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言]凤谋-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蚊子,若大汉被叮得全身是包,将来也会埋下隐患。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蓝凌玉便赶着出了场,去送暖儿最后一程。雾气蒙蒙之中。蓝凌玉看见昭君与呼衍挪也等在城外,他们来得比蓝凌玉还早,现在正与暖儿说着话。
呼衍挪看见蓝凌玉对她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几个聊着,我去看看周围的动静。”
蓝凌玉也点点头,然后进了土屋,暖儿已经打点好了行囊,一只小得可怜的包裹。不知道为什么,让蓝凌玉想起了刚刚重生时的自己。
从暖儿来到康居这里后。便一直是昭君在照顾她们母子两个,而且两个人又特别投缘,如今更是情同姐妹。昭君一面打点着暖儿的东西,一面又絮絮地向她嘱咐着。
见蓝凌玉进来了,两个人都站了起来,蓝凌玉说道:“看样子,我若再晚来一会你便要出发了。”
暖儿说道:“其实你们来送我,我心里反而不好受,想起你们从前曾经对我那么好,可是今后我们能否再见都是未知,更是无以为报,就觉得心里有愧。”
蓝凌玉说:“我对你好不是为了有所求,也不图你的回报,不过你若真是想要回报我们,那就好好地活着,将来我们或许有机会能再见面,希望那时候我们能看到一个嫁人生子,过着太平幸福生活的暖儿。”
暖儿的眼里露出了向往的光,不过转瞬又黯淡了下去,这样的生活在普通的人眼里,再正常不过,但她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份不普通的经历,她真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过上那样的生活。
昭君赶快说道:“时候不早了,这个时候上路,比较不显眼,若天再亮一些,一个女子上路总是比较抢眼一些。”
暖儿出了门翻身上马,只对着昭君和蓝凌玉略一点头,然后扬马而去,身影很快便隐入雾谒之中。
蓝凌玉久久地盯着暖儿离去的方向,心里好不羡慕暖儿,从现在开始,她是真正自由的人了,再没有负担,再没有牵挂,可以随心所欲地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昭君见暖儿走远了,仍旧拉着蓝凌玉回了土屋,让蓝凌玉坐下,又让展颜到门口守着。
蓝凌玉见她一脸凝重的样子,也不敢多嘴问她,只是静静地等着昭君开口。
“玉儿,我要跟你说的事情事关重大,你可千万要想好了再去做决定。”
蓝凌玉愕然,不过她也马上明白,昭君这些年在西域活动,虽然自己并没有她的消息,但不代表她在这里并不走动,而且呼衍挪又曾经是声振一时的将军,要想隐居也不容易。
想到这里,蓝凌玉赶快点点头,说道:“昭君姐姐,你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昭君便开了口:“你还记得当年有一个叫做阿兰衍珠的人吗?”
蓝凌玉听到这名字觉得十分耳熟,她猛然想到,刘骜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与康居国大昆弥的一个庶出女儿有过一夜风流史。那个女子好像就叫这个名字,不过时间太久了,她也记不大清楚了。
蓝凌玉问道:“这个阿兰衍珠可是大昆弥之女?”
昭君点点头,蓝凌玉便说道:“我倒记得有这么个女子,曾经被献全当时还是太子的刘骜当礼物。”
昭君说道:“就是她了,后来她被迫嫁给了一个康居国的小卒,后来生下一子,那小卒后来莫名其妙地病死了,两年前,我跟呼衍挪来到康居国,一次有马受惊,在街市上横冲直撞,呼衍挪当时救下了一个男童,就是这个阿兰衍珠的儿子。我们就这样认识了,后来一直都有联系。”
蓝凌玉听到阿兰衍珠生下了一个儿子,心里便突突地乱跳起来,她睁大双眼看向昭君,问道:“难道说……难道说这孩子是……”
昭君不等她把话说完,赶快点头:“对了,你猜对了,所以说这件事情事关重大!”
蓝凌玉问道:“那他们母子现在在什么地方?”
