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妆欢-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贵妃阴阳怪气地道:“唉,同人不同命啊!静妃失了孩子被皇上幽禁了那么久,可祥贵妃失了孩子却能重得圣心,这样的手段,旁人真是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也不用请祥贵妃赐教了。倒是本宫宫里的小太监死得冤枉啊!祥贵妃可要给本宫一个说法儿?”
祥贵妃道:“本宫没什么可说的,那是皇上的旨意,并非本宫可以左右。”
全贵妃道:“祥贵妃说得轻巧啊,好端端的一条人命,只是老老实实地办差,就这么被处置了?你还不承认是你设的局,就是为了打击本宫,让皇上疏远本宫!”
祥贵妃道:“本宫自问没有那样的能耐,全贵妃也想想自身,平日里教化奴才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差池,别出了事就把罪名扣在别人身上。”
全贵妃站起来,指着祥贵妃道:“你!”
这时皇后的声音飘荡而出。
“行了!你们两个好歹也是自家姐妹,今日怎么当众吵起来了?白白地让外人看了笑话。”
皇后由知秋扶着缓缓地走进了殿。
全贵妃不依不饶地说道:“明明是祥贵妃挑衅在先!”
祥贵妃也不甘示弱地说道:“血口喷人!明明是你先向本宫发难!”
皇后由知秋扶着坐了下来,说道:“好了!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本宫这个皇后?本宫让你住口,你们就不能再言。”
官大半级压死人,皇后如此一说,全贵妃和祥贵妃便暂时休了战。
全贵妃仍是气愤不过,自顾自地怄气。
倒是祥贵妃看着便像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依然气定神闲。
这时静妃由风眠、雨落扶着缓缓地进了殿。
众人纷纷朝她看去,只见她梳着两把头,上面数不清的簪子和结子,全由赤金打造,更显眼的是右边佩戴了一枚造型夸张的足金孔雀九华步摇,点翠镶珠,华贵非常。
皇后开口道:“静妃一路走来辛苦了。”
随后便由位份最尊的全贵妃和祥贵妃率领众嫔妃向皇后行大礼。
礼毕,尽皆落了座。
常嫔开口道:“静妃娘娘今日好颜色,头上戴的步摇也别致,果然是皇上心尖上的人,样样都与众不同。”
皇后也笑道:“不错,本宫看静妃的气色也越来越好了,想必此胎必是无虞。”
静妃道:“多谢皇后娘娘挂怀,春日阳光明媚温暖,臣妾也已不再害喜,因此气色会比往常好些。”
皇后道:“好啊!那便可以再来储秀宫与众姐妹相见了。也让大家沾沾你的福气。”
静妃道:“是,皇后娘娘,臣妾遵命。”
皇后道:“那日皇上与本宫说,早已为你腹中的皇子皇女想好了名字,简直恨不得现在便写到皇家玉谍里去。静妃,皇上对你当真是宠爱啊!要知道,大清建国百年,多少皇子皇女还没有名字就殁了。”
皇后说完看了看英嫔。
皇后此意原是又想借荣贵妃之死,挑起英嫔与静妃的龃龉。
静妃与英嫔都知其深意,但也都沉默不语。
全贵妃道:“皇后娘娘,皇上给起了个什么名儿?臣妾倒想听听。”。。
皇后笑了笑说:“皇上与本宫说,若是公主便即刻封为寿恩和硕公主,若是皇子,便起名为奕?。”
全贵妃道:“这可真是上上的恩宠啊。可怜祥贵妃的二公主小小年纪就殁了,才得皇上封为端凝和硕公主。静妃肚子里的龙胎还未出生,皇上不但名字都想好了,连封号都拟定了。”
祥贵妃此时的脸色已是非常难看。
皇后道:“死者为大。全贵妃,二公主毕竟新丧,祥贵妃还在悲伤,你如此说怕是不妥。这样吧,你便起身给祥妃赔个不是吧。”
全贵妃起身道:“祥贵妃姐姐,本宫一时失言,千万别与本宫计较啊!”
