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陛下他总是假正经-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侧仆妇有受过林婉重礼的,略微劝了句:“就怕别人会说宁国公府讨好谢家,刻意欺负林家女郎……”
老夫人报以一声冷笑:“事情是她自己做的,与人无尤,哪个觉得可惜,便娶给自己儿子,我亲自登门相贺!”
没人敢再做声,这事儿便这么定了。
……
事关重大,宁国公亲自登门去,退了刚刚缔结不久的婚书。
永仪侯对早逝的兄长是很敬重的,虽然知道自家理亏,但也忍不住问一句:“延功,你再考虑一二……”
“并非是我有意为难,”宁国公道:“易地而处,敬茂你愿意要这样的新妇吗?”
永仪侯默然不语。
两家关系不坏,宁国公也不想因此伤及,同样默然片刻,道:“明日去我家喝酒吧,一醉方休。”
“明日不行,我要往邢国公府致歉。”永仪侯苦笑道:“后日吧。”
宁国公道:“好。”
送走宁国公,永仪侯有些累了,虽然如此,也要强打精神,准备去谢家致歉,他将那婚书递给仆从,道:“送去大夫人那儿吧。”
仆从应声退下,他则去更衣,以备稍后出门,不多时,大夫人便带着眼眶通红的林婉找过来了,怀中还抱着亡夫的灵位。
见了永仪侯,她痛骂道:“当初在夫君灵位前,你是怎么说的?你说会把阿婉当亲生女儿看待,如何也不会委屈她的!好啊,我还没死,你就伙同外人,这样作践我们娘俩,简直是烂了心肝!你死之后,还有什么颜面去见兄长?”
林婉在她身后抹眼泪,神情凄楚,不是假装柔弱的可怜,而是知晓关家退婚之事后,由衷的伤心惊惶。
大夫人见状,眼泪也流出来了,她不再骂永仪侯,只是哭自己早死的丈夫,声音尖利,刺得人耳朵疼。
林婉虽知此事被闹大了,也隐约猜到闹大之后会牵连自己,却不想这恶果来的这样快,又这样难以下咽,她心里又惊又怕,还有些恨,脸上蜿蜒着的眼泪怎么也不停,她连擦都顾不上了。
说心里话,永仪侯待这个侄女是很好的,因为爵位是因胞兄亡故而得,一直都很关照那母女俩,长嫂出身巨富之家,性情也曾是很爽利的,只是兄长与能在辈分上压制她的老夫人过世之后,这爽利就变成了泼辣。
他们夫妇在长安风评不坏,就因为一场宴饮,侄女就叫府上开罪了这么多人:新晋梁国公府的谢家,原本打算结亲的宁国公府,今日办寿宴的邢国公府,还有定远侯府与秘书丞府上,这几家里边,哪有一个是好欺负的?
再深的感情,消磨了这么多久也就没了,今日之事,便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不,这不是草,简直是擎天巨树,山那么大的骆驼,也能活生生给压扁。
永仪侯有些疲惫的摆摆手:“送大夫人回去,还有,阿婉身边的人不知道规劝女郎,反倒纵容她胡闹,一并拖出去打死,另挑选新的去伺候。”
“你敢!”大夫人停了眼泪,厉声道:“你怎么不把我也一并拖出去打死?”
“你以为我不想吗?!”永仪侯脸色铁青,拔出架子上的佩刀,怒喝道:“你这些年上蹿下跳,真以为我是泥捏的吗?!”
他退避的多了,大夫人都险些忘了,永仪侯也是征战沙场,多少次死里求生活过来的。
她瞬间退缩了,又哭起来:“老爷,老爷,你睁开眼看看,你弟弟要活生生逼死我们娘俩啊……”
“堵上她的嘴,送回大房院中去,”她这样一闹,永仪侯反倒定了心,将佩刀收回,身心俱疲道:“叫她们在府中待一日,明日就送到庵里去。哪日我死了,见了大哥,再去磕头赔罪。”
……
谢华琅知晓此事,是在回府的路上,她见过的恶心人不少,但像林婉这样恶心的,还真是头一遭。
“这便是永仪侯府的规矩吗?”她连连冷笑,怒道:“可惜我不在,听闻时也晚了,否则,即刻叫人打烂她的嘴。”
“好啦,”谢莹反而劝她:“我都不气了,你怎么还气?”
