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和丞相大人的日常-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相府什么没有?行吧,行吧; 让阿碧随你一道过去。”
  “是呀,小姐,让奴婢同你一道吧。”
  宋绮罗点点头。
  阿碧将食盒提到手上,两人坐上马车; 往相府赶去。
  相府那两个持刀守卫仍旧守在门口; 虽然他们对宋绮罗也已眼熟,但是这相府到底戒备森严,没有府上管事和梁琰的允许,是断不能放行的。
  “宋大人; 您请留步,我们家相爷还未回府。”
  “那何时回来?”阿碧上前问道。
  “这个,我们也不知道,今天什么日子,想必宋大人比我们清楚。”
  宋绮罗没再难为这两个守卫,只是转身往马车那边走,“我们先回马车等着。” 
  坐上马车,宋绮罗靠着那车壁,时不时挑帷往马车外看几眼。
  “小姐,您看这天色也不早了,相爷也不知今日回不回府,要不我们先回去?”
  宋绮罗叹口气,“就知道不该带你这丫头出来,这天不是还没黑,不急,再等等。”
  阿碧没敢再说话,静默了一会,再看宋绮罗,人已在马车车壁上靠着靠着便睡着了,阿碧不忍喊醒她,自己替她瞧着外边的动静。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晚霞流转,随后慢慢变淡,最后完全隐去,替换的是愈来愈深的黑幕。
  梁琰回府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轿子才停下,门口的守卫便上来与他禀了此事。
  听那守卫说完,微惊讶,当即下了轿子直接朝那马车大步走了过去,这会子车夫正打着盹,被人推了一下才惊醒,他一看眼前这个气质卓然的男人吓得跳下了马车,“小人见过相爷。”
  梁琰绕过他进了马车,这才发现那小女官以及她的侍女都靠着车壁睡了过去。他放轻动作,弯腰将人抱了起来,许是这马车不稳,他动作不大,却也令车轮子前后响动了一番,怀里的宋绮罗在这动静里睁开眼睛,她的眼睛朦胧而散着光亮,像极了外面夜色下的月光。
  仿佛看清了眼前的人是谁,她指了指搁在一旁的食盒。
  “乖,本相先带你下去,那个一会让人送过来。”
  仿佛无视了稍稍有点意识的阿碧,梁琰直接将她抱下了马车,在阿碧和车夫目瞪口呆的目光中,一路走向相府门前,似乎想到什么,他停了步子,却没有回头,只是寒着声音道,“你们记住,以后宋大人进出相府随意,不可拦着。”
  那两个守卫面面相觑,忙低头回道,“小人记住了。”
  穿过长廊,直接去了那院落中他的屋里,身后跟着不知何时出现的管事,她准备的食盒正由他提着。
  管事将食盒放在那八仙桌上,随后自觉的退下。
  “今天怎么来了?”梁琰将人放在椅子上,问了一句。
  宋绮罗这会完全清醒着,梁琰这般问,竟一时不知该如何答,她是想着这去南边送赈灾之物的事应该与他说一声,只是现下不知如何开口,这人生性霸道,肯定不会同意,可这又毕竟是陛下的意思。
  她纠结一番之后,站起身将食盒打开,“大人,下官今天从贡院回去之后,一时兴起,新学了几个小菜,下面隔了热水,这会还是热的呢。”
  说着将菜和饭一一端出来,放在桌上。
  梁琰眉头一松,心里暗自高兴,这小女官脸皮薄,话说的委婉,他却能感受到这一次,她是真的在主动靠近自己。
  桌上摆着两荤两素,还有一碗白米饭。
  宋绮罗坐下,撑着下巴,一脸期待地看着他,似乎想立刻得到他的评价。 
  梁琰摸摸她的头,随后拿起筷子将各个菜都尝了一口。
  “怎么样?”她没忍住。
  “色香味俱全,将来进了相府之后,本相的一日三餐就交给你负责了。”梁琰又夹了菜,就着白米饭吃了一口。
  而宋绮罗在听了他的话之后,白皙的小脸立刻变得通红。
  刚刚他说将来进了相府。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她赶走思绪,今天要说的事还没说呢。
  “又在想什么?”
