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媵宠-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流水怎么办?怎么样才能让水循环起来,这样才能是活水。
  太子走进来,就看到的是这样一副画面——她挽着低垂的蝶髻,鬓角垂下了几缕碎发,黑发雪肤红唇,窗外投射进来的光,仿佛给她嵌了一道金边。莲青色的衫子,更显肤色晶莹剔透,身上并未戴多的首饰,仅执笔的手腕上戴了个通体碧绿的镯子。
  “在做什么?”
  盘儿正出着神,就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了。
  太子瞧过去,心里暗道,字写得不怎么样,画倒是不错。这个不错也仅仅是指画出了东西的原态,不至于让太子不认识。
  “怎么想起弄这个?”
  “钤儿不是喜欢嘛,难得他这么喜欢,有鱼儿看了也不调皮了,等到时候回到宫里,也能有个东西让他来打发时间。”
  倒是考虑的周全。且她十分注重孩子们,这份注重对太子来说是有点让他诧异的。譬如,宫里的妇人从不会亲自喂养孩子,但她会;还譬如,宫里的孩子都是奶娘宫女太监们带大的,她却总是喜欢亲力亲为。
  虽不至于亲自上手,但从来事无巨细,包括今天吃了什么穿了什么,她都会问一问。
  等孩子们再大一点了,她还会带着孩子们一起睡,给他们讲一些稀奇古怪的乡野故事。两个大的也就算了,宗钤尤其黏人,尤其是他会说话会走路后,经常一到晚上就钻到娘床上不下来了。
  为此太子没少背着盘儿跟宗钤……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例如男子汉大丈夫不能总跟娘睡,男子汉大丈夫就该一个人睡。这也是盘儿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小儿子总把男子汉大丈夫挂在嘴边的原因。
  “可以在这里加一个水车。”太子一面说,一面拿过盘儿手里的笔,也不过寥寥几笔,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型水车,就出现在画中假山的一旁。
  “水车需要有流水才能动,可这上面需要的恰恰是流动的水。”盘儿提出异议。
  “只要让水车动起来,就能利用水车上的桶把水运到空中,再从假山上流下。这个内造局应该能做出来,大的恐怕还有些困难,但你的这个这么小。”
  说白了,就是哄孩子的小玩意儿,根本不是难题,太子以前见过,才会说得这么笃定。
  既然太子说行,那就行吧。
  之后太子说让人把图送到内造局,盘儿嫌这张纸被自己染了墨点不太好看,说要重新再画一张,可画到水车时却有些困难了。
  她虽然见过水车,但并没有细细观摩过,脑子里只有个大概印象,若是画成观赏画还行,反正就看个轮廓,可若是拿去让内造局照本宣科做出来,就不能这么马虎了。
  她也不开口,就捏着笔也不动。
  太子叹了口气,走过去,从身后捏住她的手,执笔在纸上画。
  淡淡的迦南香包围住她,盘儿何等敏锐,自然察觉到他叹的那口气,以及这几日两人相处时的不显的僵硬,反正至少没以前那么融洽了。
  是因为那个问题,他没问出口,她也没给出解释吧?
  可怎么解释?她根本不知道,只能佯装不知。
  就在她恍神间,已经画好了。
  盘儿定睛去看,虽然是他捏着她的手画的,但还是能明显是两个人画的,而且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她就是那个小孩。
  这是要让她丢人丢到内造局啊!
