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论外戚的自我修养[宅斗]-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厢房内,顾明珠等人聊得正欢,后院一个负责种地的婆子急匆匆来报,说顾明珠之前种下的辣椒花开了,问她是否要去看一看。
  张嫣和周湘湘听得好奇,顾明珠也不藏私,带着众人前往花园。
  “真有你的,竟然将花园开辟为菜地,难道以后再有客人来,你都带她们来参观菜园子不成?”
  她们走过一座石桥,石桥九曲回肠却十分狭窄,只能前后穿行而过。
  周湘湘站在顾明珠身后,一边参观一边调侃她。
  “有何不可,各种名贵的花你们什么没看过,可辣椒花你们有谁看过?”
  周湘湘与张嫣都摇了摇头,这倒是没看过。
  “这就对了,今天带你们开开眼界……”
  话没说完,一只黑色的野猫突然从假山上跳了下来,恰好落在了周湘湘脚下。
  周湘湘最怕猫,尤其是黑猫,她吓得不住惊叫,失措之下退到了栏杆边缘,眼看就要跌落池塘中。
  顾明珠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臂,将她揽了回来。
  一时间众人都惊魂未定的样子,那只野猫也不知所踪。
  顾明珠长叹一口气,眼角余光却看到了站在池塘边的顾继祖,他正傻乎乎地朝桥上看来。
  她当机立断,也不看什么辣椒花了,直接带着众人下了石桥:“这几日花园野猫有点多,既然湘湘你怕猫,今日就不逛园子了,不如还是回我的院子吧。”
  周湘湘佯装镇定地点点头,又饱含歉意地看了张嫣一眼。
  张嫣因为她是周启方的妹妹,微微一笑安抚她道:“其实我也怕猫,回去也好。”
  傍晚时分,顾明珠将二人妥帖送走后,冷着脸将顾明金、顾明玉连同刘英儿和张珍珍喊到自己院子里。
  “我已知会了大伯母和姑姑,除了英儿表妹和明玉表妹年纪还小还,珍珍表姐和明金堂姐,哦,还有继祖堂哥和张家表哥,我会让母亲为你们挑一门亲事,放心,定然都是家世清白的好人家。”
  顾明金叫道:“我不嫁,你能给我找到什么好人家,要嫁你自己嫁,我自己的婚事,我自己做主!”
  “哦,你要怎么给自己做主?打算耍什么手段?”
  顾明珠强忍着心中的怒气,她千想万想,就是没想到这帮人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算计自己的朋友。
  这是她的逆鳞,谁都不能碰。
  “谁耍手段了,你不要污蔑人。”
  顾明珠不耐跟她对峙,她最近要烦恼的事情太多了,实在没有这个心思,便直接以势压人道:“不必再说了,如果你不想我帮你挑,你自己挑也行,商人、乡绅、或者是读书人都可以,一个月为限,找到了告诉我。”
  顾明金有些委屈,心想,凭什么你嫁入豪门吃香的喝辣的,享福一辈子,自己就得吃苦受穷。
  她还想反驳,又想起那日潘佩兰说的话。
  有些事情不必让顾明珠知道,她根本不会真的为自己打算。
  张珍珍坐在一边没吭声,此时闻言便道:“表妹,我想好了,我要嫁商人,很有钱的那种,年纪不能太大,长相要我看得顺眼。”
  顾明珠点点头,又看向顾明金。
  顾明金只好委屈道:“我,我想嫁乡绅,家里有很多地的那种,其他的要求和珍珍表妹一样。”
  这就好办了。
  又过了十日,周家派人来送喜,说家里的大公子周启方被皇上钦点为状元,顾明珠笑嘻嘻地命人给了赏钱,又问她三甲的名字。
  送信的婆子是个机灵的,很快就报出了榜眼和探花的名字。
  榜眼顾明珠不认识,探花却出乎她的意料,竟然是孟承。
  “小姐认识这位孟公子?我听我们家少爷说,孟公子才学与我们家少爷不相上下,但是殿试的时候,皇上看他相貌出众,便钦点为探花。”
  我朝不知道哪代流传下来的风气,总喜欢点一些相貌出众的男子为探花。
  大概是为了打马游街时能撑撑门面?