  “下官什么也没想,大人,其实下官来这是有事想与您说的。”
  梁琰握着筷子的修长的手微顿,随后他将手上的东西放下,这小女官过来果然有事。
  “说。”
  “今天陛下召见下官,命下官去一趟云昌与广德,云昌广德遭遇天灾,陛下想让下官将赈灾的东西送过去,明天就出发。”
  果然,男人听她说完后搁在桌旁的手便握成了拳头,眼底一片暮色,“你答应了?”
  宋绮罗抬头看着他,“下官能不答应吗?这是陛下的命令。”
  “本相现在就进宫,让陛下换人。”他说着便起身,准备喊人将轿子备好。
  宋绮罗见他较真了,忙上前拉住他的衣袖,微微抬高声音,“大人,此事您别插手。”
  梁琰眉头一阵乌云,他扯回自己的衣袖,“应该是你别插手,尽管交给本相。”
  只见那小女官竟直接上手抱着他的腰,两只纤细的胳膊倒是用了点礼,将他圈的紧紧的。
  梁琰哭笑不得,低头看了看将头埋在自己胸膛上的小女官,他叹气,抬手搭着她的肩膀。
  “你很想去?”
  宋绮罗从他怀里抬起头,看着他的目光,第一次如此坚定,“下官不想永远站在您的身后,在被人冷眼小瞧之后,却只能受您的庇护才能出一口气。”
  是的,她虽不能达到和他一样的地位,但是至少,她在享受他的庇护时也要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资本和能力,做不到完完全全的比肩而立,也要量力而行不要差的太多。
  “本相不介意你永远站在本相身后,你越依赖本相,本相越满意,本相是男人,庇护自己的女人理所应当。”他的声音低沉有底气。
  宋绮罗眼睛微红,却还是说道,“大人,这次就让下官自己做主吧。”
  梁琰无奈,这人执拗起来是说什么也不行,他以前可没发现她还有如此坚决的一面,“你若执意要去,本相便不会再阻止,只是本相放心不下,路途遥远,你又是姑娘家,一路上匪徒众多,要是真盯上了你,那该如何?你想过吗?而且——”他没有说下去,而且南边还有于家的人在,这几日他没事就与她一块,他不确定于家的人有没有察觉到宋绮罗的存在。
  “大人,您放心,陛下派了一匹兵马随行,而且还有御林军于统领一块,一路上人也多,没事的。”
  他眉紧蹙,准确捕捉到她话里的关键词,“这于清明品行如何,你也知道,本相更放心不下。”
  “陛下交代的差事,他还能出什么岔子,大人,您真的担心的太多了。”宋绮罗觉得丞相大人一点也不像以前那个果断的丞相大人。
  “本相会派人暗中保护你,不准再反驳本相。”他见她又想说什么,直接一句话堵了过去。
  “下官今日来,要说的事也都说完了。”她松了松手,梁琰却将她要松开的手又圈在他精瘦的腰间。
  “真的只是为了这个?”他低着嗓子问她。
  宋绮罗方才说话的底气一下子弱了下去,嗫嚅着,“对呀,下官要回去了。”
  知道她不会直接说,他也不再追问,“明天本相送你。”
  她拒绝,“不要,那别人不都知道了?”
  “知道什么?”
