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宠冠六宫-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曲合璧说:“进来吧。”
    薛璇玑推门而入,唇边含着笑意,说道:“先生,我想举荐一人入学坊。”
    曲合璧心突突直跳。她知道自己这学生与颜舜华一路同行,似乎颇为喜欢那尖牙利齿的女孩儿。
    这是喜欢到要来举荐了?
    曲合璧不动声色,问道:“你想举荐谁?”
    薛璇玑正要开口,又听有人在外敲门。她转头一看,发现竟是林灵妙。
    薛璇玑何等机敏,一猜便知道林灵妙的来意。她笑道:“我猜妙妙妹妹的来意与我一样。”
    曲合璧脸色变得不太好看。
    林灵妙竟也与那颜舜华交好?
    林灵妙一愣,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地说道:“先生,我想举荐颜家颜舜华入学坊。”
    有人举荐,便可参加入静雅学坊的考试,而且很可能被举荐人的老师收入门下。林灵妙是薛璇玑举荐的,所以与薛璇玑一样成了曲合璧的学生。
    薛璇玑与林灵妙这么早来举荐,就是希望颜舜华能常与自己作伴。
    曲合璧听到自己最不想听的话,额头青筋抽动了几下。她慢慢平复好心情,才淡淡地说:“不可能。”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第48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四十八章
    傍晚时分,颜宅迎来两个娇客。
    门房殷勤地把她们往里引。
    颜舜华正在练字,听人通传后起身相迎,笑眯眯地喊:“璇玑姐姐,妙妙姐姐。”
    林灵妙向来沉静,见颜舜华还在笑,忍不住恼了:“你来京城才几天,就把人都得罪光了,你还想不想在京城待下去。”
    “不想。”颜舜华干脆利落地回答,“我想待在通州,一点都不想待在京城。”
    林灵妙一愣。这样的想法,她以前也有,只是知道颜舜华要来京城以后这种想法就没有了。原来颜舜华也会这么想吗?
    林灵妙说:“话是这么说,可是你都来了……”她斟酌片刻,才叹了口气,“就不能收敛些么。”
    林灵妙也是听薛璇玑提起,才知道颜舜华不仅和颜老夫人闹翻了,还立誓与太子殿下“势不两立”。如今颜舜华又把曲先生给得罪了……
    这要是传开了,颜舜华真的没法在京城立足!
    薛璇玑却问:“晚晚你有什么打算吗?”
    颜舜华说:“就和在通州一样啊。”她还是一点都不着急,“找个愿意收我的地方读书。”
    “要是找不到呢?”薛璇玑不喜欢颜舜华冲动的脾气,“要是找不到怎么办?”
    颜舜华见薛璇玑一脸恨铁不成钢的关切,莫名有些想笑。她突然张开手抱住了薛璇玑,把香香软软的小姑娘抱得紧紧的。在薛璇玑回过神来之前,颜舜华已经松开了手,脸上满是笑意:“要是谁都不愿意收我,我就天天去璇玑姐姐家守着,等你回家了就缠着你让你教我。”
    薛璇玑瞪她。
    林灵妙见薛璇玑也被闹得没了往常的镇定,心情莫名轻松起来。颜舜华这样的家伙,也许不进静雅学坊才是最好的,那里面管得太严,颜舜华这脾气进去以后肯定会闹起来。
    薛璇玑也想到了这一点。想到颜舜华在鹿鸣书院做的事,她还想到了更多。颜舜华恐怕不止自己闹,还要带着别人闹,到时就真的没法收场了。
    薛璇玑说:“你不进学坊也好,省得去祸害别人。”
    颜舜华不想再谈这件事。静雅学坊,她进过一次,其实也没有多大兴趣再进一遍。她拉着薛璇玑和林灵妙坐下,说道:“璇玑姐姐和妙妙姐姐来得正巧,我让赵平做的新的小食已经做出来了,你们来尝尝味道。”
    薛璇玑和林灵妙都知道颜舜华在通州开的小店,但那吃法比较粗糙,只能说吃起来热闹,滋味并不算特别。
    她们对颜舜华说的“小食”都不太期待。
    颜舜华瞧出了她们的心思,也不着急,只叫人把刚做好的“小食”端出来。
    薛璇玑和林灵妙面前各放了一份。
    “小食”切成三角形,表面和中间的夹层都放着雪白雪白的膏状物。薛璇玑两人说到底都是小姑娘,只一眼就被这香香软软的吃食给吸引了。
    薛璇玑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林灵妙也望向颜舜华。
    颜舜华说:“这叫蛋糕。”她顿了顿,“小时候有人跟我说的。赵平看中个庄子,里面养着几头黑白相间的奶牛,不能用来耕种,但产奶多。这白色的东西叫奶油,是牛奶里的油脂,赵平费了挺大功夫才弄出来。”
    薛璇玑见多识广,却也没见过这样的食物。她试着用前面的银叉子挖了一小块,送入嘴中,只觉外面的奶油绵软细腻,滋味香甜,里面蛋黄色的软糕也十分可口,不算很甜,带着几分天然的蛋香。
    薛璇玑客观评价:“味道很好。”她望向颜舜华,“这是你想出来的?”
