晴招招手,她身后的丫鬟将捧在手里的盒子放在桌上,她亲手打开道:“承蒙书姐姐照顾,我给你准备了添妆,还望你喜欢。”
  方锦书定睛一看,盒子里的黑色丝绒布上,放着一个如拳头大小般晶莹剔透的水晶石榴。
  这么大的水晶本就难得,这雕工栩栩如生更加难得。
  这个石榴,呈现半打开的状态。里面的石榴籽,一粒一粒清晰可见,在光线的反射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哇,好漂亮!”方锦书赞道。
  石榴寓意着多子多福,但雕成水晶的石榴方锦书前世今生都没见过,委实难得一见。
  “书姐姐喜欢就好。”吴菀晴真心欢喜。
  在她心中,方锦书等于她的再造恩人。为了给她准备这份添妆礼,她耗费了不少心思。光是要找到那块适合雕刻的水晶,就不容易。
  但只要她喜欢,一切就都值得了。
  “嗯,我很喜欢。”方锦书笑道:“晴妹妹你送我这么好的添妆礼,我将来又该送什么给你才好?光想想,就让我头痛。”
  她本意只是打趣,吴菀晴却认真答道:“只要是书姐姐送的,我都喜欢。”
  在翠微院里盘桓了半日,乔彤萱也过来坐了坐。三人在闺中就最是要好,此时虽然变换了身份,却也不影响她们之间的友情。
  还有两日,便是成亲的吉日。
  这当口,方家上下都不会再提权墨冼是否能按时赶回来一事。司岚笙按下心头所有的忧虑,面带微笑的准备着婚事相关的事宜。
  同方锦书交好的闺中姐妹、方家的亲戚女眷,都陆续上门,给她送来添妆礼。其中,以靖安公主和七公主的添妆礼最为瞩目。
  司岚笙将这里添妆一一登记造册,作为嫁妆的一部分给方锦书作为陪嫁。
  她眼下发愁的是,方锦书的嫁妆太多,多到六十四抬都塞不下。
  当年林晨霏嫁给权墨冼之时,嫁妆便是六十四抬。
  林老夫子以教授私塾为生,靠束脩过活。以林家的财力,就算林老夫子对林晨霏的百般疼爱,从小攒起的嫁妆,也不够六十四抬。
  不足的部分,是权墨冼为了让林晨霏嫁得风光,而特意补贴出来,才勉强凑够了六十四抬。
  这其中的周折,司岚笙隐约可以猜到。
  她此时十分庆幸,林晨霏的嫁妆是六十四抬而不是三十二抬。否则,她才真是会愁白了头发。
  作为续弦,方锦书必须要尊重权墨冼的发妻,她的嫁妆,不能超过林晨霏的数额。
  可就算有六十四抬,作为最受宠的嫡幼女,方锦书的嫁妆可是从小攒起。她也是司岚笙嫁出去的最后一个女儿,恨不得把所有好的东西都塞给她。
  再加上亲朋好友给方锦书的添妆,光是靖安公主所添的,就足足有一抬之多。
  此外,方锦书的亲事,乃是曹皇后赐婚,从宫里也有嫁妆赏下来。比起皇家公主郡主的自然算不上多,但也有好几大箱。
  另外因为她的县主身份,宗人府也按规矩送了嫁妆到方府。
  这么一来,便越发装不下。
  司岚笙清点完嫁妆,便想了个法子,将这些嫁妆先登记造册,在铺床那日都先抬过去一些。总归是为了女儿日后活得好,她也不在乎方家的虚名。
  忙忙碌碌地,又过了一日,明日便是方锦书出嫁的吉日。
  安从坊权家的宅子,早已在刘管家的主持下,焕然一新。重新粉了墙,处处扎起了红绸,挂起了大红的灯笼,视线可及之处,都是大红的喜字。
  权璐在四处都检查了一圈回来,刚回到花厅里坐下,连茶水都还未来得及喝一口,就有婆子来禀道:“大姑奶奶,方家铺床的人到了。”
  权家人丁稀少,权大娘有眼疾,这场婚事只好由权璐来替娘家操持。
  幸好彭长生本就是权墨冼的至交好友,知道权墨冼赴亳州办案,非但没有埋怨权璐太顾着娘家,反而替她劝说着二老,让她得了更多自由的时间。
  前来铺床的,通常都是女方亲眷。
  这次方家前来的,长辈是二房的尤氏,平辈的是方梓泉的嫡妻乔彤萱。
  方孰才再怎么不好,却是方家二房的嫡出长子。从身份上,尤氏比长房庶子媳妇白氏更加合适。