皇后道:“全贵妃,祥贵妃这几日正在伤心,皇上多多陪伴也是理所当然,后宫之中都是姐妹,千万不可捻酸惹醋,如果最后惹得皇上不高兴,大家都没好处。静妃此胎来得正是时候,可以抚慰皇上丧女之痛。静妃,日常调养务必要经心,千万别出什么错漏。”
静妃点点头道:“多谢皇后娘娘关心,臣妾必定好好安养,确保龙胎无虞。”
皇后道:“听说你觉得太医院的御医齐楚不错,皇上念他一直为你安胎有功,已经将他擢拔为从五品左院判了。太医院难得有个得力的人,那便好生重用吧。若是将来差事不出差错,提升到正五品右院判乃是正四品的院使都是有可能的。太医院也许久没有新面孔了,每日看着那些老御医,厌食症都犯了。静妃是好福气呀,皇上下旨令齐御医专心伺候静妃腹中的龙胎,得了皇上这个恩典,静妃可安心了。怀胎十月甚是辛苦,你还有几个月的辛苦要受了。”
宫中御医多是太后的人,皇后一直想安插亲信进去,却屡屡受挫,想不到静妃却得了手。皇后此语也是为了提醒静妃小心太后在太医院的势力,卖她一个人情儿。
静妃道:“多谢皇上、皇后娘娘恩典,臣妾身为皇妃为皇家绵延后嗣是份内之事,不敢妄言辛苦。”
皇后点点头,说道:“你向来是懂事的,本宫很放心。”
第八十一回 皇后假意安慰 静妃出言怒怼
皇后停顿片刻,看向祥贵妃,对她说道:“祥贵妃,你如今的心情,众人之中只怕只有本宫最明白。好歹你的端凝还曾承欢膝下几年,本宫所生的大公主虽然追封了端悯固伦公主,但却是出生不久便殁了。儿女子息上的福气的确是求不来的,只有听天由命,你也想开些罢!毕竟你虽然曾经入侍潜邸,资历颇深,但是年纪仍算年轻,还有机会为皇上绵延后嗣,不若本宫,想再诞育皇嗣,怕是也不能了。”
祥贵妃道:“皇后娘娘训诫的是,臣妾受教了。”
恬嫔插了句话道:“臣妾还记得大公主原本名唤端敏,乃是取的端庄机敏之意。皇上许愿皇长女可以出落得亭亭玉立又聪慧伶俐。可惜事与愿违,这才在追封时将端敏改为了端悯,以表达皇上对早逝的爱女的怜爱之情。”
皇后看了看恬嫔,点了点头道:“恬嫔有心了,毕竟是潜邸的老人儿。如今大公主和二公主都已故去,三公主便是皇上的长女了。所幸全贵妃向来身体康泰,生出的两位公主也都无病无灾,惹人艳羡。”
静妃道:“皇后娘娘说的是,全贵妃娘娘这才是真正的福气,但愿此番臣妾能平安诞下公主,与三位公主做个伴儿。”
成嫔道:“静妃娘娘竟然不想生皇子,反而更想生公主?”
静妃笑道:“便如皇后娘娘所言,子嗣是命数所定,非人力所能更改。本宫一早也为皇上生下来了两个皇子,可惜这宫里的孩子难养活,皇子反而接连遭了害,不比公主,得以平平安安地长大。成嫔还年轻,不知为人母之心,并不图孩儿功成名就,只愿平安顺遂就罢了。”
皇后道:“静妃心态平和,值得称道。不过皇上与本宫说,许是从前给皇子们取名字选的字不好,这才有损命数。就连大阿哥虽说是保住了,可也常常惹皇上生气。因此皇上说了,绞丝边儿的字儿不好,要改。今后皇子们取名一律改用言字边儿。若你诞下皇子,便起名为奕?。”
静妃道:“言为心声。皇上所虑,臣妾谢恩。”
皇后道:“常听皇上说静妃于诗书上颇通,也是一桩奇事。静妃的母家本来乃是出身蒙古的大族博尔济吉特氏,蒙古人向来不大爱看汉人的典籍,诗书上更是不通了。想当年顺治爷连娶了两位博尔济吉特氏的皇后,都不得他老人家的喜欢,倒是自江南出生长成的皇贵妃董鄂氏与爱好汉学的顺治爷心意相通,宠冠后宫。哎,本宫真是糊涂了,应该尊称一声孝献皇后才是。虽然是死后才追封,毕竟也是升牌祔庙的正经皇后。不过静妃的家学渊源倒是与众不同啊。倒是全贵妃虽然出生于苏州汉地,却不得其精华。”
静妃瞬间便听出了皇后的挑拨之意。
静妃笑道:“皇后娘娘有所不知,自我满清入关以来,历任皇帝都兴汉学,推崇孔孟之道,教化臣民。而蒙古人也早已深受教化,早就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臣妾祖上虽然是蒙古贵族,但是臣妾母家早已被纳入满八旗,世受皇恩,自然要遵从皇命。也许不久之后蒙古人中还会出一个状元郎呢!”
