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双生锦-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家的规矩,孩子的名字由爷爷来赐。”说起自己儿子,巩文觉精神一振,道:“不过,我们可以给他起个小名。你想叫他什么?”
  方锦晖想了想,道:“你来起吧。”
  “敏庄辛苦了,该你起才是。”巩文觉笑道:“等儿子长大了,正好告诉他,他娘为了生他吃了多大的苦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方锦晖道:“就叫他明哥儿吧,一生光明正大,能明辨是非。”
  “好字!”巩文觉抚掌赞道:“娘子不愧是家学渊源。”
  两人又说了会话,下人端了早饭进房。
  两人用罢早饭,巩文觉替她撤了迎枕,扶着她歇下。
  方锦晖原本以为自己不困,闭上眼却不一会就又睡了过去。巩文觉坐在床边看着她,神色温柔。
  第二日就是洗三,巩家的近亲都来贺巩家添了新丁。
  巩文觉与方锦晖两人的孩子,是巩家的长子嫡孙,意义非凡。在巩太太的主持下,这场洗三宴办得极为隆重。
  方锦书跟着司岚笙来到巩家,乔彤萱因为怀着身孕,便没有前来。
  她们到的早,洗三仪式还未开始。
  作为亲家,巩太太亲自招呼着司岚笙,下人奉上香茗果盘。
  巩佳热情地将方锦书拉到一旁,凑在她耳边道:“书姐姐,我还从来没有瞧见过那么小的孩子。软软的,小小的,那小指头细得跟面条似的,我都不敢碰。”
  对这个新得的小侄子,巩佳好奇极了。
  方锦书打趣她道:“你这大大咧咧的性子,最好别碰。”
  “为什么?”巩佳还没反应过来,偏着头问方锦书。
  方锦书笑而不答。
  “啊!”巩佳突然想通,轻轻跺了跺脚,道:“书姐姐你在笑话我!”
  “妹妹别恼,回头锦绣记的新样子出来了,我给你送几朵绢花来。”方锦书笑眯眯道。
  锦绣记是徐家的产业。
  徐家如今在京中经营得风生水起,不仅百年老字号的绸缎庄生意兴隆,百草味宾客盈门,就连新开的绢花作坊、成衣铺子也供不应求。
  这绢花作坊,还是徐婉真在昏迷前主持建的。
  里面所出产的绢花,比真的牡丹还要栩栩如生,艳丽、逼真,还能闻到花香,受到了京中贵妇们的热烈追捧。
  偏偏每一次,作坊里所产的绢花都极其有限,每一款所产的就那么几朵。

  ☆、第七百九十四章 洗三礼

  越是稀缺,人们便越是以拥有锦绣记的绢花为荣。
  一听到锦绣记的绢花,巩佳便将方锦书打趣她的事抛到九霄云外,连连点头道:“好,好。这可是书姐姐你说的,不许抵赖。”
  “我怎会抵赖。”方锦书笑道。
  “那……”巩佳灵动地转了转眼珠,俏皮一笑:“我要锦绣记新出的。”
  天知道,新出的绢花有那么难买。
  每次都是在图册出来时,就被各大权贵之间预定一空。巩佳好歹也是堂堂千金大小姐,愣是连图册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过。
  “好,新出的就新出的。”方锦书作为百草味的股东,这点权限还是有的。
  巩佳喜不自胜,一想到自己终于可以显摆一次,将方锦书从头到脚好好夸了一次。
  方锦书抿嘴一笑,巩佳这个活泼的性子真是讨喜。
  两人说笑了好一通,洗三的吉时也已经到了。
  当日接生明哥儿的那个产婆,再次被请到了巩家,主持整个洗三礼。