    颜舜华说:“我可想不出来。”她笑着胡扯,“这是我小时候见过的道长爷爷教我的,他说他曾经扬帆出海,去了海外,碰上一座仙山名叫蓬莱。他去了那蓬莱山上,见了许多神仙事物,这就是其中之一。”
    “那他肯定在蓬莱山上呆了挺久,”薛璇玑说,“连做法都给他偷学来了。”
    “对的呀,”颜舜华很赞同薛璇玑的话。她想到玄冥道人当年常念叨的醉话,半真半假地告诉薛璇玑,“道长爷爷常说他只是睡了一觉,醒来后就八十几岁了,一下子老了六十多岁!”
    颜舜华说得这般笃定,薛璇玑反倒不知该说什么。大晋朝廷崇尚佛教,但民间信道的人却也不少,她祖父就是其中之一,她从小耳濡目染之下也算是了解。只是祖父虽然信道,但却从不追寻长生之道,也更不求仙求神,而是更偏重于自身修行。颜舜华这话要是传入她祖父耳里,少不得会被骂一句“胡言乱语”。
    颜舜华让人送上鲜榨的果汁,问起薛璇玑和林灵妙京城都有哪些书院。静雅学坊是唯一一个女子学院,其他书院都只收男子,林林总总有十来间,大多都是大一些的族学或者只招收世家子弟,只有少数几个书院会让寒门子弟入学。
    寒门之中,要供一个孩子认字读书负担是非常重的,首先要付一笔数额巨大的束脩,其次,就算先生爱才免了束脩,也得家里人帮他摊了丁口税,所以很可能一大家子只供得起一个人去念书。
    颜舜华听完后说道:“看来我得去见见骆先生。”
    骆这个姓氏并不常见,薛璇玑一下子想到了颜舜华说的是谁。她惊讶地问:“你是说骆宜修骆先生?”
    “是呀,”颜舜华说,“璇玑姐姐你认识骆先生吗?骆先生好不好见?要不要引荐什么的?”
    “……”
    林灵妙替薛璇玑回答:“骆先生倒是好见,只是见了他也不一定会帮你啊。”骆宜修是负责替圣上引荐人才的,家中经常夜不闭户,客人来了可以直接进去,不管出身寒门还是出身世家,只要确实有才华他都乐于一见。但你要是无才无德却去求见,那是什么好处都讨不找的。
    颜舜华说:“先见见再说。”
    林灵妙还要继续劝说几句,却被薛璇玑拉住了。薛璇玑说:“妙妙妹妹,你就别为她操心了。我看出来了,她心里其实早有成算,只是不告诉我们而已。”
    林灵妙看着颜舜华。
    颜舜华说:“我可没有什么成算。”她笑眯起眼,“只不过我们先生和骆先生是好友啊!”
    听到这话,林灵妙也不再替颜舜华担心。骆宜修可比她们曲先生有名多了,当年曲先生还是他举荐给先皇的!