  毕竟十年寒窗苦读,能少年中进士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大部分的进士都年纪颇大,打马游街时连同龄大妈的热情都吸引不了,更别提小姑娘了。
  第二日,二甲的进士们便会打马游街,赴皇上在别苑举办的琼林宴。
  顾明珠和张嫣应周湘湘之约来到揽月楼,这次她们定了一个临街的厢房,只要推开窗便能看到街上的情景。
  “我哥哥说让我一定要来看,诺,我还买了花,一会咱们扔给他。”
  这就又是我朝传统了,打马游街的进士会受到百姓鲜花的“洗礼”,当然,不是人人都能享此殊荣。
  周启方大概是怕孟承颜值逆天,害得他一朵鲜花都收不到,于是早早就吩咐了妹妹准备了一堆鲜花,务必在他路过的时候,使劲往他身上砸。
  顾明珠觉得周启方这人十分有趣,便道:“一会咱们一起砸你哥哥吗?”
  周湘湘大方道:“那倒不必,你们尽管喜欢谁就砸谁,不必理会他。”
  张嫣手中拿着一朵玫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一会,大街上便响起了吹吹打打的喧闹声。
  周湘湘推开窗往外看去,笑着道:“来了,快,彩娟,拿一支花给我。”
  顾明珠也起了凑热闹的心思,拿着一朵玫瑰便趴在了窗边,就等周启方经过,让他好好感受一下鲜花雨的感觉。
  可惜三人都高估了自己的投掷能力,不是准头不行,就是力量不够,眼看着周启方都快过去了,还没一朵花扔在他身上。
  周启方也郁闷,扭头看向二楼,朝周湘湘做了一个鬼脸。
  顾明珠看着好笑,便一个使劲,手里的玫瑰稳稳地朝下飞去,不偏不倚地落入了路边,一个背对着自己的男子怀中。
  那男子一身黑衣,手执红色玫瑰扭头朝上看来,不是程鹤川又是谁。
  顾明珠脸一红,躲进了窗户后头,心想,这人怎么阴魂不散的。
  走哪都能遇到。


第42章 第 42 章
  42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顾明珠跟着父亲母亲一起,跟着引路的宫女穿越幽长的走廊,低着头进入大殿,按照指引坐在了角落里,尽量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没办法,胆小。
  根据一般定律,这种众人集聚的宴会,都是要出事情的,单看这事情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罢了。
  顾明珠见他爹左顾右盼,一点也不紧张的样子,赶紧嘱咐他道:“爹,让你背的那些,都背熟没?”
  顾镇回头,神色放松地眨眨眼:“放心,你要对你爹我有信心。”
  顾明珠觉得一阵恍惚,自从那天身份被人叫破后,顾镇便把心一横,剃掉了满脸的络腮胡子,露出了本来的面貌。
  这可惊坏了顾明珠,连续好几天都围在他身边念叨:“为什么爹爹的相貌都被姐姐继承去了,我竟然一点都没集成到。”
  逗得顾镇哈哈大笑。
  这一笑不得了,顾明珠更被晃瞎了眼,心想,老爹突然变帅哥,我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习惯习惯。
  又过了一会,参加宫宴的人陆陆续续都来齐了,基本都是皇亲国戚、豪门勋贵,比较有体面的都被安排在靠近龙椅的地方,比如承恩公张家、辅国公王家等。
  果然,程鹤川穿着黑衣走进来的时候,被宫人引到了顾明珠隔壁桌。
  所有人都是拖家带口地来参加宴会,热热闹闹地挤在一张食案后,唯有程鹤川一人,挺直腰背,孤零零地坐在角落里。
  想到那支雕工不错的乌木小狐狸发簪,顾明珠趁人不注意偷偷凑到他身边。
  程鹤川听到动静扭头看她,黑色的琉璃珠子一片清淡之色,像是面对不太熟的人,充满了疏离之感。
  弄得顾明珠莫名其妙,但来都来了,那也只能硬着头皮道:“你的发簪我收到了,小狐狸很可爱,你在哪家首饰铺买的,雕工很好,改天我也去看看。”
  程鹤川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没说话,一副不想搭理顾明珠的样子。
  ……什么情况,顾明珠摸不着头脑,又见人渐渐多了起来,也不便久呆,又悄咪咪地回了自己的座位。
  程鹤川在她走后,摸着手指上的伤口,抬头看她的背影。
  皇上身边的大太监走到御座前,高声道:“皇上驾到!”
