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汴京春深-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来求饶吗?活捉比砍死要好吧?
  只一刹那,他低头看着扑在自己怀里的少女,美艳绝伦的容颜冷若冰霜,她一脸的血迹?
  九娘一剑得手,心如鼓擂,立刻转身飞奔起来。身后的大汉喉间一个深深血洞,颓然倒在被他踩踏过的粟米地中。
  两个大汉跑了过来,弯腰查看了一下同伴,又惊又怒,大喊起来:“小心!她有剑!她杀了梁十三!”
  右边稻田里的匪人们刚刚跑回路上,不远处一骑疾驰而来。
  弓弦声连连响起,三四个人倒了下去。红衣女子看了看来者,大笑起来:“身为皇子,怜香惜玉!来得好!快!抓住那个女子!要活的!”她左手持剑,劈落身前的箭矢,带了五六个人,策马迎了上去。
  九娘匆匆回过头去。
  六郎赵栩!孤身单骑!
  这时才有热泪从眼中涌出。九娘脚下不停,拼命往前跑,粟米叶细长锋利,手上不时传来刺痛,她将短剑握得更紧。
  赵栩远远地就看见月光下那个不断奔跑着的小小身影,他心中一阵狂喜。
  “阿妧——!!!”
  我来了!赶上了!
  手下的箭头已经转向左边田地间离九娘最近的那两个人。
  一人后心中箭,砰然倒地。
  一人手臂中箭,朴刀落地,矮了下去,淹没在粟米杆里,转瞬又弯腰捡起朴刀直起身来,朝前面只差十来步就能抓到的女子追去。
  红衣女子越来越近,赵栩猛然收弓,住后狠拉右边的缰绳,马儿长嘶一声,生生向右边田埂下跃去。
  满弓!脱弦!
  那眼看就要砍刀九娘背上的朴刀,无力地落在了粟米杆中。
  噗的一声。
  赵栩手中的弓也震了一下,又被他紧紧握住。一枝箭头狰狞地穿过他的左臂。
  马不停蹄。
  赵栩一个前俯,避开身后的来箭,扭腰,转身。开弓!一弦三箭!!
  追下田埂的红衣女子的瞳孔一缩!这个少年竟然也会陈青的独门箭法!!她一个后仰,避开一箭。身边两人猝不及防,登时摔下马去。
  马儿们吃不消密密麻麻粟米叶的锋利,拼命原地跳着,想脱缰而去。
  赵栩极力稳住马,再射出三箭。
  一弦三箭!
  追在九娘身后剩下的大汉中又倒下两个,最后一个中箭后依旧不停,离九娘却还有不短的距离。
  赵栩拔出自己的短剑,唰地一下削断右臂上的箭杆,飞身下马,就往九娘跑去。身后却疾风袭体。
  他急忙拧身右避,红衣女子的身影近在眼前。瞬间四个人缠斗上了赵栩。
  马儿们没有了缰绳羁绊,纷纷往田埂上跑去。
  以一战四!短兵相接!
  刀来刀断!剑来剑断!
  赵栩手下不停,又有两人痛呼着倒地。他们从来没遇到这样的杀神,身法如风,招式如电,角度怪异刁钻,防不胜防,比起陈青甚至更可怕。
  红衣女子左手持断剑,不断闪避,眼看着已剩下自己一人,她喋喋笑了起来:“你杀了我也没用!总会有人给我报仇!”
  赵栩寒声道:“谁敢动我的人,谁死!”