静妃所言非虚,就在几十年之后,大清果然出现了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蒙古族的状元,那便是同治皇帝的原配皇后阿鲁特氏的阿玛——晚清名臣阿鲁特·崇绮。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全贵妃不屑地道:“我满人以弓马立国,汉人那些劳什子,本宫才不屑于花功夫。”
皇后道:“静妃说得有理,怪不得皇上爱与你说话,果然不同凡响。不知道本宫有生之年,是否可以得以一见蒙古状元的尊容呢。”
常嫔笑道:“是啊,我们姐妹都等着看呢!”
常嫔原名赫舍里·云漪,仗着父亲是体仁阁大学士,自然未将静妃所说放在心上,反而觉得蒙古人能得状元之言甚是可笑。。。
英嫔道:“这又有何不可?咱们姐妹有生之年必能一见,即便不能,后世也能见了。”
常嫔道:“英嫔此话倒是有趣。众姐妹皆知英嫔是汉人,怎地也胸无点墨?竟然连本宫也不如。想必你府上双亲也无甚文墨功夫,不然怎地取名儿如此敷衍,只英儿、荣儿这般,比寻常女子还不如,真是难登大雅之堂。”
静妃本无意争辩,但眼见常嫔仗着有皇后撑腰异常嚣张,又连累英嫔受辱,便不得不出言回击了。
只见静妃十指如白玉般纤美,兀自交叠,安放在膝上,左右手后两指均戴着上好的羊脂白玉吉祥如意云纹镂雕护甲。
突然静妃突然抬起一只手,捋了捋耳边垂下的珠花流苏,说道:“自古教化之事便只有早晚之分,而无资质之别。况且天下万物,阴阳平衡,相辅相成,犹如太极八卦之象。汉人受孔孟之道教化已久,根基深厚,确非我满蒙可比。但他们眼见我满清以弓马立国横扫天下,所向披靡,必会生出仿效之心,熟习弓马者有之,钻研武艺者有之,并且人数日甚。英嫔母家本来出身西汉弘农杨氏,以四世三公著称于世,后代人才辈出,名声远播绵延千年而不断绝,不可谓不是诗书礼仪世家。但杨老将军的先祖为报效国家,投笔从戎,自宋代起便威赫一方,令敌人闻风丧胆。此等胸襟气度也令本宫钦佩不已。常嫔,就算你孤陋寡闻,不曾听得西汉名相杨敞的大名,也不曾仰慕到大才子杨修的华彩,也听说过北宋杨家将的戏文吧?而我满清入关之后,治下多是汉人,为贯彻先祖满汉一家亲的遗志,历任皇帝都爱好文墨、大兴汉学,鼓励满蒙亲贵后代读书上进,报效朝廷。因而才有了常嫔母家之荣耀。而蒙古亲贵们远离京畿,游牧维生,虽然未能为大清贡献大量通晓文墨的人才,但是却出人出力出钱替大清拱卫河山,数次帮助大清平定准格尔的叛乱,可算是居功至伟。而且本宫相信,以皇上之仁德,必能将汉学推广到蒙古亲贵大臣之中,假以时日,必有成效。而常嫔父亲虽然文武双全,深受陛下倚重,但是家教却平平,否则常嫔怎会无论文武,无一样拿得出手?依本宫看,荣贵妃与英嫔的闺名正合了大俗即大雅的理儿,不懂欣赏便不要置喙,免得贻笑大方。便是蔓贵人,虽是汉人也懂得剑舞的奥妙,为他人所不能及。有时间在此处耍嘴皮儿,莫不如回自己宫中去钻研一二。即便是多多练习簪花画眉也能提升容色,引来皇上的眷顾,不用像现在这样,日日在自己宫里坐冷板凳,反倒跑到外面来乱逞威风!”