昭君叹了口气说道:“阿兰衍珠性子孤傲,心气又高,她父亲又逼着她嫁人,她始终都郁郁寡欢,半年前,便得了一场恶疾,香消玉殒了。”
蓝凌玉也感到婉惜,她依稀记得当年那个在康居堪称美女的阿兰衍珠,也记得她那副不驯服的样子,可惜她没有生在一个好人家,没有一个疼爱她的父亲。
“那孩子呢?”蓝凌玉问道。
“那孩子打小便被我认为义子,现在由我跟呼衍挪抚养着,我们自己没有孩子,这孩子又十分聪颖可爱,我们一直将他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本来,我是存着私心不想将这件事情告诉你的,可是,我又过不了良心上那一关。”
蓝凌玉想了想说道:“这件事情的确是事关重大,必须让刘骜知道,而且不能让除了你我还有呼衍挪大哥之外的第四个人知道,否则又会惹出大乱子来。”
昭君说道:“我明白,我正是怕会出乱子,所以才会只与你说。至于要不要让皇上知道,这件事情便由你来决定吧。”
“这件事情必须得让刘骜知道,若是被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利用了,那对我们更加不利,刘骜若是知道了,起码会采取一些对策,不过他要不要与这孩子相认,那就是他的决定了。我现在就回去,你跟呼衍挪大哥要保重。”
昭君说道:“你放心吧!我们会保重的。”
该说的话已经说完了,外面的雾也渐渐散了,太阳出来了,照得大地一片明晃晃的,蓝凌玉临回去的时候,昭君将她的住处告诉给了蓝凌玉,竟是处在闹市之中,昭君早就懂得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这个道理。
回去的途中,蓝凌玉顿感压力山大,两个肩膀上已经挑起了她无论如何也扛不起的责任,她要赶快回去,将这个消息告诉给刘骜,他自己当年种下的因,该由他来收这个果了。
她一路快马加鞭飞奔,为了出行方便,她一身男装打扮,可是快到大宛城口的时候,还是被拦下了,拦她的正是刘骜身边的贴身侍卫,他带着几个黑衣人,离了老远便在一处没有人烟的路口拦下蓝凌玉的马,然后对她一抱拳说道:“夫人恐怕现在进不了城了。”
第三卷 025妥善处置
其实在回来的路上,蓝凌玉的心里就如同压着一个秤砣般沉重。她反复地想,如果自己是一国之主,没有子嗣,身边有对自己虎视眈眈等着瓜分势力的朝臣,又有一个不是自己亲娘,整天不知道在算计什么的太后,恐怕得知自己终于有了一脉血亲,应该感到如释负重。
可是转念又一想,若真是为人父母,谁愿意自己本来生活一个纯净环境中的孩子,突然进入到乌烟瘴气地权力角逐场,从小便生活在恐惧和绝望之中,若不狠,便要死。
但蓝凌玉还是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刘骜,无论如何,他这个做父亲的也有权利知道自己有个儿子流落在民间,但是现在过得很好。
这么想着,却突然被拦住,蓝凌玉一时不知何意,心想难道是有人知道了这个消息故意拦着自己不让自己进城去给刘骜报信,可是看情形也不像,刘骜身边的贴身侍卫都是誓死尽忠的,难道是刘骜出了什么事情?
蓝凌玉的心立即揪了起来,赶快问道:“城里出什么事了?”
刘骜身边的侍卫都是没有名字的,在蓝凌玉的眼里,他们也都长着千篇一律的冷漠的脸,他们就是刘骜手里的杀人利器,一个侍卫上前一步,说道:“城里是乱了,皇上吩咐在下在些拦住夫人,请夫人到康居避一避,等这股乱子过去了,再送夫人直接回长安。”
蓝凌玉有些生气,皱眉说道:“你们快点告诉我出了什么事,不然的话我就拼死进城,看你们谁敢拦我。”
一个侍卫面露难色,但更怕蓝凌玉突然闯进城去,便只好说道:“城里的一部分兵士已经罢战,并且还煽动着其他的军营一同叛逃。”
“叛逃?他们能逃到哪里去?”
“恕在下不知!”
蓝凌玉点点头。他们能知道的也并不会太多,她便问道:“既是反叛,总归要有些名目!你们说说,城里到底是什么情形。皇上他现在怎么样了?”
“这……在下不好说!”
“都火烧眉毛了,别装大姑娘忸捏了,快说!”