  她瞪他,明知故问。
  “嗯?”梁琰不依不饶。
  “我们的事。”她别别扭扭地答他。
  “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怕什么。”梁琰就是不喜欢她对他俩之间的事遮遮掩掩的,他从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就没想过只是玩玩,也做了打算,春闱之后便找媒人上宋府将两人的事定下来,所以旁人知晓与否他是不在意的,只是没成想,宋绮罗要去一趟南边,如此这事只得往后延。“你这脑袋看着小,想的事情倒不少。”
  “哎,不和您说了,下官真的要回去了。”宋绮罗挣开他,眼珠子一转,想了想,又踮起脚尖,在他俊挺的下巴处亲了一口。
  梁琰微微吸气,伸手捞住要往外跑的宋绮罗,扣着下巴,咬着她小巧的唇,一番深吻。
  “胆子大了,撩拨完本相就想跑?”他眸光一片火热,手扣在她的腰后,不禁用力,忍住想将这人压在身下的冲动,他移开眼。
  “下官再也不敢了。”她认错,第一次想和这个男人开开玩笑,谁知道他如此较真。
  “不,本相喜欢。”心底翻滚的灼热微微平息,他再次将目光移了回来。
  男人摸了摸她的小脸,随后往下牵起她的手,“走,送你出府。”
  他的手掌温暖宽厚,宋绮罗突然觉得一阵安心。
  马车里,阿碧好几次都忍不住欲言又止地看着宋绮罗,她可是亲眼看到的,她们家小姐,之前被丞相大人抱下马车,刚刚又和丞相大人牵着手出来,现在她算是明白了她家小姐为何偏偏要自己将食盒送过来。
  宋绮罗皱眉,说道,“有话就说。”
  “小姐,你和丞相大人?”
  “回去不要与我爹娘说。”她没有明面回答,只如此吩咐。
  “为何?老爷夫人知道一定很开心,尤其是老爷,平日里就差没把丞相大人放家里供起来。”
  宋绮罗揉揉眉,“总之先不要说。”
  毕竟小姐都如此强调了,她只得应下,不过,她现在满心欢喜,觉得还是她家小姐眼光好,这李大人到底不如丞相大人,她之前竟还劝小姐选李大人,索性小姐最后还是选了丞相大人。
  宋绮罗全然不知阿碧的小心思,想着明天就要离开京城,晚上回去得和她爹她娘聊聊天,还要去麒麟屋里陪他一会。
  要与那人分开一个月呢,想到这,她心中竟有几分惆怅。
作者有话要说:  这次真的要分开一个月啦,丞相大人不可能一直在宋大人身边护着她,宋大人从事这个职业,也需要磨炼啦。(∩△∩)
突然好想说一句药铺君爱你们。(^ω^)

  ☆、1月3号|*晋江文学城

  翌日; 天朗气清,晴空万里,这天气倒是越发暖人了。
  梁琰一大早便派了人过来接她,宋老爷宋夫人只觉得丞相大人是个极好的人; 对相府来的人几番感谢; 又嘱咐宋绮罗一路多加小心之后; 马车这才行了起来。
  出了巷子,她才发现梁琰就在巷子外,车夫勒住马,梁琰撩了帷子进来。
  他开口朝车夫吩咐; “直接去城楼下。”
  宋绮罗笑,“大人,您可比下官还积极。”
  这一走便是一个月之久,梁琰眯着眸子,朝她招招手; “过来。”
  宋绮罗本坐在他对面,今天要走,他说什么便都随着他,于是起身打算往他那边挪; 哪知才走了一步梁琰便直接将她揽到自己腿上坐着。
  他单手搂住她的腰; 另一只手捏了捏她的下巴,“要走一个月,本相看你是一点也不留恋。”
  宋绮罗别扭的动了动身子,“大人; 就一个月时间,很快的。”
  “记住,路上与那于清明尽量少些交流,到了云昌和广德,安排好相关事宜,便即刻启程。”
  “嗯。以前运东西出去的也没事呀,毕竟是朝廷派发下去的,那些匪徒怎么也会望而止步吧?”