  原本还吵吵闹闹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众人走出食案,跪在一旁,以首叩地,恭迎圣驾。
  待皇上亲口说了“平身”后,众人才回到座位坐好。
  此时,宫宴正式开始,美食佳肴如流水般送到了食案上,供人品尝。
  吃了没多久,何贵妃忽然站起来,要敬皇上一杯酒。
  这是不和规制的,宫宴第一杯酒应该由皇后敬才是,但何贵妃言笑晏晏,迫不及待的模样,像有什么天大的好消息要和众人分享。
  果然,只听她娇声道:“皇上,坤儿的李良媛有喜了,臣妾迫不及待要告诉皇上这个好消息呢。”
  皇上一听,果然大喜,他儿子不多,养到成年的皇子就剩下太子朱睿和三皇子朱坤,而三皇子又即将有他们这一辈的第一个孩子。
  这意喻着皇家子嗣繁茂,怎能让他不开心呢。
  他笑着对三皇子招了招手:“坤儿,过来,哈哈,是要当父亲的人了,来,陪父皇喝一杯。”
  三皇子脸上也带着一股得意劲,仿佛此时肚子里揣着个娃的是他一般,还对着太子微微一笑。
  待这父子二人喝完酒后,何贵妃又似无意道:“说起来,太子成亲比我们坤儿还早几个月呢,后院里这么些人,怎么一个喜信都没有啊?”
  这话就比较诛心了,简直是在直指太子的“生育能力问题”,太子的脸在众人探究的目光中一下子变得通红。
  太后坐在一旁冷笑一声道:“哀家给你送去的那几个侍妾,可都是好生养的,你不会是被太子妃拘在房里了吧。”
  顾明月惶恐地跪在地上,讷讷道:“天后娘娘……”
  眼看着就要认下的模样,皇后立时出来解围:“母后,这就是儿臣的不是了。”
  “哦,这里又有你什么事。”
  皇后正色对皇帝道:“皇上,是臣妾和睿儿说,让他务必先生下嫡长子。”
  何贵妃脸色霎时暗了下来,当初立太子的时候,皇上本想立她的坤儿为太子,奈何周阁老那个老匹夫,带着一帮大臣坚持立“嫡长”的朱睿为太子。
  僵持了三个月,最后以皇上的让步结束。
  当初选秀的时候,她明明处处都压张皇后一头,却偏偏在最后,成了良媛,矮了她半截,这些年来,她忍辱负重,为了的就是她的坤儿能登上大宝。
  这让她如何能甘心。
  不过……皇上也是庶出,最疼爱的儿子也不是嫡出,皇后此时提出“嫡长”,说不定会惹怒皇上?