    两个小姑娘放下心事,不由和颜舜华讨论起下回去那儿见面——甚至还讨论起入冬后去哪边赏梅。她们在颜舜华家里用过晚饭,才拿着颜舜华用食盒装好的蛋糕回去。
    与此同时,赵凡也奉命把另一个蛋糕送到慈孝寺。慈孝寺主持圆空大师带着食盒去见东华郡王,便见东华郡王身上的冰雪缓缓消退,身上多了种春风般的暖意。
    圆空大师说:“是个十来二十岁的少年郎送来的,年纪不大,看着却挺稳当,带着帽子,头发齐齐整整地藏在帽子里头,露出光亮的额头,乍一看我都以为他是个小沙弥。殿下认得他吗?”
    东华郡王说:“认得,那是我一个朋友的人,在帮她做事。两兄弟,哥哥叫赵平,机灵得很,每句话都能说出花来;弟弟叫赵凡,是锯了嘴的葫芦,总不爱说话。来的是弟弟赵凡。”他接过食盒,稳稳地拿在手里,又询问起圆空大师京城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
    圆空大师说:“也没什么事,就是我在白马寺那边安插的人说,他意外撞见太子与颜家姑娘起冲突,一直叫嚣着要杀了颜家姑娘的马。那姑娘就是刚从通州回来的颜家大姑娘,殿下在通州见过吗?”
    东华郡王一笑:“见过。”何止见过,还日日与她相见。
    圆空大师咧嘴一笑:“那颜家姑娘有趣极了,才刚回京几日,就已经十分有名。颜家那拎不清的老太太,这回可算是踢到铁板了。她这个孙女啊,她可管不了!”
    东华郡王挑眉:“为什么?”
    “因为圣上昨儿亲自召见那颜家姑娘了,还派李公公亲自送她回府,并且赐下不少东西,说是嘉奖颜正卿常年辛苦驻守南疆——分明就是在替颜正卿与那颜家姑娘撑腰。”圆空大师说,“那颜老太太听了消息后派人去请那颜家姑娘回颜家,却发现那颜家姑娘又被薛家姑娘邀去赏枫——就是在赏枫之后,那颜家姑娘才与太子碰上的。”
    东华郡王说:“果然精彩纷呈。”
    圆空大师还要再说,东华郡王却摆摆手:“你先下去吧。”
    圆空大师摸不着头脑,疑惑地离开东华郡王居住的禅院。释静正在替他打扫院子,见圆空大师一脸困惑地回来,不由问:“师父你遇到什么难题了?”
    圆空大师说:“殿下让我说京城这几日发生了什么,但听完那颜家姑娘的事就让我回来,有点古怪。”
    释静恍然:“这有什么古怪的,肯定是因为殿下只想听那颜家姑娘的事啊!”
    圆空大师瞪他:“这不怪吗?”
    “不怪啊!”释静说,“师父你不知道吗?当初给殿下送药的就是颜家姑娘啊!”
    圆空大师继续瞪他。
    释静搔了搔后脑勺:“我没说吗?”他抓紧扫把跑开几步,“师父您快进屋吧,我扫地呢,灰尘大!”
    圆空大师跑上去抄起扫把,追着释静跑:“我打死你,这么重要的事你居然不告诉我!看我不打死你!”
    释静绕着院子抱头鼠窜,边跑边喊冤:“我忘了!我忘了!哦不是,是师父你说的!替殿下办的事,谁都不能说!师父你自己说的啊!”