  “你画这么好做什么?”她埋怨道。
  太子错愕,又失笑:“不是我画的好,是你画的太差。”
  他说话的气息喷洒在她耳边,无端就让她耳朵热了起来,且渐渐发烫。
  “你耳朵怎么红了?”太子的眼神极为敏锐,很快就看到了。
  “你站的太近,热到我了。”她嗔道,又去推太子。
  太子伸手在她耳朵上挠了挠,她又忙去捂,两人像孩子一样,就这么闹了起来,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对上,两人都愣了一下。
  还是盘儿打破了寂静,“既然画好了,就赶紧拿去内造局吧。”
  太子颔首,叫了声福禄。
  傅皇后的寿宴,安排在琼华岛。
  这琼华岛不在南海,而在北海。
  琼华岛于北,瀛台于南,两个地方正好隔着金鳌玉蝀桥和蜈蚣桥呈对持状态。琼华岛以山土堆就成岛,岛上有广寒殿、仁智殿、悦心殿等,一般西苑若是举行大型宫宴,都是设在此处。
  岛上奇石嶙峋,构山筑洞,形成一种山石间有亭台楼榭,宫宇间玲石叠垒,秀若天成的奇骏之美。而在岛的北侧又临水修建了一道弧形游廊,游廊上筑有许多亭台与水榭,实乃赏景的一个好去处。
  所以说琼华岛上的景致丝毫不逊于瀛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到了正日子这一天,琼华岛上十分热闹,东宫众人也是齐齐到场。
  太子自然是不在这处的,向傅皇后贺了寿后,就去成安帝那边了,东宫的女眷则都陪在傅皇后身边,又一一奉上寿礼。
  太子妃送的是一副以黑缎为底,用金线绣出的一千个形状各异的寿字,并衬以紫檀屏风。端的是气派又不失雅致,最重要的据说这刺绣是太子妃亲自绣的,格外又是一份心意。
  ……
  傅皇后笑眯眯的收下了。
  胡良娣送的是一座白玉观音,乍一看去不是很引人瞩目,但傅皇后拿在手中观赏时就发现,这座观音乃是暖玉所制。
  盘儿则就送的是那架名叫海月清辉的古琴,因为不是什么特别有名的琴,倒让外人见了觉得有几分诧异,心道这位苏良娣是不是送礼送得太随意了。
  可傅皇后却是颇有意味地看了盘儿一眼,知道这是她那太子儿子提点的,外人可极少有人知道她喜欢古琴的。
  因此这三份儿寿礼一对比,孰重孰轻就明白了。


第94章 
  东宫的孩子们也都有寿礼奉上。
  大郡主二郡主三郡主她们送的都是绣品; 像她们这么大,也能做些绣品了; 虽然手艺比不上针线局; 但之前也说了,重要的是份心意。四郡主婉姵送的是佛经,据说是她亲手抄的; 字写得虽然不好,但重要的还是份心意。
  宗铎送的是一块玉佩; 上等的羊脂白玉雕着寿蝠; 看着并不显眼,但傅皇后似乎很喜欢,拿着看了又看,还笑着赞了宗铎几句。
  宗钺则是一个玉的摆件,普普通通的那一种; 既不会太挑眼,也不会太过格; 挺符合他的年纪和身份。
  至于婉婤; 本来盘儿给她出主意让她送鞋送荷包什么的,反正也不用她亲手做; 宫女们做好了,她在缝上几针,傅皇后也清楚婉婤的性格; 必定不会见怪。
  谁知婉婤却不同意; 自己回去翻箱倒柜; 找出一些她幼年时盘儿拿给她玩,被她拆碎的珠串。
  其中有珍珠、碧玺、猫眼石、绿松石、玳瑁石等一堆乱七八糟的小石头,她自己捯饬着挑选了些合适的,给串了起来,做成了一串可以戴着腕上的珠串。
  等做好后,盘儿看了一下,婉婤看似大大咧咧,但其实挺会配色的,这配色一看就适合傅皇后平时穿戴,不会大红大紫太花哨。后来婉婤就自己找了个盒子,一份寿礼就这么成了。
  傅皇后拿到之后果然喜欢,又听说是婉婤亲手做的,连道她有心思。这可是几个女孩中,傅皇后唯一夸赞过的,男孩中则就是宗铎得了赞赏。
