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女帝妖娆-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允炆的婚期原来定在十一月二十二,但为了姑姑的身体着想,为了在他大婚典礼上,姑姑还能有力气坐着接受他和妻子的一拜,喝上一口侄媳亲手奉的茶,他把婚期又往前调了五天。本来以他的意思,是想往前调十天的,却被礼部群臣一齐上折子阻止了。他是这一代中唯一的皇子,又是皇储,大婚的庆典无论如何不可草率,不能像民间那样抱着为生病长辈冲喜的心急急完成,否则于国运不祥,女皇陛下亦不会安心。

    陈允炆无法,只能催促他们尽量加快准备速度,同时亲往隆祥寺为姑姑斋戒祈福,他以前从不信这些的,现在病急乱投医,觉得在佛前每磕下一个头,就是给姑姑冻僵的身体里注入一点暖意和生机。

    大渊隆晖十三年十月廿五,夜。有一支人数十万的军队,在二更时出了琦州城。人马皆声息悄悄,十万之众也没有弄出多大的动静就出了城。

    在阵前领军的三骑黑马,马上之人正是天景的两位皇堂兄:祺郡王陈勉秋和宜郡王陈勉睿,另外的一匹马上,那青袍缓带,意态悠闲的中年文士,则是他们的军师,那位神秘的方先生。

    方先生其实就是方如海,曾经的宁朝国君百里容珏御前的谋士和近臣。方如海不是死忠之臣,他聪明,灵活机变,趋吉避凶,百里容珏刚开始对天景进行挑衅时,就预见到了其悲惨的结局,然后立刻离百里而去,决不迟疑。

    但方如海也非没心没肺,自私自利之徒。他亲眼目睹了贺云阳带兵入侵宁朝,不久后就得到擎然城沦陷和百里容珏的死讯,方如海痛哭一场,哭国亡君丧,自己老大年纪,从此竟成了无国无家之人。

    痛哭后的方如海想到的就是复仇,为宁朝和百里向贺云阳复仇。当然他的复仇方式不是仗剑往朔越城行刺贺云阳。那是送死,不是复仇。

    方如海一直在等,等一个能报复贺云阳的机会。几年时间匆匆而逝,他没有等到这个机会,贺云阳反而越来越张狂,一连吞下了袤合五国。他当年对贺云阳的看法不错,这家伙就是一只贪心吞天的饕餮。

    可是这只饕餮却没有吃掉大渊,而且还把已经到嘴的大片土地分给了大渊。发现了这一点,方如海冷笑,自己果然又没有看错,贺云阳和陈天景,果然不是一般的关系啊。

    想到此他忽然福至心灵,他拿贺云阳是没办法的,如果想在贺云阳身上复仇恐怕是下辈子的事了。但是可以打一打陈天景的主意,如果真的可以致这位大渊女皇于死地,也许比直接报复贺云阳更能使其痛苦。

    打定了这个主意,方如海索性迁来大渊暂居,开始图谋陈天景。在这期间,他结识了陈勉秋和陈勉睿兄弟。这二人欣赏方如海的学识和见识,常常请他到王府中做客,宾主相谈甚欢。方如海不止一次用言语试探,发现这二人对陈天景颇有怨怼之心,主要是因她来历不明的身份,尤其还是个女子,一个本非陈氏的女子高居皇位,他们两个正统的陈氏皇族男子反而要对她三拜九叩,岂能心平意和!

    但这兄弟二人只有不平的心,没有造反的胆。对陈天景的怨怒只停留在口头上。方如海几番挑唆也没有效果,这兄弟两个反而有些疏远了他。

    就在方如海以为这兄弟二人也不能为他所用之时,一个大好的契机从天而降,那就是凌尧帝对大渊的全面裁军。

    天景对全国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裁军,但听了贺云阳的话,没动陈勉秋和陈勉睿封地一带州府的地方军,以便钳制他二人。这样的安排正好让方如海所用,大做了一篇文章。把天景的用意肆意扩大,让陈勉秋和陈勉睿相信那个堂妹已经有意对他们动手,他们若再不下决断,性命就难保了。

