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念君欢-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念君慨然长叹:
“若是朝廷能够减少一半兵力,战斗力大概就能够提高一倍了。”
夏侯缨想了想,点头说:“‘贵精不贵多’,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傅念君想到了前世自己所听闻的傅琨新政,这一项就是其中着重改革的地方,只是最后傅琨没有熬到新政完全推行就死了。
大宋朝的军队就依旧照着现在这样的趋势一路而下,拉也拉不回来。
所以这场仗,真的是个转机。
赢了,傅琨就能更快开始推行新政……
第614章 幼稚
傅念君自得到消息起,每天就习惯性地眺望西方,明明什么都看不到,但是没有人敢打扰她。
两个侍女是多少能够理解她的。
她们也知道,隔壁的宋朝正和西夏在打仗。
家国不宁的感受没有人比这些胡汉混血儿更了解,他们不是完全的汉人,也不是完全的胡人,不过在夹缝中求生存而已。
战争带来的后果,最终永远都是无辜的百姓子民来承担。
“你们没有想过,如果燕云十六州有一天被汉人收复,你们就能回归大宋朝廷的治下?”
傅念君曾这样问过两个契丹侍女。
她们却是露出了惊恐的神色,“大宋?我们会被杀吧,即便不被杀,也一定会把我们当做奴隶……”
傅念君想解释汉人不像契丹人那样凶残不开化,却没有成功。
“就算大宋把这里收复,大概汉人也是不会把我们视为同胞的吧,我们连汉话都说不好,一旦打仗,宋人一定也会拿燕云的士兵冲锋吧……”
连两个侍女都能说出这样的话。
傅念君终于明白,燕云之地的百姓,对哪一朝哪一国都是没有“家”的概念的。
曾经她一度觉得北上伐辽,收复失地是大宋理所当然该放在最首要的大事,但是等真的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接触过,她才明白北伐是一件多困难的事。
民心所向,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不容易的事。
如今的皇帝在有生之年肯定是北伐无望的,傅念君不免又想到了自己的丈夫。
如果是他,或许就会大不一样吧。
让汉人的土地重新恢复到汉家江山该有的模样……
傅念君心系边境战事,只是她眼下真正与她站在同一阵营的人不过只有夏侯缨一个。
不管如何,她想脱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先去联系了萧凛府上的甄氏。
辽人本就不比宋人,人之间来往随意,幽州又不是上京,契丹贵族也少,这个甄氏原本在萧凛府上就以半个主母自居,也没人出来说过什么,她和傅念君之间怎么交往,因此也无人管束。
傅念君吩咐下头人送了一份礼物过去,作为礼尚往来的回礼。
礼物是一身衣服,因为甄氏上次过来的时候说过,很喜欢宋人的衣裳,材制不说,花样都是又新鲜又好看。
傅念君送的礼物便是一身汉服。
只是她却自己改工了一下。
上头的纹样保证能让甄氏觉得眼熟。
皆是唐时御制的纹样。
甄氏是前唐留下的蕃奴,蕃奴都是唐人子孙当年被迫剃发易服,成为了胡人奴仆的汉人,这无疑是对她祖先极大的不尊重和蔑视。
傅念君不是很喜欢和后宅女人玩心思,但这个甄氏心术不正,她此招确实是不想和她虚与委蛇,更是想让甄氏快些来算计自己。
身边助力不多,就是多一个敌人,有时候也是个机会。
两日后萧凛再次过来,傅念君正撑着腰缓缓在庭中漫步。
她近来常会觉得腰酸。
相比于她的冷清淡泊,萧凛的脸上是藏不住的春风得意。
傅念君不知道他在开心些什么,萧凛却是自己走到了她面前,对她道:“我近日有两件好事。”
典型的没话找话,傅念君转了个方向走,半点都不关心。
萧凛今天倒是没有因为她的冷淡而却步,反而道:“你就不关心大宋和西夏的战局?”