  各观礼的宾客在引领下迈入大堂。
  在大堂门口,巩家的下人替他们佩上用红缎带捆好的大葱、一串铜钱,以祷祝新生儿聪睿、进财。
  房屋正中设着香案,供奉着碧霞元君、云霄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等十三位庇佑新生儿的神像。
  香炉里盛着小米代替香灰,插着一对羊油小红烛。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的钱粮。
  香案之后,摆了一个瑞兽鎏金大铜盆,里面盛着槐条、艾叶熬成的汤。
  奶娘将明哥儿从里面抱出来,产婆接过来,打开襁褓,托着头将他放到铜盆之中。被水一激,明哥儿哇哇大哭起来,声音宏亮,四肢有力。
  观礼的人们纷纷赞“响盆了”,又赞他身体好,至于早产一事,谁会在这个时候扫兴的提起。
  添盆的人,从巩家自己人开始。
  巩尚书当先往铜盆里添了两锭大金元宝,用木勺舀起一勺清水浇到明哥儿的肚腹之上。产婆忙道:“长流水、聪明伶俐。”
  后面等人也不敢示弱,只听得叮叮当当的响声入盆,金银裸子在铜盆里发出闪耀的光芒。一旁的茶盘中,则盛放着人们添的桂圆、荔枝、红枣、花生、栗子等等喜果。
  待人们添盆完毕,产婆拿起一根棒槌在盆里轻轻搅动着,口中念念有词:“一搅两搅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
  她的脸上笑得如同盛开的菊花,合不拢嘴。
  这些添盆喜果,包括那香案上所供奉的钱粮,到最后都会被她给收了去。
  今日的收获,可谓不菲。
  洗三礼完毕之后,方锦书陪着司岚笙进了方锦晖的屋子。
  她还在坐月子,屋中熏了清爽的栀子花香,后窗开了一条缝隙透入新鲜空气。其余门窗虽然紧闭着,却并不觉得憋闷。
  “母亲。”
  见两人进来,方锦晖就要撑起身子。
  方锦书忙上前将她扶着,道:“大姐姐快别起来。苏大夫特意嘱咐过了,你这个月都最好别下床。”
  她的情况,比一般的产妇更需要休养。
  “晖儿。”司岚笙只叫出了她的名字,语气便有些哽咽。
  同为女人,她怎会不知早产的危险性?更何况,这并不是因为方锦晖的身体不好导致早产,而是被强行下了催产药的缘故。
  早产的缘故,是巩家的丑闻,自然是秘而不宣。
  但是,对于方家他们却不能不说。
  方锦晖是方家嫡长女,方家有权了解在她身上发生了何等状况。巩家瞒着不说可以,但瞒得住一时,瞒不住一世,方家迟早会知道。
  到了那时,只会影响两家关系。
  巩家,还没那么傻。
  “母亲,我没事。”方锦晖温言宽慰着她,道:“您瞧,我这不是好好的吗?”
  她已经养了两日,气色比刚开始好了许多。
  知道今日是洗三礼,娘家一定会来人,母亲更是会来看自己。方锦晖早早的就擦了擦身子,用热水净了面,薄薄的施了一层脂粉,掩盖了苍白的脸色。
  方锦书扶着司岚笙坐下,劝道:“母亲别急。大姐姐好好地就在你眼前哩,刚刚还看了小外孙,多精神的孩子。”
  司岚笙按了按眼角,道:“都是母亲没用,护不住你们。”
  她的性子软、眼窝子浅,在外面还好,特别是在自己在意的人面前,总是绷不住情绪。
  “母亲。”方锦晖笑道:“您都是做姥姥的人了,我也做了母亲。又不是小孩子,总需要您来护着。”
  “在我心里,你们还一直都是孩子呢。”司岚笙喃喃道。
  “对,我们都是您的孩子。”方锦书道:“这辈子,都是您的孩子。”