    陈氏兄弟因此决意要反,但他们没什么深远的谋略,遂把一切都交给方如海安排。于是,在方如海的安排下,兄弟两个用一月时间把手上可调用的十万兵马秘密地集于琦州,并在方如海的劝说下提前起兵。方如海的理由是现在陈天景病重,朝廷人心不稳,又忙于皇储大婚,各方面都有诸多疏漏,是起兵的大好时机。

    方如海所以要集兵于琦州,是因琦州后面就是延绵漫长的岳凌山脉,穿过这片山脉,再行五十里,就进入了祁鸣山的最后一段,出了祁鸣山,离昀城就只有三百里。经过裁军后,这三百里对十万大军来说几乎没有阻滞,他们只需要一天便可兵至昀城城下,此时昀城的守卫力量也就三万有余,且毫无准备,措手不及,再加皇上病重,皇储根基未稳。拿下昀城,最慢也不过两、三天时间。

    三人引着军队走进了岳凌山脉,方如海看着在苍茫夜色里被火把照亮的山景,胸中腾起一股快意。他向陈氏兄弟所献得这条穿山突袭之计,就是当年贺云阳把谢午华引入陈天景圈套的的计策。他让谢午华趁锦阳帝出巡之际穿祁鸣山突袭昀城造反,而那一边,陈天景早就做好了准备,谢午华攻城失手反被陈天景击败,成了陈天景登上帝位的一块垫脚石。

    方如海想着往事,不禁一声哀叹。这些伎俩他当时就看出来了,可是为情所困的百里容珏怎么也不肯相信,反而找尽一切借口为贺云阳开脱辩护,口口声声云阳绝不会如此,云阳绝不会做此事……

    百里容珏,说到底,是死在了一个“痴”字上!

    方如海又是一声叹息,心中默想:百里,你在天有灵就好好看着吧。看我用当年贺云阳陷害谢午华的计谋去突袭陈天景。贺云阳让你的一片痴念落空,我此番要让陈天景死于战乱之中,贺云阳必痛苦终生,这是比杀了他还要彻底的复仇。

    为宁朝,为百里,为我这无国无家的流亡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齐朝睿奉七年十一月初十,这一天和往日也没有什么不同,天气也很好。可贺云阳从早起就莫名地心慌意乱,怎样调息也平复不下心跳,吃早饭时,拿起筷子来,手居然都有些抖。他对这种情形很是诧异,自己平素遇事都不慌,现在什么事都没有,怎么会慌成这样?

    直到坐在朝堂上,他依然心绪难平,烦乱中还有一丝恐慌。他不由得想到天景,该不会是她的病情突然恶化了吧?但也不太可能呀,前天晚上自己才去看过她,为她渡的真力足够她三天不用缩在被子里发抖的,情况突然恶化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下朝以后还是去看看她吧!

    贺云阳心不在焉在坐在上面,阶下朝臣们对各项事情的呈奏听得恍恍惚惚,心乱,也拿不出具体的决策,只是说些“嗯。好。朕知道了。就这么办吧。”这类的话来暂时敷衍。

    朝臣们何等精滑,也最善察言观色,一眼就看出皇上今天非常地不在状态,脑子里不知在想什么,对他们的汇报只是敷衍而已。他们又看贺云祥,见他摇头疑惑也不知就里,而御座上的皇上自顾自地发呆,心都不知飘向了何处。臣子没了工作热情,索性也开了小差,一边低声议论着皇上今天是怎么了?下了朝之后一起找个地方喝花酒怎么样?一边暗暗盼望发呆的皇上赶紧下令散了这无聊的朝吧!

    这时,一个身着黑色劲装的人大步上了这元露殿,打破了君臣一起无聊的局面。那人在御阶前单膝跪下,沉声道,“皇上,臣有要事禀奏。”

    贺云阳看了眼那人,原来是“鹞”组中的一人,一直派驻在大渊那边的。看到此人,他的心里又是一阵狂跳,声音都颤了,“可是大渊那边出了什么事吗?”