傅念君心中一凛,立刻止步了。
萧凛满意了。
他走到她面前,然后说:“今早的战报,西夏国主的长子李元乃正准备带兵围困延州,你可知延州是什么地方?若是西夏人得逞,你们大宋的整个边防线就可能会彻底崩溃。”
傅念君心一沉,延州,竟然那么快……
金明寨周围三十六寨,据天险,易守难攻,这些西夏人今次却迎难而上,可见其必取延州之心。
她抬了抬眼睫,望着萧凛道:“所以萧大人想看到我做什么反应呢?抱头痛哭还是肝肠寸断?”
萧凛勾了勾唇,“我只是给你提个醒罢了,你那位夫婿淮王如今处境艰难,他现在最好的打算,就应该是轻车简从赶紧回东京城请罪,否则等西夏人破了土门、保安等地,他连退路都找不到……”
幼稚。
这是傅念君对萧凛的最新感受。
她笑了笑:“不劳烦萧大人为我夫君想退路,我自己清楚,我是一定不会做寡妇的。”
说罢她又转身,继续撑着腰要走。
“站住。”
萧凛忍不住伸手握住傅念君的肩膀,将她整个人转了过来。
他手上的力气有些大,这副肩膀在他手下更显得脆弱,萧凛拧眉垂头盯着她:
“你还不肯认命?”
认命?
傅念君觉得有些好笑。
她是个经历过生死的人,还谈什么认命呢?从她再次睁眼醒来的那一刻起,她的命就已经在自己手里了。
只是被这个野蛮人囚禁,就值得她要死要活吗?
傅念君要挥开他的手。
萧凛不肯松,盯着她的眼睛,兀自又常常地呼了一口气。
他在她面前总是需要深呼吸。
“我今天来,不是和你说这个的。宋和西夏打仗,宋廷派出的使臣马上就会到这里来见我……”
见他意味什么很明白,搬救兵。
傅念君“哦”了一声,然后淡淡道:“所以呢?反正你早就不打算伸出援手的不是么,还和我说这些做什么?”
她睨了萧凛一眼,又道:“还是说,萧大人想说我求求你的话,你就会发兵助宋一臂之力?”
萧凛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
辽人对宋廷的情绪一直都很复杂,就像是一个盗匪隔壁住了个人畜无害、还浑身财宝的傻邻居,处处知道朝自己低头,不去抢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但是抢的同时呢多少也得护着他些,现在又来了一个强盗,眼睁睁地就要看着傻邻居吃亏,到底有些不情愿。
当然傻邻居也不是他自己独占的,对方强盗势大,犯不着得罪得太厉害,流血替他去打敌人这种事,还真是该考虑考虑。
第615章 找茬
萧凛和傅念君多少也能知道狼主的想法,宋朝使臣就算是到上京亲自苦求哀告,辽人给的承诺顶多也是一个“两不沾手”。
和强盗讲人情,实在太难。
“兴许呢?你该试试。”
鬼使神差地,萧凛竟对傅念君说了这句话。
试着求一求他……
傅念君嗤了一声,直接对萧凛说:“萧大人倒是比我们大宋民间那些话本子里的书生还有意思,百炼钢不做,喜欢做绕指柔?不过真是可惜了,我却不大喜欢这样的故事。”
一个女人如果对他真有那么重要,他就不是萧凛了。
她不是他的女人,也不是他的谋士,萧凛却总是想让她完美地融合这两个身份。
像谋士一样为他出谋划策,同时在有需要时却又像个无助的女人一样全然依赖他,满足他内心里那点男儿情怀。
真是太可笑了。
“你这个女人……你到底为什么能这么倔啊!”
萧凛似无奈一般长叹了一声。
傅念君没有回答他,冷风吹过鬓角,她淡淡道:
“萧大人还有话要说吗?没有的话我想回房了,此时有点冷。”
萧凛只是看着她,缓缓道:“我今天那么高兴,其实并不是因为宋廷战局失利……”
傅念君挑了挑眉。
萧凛只能自己往下说:
“你为什么要为难甄氏?”