  可惜姐姐的风头很快就被宗钤给抢了,因为宗钤也给傅皇后准备了一份寿礼。
  这份寿礼除了宗钤身边的太监宫女,谁也不知道,宗钤大抵看婉婤就这么神神秘秘,也有学有样。盘儿觉得他人小,反正也送不了什么,说不定就是他的一些小木剑小木马什么的,也就没管他。
  同样是一个锦盒,但比婉婤那个大多了。
  一看他也要送寿礼,傅皇后十分诧异,不过宗钤才不管这个,让傅皇后坐好,他也到下面站好,恭恭敬敬给傅皇后磕了头,还说了句祝词。
  这可把傅皇后惊到了,连连对身旁人说,这么小点的孩子,做起事来也是有板有眼的。
  盘儿被一堆异样目光包围住,没有欣喜,反而有些尴尬,心里暗道这小子也不知道送了什么。若是真送个小木马啥的,弄出这么大的风头,旁人还要说他们母子哗众取宠,故意扮丑呢。
  很快就到了揭晓寿礼的时候,宗钤领着捧着寿礼的冯海到了傅皇后面前。
  他人小个子矮,力气再大也比不上成人,就让冯海半蹲着,他亲手把锦盒的盖子揭开了。
  锦盒的盖子一打开,四周的盒壁就自动落下,露出一口青花的大碗。碗体上的青花全是寿字的模样,碗底放了几块鹅卵石,水质剔透,里面游着两尾小鱼。
  正是宗钤之前自己亲手捉的小鱼。
  “孙儿就捉了几条,送给皇祖母两条。”说着,他还颇有些依依不舍,明明嘴里说送人,眼睛却一直看着。
  傅皇后摆出疑问姿态,这时候当娘的就要出来说话了。
  盘儿有点窘道:“这鱼是他自己捉来的,他宝贝得像什么似的,这几日天天摆在床头看。本来他闹着说要送寿礼给皇后娘娘,妾身还以为他就是闹着玩,没想到把这东西送来了。”
  “好,很好,孩子的心意嘛。”傅皇后笑道,又问宗钤:“你的宝贝你舍得送给皇祖母啊?”
  宗钤确实舍不得,但还是道:“父王教导我们,说为人子孙要知晓孝道,虽然钤儿很舍不得,但皇祖母过寿,理应送上自己的宝贝,我就只有这么点宝贝。”就分给了皇祖母一半。
  剩下的话,他虽没说,傅……皇后却看明白了,下面的人也都明白了。
  晋国公府的大夫人笑道:“三公子真是孝顺呢。”
  “可不是。”
  “我家那小孙子,跟三公子差不多大,哪里懂得这些,不愧是太子殿下家的孩子。”
  一时间,下面站着的一众命妇们都是纷纷赞道。
  傅皇后笑了起来,摸着他的头说:“嗯,钤儿有孝心,皇祖母肯定会照顾好你的宝贝小鱼。”
  整个贺寿过程中一直很平淡,除了太子妃送的寿礼让人侧目了些,现在所有风头倒被个三岁多的孩子给抢了。这么大点的孩子能懂什么,肯定是当娘的教的。不过谁叫人家教的好,能讨得了皇后娘娘的喜欢,旁人也说不出什么。
  太子妃微笑地站在那儿,看不出喜怒,胡良娣眼神在盘儿和太子妃身上来回流转,不知道在想什么。
  至于东宫的几个孩子,虽都强制镇定着,但到底年纪都不大,难免露出羡慕的情绪。宗钺的情绪不显,婉婤则是一副与荣有焉的模样,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这要不是人多,盘儿猜她肯定要赞宗钤一句,做得好。
  但盘儿却知道,送鱼肯定是宗钤自己想出来的,但他做不了这么细致,还有说的这些话。
  她将目光放在冯海身上,脸上虽笑着,笑意却未上眼底。
  今日寿宴,东宫女眷并未占到太多戏份。
  毕竟这西苑里的后宫妃嫔乃至皇亲国戚家的女眷并不少,且今日乃是皇后千秋,于情于理都该有外命妇的到场,所以今日前来贺寿的命妇还有很多。
  中间趁着空档,盘儿说去净房,除了带了香蒲,还把冯海叫出来了。
  冯海心知是什么事,刚进净房就跪了下来。
  “他才多大,你就教他争宠,看来你的心倒是挺大的。本来我是信任你,觉得钤儿小,怕他被人带坏了,才把你安排到他身边,你倒好!”