    那人点头,“昨夜,属下在大渊祁鸣山中发现了一支军队,是大渊的祺郡王陈勉秋和宜郡王陈勉睿领军,人马庞大,依属下目测,数量不会在五万之下,他们的目标显然是大渊的都城……昀城。

    贺云阳心中“咯噔“一声。陈勉秋和陈勉睿终于是反了,可是天景毫无准备,她根本就不知道。他曾调查过这兄弟俩的实力,这二人,每人手里都有五万左右的兵马。他也曾告诫过天景,让陈氏兄弟手握如此重兵恐会生变,可天景不以为然,说她和两位堂兄相处和睦,再说这二人已经年过五旬,哪里还能有什么野心。

    天景既如此说,他也不好多言。天景是个要强的女子,他二人的好是在感情上,至于政务,他向来不多做干涉,免得她不高兴。再说,对这二人他是详细调查过的,他们确是那种贪图安逸,没什么野心的人,再说,他二人膝下无子,只有几个已经出嫁的女儿。就算造反得了天下也无人继承,这两个老男人何苦来着。

    贺云阳深吸一口气,他现在的心情反而沉稳下来了。虽然陈氏兄弟是突袭昀城,而且可能带上了他们的全部人马,大约十万。但是他二人从来没打过仗,手下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战将。根本不足为虑。昀城墙高城坚,城里大概有四万守备人马,如果防备得当,坚持个四、五天不成问题,一会儿他就让小吱去告诉天景,再次开放大渊边境让他进兵,他即刻引三万骑兵,从南境入大渊,星夜兼程,全速前进,四日内定能抵达昀城,到时和城里的守备军队合兵一处,胜那十万军队也不是难事。

    此时已近中午,贺云阳正要吩咐兵部尚书速去集结三万精骑,他要带兵前往大渊救援。忽然又有一人奔上了元露殿,匆匆一跪道,“皇上,“鸽组有信报,今日凌晨四更末时,大渊祺郡王陈勉秋和宜郡王陈勉睿引兵十万至昀城城下,他们军阵中还有两千普通百姓,他们正在和城上守军相恃,要求凌尧帝上城答话,否则他们就要命那两千百姓攻城。”

    刚站起身的贺云阳腿一软,又坐了下去。他把陈氏兄弟看得太简单了,他们或许是不精通打仗,但确是精通攻心计的。此举结结实实打到了天景的弱点。如果他们是派人出阵叫骂,天景才不在意,她是最识时务的,从不会因争这一时的意气而冒险。

    但天景不会忍心让百姓为她送死。她不上城头陈氏兄弟就会让百姓攻城,而守城的士兵当然不会放任百姓们爬上城来,那两千百姓肯定一个也活不了。

    天景一定会上城去的。以贺云阳对她的了解,如果从五更时叛。军就已到城下,开始挑衅胁迫,那么现在,天景应该早就上了城,用她一人的命,换那两千百姓的命。

    贺云阳撑着御案,才总算站了起来。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绝望。绝望得浑身无力。他刚才还计划着有四天时间可以去救她,而现在,估计连四个时辰也没有了。以她眼下的身体状况,只要在风雪凛冽的城头上站两个时辰,便是神仙也难救她了。

    阶下的贺云祥想着嫂子此刻的处境,也是说不出的难过。但哥哥怔怔无言的样子更让他担心,哥哥那么喜欢嫂子,现在听到她身处险境,性命就在呼吸之间,自己却无力救援。心里该有多难受。不,不是哥哥无力救援,而是没有时间了,骑兵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在几个时辰之内奔袭三千里去救援嫂子。

    “贺云祥!”

    旁边一个官员用力推他,贺云祥才意识到哥哥在叫他,连忙出列躬身,道,“臣弟在,皇兄有何吩咐?”

    贺云阳认真看着他,语声沉稳,“如果明晚我还没有回来,你就在后日早晨即位,你就是齐朝第十六位皇帝,好好治理这片疆土,别辜负了我打下它的辛苦!”