第八十二回 鱼蛇海间笑 羊虎桃桑隔
静妃话音刚落,殿外响起一阵哈哈大笑之声,随后只见皇上一边鼓掌一边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储秀宫正殿。
众人全部一惊,万没想到皇上会来。
皇上龙颜大悦,笑道:“好一个伶牙俐齿的静妃娘娘啊!”
众嫔妃尽皆跪下,向皇上行礼。
皇上径直走到静妃身边,扶起她,说道:“朕早就来了,可在外面远远地便听见爱妃在高谈阔论,真是让朕刮目相看啊!想当年太宗皇太极曾经赞誉顺治爷的生母,当时的庄妃娘娘,后来的孝庄文皇太后为宫中第一智囊、天下第一女夫子!而如今朕的静妃与孝庄文皇太后同出自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太后曾居住于盛京皇城的永福宫,而爱妃居于紫禁城的永和宫,这方方面面都是一脉相承啊!”
皇上说完又放声大笑,喜不自禁。
片刻才向众人道:“都起来罢!”
皇后起了身,连忙请皇上上座。
皇上手握住静妃的手,轻轻拍打两下,又想亲自扶她坐下。
皇后道:“皇上您不坐,静妃怎么敢坐啊?”
皇上又哈哈大笑几声,快迈了几步,转身坐下,然后说道:“你们也都坐吧。”
众嫔妃谢了恩,纷纷入座。
皇上突然变了脸,怒视着常嫔道:“常嫔,你跪下!”
常嫔刚才早已被静妃羞辱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如今听皇上这一怒喝更是吓破了胆。
静妃所言不可谓不毒。不仅羞辱常嫔无甚家教,更羞辱她貌不如人。这宫里的女人哪个放在民间都是个顶个儿的美人儿,从小奉承话听惯了,哪里受得了这种折辱。
只听得“扑通”一声,常嫔已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皇上道:“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平白地怎地惹静妃动了气?若是静妃因此着了恼,伤了身,你担当得起吗?”
常嫔瑟缩成一团,磕头如捣蒜,说道:“臣妾有罪,请皇上恕罪。”
皇上道:“常嫔言语冲撞,以下犯上,若不重重惩戒,恐后人争相效仿,这宫里就没有规矩了!即日起贬为贵人,禁足携芳殿,朕不想再看见这个人!”
皇后道:“皇上,宫中姐妹开开玩笑无伤大雅,不必如此动气吧。”
皇上道:“无伤大雅?皇后,你就是这么替朕打理后宫的?怪不得宫里的人都越发没有规矩了!”
全贵妃也添油加醋,火上浇油地道:“皇上圣明!常嫔数次以下犯上折辱臣妾,都得到了皇后的回护,毫发无伤。倒是臣妾,又没有静妃那么伶俐的口齿,又不像祥贵妃、恬嫔那样忍得住气性,只能呀暗暗生气,头发都白了好几根呢!”
皇上惊讶道:“常贵人连全贵妃也敢折辱?还数次?朕这些年,只见到全贵妃折辱别人,还未见全贵妃受别人的委屈。可是全贵妃贵为贵妃,你是什么东西?常贵人,你嚣张太过了!看来朕今日所罚已是开恩了!皇后不必再劝,朕没有治你治宫不严的罪过已是看在你我夫妻情份上了!”。。
皇后也不得不跪下道:“谢皇上开恩,臣妾知罪。”
皇上对皇后道:“你先起来吧!”