  冯海匍匐在地上,低声道:“主子,送鱼是小公子自己提出的,奴才就是帮他准备了锦盒和碗。”
  “还想狡辩,他说的那些话不是你教的?”
  “确实是奴才教的。奴才就想着,您让人打听大公子送什么,才给二公子备了那么一份寿礼,甚至郡主的寿礼您也不上心,任郡主自己安排。奴才们其实都懂您的意思,您就是不想和那边争,可是您就不想想二公子五郡主的心情?
  “奴才知道这么说,是奴才僭越了,哪怕主子今儿要了奴才的脑袋,奴才还是想说,让确实得让,可让也要有个度,若是让成了习惯,这个习惯不是指您,而是二公子,以后他还能如何在大公子面前抬起头?”
  这话实在像个惊雷,香蒲当即骂道:“冯海,你真是胆子大得包了天,当着主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说着,她又转头向盘儿求情,“主子,你就饶了冯海这一回吧,这几年他跟在两位公子身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肯定是魔怔了,您回头让二公子罚了他,狠狠地罚。”
  “你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盘儿突然问。
  香蒲顿时哑了,过了会儿才犹犹豫豫道:“奴婢就是觉得您总是不愿和太子妃那边争,太子妃对大公子的功课多上心,您却很少问二公子的功课,来了西苑后,奴婢听说大公子日日还是被太子妃拘着用功,二公子却是跟着三公子他们到处玩,您什么也不说……”
  来了宫里这些年,香蒲也早已不是当初的香蒲,学聪明了很多。
  其实几年下来,许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变了,唯独她还是故步自封,总想着天下太平。
  盘儿不禁想起前世,钺儿人前人后对宗铎退让的样子,是啊重来一世,为何还总要让,难道让了就能避免以后无法避免的争执?不能,因为利益在那里,迟早有一天矛盾会激发。……
  冯海打得主意是,借着让钤儿出头,以此让东一院扬眉吐气,同时也是给宗钺一种暗示,你不能出头是因为环境身份所限,但弟弟没这种顾虑,他毕竟还小,出头了也不会让人太过忌惮,这样就把他忍着的郁气通过其他方式平和了,不至于一直埋在心里。
  确实是有心思。且今日宗钤说得那话,恐怕连太子妃都挑不出错。三岁的孩子都能如此孝顺,东宫定然是上行下效,这般小的孩子才会如此。就算其中有做戏的成分,但没有人会不识趣的捅破,所以瑕不掩瑜,对东宫乃至整个中宫一系都是好的。
  盘儿叹了一口气,有些复杂地看了趴在地上的冯海一眼:“以后不要再擅作主张了,有什么事报上来,我不是那种听不进话的主子。”
  冯海心中一喜,当即磕了个响头道:“奴才知道了,奴才定会遵循主子的吩咐。”
  之后冯海退了出去,盘儿用净房,整个过程她都是若有所思,香蒲却不敢再多插言。
  宫宴从中午就摆上了,一直持续到晚上。
  此乃皇后的五十大寿,自然不能等闲视之,哪怕傅皇后再三说陕甘一带有灾,一切从简,内务府的安排依旧十分丰富。
  晚上的宴还没开,岛的北面就燃起烟火。
  墨蓝色苍穹之下,众人齐聚在视线最好的地地处观赏烟火。辽阔无垠的天际,灿烂夺目的烟花,足足燃了一刻多钟,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连盘儿这前世见多了大场面的人,也不禁感叹内务府办事的巧妙。
  观赏完烟花,自然是继续进宴,宴就摆在弧形游廊的那些水榭之中,分着好几处。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处灯火璀璨,期间还点缀着烛火点点,若是远远瞧过来,墨色的夜空,静谧的水色,其上串联了一串长长的夜明珠,美得就像一副画。