    贺云祥大惊,他明白哥哥要做什么,他要自己救嫂子,不,他是要去和嫂子死在一起。

    “哥哥……”

    “皇上……”

    他叫了一声,臣子们也都反应过来,纷纷准备劝解皇上的疯狂决定,贺云阳却不理,负手走下御阶,走过一众臣子的身边,只抛下一句话,“朕决定了的事,不要拦!拦了,是会死人的!”


第三百零五章:去找贺云阳暨一生只一战



    天景得知陈勉秋和陈勉睿起兵造反的消息时,十万叛军还在三百里外。天景因前日被贺云阳输了很多真力,精神恢复了一些,再者允炆大婚时日渐近,她为这孩子操心惯了,哪里能安心休息。时间已近深夜二更了,她还拉着允炆和几位礼部的大臣在商量婚礼事宜。

    正商量着,就得到了这个惊人的消息。这几个人中,那几个礼部官员立刻吓得抖作一团,允炆毕竟才十六岁,也吓得愣住了。只有天景在大惊后即刻恢复镇静,心里暗骂着,“贺云阳这个乌鸦嘴,说不好的事,说一件应一件。”

    虽然提前了一个时辰得知,但是现在布置城防已经来不及了,她所想的也不是如何布置城防,她一把拉了还在愣神的允炆,叫道,“跟姑姑走!”

    她掌心的冰冷激得允炆打了一下寒战,终于回魂,身不由己地跟着她走了。

    “姑姑,我们去哪儿?我们现在不是应该立刻召集官员上开会,商议如何御敌吗?”陈允炆现在恢复了正常的思维,发现天景正带着他往后宫的方向走,不知她是何意,就用力想从姑姑手里挣脱,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别乱动,跟姑姑走就是了!”天景一声厉喝,允炆就不敢再动了,乖乖跟着天景七拐八绕地在宫里走。

    他们在漱宁宫的后边的小花园里停下,天景打开花园左边的一扇小门,道,“允炆,你从这里出去,就可以安全离宫了……”

    “什么,姑姑,在这个时候,你让我逃?我不走……”

    “你听话!”天景说着,从怀里掏出寄思帕交给允炆,“你去找贺云阳,把这个交给他,告诉他,告诉他我……告诉他我说的,让他助你复国。”

    “姑姑,我不去找他,你去找他吧!我是男子,又是皇储,我要留下来抵抗叛。军。姑姑,你为大渊做得够多了,你走吧,去找贺云阳,这里的事就交给我!”

    天景笑了,把帕子塞在他怀里,“允炆,你能这么勇敢,姑姑很高兴,你师傅知道了也会高兴的。你一直不知道,其实,贺云阳就是交了你十三年武功的师傅。”

    “什么?齐朝的皇帝贺云阳是我师傅?”陈允炆不敢置信。

    “是啊,你刚满周岁,贺云阳就答应了姑姑,在你三岁时他会收你为徒,传授给你他毕生所学,他向来说话算数,这次也不例外。他那个人就是脾气怪一些,其实他很喜欢你的。你去找他吧,听话。姑姑是大渊皇帝,没有权力离开,哪有皇帝一听到叛军打来,就吓得逃走的。姑姑就在这里,与昀城共存亡。”

    天景说着,把允炆揽进怀里,紧紧地抱了一下,用力把泪忍回去,“孩子,从小到大,姑姑都不能给你一个温暖的怀抱,也常对你发脾气,但是姑姑真是疼爱你的,你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

    “姑姑,姑姑……”允炆双手拉住花园的门,不让天景把他推出去,哭道,“你一定不可以死,姑姑,我会带了人马回来救你的,你一定不可以死!”

    天景不理他,用尽全力把他推出去,把门口重新锁好,转身就走。当着允炆一直没有流的泪落了下来,她知道她不可能等到允炆回来,等到贺云阳带人来救她了,不可能了!