“我替阿莹姐姐委屈,哪有这么欺负人的?”
谢华琅闷闷道:“在我心里,阿莹姐姐是世间最好的姑娘,谁娶了你,就偷着笑吧。”
“你倒是嘴甜。”谢莹隔空点了点她,失笑道:“我也是知晓邢国公夫人大度,方才敢戳破她,刚刚去请罪,老夫人没说什么,但终究有所失礼,还是应该有所弥补才是。”
谢华琅看着堂姐,却想到别处去了,卢氏留在邢国公府,暂且处置些私事,马车上便只有她们姐妹二人,她拉住谢莹手,悄声道:“阿莹姐姐,我去同阿爹讲,将这桩婚事作废,好不好?”
谢莹心中一暖,却笑道:“那也不必。永仪侯夫妇都很好,再寻一桩姻缘,也不过如此。”
“好归好,但有了今日之事,他们心中若是有别的想法怎么办?”
“女郎出嫁,同郎君娶妻可不是一回事,”谢华琅却不太看好,压低声音,关切道:“你若是怕阿爹不同意,我便去求九郎,有他开口,阿爹总不会有异议的。”
“枝枝,你的好意我明白,但还是不必了。”谢莹微微一笑,自若道:“当日定下这桩婚事的,是伯父和父亲,那就注定了它与男女情爱无关,牵涉的是两家利益。这次的事虽然叫人恼火,但林家必然会给我一个交代的,谢家情面无碍,该继续的,还是应该继续。”
谢华琅迟疑道:“若是林家没有……”
“那说明林家人很蠢,”谢莹道:“不过,伯父与父亲怎么可能会跟蠢人做姻亲?”
“女郎生在高门,享受荣华供养,便要有为家族奉身的自觉,这也是责任所在。”她轻叹口气,再抬起头,面上笑容温婉平和,无懈可击:“枝枝,你要珍惜你的福气。”
若不是因为谢允的两桩婚事,谢华琅或许也要走同样的道路。
她静静看着堂姐,心里忽然有些难过,既心疼,又不知应该如何安慰,轻轻抱住了她,没有做声。
谢莹伸臂揽住了她,温柔一笑。
两位女郎回到谢家,正逢永仪侯父子骑马而来,见了谢家两位女郎,忙下马向谢华琅问安。
谢华琅应了,谢莹也屈膝致礼,道了“万福”。
永仪侯同谢莹见得不多,先前负责闺中交际的,也是永仪侯夫人,毕竟是林家失礼,他略顿了顿,便低头道:“今日之事,府上必会给你一个交代。”
谢莹微微一笑,神态温婉而敛和,却没有做声。
永仪侯世子林崇侧目去看自己未来的妻子,她察觉到他目光,同样报以一笑,他怔了一怔,轻轻颔首示礼。
后来的事情谢华琅没有再看下去,同堂姐说了一声,便扶着女婢的手往内院去。
已经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亮了她的面庞,却照不透她的心。
采青隐约察觉到什么,轻轻问道:“女郎,您怎么了?”
“也没什么。”谢华琅道:“我只是有些难过。”
为阿莹姐姐难过,也为世间万千女子难过。
她忽然很想见一见她的九郎。
晚风慵懒拂过,吹起了她的衣摆,谢华琅忽然心有所感,抬头去看,却见顾景阳立在不远处,目光温和,静静的望着她。
她的心骤然乱了,如同被风吹散的发丝一般,顾不得别的,便快步过去,扑到了他怀里,紧紧的搂住了他。
顾景阳不意她这般亲近,先拍了拍她的肩,这才道:“怎么了?”