  梁琰摇摇头,“出过事,只不过是你还未入朝时的事,所以不要掉以轻心,本相派了一名侍卫暗中保护你,也不用太过惧怕。”他对明来府中训练有素的侍卫还是能放心的。
  “大人您都安置妥当了,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也罢,她想要做的事那便放她去做,若真出了什么事,那还有他在后边为她撑着另外一片天。
  不知不觉,便到了城楼下,车夫朝里边说道,“相爷,到了。”
  梁了嗯了一声,但没放她下去,他在她光洁的额上轻轻一吻,“本相等你回来。”
  宋绮罗两颗乌黑发亮的眼珠子定定地看着这个男人,随后她白皙清秀的小脸上浮出一抹微笑,“嗯,大人,您等我回来。”
  随后她拿起自己的包袱,下了马车,马车上的梁琰,眉眼间尽是笑意,他没听错的话,这小女官方才没有自称下官。
  等她回来,便去提亲。
  身后的马车调转了一个方向,随后往城内奔去。
  宋绮罗没有回头,仿佛是一种默契,不需要任何语言的直接告知。
  那边皇帝排的人马已经准备好,几车的粮食和银两,都由专人负责守着,那于清明正骑在一匹骏马上,见到她过来,又往后看了几眼,没想到这梁丞相竟没有来送一程。
  “宋大人,你可来了,这么一大队人就等你呢。”
  “于统领办事积极,下官自然是不能相比的。”
  “宋大人应该不会骑马吧?”
  于清明的意思很明显,这队伍里只有马匹,她若不会骑马,那只能与这官兵们一道走着,她也不是不愿走,只是她有自知之明,没了车马,一路走到南边,只怕中途就撑不下去。
  “下官哪会什么骑马,下官便随他们一般在下边走着吧。”
  于清明颇有些幸灾乐祸,“那就只能委屈宋大人了。”
  “时辰不早了,于统领,咱们出发吧。”
  于清明也觉得不早了,这才不再挥挥手,“出发!”
  “等等,且留步。”大队后有人骑着马赶了过来。
  这人是刘公公,于清明不解,问道,“刘公公,陛下可是还有什么吩咐?”
  刘公公没应他,而是朝宋绮罗道,“宋大人,陛下怜你是姑娘家,这一路奔波多有难处,便差咱家寻了马车过来,”他将身子移了一步,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出现在他身后,“避免引人耳目,陛下便安排了普通的马车,您将就着用。”
  她上前谢恩,“臣多谢陛□□恤。”
  刘公公哎哟几声,忙上前扶着她拱着的手臂,用只能两人听得见的声音道,“其实,宋大人您更该谢丞相大人,这还是丞相大人考虑周到,昨夜里进宫与陛下议事时提的。”他退后,“那咱家就不耽误你们了,先告辞回宫了。”说罢一甩鞭子,人便随那疾马进了城。
  站在原地的宋绮罗眉眼弯弯,唇边染起一抹笑,没想到他还是进了宫,她转身,“于统领,下官就去马车里了。”
  于清明没想到陛下还有这般心思,原打算路上将这人折磨一顿的想法瞬间化为泡沫,“宋大人,去吧。”
  宋绮罗抱着包袱走近那马车,这才发现这车夫颇为眼熟,可一时半会又想不起,眼下也不便纠结,她只朝他道,“有劳了。”
  一大队人马从京城出发,出了京城之后,走了一上午,便在一处荒芜人烟的郊外,放眼望去便是个茶寨子都没有。
  宋绮罗自己带了一点干粮和水,随便吃了一点便下了马车。
  那于清明正在手中正拿着一张地图,见她过来,便道,“宋大人,本统领初步看了一下,有两条路可以走,一为官道,二为山路。倒是犹豫不知如何选择?”
  宋绮罗拿过他手中的地图,看了一眼,道,“于统领,下官以为官道为妙,官道耗费时日虽多,但一路上没有什么山匪。而这山路,虽能在短时间内赶到南边,但匪徒也是一路埋伏着,到底是这些东西重要,稳妥起见还是走官道吧。”
  谁料那于清明将东西扯过去,粗着嗓子道,“本统领早就知道该走哪条路,象征性问你一句,你还一本正经解释起来,瞧不起本统领是吧?”