  何贵妃心中不由得有些得意,想看着皇上大怒,斥责皇后的样子。
  结果出乎她的意料。
  皇帝只是长长叹了口气,又看了太子一眼,才道:“皇后……所言甚是。”
  随后挥了挥手,就要揭过此事。
  皇后一直紧绷的神经也终于松了下来,她在堵。
  堵皇上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非嫡非长,堵他对于“正统”有着几分不为人知的执念。
  她赌赢了。
  顾明月被皇后让人扶了起来,经过皇后身边时,她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对顾明月道:“今年年底,你若还没有身孕……”
  顾明月心中悲凉,却还是强忍泪意点了点头,在宫女的搀扶下回了太子身边。
  顾明珠咬了咬牙,她不禁想,为什么自己这么弱小,面对这一切困境,显得如此无能为力。
  她提了裙摆准备上前,却被一直等在一旁的福荣长公主抢了先。
  “皇兄,既然今儿有这么好的喜事,恰好我这里也有一件想告诉皇兄。”
  皇上和福荣公主并没什么身后的感情,但太后在场,他还是要给点面子的。
  “既然是喜事,那便说吧。”
  “我想为犬子求取辅国公长房的嫡长女为妻,请皇兄赐婚。”
  皇上想了想,忽然道:“那个女孩,不是和镇国……”
  他朝程鹤川看去,有心问他几句。
  太后却适时发话:“皇帝,既然辅国公府也没意见,这件事我看就定了吧。”
  皇上明白太后的潜台词,他若不赐婚,太后也会下懿旨。
  何贵妃看了看皇上的脸色,跟着帮腔道:“皇上,依臣妾看,这两个孩子郎才女貌、门当户对,是个好姻缘,您不如就锦上添花一下,为他们赐婚吧。”
  他见程鹤川脸上没有露出惊讶或者反对的神色,想必早已知道此事,既然如此,他便点点头允了此事。
  福荣公主与辅国公便行礼谢恩,两人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只有坐在角落里的程鹤川,烛光打在他脸上,照出了一片阴影,神色晦暗难辨。
  顾明珠四下看看,确定没有人要再冒出来分享点什么喜事后,才走出食案跪在了殿中。
  “皇上,臣女有两件宝物要呈给您。”
  皇上本来正在和贵妃说话,闻言不由得大喜:“可是你之前说的玉米和红薯。”
  “回皇上的话,正是。”她从随身携带的布袋中拿出了这两样东西,交由身边的小太监递给了皇上。
  玉米和红薯都反复清洗过,皇上直接拿起来看了看,奇怪道:“这两样作物要如何食用?”
  他原本以为是大米、小麦那样的作物。
  “回皇上的话,做法有很多,直接简单蒸煮都行,也可以做成菜肴食用,红薯和玉米都微甜,不但味道极好,食用后也十分饱腹。”
  皇上又详细问了几个种植中的问题,顾明珠推脱自己不懂,将顾镇推了出来,让他解答皇上的疑惑。
  顾镇虽然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太靠谱,但此时却突然靠谱上身,不但进退有度,口才流利,还能举一反三,将自己设想的推广草案也一并说清。
  福荣公主坐在一旁,仔仔细细将顾镇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忽然冷笑道:“果然是他。”
  李纪和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闻言不由得道:“母亲,你说是谁?”
  “没什么。”福荣公主嘴上敷衍了他两句,又继续盯着顾镇看。
  当年她将顾镇召入公主府,本想让他当入幕之宾,一夕欢好,没想到这人喝了一点酒就醉得人事不省,不管怎么叫都没用。
  气得她不行,本打算换个日子再说,没想到却等来他奉命出京为官的消息。
  他为了躲自己,连前程都不要了,这件事让福荣长公主一直耿耿于怀。
  没想到多年后,又见面了。
  福荣长公主微微眯了眯眼睛,心里冷笑三声。
  顾镇讲完后,皇帝满意地连喊三声“好”,又扭头嘱咐太子,让他尽快去嘉定伯府实地考察一番,也好尽快让大臣们拿出一个推及民众的解决方法。
  叹了口气,他对顾镇道:“此乃社稷之功,利在千秋,是该赏赐丹书铁券,回去等着吧。”
  顾明珠心里松了口气,只要不造反,他们这家人的小命就算是保住了,规规矩矩地跟着父亲一起磕头谢恩,回了自己的座位。


第43章 第 43 章
  43
  宴会过了一半,皇帝突发奇想,要去御花园赏一赏夜海棠。
  天子随意的一句话,下面的人就得像陀螺一样高速转起来,等她们这群人跟着皇上的圣驾慢悠悠走到御花园时,整个园内都挂满了灯笼,烛光照得如白日一般。
  很难想象这样一晚,花费几何。
  皇后见此处并不宽阔,便让小辈们自去赏花玩耍,不必跟在他们跟前伺候。
  如此一来各家的小姐公子都十分欢喜,纷纷去找自己相熟的人玩耍,顾明珠有心和姐姐说上两句,无奈她身为太子妃,一刻不得松快,得规规矩矩跟在皇后身边伺候。
  顾明珠只好作罢,去找张嫣说话。
  因为事发突然,并未限制什么男女大防,张焕也没乱走,就在张嫣跟前陪她说话,见顾明珠走了过去,也不避开,反而凑上前来问她。
  “你那日说的什么方程式我懂了,你出一道题考考我。”
  没想到张焕竟然如此痴迷数学,她想了想,随口问道:“有一位妇人在河边洗碗,路人问她家中来了多少客人,怎么要洗这么多碗?妇人回答说,每两位客人合用一只饭碗,每三人合用一只汤碗,每四人合用一只菜碗,这里一共有碗65只,你能算出来她家来了多少客人吗?”