  看着两个如此懂事的女儿,司岚笙收住情绪,细细嘱咐道:“晖儿,这段时日你就好好听大夫和刘嬷嬷的话,把身子养好了,才是第一要紧之事。”
  “其余的,都不重要。”
  方锦晖是巩家长媳,将来是巩家主母,一个嫡子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孩子,从诞生到长大成人,中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坎坷与风险。哪怕是大户人家里精心养着的嫡子,也常常听说有夭折的。
  司岚笙只有一个方梓泉,后来在生方锦书时就伤了身子,再无生养。就因为这个,才不得不让方孰玉抬了姨娘,养了庶子。
  “嗯,母亲放心好了,女儿知道轻重。”
  这次,她完全是遭了无妄之灾。但同时也暴露了,她自己的警惕性不够的问题。
  春姨娘和桂红两人,她们的遭遇在大户人家里不算少见。虽然不会都像春姨娘那般偏执,不似桂红那样身世离奇,但其他乱七八糟的事一样不少。
  谁知道,在一团和气的下面,人们真实的性情又是什么呢?嫉妒、眼红、抑或是仇恨,只有他们自己才最清楚。
  不能因为表面上看起来无害而轻信,这是方锦晖在这次的劫难中学到的道理。
  母女见面,时间再怎么长,也是不够的。
  但嫁出去的女儿,始终就是别家的人。再不舍,司岚笙也总是要离开。
  留下一堆补品,又细细叮嘱了刘嬷嬷好生伺候着方锦晖的月子,司岚笙才带着方锦书离开。

  ☆、第七百九十五章 绝对的忠诚

  方锦晖喜得麟儿,方家的未来在乔彤萱的肚子里孕育着,方锦书出嫁在即。
  这接二连三的喜事,让刚刚过完新年的方家喜气盈盈。
  “姑娘,杨柳来了。”芳芷进门禀道。
  “让她进来。”
  “见过四姑娘。”杨柳见礼。
  作为待嫁新娘,除了像去巩家这样的姻亲之家外,方锦书不再外出赴宴,安心备嫁。
  对高楼等人,有些话在婚前她也要说清楚。
  “你们几人,都是我从善堂里带出来,跟了我这几年的时间,都辛苦了。”方锦书温言道:“如今,你们也都各有所学,能独当一面。”
  几年时光下来,他们这几个孩子都成长不少。
  高楼是年纪最长的,擅于居中调度、谋划,每一项任务交到他的手上,都能很好的完成。
  她的妹妹高露,长相普通性子憨厚,却是个打探、散布消息的好手。人们对于这样平凡的人,总是没有警惕心。
  杨柳是方锦书见得最多的人。所有的消息,都是经过她来传递。她跟在韩娘子身边,如今懂得算账看账本,谈起生意经来头头是道。
  夜尘是几人当中功夫最出众的,一身轻身功夫神出鬼没,只要是他想跟着的人,就休想甩掉他。仗着这身功夫,他能探到寻常渠道查不到的消息。平常瞧不见人影,需要他时自然会出现。
  江梅的年纪最小,她长相甜美,且有一把天生的好嗓子,学得一手好琴。在几人之中,高楼给她安排的任务最少,几位哥哥姐姐也都最宠着她。
  看到他们的成长,方锦书很是欣慰。
  同时,她也没有想要困着几人的意思。这是她一手培植起来的班底,但她也并不想折断他们的翅膀。
  他们都是良民,并非方家的奴仆,更没有卖身给方锦书。
  她自然希望他们全都留下,将来还长,她需要他们。
  但是,如果有别的想法,她也全力支持。强扭的瓜不甜,她不要勉强或控制而来的忠心。
  “所以,我来问问你们,有没有旁的打算?”
  听她这么问,杨柳一惊,猛然抬头问道:“四姑娘,您不要我们了吗?”