那侍卫纵然见惯世面,也被蓝凌玉一句话噎得脸上冒汗,只好说:“城里有人说,皇上昏庸无能,沉溺美色。不理国政,跟着这样的皇上早晚是死路一条,不如现在就各自散了。自寻活路。”
蓝凌玉点点头说:“你们说得倒挺头头是道的。”
“实不相瞒,城里现在四处都在散着写着这样话的帛片。”
蓝凌玉又一合计,估计这背后的主使也是财大气粗的人,连帛片都散得起,看样子一定是早就做好了准备。
她现在进城反倒会弄巧成拙。好刀要用在刀刃上,她得选个好时机,压压这些人的气焰。所以她一偏马头,说道:“你们几个是皇上派来跟在我身边的吧?只留两个,人多了目标大,剩下的都回去复命吧。就说我在康居边境的夷播湖畔等他。”
说完,便一带马头转向康居国的方向。
城里的确是乱了套,不过这乱中还是有序的。现在刘骜手下的兵士们阵营分明,虽然叛军不少,可是甘延寿这些年在西域打下的基础也不容小觑,总体上来说还是以汉军占上风。
刘骜见他身边的几个侍卫回来,向他复了命。放下不少心,一面命甘延寿备战。一面派人回长安调集兵力。
甘延寿心里纳闷,长安城里的大部军已经开到西域了,刘骜还回去搬哪门子救兵,不过他看刘骜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不再多问,便专心备战。
转眼已经过去了几天,蓝凌玉每天都能听到消息,她混迹在各色西域人之中,总能听到关于这场战事的议论,匈奴人大骂汉人是奸诈之辈,蓝凌玉心里偷笑。
古时人打仗跟蓝凌玉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他们在战场上也讲究名誉,要么是主将之间对决,要么是两军之间正面厮杀,可是刘骜却不是个按常理出牌的主,他要么搞小股部队偷袭,要么看到对方人多马壮的时候便会很不要脸地逃走。害得匈奴人常常是举大兵而来,怒气冲冲而去,而刘骜这边不但没有损丝分毫,有时候的突袭还能获得意外的惊喜。
他从来就不怕挨骂,他也不吃那套战场名声,他的信念是能保存实力便保存实力,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最后的结果是好的,那便是赢了。
虽然他手下的一众干将也颇为无奈,可是能够打赢这场仗,不管光不光彩,只要能捞他个边疆平安,大家能回到家老婆孩子全家团聚,也就不苟这小节了。
双方一直呈现这种胶着状态,直打到康的边境。
蓝凌玉在这里虽然未与昭君直接接触,却一直有她们的消息,而且昭君提前帮蓝凌玉置了住处,还给她送来各种生活用品,将她照顾得无微不致。
这一天,蓝凌玉正起身准备满街溜跶听听消息,却不想到昭君与呼衍挪来到她这里。
“昭君姐姐,你们怎么来了?一路上安全吗?”
“没事,现在兵荒马乱的,谁也不会注意到我们这个普通的一家三口。”
蓝凌玉眼尖地看到昭君身后站着一个着粗布衣衫的孩子。
她惊喜地问道:“这就是……”
“他叫阿念!”
“阿念!”蓝凌玉重复了一次,那男孩子从昭君的身后走了出来,脸上没有私毫的怯意,一双凤眼像足了刘骜,而且从小便看出那略带几个慵懒之态。
“姑母!”那孩子张口便管蓝凌玉叫姑妈,叫得蓝凌玉一阵错愕。
“阿念,这位便是娘常跟你提及的姑母,从前她与娘最为亲密了。”
“啊,对啊,阿念,没想到你长这么大了!”蓝凌玉赶快圆场。
那孩子的眼里透着一股浑然天成的机灵劲,但他却很懂得收敛自己的那种精明,这时候便咧开嘴巴,露出一口小白牙,冲蓝凌玉一笑,也不多话,便坐到昭君的身边了。
“阿念有没有读书啊?”蓝凌玉问道。
“你也知道,现在兵荒马乱的,而且这西域也没有什么正经先生,不过我倒是教了他不少,这孩子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昭君说道。
“昭君姐姐,也难为你了。”
“自己的孩子有什么难为的。”
“哦,那也是,不过你们带着孩子,生活会不会太难过。”
“这你就放心吧,我呼衍挪一把子力气,怎么也不会饿到他们娘两个的。”
蓝凌玉一笑,看样子他们真的很在乎阿念,现在她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了,不管刘骜怎么想,她也得说服刘骜,就让这个孩子按照他想要的方式生活下去。
匆匆见了一面后,昭君他们便赶了回去,蓝凌玉心情却不能平静。
不过不容她再多想,就被门外的吵闹声给打断了思绪,听这声音倒是熟悉,蓝凌玉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让郁屏去准备茶水。
果然,一身布衣打扮的刘骜便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蓝凌玉会心一笑:“就知道你会来。”
“这些天你在这里过得还好吧?”