  张焕觉得有趣,嘴里将题目反复念了三遍,沉下心就开始思考。
  趁着他一个人站在边上思考的缝隙,顾明珠拉着张嫣说话:“上次我拜托你帮忙相看的事,进展如何了?”
  张嫣道 :“已托家里的亲戚去看了,家境殷实的商人与乡绅,想必不会太难。”
  “还有年纪相仿,得是头婚,家里不要一大堆小妾……”
  张嫣摆手笑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挑女婿呢,你这也太尽心了。”
  “说什么呢,女人嫁人那是一辈子的大事,必然要千挑万选,也要让她们自己相看过了,心里愿意才行,不然将来得埋怨我的。”
  “听你这么说,倒显得我们更没自由了。”
  “怎么了?”
  张嫣似乎有点难以启齿,四下看了看,拉着顾明珠站到一边。
  她这些天被这件事折磨得吃不好睡不好,终于有个信任的人了,便想倾诉一番。
  “我父亲想和辅国公府联姻。”
  “把你嫁给王怀仁?那怎么行,那家伙……那家伙就是个色胚!”顾明珠急忙小声道。
  张嫣脸上露出怅然的神色:“我如何不知。”
  “等等,辅国公府不是才和福荣长公主府结亲吗?”
  “你可知为何辅国公府能在世家勋贵中长盛不衰?”
  顾明珠摇头,这她还真没研究过。
  “因为他们从来不站队。”
  “那和福荣公主府的婚事?”
  “就是因为躲不过福荣长公主的婚事,他们这才把注意打到了我头上。”
  姜还是老的辣,左右逢源,都不得罪。
  之后不管是哪位皇子得登大宝,他们家都是风光的辅国公府,都有皇家亲戚能攀得上。
  “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我能怎么办,左右不过是闭着眼睛嫁过去吧,反正都一样。”说到这里她有些颓然,整个人像失了神彩般暗淡。
  “嫣儿姐姐,人的一生似白驹过隙,十分短暂,虽说很难真的随心所欲而活,但是,我们也不能活得迷迷糊糊、浑浑噩噩,就算境遇再难,我相信一定是有办法的。”
  就像她刚穿越到一个古代五岁农家女娃娃身上时,也觉得人生没什么趣味,在古代,女人活得多么艰难,她难道不知道吗?
  可就算再清楚,她也一直不停地安慰自己,不要怕,向前走,总有办法解决的。
  结果磕磕绊绊就走到了今天。
  话还没说完,李嘉柔便带着赵芸娘走了过来。
  她脸上带着快意的笑容,柔声对张嫣道:“听说你们家要和辅国公府联姻了,恭喜啊。”
  “你胡说什么。”张嫣别过头去,不肯看她。
  “我是不是胡说,你我心知肚明,我是特意来恭喜你的,你怎么不领情呢?”