  杨柳从来没有想过会离开方锦书。
  这种感觉,就好像小孩被父母所抛弃了一般,顿时心慌意乱。
  方锦书哑然失笑,道:“怎么会?我自然是愿意你们留下的,将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仰仗你们。”
  “只是,你们也都大了,也该好好想想,将来的人生该怎么过。”
  她是想要将对人生的选择权,交还到他们自己手里。学了这几年,他们的本事都超过常人。不论是哪一人出去,都不会吃亏,还会小有建树。
  “将来的人生……”
  杨柳的眼里掠过一丝迷惘,她从来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不就是跟在四姑娘身边,四姑娘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吗?猛然让她自己来规划,她只觉得一片迷茫。
  方锦书点点头,道:“比如你,这几年里认得了那么多的货品,眼力有了,供货的行商也都识得,大可开一间南北货行。至于本钱,我可以替你出一部分,就当做入股。”
  “或者,你就跟在韩娘子身边,给她做二掌柜。这都是可以的,就看你自己的选择。”
  原来,自己的路这样宽?
  杨柳这才猛然惊觉,她这几年来的成长,已经超过她自己的想象。
  假如当初她没有做出这个决定,没有离开善堂来到方锦书的身边,就不可能拥有这一切。
  自己开一间货行做掌柜,这个诱惑确实很大。
  可是,没有方锦书,她什么都不是。
  “四姑娘,高楼大哥他们的想法,我回去问问看。”杨柳眼神清亮,道:“就我而言,我愿意跟在四姑娘身边一辈子。”
  “没有四姑娘,我还不知道流落到了哪里。”
  她原本不是洛阳人,因家乡遭了灾,才跟随爹娘一起逃难到了这里。哪里知道流民太多,将他们一家人挤散,只剩下她一个人孤苦无依。
  在被善堂收留之前,她饥一顿饱一顿,脑子里根本无力去思考未来。唯一的目标,就是活下去而已。
  进了善堂,不愁温饱,还能识字。
  跟了方锦书,学到的东西,让她这辈子都受用无穷。
  但人不能不知感恩。
  她跟爹娘失散的时候,是大姑娘了。记得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知足。别人对我们好,我们不要觉得就是应该的,要还。”
  读书识字之后,她懂得这句朴素的话,说的正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意思。
  而方锦书对于她,何止是滴水之恩?
  这份恩德,她用这辈子来偿还,也不为过。
  杨柳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响头,道:“我杨柳,愿意此生都奉四姑娘为主。”
  “杨柳,你可想好了?”方锦书道:“奉我为主,就意味着你不再自由。你所有的一切,都会交给我来做主。包括,你将来的婚事。”
  “我的任何命令,你都不可违抗。哪怕这个命令有多么奇怪、甚至违反道义。”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我不会怪罪于你,之前我说的话,仍然有效。”
  方锦书从善堂收了这几人,教他们学识、功夫等等,并让他们替自己办事。在这段时间里,对他们的要求,是松散的。
  只要能完成自己所下达的任务,其余的事情,方锦书并不会去多管。
  但这个时候,就不一样了。
  效忠,就要有效忠的要求。方锦书要的,是绝对服从她的命令,绝对的忠诚。
  “我想好了。”杨柳道:“我这一生,只会听从四姑娘命令。”
  “你起来吧。”
  方锦书亲手将她扶起,道:“同样的话,你转达给高楼,让他仔细问问大家。”
  “记住了,万万不可勉强。”
  “有人要离开,我会帮助他。若遇到了什么困难,仍然可以来找我。我能解决的,承诺一定会替他解决。”
  方锦书要的是心甘情愿。
  只有这样的选择,将来遇到的时候,才不会动摇,不会被收买。
  她不想再操纵人心。
  那样的事情,上辈子做得太多,已经足够累。这一世,她不愿重蹈覆辙。

  ☆、第七百九十六章 用心良苦

  杨柳应了,离开方家。
  她先回了货行一趟,如今她主要的起居都在货行。小院里,只是三不五时,或者是有事的时候才回去。
  “高大哥。”她进了院子,看见高楼正在树下读书。
  教授他们学识武艺的先生,已经完成了任务。接下来,由他们自行学习。
  “杨柳来了,快来坐。”高楼扬声道:“妹子,你柳姐姐回来了。”
  高露笑着从屋里出来,叫道:“柳姐姐。”
  她不擅言辞,叫了一声便钻去了厨房,没多大功夫便端出来一托盘麻花,放在杨柳跟前。
  “今天一早新炸的,正好你回来了,一起吃。”高楼招呼着杨柳。
  杨柳也不客气,他们几个人不是家人,却胜似家人。一家人,有什么好客气的?