转眼看到常贵人已是吓得哆哆嗦嗦,连领旨都忘了,更是气不打一出来,对高成道:“她怎么还在这儿?还不把她带下去!朕说过不想再见到她!再贬为答应,不,贬为官女子,这个德行连给静妃做宫女都不配,没有贬你为庶人已是看在你母家的面子上了。还愣着干什么?快点拉下去!”
高成连忙答应着,指挥两个身强体壮的太监像拎小鸡一样把官女子赫舍里氏拎下去了。
皇上发作了这一会儿,终于平息怒气,笑着向静妃道:“爱妃,朕如此安排,你可满意?”
静妃道:“臣妾本意只是想替荣贵妃和英嫔妹妹出一口气,未曾想要把赫舍里氏怎么样。”
皇上道:“姑息养奸啊!皇后此番就是太过心慈手软,才助长了赫舍里氏的气焰!朕若不小惩大戒难保她以后不会干出什么事儿来,到时候就悔之晚矣。”
静妃道:“皇上圣明,臣妾谢恩。”
皇上转头对皇后道:“治宫要恩威并举,宽严相济,这样简单的道理皇后竟然不知?竟然屡次三番纵容赫舍里氏出言不逊!看来皇后的确精力不济,需要有人帮扶一二了。全贵妃,你之前行事鲁莽,被朕削去了协理六宫之权,但近日朕见你行事愈发谨慎稳重,两位公主也教养得颇为出色,朕心甚慰。如今,朕便重新赐予你协理六宫之权,希望你凡事勤勉,莫负朕心。”
全贵妃拜了一拜,说道:“臣妾谢皇上恩典。”
皇上长出一口,说道:“朕今日朝堂上受了累,本想早早地来后宫清净清净,不曾想这里风涌云动,比前朝还让朕伤身。”
皇后道:“是臣妾的错,臣妾愿领责罚。”
皇上叹道:“责罚就不必了,只是皇后,你要记得朕同你说过的话,莫要忘怀。”
皇后道:“臣妾日日默诵,时刻不敢忘怀。”
皇上笑道:“那便是最好的了。要有惜福惜命之心,才能常保福泽绵延不绝啊。”
皇后身居次坐,位于皇上身边。皇上微笑着捏着她的手,虽带笑意,却暗含警告之意。
皇上对众位嫔妃道:“今日春光明媚,正是一年最好的时节,朕看诸位爱妃也都鲜艳夺目,可与宫花争妍,不如午后在畅音阁点几出戏,与众位爱妃同赏,可好?”
众嫔妃一齐说道:“谢皇上恩典。”
皇上对高成道:“朕先点一出《早春朝贺》,其余的请太后点。”
皇上突然又转头对静妃说:“爱妃有孕辛苦,难得看戏,便也点一出戏吧。”
静妃笑道:“谢皇上恩典。那臣妾就点一出《空城计》吧。不知皇上与皇后娘娘爱不爱看。”
《空城计》原本讲的是诸葛亮因马谡自持才能而失掉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军十五万攻打诸葛亮驻地城池。当时,诸葛亮所部精锐俱已遣出,城中空虚,只有驻地的老弱士兵,寡不敌众,万分危急。诸葛亮定空城之计,以城门大开,从容不迫,若无其事地登上城楼观山赏景,饮酒抚琴。司马懿兵临城下,见诸葛亮端坐城楼,笑容可掬,焚香弹琴,疑惑不已,深恐中计,疑有伏兵,不进而退。
可静妃此时点一出《空城计》却是在趁机揶揄皇后城中空空,无人才可用的境况。
皇后一早就失了彤答应,如今赫舍里氏也被贬禁足,已是气得七窍生烟,却因皇上在此而不便发作。
皇上笑道:“《空城计》甚好,那便再加一出《空城计》吧!”
