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宠冠六宫-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衍一笑:“晚晚,在我面前不须拘谨。我怎么看都觉得骆先生比我凶,怎么你怕我却不怕他?”
    骆宜修心中讶异。即使是对自己的儿女,顾衍似乎也从未用这样亲近的语气和他们说话。
    颜舜华自然不是怕顾衍。她只是不知该怎么面对顾衍。若是以前,她不仅不会怕顾衍,还会扑进顾衍怀里,炫耀般把自己的想法全都说出来——从来不会管自己的想法有多天真、有多稚嫩。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
    颜舜华抬眼望向顾衍,对上了顾衍温和的双眼。一直到病逝,顾衍对她都极好,即使到后来对所有人都产生了怀疑,她也从不曾怀疑顾衍,因为这个人在她最软弱、最脆弱的时候把她抱在膝上,成了她最坚固、最安全的后盾。
    如果不是她相求,顾衍还会不会复立顾成晁为太子呢?颜舜华心中掠过一丝迷茫。只是顾衍已经在眼前,她来不及思量更多的事,只好打起精神继续商量修缮之事。
    若她没记错的话,明年会有一场水淹京城的祸事。水漫上京城之后,不少达官贵人直接乘船离京,依稀像是多年后弃城出逃的情景。那时顾成晁已经被废,顾衍病发,朝廷上下乱成一团。这样的朝廷,自己就能把自己弄得溃不成军,如何能抵挡外敌?
    当初“南朝廷”南逃,东华郡王夺回京城,命骆宜修主持城防和水利的重修,“南朝廷”返京后有一年的水量比明年那场洪灾还要大,但却没有再把京城淹掉,可见骆宜修是可以阻止明年那场闹剧的。
    颜舜华心中稍定,不再去猜想太多,认真与顾衍、骆宜修商讨起来。
    骆宜修自然也不会顾忌顾衍在场。他依旧仔细倾听颜舜华说话,然后给出建议或者夸奖一二。
    倒是顾衍,听着听着就出了神。他想到那个比自己稍长两岁的女孩儿,想到那女孩儿也是一样侃侃而谈,也是一样聪慧可爱,她是沈老太爷爱如珠玉的掌上明珠,他是黯淡无光的所谓皇室宗亲。那时他从未想过自己能登上帝位,自然也从未想过自己能与她携手白头,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嫁人,眼睁睁看着她无力抗争,眼睁睁看着她留下一个女儿撒手人寰。
    那么好的女孩儿啊……
    颜正卿怎么舍得她受那样的委屈!
    颜正卿!颜正卿!颜正卿!
    顾衍心中宛如被剜了一刀,一直流着血,许多年都好不了。也许她不是最好的,但她再最好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在他心中便再无人可超越。
    顾衍见颜舜华与骆宜修商量得差不多了,便伸手将颜舜华抱到膝上:“晚晚,以后你当我的女儿可好?”


  ☆、第51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五十一章
    以后你当我女儿可好?
    这样的话,顾衍并不是第一次问,颜舜华也并不是第一次听。那时颜舜华虽然与颜正卿相见得少,但也记得自己的父亲,因此一口拒绝了顾衍。即使一切重来一遍,颜舜华也不会改变。她望着顾衍,黑溜溜的眼底满是认真:“我有爹爹啊。”
    顾衍听到这样的答案,不算太意外。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成为皇家人,更何况是颜舜华这种脾性。顾衍挑眉说:“这样吗?但是也可以不止一个爹爹。”顾衍向颜舜华数起当他女儿的好处,“当了我的女儿,你就可以有自己的食邑,每年可以坐着收很多钱;其他人都会来巴结你,讨好你,绝对不敢轻侮你。到时你可以随时进宫来找我玩,有人欺负你了我会帮你出头。怎么样?”
    骆宜修心中暗惊。顾衍虽不是什么百年难得的明君,但也不是昏庸之辈,谁曾见过他这样诱哄一个半大女娃娃?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皇帝的女儿这么不值钱,求着别人当别人都不愿当!