  她拿起一根麻花,“嘎嘣嘎嘣”嚼了,用手接着漏下来的碎屑,连连赞道:“嗯嗯,好吃!高露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
  被她这么一夸,高露显得很是不好意思。
  吃完一根,杨柳问道:“高大哥,其他人呢?”
  “江梅在房里钻研一本琴谱呢。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谱子,这看了有好几日了,我瞧着都魔怔了。”
  高楼笑着给杨柳倒了一杯茶,道:“慢点吃。你瞧瞧你,这都吃成了什么样子。”
  “你可是在广盈货行说话算话的人,能不能注意一点。”
  杨柳白了他一眼,道:“那是在外面,我这里是自己家里。”
  在外面要注意言辞分寸,不能给广盈货行丢人,最关键是不能给四姑娘丢人。但在这里,还是自在点好。
  高楼噎住,顿了一顿道:“好吧,算你有理。”
  见他少有的吃瘪,高露捂嘴偷偷笑了起来。
  杨柳嘻嘻一笑,喝了口茶,问道:“我今儿来,是带了四姑娘的话回来。夜尘呢?我好像有几个月没见到他了。”
  “他啊,莫说你,我都有好几日未曾见到了。”高楼笑着摇摇头,问道:“四姑娘有什么吩咐?”
  方锦书眼看就要出嫁了,这段时日都没有给他们安排什么任务。
  “不是任务。”杨柳将方锦书的话转达了一遍,道:“我估摸着,四姑娘是想在出嫁前把我们都安顿好。”
  如果效忠于方锦书,那一切照旧;如果有别的打算,趁她现在还未出嫁,能更好的安置。
  “你想的没错。”高楼喟叹一声,道:“四姑娘真是用心良苦。”
  他年纪最大,他的阅历,比杨柳要更多一些。
  当初他带着妹妹高露在破庙中栖身。
  因为缺少衣食,两人都瘦成一把骨头。高露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导致生病。他急得四处找短工做,见识过不少东家的丑恶嘴脸。
  有压榨他们的,有不提供食水的。还有些更过分,辛辛苦苦做了一天下来,结算工钱时各种克扣的。
  高楼不是身体壮硕的人,比力气自然比不过。
  被东家欺压,也只能默默忍着。他倒是想要据理力争,但是工钱再少,总能让妹妹吃上一顿饱饭。他若去争了,说不定连这点都要失去。
  他必须要照顾妹妹。
  这样的羁绊,成为他的软肋,让他无法凭心而动。
  时间久了,就连那些跟他一起做活的人,也时常会欺压于他。
  人善被人欺,不止是一句俗话而已。
  当然,也会碰到好心的东家,但实属凤毛麟角。
  正因为见识过种种嘴脸,他才越发懂得方锦书的可贵。
  她从来不在他们面前以恩人自居,更不会用别的手段来要挟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与自由。
  而到了此刻,对不愿留下来的人,她也愿意给予照顾。不至于让对方离开这里后,就茫然无所依归。
  “你怎么想?”高楼问杨柳。
  “我已经对四姑娘效忠了。”杨柳看着他,道:“四姑娘说了不勉强。但是,我盼着高大哥能留下。”
  这几年,他们彼此依靠扶持,亲如一家人,杨柳舍不得这个家。
  “我留下来。”高楼点头道:“原本,我就没有想过要离开。”
  方锦书并非一般的闺阁千金。在她手底下做事,他心头有数。她下个月就要嫁入权家,对权大人的为人,高楼更为钦佩。
  因林晨霏的事,方锦书曾遣他去权墨冼手底下帮忙。对他的判断、决然,和超乎寻常的能力,让他甚为钦佩。
  “真的吗?”杨柳惊喜道:“那太好了!”