  矮身急闪,脚下不停,极快地和她错身而过,反手一剑封喉,毫不停留,捡起地上的弓,往前方粟米田里狂奔。
  一片血光洒过地面,红衣女子仰面倒在杂乱的粟米杆中,颈间裂缝喷出滚烫的血,在她手中黏糊着流淌而下,真狠啊这少年!她甚至有了一丝想再看一眼刚刚从她身畔掠过的少年的想法。漂浮的零星秸秆沾上了她的血,在月色下像极了纷飞的萤火虫,她已说不出话来,从娘子传令让她回去那一刻,她不想,她不愿。她早就疯了。
  似乎,死在他外甥手里,也不错。有这许多人给她们陪葬,也不错。
  ※
  九娘拨开粟米杆,前方已是尽头,田埂斜坡就在眼前,她直直冲出了粟米田。
  身后的大汉虽然已经中箭,已听不见自己同伴呼喝。月光下死气弥漫,似乎身后那地狱魔王正一步步靠近。身为一个死士,他从来没发现自己也会有想活下去的时候,为了保命,或是为了给同伴报仇,又或一命换一命才划算,他更觉得需要抓住前面的女子,极力追上去,大喝一声,挥刀就往九娘背上砍去。
  听着那喊声似乎就在耳边,劲风袭体,九娘本能地想起陈太初之前躲箭的姿势,立刻整个人朝田埂斜斜的地面扑去,马上往左边滚了开来。
  那人一刀砍了空,一怔,没料到她这么敏捷,想起刚才同伴就是死在她手上的,倒不敢大意,听见身后已经传来粟米杆被迅速拨开的声音和脚步声,不等九娘站起身,上前两步,又是一刀全力当头砍下。
  九娘避无可避,下意识双手握剑,咬着牙眼也不敢眨,使出全身力气,横剑朝前一挡!竟如削泥一般,毫无阻挡。朴刀从中而折,一半失力,落了下来,九娘拼命侧身一让,那半段刀落在她颈侧,另一半还握在那大汉手中。
  九娘跌落在斜斜的田埂上头,虎口有裂开的感觉,短剑差点掉落下来,手臂颤抖得似乎已经不是自己的。
  “阿妧!阿妧——!!!”赵栩的声音越来越近。
  九娘又惊又喜,鼻子直发酸,坐起身子,哽咽着大喊:“赵栩——!赵栩——!!!”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她的运气,其实一直不坏。
  那大汉再次上前,举起半边刀。
  赵栩站定,满弓!上剑!
  他不能以长枪为箭,他能以剑为矢!
  十五寸!徐夫人后代所铸的削铁如泥吹毛断发的利剑!
  他的手极稳,极定,他苦练过黑夜视物,他苦练过蒙眼射箭,他苦练过飞卫的不射之射!他一定来得及!一定可以!
  一声弦响。大汉全身猛地一震,他低头看着自己心口露出的半段剑尖。这是怎样的剑,刺穿皮肤骨血肉时一点声音都没有!他再往前走了半步,杀了她!给自己偿命!
  再半步!杀了她!
  九娘看着他狰狞的面容,怒目瞪着自己,歪歪斜斜地朝着自己压了下来。
  毫不犹疑,九娘双手紧握的短剑直刺出去,一剑生生地顶住了还在喘着粗气的大汉,不知从哪里使出的力气,将他推翻开。
  大汉那庞然身躯颓然倒在九娘身边,又慢慢从斜坡上滑落至田地里。
  九娘无力地靠倒在斜坡上,短剑却仍然在手中未松开,整个人都脱了力,这时才开始发抖。
  月光如水,温柔轻抚着这个从修罗场里幸存下来的少女。饱受践踏的大地,也似乎松了口气,开始释放土地的芬芳气息,拥抱着倒在自己怀里的少女。
  一切都过去了,空气中飘荡着成熟稻谷和粟米的味道,夹杂着隐隐的血腥味和远处飘来的燃烧过的气味。
  微凉的夜风拂过。三四十步以外,半人高的粟米田里,粟米杆轻微地起伏,一串串的粟粒饱满丰腴,半弯折着腰,在月光下悠悠晃荡着,如水,如波,如海。
  一个少年,侧身挺立,正在温柔月光下慢慢放下身前的弓,他的右手还贴在脸颊边,随着他慢慢转正身体,才缓缓放了下来。
  赵栩这时才感到自己的刚才很稳很稳的两只手开始颤抖起来。
  他看见她了。她没事。
  她也看着他。他没事。
  你在,我在。
  我在,你在。
  赵栩开始迈开大步,他越走越快越走越快,胸口起伏不定,终于忍不住开始飞奔起来。
  九娘眼中滚烫,却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见他发丝散乱,随着他大步的奔跑在空中往后飘拂着。粟米杆淅沥沥地不断被他分开,如波浪一样往两边倒下,又起来,倒下,又起来。
  赵栩蹲下身子,月光越发清明,他看见眼前的少女整个人还在颤抖,发髻早已散乱不堪,面上有泥有血痕,却带着一丝笑意。
  九娘看着赵栩臂上的箭头,衣裳被刀剑箭矢割破划破无数,不少地方渗出血丝,他的手也在发抖,双眼莹莹发亮,带着无边欢喜。
  “你没事吧?”赵栩拔出自己的剑,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
  九娘点点头,喉咙也灼烧得疼痛:“我杀了人!我杀人了!”