    他看向颜舜华,想暗示颜舜华答应下来。颜舜华自幼失母,颜老夫人又是那样的人,若能被顾衍收为义女往后就再也不须受半点闲气了——谁那么不长眼,敢和顾衍亲自收的义女过不去?
    颜舜华却摇头拒绝:“不要。”
    顾衍不怒反笑:“好,不要就不要。”他解下腰间的令牌,“拿着这个牌子,你一样可以自由进出皇城,有谁敢欺负你你一样可以来找我。”
    颜舜华看着那熟悉的令牌,停顿片刻,把它接到手中,仔细地看着上面繁复的纹路。这是代表着一国之尊的令牌,她甚至曾经凭着它号令过禁军。她郑重其事地把令牌收好,“嗯”了一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有事一定会进宫。
    顾衍就喜欢她这份理直气壮、理所当然。他笑着说:“没事也可以进宫。”他不曾想过自己会坐上那个位置,自然也没有应对一切的准备。这些年在御座之上,他都是走一步停一步,怕自己走错了,怕自己没权衡好。有的人他想相信,却又忍不住怀疑。若是兄长没有暴毙,一定能做得比他好吧?顾衍扫了扫颜舜华的脑袋,神色透着难掩的寂寥。
    颜舜华安静地让顾衍摸头。
    顾衍望向骆宜修,说道:“这些年多亏了有骆先生在。如今朝中都是蝇营狗苟之人,不是为名利汲汲经营,就是为财帛费尽心思,没哪个是像先生这样真正为天下百姓着想。若不是有先生,朝中恐怕早就乱了。”朝中大多数能办事的人都是骆宜修举荐的,骆宜修为了辅佐他可谓呕心沥血。
    骆宜修见顾衍眼中满是诚挚的感激,心中微微感动。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天下学文学武的人哪个不是存着这样的想法。能得君王这样推心置腹,便是再辛苦也值得。
    骆宜修说:“只要圣上求贤之心不改,天下能人都会齐聚朝廷。”
    顾衍点头。
    君臣又谈起了别的话题。顾衍走后,骆宜修看着旁边还是个小豆丁的颜舜华:“晚晚,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颜舜华说:“哪有什么事?”
    骆宜修说:“陛下对你可不一般啊。”他打量着颜舜华。颜舜华年纪虽小,长相却非常出挑,如今是偏于可爱,日后可能就不一样了。能得圣上青眼是好事,可若是太扎眼了,免不了会惹上不少麻烦。
    “许是与爹爹、阿娘他们有关吧。”颜舜华对上一辈的事也不甚清楚。当初她还是真正的七岁小孩,能判断出顾衍对自己好已经不错了,哪可能去考虑顾衍为什么对自己好。想到上次入宫顾衍说的那句“你很像你阿娘”,颜舜华才猜出大概。
    既然沈老太爷曾经助顾衍登上帝位,顾衍与她母亲相识也是理所当然的。
    骆宜修不知晓这些,他想到顾衍对颜正卿和颜家的态度,大略也猜到一些。若不是失了圣心,颜家不可能败落得那么快。可在颜家败落之际,颜正卿却还是得了重用,在南边有着和镇南侯差不多的地位。但凡颜正卿上书请求的,顾衍很少会驳回。
    思及顾衍与颜正卿年纪相差不远,骆宜修便信了颜舜华的话:“兴许是这样。”他看着颜舜华,“你满脑子鬼主意,如今倒是方便了。有了什么想法,直接入宫与圣上说便好。”颜舜华一个七岁大的女孩儿,顾衍即便天生多疑,也疑不到她头上去。想想颜舜华在通州做的那些事,骆宜修也不劝什么“伴君如伴虎”。
    这小丫头精着呢。
    颜舜华从骆宜修家离开,又去见了谢蕴清,学了首清心曲,感觉心绪宁定了不少。她回到家,把自己关在书房,认认真真地伏案书写。等她再听到外面的消息时,整个京城也都知道了宫中传出的风声:太子被废了!