  因着男宾和女宾不在一处,所以晚宴也就婉婤陪在盘儿身边。
  不是在宫里,气氛自然就放松许多,时不时有命妇上前与太子妃敬酒说话,宫里妃嫔的宴不在这里,这里身份最为贵重的就是太子妃了。
  越王妃被安排在盘儿身边,婉婤已经隔着席案和淑姀说了许多话了,盘儿也和越王妃说了些闲话。
  不过她倒没有问越王妃那次回去后如何,越王妃也没有提,好像那天的事没有发生过,不过盘儿倒是见越王妃气色好了些。
  也许是西苑里的景色确实宜人,人心情好了,气色自然也好。
  富秋突然走到盘儿身后来,低声道:“见过良娣,太子爷那边命人来说,三公子顽皮和齐王府的五公子又打起来了,让你去把三公子领回来。”
  盘儿听完后一愣,又有些头疼,这孩子怎么又打人了?又有些薄恼,心想怪着太子你不是说宗钤那么干没错,现在知道头疼了。
  她也没多想,跟婉婤说让她自己待一会儿,又跟越王妃说让她帮忙看顾下女儿,并把白术留了下来,就跟富秋走了。
  去了水榭外,不是福禄,是个有些脸熟的太监。
  盘儿虽叫不上名字,但知道他是毓庆宫侍候的,就没多想带着香蒲跟对方走了。
  一路行来,夜风习习,虽然天黑,但游廊上都挂了宫灯,倒是不显暗。
  这条弧形游廊完全是江南园林的风格,是倚着山石而建,其中点缀着各种奇石假山,时而登高,时而下行,走着走着盘儿觉得光线有些暗,抬头看了看四周确实还在游廊上,只是因为山石的遮挡,倒是看不见远处那点璀璨的灯火了。
  前面带路的太监似乎察觉到她的步子慢了,转身道:“苏主子,再有一段路就到了。”
  盘儿继续跟着走,又走了一会儿,突然一阵风吹来,分神之际前面的太监背影一闪,人就消失不见了。
  她心里一惊,……当即停下脚步。
  正想转身,从侧面的假山后转出一个人,正是一身蓝色锦袍的楚王。


第95章 
  盘儿下意识去抓香蒲的手。
  这时; 背后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香蒲被人捂着嘴拖了走。盘儿转头去看; 只能看到一个人影隐没在假山后; 无奈把目光又投注到楚王的身上。
  “不知楚王殿下请了妾身来,可是有什么要事?妾身出来之前,整个水榭里的人都知道; 还请越王妃帮忙看会儿孩子,实在不适宜在外面耽误太久。”
  盘儿尽力缓和自己的语调; 不想让自己显得很惊慌失措; 可她心里清楚,楚王既然安排了这一出,肯定是来者不善。
  也许她此生最大的危机,就要应在这处了,能不能脱身而出; 还要看运气。
  楚王噙着笑,英俊的脸庞在昏暗的光鲜下; 显得格外不怀好意; 就像是捉了老鼠的猫,充满了残忍的戏谑。
  “你说这么多; 就是想提醒本王会有人来寻你?本王既然让人把你弄了出来,就有把握短时间里,不会有人来寻你; 所以你也就别浪费力气了。”
  盘儿笑得很僵硬:“那不知楚王殿下为何要为难我这个妇道人家?我只是个内宅妇人; 想必也没碍着楚王殿下什么事吧?”
  楚王看了她一眼; 似乎很诧异她会这么说。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心软,食指摸了下下巴道:“谁叫你是太子最宠爱的女人呢。”
  盘儿干笑:“楚王殿下是不是弄错了,前有太子妃胡良娣,东宫还有其他妃嫔,实在当不起你如此夸奖。”
  楚王似乎不愿意在这儿跟她浪费口舌,手一挥道:“行了,本王不否认你好像挺聪明的样子,不过我那太子弟弟故布迷障能瞒得过别人,可瞒不过我。”
  说着,他往斜侧看了看,道:“人弄来了没?都速度些,当这里是自家的庭院?”