  赵栩一怔,笑道:“是我杀的,你只是补了一剑。很害怕?”
  九娘摇头:“我真的杀人了!你来之前,我杀了一个,在田里,叫梁十三。真的,我杀了他。”
  她抖如筛糠,并不是害怕,就是忍不住发抖,咬着牙,瞪着眼,看着赵栩,还是不停地发抖。
  赵栩凑近了一些,握住她的手,掰开她一节节已经发白的手指:“阿妧,你杀得好,你做得对!这些屠村的畜生,该死!”
  九娘猛然一颤,手指松开了剑柄:“屠——村?村里呢?翁翁婆婆呢?!阿昉阿昕呢?!阿予呢?太初呢?高似做什么了吗?”
  赵栩替她收好短剑,握稳她的手,她恐怕真是吓坏了,哥哥姐姐都不喊了。赵栩凝视着她:“高似很好,他护住了他们。阿昉阿予都没事,阿昕被太初他们送去军营了。但是阿妧,阿昉家的那些仆从们,还有婆婆和翁翁他们,都遇难了。”
  九娘死死地掐着赵栩的手心。
  她的眼泪呢?!她看见翁翁婆婆他们扛着门板出来时就想哭了,看到阿昕中箭就要哭了,现在为什么出不来眼泪?!阿昉会多难过多伤心!她的眼泪呢!明明心疼得无以复加,眼泪呢!
  赵栩任由她掐着,反将她的小手握得更紧:“你哭出来,哭出来。”不是说哭出来会好一些吗?
  阿妧喜欢王婆婆她们,他知道。在阿昉家那个院子里,她更自在,她会在吃饭时不自觉地对着婆婆撒娇,她和王婆婆说话眼睛闪闪发亮,满是孺慕之情。那个王婆婆,可能和她身边的慈姑有些像吧。
  远处马蹄声如雷。星星点点的火把如游龙一般。禁军旌旗在火光下招展着。
  “燕王殿下——!燕王殿下——!”
  不断有呼喊声传来。
  赵栩手上用力,将九娘拉了起来,扶着她爬上田埂上的小路,看向不远处的大队人马。
  

第109章
  大半个村庄已被焚毁,还冒着青烟。
  陈青带着赵栩和九娘回到村庄时,苏瞻苏昉等人都已随着西城禁军到了。
  众人站在苏家院子门口,默默不语。弹指间灰飞烟灭,残酷之极。
  长房旧仆们的尸体一具具排在晒谷场上,七八个随军大夫蒙着半边脸,戴着长长的皮手套,给他们拔除箭头,简单清洗伤口。后面有人替他们一一盖上麻布。
  苏昉蒙起口鼻,端着水盆,也在其中忙碌着。
  九娘用力撕下半边衣角,裹住口鼻,接过一位禁军手中的水盆和面巾:“我来。”
  那是她的亲人们,她和阿昉,当然要自己来。她细细地替王婆婆洁面,披散开头发,婆婆的腿脚被火烧坏了。她要记得给婆婆准备好袜子,不能赤脚。
  苏昉看着眼睛赤红的九娘,轻轻地道了声谢,告诉她六娘她们和阿予等一众女眷都已经跟着高似孟彦弼,由禁军护送回城了。只有几位女使不会骑马吃了些皮肉苦,其他人都安然无恙。
  九娘点点头,抬眼问:“你爹爹——会送婆婆她们返乡安葬吗?”