    就在天景送允炆离开的时候,宫门前的警世钟被撞响了。一声,两声,三声……皇宫门前的警惕钟只有万分危急时才会撞响,钟声一响,昀城皆闻,住在城中的所有官员都必须在半个时辰内赶到宫上待命。

    天景回到景璃殿,立刻召开保卫昀城的大朝会,临时调集守城弩是来不及了,再说,面对十万人马,几架守城弩亦是杯水车薪。

    天景分派调动着城中近四万的守卫力量,恍惚想起她十八岁那年打的那场昀城保卫战。那一场仗她赢得漂亮,但其实也是作弊了的。她早就知道谢午华会来,她有父皇周密的安排,她有贺云阳贴身的保护,她还有师傅送的威力强大的剑符,所以她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可今天她除了手中这四万兵什么也没有。父皇走了,贺云阳不在。这满堂面色惶惶的臣子们还都在指望她呢,她深吸一口气,道,“虽然叛军突袭令我们措手不及,但是大渊立国近三百载,昀城还从未被攻破过,朕有信心守住昀城,望列位臣工也要努力。朕和列位在大渊史册里留下的是美名还是骂名,就看今日之战了,朕在此,拜托各位了。”

    言毕,她离了御座,对着阶下群臣深深一揖。

    臣子们一怔,忙一起还礼。尽管大家都被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突袭吓住了,但皇上的一番话还是挺有鼓励作用,何况还有她这深深一礼,在场的都是男人,对她这近乎恳求的语气尤其不忍心,这女子已经快死了,还有守城的勇气,他们若是害怕退缩,岂不是白做了男人。

    于是群臣齐呼请皇上放心,臣等必和皇上一起誓死守城,臣等在,昀城必不破!

    四更末,陈勉秋和陈勉睿引得十万人马披风挂雪地冲到了昀城城下,和十万军队同至的,是两千被捉来攻城的百姓。这个阴险下作的主意是陈勉睿的手笔,他说,“陈天景不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吗,我们就拿这些百姓试试她,她若不肯上城和我们见面,平日里她那些爱民的作派就都是假的;她若上城来,嘿嘿,听说她得的那病最是怕冷,我们只要在这风雪里和她耗上几个时辰,她就完了。只要陈天景一死,昀城不战即降。哥哥,方先生,你们说我计策怎么样?”

    陈勉秋怒哼一声转过脸去不睬他。他自幼就和这弟弟性情不和,弟弟名字里有个“睿”字,聪明是真有几分,就是总带着些邪气。他怎么就不想想,捉这两千百姓来攻城,固然可能逼出陈天景来,可是对他们自己的名声,将是多大的损害!

    方如海倒是点着头连赞好计妙计,其实他和陈勉秋的看法一致,但陈氏兄弟的名声损不损的与他何干。他要的,是让陈天景死,让贺云阳痛苦。

    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都是妙计!

    玄明被幽禁的允王府,其实应该算是允王别院,因为这座府邸不在昀城,而是在城外五里。

    这夜四更多天,他和三个仆从就都被惊醒。住宅附近的十万人马经过,脚步声,马蹄声,车辆驶过的辚辚声,杂沓喧嚣,许久不断。

    玄明的母家是大渊第一将门,他从小就被舅舅带着在大校场看数万人马的大演兵。少年时自己也指挥过这样的大演兵。对这样的声音他太熟悉了,他的府邸附近有大批兵马经过,人数绝不会在五万以下,而且,是从外面往昀城去的。

    玄明披着衣服在院里听这声音,越听脸色越是沉重。

    这十几年来,这样的声音他听到过好几次。但每一次之前,天景都会先来向他解释原因,她会跟他说“玄明哥哥,宁朝人找茬挑衅,杀了我大渊边民,我要派兵去和宁朝人打仗。”

    “玄明哥哥,齐朝皇帝要去打宁朝,我会开放大渊全境让他过兵,等他打赢了会分土地给我们的。”

    “玄明哥哥,魏朝人抢走了清和姐姐刚出生的孩子,我要出兵,和齐朝的兵马一起去打魏朝,把孩子们救回来。”