第八十三回 彤答应投诚 长公主安宅
春色虽好,却最是短暂,稍纵即逝。
京城时至初夏,草木葱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正是“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静妃怀着龙嗣,身体日渐笨重,走路已经诸多不便,舟车劳顿更恐动了胎气。皇上爱惜静妃和子嗣,便打算等静妃生产之后再去圆明园。
夏日本就容易困倦,青郁怀有身孕更是整日嗜睡。
一日,青郁午后打了个盹儿,便过了两个时辰。
青郁醒来后,风眠便禀告道:“娘娘,彤答应求见,已等了两个时辰了。”
青郁疑惑道:“彤答应?她怎么来了?”
风眠道:“不知道呢,娘娘可要见见?”
青郁道:“来者是客,总要见见的。替我梳妆吧。”
少顷,青郁打扮停当,由风眠、雨落扶着,袅袅婷婷地走进永和宫正殿。
青郁道:“本宫近来嗜睡,不知来了稀客,请彤答应莫怪。”
彤答应起身下拜,说道:“叩见静妃娘娘。”
青郁道:“彤答应客气了,请起吧。”
彤答应起身道:“谢静妃娘娘。”
青郁道:“彤答应求见本宫不知所为何事?你我素无来往,若有所求为何不去找皇后和全贵妃呢?”
彤答应道:“自从臣妾被太后贬去了携芳殿便是度日如年。皇后已当臣妾是弃子,不再眷顾。而皇上发落了官女子赫舍里氏来携芳殿禁足,这携芳殿已是冷宫一般。臣妾知道虽说娘娘位份暂居于两位贵妃之后,但是凭借娘娘的智慧和恩宠必能更上一层楼。求娘娘救臣妾出携芳殿,臣妾甘愿为娘娘所用!”
青郁道:“这宫中谁不知你是皇后的人,又有谁不知皇后与本宫不睦,只不过碍着皇上如今对本宫恩宠有加才避忌三分。你此番前来投诚,本宫焉知你不是皇后派来的细作呢?”
彤答应道:“臣妾心知娘娘一时自不会相信臣妾,但臣妾决心已定,誓死追随娘娘!若娘娘肯给臣妾一个机会,臣妾必能证明对娘娘的忠心。”
青郁笑道:“彤答应,你说得太严重了,宫中争宠而已,又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事情。”
彤答应道:“静妃娘娘此言便是不肯给臣妾这个机会了。臣妾虽然资质平庸,愚顽不堪,但进了宫,吃了亏,受了苦,也会长些见识。臣妾知道在这宫中若不报团取暖,早晚会被人作践致死。”
青郁笑着说:“看来你果然比那年在圆明园进益多了。”
彤答应道:“常言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臣妾愚笨,也是费了好些时日才看透世情。皇后娘娘一旦出事便毫无自救之力,自身难保,不可靠。全贵妃娘娘与静妃娘娘您早已达成某种默契。祥贵妃娘娘虽然一时得宠,心智深沉,但皇上心不在她。太后蛇蝎心肠,荼毒皇嗣,暗害嫔妃更不能相信。为今之计只有投靠娘娘才能保住性命。”
青郁道:“你太高看本宫了,有许多人本宫想保住他们的命却不能如愿,想为他们报仇却也很艰难。”
彤答应道:“那也比默默无闻,就此老死宫墙要好得多。”
青郁道:“你的心意本宫明白了。你先回去,若他日有需要你帮忙的地方,本宫自会知会你。”
彤答应道:“静妃娘娘小心谨慎些自是不会错,这宫中时日还长,臣妾暂且还熬得住。那今日便先告辞了。”
说罢起身拜别了静妃。
风眠送走了彤答应,回到殿中,向青郁问道:“娘娘打算起用彤答应吗?”
青郁揉着太阳穴道:“孕期多少只眼睛盯着本宫,即便是现成的人都有可能倒戈相向,更别说是新人了。本宫平安生下公主之前,一概不信,一概不用。”
风眠道:“娘娘圣明。”
京城,和硕长公主府中。
和硕长公主正由两个侍婢推拿肩颈。。。
静欢在门外敲了敲门。
和硕长公主闭着眼睛说道:“进来罢!”