  方锦晖虽然身为方锦书的嫡长姐,出嫁后只能代表巩家媳妇。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双生锦》,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八百二十九章 出嫁前夜

  “快请。”
  权璐匆匆抿了一口茶水润了嗓子,便吩咐下人准备茶水、干果、糕点等等,接待方家诸人。
  “大姑奶奶辛苦了。”尤氏满面笑容,跟权璐打着招呼。
  乔彤萱跟在后面,跟权璐见了礼。
  “快别跟我客气,自家弟弟成亲,有什么好辛苦的。”权璐笑着回了礼,请两人在花厅里坐下,道:“院子都是弟弟临走前拾掇好的。为了方便四姑娘,特意腾了一个挨着清影居的偏院,用来充作库房。”
  她说得委婉,两人却都明白,这个偏院正是权墨冼用来给方锦书放置嫁妆的。
  这其中,也存着他没有任何想要私吞方锦书嫁妆的意思。
  两人相视一笑,道:“既如此,我们便让人抬进来。大姑奶奶也一道去,我们按册子点好入库。”
  出嫁姑娘的陪嫁财产,受到官府的保护。
  嫁妆册子除了在姑娘身边会留一份之外,官府那里也会备档。将来两家万一发生了什么不愉快,在嫁妆上有了什么争执,官府可凭借备档的册子来断案。
  虽然在这其中,仍然有许多手脚可做。
  比如嫁妆册子上写白玉浮雕笔架一个,这白玉,也有好劣之分,在这册子上便体现不出来。但总归,是对女子的一道保障,不会太过吃亏。
  通常,都是娘家人当着婆家人的面一起点了,再封存入库。
  大件的、夫妻二人日常所需用的家具,诸如床、立柜、书案、罗汉床、贵妃榻、八仙桌、屏风等等,就会直接摆进新房中。
  而暂时用不上的,诸如绫罗绸缎、首饰珠宝、古董字画、药材书籍等等,就会先封存了,待新娘子过门之后,再按她的习惯,来进行收拾摆设。
  所以,在铺床这一日,抬进来的嫁妆,都是以大件家具为主。当权璐看见这络绎不绝的箱子时,心头是止不住的吃惊。
  莫非,方家搞错了日子?明日才是正日子。
  这个念头在她的脑中一闪而过,她随即否决了这个念头。
  依司岚笙的身份,绝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看出她吃惊,乔彤萱笑道:“妹妹打小用惯的东西有些多,母亲疼爱她,归置归置就都送了过来。”
  这显然是为了不让权家难堪的场面话,这里好些东西,一看就是用心置办的。
  “明儿,妹妹的嫁妆还是六十四抬。”随着乔彤萱点了这一句,权璐也就彻底明白过来。
  方锦书嫁妆太多,又要顾着林晨霏的颜面不能超过六十四抬。所以,这才采取了这么个折衷的法子,合符规矩礼仪。
  儿媳妇的嫁妆多,对权家来说却是得了实惠。
  无论权墨冼是不是贪媳妇嫁妆的人,方锦书的陪嫁,充的也是权家的脸面。
  待将家具摆设到位,又将剩余嫁妆清点入库,足足花费了半日功夫。
  乔彤萱回到方家,换了件家常衣袍就到了翠微院里。
  “妹妹,我瞧着你的新院子了。”她看着方锦书,笑眯眯说着,满脸都写着“快来问我怎么样”的表情。
  方锦书失笑,从善如流问道:“大嫂,我的好大嫂。你快告诉我,我的新院子如何?”
  “收拾得可好了。”乔彤萱笑道:“没想到,妹夫一个堂堂刑部郎中,还有那等细腻的心思。”
  院子里的秋千架,错落有致的四季花草,廊下用来小坐的桌椅,无不显露着主人的巧思。而这一切,都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女主人——方锦书。
  方锦书抿嘴笑了,想起那日在宅子里,他曾经对自己说过的那些话,心头涌上满满的柔情。
  见她一脸甜蜜的模样,乔彤萱打心里替她高兴。
  方锦书不止是她的手帕交,如今还是她的妹妹。她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归宿,有一个疼她的夫君,其余种种又有何重要?