    就是这样,每一次天景都会事先告知他过兵原因,免得他担心紧张。可是这次没有。听说天景的病最近越发重了,可能是她忘了,别人就更不会想到。

    “殿下,天太冷了,您快进屋吧,没什么好担心的,大概是皇上又派兵出去打仗了。”一个宫人在他身后劝道。

    “哦。”他答应着退了两步,正要转身,忽然猛地定住了。不对,这不对,不是天景派兵去打仗,也不是她派出的人马回来了。已经近两年没有听到过大批人马出城了。天景去年也和他说过。齐朝的皇帝贺云阳吞并了袤合洲其余的五国,现在袤合洲只有齐朝和大渊两国了。她说但是你别担心,齐朝愿意和大渊共享袤合洲。贺云阳跟我缔结了两国世代友好的盟约,那盟约上加盖的是他贺氏皇族的家族徽记墨梅印,只要齐朝是贺家当政,就永不能反悔的。

    玄明越想,心底的寒意越盛。他敢肯定,在他门前延绵而过的这支庞大军队在来侵略大渊的,而且,八成就是齐朝的人马。天景毕竟是女子,太善良天真了,以为一纸盟约就可以高枕无忧。她这些年把大渊治理得富庶强盛,齐朝人看着能不眼馋吗?和大渊共享袤合,总不及他一家独享痛快吧,所以,贺云阳来了,他来抢大渊的土地,他来杀天景!

    “不!”玄明吼了一声,冲到门前去使劲砸门,大喊,“开门,快开门!我要去救她,开门,让我去救她!”

    几个仆从不明就里,赶忙上来拉他。心想这位殿下是怎么了,这十几年都安生平静的,今天怎么发起狂来了?他口口声声喊着,是要去救谁?

    玄明也不砸门了,他在看着墙打主意。当年父皇知道他轻功好,这四面墙都是特意加高过的。都在七丈以上。再好的轻功也不可能徒手翻墙过去。允王府里也不许有过长的绳索之类的东西。他想了想,搬过一张桌子放在墙边,又转身进屋去搬桌子椅子往上摞。

    “殿下,殿下!”几个仆人一起跪下,抱住他的腿扯住他的衣服,哭求道,“殿下,您不敢犯糊涂呀,当年先皇可是下过严旨的,如果您擅离幽禁之地,那就是死罪,死罪啊!而且我们几个也活不了!殿下,求求您,您就安生呆着吧,不然,等下次皇上来看您,您和皇上商量,看她能不能放您出去?您可不能自己逃出去呀!”

    “闪开!”玄明暴怒地把他们推开,又开始忙自己的。他没时间向他们解释,解释了他们也不会信。

    这时,门口响起了落锁开闩的声音,玄明和那几个无助痛哭的仆从都愣住了,玄明不觉松了口气,可能真是自己想错了,没有什么侵略的兵马打过来,大概是天景来向他解释刚才过兵的原因了。

    厦门打开,进来的却不是天景,也不是她身边的侍从,而是那四个守门的御林军。他们皆是满脸惊慌,颤声道,“殿下,祺郡王陈勉秋和宜郡王陈勉睿反了,他们领了十万人马来打昀城了。”

    “什么?”玄明怔住了,原来不是齐朝人,竟是自己人反了!陈勉秋和陈勉睿这兄弟俩让父皇和天景丰禄厚赏地养了几十年,倒养出反心来了!

    “他们已经到昀城城下了吗?皇上呢?皇上怎么样了?”

    “他们四更末就到了城下,他们俩个让皇上到城头上和他们答话,不然,他们就要让抓来的两千百姓攻城。”这几人说着抬头看了看又在飘雪的天,声音里有几分哀凄,“我们刚才去城边上远远地看了一眼,皇上真的上城了,听说皇上病得已经……但她还是上城了!”

    玄明闭了一下眼睛,随即睁开,抬手抹去滑落的两颗泪,语声平静地问那几个仆人,“舅舅留给我的盔甲和枪呢,给我拿出来,还有,到后院去把马牵来!”