  宋绮罗皱眉,这人脾气粗鲁无礼,分明是没事找事,又想起梁琰不久前告诉她不要和于清明过多交流,想想接下来还是尽量别下马车为好。
  “于统领,若是无事,下官回马车了,再歇息一会便继续上路吧。”
  于清明盯着她,似乎想起什么,又问道,“小女官,本统领问你,上次本统领给你的玉佩何在?”
  “于统领,路途遥远,还是赶紧赶路吧。”那玉佩当晚便让梁琰扔了,她原本还打算去换些钱财。
  “哼,以前见了本统领吓得跟什么似的,如今和那梁丞相在一起之后,倒是说话也有了几分底气,这有个靠山就是不一样。”
  她脸色微变,不过,丞相大人也说过,别人说什么不必怕,做的又不是亏心事,如此这般想着,她也不理会于清明转身回了马车。
  那于清明脸色铁青,周边官兵众多,却也不好发作,只得骑上马,带着众人又继续赶路。
  队伍在官道上慢慢走着,中间又在沿途各州停下来稍作休息,一路上倒是顺顺利利,没有出什么差错,那于清明许是无聊,几番都想找宋绮罗茬子,奈何宋绮罗每次都不理会他,于是每次低声咒骂,最后无奈一个人在前边骑着马,十几天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云昌州。
  云昌州大涝之后,各家各户仓库里储存的粮食全被涝水浸没冲走,有些房屋根基被冲毁,如今放眼望去一片破败模样,行走在大街上,根本就看不到任何买卖东西的商贩,无家可归的百姓们带着孩子躲在破旧的屋檐下,想想京城的繁华模样,她叹口气,放下侧帷,心里计划着下一步该如何做。
  不久,马车停下。
  外边驾车那人道,“宋大人,到了知县府。”
  下了马车,于清明早已与那头戴乌纱的知县聊了起来。
  “这位就是宋大人吧,下官见过宋大人。”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如此恭敬的向自己行礼,宋绮罗有点不习惯,“知县大人,客气了。”
  “两位一路舟车劳顿,下官早已为两位安排了酒席,请吧。”
  于清明一听有酒席,兴奋起来,“走走走,这十几天没吃一顿好的。”
  宋绮罗在后边跟着,眉头却皱的很紧,云昌州百姓们在外边居无定所,饥寒交迫,这知县府倒是保护的要好无缺,大摆酒席。
  她回头看了看那几车粮食,上前打断前面二人的对话,“于统领,陛下命我们来送粮食,分配财物,方才经过那大街,您也看到了,下官觉得,我们应现在就命人搭棚建灶,给百姓们发放食物,之后,便去隔壁的广德州做做安排。
  于清明脸色一凶,“急什么急,那些东西放着,本统领还能吃了不成!知县大人,走走走,别管这人。”
  知县犹犹豫豫还是继续往里边走。
  “知县大人,本官是奉了皇命来的,城中百姓饥无所食,而您却摆着酒宴,这只怕本官回头禀到陛下那也说不过去吧。”
  那知县哪见过什么世面,听着这京官要来此,才备了酒宴生怕怠慢了,如今宋绮罗这般说,便是立刻吓得哆哆嗦嗦。
  “下官糊涂了,大人提醒的是。”他又对那于清明说道,“于大人,这,您看,这——”
  于清明哼的一声,不情不愿的让人去布置。
  “于统领,这边就交给您了,下官带人去隔壁的广德州,这事不能拖。”
  云昌广德是为邻州,因此此次大涝才会同时祸及。
  用了两个时辰便到了,城内情况和云昌差不多,只不过广德人多一点,需要救助的人也更多。
  广德知县倒是个识大体的,直接给她安排住所,便主动请命前去发放粮食,宋绮罗过去的时候粥棚已经排起了长队,热腾腾的粥被人盛在碗里,递给那些难民。
  “大人,这边交给下官便好,您只管休息,下官定不含糊。”知县见她过来,忙上前,态度恭敬。
  “本官还有事与你说,这城中被冲毁的房子,可以用朝廷拨的善款请人来修葺。”
  “是是是,下官这便去安排。”
  宋绮罗又站在后边继续看了一会,没多久便有人过来她身旁。
  “宋大人您过来一下。”
  她回头看,这不是那驾马车的吗?“何事?”