他问出了这句话。
傅念君的脑子反应了一下,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萧凛是不是认为,她傅念君去“欺负”甄氏,是因为他?
他高兴的是这件事?
这世上的男人是不是都有点自作多情呢?
她把问题抛回去:“萧大人觉得我为什么要为难她呢?”
萧凛拧眉,到了此时,他当然也不会认为傅念君的表现是因为“吃醋”。
“我知道,你并不是一个心眼小、蛮不讲理的人,甄氏跟了我好几年,我知道她说话处事上固然有不得体之处,却完全算不得大奸大恶,你要对付她,我实在想不到理由。”
傅念君“唔”了一声,然后道:“萧大人这么说,只能说你对我是不了解。”
萧凛差点又要被她气死。
到最后,还是他妥协。
“她如果做得有什么不对的,明天我就让她来跟你道歉,她身份低贱,你就不要和她一般见识了。”
他想来想去,只能觉得女人之间,肯定是为些鸡毛蒜皮的事。
傅念君虽聪明,到底也是个普通女人不是?
萧凛后院的女人只有一个甄氏来拜访过她,应当是上次拜访让傅念君不愉快了。
她毕竟是王妃,大宋又是礼仪之邦,想来是这一点叫她看不惯了。
傅念君不置可否,只呵呵笑了两声,反问萧凛:“她是蕃奴,也是汉人子孙,她身份低贱,我身份就高贵了吗?”
萧凛咬了咬牙道:“你非要这样找茬?”
“我找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傅念君说完,笑了一下,再次转身离开。
萧凛板着脸,这一次终究没有再伸手拉她。
最终萧凛的怒气还是只能由那个甄氏去承受,不过傅念君佩服她倒也是个心性坚强的,第二天就听萧凛的话乖乖到驿馆来了。
面对傅念君这样刻意的欺负,甄氏不敢有一点脾气,甚至连上一次来时的轻狂也收了起来。
傅念君对她的态度却是算得上很和善,这让本来以为肯定要吃个闭门羹的甄氏十分摸不着头脑。
甄氏是辽人女子的作风,劝傅念君的话也直白。
在她看来,傅念君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能跟着萧凛这个大英雄大豪杰难道还不好吗?
就算她知道傅念君曾经嫁过人,大概还是个有点身份的人,但是她现在都落到萧凛手里了,还有什么好装贞烈的?
这些汉人女子就喜欢惺惺作态。
傅念君只悠悠对甄氏道:“既然你觉得我应该好好应了萧大人,那不然我今天就搬去你院子里和你一起住,我们姐妹好好交流一下怎么伺候萧大人?”
甄氏:“……”
她无言以对。
傅念君笑了一下,在甄氏的瞠目结舌中道:“言不由衷的话还是少说为妙。”
甄氏咬牙:“我怎么可能说言不由衷的话,我还多希望妹妹你到府里来,多帮帮我呢……”
这声妹妹可真够叫傅念君恶心的,她除了佩服甄氏的心态,现在也佩服她的脸皮。
“帮什么?”
傅念君一本正经且态度极认真地问道。
恶心回去,她一向很能做得出。
还能帮什么……
客套话而已嘛……
甄氏心底像有只小猫在挠一样,对面这个女人还真是难弄,偏偏又是萧凛的心头肉,动也动不得。
甄氏抽了抽嘴角,说道:“近来大王会在城里奉囯寺开棚布施,宋和西夏打仗,城里百姓多少也有点人心惶惶,正好每年这个机会城里也会请高僧开两次讲经会,城里大户一起捐些香油钱。”
萧凛这个幽州城里名副其实的主人,自然要首当其冲。
甄氏对着傅念君一副“你看我们多大方”的模样。
眼里还有对萧凛不可遏制的崇拜。
甄氏大肆宣扬了一下奉囯寺的布施会的隆重,才道:“妹妹你如果想去,也可以去看看,憋在这小小的驿馆里,人都会憋坏的。”
她想到了萧凛对她的嘱咐:尽量帮傅念君纾解一下心绪。
虽然想想就来气,却不得不乖乖听从。
傅念君倒是做出了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斜眼看了看甄氏:
“你不怕你家大王怕我跑了?他没和你说过,他有多怕放我出门被我跑了?”