谢华琅道:“我想你了。”
顾景阳将她微乱的发丝挽回耳后,轻轻道:“我也想枝枝,即便忙完所有已经是傍晚,但还是想来见见你。”
不远处便是楼阁,他拉着她一道过去,落座后道:“枝枝,你怎么了?我总觉得你今日不太对劲。”
谢华琅便将今日之事同他讲了,末了又闷闷道:“我心疼阿莹姐姐。”
顾景阳听罢,反倒微微一笑:“我倒觉得,你是杞人忧天。”
谢华琅道:“怎么说?”
“我听你那样讲,便知你的阿莹姐姐心性坚韧,远非常人可比,”顾景阳道:“内心强大的人,在哪里都会过的很好,你怎么知道,来日等着她的,不是另一种圆满?”
……
永仪侯自去寻谢偃、谢令,林崇便留下同谢莹说话。
他不是爱言谈的人,很少主动开口,说了一句‘对不住’之后,便不知该说什么了。
谢莹更不是爱没话找话的人,同样回了句‘无妨’,也不再言语,只静默缓行。
若非因相处时太过淡淡,远远望过去,倒像是一双眷侣。
谢家祖籍南方,府中多有花木,夏日里正是繁茂,金丝海棠开的繁盛,被仆从摆在台上,架的很高,那枝干斜溢,眼见就要拨到谢莹发上步摇,她正待伸手去挑开,林崇却先一步代劳了。
她温和的道了句:“多谢。”
林崇却摘了一朵金丝海棠,轻轻簪入她发间:“很好看。”
“好看的不一定合适。”谢莹淡淡一笑,道:“金丝海棠太过耀眼,容易叫人显得暗淡,芍药牡丹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反倒是郎君,用起来更得宜些。”
她将那枝金丝海棠取下,别在了林崇衣襟上。
远处有仆婢前来,恭敬道:“夫人请女郎过去,说是有话要讲。”
谢莹应声,转向林崇道:“那么,失陪了。”
林崇道:“请。”
谢莹向他行了一礼,笑容恬淡,转身离去。
第41章 心爱
谢家与永仪侯府所缔结的这桩婚事, 对于两家而言,其实都有好处, 尤其是谢家长房的女郎嫁入宫中,更需要在军中寻一个牢靠些的盟友。
谢令与永仪侯私交甚好,他是政客,是谢家的支柱之一,但他同时也是谢莹的父亲,尽管知道这桩婚姻里掺了很多非感情的因素, 但他也的确竭尽所能为女儿寻一个好些的归宿了。
今日之事往大了说,是永仪侯府侮辱谢家与邢国公府,往小了说,其实也就是无知妇人痴愚,坏了家中大计,谢令与谢偃会不高兴,但在永仪侯府拿出足够的诚意之后,他们也不会为内宅妇人的勾心斗角坏了两家情分。
永仪侯倒也坦诚, 进了谢家书房, 便先致歉, 旋即又将自家府上的处置讲了, 末了又歉然道:“敬道, 我实在是……”
内室里没有别人, 连仆从都被打发出去, 谢家要的是林家明确的态度与诚恳的处置, 没必要叫永仪侯在仆婢面前失了颜面。
谢令起身斟茶, 先为永仪侯添了,又为谢偃续杯,最后才轮到自己,他将茶壶搁下,温言道:“今日之事,原就出乎预料,与敬茂何干?我吩咐人备膳,今晚便在府上同饮,不醉不归。”
谢偃也含笑道:“原该如此。”
永仪侯心中暖意上涌,忙道:“恭敬不如从命。”
……
永仪侯父子既然留下用膳,府中自然要仔细张罗,谢允作为府中长子前来作陪,谢朗作为谢莹的胞兄,当然也免不了。
近来北境不稳,似有异动,谢令正同永仪侯说起此事,林崇也同谢允、谢朗言谈,场中气氛颇为和睦。
谢偃抬袖饮茶,还未将手中茶盏搁下,便见帘幕外人影一闪,似乎是卢氏身边的嬷嬷,脸上隐约还带了些急色。
他心中一动,道句“失陪”,起身走了出去。
“怎么了?”谢偃问。
嬷嬷向他行礼,道:“老爷,夫人听闻要留永仪侯父子用饭,叫奴婢来问一声,陛下也在府中,届时要不要去请?”