  那人从袖口里掏出一纸暗黄色信封。
  封纸上没有任何字。
  她接过来,有些疑惑,“这是?”
  “宋大人,您看了就知道了。”
  她将封口拆开,取出里面的纸张。
  这字迹她一眼便看出来了。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这么多日,劳碌奔波,不说累是假的,但当看到这句话时,她眉间的暮霭全部散开,抬眼看着正弄的如火如荼的粥棚,她想,回去,也快了。
  她将信收好,塞进袖口里,再次打量眼前这人,“你到底是何人?本官总觉得似乎见过你。”
  那人恭敬地低头答道,“小人与大人确实有过一面之缘,不过时间有点久了,大人不记得也不奇怪,不过,小人想,大人应该记得那次去相府账房做登记的事吧?”
  宋绮罗恍然大悟,这才想起这人不就是先前那个看着一点都不斯文的账房先生么。
  “小人会点拳脚功夫,相爷便借马车之故将小人安插在您身旁。”
  这丞相大人对她还真是不放心,如果她没记错,这暗处还藏了一个吧,不过,她内心还是有点小欢喜的,“不知怎么称呼?”
  “小人安成。大人您若是有书信要传给相爷,只管交给小人。”
  宋绮罗想了想,说道,“行,明天再交给你。”
  京城,相府。
  管事进书房的时候,看到梁琰正拿起自己的印章往手下的白纸上盖,他就站着,也没开口说话。
  梁琰盖完章,漫不经心道,“宋府的事安排好了?”
  “都办好了,那两个师傅办事利索着,而且宋老爷也不知道是您派人去的。”
  宋绮罗离开之后,梁琰便派人暗中看着宋府,大事小事都来禀一下,先是宋府那个小公子摔了跤,伤了胳膊,他便让人将宫里赐的药交给请来的大夫带进去,后来又是那李侍郎去宋府走动,梁琰暗中朝那户部尚书知会一声,便将人天天留在户部衙门,早出晚归,再后来便是这次,前天京城下了一场大雨,将宋府的屋瓦都冲破了,于是管事又接了梁琰的命令着京城最好的工匠师傅上门修葺。
  管事倒是不觉得麻烦,心底反而一阵欣慰,他家相爷,这是开窍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下来,是丞相大人过去呢还是让宋大人回来呢? (*^▽^*) 
今天更了四千多字呢,(≧ω≦)
明天药铺期末专业课考试,宝宝们祈祷我通过吧。(^ω^)

  ☆、1月4号|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说完宋府的事; 梁琰抬眼见管事还站在下边,不耐道,“有事就说。”
  “有,相爷; 宋大人的书信; 小人才收到。”管事说着掏出书信。
  梁琰脸色不悦; 直接走了过去将信封拿了过来,“下次宋大人的事和其他事一起,先说宋大人的。”
  “是,小人记住了。”
  “下去吧。”
  人走后; 梁琰回到案桌后坐下,拆开封口。
  薄纸在他修长的手指间展开,他清幽的眸子微动,随后定格在那白纸黑字上。
  “大人,下官这边一切安好; 归期可期。 ”
  他勾起唇角,将纸塞回信封,与折子和红帖放在一起。
  又仔细看了看自己用了三天作出的画,记忆仿佛回到那日那个小小的礼部衙门; 那时候这个小女官还抗拒着自己; 一本正经的端坐在案桌前,开口与自己说话时,语气疏远,他满怀期待的过去; 又舍不得对她发火,最后却只能被她气的甩袖离去。
  有些事情是该要提上日程了。
  那边宋绮罗白日里监督监督重修房屋的工程,与于清明分开后,她索性就一直待在广德州,是不愿再和他多待一刻,倒也过得休闲自在。