  经历过坎坷的乔彤萱知道,外在的一切,都比不过一个可托付终身的良人。
  看到这些用心的付出,权墨冼明日能不能回来,又有何重要?
  在这一点上,乔彤萱懂得方锦书。
  是夜,花嬷嬷给方锦书准备好了药浴,芳菲伺候着她。
  方锦书浸泡在其中,芳菲用花嬷嬷特制的润发香膏,仔细地为她梳着一头长发。她的发质幼软细滑,握在手里如同一匹上好的丝缎。
  这个药浴方子和香膏,在三个月前花嬷嬷就开始替她准备了,每隔两日便浸泡一回。
  用花嬷嬷的话来说:“姑娘,女子不以色事人,也该为己者容。”对此,司岚笙颇为赞同。
  一向对此不甚在意的方锦书,想到权墨冼深藏在眼眸中的灼热目光,忍住心头羞怯默默地应下此事。
  沐浴完毕,方锦书趴在床上,芳菲用花嬷嬷给的香膏为她细细按摩推拿。
  经过三个月的精心调养,她原本就健康光泽的肌肤,增添了一份细腻,泛着莹润的光华。细软的长发,被呵护得柔顺亮泽。
  一番推拿之后,方锦书昏昏欲睡。
  芳菲这一手按摩的手艺,是靖安公主将她要去,亲口吩咐人教授的。正是为了,让她能将方锦书伺候得舒舒服服。
  她手上本来就有劲,每一下推拿的力度都恰到好处,不轻不重,又能刺激到穴位。
  “姑娘,大夫人来了。”春雨在门口禀道。
  “快请进。”方锦书一下子清醒过来,翻身坐起。芳菲拿过寝衣替她穿上,又替她加了一件罩袍。
  “母亲。”方锦书给司岚笙见礼。
  在女儿出嫁前夜,母亲都会来跟女儿说一些私房话。
  关于嫁到婆家去的规矩,诸如要孝顺公婆、操持家务,替丈夫生儿育女之类的话,早已说过多次。而此时,说的是一些女人之间的悄悄话。
  方锦书是司岚笙嫁出去的第二个女儿,比起嫁方锦晖时,司岚笙要显得自然了许多。
  但作为母亲,要跟女儿说夫妻相处之道,她还是难以启齿。
  司岚笙坐到床边,握着方锦书的手,细细嘱咐道:“你嫁过去,就是权家的媳妇。这些跟着你过去的陪房、丫鬟,你需下大力气管教。”
  “要知道,他们代表的,可是你的脸面。”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双生锦》,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八百三十章 喜庆

  这其中的道理,方锦书岂会不懂。
  她乖乖应了,道:“女儿知道的,母亲您就放心好了。我会管教好他们,不给方家丢人。”
  这些都嘱咐完毕,司岚笙实在是再找不到别的借口,才从怀里取出来一本巴掌大的小册子,忍着羞意道:“待为娘走后,你须得细细看了,不得偷懒。”
  这个小册子用丝绢做成,薄薄的一册很是精致。
  封面用了大红的锦缎,什么也没有写,方锦书却知道这个册子的用途。她心头泛起羞涩来,却强忍着装作不知道,将册子收了压在枕头底下。
  “成了亲,你就是别人家的媳妇。权墨冼年纪比你大,这是好事,懂得心疼人。”司岚笙语重心长道:“你也别持宠生娇,夫妻之间得相互敬重、体贴,才能走得长远。”
  “这夫妻之道,你须得用心细细琢磨。”说道最后,司岚笙道:“他是你的夫君,在床笫上须得和谐相处的好。”
  说完这句话,司岚笙只觉得自己的脸似火烧一样,匆匆离去。
  她的话虽然说得暧昧不明,但透露出的意思,让方锦书垂下长长的睫毛,瞬间脸红心跳起来。
  “姑娘,您这是怎么了?”
  芳菲用手背试了试她的额头,道:“没有发烧哩!我的好姑娘,您可千万别在这节骨眼儿上生病了。”
  “我没病。”方锦书无奈地拨开她的手,道:“铺床吧,明儿还得早起。”
  教她如何告诉芳菲,司岚笙说的那些话,和那本小册子,都指向夫妻间的闺房之乐呢?