    朝会在第二日。
    朝会结束不久,沈云初就过来了,把朝会上发生的事告诉颜舜华。说完后沈云初淡淡一笑,眼底满含愉悦:“上回你与他起争执我还担心你吃亏,如今总算是不必担心了。”
    颜舜华也笑了笑,叫人准备茶点,和沈云初商量起修缮城防之事。
    沈云初免不了笑着抱怨:“自从你参与进来,我差不多是闲人了,先生有什么事都爱和你商量。”口里虽是这样说,他眼里却满是自豪,比自己得了重用还高兴。
    他知道自己跟来京城是多余的,他的晚晚怎么会被颜家人欺负。
    晚晚从来没想过与她们较劲。
    沈云初眼含笑意:“你可得多差遣差遣我,免得骆先生觉得我没用,回头就削了我的职。”
    颜舜华一点都不谦虚:“那是自然!”
    沈云初注意到颜舜华桌上摆着厚厚的文稿。
    他眉头一跳,知道颜舜华又有了新主意。
    沈云初说:“这是你新写的?我可以看看吗?”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没有坑么么哒(づ ̄ 3 ̄)づ
    每篇文写着写着都会偶尔断更,不过从来没坑过啦,大家放心,不管怎么样都是会写完哒,晚晚才七岁!

  ☆、第52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五十二章
    颜舜华顺着沈云初的目光望去,愣了愣,说:“自然可以。”她这些天闭门不出,一来是为了避开外面的纷扰,二来则是仔细梳理记忆中一些东西。这份文稿便是其中之一,也是她准备呈给顾衍的。如今顾成晁被废,鞑人还没有兵临城下,一切都还有转机。
    在没走到最后那一步之前,颜舜华还是希望能努力一把。即使没能成功,至少也能把大半阻碍先斩断。她没有十足的把握让顾衍接受这个提议,不过试一试也没差,不行就再等候时机。
    颜舜华在心里反复权衡着。
    沈云初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随着各地出现了鹿鸣书院这种教书识字的地方,寒门子弟也能接触到从前只要世家子、富家子能接触的诗书经纶,他们也学文学武,有了一身学识与技艺。这样的人渐渐增多,在朝廷之中也渐渐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颜舜华在这份文稿中提到的科举制度,把挡在寒门子弟面前最大的门槛撤下了。不管是寒门子弟还是世家子弟,都只能通过科举初试、通过地方实践,取得正式的科举资格入朝为官。若不通过科举,能出任的职位便少之又少,都是些无职权的虚衔。
    沈云初怀着震惊将文稿细细看完。等他从文稿中抬起头来,面上尽是凝重之色:“晚晚,你要把这份文稿给骆先生吗?”
    颜舜华抿了抿唇。她说:“我要给圣上。”
    颜舜华最不喜欢的就是尔虞我诈、猜来骗去,比起脚踏实地地往前走,她更习惯赌。她习惯赌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她习惯大步大步地往前迈,不去看有什么绊住自己的脚步。
    这种习惯不太好。
    但她受不了时时刻刻在心里猜疑顾衍的想法。
    沈云初注视着颜舜华。他知道颜舜华一向是有主意的,从小就和别家的小孩不一样。骆宜修跟他说了,圣上对颜舜华似乎非常特别,将随身带着的令牌都给了颜舜华,许了颜舜华自由出入皇宫的便利。沈云初伸手揉了揉颜舜华的脑袋,温声说:“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再怎么样,圣上也不会对颜舜华下手。若是京城待不下去了,他带着颜舜华回通州便是。
    想到这里,沈云初心中一片柔软,看向颜舜华的眼神越发柔和。其实他本来就不想来京城,不想颜舜华卷入这些风风雨雨。颜舜华想做什么,就让颜舜华去做吧,他会一直站在颜舜华身边。
    他的晚晚永远不需要畏手畏脚。
    哪怕是京城,也没有人能让他的晚晚裹足不前。
    颜舜华从来没想过沈云初会反对自己,她拉沈云初坐下,和沈云初讨论起文稿里一些她觉得不够完善的地方。沈云初年纪虽小,却是程应星亲自教的,比颜舜华更清楚事情利害。他坐在颜舜华身边逐一解答颜舜华的疑问,看着颜舜华认认真真地在文稿上做记录和修正。
    他没有问颜舜华这些想法从何而来,也没有问颜舜华以后到底想往什么路上走。
    这份文稿是一份稀世珍宝。
    即使顾衍没办法帮颜舜华实现它,日后总会有人能实现的。
    而他的晚晚,同样是无价的珍宝。
    有了沈云初提意见,颜舜华又把文稿重修了一遍,去掉一些暂时无法实现的东西,补上更适合的内容。
    第二天颜舜华入宫见顾衍。
    顾衍几日不见颜舜华,见她主动到宫里来了,自然非常开怀。他将颜舜华抱到膝上:“晚晚终于想起我来了?”