  原以为等这边大致安定好,便可以启程回京,不料,这世上的事哪有那么简单,未回京之前,还是出了事。
  这日宋绮罗刚从外边监工回来,坐下不久,那广德知县便在外边敲着门。
  “宋大人,大事不好了,城东那边有人染了瘟疫。”
  宋绮罗手中的书本砰的一声磕在桌上。
  出了这等事,宋绮罗自然坐不住,当下便让知县带自己前去看看。
  城东是广德州主要难民集中的地方,这里地势较低,大涝期间积水严重,房屋毁的也差不多,目前房屋正在重建,这里的百姓暂时都安排在临时搭建的棚子下。
  宋绮罗过去的时候,那些脸色苍白的百姓们正在棚下坐着,有几个半合着眼,嘴里不知在说些什么,看到宋绮罗过来,忙上前抓住她的衣服的袍角,一旁的安成正要上前拦住,宋绮罗抬手阻止。
  “大人,您救救我们家孩子吧,他从昨天开始就一直发烧,大人,您好人做到底,救救他吧。”
  宋绮罗弯身将人扶起来,“你别急。”说罢又朝知县道,“一共有多少人患病?”
  “回大人,就那边十几个,下官让人用帘子隔开了,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你速速去找大夫,本官现在就上书陛下,禀报此事。”
  “大人,您想的简单,这瘟疫是会传染的,那些个大夫得知此事早就往外跑了。”
  宋绮罗脸色微青,看着那边帘子里痛苦□□的百姓,她一时竟也有些焦虑,以前她在京城待着,每天做的事也都简单,就打打下手,梁琰未回朝之前,甚至在礼部天天端茶送水,从未想过自己会做什么不同的事,如今遇到了,这天时地利人和是样样不行,她叹气,皱着细眉,这让人来看病是断不能拖下去的。
  “安成,你现在就去云昌,让于统领带大夫过来。”
  “大人,大夫不愿来,谁带都没有用呀。”安成回道,他现在只想给宋绮罗带回京城,再留下去染上这瘟疫,那就大事不妙了,“大人,不如咱们先回京,这事陛下自然会有定夺。”
  “让你去便去,如今这般样子,本官能安心回去吗?”
  旁边的知县也忙上来说了几句,“大人,您如今就是我们广德的主心骨,您要走了,这该如何是好?”
  “安成,快去吧。”
  派走了安成,她便匆匆赶回知县府,写了折子,将情况一一表明,又着人连夜快马加鞭送到京城。
  她知道安成是在想什么,确实,如果梁琰知晓,定然不会让她继续留在这,所以她要在他未知道前把这里的事解决。
  回去的时候,正是三月,那时候院子里的桃花开的正好,正是酿桃花酒的好时节。
  “什么!广德有人患了瘟疫?”正在云昌知县府吃着小酒的于清明将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放。
  安成不卑不亢道,“所以,宋大人希望您能带人过去。”
  旁边的知县上前说道,“于大人,下官有话要说。”
  于清明看他的似乎确实有话说,这些日子他早已和他父亲于将军取得联络,才知道这云昌知县原来以前是他爹的属下,后来受伤从前线退出,他爹便安排他做了这云昌知县。
  “你先退下,一会本统领与知县大人商议好再与你说。”
  安成无奈,只得退下。
  “大人,万万不可带大夫过去。”
  于清明大口喝了一杯酒,问道,“为何?这瘟疫也不是小事。”
  “大人,您难道没有想过这瘟疫为何突然就出现了?在没有任何前兆的情况下。”云昌知县一脸神秘。
  “天灾之后,出现疫病实属正常。”
  “对,确实正常,”知县想了想,还是决定闭口不谈,“这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