  她扭头望向高露:“高露你呢?”
  “大哥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对高露而言,这不算什么选择。
  “好!”杨柳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碎屑,道:“我去问问江梅。”
  江梅坐在琴案后面,一手拿着琴谱,一手在琴上拨弄着,时不时发出几个零碎的音节。她额前的碎发打着卷儿掉落下来,她也浑然不觉,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
  “江梅。”
  杨柳轻轻唤了一声,江梅完全没有听到。
  “江梅?”
  她仍然没有反应。
  杨柳索性走到她跟前,伸手到她面前晃了晃,叫道:“江梅!”
  “啊!”
  江梅猛然惊醒过来,手一抖,琴谱掉落在琴上,发出“铮铮”两声响。
  她看了一眼杨柳,拍了拍胸口,嗔道:“杨柳姐,你怎么突然出现,吓死我了!”
  杨柳伸出手在她脸上戳了戳,笑道:“什么叫我突然出现,我这都叫了你好几声,明明是你没有听见。”
  “啊?”
  江梅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小声道:“高大哥也常说,我入魔了。”
  杨柳将手上拿着的麻花递给她,道:“喏,先吃,高露新炸的。我有事跟你讲,边吃边说。”
  江梅乖巧地点了点头,接过麻花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杨柳把方锦书的意思如实说了,道:“四姑娘讲了,绝对不勉强。但我们选好了,就不能更改,必须保持绝对忠诚。”
  “这个选择很重要,江梅你可得仔细想。”
  江梅作为几人之中年纪最小的,一向都得大家的悉心爱护。但这件事,杨柳不打算替她做主。
  就连四姑娘,都将选择权交回到他们每人的手上。
  那她,又有何立场,要来替江梅做主?

  ☆、第七百九十七章 拜托

  江梅仔细听完,看着杨柳问道:“杨柳姐,我不知道,离了四姑娘能做什么?”
  “四姑娘刚问我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杨柳笑道:“但其实,我们可选择的路很多。”
  “比如我可以去广盈货行做个二掌柜,比如你可以去京里的女学堂里教授琴艺。你要是不愿意出门,替琴行抄写琴谱也能赚到银钱。”
  如今是太平盛世,洛阳城里各行各业都十分兴旺繁盛。
  只要有一技傍身的人,就不愁找不着差事。
  江梅细细想了片刻,道:“不,我还是跟着四姑娘好了。”
  她略有些羞涩地一笑:“我想不了那么多,不如听四姑娘的安排。”
  她从善堂里出来,一直住在这所院子里。
  有哥哥姐姐爱护着,学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用太多思考。江梅觉得,这就很不错。
  “你决定了?”
  对她的想法,杨柳并不意外。但这是人生大事,她必须得多问一句:“一旦决定,今后就必须听四姑娘的命令,包括你的婚事。”
  江梅“嗯”了一声,道:“四姑娘不会害我们。”
  她心思单纯,直觉却十分准确。
  方锦书要的是他们的效忠,并不会让他们去做违背人伦道德之事。如果当真事态无可挽回,她会将他们遣散,各谋生路。
  得到了江梅的答复,杨柳又和她说了半日的话,才回到院子里。
  “高大哥,夜尘那里,就拜托你了。”
  “放心吧。”高楼笑道:“他会留下的。”
  他明白杨柳的心思,他也想要几人都在一起,奉方锦书为主。这样尊重他们的主子,全天下恐怕也找不出几个来。
  窗外,积雪逐渐消融,天地回暖。
  洛水上结的冰碎成一大块一大块的浮冰,随波逐流。再过几日,这水面上就可以行船了。洛水码头再一次热闹起来。
  戴镖头清点着装上船的货物,准备着南下。
  他在旧年来到洛阳城后,还没有回去江南。这一次,是开春后第一批从京城运往洛阳城的货,他特地要来这个差事,也好顺道回家看看父母。
  跟管事核对完清单,他看着高远的天空,发了会呆。
  大半年了,不知道爹娘在家可好?他随着镖局走南闯北,在家陪伴二老的时间太少。每每想起来,便心怀愧疚。
  眼下只盼着这水路赶紧通了,趁这几日天气不错,便可随船南下。顺风顺水,大半个月就能见到爹娘了。
  “戴大哥。”木川走到他跟前,作了个揖。
  他回头一看,笑道:“是木川啊,有什么事?”