  李嘉柔一想到刚刚听到的消息,心里的得意简直要溢出了,她从小就喜欢和张嫣比,比相貌、比衣服首饰、比名声,以后也做好了要比嫁人比夫君比儿子的准备。
  却没想到,她会被嫁给王怀仁那个蠢货。
  如此一来,她就不能和自己抢周公子了,这可不就是天大的好事吗。
  赵芸娘来之前就被李嘉柔勒令跟在她身边别乱说话,张嫣她不好怼,可这里不是还有个顾明珠吗?
  “啊,原来你也在这里。”她像是才注意到顾明珠一样,浮夸地惊讶了一下,“很可惜,李公子要和王家大小姐联姻了,王家公子也……呵。”
  关我屁事,姐姐您可真闲。
  “我姐姐的事情就不劳你们操心了,你们要是很闲的话,没事不如多看看书,人能聪明点不说,心胸也容易开阔一些。”
  张焕快步走了过来,一把将张嫣护在了身后,雪白的小脸上写满了不悦,一点面子也没给李嘉柔和赵芸娘留。
  就差指着两人的鼻子骂她们傻了。
  李嘉柔脸色一僵,她从小到大从没被人这样指着骂过,心里气不过,又不敢跟他闹起来,只能冷哼一声,带着赵芸娘走了。
  张焕冷着脸安慰了张嫣几句,又对顾明珠道:“我解出来了,三十、二十、十五,对吗?”
  顾明珠点点头,被他痴迷数学的精神感动了。
  经过此事后,张嫣精神便不太好,两姐弟借口不舒服,与顾明珠道别。
  顾明珠叹了口气,只好一个人在园子里游荡。
  这御花园是好看,可惜如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这么看,其实也没什么意思。
  反倒是被困在其中的人,得发疯吧。
  她随意走动,恰好遇到一群贵女在围着李嘉柔聊天。
  顾明珠站在树后,恰好听到他们说“永宁侯”的八卦,不由得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我记得王家大小姐是和永宁侯从小定亲的呀,怎么忽然就要嫁到公主府去了。”
  “我听我母亲说,王家早就想和程家退亲了,只是永宁侯一直不同意,这才拖到了现在。”
  “说是前几日王家派人去退亲,永宁侯又同意了。”
  “怎么又同意了?”
  “据说王家才给了一千两白银,永宁侯就同意了。”
  几个贵女你看我,我看你,皆是满脸不可信的表情,才一千两白银,永宁侯就同意了?
  那永宁侯府得多穷啊。
  天啊,这样的人家,谁嫁进去谁倒霉。
  “我看京城是不会有人和永宁侯府联姻了。”
  “是啊,那样落魄,不如娶个商人妇好了。”
  话一说完,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仿佛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顾明珠拂开眼前的树枝便走了出去。
  “镇国公乃开国功臣,多年来一直镇守辽东,为的就是保护我朝疆土不为外族所侵,保护百姓不受战乱掳掠之苦,而你们,一个一个养尊处优地在京城享福,不知人间疾苦,竟然还有脸在这里嘲讽镇国公的后人,我真是为你们感到羞耻。”
  她憋在心里许久的话,就这么一口气说了出来,竟然感到莫名的畅快,狠狠出了一口浊气。
  管他得罪谁呢,反正她丹书铁券在手,怕什么。
  几个贵女被她这番言论惊到了,几个胆小的纷纷往后缩,只有几个嘲讽得最厉害的,还色厉内荏地强撑着脸面。
  “你,关你什么事,你在这里出什么头?”
  “当然是因为你们的无知言论污了我的耳朵,我不屑与你们为伍,以后赏花宴会也不必叫我了。”说完她一甩袖子,高高抬起头走了。
  走了两步又有点后悔,觉得自己的发挥好像不太好,并没有展示自己的终极水平。
  才绕了花圃走了一圈,就发现程鹤川一个人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树枝上挂着一盏灯笼,照得他整个人忽明忽暗。
  他又穿着自己标志性的黑色衣衫,身上散发着一股幽冷的寒气,如鬼魅夜行。
  怪吓人的。
  “你坐在这里做什么。”
  “赏花。”
  她扭头看了看周围光秃秃的树丛,心想这地方赏花是真不错。
  可以锻炼人的想象能力。
  “哦,那你慢慢赏吧。”
  “等等。”
  又有什么事?