静欢进了们,两个侍婢行了个礼,喊道:“给夫人请安。”
长公主道:“你们下去吧。”
两个侍婢答应着下去了。
静欢道:“额娘喊我来,可是有什么事?”
长公主道:“本宫想问问你,温宪最近对你如何啊?”
静欢脸上一红,说道:“近来温宪对我很好。”
长公主见她言语行状,心里便明白了八九分,于是笑道:“很好?那便好了。”
静欢道:“媳妇儿多谢额娘成全。”
长公主道:“成全你也是成全公主府,成全本宫自己。温宪毕竟年轻,有些行差踏错总也难免,好在还没有铸成大错,无可挽回。”
静欢道:“额娘思虑周全,自是万无一失的。”
长公主道:“那日你入宫,表现得很好。温宪必会感念你替他周全皇上的旨意。你是个通透的人,一点拨就能明白了。至于宫里的那个人,也不必放在心上。温宪自你入宫那日之后,便没有去过了吧?他夜夜与你共宿,想必你比本宫更清楚。”
静欢脸上仍是绯红一片,回答道:“额娘说的是。”
长公主道:“温宪重情义,自是难以这么快就断得一干二净,但是久而久之便会慢慢忘了。身为男子,总是功名更重要,不然岂不是枉来人世一遭?”
静欢道:“额娘说的是,媳妇儿必会好好规劝他安心为皇上办差。”
长公主道:“宫里那位也不便得罪,你有空也可以再去走动一下,若你不愿相见,也由得你。”
静欢突然想到,进宫那日青郁曾经跟她说过,长公主曾经对她下手,害了三阿哥。也许是长公主在永和宫安插的内线已被青郁发现,那么要不要告诉长公主让她再布置内线盯着青郁呢?可青郁既然如此直白地对她说了,可能早就料到她会告诉长公主,那也就是说青郁早就有所提防,留了后手。那样的话,无论告不告诉长公主,都是无益的了。
静欢正在神游,只听得长公主说道:“在想什么呢?”
静欢心中一惊,连忙道:“媳妇儿在想,静妃娘娘快要生产,当初她恩赐了许多珍品给景行,此番她有喜事,咱们回赠些什么好?”
长公主道:“你若是一直如此,想必温宪必会牢牢地被你握在手心里。做女人难,那最难的就在于不管你心里有多么的不高兴不情愿,你表面上都必须装出一副欢喜情愿的样子。本宫见你如今很识大体,这便是最好的了。”
静欢道:“多谢额娘教诲。”
长公主笑道:“贺礼之事你不必操心,本宫早已打点妥当。温宪当值快回府了,你去忙吧。”
静欢道:“是,额娘,媳妇儿告退。”
第八十四回 养心殿新宠承恩 寿康宫旧事重提
庄严肃穆的紫禁城日日笼罩在永不停歇的暮鼓晨钟之间。
风云际会,追逐角力,仿佛永远都没有尽头。
已是傍晚时分,皇上正在用晚膳,敬事房的太监端着盘子在外间等着。
小德子见了说道:“不知今天皇上会翻哪位娘娘的牌子啊?”
这是高成过来对敬事房太监说道:“进来罢!”
敬事房太监说道:“谢高公公!”
说完便端着所有后妃的绿头牌进了殿。
皇上看也未看,说道:“又有几日未去祥贵妃宫里了,今日便去罢。”
不多时,皇上圣驾已至钟粹宫中。
祥贵妃服侍皇上入了座,亲手捧来一个豆青描金菊纹盖碗,说道:“皇上想必刚用过膳,臣妾让人备下了一品凤凰单枞给皇上消食解腻。”
皇上接了茶,笑道:“还是你细心。”
祥贵妃又道:“不知皇上晚膳用得好不好,臣妾还让人备下了一些点心,若皇上不嫌弃,便在臣妾这儿再用些吧。”
话音未落,采薇带着一个小宫女端上来两个精致的豆青描金菊纹瓷盘,满是各色糕点。
皇上笑道:“你又让朕消食,又让朕用糕点,岂不是自相矛盾了么?”
祥贵妃也笑道:“是臣妾糊涂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