谢偃听得一怔,蹙眉道:“陛下几时来的,怎么不早说?”
“与三娘前后脚罢了。”那嬷嬷解释道:“底下仆从原是打算去说的,只是那时您和二爷正在书房里同永仪侯叙话,见将侍从都打发出去了,不敢贸然搅扰,加之陛下先前过府都不曾张扬,便想等您出来后再说。”
还真是。
谢偃在心里边嘀咕:自从封后的圣旨降下之后,陛下往谢家走的也忒勤了。
“下不为例,日后陛下再来,天大的是也要先去通传。”心中如此想,他仍旧吩咐一句,略经思忖,又道:“差人去枝枝那儿问,看陛下是不是留下用膳,要不要同其余人一道用,动作快些,免得准备不及。”
“是。”嬷嬷应了一声,向他福了福身,便要离去。
“等等,”谢偃忽的叫住了她:“夫人她……”
嬷嬷停下身来,脸上有些疑惑:“老爷有话要带给夫人吗?”
“不,没有,”谢偃顿了顿,道:“去传话吧。”
……
夕阳西下,余晖淡淡,有情人携手相聚时,总觉得温情脉脉。
谢华琅也只是几日没见到顾景阳罢了,现在再碰面,却觉得像是隔了很久很久似的。
落日的余晖照在人身上,有一种近乎慵懒的温暖,她依偎在他怀里,什么话都没说,却觉得书里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或许就是这个样子的。
她没有言语,顾景阳也不做声,谢华琅便捉起他的手,指甲轻轻挠他指尖,那感觉有些痒,从手指一直传到心里去,顾景阳便唤了句:“枝枝。”
若是换成别人,他一抬眼兴许就知道怎么做了,谢华琅却不怕他,不仅没有停,反倒愈加肆意,将他手指送到唇前,轻轻的咬了一下。
淡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她的脸色,连那眼睫都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她的唇珠是红的,艳色的唇脂沾在他手上,有种说不出的暧昧。
顾景阳垂眼看她,道:“不许胡闹。”
谢华琅抬头看他,明亮的眼睛里隐约有些戏谑,忽然揽住他脖颈,在他脸上接连亲了几口。
她也坏,亲的格外重,鲜红的唇脂沾在他白皙的脸上,分外明显。
顾景阳语气微微重了:“枝枝。”
“我帮你擦就是了嘛,反正这儿也没别人。”谢华琅取了帕子帮他擦拭,擦完又歪着头看他,笑吟吟道:“道长,你喜不喜欢我那么对你?”
顾景阳有些无奈的叹一口气,道:“你先坐直了。”
谢华琅不接他这一茬,摇晃他的手臂,催促道:“喜不喜欢嘛?快说!”