  “我家公子有件事,来特意拜托戴镖头。”
  “有什么事,尽管说。”
  戴镖头与权墨冼的结识,源于林晨霏在上京路上被刺,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事后,更是让人护送林晨霏到京城就医。
  这份交情,不可同日而语。
  正因为如此,权墨冼才与和丰镖局建立了关系,更是通过宝昌公主,替和丰镖局打通了往北的商路。
  木川作为权墨冼身边的心腹长随,跟戴镖头之间是常来往的,两人很是熟稔。
  “你是知道的,我家公子好事将近。”木川笑道:“公子想着,给四姑娘寻一件特别的宝物来,让她高兴高兴。”
  “特别的宝物?”戴镖头奇道:“广盈货行里,什么宝物没有?”
  “那是四姑娘的。”木川道:“要是请季大掌柜帮忙,那四姑娘不就知道了?我们公子的意思,是想要给她一个惊喜。”
  “这倒是。”戴镖头赞同地点了点头,道:“你们公子,对四姑娘可真够好的。”
  刑部是实权衙门,权墨冼作为五品郎中,日日忙碌不得闲。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想得这般细腻,看来方家四姑娘在他的心中地位委实不一般。
  木川笑了笑:“那是自然。”
  没有人比跟在权墨冼身边的他们,更了解公子对这桩婚事的期待了。
  “戴大哥,等你成了亲,就明白了。”
  戴镖头摇摇头,笑道:“我啊,这一年到头居无定所的,谁愿跟着我?”
  他在和丰镖局里是有脸面的人,武功出众为人仗义。好些重要的事情,钱峰都交给他来办。所以,他的收入并不低,也不断有做媒的上门。
  只是他自己觉得,他过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
  倘若万一有了什么,岂不就耽误了别人家姑娘的终身大事?再说,他也还真没遇见让他心动的姑娘。
  娶妻乃人生大事,他不愿草草将就了。
  所以,就是爹娘都在催促,他也仍然是不急。
  “戴大哥你也太自谦了。”木川笑道:“就您这样的人才品貌,想要娶妻还不简单?”
  “嗨,别说我了。”戴镖头笑道:“你们公子的事我知道了。”
  他想了想,道:“我在泉州还颇有几个跑海船的朋友。要说什么特别的宝贝,海货要稀罕一些。算算日子,他们应该还没有出海。我回去交了差事,就跑一趟泉州看看。”
  “那怎么好意思。”戴镖头的家在常州,要去泉州得单独跑一趟才行。
  “这有什么。”他洒然一笑,道:“我顺道也去看看他们。算起来,有年余未曾见到了。他们总会留一些好货在手头,去晚了就怕他们走了。”
  木川拿出一个装了五百两银票的信封递给他,道:“这里是定金。戴大哥见多识广,你瞧得上眼的多半不差,直接买了就是。若不够的,回来再补给你。”
  戴镖头推回给他,道:“不急。有些宝贝虽然稀罕特别,但不费多少银钱。待我把东西捎回来,再给不迟。”
  “这可不行。”木川坚持道:“已经很麻烦你了,总不能让你垫着。”
  戴镖头推辞不过,笑着收了,道:“好。”
  初春天气极好,天地万物,都在等待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