    另一边,东华郡王打开食盒的盖子,一眼看到了里面放着的信。
    他打开信,只见上面写着简单的祝贺和介绍这食物。这食物似乎是西洋那边的,西洋人生日时会吃这个。
    今日是他的生辰。
    他父亲死后就再无人给他庆贺。
    东华郡王打开适合,用银叉挖起一块“生日蛋糕”,香软的触感在口里翻开。
    不算很甜。
    但又很甜。
    ——心里很甜。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

  ☆、第49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四十九章
    沈云初一直没得空。最近骆宜修忙则修整河道,整理街渠,对京城进行防洪防涝的修整。这活儿,冬天大雪封了地、封了河,修不了,春夏再来修又来不及,所以现在动工正适合。
    沈云初直接被他要了过去。虽说沈云初不善此算术,但整体的规算却是十分了得的,在通州那边又曾帮他父亲主持过修城工作,是以骆宜修对他委以重任,还让他直接歇在自己家里,方便时刻讨论修整方案。
    这天正事谈完,骆宜修便打趣般说起颜舜华,说颜舜华到了京城也没消停。沈云初却没笑。沈云初说:“晚晚才七岁。”
    骆宜修一顿。那孩子太聪明,也太早熟,很少有人想起她才七岁,正是该被家人捧在手里宠爱的年纪。别人家的女孩儿,都被所有人千娇百宠,生怕冷着了饿着了,惊着了吓着了。颜舜华呢,从小被扔到外祖家养着,如今好不容易回来了,却被逼得离府独居,落个叛逆不逊的名声。
    别家的孩子,七岁可能偶尔还会黏着父母睡,她却自己住在一处宅子里!
    骆宜修说:“你明儿休假一天,去看看她吧。”那孩子心性如何,骆宜修是见过的。这样的女孩儿,已经不能用寻常的“好姑娘”标准去判定她。她注定不会像寻常女儿家那样温婉柔顺,在家恭顺乖巧,出嫁端庄贤惠。
    可是她还是应该得到足够的宠爱。
    沈云初听到骆宜修的话,自然不会推辞。他回到房中辗转反侧,没有入眠,到外面蒙蒙亮了,他马上起身洗漱,换上蓝底白纹的袍子,出门去早市为颜舜华买早点。
    京城的早市极为热闹,尤其是御街上。沿途摆满了早点摊子,骑马上朝的官员来不及用早饭,便在路边买了,边赶路边吃,否则要在早朝时熬几个时辰可不容易——熬完以后还要当值呢!
    沈云初买了几样,怕颜舜华醒得早,已经用过了,就匆匆赶了过去。他虽然没来过颜宅,但门房却认得他,一见他就喊:“表少爷!”然后恭恭敬敬地放他进去。
    沈云初一听便明白是颜舜华特意让他们认过,心中一片熨帖。他拿着早饭入内,只见颜舜华在院中耍拳,拳法是沈老太爷教的,七八岁的小豆丁做起来,架势倒是摆得十足,只是终究还太小,瞧着可爱多于认真。
    沈云初没开口,只在一旁看着,等颜舜华打完一套拳,才上前说:“你一个女孩子,倒是把祖父的本领都学全了。”
    颜舜华早看到沈云初了,此时也顾不得满头细汗,高兴地跑过去说:“云初哥哥,你终于忙完了?骆先生真是过分,你刚来京城就让你忙成这样!连来看我都没时间!”
    沈云初说:“骆先生也是希望让我露露脸。”他叫珠圆把买来的早点拿去分装。虽然家中有大厨,但颜舜华向来爱尝外面的吃食,似乎想品尝一下不同的滋味。
    两人坐定,颜舜华问起沈云初在忙什么。沈云初当然不会瞒着颜舜华,把自己正在做的事告诉颜舜华。
    颜舜华听了,眼底多了几分促狭笑意:“我记得哥哥算术可不好。”
    沈云初好脾气地说:“是不好,不过骆先生给我找了帮手,一切倒也顺利。”
    “我也是帮手呀!”颜舜华毛遂自荐,“我算术可好了,丈量之类的又是我的长处,我来帮忙吧!”
    私心里,沈云初自然希望颜舜华来陪自己忙,但他很清楚这不太合适。沈云初说:“你是女孩子……”
    颜舜华不满意:“云初哥哥,你也要给我说那套‘女孩子就该乖乖待在家’的话吗?”