    颜舜华笑眯眯:“是啊。”
    顾衍仔细端详着颜舜华带笑的脸庞,总觉得颜舜华与前两次见面不太一样。他注意到颜舜华抱在怀里的文稿,也笑了起来,问道:“你拿着的是什么?”
    颜舜华说:“以前听道长爷爷提到过的一些事,我自己加了点东西进去,就写了这么厚。”她仰头看着顾衍,那张脸与记忆中一模一样。顾成晁是像顾衍的,只是比顾衍多了几分棱角,少了几分成熟。她以前一看到顾衍就觉得格外亲近。颜舜华说,“皇帝伯伯你要看吗?”
    皇帝伯伯?
    这个称呼让顾衍心猛跳不止。他看向颜舜华,颜舜华长得与她母亲很像。可是,她并不是她的母亲。就像他的血脉传承到他的孩子身上一样,她母亲的血脉也传承到了她身上。虽然血脉相连,但他们都已经是独立的人。
    顾成晁太像他,所以他厌恶顾成晁这个儿子。可与其说他厌恶的是顾成晁,不如说他厌恶的是自己。
    顾衍接过颜舜华手里的文稿,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等他将文稿看完,心中那点伤怀已经消失不见。他挺直肩膀,定定地看着颜舜华。
    颜舜华也定定地望着顾衍。
    顾衍说:“你还能找到道长爷爷吗?”
    颜舜华摇摇头。
    顾衍知道高人行事总是这样难以捉摸。
    不愿再露面也不要紧,光凭这个科举制度就足以清扫颓靡的朝局!世家盘踞,朝廷失德,寒门子弟报国无门,若是能将这些人都用起来,他又岂用再面临无人可用的困局!
    想要改变如今靠举荐和祖荫入仕的制度是非常难的,因为那会动摇世家的利益。可即使再难,也难不过眼前的难关。他若是甘心做一辈子的傀儡,就不会这样信重骆宜修了!
    顾衍并不是真正昏庸的人,他也有自己的野心,也希望能当个流芳千古的明君。这一切本来早在朝臣的掣肘之下成为泡影,颜舜华这份文稿却给了他一线希望。
    不破不立!
    既然世家不愿听命于他,只把他当傀儡来控制,他何不把如今的局面彻底打破。顾衍沉寂已久的心无声无息地复苏。
    顾衍说:“晚晚,你可真是我的福星。”
    颜舜华了解顾衍,听到顾衍这么说,她已经明白了顾衍的决心。颜舜华说:“此事还是骆先生来办最适合。”
    顾衍点头。他没再把颜舜华当小孩儿看待,而是认真询问起她来:“你觉得若我真的推行科举制,你程先生会不会到京城来?”