  他话音还没落下,就隐约听见斜侧小道里传来一阵不显的脚步声,楚王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又有闲情逸致来看盘儿了,上下打量着她:“倒是可惜了,本王其实挺好奇被太子护得这么紧的女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滋味,想必滋味是不错的,可惜要便宜一个傻子了。”
  他目光极为淫邪,盘儿也听说过楚王为人残暴不羁,贪好女色,楚王府的女人多得让人数不清。
  且他这话里的意思,盘儿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转身想就跑,却被脚边的石头绊倒在地,她试图想起来,脚踝却疼得厉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太监打扮模样的人扶着个男人走了过来。
  那男人低垂着头,是昏迷的状态,但看其衣着打扮,好像是某位皇子。
  “爷,七皇子实在不听使唤,非要闹着去放河灯,就是不愿跟奴才过来,奴才就把他打晕了。”
  楚王皱眉,斥道:“你把他打晕了,还怎么成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罢,本来还说要便宜一个傻子,看来只能本王亲自上阵了。”
  说着,他向盘儿走了过来,无视她的挣扎将她从地上拽起,往更里处走去。
  “你们都退远些,想看你家爷办事不成?”
  那扶着七皇子的太监,忙把人扔在一旁,就连忙退开了。
  “你到底想干什么,松开!”盘儿想挣扎,却根本撼动不了楚王。
  “你说爷想干什么,我想干什么,你到现在还不明白?”楚王将她压在一块石头上道,嘴里喷出来的气息隐隐带着酒气,熏得盘儿几欲作呕。
  “楚王,这里可是皇家禁苑,你就不怕被人撞破了,背一个侮辱太子良娣的罪名?!”
  “行了吧,你也就别挣扎了,你不挣扎了,爷还让你好受点,你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可就别怪我不怜香惜玉了……”
  男人们的宴就比女人们的宴要旖旎多了。
  身……穿淡粉色轻纱宫装的舞伶们,随着奏乐翩翩起舞着,宴上杯盏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燕王捏着酒盏,看向空下的位置道:“二哥去哪儿了?去了这么一阵子还不见回来。”
  隔着两张案的齐王笑着道:“他身边有太监,你还怕他不见了不成?怕又是看中哪个宫女,跟美人儿幽会去了吧。”
  楚王的风流事和荒唐事,兄弟们之间无人不知。
  西苑对比起宫里,规矩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森严,在西苑服侍的宫女虽也是宫女,却完全不能跟紫禁城里的宫女相比。这里常年见不到主子们,主子们来避暑时,看似繁花似锦,等主子们走了,她们又要在这里熬苦日子。
  再美的景儿,就这么日复一日的熬,尤其又都是花季年华,谁都会生出几分不甘心。所以每当宫里的贵人们来西苑避暑,总会有一些不甘心的宫女想出头,尤其是这些皇子们,既年轻又长得英俊,若是能有幸承宠一回,被要到身边侍候,从此就是飞上枝头,就算做不了凤凰,至少不用在这里苦熬。
  而苍蝇不叮无缝蛋,反正据齐王他们所知,楚王这阵子在西苑,已经幸了好几个宫女了。
  齐王和燕王语气暧昧地说着楚王的风流事,坐在中间的太子纹波不动,目视着前方,看似在看歌舞,实际上并未忽略掉上首处成安帝和一些大臣们的谈笑风生。
  齐王突然端着酒盏凑近了,“怎么?老三你就不好奇楚王干什么去了?”