  躺在床上,方锦书忍不住借着烛火看了那本小册子几眼,连忙合上。
  前世的记忆太过遥远,她如今只是待嫁的方家四姑娘。
  她刻意将那些往事遗忘、封存。
  从身到心,她都要做一个干干净净的女子嫁去权家。只有这样,才是对权墨冼最大的公平。
  她原以为在这时候,心情会很复杂。却不料,只是刚刚合上眼帘,便沉沉睡去。这些天来的各种情绪,都化作心底对新生活的期待,伴随着她入梦。
  直到今日,权墨冼仍未抵京。
  但这并不影响,方锦书对他的期待。他若不能赶回来,定然有万分不得已的苦衷。
  她不在乎出嫁这一日的风光,更看重的是未来两人携手相伴的日子。
  这一夜,方家上下都安歇得很早。第二日是四姑娘出嫁的大日子,众人都养精蓄锐,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刚刚过了三更天,方家各个院落便次第里燃起烛火,忙碌起来。
  厨娘烧开了第一锅水,洒扫的婆子拿起了笤帚,丫鬟轻手轻脚地在院子里走动着,伺候着自家主子。
  “姑娘,全福夫人到了。”芳芷打起了帘子,将方家此次请的全福夫人迎了进来。
  因着方锦书的县主身份,这次的全福夫人是由宗正寺里指派的,一位有诰命在身、有儿有女、四亲俱在的夫人。
  方锦书从妆台后面站起来,规规矩矩地施了福礼。
  全福夫人笑着将她扶起来,道:“都说方家四姑娘是画里走下来的仙子,今儿一见,才知道所言非虚。”
  “夫人过誉了,书儿哪里担当的起。”
  客套寒暄过后,全福夫人拿起一柄红漆黄杨木梳,替方锦书梳起头发来。一边梳,口中一边说着极喜庆的吉祥话。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她的动作缓慢优雅,声音柔软动听。祝福的话如同水一般流淌而出,如阳光一般照射进方锦书的心中。
  方锦书原本以为,对这样例行的仪式不会有任何触动。但到了此时,她才发现她错的离谱。
  这些话,都是对新嫁娘最美好的祝愿,也是新嫁娘对未来生活最美好的憧憬。
  她的房间,触目之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大红色。
  这样铺天盖地的红,这样美好的祝福,让她的心情仿佛回到了真正的十六岁,拥有了少女的娇羞,与新嫁娘的喜悦。
  “有头有尾,富富贵贵。”全福夫人笑着放下了梳子,道:“四姑娘的头发养得真好。”
  方锦书的头发幼软,不是那种黑亮坚韧的质地。在细心养护之下,拿在手里却好似最好的绸缎一般,细腻柔滑。
  一旁的喜婆上前,替方锦书挽起发髻,上着新娘妆。
  这种妆面比日常的妆面要浓厚许多。方锦书原本就眉目如画,柳眉凤目,这么一上妆,就像一个极精致的瓷娃娃一般,花容月貌。
  “姑娘,先吃两口垫垫肚子。”
  芳芷端上来一小碟豌豆黄,方锦书拣了两块吃了,抿了两口茶水。
  这一日的功夫还长,整个仪式结束就到了晚上。
  她一身凤冠霞帔的嫁衣,穿戴繁琐,取下也不易。在这期间,她都不能如厕,这会儿便不能喝水,只好忍着饿。
  每一个新嫁娘都是这么过来的,不单单只是她一人。
  到了夫家,就要看新郎是不是足够体贴。
  碰到懂得心疼人的男子,就会替新娘准备好吃食。若是遇到那起子混账,非但得饿着肚子,还得忍受三姑六婆的围观、刁难。
  芳菲、芳芷捧着嫁衣过来,由喜婆一件一件的,里三层外三层地为她穿上。
  待所有梳妆完毕,全福夫人象征性地为方锦书扶了扶头上的簪子,笑道:“和和美美、永结同心。”
  外面的天色逐渐明亮起来,吉时渐近。
  装扮完毕的方锦书坐在床上,方家未出嫁的女儿方锦薇、方锦艺都来到她房里,陪着她。不多时,吴菀晴也来了,还有司家的姑娘们。
  姐妹陪嫁乃是习俗,看着满满地坐了一屋子、七嘴八舌地说着话的姑娘们,便格外的喜庆热闹。
  锣鼓喧天的吹打声越来越近,吴菀晴笑道:“书姐姐,亲迎的队伍就要到了!”