    “殿下!您这是要干什么呀?”

    “救驾,我要去救驾!”

    那几人惊得眼睛都差点瞪出来,“殿下,您就一人,叛军可是有十万人呢。”

    玄明淡淡一笑,“一人又如何?君有难,为臣的岂可不作为?妹妹被人欺负了,哥哥岂能无动于衷?天景既是我的君王又是我的妹妹,她快要死了,我还好意思留下这条命吗?我知道父皇曾有严旨,我若擅出就是死罪,但我就是去死的,你们就不要拦我了。”

    十七年了,陈玄明第一次踏出允王府的大门,他翻身上了战马,整了整身上的盔甲,握紧了手中的铁枪。默默念叨着,“舅舅,您留下盔甲和枪给我,是希望我能有一番大作为。可外甥不争气,此生只能有这一战,舅舅,请您保佑我这一战……死得其所!”

    蜿蜒如长蛇的叛军,后队突然间大乱,一骑黑色的战马冲进了队伍,手中铁枪挥舞如风,凡迎上他枪锋的人必死,此人势如破竹地冲击,身后留下一条淋漓的血路。

    一名上了些年纪的敌将忽然惊恐地大喊,“是谢午华,谢午华来了!”

    那个气势猛如虎,一枪杀一人的黑脸将军,的确像极了年轻时的谢午华。可谢午华是大渊的东路军大帅。此人,却只有他自己!

    可是就这样一个人,却生生杀出了一支军队的气势!所向披靡,挡者必死!

    这人越来越深入叛军的中心,他的身上脸上已经没有不沾血的地方了,有别人的,也有他自己的,他单枪匹马地冲进敌阵好几里路,枪下不知已杀了多少人,可他自己也受了伤,很重的伤。但他毕竟已经冲到了这里。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到她了,隔得远,她站在高高的城头上,看起来那么小,那么无助!

    敌军们已经反应过来了,这个人不是谢午华,他应该是当年的二皇子,已经被幽毕了十七年的陈玄明。这个人可是疯了吗,居然单枪匹马闯进十万人的阵中。他是挺厉害,可是这毕竟是十万人的大阵,怎么可能让他一路冲到城下去?

    更多的人冲了过来,刀、枪还有冷箭已经不可抵挡,但他还是拼尽全力挥着手中的枪,他想再往前几步,他想看她看得更清楚些,他想回家。那座城是他睽违了十七年的家,家里有他的妹妹,他的……

    可是前面的人那么多,刀枪那么多,他回不去了。他的眼睛上也蒙了血,看城上那个小小的人影是红色的,就像她穿着红衣。他记得她爱穿红衣,这么多年来,他每次想起她都是那个穿红衣,抱小白猫的女孩儿,她笑得精灵顽皮,她盘算着坏主意捉弄他,她在父皇面前为她说好话,她说,“


第三百零六章:上城暨一剑西来



    天景是在五更过后上的城头。

    很少有人完全不惜命,很少有人不是最爱自己。即使心里有人能比自己更重要,那也是至爱至亲的人,而不是毫无关系,甚至根本不认识的人。

    那两千百姓对天景来说,就是毫无关系,根本不认识的人。

    十万人马已经呈铁桶之势包围了昀城。陈氏兄弟在城下叫嚣着让皇上登城说话,否则就要让两千百姓攻城了。

    天景在景璃殿坐着,听着军士报来的消息。臣子们一起劝她千万莫要中了反贼的计策,千万不能上城去。

    天景当然知道这是计,她当然不会中计的,她如果上城去,一个时辰内就会完全冻僵。那昀城怎么办,两千百姓的命和大渊都城相比,太轻了。

    军士问,“若叛军真的逼迫百姓攻城,该当如何?”

    她叱道,“百姓攻城和叛军攻城有区别吗?只要是城下之人进攻,不论身份,一率射杀便是,不许放一人上城!”

    军士领命去了。天景继续在御座上稳坐。心里却不平静不落忍。她为帝这十几年,还是头一次下这样透着血腥气的残酷命令。那是两千条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