  太子看了他一眼,道:“大哥不是说二哥去和美人幽会了?孤对这种事不感兴趣。”
  “怎么会不感兴趣呢,我以为你应该感兴趣才是……”
  正说着,福禄突然走了过来,面上隐隐带着焦虑之色,附在太子耳边禀道:“皇后娘娘命人去请苏良娣,谁料水榭那边的人却说,殿下您把苏良娣请过来了,还说是三公子顽皮打了齐王府的五公子,让苏良娣来把三公子带回去。”
  咔擦一声,太子手中的酒盏碎了,酒液流了他一手。
  他看向齐王,齐王对他举杯遥敬,眼神颇有意味。
  “老三,你这么看着本王做什么?本王可一直坐在这里动都没动,我早就说了你应该会感兴趣老二去哪儿了,谁知你却不感兴趣。”齐王低声咕哝,声音不大不小,恰恰仅限两个人之间能听见。
  燕王似乎看出苗头,只往这边靠,却什么也没听见。
  太子看着齐王,袖下的手却松了,任酒盏跌落在自己膝上,又用袖子将碎掉的酒盏扫落。这一番动作做得平静至极,因有条案遮挡,倒是让其他人瞧不出什么究竟。
  他站了起来,转身离了宴。
  齐王在他身后道:“老三你去哪儿啊,不会又是出恭吧,老二出恭,你也出恭,看来你们这酒量还是真是不行啊。”
  这里的动静并未在宴上引起任何波澜,顶多有人注意到太子退席了,又听齐王说楚王和太子酒量不行,只当是兄弟们之间的笑语。
  出了这处水榭,夜风顿时大了起来。
  太子的脸上这时才露出一片冰寒:“让人去找。”
  “奴才已经让人去找了。主子,要不您还是回席上,也免得陛下等下问起来,奴才现在就去盯着让人找,肯定能找到苏良娣,说不定就是闹误会了,苏良娣现在已经去了皇后娘娘那儿,或是已经回去了。”
  后面这话福禄都说得不太自信,方才齐王那话他也听见了,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阴谋。可同时福禄也意识到一种危机,齐王既然无遮无拦敢当面说出这种话,必然笃定这个阴谋太子一定会上套,现在紧要的是太子最好还是在宴上,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样一来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福禄都能想明白的问题,太子又怎可能不明白,可他比福禄更了解齐王的诡诈。……幼时从来都是齐王在背后怂恿楚王与他为难,他自己轻易不露痕迹,一般都是在中间做好人,这个习惯一直到彼此都长大成人了,他也没改过。
  这次齐王都出面点拨了,想必事情已经严重到一定地步,至于齐王到底是真点拨,还是故意引他上钩,这还要看接下来的。
  果然,太子的念头刚罢,从斜侧里走出来一个小太监。
  “太子殿下这是要去何处?外面风大,路上也昏暗,可是要奴才引路?”
  这小太监低垂着头,不过穿一身规制的太监服,看样子是最低等的太监,只能侍候在外面,可说出的话却无不是深有意味。
  福禄心里一急,当即上去扯住了他的衣领子:“你若识趣,就老实交代……”
  太子打断了他的话:“行了,你问他没什么用。”
  “可主子——”
  太子现在心里已经明白了,这是一个局,一个拿盘儿当做饵的局,局里到底有什么等着他,暂时还不知晓,但想来必定对他来说是致命一击。当然他也可以不管不顾就此转头回到宴上,以不变应万变。
  这是他向来的处事方法,他的敌人太多,若说都防备起来肯定不现实,唯有稳,以不变应万变。
  可那个饵的情况就堪忧了。
  楚王向来是个荒唐的,孤男寡女,不管楚王会不会做出什么,这次事后盘儿只能是个死。因为他若不赴局,想坐收渔翁之利的齐王必然不会浪费一番布置,会把事情闹大。
  是时太子良娣闹出丑事,只有一个暴毙的下场,她所生的三个孩子因此受到牵连,成为弃子,东宫受创,他因此颜面受辱。
  若是他赴局——
  “前面带路。”
  那个小太监战战兢兢说:“奴才只有这一盏灯笼,顶多二人同行,多的人就不要来了。”
  “带路!”
  “主子!”福禄急道。
  “行了,他们不敢杀我。”只敢设局让他不得不被废,这种情况下若是太子无辜枉死,将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有嫌疑的不过这么几个人,若是背上这个污点,谁也得不到好处,只会把好事便宜下面几个小的。
  太子跟小太监走了。
  福禄急得直跺脚,忙去安排吩咐,又带着东宫的侍卫寻了过去。
  楚王很急躁,根本没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