  “正是!”这些姑娘们都正值将要出嫁的年纪,兴奋地议论起来。
  众人心里都在想着,不知道前来的是权墨冼,还是权璐?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双生锦》,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八百三十一章 催妆诗

  权墨冼在几日前送回来了他返程的消息,但直到昨天,他还未抵达。
  按理,他是无法出现了。但众人总有一些期望,盼着奇迹能够出现,他能够来亲自迎娶方锦书。
  婚礼再怎么完美,嫁妆再怎么风光,没有新郎,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
  方锦书心头也在暗暗盼望着,盼着权墨冼能够真的出现在眼前。
  也许是有了牵挂的缘故,这次分开不算很久,方锦书发现自己想起他的次数,比任何时候都要多。
  过了片刻,春雨笑盈盈地进来回话:“禀四姑娘,亲迎的队伍已经到了门口。”
  “去看着些,进了二门就立刻来报。”方锦书是新嫁娘不便吩咐,吴菀晴便代替她下了命令。
  在场的都是知情识趣的姑娘,没有人问来迎亲的是不是权墨冼本人。假若是权墨冼,春雨在回禀的时候便会直接报喜了。
  既然她提都没有提,来的那便还是权璐。
  这原本不是什么高兴的事,众人也就都不会在这当口给方锦书添堵。是以,俱都不会刻意去问。
  方锦书心头有些失落。
  她面上带着微笑,手却不自然地抚了抚裙摆的皱褶。只是这新嫁衣熨烫地平平整整,今儿头一回上身,哪里有什么褶子?
  这个动作,出卖了她的内心。
  吴菀晴见状,走到她跟前握了握她的手。这里人太多,吴菀晴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安慰。
  方锦书笑了笑,示意自己没事。
  “来了,来了!”
  春雨再次进房,喜滋滋道:“进了二门,婢子已经让人把院门给全堵了!”
  新娘是娘家的娇儿,新郎官想要娶走,从没进大门开始,就需得过五关斩六将,层层关卡。
  若是武将,射箭过招一个都不能落下。娘家出马的,通常是新娘的兄弟们,或者族里武艺出众的青年。
  方家是文官,则是文比。
  大门口处的对联,月亮门的书法,进二门的作画,新郎都得一一作答,让娘家人满意才会开门。
  大喜之日,比试只是个例行规矩,并不会刻意刁难对方。但若答得出彩,两家人面上都有光彩。
  权墨冼尚未回来,大门口的对联则由伴郎中的一人替他答了。书法、作画两关,则是他提前写好,权璐当场出示即可。
  他的人虽未亲至,出示的书画作品,却也引起了一场众人的齐齐赞叹:不愧为当朝状元郎,是真正有才学的人!
  翠微院的门,是方锦书的闺房所在之处,也是她日常起居的院子,是新郎要闯的最后一道防线。
  院子里的仆妇、丫鬟嬉闹着,将门堵得严严实实。除非她们主动将人放进来,否则权璐是无论如何也进不来。
  听见外面的脚步声,春雨一声吆喝,道:“来了啊!姐妹们一定给我守牢了!诸位婶婶姨姨,拜托了。”
  丫鬟没有几个力气,真正有力气的却是做惯了粗活的仆妇们。
  她人小嘴甜,婆子们俱都应下,笑道:“想娶我们家四姑娘,就得先过了我们这一关。”
  吴菀晴在屋里听见,以扇子掩口,凑在方锦书耳边轻声道:“你这个丫鬟,还真有点意思。”
  她和方家相熟,见过春雨。
  平素里守本分不打眼的一个人,关键时候还很得用。
  方锦书笑道:“她是不错。我晾了她几年,她也不急不躁地。这回我带她去权家,等大的两个配了亲事,我就打算让她顶上。”
  “还有一个呢?”
  方锦书有两个二等丫鬟的名额,另一个是夏荷。
  “她老实过了头,我就不带了。”说是老实,实则有些懦弱了。自己的身边,宁缺毋滥。
  两人说着话,忽地听到外面一阵喧嚣。
  权璐准备了几大箩筐的封红,这会带着亲迎的人一把一把的从箩筐里捧出来,朝着院子里抛洒而去。
  翠微院是方府里隔出来的院子,院墙建得就不如外墙那般高。只要用力,就能将封红抛进院内。
  每一包封红里面,都装着好几个大钱,分量刚刚好。不轻不重的,纷纷扬扬的飘向院子里,就如同下了一场封红雨。
  又好看,又吉祥。
  原本堵着院门的人,纷纷仰头望去,眼神中充满了渴求。
  她们都是方家的低等仆妇,每月靠月例钱过活。很难在主子面前露脸,也就很难拿到赏钱。这些封红,能抢到几个都算她们自己的,怎么不让她们心动?