  “为什么每次见到我,你都急着走。”
  顾明珠摸摸下巴:“有吗……”
  好像是哦,她赶紧描补道:“又没什么事,不走做什么?你又不想和我说话。”
  程鹤川一手放在石桌上,把玩着一个小巧的酒杯,如果仔细看,会发现他的手在微微发抖,明显是紧张的。
  因为不知道要说什么,可又必须得说什么。
  顾明珠看得无奈。
  又来了,你这么沉默寡言,动不动就神游天外,我站在一边也很尴尬的好不好。
  “你那个发簪在哪里买的,现在可以告诉我吗?”
  程鹤川抬头看她,抿了抿唇道:“不是买的。”
  “什么?”
  “我自己做的。”
  送人亲手做的礼物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代表暗恋,一个是因为穷。
  顾明珠选择相信第二个理由,于是了然地晃了晃脑袋,夸赞道:“做的真好,我很喜欢。”


第44章 第 44 章
  44
  送人亲手做的礼物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代表暗恋,一个是因为穷。
  联想到两人之间的具体情况,顾明珠非常有自知之明地选择相信第二个理由,于是了然地晃了晃脑袋,夸赞道:“做的真好,我很喜欢,没想到你还擅雕工。”
  程鹤川的黑眸里几乎一瞬间迸发了一种近乎是“欣喜”的光芒,但很快这光芒又暗淡下去。
  “你和你姐姐,感情很好吗?”
  “当然啦,我从小就跟着她后面跑,她对我就像照顾地主家的傻闺女一样,特别好。”
  “为什么是地主家的傻闺女?”
  “这是个,怎么说,打个比方,说明我姐姐对我很好,有什么好吃的先紧着我,什么事情都替我做好,处处照顾我。”
  “你的丹书铁券是为她求的吗?”
  “你怎么知道?”顾明珠瞪圆了眼睛,她还以为自己瞒得很好。
  “你为什么觉得她会出事?”
  “不是啊,只是未雨绸缪而已,如果没出事最好,就把这丹书铁券放在家里,那也是很光荣的事情嘛,没事还能震慑一下那些想欺负我的人。”
  “有人欺负你?”几乎是不经思考地脱口而出,他的脸上露出了关心的神色。
  顾明珠摆摆手,不在意道:“其实也算不上欺负,言语上挤兑几句罢了,有人欺负你吗?”
  “怎么会,没人能欺负我。”
  不知道什么时候,程鹤川已经站了起来,负手立在顾明珠身侧。
  两人便十分自然地沿着石子小路超朝前走去,明月当空,一路繁花,阵阵凉风给这个夜晚吹来几分燥热的味道。
  两个人谁都没说话,蝉虫声寥寥,世界仿佛忽然安静下来,只有胸口砰砰的心跳,似乎预示着什么。
  这种感觉既陌生又熟悉,顾明珠不由得有些茫然。
  她随口找了个话题,俏声道:“你看,这个灯笼上写了字。”
  他沿着她伸出的手指看去,果然见一个挂着流苏的红色八角宫灯上写了一行字。
  “这是灯谜,大概是准备得匆忙,灯笼又不够,便将去年元宵的灯谜灯笼拿出来凑数了。”
  “我看看,写的什么……”她个子矮,那灯笼挂得又高,一时之间看不清,只能凑近了仰着脖子看,“是非只为多开口,打一字。”
  歪着头想了一回,还是没想出来,又问程鹤川:“你猜到了吗?”
  “匪。”
  “什么?”顾明珠伸出手,掌心朝上,想让他在手里写一下。
  程鹤川没去接那只手,只伸出手指,临空写了一个“匪”字,并道:“是非开口,匪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