蓝凌玉点点头,心想差一点就让他跟自己的亲生儿子见面了,看样子父子果然是没有缘份啊。
刘骜一屁股坐在软榻之上,然后吵着喝水,蓝凌玉说道:“听说你最近可是赢了不少得意仗。”
“咳,那些匈奴人笨!”他说完又叹了口气,“不过我的骂名可没少背。”
“有位老人家曾经说过‘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这是哪位老人家说的?太精辟了,与我的想法真是不谋而合啊。”
蓝凌玉心里想说,若是告诉你实话你还不得就地被吓趴下。
这时郁屏端上茶来,刘骜也不管热不热,吹着气地喝了下去。然后把茶碗一放,说了声,“可累坏我了。”
蓝凌玉这时便在肚子里琢磨着怎么跟刘骜提起阿念的事情,刘骜见她的神情,便知道她心里有话,于是说道:“怎么了,看你眼神涣散的样子,又想什么坏主意了?”
“没想什么?”
“不对,你一定是有什么心事?这么多年了,我还不了解你,有什么话你就快说,不然的话我不疯掉你也会憋疯的。”
“呃。。。,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开口?”
“怎么了?难道你终于发现我的魅力,在心里默默地爱上我了?”
蓝凌玉无奈地一撇嘴:“这可是你逼我的,那我就直说了。”反正刘骜是个拥有十分强大内心的说白了就是脸皮比城墙还厚的人,跟他直说了他也不会因为突然的刺激变成神经病。
“是这样的,当年被作为礼物而献给你的那个康居女子阿兰衍珠,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是你的亲骨肉。”
刘骜凤眼突然瞪得老大,连单眼皮都变成双的了,这表示他内心真的受到了很大的波动。
“你说的是真的?”
这么多年过去,刘骜早就忘了当年那个相貌寻常,脾气却异常倔强的西域女子,当年的那一次无心插柳,没想到却给自己带来个儿子。刘骜的内心一时间百感交集。
“不过,既然她有了我的儿子,为什么不上奏朝廷,让我将她接回宫里去?”刘骜这时提了一个比较有技术的问题。
第三卷 026别样人生
蓝凌玉说道:“那个阿兰衍珠性情高傲,未必肯屈于人下,若是进了宫,礼节繁多不说,还突然多出一堆莺莺燕燕来,想必她更加受不了。”
“我怎么觉得你说的是你的心声啊?”刘骜问道。
“你这个人,现在都十万火急了,还在这里跟我耍贫嘴。”
“好,我不说了。”刘骜不再言语。
蓝凌玉觉得刘骜除了在刚听到这一消息有些震惊之外,并没有什么惊喜之情。
“你好像对你这个儿子并不怎么上心,怎么了?是因为战事让你心烦吗?”
“其实不只是这件事,我来这里之前,曾经见过太后。”
蓝凌玉点头说:“是不是太后对你说什么了?让你不敢认这个儿子。”
“也不是不敢,而是不愿。”
早在出征前几天,刘骜便照例去看太后,太后看见他来,显得很高兴。
她对刘骜说:“骜儿你终于懂得为国事操劳了,让母后十分欣慰,不过匈奴人向来野蛮,你可一定要小心。”
“母后不必担心,儿子从前也去过西域,也与匈奴有过交战,对于他们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太后点点头,然后又问道:“听说你要带着蓝凌玉去?”
刘骜点头。
“如果你坚持,母后也不好多说什么,不过玉儿现在怀着身孕,而且她一个女子去军营总归不大好看,哀家还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刘骜说:“这点就请母后放心吧,儿子都已经安排好了。”
太后并没有接话,只是定定地看了刘骜好一会,然后似有所感地说道:“每次一看见你,母后就觉得自己又老了,总觉得一觉醒来。还会看到才五六岁大的你,挥舞着胖胖的小手向我跑来,有时你跑得太急,摔倒了,却怕我心疼,就算再怎么痛,也会安慰我说不疼。”
刘骜笑了:“小时候的事情,都不大记得了。”
“可是母后一辈子都会记得,将来你若有了自己的孩子,你会体会到为人父母的那份心。在你年少的时候。母后恨不得将一切最好的东西给你,甚至是哀家的性命。”
“母后说得严重了,不管怎么说。儿子现在已经是皇上了,以后就由儿子好好保护母后吧。”
太后又看了看刘骜,似乎以后再也看不到了一样:“现在什么都不一样了!”她说完叹了口气。
“母后,在儿子的心中,您永远是最好的母后。”
“你心里真的是这样想的吗?”太后的眼里泛起一层雾气。
刘骜没有说话。看向外面,然后缓缓地说道:“母后为了儿子,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如今也该歇歇了。”
王太后看了看刘骜然后问道:“骜儿是嫌母后老了,不能再为你分担了。不过也好,母后乐得过几年清闲日子。”
“母后对儿子的恩情。真是永世都报达不完了。”
“你若是想报达母后,就快些给母后添些皇孙,早立太子才是正事。”
刘骜笑了:“母后是嫌儿儿子老了吗?这么早就提立太子的事情。”
“看样子母后倒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刚刚还质问你,现在反被你质问上了,母后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不过储君早立总是妥善一些,现在宫里只有一位宫女怀上龙种。且不知是男是女,就是算是皇孙。那宫女的身份如此卑贱,恐怕立为太子会引起朝野议论。”
刘骜眯了眯眼睛问道:“那母后的意思是什么?”