    沈云初一怔。他知道颜舜华最不喜欢拘束,在通州时他们都宠着她、护着她,她想做什么都由着她。可那是因为通州没有人能伤害她,即使闹出再大的动静,沈家都能将她护得好好的。如今是在京城——
    京城又如何?沈云初心中一定。颜舜华的心性他最清楚,虽然她爱玩爱闹,但从不会真正把事情闹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正相反,她做的很多事都是世间男儿望尘莫及的。
    正是因为她是这样的性情,祖父他们才想着让她嫁回沈家,让她无忧无虑地过一辈子。
    看来是上次祖父所说的一切,让他心中多了几分不安。
    京城又如何?就算是在京城,他必定也能护晚晚周全。
    沈云初说:“是我说错话了。”他拿起杯豆浆,倍儿正经地道歉,“我自罚一杯。”
    颜舜华:“……”
    感觉云初表哥也变得有点无赖了!
    沈云初当天便带着颜舜华去见骆宜修。骆宜修见了颜舜华,好奇地问:“我还以为你会进静雅学坊,怎么没进?”
    颜舜华一点都不感到羞耻:“大概是我和静或雅一点都不沾边?”
    骆宜修无语。他瞅了颜舜华半饷:“你倒有自知之明。”
    颜舜华摸了摸鼻子,老老实实地说出实情:“其实是我把那位曲先生给得罪了。”
    骆宜修微讶。他说:“曲先生脾气挺好的,你怎么得罪她的?”
    “我先生姓谢,和她有些过节。”颜舜华委婉地说,“那日我去找先生,正巧撞见她与先生起冲突,我就与她争论了几句……”
    骆宜修明白了,姓谢,又能让曲合璧失了从容,明显是那名动京城却又翩然离京、不知去向的谢蕴清。他说:“这些年你先生一直没消息,原来是回了通州,被沈家给藏起来了。”
    “什么叫被沈家给藏起来了,”颜舜华为沈家辩解,“是先生不喜欢被打扰,希望过上与琴相伴、闲云野鹤的生活。当然,先生特别喜欢我,这次回京就是为了继续教我学琴!”说到最后她颇有些自得。
    骆宜修:“……”
    若是别人摆出这得意洋洋的模样,难免会让人不喜。颜舜华却不会,她总让人觉得她就该这样得意洋洋、就该这样神采飞扬。
    骆宜修说:“那你现在是什么打算?”
    颜舜华说:“反正我没法进静雅学坊了,不如就来帮骆先生您做事吧!表哥他算术不好,正好由我来补足,我可擅长这个了。”
    骆宜修说:“那好,你和云初先跑几天,拿出个具体的规划来,我这边着手找适合的工匠和工人。”接下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任务,骆宜修着实有些头疼,否则他也不会把沈云初抓过来。
    颜舜华表示毫无问题,第二天就和沈云初分头跑动,把京城街道跑了好几条,渠槽需要加深或者改道的人家都标出来。她当晚就画了个样板,向骆宜修借了一批人,让他们分头跑,然后照着规格和标准画出来。到第三天傍晚,颜舜华就把京城地图弄到手了,上面还标出了每户住的是什么人,要多详细有多详细。
    颜舜华在大桌子上把“地图”铺展开。
    骆宜修看得吃了一惊。敌国探子若是知道这法子,想要什么地方的地图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吧?不过转念一想,其实地图可以轻松买到,倒也不是多隐秘的东西,只是市面上的都没这么精确而已。
    骆宜修说:“按你的说法,这就是用比例什么……”
    “比例尺。”颜舜华把这个陌生的名词再说了一遍。
    “对,比例尺。”骆宜修一听便明白这东西的用处,“用比例尺画的,只要大家都把舆图上的建筑和距离按相同的比例缩小,画出来的舆图就可以轻松连在一起。”
    颜舜华点头。
    骆宜修说:“不错,这办法真不错。等事情了了,我会把这法子一并进献给圣上,往后画舆图时推广这种方法。不过你用的这个‘米’是什么意思?我怎么不曾见过?”
    颜舜华拿出一把布绳做成的卷尺,上面有着精细的尺标,精确到毫米。她说:“这是道长爷爷做的,一开始只是给我量身高,后来用来量别的。”颜舜华简略介绍,“十毫米等于一厘米,十厘米等于一分米,十分米等于一米。这样计算的话会方便很多,不像我们现在的算法那么复杂。”
    骆宜修大点其头。他看着上面清晰又准确的尺标,越发觉得现在用的尺度算法不好用。
    骆宜修看向颜舜华的眼神顿时更复杂了。
    颜舜华要是个男孩,目前为止立的功已经够她讨个爵位了。
    不过女孩儿,其实也是可以讨封的?