顾景阳拿她没办法,将她两只手捉住,归规整整的摆在膝上,这才道:“喜欢。”
“我就知道你喜欢。道长,我早就看透你了。”
谢华琅斜他一眼,揶揄道:“你嘴上说的那些,都不能信,什么‘不许胡闹’‘检点些’统统都靠不住,得看你做了什么才成。”
夕阳同样落在顾景阳面上,愈见庄重凛然,不可侵犯,她这样看着,不知怎么,忽然就想起庙宇里的神像来了。
“你若是将手抽回去,或者拂袖而去,那就是真的不喜欢,可若是只说我不正经,手却留在那儿不动,”谢华琅的心绪也更软了,笑吟吟的看着他,凑上前去,道:“就是还想要。”
顾景阳别过脸去,道:“没有的事。”
“就是有。”谢华琅却不肯放过,将头扭过去,目光盈盈的望着他,道:“你嘴上说不想要,心里其实是想要的。”
顾景阳道:“胡说八道。”
谢华琅别的不行,调戏这样的假正经,一调戏一个准儿。
既然他不肯认,她也不强逼,凑过脸去,动作舒缓在他耳畔吹了口气,末了,又使坏在他耳垂上极轻舔了一下。
顾景阳身体猛地僵住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神情虽还敛和,眼底却仿佛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幽海。
谢华琅还未察觉,便在他身侧坐着,一脸唯恐天下不乱的笑意。
顾景阳定定看她一会儿,目光深深,却不做声,那种无声的威仪却叫人不敢逼视。
谢华琅被他看的有些不自在,奇怪道:“怎么了?”
这话才刚说完,她就被拎起来了,顾景阳惯来都是雅正自持的,这样失礼的事可从来都没干过。
谢华琅真是吃了一惊,忙道:“你做什么?哎呀……呀,九郎!”
二人原是并肩而坐的,顾景阳将她拎到自己怀里,身子一翻,结结实实的在她臀上打了三下。
他用的力气不算小,谢华琅能感觉到疼,但要说多重,倒也不至于,主要是她也不是小孩子了,被人这样按着打,脸皮再厚也会不好意思。
谢华琅闷在他怀里,索性不爬起来了,气鼓鼓的控诉道:“你打我!”
顾景阳道:“活该。”
谢华琅委屈道:“你不讲道理!”
顾景阳道:“我就是太讲道理了,才叫你作弄成这样。”
谢华琅道:“明明是你欺负人。”
顾景阳道:“我哪里欺负你了?”
谢华琅道:“你打我。”
顾景阳道:“我为什么打你?”
因为我主动过去撩拨你……
谢华琅给噎住了,先自理亏,一口气堵在嗓子眼儿,埋头在他怀里,说不出话来了。
她这样蔫哒哒的,顾景阳见了,也着实怜爱,叹口气,道:“以后不许了。”
谢华琅嘀咕道:“我下次还敢。”
顾景阳伸手抬起她下巴:“你说什么?”
谢华琅满脸天真无邪:“我说我马上就改。”
顾景阳无奈道:“枝枝,你能不能叫我省点心?”
“就改就改,”谢华琅口中应承的飞快,顿了顿,又试探道:“九郎,你是不喜欢别人碰你的耳朵吗?”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这句话说完,顾景阳神情就有些变了,先前那种无声的威慑,似乎又回来了。
谢华琅忙缩了缩身子,警惕道:“这回我可什么都没干,你不许欺负人。”
顾景阳定定看她一会儿,却轻叹口气,伸臂抱住了她,又在她肩上抚慰的拍了拍。
“枝枝,直到成婚之前,你都不许那么胡闹,”他声音低沉,隐约有些隐忍,在她耳畔道:“我方才,真想……等成婚以后,你要怎样,我都依从。”
谢华琅的脸腾地热了。
她虽然嘴上花花,但真没想过别的,听他这样讲,着实是羞赧极了,闷闷道:“我怎么知道,你这么、这么……”
她连说了两个“这么”,却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轻轻啐他一下,伏在他怀里去,欲盖弥彰的转了话头。
“今日我去给外祖母祝寿了。”
顾景阳道:“我知道。”
每当她说话的时候,他也总是这样专心致志的听。
谢华琅心里又甜蜜起来,将先前那些窘迫抛之脑后,因为有了依靠,又开始悄咪咪的开始告状:“郑家的人去找我说情了,求人都不知道好好求,忒讨厌了。”
顾景阳神情不变,语气中隐约有些肃杀:“是谁?”
“纪王府的思屏,代王府的思禄,兴许还有别的,我便不知道了,”谢华琅把今日去的郑家人点出来,又笑道:“除此之外,还有……”
顾景阳颔首,又道:“还有谁?”