  苏昉一愣,轻声道:“我爹爹方才说了,这次遇难者众多,打算直接在田庄上建一个义庄,为他们这些英魂建一个忠烈祠堂,日后世世代代享我苏家子孙的香火。”他顿了顿:“他们这些老人家,在青神都没牵挂了。”
  九娘转过头看了看远处和陈青在说话的苏瞻,点了点头:“这样也好。”
  开封府、大理寺、各部官员带着人也陆续来了。开封府少尹的头皮都炸了,晒谷场上尸骨垒垒,据说宰相家别院里就死了三十几人。遇到这样的大案重案,若三天里破不了案,他这少尹的位置恐怕也不用坐了。一听到贼首伏诛,贼人全军覆灭,他顿时松了一口气下来。
  开封府的仵作们,将苏昉和九娘请到旁边,开始利落地办公事。
  贼匪们的尸首也从其他两处被一一运了过来,待开封府、大理寺、禁军和兵部联合检查确认后,统一焚毁,挫骨扬灰。
  陈青亲卫中死亡的十几位,另外搬到了一间未塌的民房里,留待一一送返故土安葬。陈青带着众人行过礼后,细细吩咐手下造录阵亡名册,留待上书授勋,领取抚恤,为他们的家人免除赋役差科,有女眷的请封诰命,有子嗣的请封荫补。
  有官吏开始点清各家各户的名册,核对有无人员伤亡,房屋损毁程度。
  另有官吏和营造人员已经开始商讨村庄重建如何上书,务必要让苏相和陈太尉他们满意。
  宫里的人到了。太平盛世,天子脚下,光天化日,盗贼胆敢当众刺杀宰相和太尉,不但人人有马有兵器,竟然还持有禁军重弩。官家在宫中大发雷霆,责令开封府速速查办。二府的宰相们连夜被召入宫中,这般重大死伤,不知道哪位宰相要摊上责任,恐怕不辞官不行了。
  九娘没了手中的水盆和面巾,被安置在一旁,心里空荡荡的。她茫然地看着几百人来回匆匆忙碌着。苏家院子边上,满是血污的地上已经排起了被烟熏火燎过的木桌,苏瞻和各部的官员已经在商议。赵栩和陈青在另一边拿着神臂弩在说话。
  “阿妧。”苏昉担心地拍了拍她:“你没事吧?”
  九娘静静地看着苏昉,摇了摇头:“阿昉——哥哥,幸好你也没事。阿昕她怎么样?”
  苏昉看向晒谷场,深深吸了口气,哑着嗓子道:“那样的情形,能活下来就是老天眷顾了。阿昕她——太初——只是我二叔二婶——”
  九娘听着阿昉的语无伦次,心更痛。她明白,除了爹娘,苏府里和他最亲的人,应该就是阿昕了。他心里很怕,怕阿昕出事。
  苏昕为了陈太初挡箭,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陈太初恐怕终生难以心安。阿昉他更是难以心安。若不是他这个哥哥,阿昕不会入桃源社。
  阿昉也会和她一样,会将不好的事怪责在自己身上吧。九娘看着阿昉,想起苏昕,心如刀割。
  那个长得和阿昉七八分相似的女孩儿,前世曾经软糯糯趴在她怀里喊着大伯娘的女孩儿,撒娇缠着她要那个傀儡儿的女孩儿,被阿昉推倒了,头破血流哭鼻子的女孩儿,过了三天又抱住阿昉的腰喊着哥哥不放手的女孩儿。曾经她以为她会生一个阿昕那样明朗可爱单纯的女儿。
  可她偏偏,什么也做不了。
  苏昉转过头看着双手合十默念经文的九娘,不禁也双手合十起来:“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请保佑阿昕平安无事!”
  ※
  马车穿过整个汴京,从西往东,经过州桥夜市的时候,九娘忽然掀开车帘。
  “六哥?”
  赵栩低下身子:“饿了?”