    封个县主、郡主之类的。
    或者以后入宫当个女官也不错。
    骆宜修向来爱才,越想越觉得靠谱,便决定在上奏时把颜舜华的功劳着重写明,替颜舜华邀功。心里有了打算,骆宜修差遣起颜舜华来更不客气:“这个办法很好,接下来你带人把护城河和城郊这两块也丈量一下,我和你云初表哥商量一下怎么与这些人家交涉。”
    颜舜华:“……”
    好吧,反正她只负责指挥,负责就负责!
    城郊的话,好像也包括慈孝寺那一块?颜舜华目光一动,一口应了下来,决定顺便去瞅瞅东华郡王,看看他最近在做些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更新……

  ☆、第50章

《宠冠六宫》/春溪笛晓
    第五十章
    沈云初不放心,着人跟着颜舜华。颜舜华知道沈云初是关心自己,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在新任护院们的陪伴下完成骆宜修下达的任务。
    到了城郊,颜舜华觉得自己连呼吸都舒畅了不少,骑着雪球哒哒哒地前行,呼吸着那新鲜美好的空气,觉得胸腔里的憋闷一下子散了大半。
    经过慈孝寺,颜舜华便和左右说:“我渴了,去讨杯茶喝。”说完下马把雪球交给迎上来的小沙弥,施施然地进了慈孝寺。
    慈孝寺如今已不是当初的萧条冷落,寺中香火不断,十分热闹。主持在佛前坐着,也不再打盹,而是端坐念经,宝相庄严。颜舜华不信神佛,可自从有了“再生”的经历,她便对神佛存了敬畏之心。
    当然,颜舜华依然不相信只要求神拜佛就能改变一切。她在大殿前站了一会儿,转身去找小沙弥释静。释静一向机敏,没等颜舜华找过去,他就跑了过来:“姑娘你来了?姑娘你要去见殿下吗?”后面这话小沙弥是偷偷摸摸说的,“来呀,我带你去。别被师父看见,师父可烦了,什么都要问几句。”
    大殿里,正在念经的胖主持脸皮动了动。念完一轮,主持交待其他人过来接替自己,悄无声息地离开大殿。
    东华郡王正在看信,即使是独自一人,身姿依然坐得笔挺。颜舜华两人还没到,两个隐在暗处的暗卫就现身,说道:“释静带着个姑娘过来了。”
    东华郡王眉头一动。
    很快地,暗卫便看见令他们震惊的一幕,那凝在东华郡王眉梢的冰雪仿佛在一瞬之间彻底消融,只余融融暖色。
    东华郡王摆摆手,让暗卫退下。当年父亲去得突然,他又还小,许多藏在暗处的人他都不知道,这一次他病愈之后早早把人都用了起来。虽不是全都能用的,但拾掇拾掇用着倒也挺顺手。没想到颜舜华会来,东华郡王微微一笑,亲自迎了出去。
    “晚晚。”他自然地喊。
    “我们还没进门你就知道了,”颜舜华挑挑眉,“你如今可真是不同了。”
    东华郡王一点都不谦虚:“那是自然。”他领着颜舜华入内,煮了茶,倒满两杯。两人坐下,空气中飘荡着清淡茶香,在纷纷扰扰的京城之中这份清净实在难得。
    颜舜华坐下,嗅了嗅,说:“你现在可真会享受。”她没有忸怩,端起茶品了一口。
    东华郡王说:“若还不会享受,岂不是白回来一次。”
    颜舜华说:“你说得也对。”
    这是释静捧着点心进来了,他身法巧,一个人捧了五盘,脚步还十分稳健。他把点心放下,没说什么,又一溜烟跑了。颜舜华和东华郡王就着茶点闲谈,不知不觉竟到了午后。
    颜舜华让人去安顿好自己的护院,留下用了顿斋饭,才继续去忙活骆宜修交待的事。
    颜舜华前脚一走,圆空大师后脚就过来了。他一张口就说:“殿下,此女不凡!贵不可言的命格啊!”