什么叫伤口上撒盐!
甄氏气得肝都疼了,脸上却还是挂上了勉强的笑:
“怎么会呢……大王没有这样说过。”
傅念君笑了笑,萧凛现在是知道她跑不了。
“好啊。”
傅念君答应下来。
甄氏笑了笑。
傅念君继续做手头的针线,而且十分专心。
根本就没有要留饭的意思。
甄氏坐了半天冷板凳,无奈人家实在不搭理她了,只能自己悻悻然地出门。
出门后越想越气,恨不得就将眼前的驿馆一把火给烧了。
第616章 布施
甄氏身边的侍女都看不惯她今天在傅念君那里受的气,小声和她嘀咕:
“夫人不能太让她嚣张了,得想个法子治她。”
甄氏何尝不想治她,但是一想到萧凛对她着迷的模样就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嘛……”甄氏轻声说着:“我不动她可以,她要自己作妖的话,就不关我的事了不是么?”
说罢轻轻笑了笑。
能让萧凛厌弃傅念君的人,也只有傅念君自己一个人而已。
甄氏冷眼旁观这些日子,觉得萧凛的耐心也该到头了。
……
契丹人不开化,原本是根本不信教的,只是在后来取得了燕云十六州后,这一带原本就佛教盛行,因此契丹人也开始渐渐信奉,而王朝利用佛教往往也能办成很多事,甚至最大的胡汉矛盾,也能通过诸寺庙高僧得以缓和。辽太宗更是精通梵文,对佛教特加保护,在如今幽州城内,皇家寺庙大昊天寺、奉囯寺最是香火鼎盛,更有无数中小庙宇,契丹人、汉人皆侍奉佛祖十分虔诚。
听说最近奉囯寺的讲经会上还有两个吐蕃喇嘛前来辩经,由总秘大师觉慧主持,更吸引了许多不远千里而来的贵族hé píng民。
傅念君这两天神态很轻松,夏侯缨替她诊脉,说是胎象渐稳。
傅念君原本还以为自己到了这里会吃不好,谁知只有刚来的时候胃口不佳,如今吃多了契丹人惯常吃的肉食倒也习惯了,相反觉得还不错。
她每天都在庭中走动锻炼,体力也恢复地很好。
“你故意让这个甄氏对你动怒,就为了等一个去奉囯寺讲经会的机会?”