“不如你先在刘氏宗族里选出一个来当太子吧。”
“母后的意思是,将来不立皇孙当太子啦?”
太后说:“那倒也不是,不过你也知道,现在朝廷内忧外患,你现在又要出征,需要得到朝中几员势力庞大的官员的支持,如果你从这些人的家中选出一个合适的太子,那这些手有重兵的王侯势必会卖命。”
“母后的话的确有些道理,不过儿子立哪家的世子为太子呢?”
“当然是越亲近越好。”
刘骜心里盘算了一下,刘家这些年来在朝中的势力日渐衰微,近说刘骜没有子嗣,若是要立,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刘兴或者是刘康的儿子,不过现在刘康密谋推翻他,而刘兴又没有娶妻生子,只得将圈子的范围扩大一些。
刘骜想了一想,谁知道他是佯装,还是真的考虑,过了片刻,刘骜说道:“不知道母后心里可有人选了?”
“目前哀家还在观望,不过最后还得是骜儿你来定夺。”
当时他们正说话间,外面便有人传话说是太后的侄子王莽进宫求见。
待他进了殿,刘骜一看,便知道这个王莽也不是什么一般的角色。
太后一看见王莽便笑得合不拢嘴,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再说王莽的身世也蛮可怜的,他少年时丧父,一直是一个贫子,由刘家各家轮番地救济,他才得已上学堂,学得了一身的好本领。
如今王凤生病,他衣不解带地侍俸在前,比孝子还孝顺。
王太后对刘骜说道:“骜儿,你的舅舅已经向哀家举见让莽儿做司马将军,你觉得怎么样?”
刘骜上下打量着王莽,然后慢悠悠地开口:“舅舅有心了,儿子心里早就觉得儿子的这位兄弟是个人才,就看他在廷辩上的表现,就值得儿子给他封个司马。”
“好,有我的这句话哀家也放心了,现在你的舅舅生着病,他年岁又大了,朝中的事情也不大理了,你的其他的舅舅也挑不起这担子,现在咱们王家也就属莽儿还算是有些出息了。”
“母后大可放心,儿子走后的这段日子,便让表兄为儿子主理朝政吧。”
“这,王莽担不起这负重担,还请皇上慎重考虑。”
“莽儿,你不要推辞了,现在让你挑起这担子是让你为皇上分忧,你若推辞,倒好像不尽心了。”
王莽这才勉强接受。回到凌霄殿,刘骜坐在案前,久久沉思。
赵允福已经呈上了圣旨,只等着刘骜落下那个玉玺,刘骜看着手中玉玺良久,在手中把玩着那沉甸甸的玉石,不过是一块石头,他可以拿得起,但是落下了却是决定着一国命运的事情。刘骜心里又有些忐忑了。
不过还好,王莽看似是可以托付的人,刘骜嘴角微扬,手起玺落,一道圣旨完成了。
刘骜走出了凌霄殿,在这灰墙朱瓦间,竟没有他的容身之所,走到哪里遇到的都是算计。这些年,他真的是累了,他又叹了口气,赵允福从后面走上前来,问道:“皇上,今儿去哪里。”
“去太液池吧。”
太液池依然灯火辉煌,这辉煌的背后却藏着多少的辛酸,又有谁人能知道。
赵飞燕早就得到消息,一早便候在了太液池的门口,然而刘骜更完衣后却只是自顾自地坐在流水池边,并不宠幸赵飞燕,也并不与她交谈。
赵飞燕一味地讨好着说:“皇上,飞燕最近新练了首曲子,给皇上跳一曲吧。”
刘骜摇头。
“皇上,天色不早了,皇上累了一天了,该睡了。”
刘骜摇头。
“皇上,您用些夜宵可好?”