    颜舜华想到顽固的程应星,顿了顿,坚定地说:“会的。”
    这个时候,颜正卿正从南疆赶回来了,满脸都是抹不去的疲倦,已经藏不住的急切。
    他的女儿回京了。
    他还在千里之外。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一只隐形的甜甜春。
    你萌打不到我……

  ☆、第53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五十三章
    颜正卿在湖山落脚,发现三三两两白衣正冒着风雪而来。越到北边,风雪越大,南人的衣物已不大够用,冻得他们脸色发青。其中一个已经病倒了,被背着进旅舍来。颜正卿在南边呆久了,也学了点医术,见那人情况危险,忙上前说:“都这样了,怎么还赶路?”他叫人去药铺准备些药材,又把包袱里的裘衣给那白衣补上,招呼伙计送上热水。
    把人送进房里忙活完,其他人都向颜正卿道谢。颜正卿说:“怎么穿得这般单薄?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其他人说:“我听北边的友人来信说,陛下要开科举,明年开春就考!不管这是不是真的,我们都想去京城看一眼。若是能有幸看到榜文,也不枉苦熬这么多年!”说到这儿,所有人眼中都闪动着难掩的辉芒,丝毫不因严寒和贫苦而黯淡。
    颜正卿一路上都忙着赶路,竟没接到这样的消息。他着实吃了一惊,不知这消息是真是假。他边照看着病倒的白衣,边坐下询问其他人科举到底是怎么回事。等听其他人说完了,颜正卿长长地舒了口气。顾衍这一次,是真的准备整顿朝纲吗?想到那位病弱的帝王,颜正卿心情非常复杂。
    在沈宝珍下葬那日,顾衍一直在山上吹笛。笛声凄然,宛若万树梅花齐齐凋落。所有人都散了之后,他一个人跪在妻子分钱恸哭,顾衍才终于现身,狠狠地揍了他一顿。顾衍声音哽咽:“她嫁给了你,你就那样对她!你就由着你母亲那样对她!你就看着她受那么多委屈!她从小到大都没有受过半点委屈!”说到最后竟是伤心难抑,簌簌地落下泪来。
    在那一刻,颜正卿感受到这位帝王对沈宝珍的感情。那是一种复杂的、长久的、深埋在心头的感情。若是在妻子生前知道这一点,他必然会严防死守,决不让这人靠近妻子半步。可是妻子已经不在了,看着顾衍同样悲痛的脸庞,他只想着能多一个人记着妻子多好,妻子那么怕寂寞,知道有人还记挂着她才不会孤独。
    这些年来,顾衍一直蛰伏,像个对所有人千依百顺的傀儡,掌印太监李顺安把持朝政,朝中人心离散,朝廷里外世家豪强沆瀣一气。顾衍想要动这些人,实在太难了。一招不慎可能就会命丧黄泉,换上更容易控制的傀儡!
    这一次,顾衍真的做好准备了吗?还是不得不做好准备?颜正卿心头突突直跳。如果顾衍的身体不行了,会由谁来继承帝位?难道还要把那个被废掉东宫之位的顾成晁复位?宗室之中,又有哪个是可以不被当成傀儡的?
    正是因为看到了未来的渺茫,顾衍才决定放手一搏吧?如果能一举清扫完朝中污秽,便是拼了他那病弱之身也在所不惜!颜正卿想到这一点,第一次对这位帝王产生了一丝敬服。许多人都觉得顾衍做得不够好,可是临时被推上那个位置的,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好?颜正卿归心愈切。等那白衣的体热退了下去,他才给他们留了些盘缠:“去置办些衣物,别冻着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留着好身体好好报效朝廷。”
    其他人听到颜正卿这番话,又看看颜正卿留下的银钱,眼眶不自觉发热。他们认真答应:“官人且放心,我们定会爱惜身体!若赶不上今年,还有明年后年!”以后的日子长着呢!这句话让他们整颗心都舒活开来。是啊,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以后还有很长很长的日子,眼前再也不是一片灰淡沉黯。
    颜正卿与他们挥别,上马踏着雪归去。刚才那些年轻人的脸庞在颜正卿心底不停变幻,变成过去他认识的一张张脸。那时他们也正青春年少,那时他们也决心要“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那时他们满腔的血也还是热的、他们眼底也都还闪着光,觉得未来有着无限期望——回京,回京,回京!
    的的马蹄声在寂静的雪地中分外鲜明。风很大,呼呼地刮过来,像是要给行人一记大耳刮子。可是颜正卿一颗都不想停,他怕停了下来,心底烧着的那簇火又会熄灭。大江南北之中,有不少人都怀着和颜正卿一样的心情赶往京师。要快一点,再快一点,到了那繁华如梦的京城,就可以知道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
    如果不是真的,就让它变成真的吧!