  但方锦书一向重视规矩,翠微院里能留下的,都是老实肯干的人。又有花嬷嬷的调教,可以说这里是方家规矩最严的地方。
  所以,主子没有发话,她们再怎么想要去抢,也只能先按奈住心思。
  芳芷从里面走出来,笑道:“四姑娘说了,今儿高兴,大家都不必守着规矩。”
  有了她这句话,众人才放开了堵住院门的手,满院子里捡起了封红来。
  院门打开,一身吉服的权璐出现在门口。
  她做男子打扮,将一头乌发都束在红色纱帽,取了所有的女子钗环,就连耳环也没有留一对。
  除了比权墨冼矮上一头外,权璐的身形跟权墨冼颇为相似,修长、高挑、挺拔。她本就是个极爽利的性子,这一身装扮下来,将她身上的英气显露无疑。
  权璐在门口站定,团团作了个揖,含笑道:“辛苦了!”这才举步迈入翠微院中。
  芳芷早已退回方锦书的闺房之中,和芳菲一道守在门口。司家的姑娘也前来凑趣,挤在门口叽叽喳喳笑道:“催妆诗!催妆诗!”
  催妆诗,正是体现新郎的才情的时候。
  权璐不慌不忙站定,从怀里拿出来一页权墨冼派人送来的诗,清了清嗓子念起来:“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诗意委婉,情深款款,听得房内诸女个个面上发烧。
  方锦艺对方锦薇耳语道:“我将来若能嫁这么一个好郎君,莫说是续弦,就是平妻我也甘愿。”
  方锦薇啐了她一口,道:“胡说八道什么!你就安心等着嫁人,别忘了二姐姐、三姐姐是个什么下场。”

  ☆、第八百三十二章 拜别

  方锦佩、方锦菊两人,一个谋划着想要成为巩文觉的正妻,一个想着当褚末的贵妾。只是结局,都不怎么美妙。
  巩文觉严词拒绝了方锦佩,她被送往三圣庵中。但方锦薇却听说,她早已不在那庵堂之中,不知去向。
  一个女子能去哪里?她的下落,是方家的忌讳,无人提起。
  而方锦菊的运道要好一些,成功爬上了褚末的床,却因为方锦书决绝的退了这门亲事,没了着落。
  而褚末,则重新定了和司慧娴的亲事。在成亲之后,也没有将她接进府里。
  听说方锦菊流掉了头一个孩子,至今仍不明不白地住在褚家庄子上。
  她最好的结局就是,在司慧娴得了嫡子之后,褚太太会大发慈悲地将她想起来,兑现当初对她许下的诺言,将她用一顶小轿抬进褚家做姨娘。
  但女子的青春,是极有限的。她这样耗下去,还不知道会耗成什么鬼样子。
  褚末本身就是个没主见的,方锦菊真是将终身错付。
  到了如今,方锦菊清白已失,她的人生完全捏在褚太太和司慧娴两个女人的手里。她们要是不松口,她这辈子就这么完了。
  所有的这些小道消息,都是尤氏担心二女儿也走错了路,想方设法悄悄打听来,告诉给方锦薇听的。
  其目的,便是警告她不要动歪心思,走上方锦佩的老路。
  要知道,方家二房再怎么不堪,伯祖父那也是礼部侍郎。以方锦佩的嫡女身份,大富大贵求不到,明媒正娶许一个殷实之家,还是不在话下。
  所以,听到方锦艺这么说,方锦薇连忙警告于她。
  她们两人年纪身份相近,比上头几个姐妹更要相熟一些。
  “姐姐说哪里话来,”方锦艺俏脸一红,道:“我只是感叹权大人的诗做的好,没有半点别的意思。”
  权墨冼再好,方锦书嫁过去也是续弦。就算不是,她也不敢打权墨冼的主意。
  方锦佩、方锦菊两人,不管过程如何,不都是因为谋划长房两姐妹的夫婿,才落到如此下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