    东华郡王一笑。这一点他当然知道。当初颜舜华可是成了皇后……
    想到当初的事,东华郡王神色暗了暗。他说:“我不信命。”若是命由天定,那老天为什么又让他们回来呢?
    圆空大师知晓东华郡王是心志坚定之人,也没再多说,只想着以后要好好留心一下刚才那年仅七八岁的小姑娘。
    *
    颜舜华在城外绕了一圈,心里把京城内外的布防都记得一清二楚。几年之后,会有人拿着京城布防图去交换荣华富贵。这样坚固的城墙,会被人里应外合,轻轻松松攻陷。原该拼死守着它的人在敌军临城之前弃城而去,原该早早远离京城避祸的人却杀了回城,一力将鞑人驱逐出城。
    既然顾成晁不愿守着,那这天下又何必交到他手上去?颜舜华的好心情蓦然消散。这个时候顾成晁应该差不多闯祸被废了,小皇子还小,顾衍暂时不会立新的太子。
    正想着,颜舜华就看到熊汉从官道上骑马而来,这位大统领神色匆匆,似乎碰着了什么要紧事。颜舜华眉头一动,也跟着回了城,带着这大半天跑下来的成果去见骆宜修。
    骆宜修见了颜舜华,叹了口气,说道:“出事了。”真的出事了,顾成晁遣人去建温泉庄子,结果占了周围大批良田,逼得那边的人闹起事来。今年收成不好,百姓生活本就不好过,这事就成了引子,引得西边起了乱事。
    颜舜华记得当初也有这些事。只是当时她才七岁,不太懂这些事情,顾成晁又在她面前流露少有的痛苦与软弱,她也就帮着顾成晁求情和复位。如今再听到这些消息,颜舜华觉得自己从前真是眼瞎目盲,什么都看不清。这可都是人命啊!
    百姓是最容易满足的,只有吃饱穿暖,他们自然会安心生活。可就是这样简单的要求,却还有人要层层盘剥,将他们勉强果腹的粮食给夺走。眼前没了希望,也没有了退路,他们不反还能怎么样?
    颜舜华望着骆宜修。骆宜修神色凝重。光凭此事当然决定不了太子的废立,但今上对太子的不满由来已久,最近太子又有颇多不合宜的举动。经此一事,太子恐怕保不住他的太子之位了。
    骆宜修说:“你安心做事,莫要掺和。”
    颜舜华点头,与骆宜修说起今冬的修缮工作来。冬天是农闲时候,可天气太冷,不少流民涌到京郊附近,很难救济也很难管理。颜舜华的意识是不发救济,把这些人都集中起来安排一些工作,给他们搭简单的窝棚当住处,也给他们发工钱,既解决了流民的问题,也解决了人手问题。
    骆宜修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当下就与颜舜华细聊起来。颜舜华在通州已有经验,便将需要注意的事情和没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向骆宜修讨教。
    两人聊得忘了注意别的,竟不知有人悄然靠近。等骆宜修发现站在颜舜华身后的顾衍时,愣了一下,站起来行礼:“圣上。”
    顾衍说:“骆卿不必多礼。”他眼含赞许,望向跟着骆宜修起身的颜舜华,“你们很好。”他微服出宫,走了几处,都在暗议太子的废立。到了骆宜修这儿才终于听到有人商谈正事。
    颜舜华虽是女儿身,年纪又小,说起修缮工作却头头是道,显然不是第一次经手。这以工代赈的主意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再听颜舜华说起具体的施行细节,越发觉得妙绝。顾衍说:“再细细说说,我想听。”
    颜舜华一怔,却见顾衍已施施然落座,并示意他们坐下。颜舜华看向骆宜修。
    顾衍一笑:“晚晚,在我面前不须拘谨。我怎么看都觉得骆先生比我凶,怎么你怕我却不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