夏侯缨问道。
傅念君说:“甄氏不难引导,至于要怎么逃,现在萧凛对我的戒备还没有完全解除,恐怕这一次跑不了,但是有甄氏在,有一就有二,再慢慢计较吧……”
夏侯缨点点头。
契丹人没有宋人那么多讲究,萧凛知道傅念君要和甄氏一起去奉囯寺布施,也没有多说什么,派了一队亲兵保卫,自然其中也有陈灵之。
萧凛不是自信,而是确实进了幽州城,谁也没办法随便在他眼皮子底下带走他的人。
奉囯寺是皇家寺庙,从规模到气派都算得上是豪华,它的前身也是汉人修建的,因此风格也很让人熟悉。
甄氏是早和寺里僧人熟识的。
约定好了时辰,就准备开始布施银钱和斋粮米面。
许多城里城外,甚至流浪的契丹武士都一大早就排着队等候。
傅念君打着帮忙的名头,可是却什么忙都帮不上。
契丹人不重男女之防,所以甄氏和她身边的侍女也都姿态随意些,甚至为了表现萧凛的与民同乐,她还会和几个穿着邋遢、上了年纪的契丹老人说笑几句。
傅念君多少知道,这些都是城里和城外的牧民,契丹人曾经占领了汉家土地后,不习惯耕种,许多耕地都重新被放了牧场,这些牧民看着穷困,却不能小觑,大多都是第一批入主幽州城的契丹人之后,甚至很少会和汉人通婚,以契丹人的眼光来说,纯净的“血统”极高。
就是这些邋遢的牧民,倒是频频朝傅念君投来一些不友好的目光。
傅念君全然不在意,她身后是一堆气势昂然的亲卫,她狐假虎威地很理所当然,下面都是乌压压的人头,老人孩子挤做一堆,大多数都是质朴的百姓,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虽然都是朝着布施的银钱而来,却对佛家也算虔诚,朝着僧人和甄氏手下的护卫侍女频频行佛礼,对傅念君尤其恭敬。
她正不解,直到有一个孩子趁大人不注意溜到了傅念君面前,傅念君没有让陈灵之和身后的亲卫将他赶走。
那孩子睁着一对大大的眼睛,用契丹话磕磕巴巴地问傅念君:“你是女菩萨吗?庙里供的那种菩萨?”
傅念君笑了笑,回答他:“我不是,菩萨都是很心善的。”
她好像称不上那两个字。
那孩子听她会讲契丹话显然很兴奋,吱吱喳喳地继续说下去。
甄氏听到这话心里不开心,傅念君什么都不做,倒是因为生了一副好容貌还被认成女菩萨了。她忙让下人把他带走,对傅念君道:“野孩子不懂事,怎么能让他冲撞mèi mèi呢。”
傅念君笑了笑,说道:“没有,他还挺可爱的。”
随后在甄氏的目光下又补了一句:“多给他些银钱吧?也能买件新衣裳。”
甄氏:“……”
什么叫慷他人之慨,这就是了。
傅念君无意抢甄氏风头,转身到后头天棚里喝茶。
“姐姐觉得这样的地方有意思吗?”
陈灵之在旁边百无聊赖地问。
傅念君没理他。
“大宋的善人也都是这么做的?”
他话里带了两分轻讽。
“哪里的善人都必须这么做。”
傅念君回复他。
陈灵之撇撇嘴,解下了腰间的钱袋子扔给了身后的亲卫:
“拿去给前头。我也要做善人。”
他的钱袋子里都是银块,远不是铜钱能比的。
傅念君还呛他:“若真这么善心,将家里的金银都搬来才好。”
陈灵之竟然可怜巴巴地回了她一句:“那也得家里有啊……”
好像萧凛很亏待他一样。
傅念君横了他一眼,没有笑。
陈灵之倒是自己嘻嘻笑起来,压低了声音对傅念君道:
“这回萧统军使的事,我还没谢谢姐姐呢……”
谢她什么呢……
“谢谢你让我买个教训啊。”陈灵之晃了晃脑袋,感慨道:“他把杀耶律弼的罪二话不说就报上去了,可是到今天陛下都没说要怎么惩戒他,眼下宋和西夏开战,萧凛就更动不得了,你说,我是不是白费力了呢?”
听起来就像是纯粹的抱怨。
傅念君这才侧头对他微笑道:“枉做小人了吧?你还太嫩。”
陈灵之点点头:“是啊,所以更要经常跟姐姐你学学,下次一定好好想好后招,哎,也不知你什么时候才肯倾囊相授呢,不过没关系,好在我们有时间……”
这是威胁么?
告诉她她永远也走不了。
傅念君耸耸肩,不置可否。
第617章 老道
甄氏回头让侍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眯了眯眼,见傅念君又一直在和陈灵之说话,心中的不快再次泛滥。
这小将军才多大年纪?