  “我想吃鹿家的鳝鱼包子。”九娘轻声道。
  赵栩想了想,让人将马车拐入炭张家停好,扶了九娘下来:“就在对面,咱们走过去吃,我也饿了。”
  州桥夜市,熙熙攘攘的人群,笑闹不断。
  九娘坐在鹿家包子铺里面,很快面前已空了一笼。
  她一口一口地吃着,大口大口地吃着。右手拿着最后一口包子的时候,左手就已经伸出去拿下一个。
  赵栩吃了一个就觉得过于油腻了些,勉强喝了两碗茶。看着九娘却已经吃了三个了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他默默推过去一碗热茶汤。
  她好像在看着他,却并没有看着他。她什么也没有看。门外的热闹,铺子里的热气腾腾和说笑声,似乎都离她千里之遥。那双灵动的大眼有些呆滞,慢慢地腾起了雾气,雾又慢慢积成了水。
  大颗大颗的眼泪终于滚落下来,落在包子馅里,落在她手上。她呜咽着大口大口地吞下去。一直到再也吃不下去,眼泪鼻涕滚滚,鼻头红彤彤,腮帮子还鼓着,仍然拼命努力地咀嚼着。
  三十多位长房的旧仆,当年被她狠心留在青神。她不是不想带他们走,她只是想让他们留在故土安享天年,想请他们替她守护爹娘的坟茔。却不想今日竟全部无辜殒命在汴京。为了阿昉,为了她们。
  这世始终拿她当妹妹一样看待的阿昕,会在汴京小娘子们面前维护她的阿昕,会为了四娘拳打脚踢程之才的阿昕,风光霁月如菊似梅的阿昕,永远笑嘻嘻的阿昕,心有陈太初却无半丝杂质的阿昕,此刻生死未卜。
  再多的难过,吃下去就好了。
  这是她今世头一回吃鹿家鳝鱼包子。这是爹爹少年时候来汴京最爱吃的点心,尤其爱包子里流淌出的油汤,鲜美异常。爹爹是用鳝鱼包子把娘亲骗到手的,曾经对她说过好多遍,逗得她笑个不停,口水直流。可青神的鳝鱼包子,总是带着鱼腥味。前世有一段时间,有那么几个时候,她会让人买上两笼回百家巷。深夜里她在厨下,自己蒸熟了,一口一口,大口大口。包子里会流淌出滚热的油汤,会想起爹娘的笑容,会盖住心里的泪水,会包住所有的难过伤心和痛苦。
  鹿家的鳝鱼包子,是会带来好事的包子。这是爹爹告诉她的,是她告诉阿昉的,告诉高似的。
  赵栩终于松了一口气。哭出来就好了,让她哭吧。
  鹿家娘子端了冒着热气一笼包子放在了他们桌上,瞟了赵栩一眼。
  “这么好看的小娘子,你怎么舍得惹她伤心呢,唉!”
  啊?!
  鹿家娘子努了努嘴,柔声道:“哄一哄啊,会吗?哄一哄!”
  看着赵栩依然默默注视着一边吃包子一边哭的小娘子,鹿家娘子心里又好气又好笑。长得好看有什么用!也是个不解风情的呆头鹅!
  鹿家包子铺忽然装上了两幅门板,不再迎客。被鹿家娘子用眼睛赶走的客人们纷纷摇头叹气。人家小两口吵架,又关你鹿娘子什么事!
  鹿娘子上前来收走了空的蒸笼,低声凑到赵栩身边说:“去啊,坐过去!抱一抱!哄一哄!笨蛋!”
  啊???!!!
  她家鹿掌柜叹了口气,上了最后一幅门板。反正也已经亥正了,少做一夜生意也没什么。
  夫妻俩遣退了伙计帮佣,熄灭了大部分灯火,进了厨下说起悄悄话来。时不时偷偷朝外瞄一眼,鹿娘子一眼就喜欢得心都化了的两个美玉一般的小人儿,一个还在边落泪边吃包子,一个依旧默不做声,眼都不眨一下地傻乎乎看着。
  鹿掌柜嘀咕着:“啊呀,十几岁的青春年华,能有什么大事啊。”鹿娘子笑道:“长得好看才有青春才有事呢。就你!有什么青春年华,有什么好哭好笑的!”她轻手轻脚地收拾起来,生怕吵着外面的小儿女。
  九娘呜咽着,伸手又去拿包子。赵栩赶紧把蒸笼挪开:“阿妧!不能吃了,乖,再吃你要吐了。”
  这话听着也耳熟。九娘一怔。前世在杭州,苏瞻煮的猪肉实在好吃,她忍不住多吃了好几块,被苏瞻提醒“再吃你要吐了。”后来她夜里真的吐了,苏瞻气得跳下床,直笑说可惜了他烧的好猪肉又痛惜床单被面,自顾自去沐浴了。她气得好几天都不理他也不肯吃肉。后来她病得厉害,苏瞻倒让高似每晚都买鹿家的鳝鱼包子,可惜她那时再怎么努力也吃不下。