“还有一个,我不知道该不该说,”谢华琅侧目看他,笑吟吟道:“九郎也知道,宗室中不喜欢我的人那么多,万一哪个是你心爱的侄子、外甥……”
“说吧。”顾景阳垂眼看她,微微一笑,道:“最心爱的那个在这儿,别的便顾不上了。”
第42章 好吧
女婢前去回禀, 问皇帝是否要留下用膳时, 那二人正相拥着低语, 着实甜蜜, 衡嘉不敢进院中去, 便微微抬高声音, 询问了出来。
顾景阳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问谢华琅:“你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吗?”
“啊,”谢华琅不意他忽然问起这个,怔了一怔,方才道:“收拾好了。”
“那今晚便留下吧,”顾景阳道:“用膳之后, 随我回宫去。”
“你倒不客气, ”谢华琅有些不好意思,斜他一眼, 道:“现在还不到能说‘回’的时候呢。”
顾景阳反倒不甚在意, 云淡风轻道:“早晚而已。”
卢氏先前打发人去问,只是过个礼节而已, 毕竟先前皇帝虽也曾经留在府中用膳, 但都是同女儿一道,从没有跟他们同席过,忽然间答应了,反倒有些不适应。
心里虽觉得古怪, 她嘴上却没有说出来, 吩咐仆从前去准备, 又叫人去知会谢偃、谢令与永仪侯父子。
永仪侯父子到谢家来时,尚且不知皇帝也在,现下听闻,不免有些讶异,对视一眼,没有言语,同谢家兄弟一道去问安,这才依品秩入席。
卢氏、刘氏是女眷,谢华琅与谢莹是待嫁闺中的女郎,当然不会一道列席,另外备了酒菜,既是小聚,也是对谢莹的今日之事的抚慰。
宴饮结束时,内室里已经掌了灯,顾景阳另有话同谢偃讲,便没有先行离去,永仪侯同他请辞之后,同林崇一道回府,走出谢家很远,方才低声道:“陛下果然是很爱重谢家女郎的。”
“这是自然,”林崇道:“后宫空置了这么多年才有主人,若不是着实喜欢,怎么会选进去?”
永仪侯见他看的明白,有些满意,酒后有些醺然,他轻舒口气,道:“婚期在即,你时常往谢家走动些,我同谢氏女交际不多,但听你母亲讲,品性相貌都是很出众的。”
“是,”林崇顺从道:“儿子知道了。”
……
谢华琅同顾景阳一道离开谢家时,夜色已经很深了,谢府门外的灯笼不知何时被点上,道路两侧也掌了灯,远远望过去,隐约有些空寂,街道上不见行人,倒也静谧。
——毕竟快要宵禁了。
谢华琅是会骑马的,时下风气开放,并不以之为耻,连画两撇胡子、女扮男装都是一时风尚呢。
皇族祖上曾是前朝柱国将军,也是马背上征战得来的天下,顾景阳是被太宗文皇帝教养长大的,自然弓马娴熟。
他姿态也好,即便是在马背上,脊背也是挺直的,像是被尺子量过似的,谢华琅看的心痒痒的,忍不住想要前去逗弄,但现下可不只是他们两人在,倒不好开口了。
顾景阳倒不曾注意到她这般神情,临到宫门口时,忽然回首问她:“枝枝,你先前进过宫吗?”
“进过一次。”谢华琅不意他会问起这个,倒是微微一怔,回过神后,道:“但那时候还很小,已经不太记得了。”
“九郎登基那年,我才十二岁,在那之前又年幼,命妇入宫觐见,自然也不会带着我,”她追思起往事,一时有些感怀:“那是哥哥娶了县主之后,忘了是哪一年,天后忽然间提了一句,说谢家满门芝兰玉树,也想见见谢家的女郎,阿娘便带着我入宫了。”
听她提起郑后,顾景阳神情不变,似乎并不为过去的事儿不悦,反倒含笑问了句:“见了天后,有什么感觉?”