她倒会勾人,一点都不肯安生。
甄氏让人把傅念君叫到近前来,说是自己这里忙不过来,请她“帮忙”。
傅念君还没走过来,人群里突然一阵骚动,甄氏回头,忙道:“什么人不守规矩?快些带出去。”侍卫回禀:“是个南方来的老道士。”
甄氏纳罕:“道士会来佛家的讲经会?”
这不是砸场子吗?
何况契丹人崇佛,道观也有,却很少,能在辽境的道士,多数是云游的穷道士,在中原混不下去的。
不过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底下的契丹人渐渐已经让开了一条路,紧跟着一个穿着道袍、头发白苍苍的微胖老道就走了上来。
老道士衣着不洁,且虽然看雪白的头发应当是年纪不小,不过面色红润,下巴上的肉尤其多,让人左看右看都看不出来仙风道骨,反而像是个天天大鱼大肉养出来的胖员外。
老道士手上的拂尘已经从白的快用成黑的了,他一边摸了摸肚子,一边走上前,指挥着布施的人:
“这些,都给贫道拿一些。银钱呢?听说还有银钱拿,来来来……”
他竟然伸手就要朝放着铜钱的前框里去。
一个侍从急忙回神,拉住了老道士,磕磕巴巴地用汉语说:“道长,这里奉囯寺的布施,是给向佛的有缘人,您是道家之人,恐怕……”
老道士却脸皮很厚:“佛道不分家,我吃你们几块饼、拿你们几个铜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侍从继续阻拦。
毕竟没有这样的先例,这老道也不知是哪里来捣乱的,他自己不觉得给道家丢脸,佛家也觉得忌讳不是。
老道士再三被拒,似乎有些动气了,说道:“大不了让三清祖师爷还你们如来佛祖这些钱粮就是,徒孙辈的账,你还来计较,走开走开!”
四下听得懂汉话的人皆是目瞪口呆,都说向佛向道的方外之人侍奉佛祖、三清至纯至真,什么时候听说过打着信徒名号出去骗吃骗喝还要叫上头神仙买账的?
在所有人的怔愣中,这老道士已经老实不客气,拿了一块饼就啃了起来。
那态度和气的侍从被人从后一把推开,是个虎背熊腰的契丹武士,骂骂咧咧地就要上去揪老道的衣领。
若非这里是奉囯寺,依照他们这些人平素的性子,其实早就是提刀来砍,不止是挥拳头了。
老道士只是埋头啃着饼,似乎根本不在乎耳边的叫嚣和越来越靠近他的庞大的黑影。
“等一下。”
一道声音响起,随着这声音,那契丹武士钵大的拳头也被人截住了。
傅念君走上前,对动手的亲卫点点头,那亲卫就推了推骂骂咧咧的武士,两人先站到一边去了。
甄氏不满:
“你喝止他做什么?”
难道她还真要来装菩萨。
傅念君看了她一眼,没回应,径自走到老道跟前,问道:“不知道长从何方来?又是修的哪个门派的道法?”
老道士将剩下半张饼塞到怀里,抬头看了一眼傅念君,笑眯眯道:
“贫道无来处,也无去处,走到哪儿是哪儿,修道更是遵从本心。”
傅念君有点失望,这老道士怎么看都是个疯疯癫癫骗吃骗喝的,讲两句话实在不像道法高深的,她还能指望自己从他嘴里听到近来中原战局的消息么。
傅念君还是吩咐左右道:“给道长拿一贯铜钱,装些干粮吧。”
“慢着。”
甄氏阻止她,说道:“没有这样的惯例,妹妹恐怕不知道,在场这么多人,若是给了这位老道长这么多,怕是后头的人要闹起来。”
更重要的是,凭什么让傅念君来做主撒钱?她算什么?