  九娘抓住蒸笼摇着头,赵栩,你不懂,我要多吃几个,好事会来的,阿昕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看着她眼泪一颗颗默默往下掉。赵栩无奈松开了手。
  什么时候周围没人了?赵栩转头看看空荡荡的铺子,关闭了的铺门,想到鹿家娘子的言语,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走过去,扶起九娘,她一脸的眼泪鼻涕,一嘴的油,这时候的阿妧,说真的,有些丑,不过丑得也怪好看的。
  九娘死死拽着他的袖子,抬起脸:“六哥!”泪光盈盈的大眼在灯火下似乎也摇曳起来。
  “嗯”。赵栩心突然跳得快了起来。
  “我——我想吐!”九娘来不及推开他,“哇”地已经吐了赵栩一身。
  赵栩一怔,不禁自责起来。她头一回杀人,头一回被杀,头一回亲眼见到身边的人死伤惨重,她才不过十一岁,再聪慧也只是个十一岁的女孩儿,所以想着她能哭出来就好也没拦着,现在反倒又让她吃了苦头。鹿家娘子说得没错,他还真笨!
  他顾不得一身污秽,赶紧将她扶到一边坐下,顺了顺她的背,给她倒了一杯热茶:“来,喝两口热茶水,难受了吧?下回可不能这么吃了,都怪我没拦着你!这包子呢,味道是好,就是太油腻了些。你就算心里难过,吃那许多下去怎么受得了?刚刚那个我就不该由着你吃!你夜里回去含两颗梅子,让你家的大夫来看上一看,开一些养胃的方子。还有,这几天千万吃得清淡一些。我明天去青州了,我让阿予从宫里给你送几包药,是我娘吃的。对了,圣人也吃那个方子。不过吐了也好,不然这面食胀开来你会更难受。阿妧——”
  他在乱七八糟说些什么啊!想到上次社日舅母拍着阿妧的模样,赵栩轻轻地伸出手,一下一下地拍着九娘的背:“你哭吧,阿妧,哭一下,大声哭,像那天在阿昉家院子里一样,哭出来就好了。”
  九娘就着他的手,喝了两口茶水,用力压了一压反胃的感觉,看着一地的鳝鱼包子,看着赵栩满身的污物,听着赵栩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自责,还有他拍在自己背上温热的手,一下一下,心里有一堵不知名的墙被撞松了地基,有裂缝从地底缓缓蔓延开来。那拍着背的手,温柔,甚至越来越轻。可那堵墙所承受的撞击越来越重,再也支撑不住了,裂缝越来越大,突然终于瞬间崩塌!
  九娘揪着赵栩的袖子,死命抱着他的手臂,宛如溺水的人抱着一根浮木,拼命压抑着的嘶哑声音低不可闻:“婆婆!婆婆!婆婆死了!翁翁也死了!三十几个人!为了我!为了我们都死了!死了!是我的错!怪我!都怪我!还有阿昕怎么办?阿昕!”
  她承受不住了,她再也没办法独自承受。她害怕,她恐惧,她也会怀疑。
  赵栩一怔,默默站了片刻,靠近了九娘一步,伸手拂去衣服上的污物,轻轻把她的手臂放到自己腰间,让她靠得更舒服一些,哭得更舒服些。拍在她背上的手,越发轻柔。
  “阿妧,前些时,有个很好的人,为了办成我交代的事,不惜己身,在我眼前死去了。她,原本不用死的。可是我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事后,我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特别难受,甚至想放弃一切,因为我心里头害怕还会有更多的人因为我去死,甚至还会有我很亲近的人为了我——”赵栩慢慢柔声说出自己的心事,这些,他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会说出来,更没想过会对阿妧说。可是他懂得阿妧此刻的心情,这并不只是为了安慰她。
  九娘点着头哭得更厉害,是的,她是有这样的自责和恐惧。如果是阿昉呢?如果是阿昉为了救她受伤甚至——她想都不敢想!那她重生一次算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她宁可从来没有过今世,起码她什么都不知道!