    那么多的人都希望它能成真,怎么会无声无息地落空!就算他们赶不上,还有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后辈、他们的儿孙能赶上——如果总要有人先去开路,那他们就当这开路人!
    风雪越来越大,覆笼整个京城。
    颜舜华正在宫中练字,京城的修缮工作已经收尾了,她没什么事干,被顾衍拎进宫里陪他看奏折。自从提出“当我女儿好不好”这个建议,顾衍越发不把她当外人了,每天都来让人来问她衣服够不够好炭够不够食材够不够,时不时叫人送些狐皮松炭还有暖房里出的新鲜蔬果。颜舜华最受不了的就是别人对自己好,顾衍都坐到这种程度了,她偶尔也会投桃报李让来传话的内侍送顾衍一些做好的吃食或淘来的新鲜玩意儿。
    一大一小的感情突飞猛进。
    颜舜华正练字练得入神,突然感觉顾衍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她愣了愣,抬起眼,望向顾衍。顾衍见颜舜华看了过来,丝毫没有被人逮个正着的窘迫,而是从从容容地朝颜舜华一笑:“饿不饿?我叫人送些点心过来。”
    颜舜华还没回答,就有人在外面求见:“圣上。”
    顾衍没有避着颜舜华的意思,颔首说:“进来吧。”
    来求见的内侍谦恭地弯下腰:“圣上,颜正卿颜大人在殿外求见。”
    颜舜华愣了一下。
    顾衍笑容顿了顿,转头对颜舜华说:“晚晚,你爹爹回来了。你到屏风后面躲躲,等下再出来,吓吓你爹爹。”他眼底重新染上了笑意,看着就像顽劣的孩童准备捉弄人时闪动的目光。
    颜舜华:“……”
    颜舜华从善如流地躲到了屏风后。自从去年过年时见了,她也一整年没见颜正卿了。说不想念,那自然是假的。有些事想得再清楚,也不过是学会了习惯、学会了接受而已,真要一点都不挂念自然不可能。颜舜华从屏风的缝隙里往外看,瞧见勤政殿的殿门打开了,身披裘衣的颜正卿走了进来。裘衣下裹着朝衣,有些单薄,衬得他身形越发清瘦。一路上赶得及,他脸上的皮肤冻得都点干,整个人看上去风尘仆仆。
    颜正卿走到书桌正前方,竟直直地跪了下去,行了个君臣大礼。一般而言到了颜正卿这种职位,这些礼仪便免了大半,不需要再行这种正正经经的大礼。顾衍瞧见颜正卿这番作派,也着着实实愣了一下。他忙从位置上站了起来,三步并两步地上前扶颜正卿。
    颜正卿没起来。他再拜了一下,抬起头问:“圣上真的准备开科举吗?”
    顾衍明白了,颜正卿是为他这个决定跪的。顾衍咳了两声,因为冬日的寒冷而微微透着青,他手中的力道加重了一些,把颜正卿从地上扶了起来。因为沈宝珍的死,顾衍一直不愿意给颜正卿好脸色看。可在世家之中,像颜正卿这样愿意远赴南边蛮荒之地一呆就是那么多年的并不多,所以顾衍虽不喜欢颜正卿,当颜正卿那边需要什么时他还是会尽量帮颜正卿争取。
    可是他们都很清楚,他们正在做的事不过是徒劳的挣扎。就比如有人拿着刀在水桶上不停地戳孔,他们没办法制止对方,只能东补一下西补一下,每天都疲于奔命地想把孔堵住,却快不过对方戳孔的速度。
    最终不过是让水流失得慢一些而已。
    君臣对视一眼,都知道前路艰险,却也都明白了对方的决心。顾衍给了颜正卿准话:“我已经下定决心了。我已经让人控制住李顺安,准备换掉掌印太监。”他深吸一口气,“这件事很难,但我一定要做。哪怕拼上我这条性命,也一定会做到!”