傅念君故作讶然地看了她一眼:“我没说要用萧大人手下的钱啊……刚才小将军的钱袋子呢?拿过来。”
陈灵之不知什么时候在后面靠着一棵树看热闹了。
傅念君甩了甩属于陈灵之的那只钱袋子,对甄氏说:“这不算用你家萧大人的钱了吧?小将军同意了,他年纪小,倒是很大方的。”
甄氏侧眼看了看陈灵之,他这样子,摆明对傅念君相当纵容了。
闹到最后,好像她甄氏才是最小气的一个!甚至还连累萧凛被傅念君暗指“不够大方”。
甄氏再次被傅念君气得肝疼。
傅念君拿了几快碎银子交给老道,比一贯钱可多多了。
“道长若是缺回乡的盘缠,这些钱也够,若是道长还要继续云游讲道,这些钱算我的一点心意,因为我与道门尚有一些缘分。”
这话也不是假的,静元观中的祝怡安,曾经给她指明了一些前世今生的方向,有这一段缘分在,见到落魄的道士,自己也该帮一帮。
老道士不客气地接过傅念君手里的碎银子,呵呵地笑了一声,对傅念君点头道:“有缘有缘,确实有缘分……”
说罢就转身走了,连谢都没说一句。
傅念君笑了笑,心底认定了这个老道士大概道行修为尚浅,刚才说的有缘之语不过是最敷衍的客套罢了。
她曾被一个道士、一个和尚都看出了来路,她的命与世间众人都不同,眼前这个老道却没看出来。
老道士的背影消失的人群中,傅念君也收回了视线。
人群中有百姓窃窃私语,都是朝着傅念君。
傅念君也不习惯离这些契丹人太近,便又转头回到天棚下。
甄氏也不想再让她帮忙了,帮来帮去只帮得她自己一包气。
陈灵之在傅念君身边笑:“姐姐这善事做得好。”
傅念君不想多解释,问他道:“我能去听听讲经会吗?既然都到了奉囯寺,也应该上柱香。”
陈灵之反而诧异道:“自然。你又不是坐牢。”
呵。
傅念君现在对他这种装聋作哑的行为彻底无言。
她进奉囯寺,身后依然跟了一大串人,很多百姓也认得萧凛身边人的装束,都知道主动避开。
第618章 有缘
中原虽然庙宇很多,但是过多沾染世俗,所以其实论佛法高深,未必及得上大辽的高僧,辽的密教学、法相宗丶华严宗都十分受人推崇,这些教派的高僧许多都专注于翻译钻研佛经,不似大宋的高僧一般精通琴棋书画,如今大宋的高僧,绘画篆刻书法,比文人更似文人,在求佛刻苦一道上自然就落了下乘。
这奉囯寺的总秘大师觉慧更是曾经远赴婆罗门取经拜师,中原自唐代玄奘大师西行取经后,已鲜少有这样的高僧问世了。
傅念君对佛学只能说薄有涉猎,但是比之陈灵之可以说是好上不少,陈灵之契丹话本就说得不好,辩经更是听不懂,所以没坐多长时间就借口溜出去了。
告一段落后,傅念君喝了寺里的清茶,就借口更衣解手。
她在奉囯寺里转了半圈,身后的侍女亲卫皆是虎视眈眈。
解手出来的时候,亲卫们都避开了,两个侍女竟然也消失不见了。
傅念君看见院落西侧开了一扇小小的角门,正露出一条门缝,她会心一笑,心想甄氏还真是用心良苦。
她摸了摸肚子,走向了那道小门,伸手推了推,看见门后似是延伸到后厨,隐约有许多人影在晃动。
今天寺里要准备大量的斋饭,肯定是人手不够,一定也有很多临时的帮手流窜,忙中又容易出乱,从这里溜出去是条很好的路线。
傅念君笑了笑,合上了门。
转身朝另一个方向去了。
夏侯缨还在驿馆里,她自然不能扔下,何况甄氏觉得自己就那么蠢吗?就她这样什么都没准备就贸贸然跑出去,绝对是跑不了的,甚至悲惨一点,自己这个长相,很快就被外头的契丹人给掳回去了。
契丹人抢一两个汉人女子,官府都没权说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