  赵栩柔声道:“可是阿妧,你看,我写字,我画画,一笔下去不满意,我可以重新再写再画。但有些事,没办法重新来一次,我们不做这件事会变成怎样?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你听着,今日这些遇难的人,如果有错,不是阿妧你的错,是我的错,是我提议的结社,是我舅舅引来了刺客。阿妧,你怪我才是。你打我骂我都行,但是不要怪你自己,好不好?”
  九娘摇着头,手里死死揪着赵栩的衣服,抽噎着说:“不怪你,不怪你!”长房的那些生命,怎么能怪在赵栩身上?他不明白前世的因。
  “也不怪你,知道吗?”赵栩坚持着,重复了好几遍,直到九娘终于点了点头,才放下心来。
  一时间,铺子里静悄悄的。
  鹿娘子抹了抹眼泪,这孩子原来不是呆头鹅啊,还怪会体贴人的。旁边递来一块干干净净的旧帕子,帕子一角是她笨手笨脚绣的小鹿,曾经被他笑着说像只兔子。可做着鹿家包子店当家人的他,这么多年,一直用着这样的小鹿手帕,穿着这样的小鹿袜子呢。鹿娘子接过手帕,鹿掌柜低着头没吭声。
  一时间,厨下也静悄悄的。
  过了许久,感觉到九娘逐渐平复了下来,赵栩叹了口气,轻轻伸手摸了摸九娘披散着的乱发:“逝者已往,生者如斯。你放心,阿妧,血债血偿,我们不会放过阮玉郎的!”
  “那四张神臂弩,已经查过番号,都是河北路的。河北路这两年军中大多是蔡佑的人。除了阮玉郎,还有谁能从禁军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在编的重弩偷出来?靠西夏梁氏万万不可能。还有那些马,都烙着巩义所用夏马的记号。阮玉郎勾结异族,行谋逆大罪,已经毋庸置疑。苏相和舅舅准备连夜进宫,哪怕把汴京城翻个底朝天,也要搜出军中重器藏在哪里。”赵栩沉吟了片刻:“西夏梁皇后竟然有这许多死士在汴京,看来她和阮玉郎早有勾结。你们以后出入要倍加小心,多带些人手。”
  “巩义的夏马?”九娘松开赵栩,抬起头低声问道。
  “不错。一百多匹,都是从巩义偷盗的。”
  “在巩义!”九娘忽地压低声音叫了起来:“神臂弩!连弩!床弩!一定都在巩义!”
  赵栩蹲下身子,凝视着她:“你怎么知道的?为什么在巩义?”
  前世我见到床弩了!九娘心底呐喊起来,她轻轻颤抖起来。在元禧太子的永安陵!她看到是分开的没有装好的床弩!她太傻了!压根没往哪方面想!甚至那宫人回答她是元禧太子生前喜欢的一些木头家具,她当时着了凉,又累又倦,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她记得自己在札记上写过两句,感叹元禧太子去世那么久,还有人送旧家具去祭奠,可见也不都是世态炎凉!
  赵栩看了她一会儿,点了点头:“有道理!梁氏女不可能盗了马,去洛阳偷了头颅,还来得及去另外一个地方取重弩,还要寻找舅舅的踪迹。你说得对,很有可能重弩都藏在巩义!难道——?”
  “藏在永安陵里!!!”九娘脱口而出。
  赵栩浑身一震,不可思议地看着九娘。
  作者有话要说:  —坐着有话说—
  吃包子发泄情绪,灵感来自《天下无贼》刘若英最后吃烤鸭流泪的一幕。大概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印象格外深刻。
  郑秀文在电影里有过不开心就刷马桶的情绪宣泄。这些都很正常。压抑得越厉害,宣泄方式越奇怪。
  年轻时自然也有过很不开心的时候,经常会去吃火锅,嘈杂的火锅店里,曾经有一个女孩,因为无望的隔着山海的单恋,喝了啤酒黄酒白酒,最终醉倒在油腻的地砖上头,深夜我和我们的Boss拖着她,去到公寓楼下,绝望地发现电梯坏了,最后我们加在一起120公斤的两个人,把90公斤的她半抱半拖地弄上了17楼。给她换衣服时听着她边哭边喊着那个平时不敢说出口的名字,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