刘骜摇头。
“……”
若是换了一般的嫔妃早就忍不下去了,可是赵飞燕仍旧静静地坐在一旁,不说话也不出声,面带笑容,灿若桃花。
刘骜想完心事便睁开眼,他刚才的摇头全都是处于无意识状态之下的,连他都不知道赵飞燕曾经对他说过了什么。但他看见月光下的赵飞燕,一副娴静的模样,与白天相比又别有一番风味。
“你一直陪朕坐在这里?”刘骜问道。
“皇上一直在想心事,飞燕怕皇上有什么需要,便不敢走开。”
刘骜看她有些瑟缩,初秋晚上的风也是十分生硬,他们又是处于水池之边,想必飞燕也被风吹了良久了。
刘骜一时有些感动,他便说道:“飞燕,你知道为何朕独爱来你这里?”
“飞燕愚笨,大概是宫里的其他姐妹都比飞燕有德有才,皇上怜悯飞燕与妹妹相依为命,所以才常来飞燕这里坐坐。”
刘骜笑了,碰了碰她的脸蛋,然后说:“其实朕喜欢你,是因为你没有那么花花心思,你从来不在朕的背后搞那些结党营私的小把戏,那些嫔妃们不拿你当回事,你也不计较,真正是个有好脾气的人。”还有一点,刘骜却只能硬憋在心里,那就是在飞燕这里,他可以得到一个男人想得到的一切,尊严,欲望,温暖,他可以卸下面具,堂堂正正地享受着寂寞。
他想到蓝凌玉,那个女子,眉眼弯弯,鬼主意颇多,可是却始终与自己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鸿沟,赵飞燕,对他毫无保留,把一切都悉数奉上。若是有一天,蓝凌玉会卸下防备,那他过的则会是另一样的人生。
“皇上……”赵飞轻轻唤着刘骜。
刘骜将身上的披风脱下,披在了赵飞燕的身上:“天气寒凉,小心冻着。”
“有皇上这句话,臣妾便是暖的。”
“走吧,咱们回太液馆去!”说完,刘骜拥着赵飞燕向太液池外走去。
月光渐渐躲进云朵背后,最后变得隐晦起来。
第三卷 027甩手掌柜
第二天,蓝凌玉看见昭君的时候,还不知道大宛国里面已经乱成一锅粥。
蓝凌玉看见昭君来了,十分奇怪:“昭君姐姐,你怎么来了?”明明已经说好了要等到刘骜想要见见孩子的时候她才会联系昭君。
“我担心你。”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我这不是好好的嘛!怎么了?”
“你还不知道消息?”
“什么消息?”
“你天天在皇上的身边,都不知道?”
“他什么也不跟我说,我怎么知道?我还纳闷他怎么这么快便来找我了!”
“反正呼衍挪的几个旧部下前些日子找到他,说是汉军里已经有小部分的军队打算投靠到匈奴这一边,想让他再重新出马。”
蓝凌玉听了心里吃惊,但是脸上却并不动声色地问道:“呼衍大哥怎么说的?”
“他?他若真有那心思,当年也不会带着我来这里了,不过既然他的旧部下能找来,恐怕还会有更多的人找来,我们打算换个地方,所以我才来问你,若是皇上打算认这孩子,我们便送还他来,然后再走,皇上是什么意思?”
蓝凌玉摇头,“皇上还没表态。”
“怎么?”昭君有些吃惊,按说刘骜现在没有子嗣听说自己有个儿子应该急着是认回去才对,怎么他还没表态。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放心吧,我会趁早问他的意思的。不过现在兵荒马乱的,若是那孩子的身世被泄露了,恐怕会遭来祸事,依我看,就算是皇上打算认了他,你们也不要带着他过来。等到这里安定了一些。再说吧。”
“那也好,我们过两天就出发,若是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去找我们,之后我们可能会去北面。”
“好的,昭君姐姐,你保重。”
昭君匆匆地呆了一会便走了,蓝凌玉松了口气,若是呼衍挪上阵,那可是个不好对付的。蓝凌玉很怕甘延寿会吃亏。
大战一触在即,整个西域和北方的匈奴都在观望,这看起来不像是汉国与外族之间的战争。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