“过去太久,我其实已经记不清她的模样了,”谢华琅见他并不忌讳,也就没有遮掩,仔细想了想,道:“她好像很美,但我不太敢抬头看她,那时越王刚在封地起事,长安风声鹤唳,杀了很多人……”
下边的话便有些不好说了,她便就此打住,顾景阳也明白,温和道:“其实没什么好怕的,即便你有所失礼,天后也不会同你计较。虽然我不喜欢她,但也要承认,她的胸襟,比世间多数人要宽广。”
谢华琅虽也经历过郑后称帝,但那时候毕竟还小,听闻有女人登临帝位,做了皇帝,心中更多的是惊奇诧异,却不甚了解内情,等到年纪略长,郑后退位时,郑后已经变成了一个不能被人提及的禁忌,就更不敢问出口了。
现下顾景阳心绪倒好,也不曾隐瞒,她便有些好奇,催马上前些,悄声问:“这话怎么说?”
“先帝与天后有三子一女,但除此之外,仍然有诸多皇子公主,事实上,”顾景阳顿了顿,方才道:“先帝中后期,最得宠的人已经不再是天后了。”
“啊!”这却是谢华琅不曾听闻过的了。
她所听闻的故事中,郑后一直都是先帝最爱重之人,所以才能生下三子一女,先是与先帝并称二圣,后来独揽朝纲,最后得以称帝。
现下听他这样讲,谢华琅着实吃了一惊,面上难言惊诧,下意识回首去看近处扈从,却见他们神情淡漠,纹丝不变,好像没听见顾景阳先前说的话似的,倒觉得自己有些大惊小怪了。
“无需在意他们,尽可以说。”
顾景阳见状失笑,神情之中却有些感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或许曾经是眷侣,风雨同舟,后来先帝登基,他们便是同盟,当前路的障碍被尽数扫空之后……”
他声音低了下去,良久之后,终于道:“他们对于彼此而言,或许就是最后的障碍了吧。”
或许是因为他此刻的神情太过落寞,谢华琅没有再问下去。
已经到了宫门口,抬眼去看,便是巍峨肃整的宫阙,身后扈从纷纷下马,唯有他们二人还在马上,并肩而行。
夜色寂寂,沿路两侧是被点起的宫灯,遥遥望过去,便是连成一线的晕黄光芒,这辽阔庄重的宫阙之中,似乎也平添了几分暖意。
谢华琅看的有些出神,连顾景阳已然下马都不曾注意到,再回过神来,便是他立在身侧,伸过来的手。
她心中一柔,扶住他手臂,动作轻盈的下了马。
七月的夜风带着些许热意,悄无声息的抚在人脸上,谢华琅不认识路,便挽着顾景阳的手,跟着他一道前行,目光触及到眼前殿宇,轻问道:“是太极殿吗?”
顾景阳道:“你觉得呢?”
“我觉得是。”谢华琅道:“历代殿名或沿或革,唯魏之太极,自晋以降,正殿皆名之。这样宏伟,想也是太极殿。”
顾景阳微微一笑,却没答话,有内侍推开门扉,他便挽着她的手,一道往居住的后殿去了。
内殿十分宽阔,摆设也颇庄重,毕竟是夜间,虽也掌着灯,但毕竟不如白日里看的清楚明白。
谢华琅大略看了看,试探着道:“九郎,你之前是不是说,我若有不喜欢的,也可以同你商量着改?”
顾景阳颔首,又道:“你不喜欢哪里?”
“太素净了。最亮眼的赤黄窗幔,还是天子制式的用色,”谢华琅狐疑道:“到底是从前就这样,还是你自己改的?”
顾景阳倒很诚恳,颔首道:“是我令人改的。”
谢华琅憋了会儿,又小声问:“我能不能酌情整改,再添点别的?”
“都依你吧。”顾景阳对这些外物不甚在意,只问了句:“你喜欢什么样的?”
“我喜欢大红大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