    颜正卿听了顾衍的保证,心渐渐安定下来。他说:“圣上能有这样的决心,必然会有无数人愿意为圣上效命!”颜正卿笑了起来,“臣在路上听人说起科举的具体章程,觉得实在周全至极,看来圣上又得一贤才。”这种大胆的改变不是骆宜修的风格,是以颜正卿猜测顾衍又有能人相助。
    顾衍心中一动,有了个坏主意。他笑了笑,说:“确实又得了一贤才,不过这贤才如今还是不肯尽心为我效命,说是家里人不许她接受我的任命。如果颜卿是她的家里人,可会阻拦她为我效力?”
    颜正卿没听出顾衍话里的深意,点着头说:“如果是我的儿女,我自然不会阻拦。可惜我只有晚晚一个女儿——”说到这里,颜正卿蓦然顿住了。他抬起头望向顾衍,霎时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儿,“你在打晚晚的主意?”
    顾衍很坦诚:“让晚晚当我女儿不好吗?”
    颜正卿顾不得君臣有别,当下就站了起来,恼得满脸发红、怒发冲冠:“想都别想!”
    顾衍:“……”
    所以他不喜欢颜正卿。这家伙把姿态摆得再怎么好,骨子里还是有着世家子的孤傲,该摆脸色的时候绝对不会吝于摆脸色给你看!
   
    54

  第五十四章
  延绵不断的雪峰,高高地耸立在枯□□封的草原之上。乐…文…狼群的嗥叫声响彻旷野,为寂静的夜空添了几分森寒。
  杀!
  突出的尖刀,滴落鲜红的血珠。喷溅的血液还没来得及落地,就已经被冻成冰棱。这样的天气,怎么会有人带着狼群出现?
  惶恐爬上一张张苍白的脸,也不知是冻白的还是吓白的。一个姑娘身穿骑马服,头戴红璎珞,一马当先地冲到最前面:“杀了你们!”她还小,嗓音还是软的,说出的话却含着泪。
  这姑娘正是前往中原找李卓然的雅若。她归来之后才发现原来家里人并不是让她去请回青狼族的新大君,而是让她去避祸。她父母的头颅已经垒在忽尔伦族的营帐前,成为对方赫赫战绩之中的一笔!
  圣山已经不庇佑青狼族了!
  杀回圣山是李卓然提议的。他到草原来可不是为了空手而归。这段时间李卓然聚拢了青狼族旧部,准备夺回圣山那边的聚居地。青狼族和游牧族不太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房屋,有自己固守的领地,很少随着牧草迁徙。李卓然记得圣山那边有栋不错的楼房,那上头有一扇开向南边的大窗,只要站在上面就可以往南边眺望。
  那时的母亲总爱呆在上面看着南方。当时他并不是很理解母亲眼底蕴含的感情,如今却隐约明悟了几分。母亲想念的不是南方,而是南方的人;母亲想回去的不是南方,而是在南方度过的那些岁月。
  既然已经回不去,那么至少要夺回这经年覆雪的圣山。将来他的姑娘想要写信过来,至少有个可以收到信的地方——若是有一天他的姑娘到草原来了,他可以告诉她圣山脚下可以安家。
  所以——
  杀!
  忽尔伦族还在睡梦之中,已经被狼群咬断了脖子。他们的青壮被杀光了,粮食被夺走了,妇女被青狼族人留下诞育儿女,原本被胜利喜悦笼罩着营地一下子成了可怕的地狱。李卓然没有动刀子,他披着裘衣缓缓骑马而来,看向那浑身沾血、脸上却带着笑意的少女。
  雅若咚地一声,跪倒在坚硬的冰面上,那冰面晕染着血色,映得她的脸庞和眼睛都红彤彤一片,宛若南方怕羞的少女。她高声喊道:“大君!”
  正在清点战利品和挑拣女人的青狼族战士们也扑棱棱跪了一地:“大君!”
  李卓然看了他们一眼,又看向冷寂的天穹。草原的冬天连空气都结着冰、含着冷,杀戮与掠夺似乎是草原人的天性,早已融入他们的血骨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